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为什么要带贾宝玉去自己房中午睡?
好问题!这里是曹雪芹的一处重要隐笔,暗示了贾宝玉与秦可卿之间的一段隐藏关系。
明清时期,年轻男女之间,必须严格遵守男女大防,不得随意接触。即使今时今日,女儿家也不会随便让人进入自己闺房。
但红楼梦作者却偏偏让秦可卿带贾宝玉到自己房间午睡,在那个年代,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不知廉耻。
作者为何要故意这么写?
因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贾宝玉和秦可卿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
而书中不少情节,也印证了这一判断。
秦可卿剧照
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贾宝玉闻听噩耗,当场便喷了一口鲜血。
(贾宝玉)如今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得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觉得“哇”的一声,直喷出一口血来。
从贾宝玉听到秦可卿去世的反应来看,贾宝玉与秦可卿之间,实是令人疑惑,叔叔辈听到侄儿媳妇死讯,何至于口喷鲜血这么严重,何况这侄儿媳妇还是宁国府那边的。此为其一。
贾宝玉剧照
其二,脂砚斋在脂批中,多称呼黛玉为“颦卿”,将宝钗唤作“宝卿”,其余女子也多以“卿”称之。
唯有将秦可卿,称呼为极亲热的“可儿”,这也证明贾宝玉与秦可卿之间的关系,绝不似表面看来那么简单。
其三,在“午睡”情节里,贾宝玉进入秦可卿房间后,其表现也极为奇特。
说着,大家来至秦氏房中。刚至房中。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宝玉便觉得眼饧髀软,连说:“好香!”
贾宝玉在这里的表现,如果非要用一个词形容,那只能是“意乱情迷”最贴切,
那宝玉才合上眼,便恍恍惚惚地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
接着贾宝玉睡着了,开始红楼书中最重要的“梦游太虚幻境”,而他睡着的时候,梦中梦到的还是秦可卿。
秦可卿剧照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贾宝玉对秦可卿的态度都不太寻常。
那秦可卿对贾宝玉,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原文对此有过详细描述。
有一嬷嬷说道:“那里有个叔叔往侄儿媳妇房里睡觉的礼?”秦氏笑道:“嗳哟,不怕他恼,他能多大了,就忌讳这些么?上月你没有看见我那个兄弟来了,虽然和宝叔同年,两个人若站在一处,只怕那一个还高些呢。”
从文中可见,秦可卿只当贾宝玉是个孩子,而此时的贾宝玉,确实也只是个孩子,因为这时他只有9岁。
儿时贾宝玉与林黛玉剧照
秦可卿死时,贾蓉20岁,贾蓉又大贾宝玉9岁,所以去世时贾宝玉大约11岁。而秦可卿从生病到去世,中间经历了约2年时间,所以文中贾宝玉入秦可卿房间午睡的年龄,只有9岁左右。
秦可卿只当贾宝玉是个孩子,但贾宝玉对秦可卿态度,却是不同寻常。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平和”的秦可卿,正是贾宝玉的初恋,或者说暗恋对象。
这一点在后文也得到了印证。
贾宝玉在游完太虚幻境后,并没马上返回,而是与秦可卿在梦中云雨了一番。
那宝玉恍恍惚惚,依警幻所嘱之言,未免有儿女之事,难以尽述。至次日,便柔情缱绻,软语温存,与可卿难解难分。
从辈份上讲,贾宝玉是秦可卿的叔叔辈,二人年龄又相差甚大,毫无疑问,贾宝玉这番暗恋,是个不容于世的禁忌之恋。
秦可卿剧照
这似乎有些难以理解,尽管贾宝玉暗恋自己侄儿媳妇确实算是个难以说出口之事,但作者却把这点事连篇累牍地认认真真地写了一遍,有这个必要么?
