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队长、生产队长、会计、出纳、记工员,怎么挣工分?
我生长在农村,现已退休,但对农村农业农民有特殊的情感,对农村也有一定的了解。
首先农村组织有三级,生产队、大队、公社。生产队设七个队委。
队长分管全面工作,主管农业生产。队长每天出工早上安排好社员的农活后要转田头,观察前一天或前几天社员劳动的情况及效果,思考近天近阶段的农活安排。大队经常召开生产队长会议交流经验及科学种田的技术传授,布置农业生产活动及注意事项。
副业队长,抓养殖业,如养猪养鸭养蚕,有的队有队办工厂,如豆腐坊、面条机等也是副业队长管。我在七三年也曾当过一年的副业队伍,队里的养猪养蚕经济效率增长快受公社表扬。当年我母亲就是生产队养蚕的技术员,她一直当到八O年,还曾被公社评为队先进养蚕技术员。
有会计,抓农副业平时的的收入支出和每户的年终结算分配。会计将生产队的农副业收入以及各项支出在社员大会上逐项公布,这就是当年被称为的民主理财,由于当年的监督到位,队干部村干部都是廉洁的,财务公开透明。会计做好半年一次的夏季分配和一年一次的年终分配。按每户进行劳动工分的收入减去口粮鱼肉豆油等支出(当年生产队都养猪过年了留几头猪和将池塘里养的鱼,都是以平价卖给社员当时城里的有些人是羡慕的。劳动力多而强的农户就是存社户,可分到钱过年,而劳动力少人口多的农户就是亏社户生活就困难了。会计要做好每一个农户的账在社员大会上公布确认无误才在春节前年终分配。
妇女队长,抓妇女权益男女平等和涉及到的生育问题。
学习辅导员也叫学毛选辅导员,负责晚上或雨雪天气不能出工时组织社员的政治学习和传达公社和大队的学习精神,会上队长还会布置安排相关农业生产活动。
监察员督促队委做好生广队工作,收集队里社员意见建议在召开队委员会或社员会时提出。
农业技术员,负责选种育种,植保即粮食作物治虫管理等技术,当时公社经常开会学习,县级农技部门每年组织农业技术员培训,促进粮食产量逐年提高。
现金保管员,不算队委负责生产队的现金收支并做到合理合规手续健全,报会计记账。
团小组长,也不算队委,是生产队中的共青团组织,是生产队的青年突击队,到大忙季节,他们经常组织团员青年开夜工劳动,不仅是本队,有时还到田多劳力少的生产队晚上突击劳动,使全大队农业生产赶上了季节,粮食产量稳定高产。我是团员也参加了青年突击队的夜晚劳动。一般是稻麦的脱粒和给农田施草塘泥或猪圈灰。青年突击队白天干晚上干,不怕苦不怕累。在青年人的带动下有的中老年人在收割稻或麦也一大早就去田里收割,也不声张。为了集体做了好事不留名是我亲身经历的。当年我队曾有这样的一段顺口溜:一堆牛屎在路中,就看思想红不红,思想红了用手捧,捧到田里起作用。每当我想到这些当年的情景,激动无比感叹万分。人的思想在于引导,一旦心中有了善良有了集体,苦和累算不了什么。想想现在有的人自私自利,为了自己发财坑蒙拐骗,教育引导太重要了。(这写的啰嗦了,抱歉。)
生产队七个队委没有什么特殊补贴,只是在参加大队和公社会议活动的当天工分是最高的,如果上午开半天会下午还要参加队里的劳动。一般说来队干部都是社员选的信得过的,因此队干部吃的苦也不计较,评上个先进就更满足了开心了。
另外队干部外还有个记工员也是社员大会推选的,每天上午和下午花近半个小时记一下每个社员的工分,每十天或半个月汇总贴上墙公布各人的工分。记工员也没有补贴也不参加什么会议。但是在社员心目是能干上进的年轻人才可能当记工员。
想想当年的队干部一般都是上进心强的,社员信得过,大家都较纯朴,虽然干活一年到头没有休息天,除了雨雪天不能到田里干活才有可能休息,生活很苦,粮食少吃不饱,菜当三分粮。但是大家仍感幸福,仍有盼头,盼着过年。大家心里有集体,为集体事情做得好的人,令人赞扬羡慕,私心杂念重的人常受人们指指点点被人瞧不起。
我讲的这些是我们家乡生产队的情况,有的地方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大致上也就是这样。
政治队长、生产队长、会计、出纳、记工员,怎么挣工分?
