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返青期才发现播种密度过大,麦地里密不透风,这个时期还需采取什么措施吗?
根据你表述的情况看,小麦群体过大,肯定会造成严重减产,这是因为这样的小麦极其容易造成倒伏。现在采取的补救措施是:抓紧时间对小麦进行化学控旺,促进小麦在抜节期茎间秸秆缩短,促秸秆变粗变壮,控制水肥,有条件的话对小孩进行一次深中耕,这样能有效减少小麦倒伏概率。
小麦返青期才发现播种密度过大,麦地里密不透风,这个时期还需采取什么措施吗?
小麦返青期发现的由于种植过密的麦田,在返青后要及时加强管理,合理施肥浇水,才能有弱苗生长为壮苗,达到增粒增穗的目的。
播种量过大的麦田有哪些危害?【1】现在状况:播种量过大的麦田,由于植株稠密,通透性差,所以比较娇嫩。在寒冷的冬季以及倒春寒的影响下,容易发生冻害,在麦苗返青后会有较多麦苗干枯。用手划一下上层干枯的叶片随即脱落。
【2】造成的危害:由于播种量过大的原因,小麦种子拥挤,从而造成根系生长、伸展困难,同时由于根系稠密致使土壤中的养分缺失,所以根系即少又细;另外麦苗拥挤不堪,造成通透性差,并且不能更多地吸收阳光,所以麦苗比苗细嫩、柔弱。
所以,种植密度过大的麦田,在小麦返青后从外观上看,不缺苗、不断垄。实际上在起身、拔节期就开始显现它的不足:植株瘦弱、矮小,容易倒伏。因此,需要格外加强管理,才能达到植株健壮的目的。
小麦返青后的管理小麦进入返青期,需要及时用铁筢子舒理麦苗,并将冻害的麦苗清理出麦垄。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并使麦苗增加透气性、透光性。之后及时划锄松土,增温保湿。最低温度保持在3℃左右时,及时追肥后小水浇灌。
为增加土壤肥力,保证麦苗恢复正常生长状态,因此要多次划锄,保温保墒,促使根系发育、植株粗壮,因此需根据小麦生长状况在拔节前后再追施一次尿素。使小麦从弱苗生长为旺苗,最后达到壮苗的目的。
总之,小麦种植过密,既消耗大量养分,又会因拥挤而影响麦苗正常生长,所以首先在种植时要适量播种;在种植过密的情况下,在发现后要及时管理,才能夺取丰收。
小麦返青期才发现播种密度过大,麦地里密不透风,这个时期还需采取什么措施吗?
小麦播种量偏大,密度大,就是稠了。这事不稀罕,我也种地几十年了,说实话,我就喜欢稠些,根据自己的经验及老农们种植小麦的体会,就是在出现了失误,小麦稠了或稀了,铁律:偏稠的绝对比偏稀的产量要高!这不是给你吃开心丸的,真的。但最好还是合理密植,物极必反吗!
如题,种植密度偏大了,怎么应对!提供两个方法供参考。
一、控制水肥管理。不论返青水起身水,不要急于水肥管理。如果确实出现旱情了,那得浇,追肥尽可能不要过多追施氮素肥,多施磷钾肥,磷钾肥作追肥不太方便,那就从现在开始至灌浆期,至少打三次磷酸二氢钾。当然除草剂、防治病虫害不能忽视。
二、化学控旺,不按常规的打药量,可适当加大些控旺剂类,这不是胡来,是因苗制宜。
三、密度大,最担心的是怕倒伏,控旺作的好,不倒伏准获高产。在控旺的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特别是密度大的麦田,最易感染白粉病、纹枯病、全蚀病,因为稠密通风透气性差,最易感染病害,控制住病害,就没有问题。
资料上技术人员和有些朋友提出,密度大进行疏苗,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不否认,这确实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的好办法。但在实际生产经营中,给小麦疏苗纯属理论上的问题,是不切实际的纸上谈兵。为什么这样说,除非仅种植了0.02亩,那就好办,坐着板凳听着歌,用不了多大功夫搞定。如我原来种20小麦,怎么个疏法,人手!调个独立师来帮忙疏苗还许到麦天能疏完。
所以,唯有化控,壮秆,防病,增施磷钾肥和微肥,再就是运气了,如老天风调雨顺,不刮狂风暴雨,那么,稠点的小麦产量都不会差!我坚信!
小麦返青期才发现播种密度过大,麦地里密不透风,这个时期还需采取什么措施吗?
