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随礼不吃酒席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

现在随礼不吃酒席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从古至今,结婚都讲究一个热闹,一听说有结婚的新人,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去凑个热闹,看看新娘子。

婚礼在孩子们看来是一个非常喜庆热闹的日子,但对于大人们来说,很多时候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甚至有时候会感到很“伤钱”;因为人家结婚你肯定不是白去凑热闹的,为此你肯定需要花费一点时间精力,最起码你要随礼。

随礼也就是随份子钱,当然也被称作随份子,以前随礼,只限于男方亲戚,主要是为了帮助男方把婚礼办起来,把媳妇娶回来;以前每家每户也不是那么富裕,要结婚娶老婆需要花费很大一笔钱财,所以,走得比较近的亲戚们喜欢每个人随上一份礼,在表达自己祝福的同时,也能帮助男方娶亲进展的顺利一些。

渐渐地女方结婚时家里的亲朋好友,也开始随份子钱了,直到现在随份子逐渐成为人和人之间交流感情的一种方式。

很多人觉得感情好,会在结婚时向亲朋好友发出喜帖进行邀请,而一些关系很好的亲朋好友也愿意捧场,来到婚礼现场送上一份对于新婚夫妇的祝福;并且带来自己的份子钱。

但由于现在物价飞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重”,份子钱自然也越来越大。

份子钱从最初的男方结婚,同一村子的将自己家里的好东西,拿出来送给男方帮助其办婚礼,在我父母那个年代,结婚甚至还有人从家里拿了几斤鸡蛋前来祝贺,后来演变成男方结婚随5、10元钱的份子钱。

再后来,随份子钱涨到了100元200元,到现在随一份礼500元钱都感觉拿不出手了,所以,现在礼金越来越大,随一份礼对于自己来说负担太大了。

对于部分工薪阶层来说,很可能,随一份礼,导致自己半个月工资都没了,一个月如果碰巧赶上三四个婚礼,那可真的是入不敷出,自己一个月辛辛苦苦白干了不说,很可能还得向家里要钱。

所以,这也是很多人随礼却不吃酒席的一个原因,因为感觉两个人关系还不错,不远不近,这份礼随也可以,不随也说不出什么来,但总感觉作为一个公司的同事或者一个小区的居民、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如果这份礼不随以后见面会很尴尬。

所以说,还是在人家结婚时去写上了礼金,但因为和他的亲戚朋友也不是很熟悉,觉得自己的礼金又随的比较少,因此,就不跟着凑热闹吃酒席了,到了之后写上自己的礼金,随便找个理由就回家了,这样下次见到对方时也不至于尴尬,也会很热情的送上自己的祝福,人家自然也看见你写的礼金,也会很热情的道一句“谢谢”。

否则这份礼金不写,自己内心总会感觉有些尴尬,见了面不知道应不应该打一声招呼。

其实,现在随礼不吃酒席的人越来越多也是有其他原因的,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家不愿意去吃酒席只是随礼了。

第一个原因就是距离远没办法去现场随份子钱,只能通过电子支付红包转账,随一份礼。现在社会,人的交际范围很广,可以说,有的人朋友遍天下,但因为工作等各种原因,很忙可能没有办法来现场参加好朋友的婚礼;因为关系很好,所以说,这份子钱根本省不下,哪怕托人捎礼也得带过去,把祝福送到。

随着现在电子支付手段的增多,很多人可以足不出户就把份子钱随到了,如果感觉自己随的份子钱比较少,不好意思直接转给自己的好朋友也就是结婚的新人,那就可以让一同认识要去参加婚礼的人帮忙捎一份礼。

现在因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周,到了周末,可以放松一下,去随份子很耽误时间,在参加婚礼来回的路上,很有可能浪费半天时间,到了婚礼现场,各种繁琐的婚礼仪式又不能马上开饭,所以说,很多人宁愿转账把自己的祝福送到了,也不愿意去现场凑热闹,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把自己的祝福送到了。

现在很多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天南海北,关系很好我们知道,但去参加婚礼的路途真的太遥远,自己本来就周日放一天假,赶去参加婚礼肯定来不及,甚至连路上的时间都不够呢。

