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这么好,为什么感觉大家都不想在农村生活呢?

空气好,食物还是纯天然,待在农村它不香吗

那是因为民以食为天,当一个人为了最基本的生活而奔波劳碌的时候,哪里能挣到钱就想到哪里去,而不是哪里越美,空气越新鲜,越是到哪里去,因为我们不是来旅游的,就算是把人生当做一场旅行,我们还没有挣出来路费钱,所以我们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拼命挣人生旅途的路费钱,或者“过路费”,等攒够了路费钱,我们才有底气说,要到哪里旅行,不然寸步难行。

再说,农村这么好,是指什么?如果仅仅是指空气好,环境好,非常安静,好像还不够有吸引力,至少年轻人看重的不是这些,更向往繁华和热闹,不然为什么农村姑娘哭着喊着要嫁到城里去呢?要在城里买房呢?有钱在农村不是照样生活吗?所以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清净,太清净大了也觉得孤独和乏味,除非你看破红尘了,像个隐士一样隐居避世,不然年轻人谁不喜欢热热闹闹的,晚上灯火通明的?尤其到了夏天,晚上吃个烧烤,逛个夜市。如果喜欢清静,现在有很多村庄都快变成无人村了,那不是更安静吗?一个人守着一个村多好啊,不是一个岛锁住一个人,而是一个人守着一个村,用不了多少年,就修炼成仙了。

所以说,人不是仅仅靠空气,靠安静活着,还应该有更多的配套设施,文化生活,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更丰富多彩。可是现在,连孩子上学都不方便了,有很多的村子连学校都没有了,需要到镇上、到城里上学。都变成寄宿生,嗯,不是寄生虫,而是寄宿生。由于常年外出打工,老公跟老婆两地分居,然后再跟孩子两地分居,这像个过日子的样吗?所以老百姓不图大富大贵,只图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守家守业的,就算发不了大财,也不至于为一日三餐发愁吧?也不希望一家人七零八落的吧,一家三口凑一块吃顿饭就这么难吗?尤其在外打工的,去年有的没回去,今年又没回家过年,都已经安静到走在街上都能听到老鼠在家里打闹的声音。

农村这么好,为什么感觉大家都不想在农村生活呢?

农村确实好,空气好,睡觉好,吃物好,修养好。农村不好,门路少,攒钱难,生活单调,教育医疗跟不上,发展难,风俗多,娶妻难等。

虽然后希望小编在农村长住一段时间[耶][耶][耶]

农村这么好,为什么感觉大家都不想在农村生活呢?

农村这么好?

看到这个提问,我蓦然想起了唐代王维的一首诗: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一代诗佛,才高八斗,仕途顺畅,春风得意,却在看到诗中所写的田园景象后,萌生就此归隐的念头。

农村真的有这么好吗?诗人知道那放牛未归的牧童,倚门怅望的老翁,荷锄从田间归来的农夫,他们的艰辛吗?

年幼的牧童,为何不上学读书,却小小年纪去放牛?老翁为何焦急怅望,是否担心心爱的小孙子这么晚了还放牛未归,会不会出了意外?遇到狼了?从牛背上跌下来了?……

两位农夫“语依依”说的什么?

会不会说: 麦苗还这么小,收割还要待些时日,家里却没粮了,这日子怎么过哟!会不会说:干旱这么久了,今年眼见又要欠收,官家却已经又在摧赋税了,哎!

不管说什么吧,不论是放牛的牧童,倚杖的野老,或是抡了一天锄头的农夫,他们的生话都和“闲逸”二字八杆子打不着。

农村真的这么好吗?在差不多同时代的诗人杜甫和白居易笔下是这样的: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农村劳动艰苦)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翁的面貌)

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渔夫的艰辛)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卖儿卖女,以交地租)

同时代的王维和杜甫、白居易都写了农村,面貌悬殊却天差地别。哪一个是真的?

老农认为,他们都是真的。不同的是,王维写的是农村表面的宁静与祥和;杜、白却了解农民真实的艰难与困苦。

王维归隐乡村的愿望也是真的。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辞去高官不做。携带积攒的优厚俸禄归隐乡间,在衣食无忧的条件下,写写诗,画画画,安安逸逸地度过后半生,豈不美哉。

回归本题,那些说农村好的人,无非是现代版的王维罢了。拿着城里几千元一月的退休金,用得宽裕富足;到乡下买个房,种一园菜,喂几头猪或鸡,吃得新鲜安全,确实不错。

但若不拿城里的待遇,要靠种田谋生活。他们来吗?

农村这么好,为什么感觉大家都不想在农村生活呢?

说农村啥都好,又不想在农村生活的人,农村好说一说还可以,走一走逛一逛,吃上几饨住上几晚还可以,农村究竟有多好,给你住上一年半载吃上一月两月你就知道了,给你种上一分责任田试试,农村的经济收入是多少你就知道了。

说农村好是一种炒作一种吹嘘一种不实之词,这是不切实际的,说农村好为什么年轻人要离开他赖以生存的土地,不住农村要往城市里跑,除了逢年过节外,农村平时剩下的只有老人和小孩了,说农村好为什么有钱人要把房子买在城市,要把孩子送到城市读书,说农村好农村年轻人快走光了,农村快成空心村子了。

农村这么好,为什么感觉大家都不想在农村生活呢?

农村虽好,但是长期居住就要考虑,生活的不便捷,孩子入幼、上学、医疗等。

农村偶尔去住几天,享受新鲜空气、新鲜瓜果蔬菜等都是比城里好,长期在农村也可能没觉得农村那不好,但是在城里生活已经习惯了,回去是住不上几天的。

农村这么好,为什么感觉大家都不想在农村生活呢?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变化日新月异,许多百姓走上了越来越富裕的道路。

那么,农村这么好,为什么感觉大家都不想在农村生活呢?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们对在城市里居住、生活的愿望越来越想及早实现!

不同的乡村,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条件,这导致发展不平衡。发展,地利最重要,地理位置好的农村发展就快,百姓就富裕。比如城市郊区的农村,土地被征收或房屋被拆迁。那么,房屋拆迁赔偿款、土地征收赔偿款。最差的村民都成了百万富人,有的成了千万富翁,家家发财,户户流油。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或祖公爷坟头冒青烟。这样子的农村即城市!

而许许多多的乡村就不同了,他们就没有那么好运气一一发横财。广大村民,他们起早贪黑,辛勤耕耘。累死累活,一年到头,收入微薄。为了增加收入,改变命运,外出经商,外出务工。不管什么脏活、累活、重活都干,甚至相当危险的活儿都不放过,只是为了那几两散碎银。虽然农村人贫穷,但是他们不甘落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想方设法挤进城市里的生活。那是一件被人看得起,脸上有光的事,也能光宗耀祖!

而今,有些富人,祖辈一直在城里生活的,他们也向往农村生活,想在农村居住。因为许多乡村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环境幽美;道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田园风光无限;邻里和睦,人情味重,乡情浓浓。然而,对于久居乡村的农民来说,这不足为奇,并没有一点吸引力。居住在城市、生活在城市就是他们今生的最大愿望。

现在,村乡里有很多人,很多家庭已去城市里生活。农村里只剩下一些贫穷的且没有能力的人,还有一些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旧房倾倒无人修,高楼房屋成空巢。一派萧条、衰败的景象。令人感到一些悲哀和堪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