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水牛力气比黄牛大,那为什么人们反而喜欢养黄牛耕地?
讲个神奇小水牛的故事。我们那儿的水牛养殖基地为了节省饲料,找人做了个智能系统,通过监控牛肚子的大小,就能判断这只牛吃饱了没。要是一只没吃饱的牛往食槽前一站,立马就有草料咣当一下投送下来;要是牛吃得肚子鼓起来了,这只牛在出料口怎么晃荡,也没有草料投送下来。
机灵的小水牛天赋异禀这家实现了科技养殖的水牛场,据说因为这套系统可以少雇不少工人,能够节约成本。万万没想到这个颇有科技含量的系统被一头调皮的小水牛破解了。
一群几乎同时期出生的小水牛断奶后集中养殖在一个牛圈里,在智能投食系统的管控下,每只牛不会少吃也能多吃,所以这群牛齐头并地成长,体型几乎差不多大小。
过了一段时间,养殖员发现这群牛中有一只长得比别的牛都壮,并且它和别的牛相比,长得是越来越快。经大家研究,在相同的饲料投送下,它长这么快,真是好牛啊。
场长说这绝对是留作种牛的好苗子,干脆给它起个名字叫壮壮,希望它长大后能够多帮养殖场繁殖一些吃得少长肉多的良种牛。
这只被寄予厚望的小水牛,一下子抓住了大家满怀期待的目光,好多人看到它比同伴们高出半头的模样,无人不啧啧称奇。
只是从这头小牛狡黠的目光中,大家总觉得它不是一头简单的牛,肯定有不少秘密埋在心底。它的目光都变得不纯粹了,多了几分狐狸的狡猾和狗子的得意。
小水牛长得壮的秘密有一天养殖场里要杀一批长大了的水牛,拉牛肉的车都在场子外排起了长队。场长专门来养殖基地协调卖牛,还特意多走几步来看那只叫壮壮的神奇小牛。
好巧不巧让场长发现了小壮牛的秘密,原来它不是骨骼精奇,是它破解了自动投喂系统的秘密,才把自己吃得这么肥壮的。
壮壮发现自己站在投料口不再出食物时,它就把比它小的牛往投料口挤,扫描仪发现没吃饱的牛就会投草料,壮壮仗着身大力强再把那只刷脸牛挤一边去,自己把草料吃个干干净净。
如此这般操作几下,壮壮比别的牛多吃了不要太多,怎么能不长得快呢!场长大惊,世界上竟然有如此天才的牛,这还了得,规则都让它破坏了。并且场长还发现别的牛都在向壮壮学习呢,都学会偷食料吃啦!
不行,得杀一儆百。场长把壮壮赶出来往地磅上一站,体重已经达标了,可以进屠宰场了。壮壮成功地把肉牛1年半出栏的记录改写成了14个月。
壮壮似乎也晓得自己的命运了,原本是让它做种牛呢,过佳丽三千的生活,现在竟然壮志未酬就要进屠宰车间了。
看着同时期的别的牛因为体型小还在棚子里吃料喝水悠哉悠哉,壮壮眼角流下几滴悔恨的泪水,然后无奈地走向了屠宰车间的大门。
水牛VS黄牛我姥爷快退休了,刚好给采单位购最后一批牛肉时,听说了这头经历传奇的水牛,赶紧跑过去掏钱买下了壮壮。姥爷觉得这么有头脑的牛不在耕地上发挥作用,被杀牛吃肉实在是太可惜了。
姥爷把水牛壮壮带回了村里,老家的亲戚都不想种地了,地都交给姥爷和舅舅种了。我们那里的山地不方便大型机械的使用,用牛耕地却非常方便。壮壮来后给家里帮了大忙。
舅舅同时期买了一头幼年小黄牛,只是它还小,开始干不了多少活,地里的体力活都靠水牛壮壮支撑着,那几年水牛老得很快,背上也被犁绳勒出了一道深深的沟壑,生活的重担终究是压弯了它高耸的肩膀。
后来黄牛长大了,干活比水牛还要强。黄牛耕山上的旱田要比水牛强不少。水牛因为它腿短身子胖,走路缓慢,虽然它比黄牛有劲得多,但是耕旱田还抵不过黄牛一半的效率。
黄牛腿长又怕水,走在水里使不上劲,总是怕自己滑倒,故而一到山脚下的水田里,黄牛就秒变蜗牛了,总是使不上劲。
水牛下到水田里,因为腿短重心低,不怕打滑,却可以奋扬四蹄在水田里驰骋。对比之下黄牛在水田里不及水牛一半的效率了。
我们那里是南北气候交界处,所以黄牛和水牛都有。不过黄牛还是更多些,因为黄牛和水牛比体型小,吃得自然也少,养牛耕地黄牛更加划算。
水牛没有黄牛顶冻我舅舅觉得家里没那么多地,一头黄牛就可以拿下了,再养一头水牛实在是不划算啊,给姥爷提意见,姥爷不听,只是说:这头牛聪明,干活也是一把好手,这都买回来了,算是个缘分,再把它卖给牛肉锅,不忍心……
