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疫情死亡人数超过15万,为什么美国人好像无所谓?
我是个医生,从医学和医疗专业人员的角度上讲一下这个问题。
先说明一下;我在这里再次讲专业一点的知识,首先期望能不被敏感掉,再则,我也希望大家能知道;这个世界很大,很大而且很复杂,睁眼看世界时最好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好了,书归正传;
“……为什么美国人好像无所谓?”
这是因为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造成的错觉,或者更具体一些说,这是因为两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不同带来的错觉(甚至是偏见了)。
我们说过,中国和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是很不一样的。中国没有像美国那样成熟的全科医师首诊和分级诊疗制度。
大家要知道;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和中国不一样,美国的整个医疗卫生体系(和世界上其他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与地区一样都)是建立在“全科医学”基础上的,而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是建立在专科医学的基础上的。
事实上,中国政府也在推动全科医学的发展与普及,但中国毕竟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对全科医学还很不熟悉,因为很不熟悉,不懂不知道,所以才看不懂疫情面前美国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我们说详细一点;比如说,假如说,请问;中国人得病了会到哪里看病?
我要说会一窝蜂挤到大医院里去看病,这个你能理解吧?看一看想一想中国的大医院里人满为患的情况,北京上海的大医院一再扩建,总院加分院再加分院,仍然一票(挂号票)难求,那么,我说的是事实吧?!
那么,假如说,美国人得了病,会到那里去看看病呢?
答案是;美国人会找他的全科医生(也叫家庭医生,下同)看病,然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病,家门口的全科医生就处理了,剩下的全科医生处理不了,确实需要转给专科医生的,那也会由全科医生转诊到指定的医院(和专科医师处)去,而不像中国这样病急乱投医的到处乱跑。
我们做个假设,假设说,美国会有一千万新冠肺炎患者,那么,这些新冠肺炎患者首先是到那里去看病呢?
这个,其实美国很大,情况很复杂,肯定有特例。但一般的来讲,主流上来讲,他们这一千万患者,会各自先找各自的全科医生看病。
大家要知道,在美国,不管是什么病,是最严重的晚期胰腺癌也好,是艾滋病也好,是普通感冒也好,是流行性感冒也好,是鼠疫霍乱也好,是新冠肺炎也好,等等等等,不管是什么病,一般情况下,美国人都是首先找自己的全科医生看病的。
这叫“全科医师/家庭医师首诊制度”,在美国,首先接触病人的首诊医生,一般都是全科医生。
然后,全科医师接诊和首诊之后,会根据病人的病情,给予相应的处理。
比如说要是无症状感染者,那就回家去自我隔离就是了,要是轻症患者,那就由全科医师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然后回家自我隔离按时服药观察就行。
这种做法,在中国可能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在美国(包括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就是这样办的。不要说新冠肺炎,就是比新冠肺炎更厉害的疾病,他们也是这样干。
而且,大家不要以为美国的全科医生就是中国那水平很让人担心的乡村医生,美国全科医生的总体和平均技术水平是绝对值得信赖的!美国的医疗卫生走的是“精英化道路”,能在美国干全科医生,那都是社会精英,总体和平均水平绝不亚于中国大医院里的技术骨干。
然后,在美国,大约来讲,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人数比例是一比一,有一个专科医生(不管是那个专科的专科医生)就会有一个全科医生。我手底下的一份资料说,美国现在大约有48万名执业中的全科医生。
于是,上面我们假设的美国一千万新冠肺炎患者中,大约有至少至少八百万,就被这48万全科医生给处理掉了,是根本就不去医院的。
我们说过,事实上,在美国,全科医生处理了绝大多数病人。一直以来就是如此,新冠肺炎也是这副样子。只有新冠肺炎患者出现了全科医生处理不了的情况,比如说需要有创通气了,或者因为原有的基础性疾病而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新冠肺炎引发严重心力衰竭)了,全科医生才会安排转诊这样的——也是极少数的——重症或者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到医院去住院治疗的。
而且,美国实行的是所谓的“上下联动,双向转诊”,不但是全科医生往医院里转诊,医院也会及时往全科医生处转诊。只要你的病情用不着住院了,那就会被转回全科医生那里去的。
比如说吧,中国的新冠肺炎出院标准是两次核酸检测阴性加上CT恢复正常才行,但在美国不是这样,美国的医院只负责重症和危重症的“危重部分”,当重症危重症转为轻症后,虽然有可能病人还在发烧,还需要吸氧,更谈不上核酸检测阴性,但是,这时(只要不是重症或者危重症了),美国的医院就会让你出院,返回你的全科医生处继续由你的全科医生给你治疗了。
不知道我说明白了么?
