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天气冷暖不稳定,有人已经给小麦打药杀红蜘蛛,是否有点早?
你说的那是个傻子,小麦治虫的原则是,有了虫才能治,包括粘虫(蚜虫)现在小麦植株上什么虫也没有,他去打药治虫干什么?现在的药效只有几天,到时候等虫子出现了,药已经没有了效果,不是还要重新再打吗?
你千万不要向他学习,一定要等有了虫子再用药杀虫!
小麦的病害一定要提前预防,否则后果很严重哦!
现在天气冷暖不稳定,有人已经给小麦打药杀红蜘蛛,是否有点早?
河南这几天的天气确实忽热忽冷,前几天艳阳高照,然后气温徒降,甚至飘起了雪花,现在有天气又慢慢晴朗起来了。
小麦现在正处于返青期,随着天气慢慢变暖,各种病虫害也开始逐渐活跃起来,其中红蜘蛛对于小麦的危害比较严重,需要注意防治。
红蜘蛛又叫做火龙,麦虱子,在我们当地主要有麦长腿红蜘蛛和麦圆红蜘蛛,红蜘蛛有群集性和假死性的特点,靠爬行和风力传播,成虫主要先危害麦苗下部,吸收叶片汁液,危害较轻时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红蜘蛛大面积出现,小麦叶片出现黄褐色斑块,会造成小麦植株弱小,发育不良,穗小粒轻,产量下降,损失比较大,必须重点防治。
红蜘蛛虫卵在二月中旬成虫开始活动,越冬的虫卵开始孵化,到三月中下旬成虫快速增加,危害严重,盛夏的时候,虫卵隐藏在土壤度过炎热夏天,到10月份又开始孵化活动,在小麦刚出的幼苗上繁殖危害,到了12月份大量成虫和虫卵开始隐藏到小麦根部土壤越冬。
红蜘蛛喜温暖,干燥,在中午高温下活动降低,每天在6点-10点和下午4点-20点活动增强,在温度8-15°C时,快速生长繁殖,在我们当地红蜘蛛主要在四月中下旬开始危害小麦,温度越高,危害时间越提前。
针对红蜘蛛危害的特点,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红蜘蛛有假死,喜干旱的特性,在二三月份结合浇水灌溉,浇水前扫动麦苗,震落红蜘蛛,然后浇水,可以使虫体掉落地面被泥水粘于地表而死。
施足底肥,均衡施肥,保证小麦苗健康茁壮成长,开春适量追肥,促进苗壮,苗齐,增强小麦苗自身抵抗力。
中耕除草,进行化学防控除草,必要的时候人工锄草,可以杀灭成虫,麦田无杂草,土壤不干旱,长势良好的田地,红蜘蛛危害比较轻。
在二三月份,注意观察,发现小麦苗每株有6只红蜘蛛时,或者发现麦苗叶片有白斑时,开始喷药处理,每亩使用1.8%阿维菌素3000倍液,或者1.8%虫克满5000-6000倍液,或者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进行全田喷雾防治,喷雾的时候要均匀,重点注意麦苗叶片下方,在上午8-10点和下午4-6点喷雾防治效果最好。
现在如果发现麦田没有红蜘蛛的危害,当地温度比较低时,可以暂时不用进行化学防治,即使使用了药物也起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会错过最佳防治时机,不过仍要注意观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现在天气冷暖不稳定,有人已经给小麦打药杀红蜘蛛,是否有点早?
