普通人如何才能月入两万?

看了其他人的回答,基本都是清一色地劝提问者别做梦了,确实,我第一印象也想这么回答。

可是回过头来一想,我丫不也是一个普通人吗,也曾经有过月入两万的情况,难道现在自己自负到不承认是普通人了?

好,既然这样问了,那咱就好好聊一聊,普通人要想月入两万,确实能达到,但是究竟有多难?

我出生在一个北方贫困县的贫困乡里面的贫困村,家庭不富裕是事实。所以,我要想多挣钱,单靠家庭条件,或者是家乡产业,甚至运气,都是万万达不到的。

这不比一些家族企业,就算是一个开店的,开了几十年店了,传给儿子,月入两万还是比较轻松的。亦或者是一些风景名胜区,或者经济发达地区,一出生,自己家的房子就被拆迁分了大量房子,或者划为旅游区了,光出出租就能轻松月入两万。

而我们这种啥都不沾的,要想多挣钱,那只剩下好好读书了,于是我读了好多年的书,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学业有成,还以人才引进的方式落户杭州市。

当然,若是互联网企业就业,月入两万也不算难,但很多普通人是进不了这种高薪行业的。同样,我这种传统行业的毕业生,也只能进入到传统工厂,继续给人打工。

2010年,进入化工厂工作,干了十年多,工资从一个月1400开始,一路升职,最后做到部门经理,直到我辞职离开这个行业,月工资都没超过两万过,看我的认证,还是工程师呢。

这样就有一个结论给大家:

普通人家的孩子,没钱没关系,没势力,努力学习,除非考上了清华北大,或者出国。学了普通专业,进了普通公司,就算是中科院研究生毕业,要想月入两万,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当然,行行出状元,每一行都有月工资很高的,就算是传统行业,要是一直熬下去,熬到专家级别,月入几万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只是很多人熬不了那么久。

我在工厂打工的时候,就已经在动脑筋了,在杭州这地方,房价这么贵,既然单工资无法突破月入两万,那么可不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赚钱呢?

可以!

那是2016年左右,为了多赚钱,我开始利用节假日或者是下班时间摆地摊、跑滴滴、带家教、送外卖……

摆摊也需要交摊位费,有时候卖的东西都收不回摊位费,确实比较苦。有一段时间,我跑到湘湖去摆摊卖泡泡水和小飞机,喇叭啥的,那里的工作人员追着我跑。

那段时间无人机好像比价火,曾经隔壁摊位有个卖无人机的,他跟我说,他是哪里有活动就往哪里跑,全国各地跑,一年也能挣个几十万,真假未知。

跑滴滴,不太现实,因为有主业在,平时跑不了几单,还得开自己家的车,而且没有补助的话,也赚不到钱。

送外卖,是一样的。

然后呢,某一天业主群问谁可以带家教,我就去带家教了。再后来,不仅我去带,我爱人也去带家教了,她跟我同学,她是中科院研究生毕业,最早在某化妆品厂当销售主管,月工资也没过两万。

我两口子也算是高材生,杭州人才引进落户的,我俩拼尽全力,每个人的月收入也没有突破两万。

后来我爱人带家教的那两个孩子,比较争气,竟然考上了重点高中。一时间名声大噪,慕名前来好多学生,又赶上爱人那里工作不是很顺利,她索性辞职干教培了。

哦,对,在这之前,国家不是放开二胎了嘛,她又是化妆品厂,也生产母婴产品,于是开了一家母婴店,以为可以借助婴儿潮,赚钱。

就这样,赚了的钱投资到母婴店和培训机构了……

母婴店不用多说了,赔光了……

早些年关注我的人,会发现,我那时候的文章很多是育婴题材的,当时想着的是借助自媒体号,给母婴店引流。

教培机构,曾经一度风光,头两年也有赚,然后不断投资扩大,最终一纸文件下达,全部打了水漂。

当时还特意注册了商标,跟自己的自媒体结合起来,弄了个谐音,寓意是借助东风,蛟龙上天。最后的规模达到十几个老师,十几间教室,几百平的场地,上下两层,哎,一言难尽。

在培训机构最忙的时候,我思虑再三,辞掉了化工厂工作,来协助爱人,然后,结果你也知道了。

经历了这么多事以后,我算是明白了,有些事情啊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你再努力也白搭。所谓的勤劳致富,这句话现在是要打疑问的,有时候运气是最重要的。所以,经历了这么多之后,我现在想通了,教培没了后,考进了街道,成了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工资不高,月工资连一万都不到,赶不上之前打工时的一半,好在稳定。

然后平时写写文章,经营一下自媒体,赚点稿费,也就这样吧。

你看,我两口子这么努力了,学历也不算低,也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无任何不良嗜好,一心赚钱养家,最终还是没能实现月入两万的坎。现在整个环境变差,再想月入两万,不能说没有,但真的很难。

虽然我没办法教你怎么月入两万,但我可以教你,在困难的日子里,该怎么做?