如果为了这个事情向老板请假,老板虽然说可能会答应,但自己的全勤奖又泡汤了,不仅随了份子钱,还有路上的车费,自己到那个城市的花销,这些钱都算上,真的太不合算了,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通过转账的方式随份子钱,不去现场跟着凑热闹了,否则这一大通花销真的伤不起。

第二点原因也很简单,自己和新人的亲戚朋友们都不是很熟,所以,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多多少少会有一点点的尴尬,而且有的人真的也不愿意凑这份热闹,和不熟悉的人同桌吃饭会让有的人很不舒服。

你根本就不知道你与什么样的人同桌吃饭,而且有一些人因为太爱占小便宜引发的陋习,真的让人很无语。

比如说,有的人在没开席之前,就将桌子上的瓜子果盘或者喜糖统统拿到自己这边,然后偷偷摸摸的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被发现了也就会心一笑,说是给自己家孩子拿的,让孩子也跟着沾沾喜气。

婚礼开始了,他们往往慌慌张张拿出手机开始录像,一边录像一边找到最合适的位置进行观赏,很多时候他们往往正好挡住了别人的视线,只是为了拍出好看的视频发“朋友圈”。

终于,当宴会的饭菜被端上了桌子时,他们会对每一道菜都盯着不放,有时候还没开席,他们就拿手直接去抓菜了,等到真正开了席,更是让人大吃一惊,他们仿佛几百年没有吃饭了一样,筷子一直就没有被放下过,每一道菜都被他们翻来翻去,寻找他们最喜欢吃的东西。口水很可能沾的满筷子都是,让人很不舒服。

然而,大家还没有吃完,他们就开始拿出自己事先准备的塑料袋子开始打包桌子上的菜,说是吃不了也浪费了,自己带回去让家里人也尝尝;结果半桌子的菜就没了,别人根本就没办法吃饭了。

如果这样的人身边再带一个小孩子,那可真是无敌了,他们会以小孩子小不懂事为由,做出以上举动丝毫不尴尬,真的是只要他们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和他们一起吃饭的人;这种人真的没有教养,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第三点现在大家的娱乐方式多了,已经不喜欢跟着去凑热闹了,也许小时候还喜欢别人结婚去凑个热闹,看看新娘子。但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很多事都习以为常了,结婚这种事对于自己来说,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人情往来的问题,根本没必要去凑那个热闹,把礼金一随,对于双方都好。

自己可以节省些时间做其他事情,办婚礼的人也不用为了特意招待自己而感到麻烦。现在的娱乐方式很多,何必去婚礼现场凑热闹,去参加婚礼一大桌子人谁也不认识,有那时间还不如和好朋友约着见见面、沟通沟通感情呢。

很多人会说,那新人不也是你的好朋友吗,你去现场参加婚礼,不也是和他沟通感情吗,但当你真正自己去了婚礼现场,你会发现新人真的很忙,忙着进行婚礼,忙着向各桌的亲朋好友敬酒,忙着和大家拍照。

总之,能陪伴你的时间少之又少,甚至可能一句话都和你说不上,所以,自己去参加婚礼就是参加了个寂寞,还不如在家刷剧、追综艺看看视频呢。

最后一点就是大家不喜欢被忽视的感觉,在婚礼现场由于新人很忙,他们可能根本没有时间可以照顾好你。如果他们的亲戚朋友你又不认识,就只能尴尬的和一大桌子不认识的人吃饭,假装熟络一下,然后大家就各吃各的谁也不管谁。这一点,对于面子小的人会感觉极为尴尬。

婚礼上酒席一般是在各种庆祝活动举办好后才能开席,即使菜被端上来了,但也不会发给你筷子,你只能看着却不能先动筷。然而,很多人就不喜欢这样,参加婚礼真的劳神费力,还不能立刻就吃上饭。

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参加婚礼,一般关系好的都会想办法随一份份子钱就好了,婚礼的酒席就不跟着凑热闹去吃饭了。

现在大多数人随份子都是为了人际往来,如果真的是很亲近的人,会选择早点去现场帮忙筹办婚礼,而一些无关紧要的人会觉得自己去也没什么必要,但是这份礼金不得不随,因此,很多人选择随礼但不吃酒席。

现在随礼不吃酒席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

现在随机不吃酒席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种社会现实,因为现在的人对于酒席没有那么热衷了,想想看,如果一桌子十个人其它人你都不认识,你去还是不去,去了一个人不认识尴不尴尬?