庄稼活,体现在一个活字上,就是说要因地制宜,灵活掌握,及时防治病虫害。虽然书本上理论上都有个时间规律性,几月几号防治什么病虫害等。但是,也不能死搬硬套,需根据自己作物的情况,及时应对。
春季遇暖冬年份或有旱情的情况下,一般南方麦区主要防治对象就是麦蜘蛛。按教材上说,红蜘蛛发生在2月下旬至3月中下旬,此期是防治的时机。说是温度过低时用药效果不好。但就别考虑这个了,也别管它天气冷暖不稳定了,通过观察,麦田如有红蜘蛛为害,就别犹豫开打为是,否则,红蜘蛛为害很严重,晚打几天,麦子会吃亏。
建议返青期最好病虫害一起防治,来个一喷“多防”。可以连小麦纹枯病、全蚀病、黄花叶病、黄矮病、红蜘蛛、麦田杂草来个通杀。具体操作如下:
(1)纹枯病等防治
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ml、20%三唑酮乳油80ml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g,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对水50~60kg,均匀喷雾茎基部,7~10后再喷施一次效果更好。
(2)黄花叶病
可喷洒病毒必克或宁南霉素等药剂,并结合浇水施用速效氮肥,促使小麦健壮成长。
(3)红蜘蛛防治
按说每尺单行有红蜘蛛150~200头时,上部叶片有10%被害斑点,应及时防治。可用1.8%阿维菌素4000倍液等杀螨剂喷雾。
(4)麦田除草
此期以播娘蒿、荠菜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用苯磺隆+快灭灵或45.9%双氟-滴辛酯悬浮剂等复配制剂,返青至起身期茎叶喷雾防治。对节节麦等以中耕除草或人工拔除为主。化学除草时,要严格按照药量、时间、各药剂的混配禁忌施用,不可随意添加,以免对小麦及下茬作物产生药害。
现在天气冷暖不稳定,有人已经给小麦打药杀红蜘蛛,是否有点早?
从往年经验来看,刚进3月就给小麦打药杀红蜘蛛确实有点早,但既然农民选择在春寒料峭气温不稳定之时喷洒农药,自然有喷洒的缘由。不得不说,这帮农人很有预见性,把防护措施抢在了前面。
阿兮年前就在说,暖冬后必然跟随病虫害早发生,春季病虫害预防预控必须提前做才行。为什么这么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1、暖冬,虫卵没被低温灭杀。红蜘蛛每年12月份成虫和虫卵开始隐藏到小麦根部土壤越冬,杀灭红蜘蛛虫卵的关键期,就是酷寒肆虐的冬季,北风怒号大雪纷飞,零下十几度低温。农人把这叫做老天给饭吃,也就是“瑞雪兆丰年”的原因之一。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往年北方三九四九天,都是冰冻三尺,大人小孩可以在河流、水库冰面上滑冰,可2019年的数九天,我们雪窝子烟台根本就没冰封过河,一直河水汤汤,最多是有一点如春天冰雪初融时的碎冰。
这么说吧,这一个冬天,气温低至零下的日子不多,我都没穿过厚羽绒服,只一个薄款的棉衣就过了冬。天气暖和,成虫和虫卵自然冻不死,存活率一高,爆发是迟早的。
有人会说,还没惊蛰呢,怎么可能有虫子?但气候不正常,不能拿老黄历说事了。前几天东北地区就出现大批的弹尾虫爬来爬去,东三省那地儿多冷啊,还不照样出现异常?发现苗头必须赶紧预防预控。
2、气温回升快,达到了红蜘蛛繁殖期。按照正常年份,红蜘蛛二月中旬成虫开始活动,虫卵开始孵化,到三月中下旬成虫快速增加,危害严重。红蜘蛛快速繁殖期在温度8-15°C,今春的天气情况又如何呢?阿兮查看了最近一个月的气温情况,达到8度以上的天数也是不少,个别天气高达15度。
本来虫卵就没冻死,数量比往年多,加之气温回升又快,繁殖起来虫口数量也会短时间猛增,有经验的农民朋友,自然会提前注意观察动态,提早做准备,现在喷洒防治红蜘蛛的农药,那一定是发现虫口数量到了不得不赶紧预防的程度。
3、红蜘蛛危害大,一旦错过防治期,轻者减产,重者绝收。现在农村老龄化,五十几岁的农民都是“农村青年”了,60-80岁的老农民比较多,他们大多老花眼,红蜘蛛虫体很小,本就不容易发现,等到这些老农们看到小麦叶片被红蜘蛛吸食后变成黄白色小斑点的病斑,那就到了很严重程度了。
若没有提前分析透暖冬后病虫害高发的情况,还等着像正常年份一样,4月份才打红蜘蛛药,怕是小麦叶片早被红蜘蛛危害的变黄干枯,造成大比例减产甚至小麦绝收。
综上所述,种庄稼也得与时俱进,不能只靠老经验去做。尤其是2019暖冬后的2020春天,若持续气温超8度,则提醒麦农早观察早防治,在红蜘蛛刚开始繁殖时就抓紧打药,才是虫口夺粮的未雨绸缪打算。打红蜘蛛的农药有几种,打药浓度和方法按照使用说明,只是喷洒时一定选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4点左右,气温比较高的时候,效果更好。现在天气冷暖不稳定,有人已经给小麦打药杀红蜘蛛,是否有点早?
