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风光老年忧的人,你见过多少?
年轻风光老年忧的人,我见过很多,今天只提一位。
邓兆兰
她是我娘家的邻居,生了三个儿子,她老公是泥瓦匠,和水利局堤管段的某领导关系很好,每年有做不完的工程,长江围堤加固是在冬天进行,每一年都有任务,1984年的那年,我也做了二个多月,每天工钱是2.5元。我在娘家当了三年农民,农闲时跟着他做事,钱很稳,中途还可预支钱用。
兆兰姐做田土搞耕作,还喂鸡、喂猪,两个儿子长大后也跟着他老公学手艺,小儿子在上学,一家五口人,四人有收入,他老公是包工头,还拿提成。她娘家大哥在台湾,亲人先后不幸出车祸遇难,最后回到家乡在县城做了二层楼,兆兰姐长住大哥家照顾他,她也得到很多财产。
八十年代三个队她家是首富,东25最先买,大儿子,二儿子又跑运输在白云山拉石头,一家人生活过得很滋润。
兆兰姐又能干又舍得,把财产亳无保留分给二个儿媳。那时二个儿媳妇对她也非常好!
她在县城照顾大哥,她老公在农村生活,二人之间闹起了矛盾,像仇人一样,各过各的,老公年纪大了也不能再在外赚钱,在家种点田地,喜欢喝酒不幸中风,右边脚手中度偏瘫,二个儿媳妇开始嫌弃了,把他一人分到一边过。
大儿子做了新楼房,而他住在老屋里,一间住人,一间做厨房,做饭的材料是毛草和木柴,亲人、朋友见他成了废人,都不爱搭理他,他总是独来独往,年轻时的威风荡然无存。他老三对他很好,可惜长年在外打工,回家的日子很少。
我每次回去,他都要来玩,我女儿的爸爸分给他抽的烟,他总是看了又看,舍不得马上点上,有时留他吃饭,他便聊起他的爸爸,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化人,曾在军队任职……他爸爸当年老是说我多么优秀(真惭愧)。
有一次他背着药桶要去田间打药,一走一歪,一只脚还在地下拖,二儿子也去打,但没提帮爸爸,我作主叫他爸坐在我家,由儿子代劳。碰见他二儿媳妇煨鸡汤,叫她送一碗过来。
某天半夜不小心柴火往外面烧,发火了,他自己艰难的爬出来,在屋外躺到天明……后来村干部出面又做了二间房,过了几年,他悄然去世,没有一个人送终。做了一辈子房子,居然没有像样的房属于自己,真的心酸。
兆兰姐的哥哥去世后她才回到农村,别的老人家打打小牌,她没钱,只能在旁边看,偶尔多一句嘴,说牌出错了,别人就嫌她:有本事你上。每次听说我回了,老早在我家门口等我,见面了总是紧紧的拉住我的手聊聊天,说的最多的是,问我在通山还习惯不?要我多攒钱,要知道心疼自己。我每次回家要走,她便靠在门边擦眼泪。
她手中的积蓄全给了二个儿媳妇,等三儿子结婚的时候,她身无分文,而真正关心她,照顾她的人是老三,她心中有无限的感慨!总是心疼三儿媳妇,老三叫阳春94年那年,他和我的另外一个朋友把我送到车站,去广东,从此改变了我的命运,他们送我去的初衷是好的。
阳春是很好的人,他不求索取,只求奉献!他和妻子是爸妈的骄傲!他爸妈幸亏生下他。
兆兰姐后来也中风了,说话不利索,走路靠一个 椅子支撑,再后来到某福利院去养老了,过年时才回家住一段时间。
2015年我侄女出嫁,我回去了,发现她一人在家,他大儿子全家去走亲戚了。我送了三天的饭,她手抖半天吃不上一口,我要喂,她不肯,我只能在一旁流泪,也想到将来的自己。吃不完的饭菜她舍不得扔,要留到下餐再吃,晚上她很早关门。
我的哥哥都说我多管闲事,说她的大儿媳妇比我条件不知要好多少倍,别人家的事还是少管为好,以免吃亏不讨好。
我很 固执要去参合,远亲不如近邻嘛,既然碰见我绝不袖手旁观!再说她三儿子和我弟也是蛮好的同学,她大儿媳妇回来后我问她:为什么不把婆婆交给我哥嫂暂时照管?她一言不发,甚至连一句起码的谢谢都没有。她心里根本没有大人,有那是从前,她最向往的是荷包里有很多钱才牛!