记得有次,一个认识的朋友,他家儿子办周岁喜宴,又给我打电话了,叫我无论如何去喝一杯酒,我在电话中除了恭喜客套话之外,说一定到场喝酒。

说实话,我没有打算去,因为他儿子一年前刚办了满月酒,我当时就满心欢喜的来到了现场祝贺,红包也是现场塞个红包袋子给他的,当然就封了400元,也没有感到什么,大家高兴就好。

但是和我坐一桌的都是他家的亲戚,大大小小的,就我一个外人,感觉坐在那一桌是多余的,说实话没有吃几口菜,我只顾着玩手机,也没有心思吃饭,只是偶尔象征性的吃几口,最后实在坐着难受就提前下酒席了。

下酒席就和主家打个招呼我就回家了,老婆看到我,还问我今天吃什么好的,我说没怎么吃,回来还泡了一包方便面吃,老婆还在耳边说风凉话:“叫你别去了,转个红包就算了,你非要去”。我默不出声只顾吃面。

这次周岁,我没到他还邀请我,真是很热心,这次我绝对不去参加酒席了,准备赚个红包算了,并且这次随少点礼,转个200元算了,没必要打脸充胖子。

你们碰到这样情况的吗?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请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

现在随礼不吃酒席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

现在随礼不吃酒席的人越来越多,我认为有如下一些原因。

一、不论亲疏、遍请天下。我单位一职工结儿媳妇,拿着单位职工花名册,不管熟悉不熟悉,不管认识不认识,照花名册挨个请遍。被请的人,觉得不去参加,日后不好见面,毕竟是一个单位的人,去了,觉得又不熟悉,有的甚至不认识,一起喝酒吃饭,拘束无趣,为了不得罪人,很多人随礼不参加宴席。据说婚宴当天,有一半桌席没人坐,面子丢大了。

二、脸皮厚,以敛财为目的。有一人力资源部的老总,和小姨妹开了一家大排档。年年生日年年请,家里老婆、儿子过生也要请,还有乔迁酒、升学酒、满月酒等等。一年请多次,大家不敢得罪他,有请必送。更可恨的是,每次都在他自家的大排档办酒席,有盐无味,还吃不饱。鉴于他是领导,饭可以不吃,但礼不能少。前几年被举报,纪委请他去喝茶了。

三、现在大型宴会仪式太多,很难吃到可口的饭菜。我们这边婚宴、生日宴等仪式活动,都是中午12:08分开始,请专门的节目主持人主持仪式、唱歌跳舞,震耳欲聋,无休止的发言讲话,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无聊至极,仪式啰嗦到接近1点才结束,饥肠辘辘,满桌子饭菜冷冰冰,狼吞虎咽,填饱肚子,过后不是打嗝胀气,就是拉肚子,吃不偿失。除非最好的朋友,肯定随礼不出席。

当然,也有工作繁忙没时间、身体不舒服等原因不出席宴请的,但红包不能缺席。

笔者认为,亲朋好友家里的婚丧嫁娶活动,还是要尽量参加,毕竟现在是人情社会,讲究礼常往来。对那些不熟悉的、以敛财为目的的宴请,可以不参加,甚至可以不随礼。我是粮农二代,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现在随礼不吃酒席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

有次参加一网友女儿婚礼,通知早一点到,不知道早一点是早几点,我们提前半小时到。

11.25分到场,应该是最礼貌的时间,却没想台上已经是热闹非凡,主持人调侃新郎的声音盖过下面高朋满座的人群。

真是高朋满座,我们一起三人,好多桌子九个人,只能坐一个,转了一圈实在不好意思,主家正在台上,没人招呼我们。

我提出来回去,她两说来了回去不太好,分开坐吧。

我们三分坐三桌,每个桌子上都是陌生的面孔,有的人刷手机,有的人还是在刷手机,也有的人拍新人,也有交头接耳嗑瓜子扯闲话的,但是太吵了,灯光太暗,听不见闲话听不清台上的台词。