虽然,也许这样做,在中国人看来是太不负责了。但大家要知道,美国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看病的,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发达国家,就是和都是这样看病的。
而且,因为这个原因,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有很大的潜力,全科医生作为医疗卫生体系的所谓“守门人”,有序引导着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得到相应的医疗资源,而不会发生医疗资源的挤兑现象。
美国还没有一千万患者,但有人说过,我们不用为美国人担心。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不存在挤兑现象,所以可以应对很大的疫情冲击的。
然后,我们再回到题主提出的问题上,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所谓的统计学差异带来的主观偏移了。
这个要说起来,可能有点太专业化,外行人不好理解了。我们提纲挈领的长话短说吧。
简单的说,统计死亡原因时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按病因统计,一个是按诱因统计。
比如说一个人原来就有严重的肺心病,然后得了新冠肺炎,最终死于新冠肺炎诱发的(因为肺心病原本就存在的)心力衰竭。那么,这个怎么统计死亡原因呢?
这个问题复杂了,这是个典型的技术问题了。但简单的讲,如果你不把这个病人归于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而是归于肺心病造成的死亡,那么这叫按“病因”统计,如果你把这样的病人归为因新冠肺炎死亡的范畴,那么这叫按“诱因/加重因素”统计。
按病因统计还是按诱因统计,这个是同一枚硬币不同的两个面,是一回事儿,都有道理,都常用,但是,很显然,两者最终统计出来的结果和数据,却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的。
不知道我说明白了么?
总而言之吧,还是开始那句话;这个世界很大,很大而且很复杂,睁眼看世界时,最好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供参考。
美国疫情死亡人数超过15万,为什么美国人好像无所谓?
这就是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
在西方文化当中,自由民主权力比生命更重要!
在东方文化当中,能活着才是第一位的!
所以中国人看不懂欧美人的思维模式,欧美人看不懂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双方文化差异很大,又缺乏必要的沟通,才会造成双方在很多事情上的立场对立。
在西方文化中,自由民主权力是第一位的,也就是“人权,民权”最重要。从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西方国家的法律体系等等方面就能知道西方文化的源头是什么?
在东方文化中,人的生命最重要,中国人讲究你得先活着才能追求你想要的生活。
西方文化是反过来的,他们认为自由民主权力是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没有自由民主,那么活着也没什么意义,生死自有“上帝决定”。
所以在中国有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反感欧美人,在欧美国家有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反感中国人。这就是文化差异造成的。
文化这个东西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双方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角度不同,打个比方就像大家都从上海出发到北京,有的人喜欢走这条线,有的人喜欢走另外一条线,大家最终都能到达北京。但是谁都认为自己走的路线最好,实际上呢?谁都未必是最正确的!为啥?因为大家选择不同路线的时候,有各自不同的想法,那么走的过程自然也就不同。
比如我在美国的朋友以及在英国和比利时的亲友,我问他们:你们国内新冠病毒这么严重,死了那么多人,你们不怕吗?他们回答我:该来的总是要来的,为啥要怕?该干嘛干嘛!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就是了。这就是东西方文化差异。
因此,从我们东方文化角度你很难理解欧美人的想法,你也没必要,更没权力要求别人跟咱们一样的想法。大家都按照自己的模式生活就行了。
美国疫情死亡人数超过15万,为什么美国人好像无所谓?
不在美国,无法掌握美国人疫情下的心态,但从掌握的资讯看,美国人似乎真的不在乎。聚会照聚,游行照游,政客们照样忙选举。在中国人看来触目惊心的死亡数据,美国人似乎不在乎。
究其原因,首先是美国人价值观使然。自由散漫的价值追求,让美国人养成傲慢与偏见。集体主义观念淡漠,不愿让个人行为受到约束。对口罩的偏见是普遍的〈这一点特朗普带了一个很坏的头〉。
另外美国目前被无德政客的选举操弄和种族冲突所裹挟,全国上下处于一种非理性的狂热之中,你会发现,为数不多的医学专家的科学发声,被淹没在荒谬之中。根本没有人认真倾听和重视。这大概是这个号称自由民主的国度最大的悲哀!
一个以科学立国的国家,放弃了科学,美国人,对死亡人数在乎不在乎,还很重要吗?
美国疫情死亡人数超过15万,为什么美国人好像无所谓?
👦这个也是当前的热门讨论话题,很好,我也有性趣参与!
美国人为什么不在乎疫情致死人数的庞大?……其实,美国人与中国人存在本质区别,中国人从上至下、政府与民众、人与人之间,存在有一条情感纽带,中国人具有不畏强暴不欺软弱和怜悯可怜人的习惯,所以,对生命很珍重,无论是他人或自己。再来比较美国人的观念——🚹We enjoy the high life, freedom, and strive for the benefit is the goal, if you are the weak, the strong will eliminate you. This is our natural law, as long as it does not concern oneself, it is not important.
英译——🚹我们享受高档生活,自由、为利益奋斗是目标,如果你是弱势者,强势者会淘汰你。这是我们的自然法则,只要与自己无关的,都是不重要的。
……看到了吧?人们🚹🚹的观念不同,国与国之间的情况就完全彻底不一样!这就是让我们🚶👫看到美国在疫情面前令人惊悚😱的一面!……
美国疫情死亡人数超过15万,为什么美国人好像无所谓?
