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在生命的尽头选择绝食吗?
我姥姥93岁去世,从病重到离世13天,从头至尾神志清晰,任何事都交代的明明白白。自不能下床,就开始滴水不进,给她喂水喂饭都是把头转向一边,坚决不张嘴,医生给输液,拼了死命的挣扎,不许碰她的胳膊,一直到去世,没有一次屙尿在床上,干干净净的走了……姥姥养了大姨,老妈和舅舅三个孩子,又看大了我们兄妹,临终没给儿女,孙辈添任何麻烦,不愿意一家老小守着她,她说孩子都大了,没什么可牵挂的了[流泪],她一生要强,一旦决定的事,没人可以阻止。多年过去了,我家善良要强的姥姥,家人们还总是时时提起,常常怀念。
你愿意在生命的尽头选择绝食吗?
我姑姥姥就是选择绝食走掉了。她当年九十多了,眼睛耳朵牙齿腿脚都不行了,唯独思维相当清晰。她当时的生活毫无质量可言,偏偏年轻的时候是个极为要强的人。她几个子女那会儿都七十多岁了,身体也不好,无力照顾她,她也不愿意连累任何人。好几次求家里的亲戚帮她结束,没人敢做,也不愿意做。不得已,她选择了绝食,算是维护她了一生要强的个性。天堂里没有病痛,没有衰老,愿她在天堂安好。
你愿意在生命的尽头选择绝食吗?
我86岁了,前几天感冒,两天没吃饭,两天没拉屎,不是绝食,是实在吃不下去,就是啥也不想吃,所以,人到生命尽头,不是人选择绝食,而是生命选择绝食
你愿意在生命的尽头选择绝食吗?
莲花山观音庙遇见一位神秘女子,她告诉我生命的尽头应该怎么选择?第一次公开的秘密,不可错过。
我们这边有座小山叫做莲花山,上面有个观音庙,特别灵验,一般群众都会去求子和借库,就是说找观音娘娘借钱。等度过困难了再来还愿。
我也喜欢偶尔去玩玩那风景还可以。有一次我去那游玩,上到山顶,先去虔诚礼拜观世音菩萨。
拜完后,我就绕着佛殿拜了一圈出来。有点累了,正好旁边有个石凳子,我就坐在那石凳子上面休息。石凳子旁边还坐着一位中年女士,她看起来的样子很宁静很美。
这时候有个老人家在前面不远处,忽然之间跌倒了,众人上前去扶他,发现已经休克,于是打110,开始找人抢救。旁边正好有一个人懂得人工呼吸和急救按压,搞了一阵,老人家就幸运地醒过来了。
这一幕过后,我自言自语道:人之将死,真是可怕啊。
这时我旁边的女士忽然说了一句:怕什么呢?
我看着她笑笑说:怕自己没有了啊。
她说:其实很多老人并不怕死,在生命的尽头,他们甚至愿意加快速度。
我说:那是因为他们遭受病痛的折磨啊。
她说:确实,人在走完人生路之时,那个感觉是非常凄凉的。
我说:你说的很对啊,我要是到死还苟延残喘,我就选择绝食走掉。
她说:问题是你可能连绝食都无法自己做主了。假如你已经无法动弹,却还未了却生命,死又死不去,活也活不过来了,这时候只能靠家人和护士给你喂食,决定你的氧气罩戴不戴上,你就没有了生命生死的决定权。
然后你的思维意识在死亡的恐惧里毫无主张,那种时候度秒如年,非常混乱,有的人还会看到各种幻象,这时候对家里人的不舍,小孙子小孙女的可爱,以及还有故去的亲人来召唤,各种幻象都来了,有的还很恐怖。
人到了这个时候啊,犹如看到有个深渊在那自己被一根绳子吊在悬崖上,那根绳子已经块断了。就是那个感觉。
我说:你说的太可怕了,我真的不想这样。
她说:谁想这样,你看看那边的那一群阿姨。
她说着指向庙子旁一群念佛的阿姨居士。
她说:看到了吗?她们每天念佛,就是想要死后去到西方极乐世界啊。人到了五十往后,基本上隔三差五都要思考自己走的时候的问题了。
我说:很巧,我也是念佛修行人,那你是修行人吗?
