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师非常节俭不愿花钱,怎么回事?

我就是教师,谈谈我的看法。因为大多数教师是有理性的。早在七八十年代,教师的工资非常低,且没有任何其它收入,就必须做精细安排,以保证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农民地里有产出,不花钱的地方多。工人在厂里有奖金,有各种补贴,各种福利待遇,有公房可住,近水楼台先得月,年节发放各种物品,胆大枉为的想方设法偷拿厂里的东西去用,去卖。开车的也有外捞,有“十个司机九个贼”之说。铁路的坐车不花钱,商店的职工可以买到便宜商品,可以短斤少两自己撈下。六十年代,中心校的书记老婆给供销社的卖副食的店员当保姆,一个月仅仅给九元钱。那时农村教师家属和供销社家属都在生产队分口粮,一年全家口粮一次交齐,教师拿不出,而供销社则轻松拿出来。教师的日子非常寒酸,被人瞧不起,教师只能紧衣缩食,被人称为“小扣”。有个段子,说大街上有人戴个眼镜,小脸煞白的,进饭店吃面条的,不用说肯定是老师。教师只能靠那微薄的工资维持生活,穿的又不能太破,钱不够花了又不能去偷,不节俭点咋办。

退休老师非常节俭不愿花钱,怎么回事?

谢谢邀请!

退休的老师应该是六十年代中期之前出生的,时值新中国创建初期。那时家与国底子薄,他们必须勤俭节约,按计划经济生活。他们和同年代出生的其他民众一样,走过艰苦的生活历程,比较珍惜一切物质,节俭已经成为他们的良好习惯。

退休老师非常节俭不愿花钱,怎么回事?

退休老师节俭,应该是那辈人一贯节俭养成的习惯,和年龄有关。

我知道的一位老师,叫蒲仲模,家徒四壁,没有像样的家具,除了一个小电视,没有其他电器,连家里的床单都是用补丁补过的,可是他把家里的90万捐给了贫困山区的学校,这是怎么回事呢?

退休老师非常节俭,要看他在哪当面节俭,如果自己节俭,但在公益事业上从不小器,这样的人就非常值得尊敬,是一个有大爱的人。

退休老师非常节俭不愿花钱,怎么回事?

凡上了岁数的人都经历过困难时期的生活,当时新中国初建,百废待兴,国家底子薄,又要搞建设,当然需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人人都要吃苦,这些人穷日子过惯了,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改革开放后,生活逐渐好起来,但又到了晚年,各种疾病不断,孩子们又各自成家,他(她)的负担也不轻。所以,过日子要作长远打算,精打细算,除了正常开支外,每月都要抽部分钱攒起,聚少成多,以备急用。这就是大多数退休人员也包括老师勤俭节约的原因。

退休老师非常节俭不愿花钱,怎么回事?

节俭跟职业和年龄无关。他是一个人的性格和生活习惯!你说的这个人是退休老师,那么他的年龄应该六十多啦!这个年龄段的人,都经历了过去很苦的一段岁月,也许是那时候原生家庭或者时代保留下来的习惯。这种人大家都觉得是抠门,小气,其实,这是他们的生活习惯,无可厚非的,就像有的人喜欢用信用卡过日子一样,生活方式而已,只不过两个极端罢了。

退休老师非常节俭不愿花钱,怎么回事?

什么叫非常节俭?!把省下来的钱用在公益善举上面,那才叫节俭,如果凡是都是视而不见、一毛不拔,那他则是自私自利、冷酷无情!根本就不配做老师!更是有损人民教师的形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