很压抑,主持人的话太多了,主持人的废话太多了,调侃的词只有他自己笑。话筒声音太大了,伴随着嗡嗡嗡,十二点过了,过了十二点应该动筷子了吧。

然而桌子上瓜子烟酒,饮料样样俱全,凉菜摆成了样品,没筷子,因为灯光较暗,我想当然的以为服务员少放一双筷子。

服务员、(声音压低又抬高)服务员给我一双筷子。

服务员不动,我都给她招手了,她依然笑着没动。

旁边一男士说:都没有。

我瞬间尴尬的,尴尬的噎住了:怎么会没筷子?

男士没有回答我,我为自己的多余的问话,我又尴尬的无法形容。

真的,很尴尬,如果和同伴在一起可以说几句解潮的话,面对一桌陌生人,总不能自言自语给自己解围吧。

十二点二十五分,终于等来了筷子,想不吃以示自己的清高,想不吃给自己找回点面子。

但是该死的肚子,到点就饿,还是没忍住拿起了筷子。

但是太吵了,台上载歌载舞,台上节目太多了,主持人实在太啰嗦了,实在太话唠了。

因为桌子上大部分都是熟悉的人坐在一起,我很突兀的加进去,大家都很别扭,但是别扭的有恃无恐。

每道菜上来总有人把转盘转到他(她)们认为可以给菜开苞的领导或者主流人物,十个大烤虾总有一个留给你,但是、绝对是缺胳膊瘸腿最可怜的一只。

一场酒席吃下来,心里不舒服,肚子不舒服,耳朵不舒服,想走不好意思走,看不到同伴的表情,只能忍着,等着、想等他(她)们沟满壕平,吃不动最后几道菜时,我可以不用吃口水,不用吃挑剩的菜。

然而我想天真了,因为人家都是亲戚熟人,相互推让着:姐,姐夫爱吃肘子,肘子没动,你打包上,带回去给我姐夫吃。

甚至有人:手抓怎么没人吃啊,没人吃我给我家狗狗带回去。

不需用筷子,碟子提起来哗进了塑料袋,一片姜都不剩。

我只能站起来,一个人坐在外面过道里等席散,等人散。

每次待遇不一样,也有和熟人坐在一起的,但是搭礼就有意思了,我认为是一般关系,搭三百就可以,但是其中一个或两个她们认为她们关系好,搭五百,搭六百。

主人还没见到,坐在一桌吃饭的几个人,内心的鄙视链已经悄然而至。

搭六百的人眼睛是朝上翻的,搭三百的我说话都变了调,没出息的附和着,很贱的捋着六百的毛。

从此后一般关系的不想去了,关系一般的不愿意去,但是人家请了,微信发了两遍,一遍请帖,一遍语音:必须来啊,你不来我生气呢。

没办法,谁让现在的微信红包微信转账如此神通,手指头一点礼金已经奉上。

或许你会收到谢谢,或许你会收到:到时候一定来啊,酒席我都按人头订的,你不来不行。

但是你不去也没关系,微信发过去,双方都心照不酸的明白你不来,她不会给你留位子。

也许是当初的真和当初的纯,有了遇见有了交往,交往时真的,而且认为是长久的,就有了喜事要分享,儿女结婚父母去世要相互捧场。

但是往事随风,时间和环境或一件事,让走在一起的人有了距离,有了间隙,请的人很犹豫,去的人很无奈。

好在有个微信转账像藤编的桥,摇摇晃晃的连接着。

一年人情礼十几个,微信送去的礼金占到了百分之七十。

当然也有亲戚相请,非去不可,那怕隔山隔城市也得去,有车的开车拉上老乡亲房,自己加油自己掏过路费,带着同去吃酒席的人一路高歌猛进,回到家乡。

家乡的一碗菜,家乡大厨在院子里挥汗如雨,家乡的叔叔婶婶挨个打招呼,留电话加微信。

回来时,吃饱喝足的人打着呼,说着恭喜的梦话,开车的人心里算着得失:礼金一千,油钱三百八,过路费四百,回去还要挨个送回家,他奶奶的脑子被驴踢了,就不会坐大巴坐火车回去,自己辛苦点心里舒服点。

但是,但是不开车好像很掉价,老家人看见了,老家人看见了好像没啥话说。

但是开回去又发现,自己的车太没档次了,张麻子上次开的车不如我的,这次怎么就开了个大奔,他发财了,发横财了,还是借的,租地?

