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食草动物(比如牛)只吃草就能长出健壮的肌肉?
牛为长肉吃草,人为减肉吃草!同样是吃草,为什么结果却正好相反?
牛答:那是因为你没吃到精华,菜叶子进了你肚子,大部分精华都“see you tomorrow”,就像金针菇一样。
人问:我天天撸铁,补充蛋白质,而你只吃草,不吃肉,为什么我的肌肉都没你长得快?
牛答:我们天天也不闲着,除了吃草就是在吃草的路上,运动量大得很。我们有特殊的消化系统,可以高效吸收草中的精华,并且我们的消化“工厂流水线”走得比你们慢,长度比你们长,还养着一大帮“工人”,可以帮我们把草转换成“肉”,有的时候我们太饿了也吃“工人”,它也类似于“肉”,实际上我们吃的“肉”比你们还多。
人问:佩服!佩服!能给我详细讲讲吗?我能不能get这种技能?
牛说:服务员上些草,容我慢慢道来!
肌肉的来源人属于杂食动物,吃肉、鸡蛋、喝奶的本质实际上是吃蛋白质,更深入的说是需要获得合成蛋白质所需要的氨基酸。
蛋白质就像拼好的拼图一样,进入消化道后,蛋白酶会把它分解与转化成各种各样的小拼块(氨基酸)。它们会从肠道中进入血循环系统,然后被运送到全身,其中有一部分会被运输到肌肉细胞中,细胞核中的DNA会指挥细胞,把这些小拼块按照肌肉蛋白的说明书进行拼装。当某些地方的肌肉用得多了,代谢速率就会较快,于是肌肉蛋白拼装得多了,也就有了肱二头肌,八块腹肌。
纤维素蛋白质,氨基酸都属于有机物,而地球上最丰富的天然有机聚合物是纤维素。纤维素是草类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的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由大量糖苷键链接组成的大分子多糖。
想要获取其中的葡萄糖就需要依靠对应的酶来打破它们之间的连接,而人类虽然称为杂食动物,但我们咀嚼之后的蔬菜大多数为丝状,肠胃的蠕动又太柔和,很难进一步粉碎它们,并且我们没有分解它纤维素的办法。
蔬菜或者膳食中的纤维素并不能被人类所吸收,但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泄。虽然人对纤维素无能为力,但是反刍动物演化出了一套专门对付它的系统,并可以利用它来提供代谢所需的蛋白质。
牛自己产“肉”大自然中对付纤维素的办法有很多,牛是反刍动物的典型代表。当人咀嚼半天菜叶子,没嚼烂咽下去了,等明天出来就好了。反刍动物可以在休息,没事的时候,把菜叶子再吐回嘴里继续嚼,然后在咽回去,这就是反刍的意思。
- 四个胃
牛和大部分反刍动物有四个胃,看起来好像很复杂,其实很容易,主要有三个“车间”,分别粉碎过滤、烘干、消化。
粉碎过滤车间:这个车间有三条“流水线”,嘴、瘤胃、网胃,嘴可以嚼碎食物变成食浆,通过食管进入瘤胃与网胃。
瘤胃就是吃火锅时涮两下,脆脆的毛肚。
网胃就是金钱肚,食浆会在这胃中来回移动,通过粗糙的胃壁进行研磨,移动的过程中有些食浆会流回嘴中,也就是反刍。网胃还有筛选的作用,只有磨得足够的碎才能滤过去进入下一个车间。
烘干车间:重瓣胃是我们吃的牛百叶,同样是脆脆的!食浆进来之后,胃中的“瓣”会对其进行挤压,使得大量的水分被挤出来,吸收掉,食浆就会变稠变干。
消化车间:皱胃和其他单胃动物(人)的胃差不多,所以也叫真胃。这个车间中会释放消化液,也就是胃酸。更干的食浆是为了防止胃酸被稀释,从而达不到酸化的效果,更碎更小同样是为了保证消化。
- 纤维素的分解与蛋白质的来源
在牛的消化系统中存在数量非常庞大的“工人”——共生微生物,它们种类繁多,就像流水线的工人一样,对纤维素进行分解,分解后的糖可以直接被胃壁吸收进行发酵,这个过程会释放出CO2和CH4。这些都是温室气体,因此有些养牛较多的国家就想从牛身上收点“环保税”。
有些微生物本身就含蛋白,而且它们也会通过纤维素中糖的供能释放蛋白。被纤维素养肥的微生物,跟着食浆进入到后半段的真胃和肠道系统中,对于牛来说这些微生物的产物和微生物本身就是“肉”的来源。纤维素越多,“肉”吃的就越多,并且食草动物的肠道更长,更能高效吸收,因此牛如此强壮。而这一招人类是无法学的!
