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皇宫在首都边缘门直接通市郊,之后在城市中心被包裹,这是为什么?
不仅是汉唐,历来政治中心周围都是以辅集形式存在,以政治中心为核心,向外扩展,古代冷兵器时代,各个封建国家都建都城,而皇宫又是核心中的核心,这些皇宫,王宫都是用建筑材料筑成封闭的空间,主要是为安全考虑,在封城开门,自然往外延伸,大臣商人们为生活起居方便交易物品,而且皇宫也为生活物品有一个集散地,便会在皇宫周围建筑商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去,这样民居与政权中心周围一个缓冲地带,市场就会自然形成。
实际上,这样自然延伸中,围绕着政治中心,一个政治经济的副中心就自然发展成为繁华地带,这就是围绕皇宫和都城周围民居集中的主要原因。
况且全国各地的官员,为拉近与政治中心的关系,也会选择在这些地方落脚,建设据点,拉近与政治中心的关系,也会选择在这些地方搞些建筑物,以便沟通!
汉唐皇宫在首都边缘门直接通市郊,之后在城市中心被包裹,这是为什么?
谢谢悟空邀请!
这个问题问的方法有些曲折阴晦,但是不失为一个绝妙的提问方式。首先,为提问者喝彩!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这是唐朝崔颢写的《行经华阴》,诗中的“咸京”代指长安。但是咸阳作为秦国的首都其实也是在渭河两岸,其位置正好涵盖了长安、咸阳。长安的地理位置可谓是一处天然绝妙的建国定都的风水宝地。
高耸入云的巍巍华山用她的“莲花、玉女、明星”三个巨峰紧紧地拥抱着长安,形成一道天然的军事安全屏障。渭河和泾河是两道天险,蜿蜒盘旋在长安的两面,“泾渭分明 ”的成语就是由这两道河交汇而得。
汉唐皇宫指的是“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汉唐皇宫在首都边缘门直接通巿部之后,在城市中心被包裹,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一个国都被周围各种形形色色的建筑物所包裹,这是很正常的。但是长安被包裹的规模与程度却是着实令人惊叹的。
汉朝自汉高祖刘邦202年定都长安之后,到汉平帝2年鼎盛时期,长安的面积达到了36平方公里,居住户数达到88万户之多,并且拥有人口24.6万人,与当时的古罗马、开罗、雅典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这在当时来说绝对是一个奇迹。
然而更为令人惊叹叫绝的是唐朝的长安被包裹的程度。汉朝时的长安面积只有36平方公里,然而唐朝时长安的面积却达到了87.27平方公里,差不多是汉朝时的2.5倍,是现在西安城的9.7倍。一千四百年以前能够达到如此规模的确是令人咂舌。
那么为什么能够包裹到这个程度呢?我想主要以下几个原因。
1、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远古文化促使许多王朝定都于长安。
长安是人类远古文明的发源地,早在史前10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这里聚落了。在“仰韶文化”考古中已经发现了距今6000年前的“高陵杨官寨遗址”。
同时优越的地理位置促使许多王朝定都于此。
2、汉唐朝廷矢志不移地同世界各国发展和平外交与贸易往来,使得长安的繁荣昌盛实现蓬勃发展。
早在汉武帝时就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到了唐朝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更是日新月异、繁花似锦,既有“鉴真东渡”,又有“唐僧西游”。
当时和唐朝交往的国家多达300多个,各个国家都有在唐都长安设立了“唐通使”,相当于现在的外国驻华大使。当时的长安其实就是一个世界西方和东方的商业与文化交流中心,就是一个国际大都会。
来自四面八方的外国商人、使者、留学生、留学僧以及本国的王侯贵族、走夫贩卒,把个长安城充塞得满满当当。
当时的长安人口达到了185万之多,光流动人口就有51万,这在那时的史无前例、绝无仅有的。宫殿之外各种商铺、镖局、画楼、离宫层层叠叠、令人眼花缭乱、头昏目眩。
3、之所以被包裹成如此规模是和定都长安的各个朝代的统治者不停地发展交通、改善居住环境分不开的。
长安是一个经历了13朝古都的文明城市。各朝各代的帝王为了能够及时地享受来自各地的山珍海味、玉盘珍羞,或许为了出于军事的目的,对于交通都是相当重视的。
比如秦始皇就曾经开凿灵渠,把长江和珠江连接在了一起;到了汉朝又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隋朝605年之时杨广即位,又开挖了通济渠运河,使大兴至江都(扬州)片帆高举便可抵达。后来又于608年开凿了永济渠。这些四通八达的水路网更是促进了各国各地的贸易往来。