这头水牛确实智商高,知道舅舅想把它卖给牛肉锅,从此舅舅喂它草料它都不吃了,防着舅舅呢,怕舅舅给它使药。姥爷把草从食槽里抓出来,再撒食槽里,它立马就放心大胆地吃了起来。舅舅说这头牛太能了,不适合当一头牛,该给它背个书包上学去。
冬天来了,我们那毕竟不是纯粹的南方,气温很低,也下鹅毛大雪,据说再往北走一个市,当地就不养水牛了,只养黄牛。一到冬天我们这边的水牛就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了,棚子里放有麦秸杆,它都想钻进去取暖。
黄牛别看比水牛小,但是它比较抗冻,姥爷说生产队的时候,有一年冬天冷,黄牛都没事,水牛都冻死了,大家哭着吃牛肉,心里又难过又开心。
难过的是兢兢业业的水牛干了那么多活,冬天却冻死了,给大家吃了牛肉;开心的是大半年没吃过肉了,又馋又饿,流着泪吃也是香的。
壮壮算是水牛界的守边牛,姥爷说它是住在最北边的水牛。冬天冷的时候,姥爷怕壮壮冻坏了,拉了半车麦秸秆和稻草秆给水牛铺在地上,就是希望它能暖和暖和,挨过冬天。
下雪了,水牛壮壮把半个屁股埋在稻草里,尽量让自己暖和点,还是冻得瑟瑟发抖,舅舅说它瞎长一身肉,不抗冻,我们这里不适合它生存了。
壮壮听到舅舅说的话,原本就变得低调的它连眼神都躲躲藏藏,要说它以前是那只会用别的牛盗刷草料吃,非常有灵性,打死我都不信。
姥爷说也许它长大了成熟了,知道牛生的艰辛和责任,不再任性了,也失去了以前的灵性了,像鲁迅笔下的孺子牛一样默默地生活着,肩负起了犁地耕田的责任了。
可是舅舅作为几十亩地的实际上的主人,还是想把水牛壮壮换掉。舅舅想卖掉壮壮,用卖它的钱再买一头行动灵活跑得快的黄牛。
姥爷一直在给壮壮说情:也不缺它一口草料,它再不中用,也帮你犁了几年地了,有了黄牛也不能嫌弃水牛,要记得它曾经的功劳,没有水牛的拼命劳动,哪里来的草料把弱小的黄牛养大呢……
激烈的耕地比赛,决定水牛的命运天热了,要犁地的时候,舅舅说水牛不中用了,想买另一头黄牛,只是水牛站着棚子,没地方养才暂时没买。
姥爷知道舅舅这是又打用黄牛替换水牛壮壮的主意了,就告诉舅舅:水牛还是有用的,不信咱们比试一下,每只牛一半水田一半旱田,看谁先干完。
先犁的是旱田,姥爷偷偷地给水牛加精料,在山上耕田时,水牛还是败于黄牛,不过没落后太多。舅舅也忍不住地说这头水牛还真有两下子。
姥爷得意地说到了水田决胜的时候,水牛就能把劣势扳回来了。舅舅和姥爷约定要是水牛赢不了黄牛,就同意舅舅再买一头黄牛,让黄牛住壮壮的棚子。
到了水田里,水牛壮壮自己似乎也知道这是在和黄牛比赛,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到了,是走是留就看自己的表现了。黄牛可以输,它不能输。水牛在水田里纵横驰骋很是卖力,姥爷很开心,心想水牛能正大光明地留下来了。
可是万万没想到,水田耕到一半时,天气温度很高,达到35度。水牛汗腺不发达,虽然它极力强撑,最后还是因为又累又热,它终于倒在水田里歇息了。在水里躺了一下午,太阳下山了,它才缓过劲来。姥爷牵着它回家了。
姥爷很难过,水牛也很沮丧,最后还是把棚子腾了出来,给舅舅空出地方来,好让它再引进一头黄牛。水牛壮壮被转移到一个狭窄的小棚子里,以前是养羊的棚子。它在里面辗转腾挪腿都难以伸直,不能很好的舒展身体,活得很憋屈。
备受冷落的水牛再次闪光有天下午,舅舅忘记把壮壮的小棚子栏杆门关上,水牛壮壮在羊棚里扭捏了好大一会,它壮着胆子走出来了,走到之前住的宽大的棚子门口,往里面看了又看,发现黄牛比它吃的草料都要好上不少。
它羡慕极了,想在宽大的黄牛棚里走几步。黄牛突然扭头看向了它,发出哞哞哞的叫声,像是在喊:水牛要来大棚子里,我们黄牛住哪里去啊……。
它忘了,这个大牛棚可是水牛干出来的,没有水牛当年拼命地努力干活,哪里有钱修这么大的牛棚呢,当然黄牛可是小得一阵风都能刮倒呢。