人一脸懵圈的回答:原来如此!
为什么食草动物(比如牛)只吃草就能长出健壮的肌肉?
如果人每天都只吃草的话,那肯定会营养不良,那为什么牛就可以每天吃草,并且还会长得这么健壮呢?
牛有胃,人也有胃,为什么差距就那么大,确实差距挺大的,因为人只有一个胃,而牛有4个胃,足足比人多3个,牛的4个胃包括:瘤胃、蜂巢胃、重瓣胃、皱胃。这四个胃中,瘤胃的容积最大,约占4个胃总容积的80%。
牛这种动物,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牛的嘴时刻都在咀嚼着,这分明就是一个吃货,难怪长那么壮实。牛在吃草时,草先进入到瘤胃中,先来简要说说瘤胃的功能。
瘤胃的功能:瘤胃提供暂时储存食物的功能,瘤胃内含有大量的共生微生物,当这些草进入到瘤胃中,共生微生物开始工作,瘤胃就是一个大的发酵罐,它可以逐级分解粗纤维物质,生成挥发性脂肪酸,对于挥发性脂肪酸来说,它是牛这种反刍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在瘤胃中吸收的,食物中的粗纤维约有一半是在瘤胃内消化的。
食物进入瘤胃之后,紧接着进入蜂巢胃,蜂巢胃又称网胃,网胃的功能有点像筛子,它可以将食物中的杂质筛掉。
牛是反刍动物,反刍动物可以将进入瘤胃中的食物通过逆呕再次回到嘴中进行咀嚼,对于牛来说,每天的时间除了吃就是在反刍,甚至在睡觉的时候也在反刍,保证了食物的最大化利用。
食物从网胃中出来,进入重瓣胃,在重瓣胃中吸收食物的水分并且研磨食物,让食物更稀,食糜进入到皱胃中,皱胃可以分泌消化液,能消化蛋白质,然后进入到小肠中,在小肠中进一步吸收营养物质。
瘤胃中含有大量的共生微生物,这些都是菌体蛋白质,这些微生物也会伴随着食物进入到皱胃中,会被皱胃分泌的胃液消化掉,这些物质就是反刍动物最重要的营养物质来源。
牛要长肉,它长肉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吃下去的草料,有人说草料中又没有蛋白质,为什么牛还长有那么多的肌肉,看起来那么壮实呢?
记得生物课本上说: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由此可见蛋白质在生命体中的地位,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都应有蛋白质,但是不同的生物体蛋白质结构是不一样的,结构不一样就不能直接利用,好在动物有胃有独特的消化机制,就可以将食物先分解再组合利用,总之转化为自己需要的。
牛虽然吃草,但是草中含有的元素也很多,虽然草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但是吃的量足够大,其它元素也就跟得上补充了。
对于那些单纯只吃草的牛来说,它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就比较奇葩,它是先大量的吃草,用草来养瘤胃中的共生微生物,然后这些微生物肯定会随着食物进入到皱胃中去,消化掉这些微生物,这就是不小的营养物质来源。
大自然很神奇,牛作为食草动物,它没有猎食的本领,还需要时刻提防其它猎食动物,所以进食的时候总是很快,囫囵式的吃草,虽然没有仔细咀嚼,但不用着急,它可以在没事的时候进行反刍,进行第二次咀嚼,这就是牛本身的机制,如果你喂牛太精细的草料,牛不仅不会长得壮,而且还会生病呢。
为什么食草动物(比如牛)只吃草就能长出健壮的肌肉?
