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农业只有走集体化道路才能实现机械化,是这样吗?
我认为农业只有走集体化道路才能实现机械化,农民也才能走上共同富裕的生活。
农村一家一户的承包,出现了一些现象。水利实施年久失修无人问津,大型的农业机械买不起,种田赚不了钱外出打工农田抛荒,村庄空心村多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多。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要发展农村,必须也一定得走集体化的道路并注重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有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村党支部书记为首的村干部领导班子。村干部有热爱农村扎根农村为农村发展,有为村民富起来乐于奉献的思想,乐于钻研发展农村相关理念。同时,不仅有一定的农业科学知识或者工业领域企业发展的知识,而且每个村干部各有特长,真正的做到干部干部先干一步。成为村民爱集体乐于为村发展作贡献的榜样。
其次是要眼前两三年的规划,五至六年的目标。并且有具体的措施。这些在村民们的讨论交流中深入研究中逐步完善。
再就是村干部的任用条件及制度,还有表彰奖励制度。调动每一个干部的积极性。同时又不断的让有更好更多的能人充实村干部队伍。
另外要有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具体实施措施,并且有符合激发调动村民积极性的奖惩制度。形成村上的每一分钱的收入,每一点发展都与每一个村民息息相关。
尤其是农村集体化道路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但不是平均致富,是靠勤劳和智慧致富。凡是对集体贡献大的无论是干部还是村民是应当能得到相应的高一点合理合法收入的。村民们经济上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下的收入差距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决不可能走向两极分化。
只有走这样的农村集体化道路,才能真正实现机械化,逐步走向农村现代化。
有人认为农业只有走集体化道路才能实现机械化,是这样吗?
机械化与粮食产量高低无关,与生产效率有关;机械化与生产经营模式无关,与生产经营手段有关。
有人认为农业只有走集体化道路才能实现机械化,是这样吗?
我做为中国千千万万农民其中的一员,我个人觉得,走集体化道理实现机械化,比较容易,在南方丘陵地区,是从分田到户以后,每家每户土地零散,一块面积只有几分几厘,除了面积窄以外,况且土地高低不平,使用农业机械,困难重重。
假若,现在以队为核算单位,最起码来说,一个队的土地可以通过平整,小坵改大坵,取高填低,改造成五亩、十亩、甚至更大块,这样有利于机械化操作,有利于粮食统一播种,统一采收。
如今,以户为单位,购买的水稻品种五花八门,播种季节参差不齐,成熟期早的早,晚的晚,这样不便于机械收割,现在好多农活,农民都希望有机械取代,可是农民分田到户后,各搞各的,一盘散沙,没有人统一管理。
假若,搞大集体,有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也许一个生产队有十来个人种田就够了,其它的人照样可以去外面打工赚钱,话又说回来,农民现在已经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回到大集体恐怕很多人都不愿意。
现在要想把土地集中起来,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农村基层政府牵头,由种田大户到农户手中,流转土地,承包时间达十年以上,或更长时间,这样有利于大力推广农业机械,读者朋友,你们认为如何?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讨论,谢谢阅读!
有人认为农业只有走集体化道路才能实现机械化,是这样吗?
我是西门白甫话三农,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集体化道路”?集体化道路的最主要标准是土地所有权是集体所有制还是的还是私有制?解放前土地是私有制,那就不是集体化,建国初1949年到1957年,我国土地依然是私有制,后来成立股份制合作社,农民把土地和农具入股,然后按股分红,也不能算集体化,它和后来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所有,土地完全归公,土地所有权属于村集体,才算真正的集体化。
有人把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当成私有化是错误的。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过去的人民公社生产队一样,土地所有权依然属于村集体,所以,依然属于集体化,只是土地经营方式不一样而已。
那么,回到题主的问题,农业只有走集体化道路才能实现机械化吗?我的回答是“不是”。其理由如下:
一、计划经济时代的土地大集体经营可以实现机械化,现在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然可以实现。过去农业大集体时代,土地实现机械化耕作的第一个条件是国家能不能生产出农业机械,特别是适合山区农村的小型农业机械,村集体能不能买得起农业机械。
第二个条件是土地是不是平展,是不是能进行机械化耕作?平原地区肯定没问题,但一部分偏远山区农村山地多,像大寨那样的梯田多,地块小,大型机械根本无法耕作。无论是过去的大集体还是现在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不行。
但改革开放后,适合山区农村的小型农机越来越多,无论是大集体经营还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机械化都没有问题。
很多人认为分田到户影响农业机械化实现,其主要理由就是分田到户后,各家地块不在一处,机械化耕作难度大。
的确如此,但这个问题不能用回到过去土地大集体经营时代的办法解决,而是将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实现土地流转,达到集中连片规模化机械化耕作的目标。今年国家又出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出台,为土地流转铺平道路,从法律上为土地流转保驾护航。
二、认为只有土地集体化经营才能实现农业机械化有失偏颇我们先看看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情况如何。西方大多数农业发达国家的土地都是私有化,但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管理程度都非常高。美国就是农业强国,但土地是私有化,大多数是家庭农场。有人说美国人少地多,而且平原面积大,当然可以,但亚洲的日本呢?土地不但不多而且平原很少,和我们国家山区农村差不多,但机械化程度现代化管理程度也非常高。这说明农业机械化和大集体经营还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直接关系。
我们再看看现实。分田到户前,农业机械化程度怎么样?分田到户到现在,平原地区不用说,就连偏远山区农村,基本上都实现机械化耕作。
有人认为农业只有走集体化道路才能实现机械化,是这样吗?
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改革开放以40多年了,从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的解体,变成以乡村为单位到分田到户的形式出现。谁也不敢或者说不能去否定改革开放对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回过头来再谈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问题就好理解了。要发展好农业,振兴农村经济,要解决好生产与生产力的关系,实现农业机械化尤为重要。有两个途径可走:一是发挥集体经济的作用,人多力量大有资源共享优势,可以集中精力干个人想干又干不了的事。二是实行土地流转,集中起来租赁给承包商,任由承包商去发展,这样要走很多的弯路,当然与直接走集体经济的道路没有可比性!
有人认为农业只有走集体化道路才能实现机械化,是这样吗?
是的。千真万确。毛泽东思想句句是真理。集体力量大,社会主义好。走团结互助合作共赢的集体主义道路才是中华民族复兴唯一出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