4、汉朝与唐朝的对外友好和亲政策,促进了长安被包裹的规模呈滚雪球一样扩大。
汉朝前期由于战争使得国家积贫积弱,亟待解决民生问题,无力与强悍的匈奴相对抗。于是采用和亲的策略,图谋用几个女人来换取和平,赢得休养生息的时间。所以从汉高帝九年一直到汉武帝开元二年,都是对匈奴采取了和亲政策。比如有名的“昭君出塞”。
唐朝也一样采取和亲政策,不过唐朝的和亲政策和西汉的和亲政策在性质上有所不同。面对强盛的唐朝,那些突厥和吐蕃等都是为了求得唐朝朝廷的认可而臣俯求婚。然而西汉朝廷却是向匈奴称臣送女前往的。
唐朝比较有名的就有“文成公主”嫁入吐蕃;还有李世民的女儿嫁给突厥左贤王等。
这些对外友好的政策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各种活动和贸易往来。
5、唐朝的强盛促使八方来朝。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总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个国家繁荣昌盛了,自然就有许多朋友慕名来朝。唐朝时的长安之所以被包裹得越来越大,就是因为唐朝繁荣昌盛了,才会在长安形成了一个集贸易、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国际大都会。
问题回答完毕,谢谢!
汉唐皇宫在首都边缘门直接通市郊,之后在城市中心被包裹,这是为什么?
谢谢悟空邀请。
汉朝和唐朝两个朝代的都城都在长安,古代封建统治者在考虑将首都边缘门直接市郊,最后被中心所包裹,看似简单,其实有很深刻的学问在里头的。
,长安有着7000年的文明史、3100年的建城史和1100年的建都史。现在的西安市。汉唐皇宫指提首都“长安”,纵观古代历朝历代,都出现了首都发现到规模成熟的时期,变成了地市的中心。像古都洛阳、南京、北京城、等等,无不如此。汉高祖刘邦定都首都长安后,到时汉朝鼎盛的时候,长安的区域面积高达36万平方公里,居住的户数达到了88万户,人口有近25万。与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如古罗马、埃及的开罗、希腊的雅典并称为四大古都 。可以看出西汉时期中国的经济、军事的强大,才能创造出世界性的大都市。
而唐朝首都的发展,同比汉朝那是更加的繁荣,区域的面积发展的更大,唐帝国的首都面积达了近88万平方公里,比现在的西安市还要大近十倍。想想看,这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时期,我们中国于唐朝时期在当世界范围来看,国力可以说是非常的强大。
古代封建统治者在考虑将首都边缘门直接市郊,最后被中心所包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风水角度
”风水“是中国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讲究天人合一,遵循自然规律、哲学、玄学等等大智慧。作为开国统治者来说,选一个风水宝地,对于整个帝国前途发展至关重要。永固江山,万世于一系。长安,在当时玄学家来看,简直是最好的风水宝地。
二、城市的长远规划的需求
任何首都的建立,不得不考虑长远的发展规划。首都作为一个国家的行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枢纽,各方面都要考虑到。考虑将首都的边缘门直通市郊,是非常的明智的选择,只有这样,一来带动了市效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二来保证将来首都用地扩张,有足够的余地可供使用,从长远来看,不会制约城市的发展。
三、优越的地理位置
长安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偏南,北临渭河,南依秦岭,周边曲流环绕有”八水绕长安“的说法。气候舒适,宜人,是我国北方最温暖的城市。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景秀丽。古代长安,交通便利,水陆并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帝王建功立业之地。
汉唐皇宫在首都边缘门直接通市郊,之后在城市中心被包裹,这是为什么?
汉唐皇宫随着生活需求的改变,原来独立于市井之外的特出性,不可避免的被一日三餐各种所需改变,不得不从距离、人力、时间、空间上,从主管到客观接受以内向外的需求,和自外而内的靠近挪移,最后形成邻居,皇家和百姓为邻,形成天下一家格局
汉唐皇宫在首都边缘门直接通市郊,之后在城市中心被包裹,这是为什么?
发展是之后社会的必然进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