牛只吃草和牛有一身结实的肌肉,二者有关系,但更重要是牛的生理结构和草的能量规律决定的。
题主把人和牛的肌肉状况做了一个对比,其实没有可比性,二者不同物,饮食结构也不一样,所以不能把两者作比较,混为一谈。
牛的生理结构牛是反刍动物,有四个胃,其中瘤胃最大,功能也最多,牛吃的草先进入瘤胃储存,这时瘤胃会产生大量的瘤胃液,待休息时,瘤胃中的草经过蠕动进入网胃,草段刺激网胃进行反刍,进入口腔,草和唾液充分融合,分解成可供牛吸收的各类氨基酸,进入重瓣胃再到皱胃,进入小肠,供牛体吸收,这就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整个循环过程,最重要的一个部位就是牛的瘤胃,业内有句话“养牛就是养瘤胃”,瘤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瘤胃保养好,牛就健康,不易生病,吃的香,身体自然就好。
草的能量规律瘤胃保养的好坏和草有很大的关系,草的品质、加工工艺和饲喂配比又决定了牛是否能吃好,吃的健康。
所以高质量的牧草和先进的加工工艺,科学的饲喂水平决定了牛的健康水平。这里的重点是高质量的牧草。
我们学物理知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逐渐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能量流动过程中,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到下一营养级。
通俗点举个例子,牛吃草的营养级能量要大于人吃牛肉的营养级能量,因为牛吃草,草转化为牛肉,能量是递减的,人吃了牛肉,其实能量就没那么足了。
总结:牛吃草能有结实的肌肉,除了牛的特殊身体构造在起作用外,还和牛吃的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高质量的牧草,能量更足,这就是为什么养殖场宁愿花高价也要用国外的牧草的原因。
为什么食草动物(比如牛)只吃草就能长出健壮的肌肉?
每当人们说吃素减肥时,就有人反对说牛只吃草,但却一身肌肉,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牛吃草我们日常生活中讲究“饮食要均衡”,蔬菜和肉类要搭配着吃才健康,其中蔬菜能为我们提供维生素,肉类可以帮我们提供蛋白质。但是牛就不一样,牛的饮食清单只有植物,那为什么它们还能够获取足够的蛋白质呢?
这要从牛的胃部说起了。
我们比较熟悉人类的胃,人只有1个胃,也叫作真胃,胃部中含有大量的胃酸帮助我们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等。但是牛有四个胃,其中最大的叫做瘤胃,瘤胃中几乎没有胃酸,PH值呈中性,所以微生物能够在这里生存。
牛吃草时,吃过的草会先进入到瘤胃中,在瘤胃停留很长一段时间。瘤胃虽然没有胃酸帮助分解食物,但是有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分解牛胃难以消化的纤维素,并将这些成分转化为牛胃可以吸收的脂类分子,而脂类分子就是蛋白质。
也就是说,牛虽然不吃肉类,但它们体内的微生物能够将它们吃的植物,转化为一部分的脂类分子,满足它们的需要。
而且,牛属于反刍动物,它们可以将瘤胃中没有嚼碎的食物反刍到嘴巴中,再次嚼碎之后再进入到瘤胃之中分解,可以尽可能地让微生物把植物中分解干净。
现在,很多农场主会在牛的瘤胃部分开一个口子,如果牛瘤胃生病,此时农场主可以直接将药物放入到瘤胃中,或者用手拿出瘤胃中的食物。
当食物经过瘤胃之后,会以此流向其他三个胃部,在每一个胃部中都会停留一段时间,此时就是牛胃吸收营养物质的时间。
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相比于食肉动物,食草动物的消化系统更长,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也更长,一般食物会在食草动物体内停留14-20个小时;而在食肉动物体内会停留8-16个小时之间,这也意味着食草动物能够从植物中获取的能量更多。
食肉动物虽然也会吃植物,但一般食肉动物只有一个胃,而且有浓度较高的胃酸,胃酸能够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因此微生物不能在食肉动物的胃部生存,也就不能够帮助食肉动物分解植物。
