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的事,你那里有提拔公示没通过的典型案例吗?

我听说过一个正处升副厅级的领导,由于在公示期间被人实名举报而没通过的真事!

这位领导在正处长的位置上干了20多年,各方面能力素质都不错。前几年,好不容易等到一个副厅长的位置,单位领导和同事都以为非他莫属。

但在公示期间,他被人实名举报了。

敢实名举报的是一位女的。说起来,他们两人之间有一段孽缘。20年前,男的很帅,已是有妇之夫。女的很漂亮,未婚。

有段时间,男的妻子被单位临时安排到外地工作。这两人竟然就那么莫名其妙地偷偷好上了。男的承诺先离婚,然后正式和女的结婚。但这个承诺一直拖了很久。

因为男方的计划受到原配的强烈反对。离婚不成,这边干耗了多年。从此,女的就恨上了男的。她坚决地离开了男的,换了个单位,但发誓绝不让男的好过。

在男的将要提拔为副厅长的消息传到女的耳里后,她果断地写了封举报信。

这么多年过去了,男的以为女的早已忘了。但没想到,自己当初种下的苦果,到头来还得自己吞。

公示期间,就是因为这封举报信。组织上决定取消了男的提拔资格。后来,男的再没机会进入副厅长候选人行列。一直到退休。

事实证明,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无论体制内外,做人还是要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只要自己清清白白、堂堂正正,任何时候都不用担心提拔公示通不过的问题。但如果自己犯过贪心,拿了不该拿的;作风不正,做了不该做的事。那肯定是难过“公示”这道关了!

体制内的事,你那里有提拔公示没通过的典型案例吗?

任职前公示是干部选用公开化、透明化的一种表现。在2012年前,干部公示后未通过予以正式任职的比较少见,八项规定后随着干部监督工作的强化,类似因公示未通过无法提拔的情况已不新鲜,甚至因此出事被党纪国法处理的都不在少数。各地几乎每年都有这样的案例,无不在警示大家洁身自好,否则,你公示的那一天可能就是出事的开始。

举几个亲手办过的案例。

A领导,原在乡镇当党委书记。经过民主推荐,拟提拔担任市直机关副职,并进行了任职前公示。公示后的第三天,便有人举报他学历造假。为此我们派出调查组到他所在地及毕业院校调查,发现他原来只是大专毕业生,后来通过非正规渠道买了一本自考本科学历,证书以假乱真,但在学信网上根本查不到记录。查实后,组织上当即拿下了他的公示,不仅没提拔,还因此被党内警告,并免去了其乡镇党委书记职务,安排到某县直机关任副局长、主任科员。至今还在科级岗位上打转。

B领导,原为发改委副主任,拟提拔城区区长。进入任职公示环节,被人举报炒股。本来干部炒股没什么事,只要投资合理合法,自负盈亏,谁也管不着。可组织按程序核查相关信息的时候,发现他并没有按规定将股票收益填报进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不仅如此,还有一笔记在他儿子名下将近8万元的教育基金没申报。他自己的解释这是奶奶帮他儿子买的,他不知情,股票的事他承认自己漏了。后来核实后证实他说的是真的,但因为的确存在瞒报行为解释不清,组织在让他交了情况说明后,最后权衡再三还是拿下了他的任命,仍任发改委副主任。这位领导因此错过了从副处提拔正处的大好机会,现在改任二级调研员后退了二线。

C领导,原为住建局副局长,拟扶正提局长。任职公示期间,他倒没被举报。不过他分管的科室因为工作不当被查出了小金库,在公示期过后拖了一个多月组织部门没有来宣布任职,最后被组织以负连带领导责任拿下了任命,让其作为副职主持工作一年。后来提拔到民政局任局长。他也是我见过比较幸运的一个因公示出问题后来还能提拔的领导。

体制内的事,你那里有提拔公示没通过的典型案例吗?

山东省济宁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某,拟任设区市副厅级领导职务。公示引起了较大的网络争议,遂未通过,去了一个二线部门任副职。

体制内的事,你那里有提拔公示没通过的典型案例吗?

肯定有,今年换届,“五类人员”即是(一)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指乡镇在编在岗的事业编制人员(不含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包括县(区)、有关开发区直属部门派驻乡镇站所的事业编制人员,不包括街道事业编制人员。(二)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指行政村、农村社区和街道所辖村在任的党组织书记,不包括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三)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指在村任职期满、考核合格的选调生。确无符合条件人选的,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从以往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中选拔。(四)第一书记:指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包括现任的、曾任的。(五)驻村工作队员: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包括现任的、曾任的以及此前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工作队员。

这五类人员,在今年换届中,只要符合条件,经党委镇府推荐,都可以竞选,结果是,我镇有两个人符合这样的条件,他们都是大学毕业的,都是干部身份,且是已经过了5年的事业编服务期。因此,在众多的事业编工作人员中,只有他们两个符合条件,但要经过面试,他们都通过了面试,然后分配到不同的乡镇,这是以抽调的形式的。

然而,到了公示时,却有一个被人举报了,说是他在做主任时,收了别人的钱,然后经过一番调查,却有其事,然后就没有得到提拔,他本人肯定郁闷了,非但没有得到提拔,还被处分了,但是却不能怪谁,谁叫你乱来。

最后,不但没有得到提拔,还被处分了。

体制内的事,你那里有提拔公示没通过的典型案例吗?

有,我姨夫,跟我一个单位,当时偷生二胎被人举报了,后来又过了两年才提拔的

体制内的事,你那里有提拔公示没通过的典型案例吗?

我认为,作为干部如果提拔公示即使沒有通过,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也很十分正常,既然是提拨公示,就有可能被通过,也有可能没被通过。

大约在2003年,也就是18年前,我们本单位就有一位中层干部提拨公示了,但最终没有被组织部门通过。我们是县广播电视局,当时局(台)合一,电视台有位专题部主任,当时才32岁,拟推荐任副局级(副处)干部,被县委组织部门正式提拨公示。结果这位专题部主任提拨公示,最终没有被上级组织部门通过。据说,在公示期间,有人反映这位主任在春节期间,私自将单位奥托采访车开回家,有违纪问题,因此提拨没通过。此事没人核实过,不知是真是假,但他被提拨一事被搁到了是事实。

后来,这位专题部主任,又担任新闻部主任多年后,被县委组织部门安排下基层当镇长助理,42岁后任县文体广新局副局长,他现在年近50,在我们区一个镇上任镇人大主席(2级调研员,正处),最终他还是被组织部门提拨重用了,只是整整晚了10年时间才被提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