作为一个从事十多年农业技术人员来分享我的观点。
对于小麦来说密度就是产量。当然密度要合理,但在一般情况下你播种都不会超太多,你最多播45斤/亩,这个密度不算怎么样超标,切记不要太相信有的人说每亩播30斤,绝对的假农民。小麦的产量绝对取决于密度,只要底肥足,后期管理好,绝对高产。首先不要有顾虑,要把握好后期的管理才是王道。
春节过后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逐渐返青,这个时候的管理要跟上,就现在的情况看,除草早已结束,即使地里还有草也不建议进行化学除草了,因为小麦马上就要拔节了,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那么现在应该怎么管理呢?
1、控制好肥料特别是氮肥的使用量,不然后期真的会倒伏哦。
2、特别关注病虫害的防治,就是我们平时讲的“一喷三防”,特别注意纹枯病的防治,小麦密度大不透风,容易感染纹枯病。再者纹枯病不仅会影响后期灌浆,还会引起倒伏。可以选择三唑类的杀菌剂防治,还要注意防治红蜘蛛及后期的吸浆虫。还有就是赤霉病的防治也不能遗忘,当然现在很多品种对赤霉病都有一定的抗性,但也不能大意,因为这与天气也是有一定的关系。
3、注意叶面肥的使用,比如磷酸二氢钾的使用可以增强小麦的抗性和籽粒饱满度,而且价格低廉很实用。
最后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同时也祝你丰收!
小麦返青期才发现播种密度过大,麦地里密不透风,这个时期还需采取什么措施吗?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农巴士||多年专注于作物栽培和植保技术研究。小麦下种量大,造成后期密度大,密不透风只是我们肉眼可以观察到情况,其实还会引发相关病害的高频度发生。至于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我觉得先要把可能引起的危害讲清楚,再针对性地一一解决,这样子才是比较科学和靠谱的。
小麦的播种密度其实要讲的是小麦下种量,现在市场推广的小麦品种分蘖能力都是比较强的,在淮河流域的稻麦轮作区下种量是比较大的,一亩地50斤以上,多为撒播方式,这和当地的种植模式有很大关系;河南中原地区亩下种量多为20斤左右,完全可以满足正常产量需求;黄河以北包括河北山东等地下种量偏大,多为35斤以上,这和当地的气候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果在上述区域下种量多大的话,均会出现麦苗稠密、通风不良的情况。这一点是要参考你具体所在的区域,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下种量。
小麦密度大造成的危害小麦如果密度过大,会加重田间病害的发生。小麦封垄较早,很多时候在返青期就已经看不到地面了,在这种情况下,通风不良,田间湿度过大,很多病害都会随时发生。
纹枯病:湿度大易发病害。主要危害小麦根茎部位,初期在叶鞘上形成云状花纹,随着病情的加剧,逐渐危害到茎秆,维管束营养输送通道被破坏掉,地上部位叶片发黄,表现出明显的营养不良。
根腐病、茎基腐病:常见的土传病害,湿度大时,传播速度快。主要危害小麦茎基部,形成黑色的病斑,环绕一圈,发病严重时,直接导致地上部位枯死。
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你提到的返青期密度大,可以通过农业措施和化学防治两种方案同时进行。
农业措施:剔苗。对于长势不好的弱苗、黄苗进行手动剔除,保留健壮的麦苗。尤其是对于明显发生病症的,一定要坚决剔除。不过,这项工作太费时、费工,很多农民朋友都没有专门的精力和时间去这么操作,尤其是种了几百亩小麦的大户。
化学防治:预防上面所描述的病害发生,建议喷施己唑醇/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吡唑醚菌酯+12种中微量元素叶面肥进行综合防治。
其实,小麦的下种量在播种时是要严格控制的,建议你一定要摒弃“下种量越大小麦越高产”的错误观念,只要在正常播种量范围内,后期的产量是通过一系列水肥管理、植保管理等综合操作来实现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麦返青期才发现播种密度过大,麦地里密不透风,这个时期还需采取什么措施吗?
小麦返青期才发现播种的密度过大,麦田里密不透风,这个时期需釆取什么措施?
小麦田麦苗密度过大,主要是播种时下种量过多。一般能适时播种、是的沙土田块、亩播种量在26——32斤左右,粘土田因土块较大的应适当增加播种量(根据当时播种的时节早和迟,可适当增减播种量,越迟越多,上限45斤左右)。
因播种量过多,造成开春后小麦密不透风的为害很大,首先是会产生大量非常严重的纹枯病,其次是小麦起身后节杆瘦细、结籽少又瘦小、不抗风雨倒伏等害处!
补救措施:如是小面积的田地,可釆取人工疏苗锄除,大面积的可用机械疏苗,即用旋耕机作业,将旋耕机的耙齿下掉适中的数量进行浅度旋耕,应下地进行多次试旋,认为适中方可大面积疏旋!还一土法,用牛或手扶机来拖木耙下地疏苗,同样需要根据田间的密度添减本耙的耙齿,如是牛拖木耙的、有人站在木耙上无需配重,如是机拖木耙、应该在木耙上配适当的重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