我这个从生产队过来的人给你说说:
分田到戸责任制之前到1958年农村生产基层单位称生产队。生产队领导班子由队长丶会计丶保管丶记工员四人组成。政治队长是文革期间设的职务。他们的职责是这样的:
生产队长负责生产队的全盘工作,主要职责是按照公社丶大队要求按排种植,平时每天安排社员干活,检查劳动质量,其余时间和社员一起劳动。但他不用记工,到年终靠挂一个最高劳力工分,也就是生产队内哪个人挣工分最多他很跟哪个挂。
生产队会计平时记账靠晚上,集体办公记工日,其余时间参加劳动。按工日记分。
保管负责生产队里生产资料的管理,一般他不下田劳动,在社场里干活,以便好找。他也是按日记工。
记工员负责每天晚上给社员记工,白天和社员一起劳动,队里只给记工员个工分补贴。
政治队长是文革时设的,职责是领社员政治学习,和社员一起劳动,也是给个工分补贴。
生产队不设出纳,由会计代办。
政治队长、生产队长、会计、出纳、记工员,怎么挣工分?
问题中提到几个人物名称,大集体时期生产队应有的几个人,但各地也有所不同。
在我们这里的大集体时期,生产队一般由队长一人、副队长两人、妇女队长一人、会计一人、保管一人、记工员一人、有的会设现金保管一人。在这么多人中,唯有队长是脱产的。其他人都是和社员一起共同劳动的。
当时生产队全体社员都是挣工分的,我们这里社员每天所挣工分,是全体社员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力能量进行公开评比的。生产队的劳动力,实行每天20分制为一个工日,即头等劳力每人一天挣20分,妇女头等劳力是18分,以下根据各人实际情况给他定出每天挣工分数,而题目中所说人员都是按头等劳力挣工分,即每个人每天一个劳动日。
生产队的队干部,每天晚上也经常开会,除了参加当时的政治学习后,还有主要任务就研究安排明天或近几日的生产工作。每项大型工作或需要人员集中力量干的活,都会安排一名副队长、会计或记工员带领完成任务。
生产队每天为早上、中午、下午三晌劳动制,每次上工均由队长或副队长敲钟上工,并安排社员劳动项目、所带工具、劳动地点,特殊工作会具体安排到个人。
队长一般不随社员劳动,而是一天从早到晚,在本生产队各地块查看各种农活及庄稼生长情况,包括已经干过的农活效果如何?下步需要进行什么农活。还有就是应该新安排的农活,做到心中有数,在开会时好安排布置。
副队长等人是要负责带领社员,根据会上安排的农活去完成任务。涉及妇女干的农活一般由妇女队长带领干活。
会计除随社员干活外,还要负责生产队收入支出、记账核算工作,按月、季、年出来各户总劳动日,提供按劳动日分配粮油菜等物品。计算出各家总工分数,比对生产队平均分数,确定出余粮户和缺粮户,以便安劳动日分配物品。达不到生产队平均分的为缺粮户,劳动分配基本上是人六劳四,既人口分配占60%,劳动日分配占40%。
记工员是比较辛苦的,白天和社员一起参加劳动,每天晚上需要加班登记每个社员劳动内容,得分值,还要负责为每个社员填写记工本,每十天或一月,将社员挣得工分数据汇总上报给会计。但这个工作也不是谁都可以干上的。
其实在大集体时期,除了小型生产工具是个人的,所有大型工具和收入都是生产队的,个人都是通过各种分配方式分得的。个人没有私有地产收入,生产队也会干些集体副业,比如种植点有经济收入的农作物或小型养殖等,收入也全部归集体所有。所以,那时的人私心比较少,单干能挣钱的活,也是偷偷的干,否则会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
所以,在叙述题中人物时,会对当时的社会情况作一简单说明,这样会加深人们对这些人物的认知。
政治队长、生产队长、会计、出纳、记工员,怎么挣工分?