植物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纤维素无法被食肉动物分解以及吸收,所以食肉动物无法从植物中获取较多的能量,也无法从植物获取较多的蛋白质,所以需要从肉类中获取。
牛为什么不吃肉?虽然牛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以植物为生,但是根据一些报道发现,牛也会吃一些小动物,但吃的较少,非常罕见。
之所以牛很少吃其他动物,研究发现这和它们的胃部有关。由于牛需要大量微生物在胃中生存,所以它们的胃部酸碱度呈中性。
而肉类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其中就包含致病病菌等,由于牛胃胃酸不高,无法杀死肉类中的病菌,因此牛大量吃肉很可能会导致它们感染病菌而死亡。
之所以吃草不用担心病菌,是因为牛属于动物,而且是哺乳动物。而草属于植物,两者的亲缘关系非常远,使得能够感染植物的病菌不一定会感染牛,比如:能够导致植物枯萎而死的黄枯病,并不会对牛造成伤害。
如果牛以其他动物为食,那么牛感染病菌的可能性较大。在生存机制的淘汰选择之下,牛不吃其他动物。
除此之外,牛的眼睛也不能实时定位猎物的位置与距离,这是因为它们的眼睛长在头部两侧,属于单眼视觉,这样的好处是视野范围更大,但无法精准定位。而食肉动物的眼睛都像人类一样长在脸的两边,属于双眼视觉,能够实时判断对方与我的距离,便于捕猎。
还有,牛没有尖锐的牙齿,无法撕开猎物的皮肤;牛的爪子也不锋利,无法有效捕获对方。
也就是说,牛的身体构造已经演化地非常适应食草,完全不适应捕猎,因此牛才不吃肉。
总结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区别很大,最重要的就是两者的消化系统不一样,食草动物的胃部中有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够将难以消化的纤维素分解掉,并将其转化为脂类分子。也就是说,虽然食草动物吃的是草,但实际上这些草是喂给自己体内的微生物,自己食用的是微生物分解之后的营养物质,其中就包含蛋白质。这也是为什么牛只吃草,就能够拥有一身肌肉的原因。
为什么食草动物(比如牛)只吃草就能长出健壮的肌肉?
为什么牛只吃草就有一身结实的肌肉?
如果牛吃草不长一身肌肉,人类就要饿死了。首先,如果没有了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就得饿死;随后人类这种杂食动物,只能够靠吃植物活命了,缺乏必要的蛋白质和钙等多种微量元素来源,要不了多久,只能走向亡种的下场。
这个世界的动物按照食性类别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食草性动物、食肉性动物、杂食性动物。严格意义上来说,杂食性动物并非很清晰的一类,有些是以肉食为主,兼带着吃点植物;而有的又正好相反。人类是个复杂的动物,有人光吃素也活了一辈子;有人只吃肉也能活下去。不过这种严重偏食者,活得不会很健康。
食草动物是动物食物链的底端,就像做房子,低端基础一倒,整栋大厦就会全部倒塌。食草动物不能产肉,肉食动物就没有食物,岂有不亡之理?杂食动物也将半死不活,最终还不是没了?
现在自然界食草动物很多,如牛、羊、马、驴、鹿、兔、大象、骆驼、羊驼、河马、袋鼠等等,一下子也数不清。
食草动物是自然进化的结果。在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中,各种动物都吃肉食的话,来源是很匮乏的,不但难找到,而且找到了还难以逮到。因为肉体都是活的,会动会逃跑,还有很多同类或天敌在争抢,所以即便是食肉动物之王~老虎狮子,都有长期找不到食物而饿死的时候。
这样在哺乳动物中就分化出了一部分以植物为生的物种。植物虽然营养少点,但只要多吃就能基本保障身体需要,且植物只会被动地接受“被吃”,而无法逃跑。这样地球就能够养育更多的生物,形成更科学丰富的生物体系和食物链。
但植物的营养成分比较少,而且大部分纤维都被排泄出来了,因此每天要多吃,才能够维持需要。所以食草动物每天摄入的草料植物量都很大,这样动物就可能要花费很多时间摄入食物。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动物不可能一天到晚悠闲的吃喝,它们还要交朋结友谈情说爱,或者需要逃亡,有些还要劳作,咋办?