财产再多,却不孝顺大人的人我永远瞧不起!下次我专门写她。
有时想到无时,我们一定要为将来作打算,未来有无数个不确定,挣钱,攒钱别急着全花掉!作为孩子一定要孝顺父母!孝敬大人有福!朋友们是这个理吗?
年轻风光老年忧的人,你见过多少?
我们林场有个老太太,年轻时特别风光。老头跑运输,四个儿子都精明强干。可是发生一件事改变了林老太的人生轨迹,最后只剩一个生病的儿子陪她渡过晚年。
老太太姓林,人非常精明,而且能说会道。
刚改革开放时,她家老头子办了停薪留职,又在亲戚那里借了一些钱跑运输。那个时正是百业待兴,全国各地都搞基建和开发的时候,林老太家又是第一批下海经商的人,所以很快积累了让人羡慕的财富。
有钱以后,她又开始打公路运输的主意,于是办理了客车运营专运线。苇子沟通往县城只有她家一直趟车,早晨下去,晚上回来。
沿途十多个林场都要坐她家的车。她家车不但拉人,还给沿途小卖店捎货,车上天天爆满,经常有人赶不上车。
后来,她家陆续买了四台大客车,垄断了苇子沟通往外界的客运交通。钱就像流水一样滚进来,把半个林业局的人羡慕得不行不行的。
都说越是有钱,越想有,林老太就是这样。
看着逐渐壮大的家业,梦想着把县城通住省会的客运线也买过来,于是,她又买了两台有卧铺的大巴车。两车对开,那些做服装生意的人几乎包揽了客源。
生意太红火了,一时间成了远近闻名的百万富翁。
这时林老太又把眼光投向教育。她觉得光有钱不行,还要有身份。于是,她让小儿子出国镀金,等几年后回来好当“海龟”。
挂着“海龟”头衔可以像电视里演的一那样,挣百万年薪。
那时,她前三个儿子都成年,两个在去路省城的客车上,另一个在家管理山沟与县城的几台车。
林老太的小儿子当时只有十七岁,正在读高二。因为家里条件好,他读书也不上进,成绩总是班里最后几名,想通过笔试考上大学很难,何况选择去英国读书?
公费考不上,就自费,反正家里不缺钱。于是林老太花了70万把小儿子送到英国读自费大学,其他三个儿子在家挣钱。
日子一天天过去,本以为大半辈子经营的家族会越来越兴旺,谁知十几年前出了一档事,把风光无限的生活搅乱。
那年冬天,开往省城的大巴车因为头天下雪,第二天路面结冰,在开到一处拐弯路段时,因为司机疲劳驾驶,再加上路面太滑,和对面一辆货车相撞翻了。
那天也巧,两个分开跑车的儿子聚在一起,说是回家给老妈庆生日,所以,在那次事故中双双没了,另外还有乘客受伤。
突然发生这件事,老头受不了打击一病不起,没两年也跟随两个儿子去了。
家里的那个儿子因为常年跑车,得了肾病只能在家养病,运输线也卖给别人,林老太守着三儿子在医院和家两头跑。
小儿子在国外没混出人样,还花光家里上百万的钱,后来说什么都不回来,说没脸见人。
一辈子风光无限的林老太,老都老了,最后落得一个寡淡晚年。
有人说,人的一生都是“三穷、三富”过到老。其实,追求再多财富、再风光的青春年华,不如稳稳当当地走完一生。
年轻风光老年忧的人,你见过多少?
我们农场原供销科的科长,九十年代初家里就有两辆轿车,一辆三菱,一辆尼桑。因供销科的粮棉销售和农资采购都是高利润的买卖,所以那时供销科是我们农场最香,最肥的单位,科长两个儿子上大学都是用钱买来的,九十年代为了两儿子在武汉上大学方便,直接在学校附近为他们买了一套一百多平的房子,据说两儿子每学期的生活费就上十万,有专职保母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有一回两儿子星期天去学校时,由于科长出差,抽不出时间送他们,乘汽车时不小心将他们老妈给他们的三万多现金被小偷偷走了,家里都没声张,而是赶紧又打了几万到他们的卡上。
后来,体制改革,老百姓的粮棉和农资买卖都可以不需要经过供销科,打破以前供销科垄断经营的模式,又过了两年,供销科几乎就没什么生意了,等到撤销供销科这个单位的时候,己经是负债累累了,员工工资都有一年多没发下来。最后市里派人来调查此事,科长被查出有很大经济问题,主要是受赌,吃回扣,倒卖物资等等,具体金额并没公布,只是没收了他所有个人财产。判了两年刑。
现在七十多岁,两个儿子也不成器,他本人连退休资格都被取消了,辛亏农场居委会的干部他才能当一名环卫工,每月一千二百的工资来维持他老两口的生活开支。
年轻风光老年忧的人,你见过多少?