水牛悻悻地回到自己狭小的羊棚里,这里是它的家,虽然很小。过一段时间,舅舅拉着两只黄牛去干活呢,发现两只黄牛竟然瘸了。
那是因为夏天我们这边雨水多,潮气大,黄牛的蹄子被潮气重的土壤侵蚀了,也就是俗话说得牛烂蹄子了。
急等着干活呢,两只黄牛的蹄子被兽医用药水洗了洗,上药包扎后说半个月就好了。可是当时正是农忙时节,舅舅急坏了。
姥爷说地可是不能等的,舅舅只好再次启用了水牛,虽然它比黄牛慢多了,那年的农忙还是紧赶慢赶地干完了。
干完活舅舅也明白了,在我们这里之所以有黄牛又有水牛,那是气候条件决定的,两种牛都不能放弃。虽然说我们这边黄牛比水牛多很多,但是水牛也有它存在的价值。
写在最后这些年,我们这边水牛更少了,基本只能看到黄牛了,但是水牛一直没有消失,因为我们知道水牛有它存在的价值,当黄牛不好用时,水牛就是退路。正如农业和工业的关系一样,我们始终得记得,当年农民省吃俭用节省粮食,用来补贴工业,才有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壮大。历次经济危机时,从上山下乡到家电下乡,农村农业农民一次又一次地挽救城市工业经济。我们得永远记住,虽然水牛是穷亲戚,但不能忘记他们的功劳。
感觉水牛力气比黄牛大,那为什么人们反而喜欢养黄牛耕地?
【导语】水牛和黄牛都是牛,水牛身材高达,有一对较长的角,喜欢在水里泡澡和游泳,力气大;而黄牛毛色黄色,个子相对矮小,双角较短,力气小。
在农村,以前在农忙季节,耕田种地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不少农民,在地里用牛翻耕土地,明明知道水牛力气大,为什么还喜欢用黄牛,这是怎么回事?小编就跟大家共同聊一下这个话题。一、水牛、黄牛食量不同
水牛和黄牛,两者之间体型差别太大,水牛体型大,消耗的能量多,同样它的食量也大,在我们南方,农户养牛晚上的时候,还要补喂一次稻草,黄牛一个晚上有2~3扎稻草就够了,而水牛一个晚上可以消耗十来扎稻草,这样一来,无形中给养殖户增加了不少的负担。
二、水牛和黄牛耐热不同
水牛和黄牛耐热能力,大不相同,南方气候温和,高温的天气比较多,水牛在耕田犁地的时候,一旦遇上30度以上的天气,便气喘吁吁,特别是犁水田的时候,遇上高温,就特别喜欢把整过身子摊入泥中,半个小时不会起身干活,耽误农活,这可能与它的生理有关。
而黄牛就不一样,比较勤快,从不偷懒,在天气炎热的夏天,犁田耕地,它任劳任怨,、黙黙无闻的为农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养殖水牛,附近必须要有一张水塘供它洗澡
水牛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水,在养殖水牛的周边环境,必须要有水塘、水库或沟巷,方便它洗澡、游泳,到了热天,只要见了水,它不顾一切,都要想办法进去玩耍,一呆就是大半天时间。
四、水牛肉质相对较差
在南方,从肉质的口感来看,老百姓更倾向于喜欢吃黄牛肉,它肉质细嫩,脂肪含量低,肉不易煮烂,味道好,但价格高,黄牛肉价格一般每斤在60元/斤。
而水牛肉颜色暗,肌肉纤维松驰,脂肪相对较多,口感差,价格低。而水牛肉价格只有50多元/斤,凭肉差价每斤相差十元左右。
五、农民的土地面积不多
在我们南方,人均耕地一亩左右,一家一户最多的耕地面积只有7~8亩,面积小的只有1~2亩,2~3户养一条黄牛用来耕地完全够了,养水牛食量大,草料供应困难,所以大家喜欢用黄牛耕地。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耕牛”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以后,“耕牛”逐渐成为“肉牛”,以食肉为主,这也许是历史前进了一大步。
各位网友们,你们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谢谢大家!