还是有必要的,因为红楼梦是“大旨谈情”,“情”是贯穿全书的主线和明线,贾宝玉这段情虽说是禁忌之情,那也是情。
而且这段暗恋,是后面贾宝玉和林黛玉生死之恋的前奏,宝玉和黛玉之间,不能突然之间就爱得昏天黑地,那样会显得太突兀。
所以贾宝玉对感情的认知,必须要有个自然的成长过程,他对秦可卿的暗恋,正是有这番作用在内。
贾宝玉剧照
从另一方面讲,这件事对作者本人来讲,也是比较重要的。
因为贾宝玉的原型就是作者自己,他对自己人生这段成长往事比较在意,他要浓墨重彩一番,也只能由他去了。
贾宝玉少年慕艾,暗恋秦可卿,并非什么大逆不道之事,谁都有过青春期,红楼梦作者,也是一样。
歌德曾作《少年维特之烦恼》,引为世界名著,曹雪芹也不遑多让,这一段,正是具有中国封建主义社会特色的“少年贾宝玉之烦恼”。
文/梦醒锦官城
文章推荐重磅深度大文:《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不是曹雪芹?
秦可卿为什么要带贾宝玉去自己房中午睡?
《红楼梦》全书只有两次提到了贾宝玉的岁数:十三岁。
一次是在第二十三回,宝玉写罢《四时即事》后:“因这几首诗,当时有一等势力人,见是荣国府十二三岁的公子作的”云云;一次是在第二十五回,宝玉中了魇魔法后,癞头和尚在救治宝玉时长叹一声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年矣!”
而贾宝玉在秦可卿床上梦游太虚幻境后竟然与袭人初试,暗示宝玉当时也是十三岁。
贾宝玉十三岁时在秦氏卧室午睡,而且于梦中警幻仙姑又把可卿许配给了宝玉,这样的描述寓意深刻,在所谓“淫”的表象下,隐藏着《红楼梦》的主旨立意,主观思想和正统观念。小说中这样描述:女娲氏炼石补天后剩下一块石头没有用,被弃置在了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后被茫茫大士与渺渺真人幻化作“通灵宝玉”后,神瑛侍者下凡历劫时衔之而生。通灵宝玉上刻着八个篆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这其实是在演绎这样一个故事:女娲氏炼石补天,故意留下了一块头,好让它来管理人间凡尘,这就是卞和拣到的那块石头,先是被制成了和氏璧,后又被李斯受命于秦始皇制成了传国玉玺,在上面刻了八个鸟虫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也就是说,通灵宝玉其实象征的就是传国玉玺。所谓贾宝玉“衔玉而生”,乃是隐寓贾宝玉和通灵宝玉是一体的,是对传国玉玺的人格化。
秦可卿这个名字原本来自于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秦有客卿之官”;而醉骂秦可卿的焦大,其名是焦姓祖先之意,这个焦姓祖先即是茅焦,正是秦国客卿,刘向的《说苑.正谏》中记载了一个“茅焦劝谏秦王政”的故事,因此上,秦可卿之“秦”影射着秦王政,也就是秦始皇嬴政。
我们都知道,传国玉玺是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命人用和氏璧制作而成的,而嬴政继位秦王时是十三岁,这就是《红楼梦》中明里暗里,表示贾宝玉十三岁的原因。
正是因为传国玉玺始自于秦朝,才有了“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的诗句。书中贾宝玉在侄媳的床上午睡,梦游太虚幻境中,警幻仙姑将秦可卿许配于贾宝玉,正是对这两句诗或者说是对传国玉玺来源进行的演绎。
那么书中为什么要在“淫”的表象掩盖下,对传国玉玺进行如此的演绎和描述呢?
第一,因为清朝文字狱盛行,这样写才能把故事隐藏起来,才能够躲避文字狱;
笫二,小说的立意,作者的主观思想是“排满悼明”,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正统合法观念。自秦朝以后的历代王朝,都以得到传国玉玺而自命正统合法。而在作者的心目中,明朝才是正统合法的;来宁古塔的女真族,代替明朝建立满清王朝则是不具正统与合法性的。
生活于清朝初期来自于明朝的文人学者,大多都有这样的正统观念,与我们现代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观念是有很大差别的,我们不能以现代人的思想去要求三百年前的作者。满清的祖先发源于东北的宁古塔,始名肃慎,尧舜之前就存在了,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他们与古代那些北方的游牧民族一样,本来就属于华夏炎黄的子孙。但是,我们研究《红楼梦》,还是应该在尊从作者的原意之基础上进行研究,才是真正地尊重实事。
秦可卿为什么要带贾宝玉去自己房中午睡?