一场亲戚家的婚宴带回来很多信息,然后次亲戚家大小事都会从微信上收到信息。

再然后回老家心里有了阴影,想又怕,思念又纠结着,回与不回。

微信转账成了婚宴丧葬最理想的桥梁,收到请帖,收到转账,然后请的人舒了一口气,被请的人完成了一件事,双方都好像解了围。

也有最好关系,人家喜婆婆的礼服还没定下来,我们已经逛了无数次商场,想在婚礼那天出镜,出彩。

买了一套不满意,买第二套,买第三套,礼金好像没啥压力,三百、五百怎么都行,但是几件衣服下来一个月工资所剩无几。

心里却是喜悦的,提前早早的来到酒店,眼睛盯着喜婆婆就像运动相机,因为她是我好友,说句心里话,新郎和新娘反倒被忽视。

人情世故都是一个人的人情,两个人的故事。

有些人情是必须到,礼到人不到,人情已经打了折扣,人不到礼不到,再见面就成了陌生人。

我有个同学,我父母去世她没有搭礼金,她妈妈去世我没有去,再然后,往后可能遇见的场合,或她不在或我缺席。

真的很尴尬,因为我们都知道,都知道对方家里发生的事。

好多人情世故是为了以后见面不尴尬,勉为其难的发个红包,红包不大,一般酒席成本一个位子差不多两百,你说你两百的红包再去坐个席。

主人开心不开心,你自己脸上挂不住,只能礼金不多,但我发过去了,人没来你懂我懂。

但有不明白的人,两百块钱还带个老婆,甚至还抱着孙子,好点菜上来先给孙子夹一堆,同桌的人也在说:给孩子夹一点,太烫,晾一会再吃。

也有孩子喜欢吃了一个不够两个不够,同桌的人心疼孩子也就孔融让梨了。

这样的人走后,会被议论,会被主人背后说三道四。

你说你花两百块钱带着老婆孙子外面吃一顿也够了,何必跑去给人家脸上抹灰,孔融让梨是为了好名声,你以为孔融不想吃梨啊。

老家亲戚骂他舅舅:要不是我搭出去的礼金太多,真不想走我阿舅了,我儿子文风(考上大学)他一家子来了十一口人,搭了一份礼,让我媳妇把我损的头都抬不起来。

有人就劝:你亲阿舅么,吃你一顿你看你这脾气。

老乡说:吃一顿不算啥,做事太不要脸,我表姐儿子女子结婚,盖房盖大门,公婆去世一样不拉的请,好啊。她也来了,和我舅舅一份礼,当我傻比啊,当我大头啊。表兄也是还当官,当的求官,脸皮比城墙后,吃惯的嘴吃到我身上来了, 他换了三次房子,我搭了三次礼金,他娶了三次老婆我搭了三次礼,我儿子文风是我家第一个大事,他傻呵呵的跟着我就来蹭,你说他有皮脸不,我媳妇骂我我都没嘴还人家。

前段时间我家亲戚儿子结婚,她说不想大办,一是疫情不稳定,二是请人有压力,想少办几桌,档次好一点,请亲戚长者,最好的朋友。

我说:好,就该这样,你啥人都请,搭过礼的都请,人家来只是为了还礼,你十年前搭了两百,人家还两百你又觉得心里不舒服,懂事点的还三百,一个位子差不多三百,你说你请的难肠,人家不一定来的舒心。