中国之大,气候分布不均,你可根据你的当地天气的实际情况进行喷晒。
坐标赵县,天气不稳,现在过早不能打。
现在天气冷暖不稳定,有人已经给小麦打药杀红蜘蛛,是否有点早?
红蜘蛛麦田是发生最早的小麦虫害,有虫情就要及时防治啊,难道还要养肥了再施药?不早下手,虫口多了,虫龄大了,费工费钱药费工,也不一定能根治。就像前段时间说那个小麦条锈病,病叶率不能超过0.1%就要紧急防控。麦田红蜘蛛很多人以为只在三四月份危害麦田,2月下旬天气冷暖阴晴不定,打药早了,打药目的是啥?防治病虫害啊,而且防大于治,这是基本原则。
去年确实暖冬,2月份南部地区已经很暖和了,北部地区也不用春捂秋冻了,就算北部地区发现红蜘蛛也是正常的很。原本小麦红蜘蛛就是春季小麦返青拔节期多见常发的虫害,如果防治不及时的话,会造成小麦夏收减产,减产率在30%,甚至70%左右。对麦田红蜘蛛的观察描述为,2月中旬就会有成虫开始活动,那越冬卵开始孵化。所以在2月中旬左右就要观察麦田,发现有红蜘蛛就开始防治,不然的话3月中下旬虫口密度令人,危害更加严重,在三四月份危害最为严重,到5月麦黄熟时成虫又开始下降。
红蜘蛛虫体小不容易发现,发现的时候就严重了,对麦田的危害主要是吸食小麦叶片的汁液,刺吸后成黄白色小斑点病斑,然后小麦叶片开始变黄干枯,麦田虫口高密度时整个小麦植株被刺吸干枯,小麦绝收。所以从早春开始,各地农户就要及时获取当地农业部门的虫情预报,并自己主动去田间观察,发现达到200头的防治目标是立马开始喷药防治。早春麦田红蜘蛛多,也可能和暖冬天旱有关,通过及时给麦田浇水可以有效减少红蜘蛛虫口密度,麦田红蜘蛛具有假死性,正好可以借着浇水物理防治。
农药防治可选用1.8%阿维菌素每亩100毫升,或15%扫螨净每亩100ml对水均匀喷雾,要选在温度比较高的中午10点和下午3点,红蜘蛛在小麦叶片上比较活跃。对于受害比较严重的麦田,可以追施速效肥料增加营养,提高小麦植株抗病以及修复能力。去年暖冬,麦田红蜘蛛在温度8℃以上就开始繁殖祸害麦田,所以不管当前气温如何,只要防治重楼数量达标,就要及时防治。实践证明,小麦田长的壮,杂草少,不缺水肥的,红蜘蛛很少,可见田间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题主说的打药过早,可以亲自去麦田实地考察一下,如果一株麦苗上有6个红蜘蛛或者每尺单行麦垄有200头,就立马开始喷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