说真话、讲实话、不废话、没套话,让我们今天说一点大家都能够听得懂的人话。
如果说当前按照疫情蔓延的各个国家轮动的情况来看,有可能目前已经迎来了全球第2轮疫情的传播,7月28日我国新增确诊病例101人,境外输入3例本土98例,而美国有可能导致病例双重叠加。
美国当前疫情国外整体疫情并不乐观,截止7月29日,国外累计确诊病例接近1680万,新增确诊病例接近25万,死亡人数依然保持在5000人以上。
而美国新增确诊病例保持在6.7万,累计缺的人数接近450万,死亡人数超过15.2万,此时此刻相信很多美国民众已经麻木不仁。
但当前对于美国来说好像并不是无所谓,因为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影响,美国有可能失去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
同时随着美国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蔓延,美国23个州又出现了沙门氏均疫情,目前已经有212人被确诊。
而当前我们也可以看到特朗普在视察的过程当中也会选择性佩戴口罩,但当记者问到的时候他表示并不会强制佩戴口罩。
在经过民调之后,美国大部分民众表示遏制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传播的主要手段来源于新冠疫苗研制成功,佩戴口罩并不会有太大的效果。
由此可见美国民众并不是对当前的疫情无所谓,而是他们在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等待利用新冠肺炎病毒疫苗根除病毒。
为什么很多人感觉美国人对新冠病毒无所谓?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众生活的优越感,他们对人生的感悟要比我们深的多,所以面临危险的时候他们选择更相信政府。
尤其是在此次病毒传播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特朗普政府提出的一系列建议,还是有超过1/3的美国民众表示支持。
而这些建议在于我们来看似乎是闹着玩,但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美国的制度决定了美国民众的选择性。
这才最终导致在美国疫情蔓延的过程当中他们依然选择了聚众示威游行,为种族主义歧视而抗争。
不过最近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决定投资10亿美元炎之星冠疫苗,7月27日已经进入最后的临床试验。
最近包括俄罗斯等多个国家新冠肺炎医疗已经接近尾声,但疫苗的研制永远赶不上传播,首先是病毒在传播过程当中发生病变。
其次根据以色列的官方的数据显示,如果新冠肺炎病人病毒阳性病人康复之后,再次感染新冠肺炎病毒,那就说明有可能病毒毁灭人类。
综合来看:当前的美国对待爱情的态度,是车到山前必有路,相信美国政府能够研制出一种神奇的药物,抵抗新冠肺炎的传播。
然而我们都知道美国在疫情期间每个人发放1200美元的现金支票,说的直白一点他们解决了生活最基本的问题,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们所想的和我们所想的完全不在一个境界,所以很多读者才认为美国民众似乎对疫情无所谓。
美国疫情死亡人数超过15万,为什么美国人好像无所谓?
截止目前,美国累计确诊人数已将近450万人,死亡人数超过15万人,而美国人似乎无动于衷,为什么呢?
一、美国人被误导,美国高层一直在淡化疫情的危害。面对死亡,美国人同样害怕,但是,由于特朗普一直在给美国人错误的信息引导,让美国人觉得疫情就像流感一样并不可怕。
而且特朗普还说疫情对于99%的人都是无效的,只有1%才会被感染,因而美国人始终带有侥幸心理。
甚至部分美国人一直不愿意戴口罩,也不愿意隔离,就是侥幸心理在作祟。
而且美国人自认为美国医学发达,即使感染了也会很快被治好,所以根本不把疫情当回事,即使在疫情高发的时候也敢发起动乱。
而动乱之后,美国疫情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每天都是几万的新增,而且据说真实情况可能是官方数据的6到24倍。
二、死亡人数分散,未能引起多大恐慌。美国的人口虽然不算太多,但也有将近3.3亿人,相对于总人口,15万人并不是很多。
而且这15万人是化整为零分散在美国各个城市,不是集中在一个地方的大量死亡,未能引起美国人的集体恐慌。
而且,在这些死亡人口里面有很多都是穷人和老人,同样不会造成多大的社会反响。
再说,美国人对生命有种天然的漠视,在美国这个地方,几乎可以说是人人有枪,每年因为枪击事件死亡的人数可能都不止15万。
那么,美国人面对疫情带来的死亡,同样并不会太放在心上。
甚至美国人觉得相对于死亡而言,他们觉得更可怕的是经济停滞。
因为疫情的到来,美国停工停产,很多人都面临失业,失去了经济来源,光靠美国政府的补助是很难熬的,所以他们更加关心什么时候才可以复工,而不是关注疫情。
三、美国人可能把希望寄托在疫苗上面。美国的医疗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功研制疫苗是早晚的事情,不必惊慌。
当然,美国已经有疫苗进入到了第三阶段的临床试验,不过疫苗的面世和生产始终都需要时间。
而美国人却下意识地忽略这个问题,要是美国不继续对疫情进行有效的防控,在疫苗面世之前,美国的死亡人数依然会继续上升。
但美国人却依然抱有侥幸心理,宁愿为了片刻的所谓自由,宁愿和疫情进行赌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