因此,它们只有毫无选择的进化。进化的结果就是胃肠消化系统形成了某种独特的功能,越来越适应食草。比如有些进化出了几个胃,有的进化出了很长的消化道;而一些动物的进食方式也发生了适应性改变。
以牛一类食草动物为例,包括骆驼、羊等,进化出了4个胃,即瘤胃、网胃、重瓣胃、皱胃。瘤胃很大,相当于它们的饲料仓库,这类动物在白天进食时,就会大把大把先抢着把草料囫囵吞枣地塞进自己的瘤胃储存起来,把肚子吃得鼓鼓的。待有空或晚上,再把这些没嚼碎的草从瘤胃中反倒回口中细嚼慢咽,然后再通过其他几个胃分别消化吸收有效成分。
这种动物就叫反刍动物,人们就常看到它们虽然没在吃东西,但会一天到晚地嚼呀嚼。
而马、驴、兔等食草动物没有进化出多胃,但普遍肠子都比食肉动物长多了,达到自身身体的十多倍到20多倍。如马肠子是身体的12倍,兔子肠子长度是自身的20倍。在这么长的消化道里面,就能最大限度地将植物纤维里面的养分榨出来。
但马、驴没有瘤胃这个仓库贮存,而白天往往要劳作,没空吃那么多草料怎么办?那就只能晚上吃,边睡边吃。因此,晚上如果不给马喂草料,马就无法健康长膘,就有了“马无夜草不肥”的说法。
光靠草里的养分能把牛养肥吗?草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怎么会变成肉呢?原来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葡萄糖经过糖化作用,可以转化为脂肪,草食动物有这个本事将其分解出来,中间产物通过转换作用形成氨基酸,然后组成蛋白质吸收。
但植物直接转化为蛋白的量是很少的,根本不能满足食草动物们长得一身肌肉的需要。那么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原来食草动物除了能够最大限度消化植物里的养分,还养了一大堆帮助自己消化的军队,这支军队活跃在食草动物的胃肠道,对食草动物汲取足够的蛋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支军队就是食草动物胃肠道里的“菌类蛋白”大军。何谓菌体蛋白?通俗地说就是细菌里面含有的蛋白,一般指单细胞蛋白,也叫微生物蛋白。食草动物吃到肚子里的草,不光是自己消化系统独自分解和吸收其中的养分,还养育了很多微生物、细菌、真菌等,达到十几种到几十种之多。
这些微生物、细菌、真菌,为了养活自己,不断的分解消化这些植物的养分,把本来无法消化的东西,变成能够吸收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这样食草动物就有了另外的“补品”来源。
细菌和食草动物们的共存共荣。牛消化系统中微生物的种类、作用和分布为:瘤胃中,纤毛虫每克内容物中含有60~80万个,分为贫毛和全毛两类;细菌在每克瘤胃微生物中含有150~250亿个;而马等单胃食草动物的菌类,主要在盲肠里。这些纤毛虫和菌类、真菌等,在分解淀粉等糖类,发酵分解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通过分解等生物化学作用,它们毫不疲倦的合成蛋白质。
这些微生物和细菌实际上也属于食草生物,它们以食草动物为宿主,但不属于寄生关系,而是共生关系;而它们不同种类之间也相互共生,它们相互友好、共荣互存、相互依赖。它们不但帮助食草动物分解了养分,还依靠吃进的食物养肥了自己,让自己成为“又肥又壮”的“蛋白宝宝”。这些“蛋白宝宝”不但不对自己宿主攻击产生危害,而且还甘于奉献自己,让自己成为食草动物们的蛋白质主要来源,这样食草动物就有了宝贵足够的蛋白质来源。
实际上,食草动物从微观方面来说,也在不停的“吃肉”,吃的消化的就是被自己“养肥”了的纤毛虫、细菌、真菌类,这些“朋友”饱含丰富的蛋白质。只不过食草动物吃起“肉”来更“文雅”,有点吃肉不吐骨头的味道而已。
有了这些营养,牛们就长出健壮的肌肉,供食肉动物们美餐,人类也从中浑水摸鱼的分得许多羹。就是这样,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为什么食草动物(比如牛)只吃草就能长出健壮的肌肉?
