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前83个元素中为什么只有第43号元素锝具有放射性?

具体的物理,化学的因素有很多,自然界有很多东西我们还是不清楚的。

我只是说一个简单的思想!

很多元素都有同位素,比如说碳,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是C12(碳十二),但是我们很多人应该知道C14,这是C的同位素,C12是6个质子,6个中子,而碳14是6个质子8个中子。C14是有放射性的。

也就是说,当一个元素的中子增加时,很可能就使得核心不稳定,从而具有放射性。

大部分物质都是有同位素的,刚才说的是C(碳),还有H(氢),很多人应该马上想到氕(piē)(氢1,H)氘(dāo)(氢2,重氢,D)氚(chuān)(氢3,超重氢,T),以人工方法合成的同位素有:氢-4、氢-5、氢-6、氢-7。

氕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氢,无放射性,而氚就有放射性。

很多物质,他的具有放射性性质的同位素,因为放射,在自然界存在的并不多。不具有放射性的在自然界存在的多,占比高。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元素有119种,只有20种元素未发现稳定的同位素,但所有的元素都有放射性同位素。大多数的天然元素都是由几种同位素组成的混合物,稳定同位素约有300多种,而放射性同位素竟达约2800种以上。

在元素周期表上的统计,是以自然界存在数量多的做为主要物质放在上面。象氢,碳他们之所以没有标有放射性,并不是所有的氢都没有放射性,而是大部分氢没有放射性。之所以大部分氢没有放射性是因为有放射性的都放射了,所以就存在的少。没有放射性的,没有放射,就存在的多。其他物质也类似。

对于锝来说,他的所有的同位素都是放射性的,于是在元素周期表上,他就被标明是放射性元素。也就是说,一个元素是否有放射性,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直接与这个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关,而是与它的同位素中放射性同位素所占的比例有关。

不过,为什么只有锝没的所有同位素全有放射性,而没有稳定的同位素,现在科学界也没有合理的解释。有人通过数学的方式来解释,比如他的质子和中子的数量比例不合适等,还有从核外电子分布上来解释等等,但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一个十分合理的。

如果谁能把这个能合理解释出来,拿不到诺贝尔化学奖,也能在国内拿个相关的奖!

看来,大自然还是有很多神奇的事,我们是未知的啊。

为了配合这个回答,我找了个最新的元素周期表,但是,这里边还有2处问题。

1、铋这个元素,现在科学家发现,也是有放射性的,就是所有的同位素都有放射性,我们常见的这种,半衰期长达几百亿年,比宇宙生命还生。现在暂时没有把它说成是放射性。

2、2017年,就有科学家,合成了119号元素。但是在这个表里却没有体现。我找了很多图,都没有体现。只能先这样了。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前83个元素中为什么只有第43号元素锝具有放射性?

锝是前83个元素中一个特殊的存在,它不是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而是人类通过类似核反应的方式合成的,这种方法合成了所有在锕系元素之后的元素,它们都有放射性。通过这种反应,更容易生成一些有放射性的核素。

还有,一种元素有放射性,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很多短周期元素的同位素都有放射性,如C-14等,有可能人类合成的刚好只是一种带放射的核素,说不定人类有一天会合成或发现一种无放射性的锝同位素,到时候有可能就要更新周期表了。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前83个元素中为什么只有第43号元素锝具有放射性?

虽然具体原理我并不清楚,但我还是尽自己所能回答一下吧。

根据提问,估计楼主想表述的问题是“为什么前83个元素中,其它元素都至少有1种稳定的同位素,只有43号元素没有”吧?

事实上,不止43号元素没有稳定的同位素,61号元素也没有,84及以后的元素也没有。

此外,如果某质量数存在稳定的同位素的话,保持质量数不变,将1个质子改成中子,或将1个中子改成质子,所得到的同位素一定是不稳定的。在43号元素附近,相邻的元素把所有可能稳定的质量数都占据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