她说:我不能完全算是吧。
我说:其实我就很想知道,我们修行人,在生命的尽头,应该怎么样,是快点求死还是选择绝食,还是慢慢等死?
她说:一个修行人,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应该保持定力面对死亡。我说:你说的轻巧,病痛来了,死亡到了,怎么有定力。
她说:所以修行人四五十岁开始修行的话,其实是在用几十年时间为最后的关头做准备啊。你平时没有定力功夫,随内外境界牵绊,颠倒来去习惯了,在习气的浑浑噩噩里钻不出来,到最后一刻,自然也是随业随境流转不能自主嘛,
当你无法自主,精神自己说了不算,那时候身体和神经也极度衰弱,业力力量显得尤其的大,你整个人马上失落进去,无法出离,在死亡实实在在的境界里受苦沉沦,真可怕的啊。
很多念佛人念佛不得力,念了一辈子佛,到要走的时候,一句佛号都起不来,心里念也念不起来,就是没有一丁点儿办法,任由死亡来蹂躏。
还有的人甚至修得了神通,平时境界也还不错,可是真正的定力根本没有培养起来,到了生死关头,一点用也没有,神通也没有一丝毫作用。只能随业流转搞了半天可能去了下三道。
我说:听你这样一说,我也都后背发凉,难道我们搞修行,一点用也没有吗?
她说:那要看你怎么搞修行,修啊修啊,贪嗔痴不但没有减弱还增加一个修行上的贪嗔痴,那怎么可能会对生死关头起作用呢?
我说:什么叫修行上的贪嗔痴?
她说:就是对学佛成道有着极度的渴望,贪恋圣境,贪恋神通道法、贪恋别人的追捧膜拜、贪恋提升的快乐,甚至贪恋禅乐。还有的甚至因为修行修出来嗔恨心,比如这个门派嗔恨那个门派,这个法门嗔恨那个法门,这个师父的嗔恨那个师父的,
还有的很痴迷,痴迷进去出不来,这些可能本来没有,反而是修行修出来了。其实不关佛道的事,也不关修行的事,是关这个人自己的执着心的事。
他用俗世的权衡利益的法则来修行,当然进去的境界,就是做生意的得失境界。
这样的人可惜,如果不转过来,最后生死关头,没有一点办法。
修行人,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个对修行的贪嗔痴修转过来,回到那种理智客观、清静自然的状态里。
我说:那是个什么状态呢?是说不努力不精进了吗?
她说:清静自然的状态,是契合无为法的状态。除此之外都是有为态。学佛修道,是作无为法。
你要知道,努力和执着的区别、激动和愉悦的区别、炽盛和绵密的区别,用脑和用心的区别,精进和痴迷的区别。我说:努力和执着的区别在哪里?
她说:努力是实干于过程,执着是纠结于结果。真正努力修行的人,不计结果因为他活在当下对未来没有多余的心思,结果是什么他无所谓,他知道只需要努力即可,结果不必等也不必期待更不必苛求。
而执着的人,眼里只盯着那个结果。如同我们修行人想要了生死,结果执着于这个概念,觉得修行的终极关键在于了生死,于是困在这个生死里了就。
真正了生死,就是知道本无生死可了,然后在日常生活中,了每一次当下的生死,每一个当下的生死都能了,到了大生死,那也只不过是一个当下,随即就能了了。
我问:那,激动和愉悦的区别呢?
