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农村富起来?

如何让农村富起来?

我认为,按照毛主席的农村发展指导思想,完全可以实现农村共同富裕!

“农村人口是个大问题。要解决就要生产大发展,农村人口不要引入城市,就在农村大办工业,使农民就地成为工人,这样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问题就是要农村生活不低于城市,或者大体相同,或者略高于城市,每个公社都要有自己的经济中心,有自己的高等学校,培养自己的知识分子,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农村人口过剩的问题。”

其一,农民进城当农民工,我认为是与城市下岗工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可以说,城市下岗工人的今天就是农民工的明天,想全面致富机会不大。土地给大户大规模种植,富裕的也是少数新兴地主。

其二,单打独斗,只顾眼前利益是人的本性。个体小农经济通过几千年验证,证明是典型的失败老路,根本走不通。

其三,走集体化道路是实现共同富裕、农村复兴的正确道路。苏联虽然解体,但他们的农业集体化,国内多数同志是持肯定意见的。

集体化绝不是所谓老路、回头路,特别是有强大的工业、商业保驾护航的今天。中国有许多成功集体制乡镇可供借鉴,如南街村、大寨村、周家庄等。具体要说明几点:

① 集体化与分田,区别绝不仅仅在粮食生产上,因此争论集体与分田谁产量大毫无意义。关键在于如何统筹安排农业人口过剩问题。

②“农业的基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我国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机械化、南方山区因地置宜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目的,在于实现专业、高效生产,大幅减少从事农业人口,科学种田。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在10%以内,个人认为,这也应是我国未来发展目标。

③ 最关键点,剩余劳动力安排。政府要加强村社力量,政策扶助。在村社的领导下,大办农村工业,农业牧副渔五业并举,让农民就近工作成为产业工人。有自己的学校、经济中心、知识分子、医院、养老等等,毛主席的农业思想是非常有远见的,也确实可行的。

④ 选出強有力的领头人。有人居然认为华西吴仁宝只有一个,这种思想太狭隘。从古到今,中国从不缺能人,关键在挖掘和培养。华西、南街村不可复制,但集体化有共性。

(配图来自网络 侵删)

如何让农村富起来?

让农村的资源变资本,资产变资金,农民成股东。

如何让农村富起来?

走集体化道路吃大锅饭已成为历史,历史证明了这条路是行不通的,是死胡同!如前苏联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均以失败而告终。多亏了邓小平改革开放和土地承包政策,使农民以世人瞩目的速度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至于大寨和华西村的成功也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才得以实现,离开了这个大环境也绝对不会成功!

如何让农村富起来?

分田到户,小而碎的百鸟衣式田块,貌似公平,已经走到尽头!无论是小岗村,早已小块拼大块!彻底改变小碎块补丁式,落后的原封建社会个体农户经济模式!一户一田制势在必行!有利于机械,机械化生产!有利于农田承租,管理!!

如何让农村富起来?

必须打破农村以私有制为主的小农经济模式,让土地回归集体,使土地得到统一管理和合理利用,给机械化以施展的空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嘛?

必须以南街村为榜样,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为原则,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以农业促经济,以政策求发展,用思想调动农民的生产生活积极性,培养农民的集体主义意识和社会主义观念,让农民安下心来,静心体会社会主义的优越和发展。

唯如此,才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农民富起来的绝对保障。

如何让农村富起来?

我认为:要想让农村富起来,必须有一个艰苦的长期的过程,特别是在目前“人散”“心散”的条件下,难度极大。那么如何让农村富起来?就必须:

1、要有一个“大公无私、全心全意、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领导班子”,把农村的青、壮年农民组织起来,服务农村,建设农村;

2、必须走集体化道路,机械化道路,单打独斗只能是绝路一条,要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走共同富裕之路。种植要有规划,有计划,以农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

3、要切实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住房要走城镇化道路,医疗、教育、养老问题要有着落,让青壮年农民愿意回来,要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在家务农比在外打工好,要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钱”途;

4、要把对农民的管理象工厂工人管理一样对待,有工资、有劳保、有医保、有养老,缩小农业工人和城市工人的待遇差别,减轻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的压力;

5、国家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管理队伍,以人为本,尽快实现农业机械化,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村的前景是美好的,只有农村兴,农民富,中国才能富!中国才能强起来!

个人观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