大家应该都吃过牛肉,牛肉中有非常高的营养,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而大家最爱吃的牛排就是牛的肌肉部分。
众所周知,要想长肌肉,就必须要补充蛋白质,可牛只吃草,它不像老虎狮子那样是吃肉的,但牛却有一身都是结实的肌肉,那么为什么牛只吃草就有一身结实的肌肉呢?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牛特殊的消化系统,不难发现,牛一直都在咀嚼,这是因为牛是反刍动物,在它进食后不久还会再把吃进胃里的没有消化好的食物再返回到嘴里去咀嚼一遍。而这样保证了食物的充分消化和吸收。
牛胃。牛和其他肉食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们的胃结构不同,胃里面的微生物也不一样,牛的胃分为四部分: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各自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瘤胃:这是食物进行消化的主场,在这里面有许多种类的微生物,主要包括原虫、细菌和真菌三大类,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微生物。
当食物到达瘤胃后,大量微生物会紧贴在食物的表面,并分泌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消化酶,可以把难以消化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碳水化合物,淀粉等分解,转化为单糖,为其提供60-70%的能量来源。
食物在瘤胃内经过微生物充分消化后,大约50%的粗纤维会在瘤胃内被消化。
网胃:这是紧贴着瘤胃的一个胃室,实际上网胃与瘤胃在空间结构上并未完全分开,所以一些食物颗粒可以自由地在两个胃室间来回穿梭,而网胃的功能就是如同一个筛子,可以起到过滤作用。
比如当牛在野外采食的食物中含有铁钉,那么网胃就可以防止钉子对其他肠道内表面的伤害,另外网胃黏膜上的传感器可接受来自青草或干草的机械刺激信号,并通过瘤网胃胃壁上的肌肉发生收缩来启动牛的反刍行为。
瓣胃:位于网胃与皱胃之间,这个胃室可以将来自瘤胃的食糜中粗糙部分磨细,将较稀的食糜推送入皱胃,在瓣胃内,食物中20%的纤维素可被消化。
皱胃: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消化功能,因此也被称为真胃,在皱胃中可以分泌出大量的胃液,包括盐酸、胃蛋白酶和凝乳酶等消化酶以及大量的黏液,主要是对前三个胃消化的食物初级代谢物进行进一步化学性消化。
虽然牛看似是在吃草,但是实际上身体吸收的不仅是草,而是脂肪和蛋白质,这也是牛一身肌肉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之所以有些人连喝水都会变胖,那就是因为他们对于食物的吸收能力特别强,而牛的特殊的消化系统决定着它们可以从草料里面得到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虽然它们并不直接食用肉类,但也是很有营养的,照样能够长肥长胖。而如今养殖户们为了更高效益,就会调整牛的饲料构成。
所以现在养殖的牛要比过去那样放养的牛壮上不少,这主要就是因为它们平时会被投喂一些精饲料,比如豆粕和玉米,并在其中掺一点小苏打和实验,通过这样来增加牛的“肌肉”。
除了牛,还有很多的素食动物,也很瘦,比如说其他单胃生物,马等反刍偶蹄目动物,由于缺少酶来分解纤维素,所以无法直接消化植物材料。
但他们的胃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可以将容易消化的草料转化为氨基酸,再通过小肠吸收到血液中,而那些不好消化的,就会留在盲肠,继续微生物发酵分解,随后进入盲肠,也可以发酵分解一些草料,变成氨基酸。
牛和人相比,最大的不同当然就是基因了,进化历程的不同赋予了人和牛不同的结果。而人类之所以不会像牛一样只吃草就长出肌肉,就在于消化系统,人类只吃草的话,肯定会营养不良,身体还会出现各种问题,正是由于我们的消化系统没有他们那么强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