邻村有一个女的,她死时还不到60岁,这女人曾是村专干,今天找这个开会,明天找那个办学习班。这个家走到那个家,白天办晚里也办,脚不沾地。训斥这个训斥那个,飞扬跋扈,办事恶狠狠,心毒手辣,毫不留情,不留余地,也挣了不少钱。
她在这个岗位上做了20年左右,一场大病,一场中风脑梗瘫痪让她在床上爬了10年多,动弹不得,吃饭,穿衣,冲凉,也要人护理。按她后来所说,真是生不如死,一死了之更好,但她偏偏不死,让病魔缠身,慢慢折磨她。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读大学的女儿在校外出出车祸,一边扇骨被撞断,一只手也被撞断,医手半年就愈了。而扇骨医治了二年才康复。
她患中风也有10年左右,寸步难行,连她家大门也沒有出过。对于她的病,受到她当年”关照”的农户和村民,无一在内心中拍手称快,拍手叫好,还愿上帝加把劲呢。
这人年青时期是个风云人物,有的人听到她的声音就要发抖,动不动就给谁罚款,罚多少?由她一口价,绝无讨价还价的余地,对她怕得要死,恨得要命。绝对是个狠角色,毒辣之女人。
谁也想不到,到她老年时上帝如此关照她,下场真的不好。
年轻风光老年忧的人,你见过多少?
我讲一个嫁给我们乡砖厂厂长的漂亮女人。女人和我母亲出生在一个村子,又前后脚嫁到我们村。她是那个小山村的村花,我母亲说她嫁到我们村时,轰动了十里八乡,是披红挂彩用八抬大轿给迎娶进门的。
她这人外貌的确迷人,尤其在农村,如果她看一眼农村哪个老爷们,哪个老爷们路都走不稳。
她嫁给砖厂厂长后,可是享了清福。厂长是独子,家里是有农田的,但她从没进过庄稼地。家里的农活都是厂长和她老公爹老婆婆去春种秋收。
等老人老了干不动农活了,厂长因为砖厂里的工作,忙不过来家里的农活,农田荒着她也不会动一草一木。
因为这个事情,老俩口实在看不下去,吵又吵不赢她,老俩口搬出去住,老了也不肯和他们一起生活。好在厂长是个大孝子,月月给父母钱,老两口也不愁吃穿。
这女人有几大爱好,抽烟喝酒,打纸牌,听戏唱戏扭秧歌。
抽烟喝酒当闺女时候就会,在娘家时候抽旱烟喝散酒,当厂长夫人后改抽烟卷喝瓶酒。
农闲或者冬腊月时候,她家里乌烟瘴气的,牌局不断,算她有点良心,怕给厂长带来不良社会影响,她不玩钱,谁输了就绕房子周围跑圈,乐此不疲。
她丈夫后来气的不行,又拿她没有办法,那年月也不时兴离婚,尤其他在村里是个有地位的人,离婚丢不起那人。
每年正月或者唱地方戏的时候是她最风光的时候,扭秧歌扭的那个叫好,扮相好,扭的动作也是漂亮,踩着锣鼓点,迎风招展,抬手投足,风姿卓绝。唱戏更是一绝,铡美案里扮演秦香莲,花为媒里演张五可的角色,人漂亮扮相吸引人,嗓子也清澈。
每年唱地方戏的时候,十里八乡的老少爷们估计都是来一睹她的风采,来给她捧场,可谓人山人海。
等别人农忙的时候,就是她无聊的时间,她就听戏,没有电视的时候听收音机,从她家门前路过,你就能知道她在干嘛,后来80年代,他们家买了电视,就看电视学。
她一辈子有三儿子,大儿子挺聪明的,高考差三分没考上大学,大儿子想补习一年,她死活不肯出补习费,大儿子没办法在农村当了一个民办教师,后来自己考试转正成了一名人民教师。二儿子小时候比较顽皮不好好学习,初中毕业就去参了军,退伍后回到农村和我们村长的姑娘谈了恋爱,一个村经常见面,私下里俩人偷吃了禁果。眼看着姑娘肚子一天天变大,她就是不上门提亲,到最后,姑娘一分彩礼没要,她没花多少钱娶了个儿媳妇,进门没俩月还给她生了个大孙子。
二儿媳妇也为了争口气,产后孩子也没用她带,自己和她丈夫贷款买了个小货车,在农村赶四集,倒卖一些农村生活用品。几年光景下来,攒了些钱,自己盖新房,自立门户说要和她老死不相往来。
可能跟她常年抽烟喝酒有关,再加上她年龄也大了,她三儿子不但智力不行,学习不好也就算了,还好吃懒坐,都说老小受宠,她也不例外,对这个小儿子百般宠爱,要星星不给月亮,把个孩子惯得上房揭瓦,无所不能。
长大了,这儿子十里八村出名了,娶不上媳妇,一直不能成家,和她们两口子生活,厂长那点退休工资及积蓄全部被这小儿子用了。家里饭不爱吃,他就去镇上小餐厅,没钱,他就赊账。每到月底,村里超市,镇上餐馆就来找他们夫妻去结帐。