秦可卿带小叔去自己房间睡觉,这在男女大防的封建时代,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是非常不合规矩和不合礼法的行为!
俗话说,“外甥头,舅家牛;叔嫂房,不通问”,何况还让小叔上自己床上睡觉呢?虽然此时宝玉还小,可是虽然小,已经可以“初试云雨”了。
那么此时宝玉多大呢?根据书中信息推测一下吧。贾雨村给黛玉做老师的时候黛玉“年方五岁”,一年后其母去世,她被送入贾府,此时黛玉大概六岁。初进府曾说“有位哥哥比我大一岁”,也就是说宝玉比黛玉大一岁,此时宝玉七岁。
第五回赏梅大概是第二年了,因为梅花三四月份才开。就在赏梅那天睡在了秦可卿的房间,所以此时宝玉八岁!这个年纪也许有些小了,我们都知道,在《红楼梦》是有些不合情理的描写的,现在很多人推测是曹公还没有最后定稿的缘故,里面的很多小矛刺没有完全剔除!
这个年纪是完全不可能的,有违自然规律!所以很多人继续考证,说宝玉这时候已经十三岁了!
书中有交代宝钗进贾府的时候是十三岁,这是有明确交代的,宝钗比薛蟠小两岁。“这薛公子学名薛蟠,字表文起,今年方十有五岁”,又说“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
元妃省亲的时候外面流传宝玉的诗词,说是荣国府十二三岁的公子做的,而这一年正月宝钗刚过了十五岁生日!
而袭人和宝钗同岁,这在六十三回有交代,宝钗、袭人、香菱同岁。
所以这一年袭人也是十五岁。发生关系后书中写道:“袭人本是聪明女子,年纪又比宝玉大两岁”,所以此时宝玉十三岁!此时发生关系就合理了,要知道康熙十二岁就有儿子了!
那么此时秦可卿多大呢,这个书中没有清楚的交代,我们也来推测一下吧!
在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后,给贾蓉捐官,要写履历,是这么写的,“江南应天府江宁县监生贾蓉,年二十岁。”作为大家族的子弟,单传的的一个儿子,应该不会找一个比他还大的媳妇吧!所以秦可卿死的时候最多二十岁。那就是在安排宝玉去她卧室休息的时候秦可卿还不到二十岁!
现在我们完全清楚了,不到二十岁的秦可卿带着十三岁的贾宝玉去自己的卧室睡午觉!这个是非常十分不应该的行为,严重违规!这是为什么呢?
此事十分诡异,连一把年纪阅人无数的贾母竟然说“素知秦氏是极妥当的人”,难道她知道些什么?
其实思来想去,再结合焦大说的那句“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真相好像已经水落石出了!
这里再强调一句,其实焦大喝醉酒了,喊得到底是小叔还是小叔子估计也许没有那么清楚吧,我们在这里只是去猜测一下,如果喊得是小叔就解释的通了!
其实曹公说的很清楚了,在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对宝玉说自己受了宁、容二公的嘱托,以美酒、仙茗、妙曲、美女要他领悟尘世情景,留意孔孟之间,委身经济之道!
这个美女似宝钗又似黛玉,乳名兼美,表字可卿,陪着宝玉在梦中“至次日”。
但是,宝玉是不是在梦中呢?就算前面在梦中,后面和可卿关在一个房间里的时候是不是还是在做梦呢?
你们不要想歪了,答案肯定是宝玉做了春梦,因为书中自有交代,此时的秦可卿“在屋外嘱咐小丫头们好生看着猫儿狗儿打架”。真真是似梦非梦,傻傻分不清楚了!
所以后面焦大说的那句话可能就是从这里来的,秦可卿这次安排宝玉睡在自己房间里引起了下人们的广泛议论,惹了大麻烦!那她为什么这么做呢?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原因!
1,为了取得贾母的信任和满意
作为贾府实际的话事人,贾母的地位毋庸赘言,她所看重的宝玉更是大多数人表忠心献殷勤的对象,只要把宝玉伺候好了,贾母满意了,那么所有的人就都满意了!