七十年代我当了生产队长,我们这里的情况是这样的:大队干部由大队支部书记,大队长,大队会计,民兵营长,妇女主任组成,还有团支部书记,实物保管,信用社会计等,多数情况下是兼职。他们的报酬由公社研究审批,一年给多少工分。平时他们也包队,要参加劳动,不记工分。他们是脱产专职大队干部,识工补贴的兼职干部还有人大代表,党代表,贫下中农代表,广播员等。误工补贴人员参加本生产队劳动记工分。
生产队干部由生产队长,会计,实物保管,现金保管,妇女队长,记工员等组成。他们的报酬由大队决定补多少工分。平时参加上级开会回本生产队记工分。去公社开会吃饭要带大米,你能拿得出粮票也可以。记工员每个月月底总工分记一天工分,平时都是晚上记工分,年终补贴,看总人数规模大小,在500--1000分的样子。比较明显的活动就是年终决算,连续几个晚上,队长,会计,二个保管等全部在场,实际总收入有那些,预计收入那些可以参加当年分配,各种支出发票,重要的要拿出来讨论,收支二种票据最终以队长盖章生效入帐。这些票据平时放在现金保管家里。实物保管的主要实物就是稻谷,年终决算前,实物保管要对生产队实物做一次盘点,平时被农户借用或占用的都要收集回笼,大致有:谷箩,晒垫,风车,禾桶,犁耙滾子浪耙等。会计告册归档。
平时各家各户需要领稻谷去加工大米,先到会计那里开票,凭票去实物保管那里领稻谷。为了避免生产队干部出现开一张票领了二次稻谷的事,保管室仓库装二把锁,二个人同时到场才可以领取食物。有的农事需要临时包工分,队长可以马上决定,比如当天要完成修水渠,根据长度,难易程度,给出一个工分数值,抽一个签确定由谁去完成。以此类推,用最简单最快的速度分配任务,达到最有效的完成任务。
现金保管负责管理生产队现金及收支票据。首先在会计处开具现金收据,凭票向现金保管交款,盖章后收据生效,凭收提货。比如生产队耕牛出卖,砖瓦出卖等。假如生产队现金付出,由收益人开具收据或发票,由队长签字,凭票到现金保管处拿钱。会计帐目上生产队收支很庞大,进出几十万,实际现金保管手里没几个钱。帐上可以买部拖拉机,现金买不到一个装订机。这句话就是那时候说的。
那个时候,我们这里副业很少,就是国庆之后,挖白泥做砖瓦。山里没有竹木收入,水面没有水产收入,旱地没有瓜果收入。分值0.5至1元左右。好在都分了点饲料地,也叫自留地,家家户户养猪养鸡,天天忙得很。生产队的重要季节经常加夜班,年年出现的比好栽早稻扯夜秧,收早稻打夜禾,收晚稻割夜禾,晚上打苎麻,加夜班种荞麦,挖夜土等。
我们这里也有上海的下放知识青年,吃饭他们比我们农村人还难,农村人就请他们来家里吃点他们没有的霉豆腐,霉干菜,杂菜等,改变一下他们饭碗里单纯的口味。因为他们的到来老百姓提早见识了牛仔裤,紧身短裤等城里的衣服。当时农村人短裤是敞口单松紧带的式样,上海知识青年是紧口双松紧带中间还有一条打结带,拿个样品去本地裁缝那里都不会做。
政治队长、生产队长、会计、出纳、记工员,怎么挣工分?
(一)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就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是完全记忆犹新。现在只要一提农业走集体道路这个问题,就会使现在有的人不愿意在回到过去,认为是吃大锅。可以说作为过去大集体的时候,这些人就是集体中的主要人物。那他们的工分是怎么挣的呢,主要都干什么呢?因为我国之大,并不完全一样。下面我就从我地实际例子说起。
(二)政治队长,在八十年代以前我们的国家是以政治教育为中心,才能够把全国人民的心捆绑到一起,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集体。可是作为农村大队,生产队就得有人亲自去抓政治,就是农业生产以政治方向为目的。有当时的政治队长为生产队的一把手,也管农业生产,也管群众政治教育。如果不去大队和公社开会学习,就和群众一起搞生产。无论是去大队,公社开会或者是在生产队参加劳动,都是按照一个整劳动力记一个劳动日整工分。并且每月另外还补助几十个劳动日工分。
(三)生产队长,生产队长是在政治队长领导之下,主要是带领群众搞生产建设。去大队,公社开会和领导群众搞生产,都是按照一个整劳动力记一个劳动日整工分。每月也有额外劳动日工分补贴,但是少于政治队长。
(四)会计,我地会计一般是很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整天就是以算计群众的工分记算,和粮食按照人口分四,工分分六的计算任务。会计的工分基本上是每月全劳动工分计算,并且每月也有额外劳动日工分补贴,可以说当时的会计就是良心会计。
(五)出纳,出纳就是管生产队经济的放钱人,他一般是每天按照出勤劳动日记工分的,他一天不出勤劳动,也是得不到工分的。但是他也有劳动工分补贴,不过最少,一个月也就是一到二个劳动日工分补贴。
(六)记工员,记工员是生产队中劳动最轻的人,他每天的任务主要就是负责早起,上午,下午群众出工劳动的记工。因为每天都有群众在劳动,他必须每天都得出去记每个群众的劳动日,并且记清楚是每天干的什么工,以便群众相互监督。记工员的工分基本上也是每月满勤劳动工分。但是没有工分补贴。这就是我地的实际情况。
政治队长、生产队长、会计、出纳、记工员,怎么挣工分?
我经过的从七三年到八二年期间,大队干部包括教师,赤脚医生,勤杂人员,生产队队长,会计,保管员,年底下工分按本队同等劳力十人的平均工分数下账,记工员是生产队会计记工,妇女队长,副队长,青年书记,民兵排长,贫农组长,工副业人员等出工记工,特殊情况特别对待但必须由大队干部领导班子和队委会共同协商解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