感觉水牛力气比黄牛大,那为什么人们反而喜欢养黄牛耕地?
水牛力气比黄牛大,那为什么人们反而喜欢养黄牛耕地?
俗话说:“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了换点酱油钱”。过去养牛就是为了耕地和积肥,牛被称为役牛。我国役牛具有广泛的役用用途,如过去耕田、犁地,拉车、推磨、碾场、抽水、榨油榨糖等都可以用牛来进行工作。
我国的北方没有水牛,耕地依赖黄牛、马等,南方地区分布有水牛,特别在广西、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养殖的水牛比较多,这些省区耕地主要是水田,因此大多数依靠水牛耕地。其他省多是使用黄牛耕地。
水牛力气比黄牛大,黄牛个体小,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外专家评论我国本地黄牛是“远看像条狗,近看是头牛,一根扁担挑两头。”,说明南方地区黄牛的个体确实太小,体格小,役力就小。据测定,我们村的黄牛耕地情况:公牛每个小时可以耕小黄泥土旱地0.41亩,阉牛0.39亩。水牛每天耕地(旱地)4—5小时,公牛和阉牛可以耕地1—2亩。水牛耕旱地比黄牛差,但是水牛耕水田黄牛是没有办法比的,水牛在水田中如鱼得水,耕地速度非常快。每天可以耕田2—3亩,耕田速度提高近一倍。
为什么人们反而喜欢养黄牛耕地?
一是黄牛挽力比较小,但是速度快,水牛的挽力大,但是速度不及黄牛,行动慢吞吞的。在耕地时,水牛可以单独拉犁,而黄牛则往往使用两头耕地速度才快。比较好的黄牛三头大约相当于两头水牛的耕地能力,比较差的黄牛两头只相当于一头水牛的耕地能力。但是水牛行动缓慢,举动迟缓,因此人们反而喜欢养黄牛耕地,不喜欢养水牛。
二是水牛汗腺不发达,因此体热的调节机能比较差,喜欢水,常常在池塘中浸泡、打滚,借以散热,因此,水牛主要分布在有水田的地方,特别适宜于水田耕地。水牛特别喜欢在泥水中打滚蛋,在身体表面滚上厚厚的一层泥,如果听任水牛自由行动,在一天中最热的时间内它们将会躲在水中不肯出来。
三是水牛耐热不耐寒,因此在寒冷的北方就没有水牛。
感觉水牛力气比黄牛大,那为什么人们反而喜欢养黄牛耕地?
黄牛和水牛都可以用来耕田,用黄牛还是用水牛,主要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状况和农业条件而定,北方旱田使用黄牛多,南方水田使用水牛多。
小时候我老家农村耕水田基本都是用水牛,耕山上的旱田用黄牛。当时我长得还没水牛高,就敢一个人牵着水牛下河洗澡,洗完之后还牵着它回家。我更喜欢水牛,不喜欢黄牛,我觉得水牛身体粗壮,更耐看,而黄牛颈部的褶皱看起来不舒服,而且多数比较瘦。
水牛和黄牛的特性不同,决定了它们的使用方式不同。
水牛身体粗壮,力气较大,四肢短粗,蹄子宽大,适合在水田里耕作。而且水牛皮厚,汗腺不发达,劳动后或者天气热时,水牛需要泡在水里散热,水牛喜水且水性极好,因此南方多水塘溪流的自然条件更适合水牛。
黄牛体格高瘦,比水牛灵活,汗腺发达,有褶皱肉垂,散热快,不喜水,适合耕作北方的旱田。不过黄牛耕水田的现象也很常见。黄牛运动能力强,还被用于军事和体育,战国名将田单和迦太基军事家汉尼拔都用黄牛组成火牛阵冲杀敌军。西班牙、葡萄牙和拉丁美洲的斗牛比赛用的就是黄牛,美国的骑牛大赛用的也是黄牛。
在我国古代,牛一般是指黄牛,因为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中心长期在中原地区,那里以旱田为主,多使用黄牛耕田。《后汉书》记载,今云南一带“徼外谯侥种夷陆类等三千余口举种内附,献象牙、水牛、封牛”。当时把水牛作为贡品,可见在北方水牛很少见。