2,拍马屁巴结宝玉
这个很明显了,她弟弟就要来上学了,有宝玉这么一个靠山那是最好不过了!所以把宝玉安排好了,让宝玉满意了,一举数得!
3,喜欢宝玉
这个很多人都有猜测,我其实觉得不太可能,因为她和贾珍的事情来看,她似乎比较喜欢大叔,要知道贾蓉也是大帅哥啊,她干嘛和贾珍搞些事情呢?不过也算一个原因吧!希望有心之人去挖掘更多的细节,给大家解惑!
好了回答完毕,希望大家满意!谢谢阅读!
秦可卿为什么要带贾宝玉去自己房中午睡?
秦可卿为何要带贾宝玉到自己房间午睡?你看她背后的主谋是谁。
贾府自宁荣二公起家,到贾蓉这一辈,已经煊赫了五代了。
故事开始时,贾母已经处于贾家的金字塔顶端,她在这豪门贵府历经了五十多年的宠辱,从别人的重孙媳妇,熬到了自己也有了重孙媳妇。而这一群重孙媳妇中,贾母最得意看重的,便是贾蓉的妻子秦可卿。
按文中交代,秦可卿不仅是薄宦之家出身,而且还是一个育婴堂抱养的女儿。而贾家呢?“上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可是秦可卿仍旧能在宁国府游刃有余。究其缘故,无非是举止平和、行事稳妥。譬如贾母,就非常信任她。
在第五回,贾宝玉和长辈们去宁国府赏梅,临近中午时犯了困。贾母见状赶紧叫嬷嬷们带下去哄睡,秦可卿很适时地站了出来,称已经为贾宝玉准备好了上房,自己带去就好。贾母一听,有秦可卿带去,自然就放心了,马上应允。
荣国府和宁国府往来密切,贾宝玉常随一众女眷在宁国府走动,甚至后来大了,还能独自走进内院与尤氏等女眷嬉笑。按理,以秦可卿的情商,她对这位叔叔应该是非常了解的,最起码应该知道,他讨厌程朱理学、四书五经及八股文章。
可是,秦可卿为这位叔叔提前布置好的房间,竟然充满了学究气,一进门,《燃藜图》便扑面而来,旁边还写着在贾宝玉看来恶臭熏天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不免让人疑心,秦可卿是故意的吧?
果然,贾宝玉一见,断不肯再在这屋里待了,直呼要出去。秦可卿一听,就笑了,称这么好的地儿不睡,可往哪儿去好呢,突然话锋一转:“要不往我屋里去吧?”。
显然,一个妩媚风流的成熟夫人说出这种话,这对于从小崇拜女性的贾宝玉而言,多么让人喜出望外。赶紧就点头,一边的嬷嬷们要阻止,秦可卿却三言两语打发了。
就这样,贾宝玉睡在他侄儿媳妇秦可卿的绣榻上,还做了一出缥缈的梦。
按文中给出的线索,这个时候的贾宝玉,在十岁左右。在现在人看来,还是个孩子,但是在讲究男女大防的古代,男女七岁不同席,尤其是叔叔和侄儿媳妇这种关系,更要避讳。贾宝玉不知道,难道秦可卿就不知道吗?就算不知道,婆子们劝阻下,也该不好意思的中断计划了啊,怎么还无视婆子们强行行动了呢?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秦可卿是故意地、有计划性地让宝玉到她屋里午睡。
那么,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许多人认为,这是秦可卿在讨好贾母呢,毕竟贾宝玉是贾母最喜爱的孙子啊。这真是不敢苟同,因为秦可卿再想讨好贾母,也不会用这种违背伦常的事来冒险。正因此,在贾母面前,秦可卿说的是带贾宝玉去“准备好的上房”,而不是自己的房间。
那么,秦可卿如此反常之举,究竟是什么用意?无非与一个神秘女子有关,这位女子就是警幻仙子。
熟读原著的朋友,会发现一个细节,就是贾宝玉这个人并不爱睡午觉,譬如第三十回,贾宝玉就因为中午不睡觉,到处溜达,溜达进了王夫人的房间,给乜斜着眼睛打瞌睡的金钏调笑,才调笑出一条人命来;又譬如在第十九回,贾宝玉还是不睡午觉,闲逛到林黛玉屋子,怕林黛玉午睡积食,编出了耗子偷香芋的故事。
可这一次,往日爱睡午觉的贾母还没犯困,贾宝玉却先犯困了,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往下看。
贾宝玉睡下后,神游了太虚幻境,最先遇到了警幻仙子。当她带贾宝玉阅过薄命司册子,继续走到后面珠帘绣幕、画栋雕梁之处时,唤来了一群仙子,仙子见到贾宝玉后,颇为嫌弃,埋怨警幻仙子:“姐姐说今日接绛珠仙子生魂来游玩,我们才等在这里,为什么不见绛珠,反而接来一个浊物污染清净之地?”