毕竟时间长了,路途远了关系淡了,为了当年的礼金在请疏远的朋友,不值得。

在越来越多只随礼不吃席时代,人情淡漠关系疏远已经常态化,那么何必要大费周折请客,绑架别人来给你捧场。

我们都参加过婚丧嫁娶,面对台上每个热闹的环节,真正观看的有几人,真正乐在其中的有几人,想必我们心里都清楚,关心菜品比关心精心设计的节目要认真多了。

丧礼上不看遗容的人很多,丧礼上参加追悼会站在最后面的人,你说你婉转请来的朋友站在最后面,有啥意义。

追根揭底不是只搭礼金人不去的随意随心,是举报的人太幼稚,想借机收礼只为收礼。

真的是太天真或者心有所图,人家给你转账搭礼金,礼尚往来这句话传承悠久,难道人家有事你还,你不转账。

其实转账的钱收的也是很为难,明知道人家有事不来也明白人情没到人家非来不可的地步,但还是秒收转账,全不想以后。

我儿子和媳妇领证两年了,好多人问我:办不办啊,你给孩子办一下,办一下热闹。

说实在一是没能力,二是不想办,不想办是不想请客,不想请所有的客,搭过礼金就搭了,再不想收礼金欠人情,不想请他不请她,不想给自己添麻烦,不想给儿子添破烦。

日子过的平淡又没啥出息,就这样不扰别人不扰自己过着。

有些人倾其一生想办一场盛大的婚礼,有些人一辈子到临终想让自己的葬礼空前绝后。

如果有钱超有钱,这些都可以实现。

但是我见过学者去世,不收礼不土葬,甚至不要墓地,撒在山川大地。

我见过一个婚礼,不收礼没有酒店大席,一群年轻人坐在草地上,席地而坐唱着信马由缰的歌,上点岁数的人围坐在一起,聊着天时不时羡慕的看着年轻人的狂欢,有生猛点的也参加年轻人的跑调的歌声。

有烧烤有水果,甚至有人自带自己做的美食,结束前每人收到一个手提袋,里面一个小布偶,或者一个新颖的水杯,礼物不一样笑声一样,惊喜很有感染力。

我们回去的路上觉得自己年轻了好多,好多。

只是好风景很少,看到的只是那么一次,但是很多场景历历在目,很多感触留在至今,很想有一场那样的婚礼,我会带着自己做的美味参加,我会大着胆子跟年轻人合唱。

现在随礼不吃酒席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

有时候还真的不如不去。

去年我一个同学结婚,她说谁谁谁去,结果就去了我和另一个女同学。去了以后连给倒水喝的都没有,就这么干巴巴的站着,在街上溜达,大冬天的。

吃饭的时候直接给我们安排到婚庆公司的桌子上了。这也太随意了吧,怎么说我们也是新娘那边的朋友,不给她的娘家人一桌的话,也得给安排到同事同学桌子上吧!随便给安排了个座位,新郎新娘的没出面,整的我俩好尴尬,吃了没一半就走了。

我同学,就是新娘子,全程连句客套话都没有,虽然说她不擅长说什么话,但是已经结婚了,都是成年人了,最起码的礼数应该有吧!整的好像我们是来讨饭吃的一样。

走的时候,连包都没给,我们那里随完礼都会给一个红包,放点糖烟什么的,没有钱那种。当时以为她忙忘了,后来都没有提这茬。

我和去的那个同学后来聊天说,当时还不如不去,整的挺多余。

所以啊,不是过硬的关系或者亲戚的,就直接随礼,不去吃酒席了。免得自己落了尴尬。想想都觉得,无语。成年人了,最起码的礼貌都没有,还谈何做人!

现在随礼不吃酒席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

还真是这样的。十月八号我侄儿结婚,他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发的微信红包,有两百的、三百的,关系好一点的还有五百的,这我也理解,毕竟有些大学同学在外地,过来也不方便;而他单位的同事呢?一个同事自己挂了礼金之后,还带来了一张有二十一个名字的单子,其中有十九个同事随了两百元的礼;另外两个关系好一点的随了三百,而单子上的人嘛!统统没来……(我就在帮忙写人情簿,所以非常清楚)我猜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想着平时关系也不是太好,别人既然邀请了,不来也不好,那就少随点礼金;二、想着既然礼金随得少,那人就不来了呗!反正如今的人个个肚子里都有油水,吃不吃这顿饭也没啥关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