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柳宗元《江雪》里,既然已经“人踪灭”了,怎么又冒出个“孤舟蓑笠翁”呢?
既然已经“人踪灭”,怎么又“孤舟簑笠翁”呢?
提问者无非是说,“人踪灭”,不就是没有人的踪迹吗?怎么又有一个“簑笠翁”。这个簑笠翁不就是人吗?
看看柳宗元的原诗吧!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将它翻成白话:
所有的山上,飞鸟都绝迹了;所有的路上,行人都不见了。只有那寒江上、飞雪中的一个老翁,站在船上、穿着簑衣、带着斗笠独自垂钓。
我们仔细吟读两遍后发现:在这首短短的小诗中,不仅“人踪灭”,而且“鸟飞绝”。但是,“人踪灭”的是“万径”,“鸟飞绝”的是“千山”。这“孤舟簑笠翁”,是在“寒江”之上“独钓”,并没有在“千山”,也没有在“万径”。这个提问为什么这样奇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怎么会这样问呢?
与其讨论这个问题,不如欣赏这首小诗。柳宗元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写这首诗呢?事情是这样的:唐顺宗永贞二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牵头的革新运动。保守派和宦官极力反对,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名为司马而毫无实权。连住处都没有,不得不在龙兴寺的西厢安身。自从被贬到永州,柳宗元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只好寄情山水,以寄托自己的清高孤傲的情绪,抒写自己官场失意的苦恼。由此,他怀着忧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好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看不见“鸟飞”的不是一两个山,而是“千山”;看不见“人踪”的也不是一两条路,而是“万径”。鸟都到哪儿去了?很明白,躲到窝里去了;人都到哪儿去了?很明白,藏在家里烤火,甚至于藏到被窝里睡了。为什么呢?怕冷!一个“绝”字,一个“灭”字,把这种凄冷孤寂的情景写到极致。这些“鸟”“人”隐喻着什么呢?就是那些保守派和那些宦官。“鸟”“人”怕的是“冷”,保守派和宦官怕的是既得利益的丧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一个大大的背景,预示着保守派和宦官的势力是很大的,没有强大的力量对付之,革新就不可能成功。
从来,真理在开始时都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发现真理的人是少数,所以,先进的理念要取得胜利,总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的代价甚至生命。只有新的理念逐步被较多的人承认了,革新才有可能顺利地进行。“孤舟簑笠翁”就是这个坚持真理的形象代表。他不怕寒冷凄凉,坚持在这“寒江雪”中钓他的鱼。其实,他不是钓鱼,他是想“钓”同盟军。一旦革新派蓄积了足够的力量,那就再次开启革新的航程。因为,社会发展不能停顿,更不能倒退,只有向前,才会给大多数人带来好处。“雪”花飞进了“寒江”,温度不下降到更低的程度,是不可能结冰的。但是,随着量变引起质变的变化,江上总有结冰的日子,革新的春风也会吹拂过来。历史车轮总是要向前走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给这首诗提供了广袤无垠的背景,而“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这广袤无垠背景中一个特写镜头。似乎作者站立在“万里雪飘”的广大环境中的某一个高地上,俯视着江心的一个小景。其实,那个“孤舟”中的“簑笠翁”正是作者自己!
已经“人踪灭”,又有“簑笠翁”的疑惑不知释怀了吗!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人问柳宗元《江雪》里,既然已经“人踪灭”了,怎么又冒出个“孤舟蓑笠翁”呢?
雪在不停的下,柳老先生来到江边,欣赏美景,放眼对岸,山岱起伏,人踪皆无,晴日江面上一群群的鸟儿已不见,天空中唯有雪花飞舞,想到自己仕途不顺,看到萧杀寒冬中的此景,烦闷之心稍舒,久久不愿离去,长时驻足,不知何时雪已停了,再望对岸,江边一棵老歪脖子树,象一个戴笠披蓑的老翁,一动不动的坐在岸边,正在垂钓,江心有一座小岛,貌似船形。眼观此情此景,大诗人来了诗兴,诗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有人问柳宗元《江雪》里,既然已经“人踪灭”了,怎么又冒出个“孤舟蓑笠翁”呢?
没啥问题,闲得无聊,钓雪钓到成雪人,懒行懒动径无踪,许是老柳最美的遇见吧,鸟儿不拉屎的寒江竟会有一舟一人从心上掠过……人踪人踪人踪灭,飞绝飞绝鸟飞绝。
有人问柳宗元《江雪》里,既然已经“人踪灭”了,怎么又冒出个“孤舟蓑笠翁”呢?
山上没见鸟飞,所有的路上没看到人走路,只见一老翁在河里钓鱼,并且还下着雪,说明这个老人孤单到了极点,为什么写独钓寒江雪,不写独钓寒江鱼呢?说明这么冷的天根本都钓不到鱼,老人生活艰苦,还是想钓到鱼,同时也说明了作者的孤单,反映了古时候穷人苦难与社会的黑暗。
有人问柳宗元《江雪》里,既然已经“人踪灭”了,怎么又冒出个“孤舟蓑笠翁”呢?
这首诗是诗人遭贬谪后的孤独绝唱。不知你发现没有,藏头是“千万孤独”,藏尾是“雪翁灭绝”。整首诗是写诗人的心境中的强烈孤独之感,己到了快要灭绝的程度。
整首诗贴合“孤独”的主题,也非常符合自然细节,“人踪灭”是写的陆上的情境,“簑笠翁”是写江上的情境,也是作者自已。如果一个人都没有,谁记下的这雪景!!谁在雪中忍受孤独!!
有人问柳宗元《江雪》里,既然已经“人踪灭”了,怎么又冒出个“孤舟蓑笠翁”呢?
当时作者就景生情作诗,形容自身心情和处境。
简单白话讲,就是山上鸟飞走不见了,路上行人也没了,就剩自己一人在江中一叶小舟上穿带着蓑衣斗笠在雪中垂钓,流露出被贬后自身的孤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