警幻听后告知了缘由:
“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绛珠,适从宁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
所以,如果不是宁荣二公的恳求,神游太虚的就是林黛玉了。所以原本不爱睡午觉的贾宝玉,也突然犯了困。而秦可卿在这场警醒宝玉的重要课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给贾宝玉制造一个香艳华丽、暧昧旖旎的环境,使其翩然入梦。是以,贾宝玉入梦后,与其成亲的兼美就神似秦可卿。
而为何非得是秦可卿扮演这个角色?如果我们留心,会发现除了贾宝玉神游太虚时,秦可卿化身兼美与其成亲洞房之外,她还进入了另一个人的梦中,没错,就是王熙凤。
秦可卿刚去世,就托梦王熙凤,除了告知贾家很快迎来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盛事,还警醒其“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贾家最终将盛极而衰,此后便是给王熙凤提供了两个对应策略。
显然,秦可卿在《红楼梦》里,不单纯是一个普通的宁国府少奶奶,而是在经历人间烟火的同时,与太虚幻境有联络。而在宁荣二公恳求警幻仙子之后,秦可卿的使命便是协助警醒贾宝玉,谁知贾宝玉没能警醒,继而将最后希望寄托于裙钗豪杰王熙凤。
秦可卿的一生是非常虚无缥缈的,她的身世,她的病因,她的死因种种,都让人捉摸不透,这一切,皆与她在太虚幻境的神秘身份有关。
秦可卿为什么要带贾宝玉去自己房中午睡?
曹雪芹笔下的秦可卿,同样是红楼梦当中金陵十二钗之一,曹先生在塑造秦可卿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几乎对她充满了溢美之词,但是如果我们翻看秦可卿最终的结局,其实和曹先生尽力塑造她的好形象是有悖的,或许曹先生这其中之意,是有一些欲抑先扬的暗含深意隐藏在其中。不过如果我们能将秦可卿和她的公公贾珍抛离来看的话,那么此时曹先生笔下的秦可卿,确实在我的脑海当中还是比较完美的一位女子。
《红楼梦》当中给秦可卿安排的戏份不算太多,当然这是和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角相比起来而言的,和贾瑞、刘姥姥这类配角相比起来,有秦可卿穿插的情境还是很多的。秦可卿是宁国府的儿媳妇,公公是色胆包天的贾珍(宁国府的头号人物),婆婆是尤氏(待秦可卿极为友善之人),丈夫是贾珍的长子贾蓉。但贾蓉和父亲贾珍却是天生的一副“色模样”,真不愧为一对儿亲父子。
贾宝玉之所以会被秦可卿带到自己房间午睡,这其中可以猜测的可能有多种,当然也不排除读者朋友们说“贾宝玉早已神往秦可卿”的说法,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接下来要仔细剖析的重点。但我们在剖析重点之前,还是要提一提身为十二钗之一的秦可卿,关于她此前的一些知识。
贾母对贾宝玉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有着很深影响,在贾母的眼中,秦可卿这位宁国府的少奶奶是位极为妥当之人,不仅容貌清秀儒雅,而且身材袅娜纤巧,为人待事温柔和平,在秦可卿这辈重孙媳之中,秦可卿当属贾母心目当中第一位得意之人。而在荣国府和宁国府的众人眼中,秦可卿依旧是位孝顺的好媳妇,待人和善、处世不惊。在主角贾宝玉严重,秦可卿也早已吸引了他,他也对这位妙龄女子有着爱情一般的神往。