厂长经常气得和她吵,要和儿子断了关系,她呢,大儿子二儿子那么有出息,她不待见,这小儿子这么作她,她反倒不心寒,一次又一次把家里的钱都这么败了。
砖厂厂长退休后天天伺候她和三儿子,给她们做饭,洗衣服做家务。
前几年有一天在厨房烧火做饭,往灶台填柴火一起身,头一晕,倒地就再也没起来,厂长被送到医院,落下了一个半身不遂,这下女人没办法了,老了老了,开始伺候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和不成器的三儿子。
三年后,丈夫去世了,就剩下她和儿子没有了指向,她开始去找大儿子二儿子要生活费,两个儿子都很孝顺,虽然生弟弟的气,但妈妈不能不管,所以都按月给她钱,但是,她的钱拿到手,转身就被三儿子拿去花掉。
她开始烟抽最便宜的,散酒喝上顿没下顿,纸牌也没人陪她打了。邻居因为她年轻的为人,也不和她走动,因为和我妈从小在一个村子长大,就只能经常和我妈唠唠。她经说:走得咋不是我呢,钱串子倒了,让我和老三可怎么活下去。
我每周都和我母亲通电话,说着说着,我母亲就开始数落她:年轻不好好过日子,不孝敬老人,不负责孩子,不心疼丈夫,如今只怕她难的时候在后头呢。在别人眼里,她晚景的凄凉都是不成器的儿带来的。但在我看来,一个人的福气,都藏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
年轻时仗着自己几分姿色,对老人不孝、好吃懒坐,造成她在村子里没有朋友,老了,没有人爱理她,她心里寂寞;疏忽对儿女的教育,结果丈夫一辈子不省心,早早病重离世,如今,和她一样好吃懒坐的儿子,让她年轻时候的荣华富贵,都成了过眼烟云。
这是我见过的年轻风光老来忧的活生生的例子。
张爱玲说,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我想说,你的老年生活里,藏的是你年轻时种下的因。对老人,请力所能及行孝,对儿女,请不要借口忙而忽略教育,切莫让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让自己晚景惨淡凄凉。
年轻风光老年忧的人,你见过多少?
年轻时风光老年忧的人,见过一些。并不是所有年轻时风光老来都会忧的,这要看人的心态了。有不少人心态不好的,以前的头,退下来了,没有人上门了,心理极不平衡。头发看到渐白,人一下子就老了。
我一个头,他以前一把。对人也不同看待,风光时,逢年过节,上门送礼的络绎不绝。肉鱼烟根本不需要买,有求帮调动的,有求办接收的,等等,虽然说研究,也就在他一句话。当时一些人是他在任时提拔的。可是,一退下来,门可罗雀马稀,当然相当不适应了。
他的头发花白到全白,以前还不时染发的,退休后干脆不染了,人一下子老了一二十岁。一个儿子不争气,好工作辞了,留职停薪,不知道干什么去了。后来,我在清理名公告上见到他了。向人借钱不还,找不到人,找他爸了,天天上门要债。没办法,老领导夫妻俩只好搬回老家。家里的铁门被人用铁锤砸坏,门上被泼粪。就这样惨,整天忧愁,我也几年没见他人,估计快八十了。这就是年轻风光老来愁!
一个人发财时,不要走路眼睛向天,一副天老大他老二的样子。听的是阿谀迎,听不见忠言耳。表面上看起来,真的很风光。一旦失势,真的是人情似纸张张薄,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棋局局新。看老面子,见面点点头,有人干脆见到远远躲开,即便擦身而过,也视而不见。冷落如此地步,令人寒心。潮爷以前也,一视同仁,后来离职回原单位,可以说个个尊重我。退休时,单位还送了额。我个人请了两桌,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我的老朋友老同事,仍然保持联系,觉得这样就很好了。我很开心,很快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