古代关于水牛的记载多来自南方,比如唐代刘商《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身骑吴牛不畏虎,手提蓑笠欺风雨。”吴牛就是指水牛。宋代《太平御览》卷627的《晋中兴书》记载:“时东海王(司马)弈信用群下,上疏求海盐、钱塘,以水牛牵埭,税取钱直。”卷898引葛洪《抱扑子》说:“南方水牛,无冬夏,常卧(水)中。”陆游《秋怀其四》:“典琴沽市酿,卖剑买吴牛。”
不过古代南方一些地区也有使用黄牛耕水田的现象,比如宋陆游《岳池农家》中描写四川潼川府牛耕的场景:“春深农家耕未足,原头叱叱两黄犊。”“黄犊”说明是黄牛而不是水牛。
还有黄牛与水牛并存的记载,南宋《淳熙三山志》记载:“黄牛角缩而短悍,水牛丰硕而重迟,出福清以南,水牛新孳,下其乳为团,出城东松屿。”南宋《新安志》记载:“水牛,色苍而多力,其角如环,古所谓吴牛也。黄牛,小而垂胡,色杂驳,不正黄,土之所产,亦有从江西来者。”说明南宋时福建、浙江、江西和安徽一带是同时使用水牛和黄牛的,或许是宋朝衣冠南渡时从中原地区带来了黄牛和使用黄牛的传统。
目前我国是全球排名前五的养牛大国。根据粮农组织的数据,2019年我国饲养黄牛(普通牛)6350万头,排名世界第四。饲养水牛2730万头,排名世界第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显示,我国黄牛地方品种有55个,培育品种10个,引入品种10个。我国水牛地方品种26个,引入品种2个。
感觉水牛力气比黄牛大,那为什么人们反而喜欢养黄牛耕地?
黄牛水牛是根据各地方环境而决定养殖的,在我们北方寒热交替之处,北方雨水少属于干旱地带,北方就适合于养黄牛,黄牛的适用特征,它们不惧怕寒热,黄牛在炎热的夏天,它的毛孔能排出汗液,出汗能抵抗热度,到冬天的时候,黄牛还能抗住严寒,它们到冬天就换上一层厚厚的棉装,而水牛则不同,它们有喜欢水的性能 ,因为水牛的汗腺不发达,它们在炎热的夏天,需要在水里降温,水牛适合于水田里耕种,南方养水牛的非常多。
在过去的农村养牛主要用于耕种土地,南方多雨的天气,水源特别的充足,利用水资源,他们那里适合种水稻,过去的时候没有机械化,全部用水牛耕田,水牛天生就不怕水,它们喜欢在水里耕种干活,在水田里干活 它们更加的凉爽,所以说南方多养水牛。现在都是机械化耕种水田,但是南方也照样养水牛,水牛的肉质特别雄厚,水牛的牛奶蛋白质也挺高,现在南方养水牛一个养殖项目,吃牛肉喝牛奶,现在水牛都成为肉食牛了。
在我们北方黄牛非常多见,我们北方少雨干旱的地方,在过去的时候没有机器耕种土地,老黄牛是种地的首选,那个年代农村都养黄牛,黄牛在那个年代用途广泛,种地用黄牛,秋收的时候,用牛车把粮食还有农作物的秸秆都拉回来,黄牛适合于北方天气,在炎热的夏天,黄牛不怕热,黄牛的汗液发达,太热天气它也会排汗。现在北方主要养黄牛,都是以肉牛为主,现在都有机械化,农民很少使用黄牛啦,退役后的黄牛应被农民利用,养黄牛是农民发家致富的一个养殖业。
如果北方养水牛,就会把水生旱死,因为北方少雨干旱,再说北方寒冷交替,水牛根本不适合在北方养殖。南方适合于养水牛,这不是水牛力量大就可以养水牛,是根据地理环境而决定白,水牛黄牛有喜欢环境的特点,就跟南方水果树,不能拿到北方种植是一样的。
感觉水牛力气比黄牛大,那为什么人们反而喜欢养黄牛耕地?
是谁告诉你人们喜欢黄牛耕地?在农村,绝大部分都是用水牛来耕地的,水牛温和,能吃苦耐劳、不偷懒、听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