赏梅茶饭后,宝玉困意起,可卿带入房当日宁国府梅花盛开,贾母带着贾宝玉到宁国府观赏梅花,这里需要提到的是,只要荣国府有事要去宁国府通报或者办理的话,贾宝玉基本每一次都会随着他人前往宁国府,此去不为别的目的,看一眼秦可卿还是必要的。一番茶酒过后,正值午后倦怠之时,贾宝玉困意渐起,贾母当时见宝玉有些困意,便吩咐了宁国府的人好生安排宝玉午睡。
当日,宁国府一同和贾母观赏梅花的还有尤氏,但伺候宝玉歇息这件事情就不必要婆婆亲自操劳了吧!于是秦可卿主动请缨,接下了安排宝玉午睡歇息的工作,宁国府其实早就备好了供人歇息的上好客房。但贾宝玉被人引导着进入客房之后,却无意之间看到了客房墙上悬挂着的一幅名为“燃藜图”的画像,画像两旁还写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字眼。
不知道贾宝玉是不是此番前来必须要和秦可卿近距离接触,突然他便发起难来,大声吵嚷着更换房间,处事精明的秦可卿却并没有被宝叔的这一发难给难住。看见宝叔的这副模样,秦可卿遂微微一笑,便提出“带宝玉到自己房中午睡”,你还别说,秦可卿这一主动,大发牢骚的宝玉突然就欣然接受了秦可卿的建议,于是秦可卿便带着贾宝玉进入了自己的房间。
难道秦可卿会不知道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硬性要求吗?带着长辈(秦可卿是贾宝玉的侄媳)到自己房间睡觉,这在当时的封建时代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知书达礼的秦可卿不可能不会知道这些。但出人意料的是,秦可卿竟然丝毫没有犹豫便提出了要带宝叔到自己房间午睡,而面对宝玉的欣然接受,秦可卿也没有感到惊讶,直接便带着他进入了自己的房间。
为博贾母欢心?为伺候宝叔周全?秦可卿之所以欣然将贾宝玉带如自己房中午睡,她肯定是考虑到了时代伦理道德的因素,但她依旧坚持了自己的观点,满足宝叔的午睡要求,伺候宝叔好生歇息。其实在这里,我们倒也能够看出秦可卿在为人处世方面的能力,她似乎能够很好地驾驭自己的处事能力。
秦可卿带贾宝玉入住自己房间的直接原因就是为了讨好贾母,毕竟是她在贾母和婆婆尤氏的面前接下了这份差事,如果办理不妥善的话,那影响多不好。而且在贾母眼中,他真正疼爱的只有贾宝玉一人,宝玉从小就在祖母贾母的身边生活,长大之后即便宝玉住进了大观园,但贾母依旧对他疼爱有加。
如果秦可卿伺候宝玉睡觉不周的话,贾母和婆婆尤氏难免会对秦可卿的处事能力有所质疑,而且贾母和婆婆尤氏也会慢慢对秦可卿产生分歧之心。再加之秦可卿和凤姐的关系最好,凤姐时常和她提起“贾母对宝玉十分宠爱”。如今宝玉“落到”秦可卿手里,她当然会尽心极力照顾好宝玉。
除此之外,秦可卿将宝玉带入自己房间午睡还有一点原因,秦可卿是宝玉名义上的侄媳妇,宝玉的辈分要比秦可卿大,男尊女卑的社会背景之下,更何况还是等级地位极为严格的贾府大家庭之下,秦可卿当然不会以她个人的行为去触碰这条红线,不仅对自己没有好处,而且还会让众人对这位少奶奶、儿媳妇、孙媳妇产生说法。
最后一点,宝玉从小到大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那在他们眼里上好的客房怎么能和宝玉的房间相比呢?或许宝玉之所以不肯住宁国府的客房,就是因为客房的生活起居物品和房间装饰风格不入自己的眼。秦可卿是为心思极为缜密之人,她自然有可能瞧得出宝玉的心理,所以倒不如带他去自己房间。
宝玉入睡可卿房,是预谋?还是随常?宝玉被带到秦可卿房间午睡之后,很快便进入了梦境,这个梦境的内容想必大家都有所眼闻,或者有所耳闻了,那就是贾宝玉在梦中和“秦可卿的梦幻版”共赴巫山云雨。
在这次梦里云雨的过程中,贾宝玉也成长了一番。俗话说:日有所念,梦有所思,如果宝玉当真对秦可卿没有半分想法的话,就算他到秦可卿房间午睡是随意之举,但梦境云雨之事又该作何解释?