第一条,这是血的教训,在现在的情况下,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仅有的那点血汗钱。千万不要再投资,不要开店,也不要炒股啊,赌博啊,钱存起来,最保险。

第二条,不要追求月入两万就轻易辞职,现在能开工资的老板都是好老板,良心老板,除非你有百分二百的把握能提高收入,否则别折腾。

第三条,当今形势下,每个人的戾气都很重,不要逞能,不要贬低他人,不要咄咄逼人,对任何人都笑脸相迎,别惹麻烦。

第四条,花钱不要大手大脚,能省则省,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消费方式。

第五条,可以想方设法赚钱,开源节流,也不要瞧不上一些小钱,毕竟挣钱这种事不丢人。但是,一定不要贪小便宜,防止着了人家的道儿,这年头最不缺的就是骗子。

第六条,赚钱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这是本钱。若是还有债务,则想方设法消除,千万别去碰高利贷啥的,这玩意要命。

第七,现在的情况,还是粮食比较重要,没事储存一些保质期长的粮食吧,看看东边那座城市的情况,还是要有备无患。

第八,现在国际形势也看不清了,快乐过一天算一天吧。

第九,亲戚朋友之间,能帮就帮一下,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怎样,未来还能互相帮助。

第十,保持乐观!

最后再强调一下,不要投资,不要开店,别到时候两万块没赚到,自己的积蓄还没了。

普通人如何才能月入两万?

1.如果你学历够高,能力强,或者有一定技术,那么尽量去大厂,干上几年,可能月薪过两万。2.如果只是普通人,那么月入2万最好的方法就是干销售,因为没有收入天花板,门槛也够低。3.利用工作的空闲时间做点副业,但是不要做实体。比如做做自媒体或者代购什么的。

4.积极储蓄,用储蓄的钱做理财投资,增加自己的收入渠道。

总结一下,就是主业+副业+投资多渠道发展,多管齐下,比较适合我们普通人!

普通人如何才能月入两万?

首先做到中高层,算上奖金月入两万不是梦;做研发保证每年的良性输出也可以保持高回报;销售,手里有大客户,吃提成,效益可观的情况下不只是月入两万,二十万也有可能。有副业,保证睡后收入,躺着把钱就赚了,两万的背后是人之所不能,付出的是心血和汗水,躺着可以赚钱但躺着钱不会自己走过来,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

普通人如何才能月入两万?

我也是普通人,目前每月收入在2万到2万5之间。之前在国企工作十多年,虽然稳定,但收入不高,一年下来大概六万来块钱吧!作为在省会城市打拼的外地人,每个月房贷就要两千多,再加上吃喝拉撒各种支出,就是标准的月光族,工作十多年了还没有存款。

后来头脑发热,从国企辞职,去了私企,就是为了想多挣点钱,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私企,钱没挣到,工作也不稳定,几年里换了好几个工作,始终都不如意,综合算下来,其实收入还比不上在国企的时候。

再后来,年纪大了,再找工作也没啥优势了,自己也接受不了上班所带来的各种约束,就想着自己干点什么,因为自己也没啥本钱,别的也没考虑,就琢磨着干点投入比较小的餐饮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决定还是干早餐,做肉火烧。

托朋友在潍坊找了个做肉火烧的师傅,去学习了十多天,回来马不停蹄的装修,买设备,把店开了起来。

做早餐是真的辛苦!每天四点钟起床,下午忙活到五六点才能回家,晚上八点多就睡,没有休班,饭也没法按时吃……

付出就有回报,经过努力,开业不到一年,现在每个月的收入都稳定在2万至2万5之间。

普通人如何才能月入两万?

首先就是要选对行业,然后要选对城市,最后就是你要有这个本事挤进去。

2021年国内薪酬最高的行业平均水平已经是最低行业的十多倍。

收入最高的十大行业,从低到高:

1、电力电网,人均月薪酬 2.09万元;

2、石油石化,人均月薪酬 2.12万元;

3、航空机场,人均月薪酬 2.16万元;

4、集成电路与芯片,人均月薪酬 2.21万元;

5、生物医药,人均月薪酬 2.23万元;

6、航运港口,人均月薪酬 2.35万元;

7、半导体设备,人均月薪酬 2.71万元;

8、银行业,人均月薪酬 2.89万元;

9、游戏行业,人均月薪酬 2.95万元;

10、证券,人均月薪酬 5.60万元;

2021全国赚钱最多的5大城市

1、北京,人均年薪17.07万元;

2、上海,人均年薪15.50万元;

3、深圳,人均年薪15.43万元;

4、天津,人均年薪14.5万元;

5、福州,人均年薪13.7万元;

2021年不同学历在招聘市场的薪酬

1、博士学历,岗位平均月薪25533元;

2、硕士学历,岗位平均月薪17125元;

3、本科学历,岗位平均薪资12975元;

4、大专学历,岗位平均薪资9026元;

5、初中及以下,岗位平均月薪6822元;

所以,普通人要想月薪过两万,就盯着这几个目标去努力奋斗吧!

普通人如何才能月入两万?

一般两种方法,一是挑一个好行业,二是做一份好职业。

目前行业平均收入高的有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样的职业,在这些行业的收入比其它行业要高出一截。

另外就是好职业了。现在高薪职业很多,第一种是高技术含量的,比如大数据,深度学习,生物技术,芯片设计,遗传工程等等。第二种是业绩提成类。最典型就是各种销售。第三种是培训类。培训师收入还是蛮高的。私立学校学科带头教师的薪资也很高。

如果觉得回答有帮助,并点赞关注分享收藏,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动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