她说:激动是陡然蜂蛹的情绪、愉悦是沉静无扰的清凉,愉悦起了动静就是快乐,快乐过度就会依赖和喜欢,然后就会生出对反面的厌恶,于是激动和脾气,憎恶和狂喜,都会因之而产生。
一个修行人应常常保持沉静无扰的清凉,即不过度悲喜,不随便激动。一切情绪流过心房,犹如风吹树林,刹那而过。这种境界到了生死之时,才不会受病苦及其他魔幻的干扰。
我又问:那炽盛和绵密的区别呢?她说:炽盛是一种被驾驭的感觉,绵密是无需驾驭的感觉,炽盛是控制不住做不了主的,绵密是自在其中不知不觉的。一个修行人假如修任何法门,好像失心疯一样,那就是炽盛,如果轻松自然日常保持不断绝,那就是绵密。
炽盛犹如烧了一把火,火一熄灭,啥都没有一切烧毁,绵密好像是生命的温度,持续而稳定,酝酿着惊喜。
我认识一位朋友她的母亲,八十多了,多年前有一次,有人送给一本楞严咒,在一起的另一个人不要,她看到楞严咒,非常欢喜。每天背个三两句,一年把楞严咒背完了,还加上念佛念其他咒。她常常是心念,耳朵都能听到。
走路的时候,干家务的时候,会高高兴兴的像唱歌一样的自然自在地念楞严咒。念到如今八十多岁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人非常平和,她没有什么目标没有什么渴求,从来不炽盛执迷,就是自然绵密,这就是绵密之功。
所以修行人,要修的就是这个绵密之功,日常自自然然不断绝,日常恒持,常在这个状态里,到了生死关头,就不会临渴掘井,仓皇失措了。
我觉得她说的非常好,忍不住又继续问:你别嫌我烦,我想继续听,用脑和用心的区别是啥呢?她说:用脑是修行用思维修,修的都是思维见解的纷乱,我们说好像喝了酒上头,头脑里挤满了都是各种各样的知见。但是很少去生活中去心地里践行和感悟。
到了生活中,知见都抛开不记得了,佛说的话全部抛在脑后。沉浸在分别执着里不自知。还觉得自己学了很多的佛学啊,为啥没有见进步为啥遇到事就是这么烦恼痛苦呢?
用脑修行,损耗脑细胞,得不到休养生息,人也会越来越疯癫。
用心修行,活在心对世界的感悟里,心用的好,世界就无限美好,心用的宁静,世界就一片宁静,心用得灵巧,遇事就善巧方便,心用的简单,世界就质朴天真,心用得飘逸,世界就一片丝滑自在。
所以到了生死关头一来,用心的人,也能用心去面对生死,而用脑的人却只能用思维勾连各种外境,比如听到人喊他,心里就一阵喜怒哀乐,听到医生说自己病情,又是一阵担忧,看到模糊之中亡人来叫自己,吓得要死,
看到其他幻相,都跟着走。因为都是思维意识的妄境在波动,死之际,波动尤其大,这时候太苦了,因为心完全不能起作用,全部被思维意识遮盖了。
我听了十分感慨,又问:那么精进和痴迷的区别在哪呢?她说:真正的精进,就是长期保持清静心,长期保持平常心,长期保持不受干扰的本心。这才是精进,不是说你打了几千座,念了几十年佛,拜了八万九千拜,读完了大藏经,你要懂得,修行决不能痴迷,痴迷就是习气,精进是有越来越多的定力,越来越少的习气。
到了生死关头,就靠那个定力的大小,精进的程度高低,决定你的去向决定你的结局。
你看有些农村的老婆婆老爷子,一辈子也不学佛也不学道,自然淡泊,无病无灾,到老了自然安详走掉,从不拖累别人也不拖累自己。
这样的结局,我们中国人叫做善终。善终是怎么来的?是人回归了自然的本心本性,才得以呈现的相啊。
你一辈子在利益里面滚、在得失里面滚、在爱憎里面滚、在求索里面滚、在悲喜里面滚,怎么可能回归自然本性本心呢,所以善终的几率很小很小。
我听到此处,莲花山顶庙子里传来一声钟声,忽然之间响彻云天,那时那些居士们跟着僧人们开始念佛,佛号声随即响起,充满山头。我闭上眼,沉浸在这一刻的清凉受用里面,当我睁开眼时,这位女士已经不见踪迹。她坐的地方,留着一片荷花花瓣,鲜亮而清新。
你愿意在生命的尽头选择绝食吗?
如果到了生命尽头我会选择绝食,因为我不想我爱的人为了照顾我每天无法正常工作、也不能好好休息,更不想因为自己拖垮一个家。
你愿意在生命的尽头选择绝食吗?
我愿意,如果活着没有质量,我宁愿早点离开,对我对孩子都是解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