秦可卿为什么要带贾宝玉去自己房中午睡?
秦可卿带贾宝玉去自己房中午睡,就是因为“淫邪”。
一、叔父到侄儿媳妇的床上睡觉,本身就跟“淫邪”相关。贾宝玉倦了,要睡午觉,秦可卿把贾宝玉带到自己的房里时,服侍秦可卿的婆子就提出异议,认为不妥。
“嫂溺,叔援之以手。” 都属于事急从权。封建时代哪有把婆家叔父放在自己床上睡觉的做法!
何况秦可卿房里的摆设:武则天镜室的宝镜,赵飞燕立舞的金盘,安禄山伤了太真乳的木瓜,寿昌公主卧的榻,同昌公主制的涟珠帐,红娘抱过的鸳枕……无一不与“淫邪”紧密相关。
再者,秦可卿离开时,让丫头们“看着猫儿狗儿打架”是何意?怕猫儿狗儿把贾宝玉吵醒了?我看未必!
叔父睡在侄媳妇床上,侄儿回来会不会吃醋?这猫儿狗儿是不是指贾蓉和贾宝玉?
更何况焦大醉骂里面的“偷小叔子”指的是谁?是不是指这叔父睡在侄媳妇床上?既然是醉骂,言语颠三倒四,也未尝说不通。
二、秦可卿带贾宝玉去自己房中午睡,正好连接的是贾宝玉在太虚幻境警幻仙子处,领略仙闺幻境风光。同样与“淫邪”紧密相关。贾宝玉在氤氲的甜香中入梦,隐隐约约中,跟随秦可卿来到太虚幻境。警幻仙子说是受宁荣二公委托,“警其顽愚”。
贾宝玉受警幻仙子“指迷十二钗”之后,再“醉以灵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最后与“表字可卿”者,“即日成婚”,领略了“阳台、巫峡之事”。
这里似真似幻,亦真亦幻!
仙境中与贾宝玉兴云布雨的可卿,与他的侄媳妇秦可卿不管是何关系,贾宝玉在侄媳妇秦可卿的床上与一个“表字可卿”的女人成就了夫妻之事,则是千真万确的。
作者把这种关系称为“意淫”,有别于“皮肤滥淫”。但意淫也是淫邪,同样与“淫邪”脱不了关系。
三、秦可卿带贾宝玉去自己房中午睡之后,贾宝玉就有了“初试”。这是实实在在的“淫邪”了。袭人给贾宝玉系腰带,见污渍一片。袭人问宝玉:“这是怎么的?”
贾宝玉拴不住心猿意马,与袭人有了“初试”。说是“初试”,其实因为有了之前与“表字可卿”者“难解难分的数日缱绻”,贾宝玉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有了“初试”,说不定就有了“二试”、“三试”。乃至于有了与麝月洗澡后,晴雯分不清“是洗澡还是洗地”。乃至于秋痕帮宝玉洗澡到处都汪着水。
“意淫”就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淫邪了。
贾宝玉的“初试”,或者“到处都汪着水”,连林黛玉都不会介意。我们就不用替他遮遮掩掩了。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贾宝玉也是人,秦可卿也是人,直截了当地说秦可卿带贾宝玉去自己房中午睡,就是因为“淫邪”,并没有什么不可以。
何况,秦可卿与贾珍的事情,焦大说得很清楚。没必要因为贾母喜欢这个重孙媳妇,或者因为她去世时,对凤姐所托后事二件很有远见,我们就把责任都推在贾珍身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