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贫困户,异地搬迁后老家的房子怎么办?

问题:对于贫困户,易地搬迁后老家的房子怎么办?

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是目前农村最受关注的一类群体,因为他们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让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在2020年整体实现消除绝对贫困时,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都必须无条件得到解决,什么是“两不愁三保障”呢?就是吃、穿不发愁,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特别是住房安全,这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各地政府非常重视农村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对于没有安全住房的解决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一个是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对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就是要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条件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住进政府补贴建造的新房子里面,一般都是采取集中建设,有的是安置小区,有的是高层,有的是农家小院等。住进这样的新房子,大家都感觉非常不错,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可也有一些农村贫困户,舍不得老家,不知道易地搬迁后老家的房子会怎么办?

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被确认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后,一般都是需要签订协议的,这其中就包括了旧宅基地腾退协议,也就是说搬迁后,原来的老房子是要拆除的,但这个并不是立马拆除,一般都给予一定年限的过度期,在我们这里是三年,也就是搬迁入住新房三年内旧房会被拆除,这个拆除老房子是有补偿的,会根据老房子的破旧程度、房屋结构、房屋面积等给予搬迁户一定的腾退奖励补助资金。

真正符合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农村地区,都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大家早都想搬离了,因此,对于这种情况,易地扶贫搬迁刚好帮助大家完成了心愿,老房子拆除后进行复垦还林还草,还可以领到腾退奖励补偿金,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我是【洞察三农万象】头条号优质三农领域创作者、扶贫达人团优秀成员,我希望与大家一起交流三农问题,欢迎大家关注!

对于贫困户,异地搬迁后老家的房子怎么办?

在农村,有些农户是因为居住的地方自然条件差,比如不通路、不通水的地方;有的是住在生存环境差,比如山高地少、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等等。这些不利因素会导致农户生产发展困难,因而产生贫困。

那么对贫困户进行易地搬迁,就可以避免自然条件、生存环境等,对贫困户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易地搬迁是在贫困户自愿的基础上,由政府统一给他们建房,免费提供给贫困户居住,当然产权也会移交给贫困户。

贫困户易地搬迁住进新房后,又有产权,那么他老家的房子就会被收归集体,这时他原来房子的产权已经不属他了,而是归集体,房子会由集体来处置。

收归集体的房子,原则上会被拆除复垦,但是各地政策不一,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比如有的房子是严重危房,不能修缮没有利用价值,就必须拆除复垦,不及时拆除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有的房子结构好,没有达到危房的程度,集体会把它加以修缮用作它用。我们这里就是这样,危房的拆除了,没拆除的让村民们集中堆放些杂物,比如棺材,既方便了群众,房子也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一举两得。

其实,贫困户也没有必要在这方面过多的纠结,因为你同意易地搬迁的时候,关于房子的处理问题,村里肯定会告知你的,你接受就代表你同意了,已经同意了的事,还念念不忘的想它干嘛?我们应该把心思放在换了个新环境,如何贫困致富上。

对于贫困户,异地搬迁后老家的房子怎么办?

我是一个二十多年的乡镇干部,也是一线的帮扶人员,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问题。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现在已经基本完成。关于异地扶贫搬迁的问题,现在回答正是时候。

为什么说现在正是回答的时候呢?因为现在的结果才是当初政策的规定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的矫正。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异地扶贫搬迁后老家房屋的政策规定。

享受异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老家房屋必须腾退复绿

凡享受异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老宅基地的房屋必须限期拆除,并复垦复绿。这是政策规定。

为此,享受异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乡镇政府、县搬迁办三方签定有“宅基地腾退协议”。乡镇政府和县搬迁办并对贫困户宅基地腾退和复垦复绿进行验收。

在验收的资料中,有宅基地原貌、拆除中、拆除后以及复垦复绿四个阶段的影像资料。

政策规定可以不拆除的三种情况

虽然政策规定享受异地扶贫搬迁的老宅基地必须腾退复绿,但也同时规定以下三种情况可以不拆除。

1、具有一定历史保护文化价值的村庄和特色民居。

这种情况必须报请市级政府审批。

2、一宅多户

一个宅基地有两户及以上住户。

3、联腿窑、连体房等确实难于拆除,或者拆除后影响邻里房屋安全的。

不拆除房屋及宅基地的处置

刚才说了有三种情况可以不拆除,但不拆除并不代表宅基地和房屋仍然属于贫困户。

政策规定,对难以拆除的房屋,由乡镇政府和县不动产部门进行登记备案,产权收归村集体统一安排。

对已经收回产权的房屋,做为搬迁群众放置农具等生产经营性用房,对已经收回的房屋质量较好的,必要经村集体评议,公示无异议后报请乡镇政府和不动产部门登记,可以划分给急需宅基地的非建档立卡户。

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异地扶贫搬迁旧宅基地腾退虽然政策规定很明确,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存在诸多的问题。

比如一宅多户问题就不好界定。哥哥是贫困户,弟弟已经分家,但却一口咬定在分家的老宅基地有自己的一间房。还有连体房,农村的房屋是紧挨着,但绝对不是政策规定须由城建部门认定的连体房,但即使这样一旦拆除肯定会对邻里房屋造成影响。更多的是,虽然国家规定必须是一户一宅,但农村一户多宅的情况并不少,尤其是靠山区的村子,很多都是从沟下面或者崖下面搬迁到现在居住的新村,原来的旧宅基地并没有收回,几十年前的老房子还在,农村的房屋基本都没有进行确权登记,许多贫困户就说现在的住房是借住弟弟的,要腾退就腾退几十年前的老房子。

仗着贫困户的特殊“优势”,这些都给异地扶贫搬迁旧宅基地腾退工作造成很多麻烦。

我是一直服务农村农民的基层微课堂,欢迎评论区交流探讨。

对于贫困户,异地搬迁后老家的房子怎么办?

和正常户一样。

对于贫困户,异地搬迁后老家的房子怎么办?

问: 对于贫困户,易地搬迁后老家的房子怎么办?

答: 对于贫困户,易地搬迁后老家的房子是必须要依法拆出,填土复耕的。

贫困户获得易地扶贫搬迁后,拆出老家的房子,补偿安置新房子,这种属于易地产权交换,所以补偿新房子拆出老房也是符合贫困户不能两边占的原则的。

易地扶贫搬迁拆出贫困户老房子有以下三方面好处:

加快城镇化建设,为城市生产总值作贡献。

农村贫困户进城后,拆出其农村老房子,可以打断贫困户还想回农村种地的幻想,既然是易地扶贫,把贫困户搬到城市后就要为城市经济建设作贡献,如果易地扶贫了还想再回农村种地,永远都不可能脱贫,大家都知道,贫困户靠种地永远没出路,如果种地有出路的,早就不会成为易地扶贫的对象了,拆出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农村老房子,打破贫困户再次回农村种地的念头和幻想。

真正实现帮扶脱贫。

农村贫困户进城后,政府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阿洪的幺岳父就是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他们搬进城后,并不是政府就不管了,不是的,政府还要想方设法找事情给贫困户做,我幺岳父政府安排他在林业站看山林,做森林防护元,一个月2000元资金,单位还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他们的小孩有专门的幻儿园照管,他们的老人小区搞有老年生活活动馆,老年人也有人照管,国家还免费发超市购物卡,有专人教农村贫困户进超市刷卡购物,服务非常周到的。我一个大哥也是贫困户,政府修房子给他在,安排他到县城扫马路,1500元,并购买保险。所以,贫困户易地搬迁进城后,他们的生活国家是有保障的。很多人以为搬进城国家就不管了,不是这样的。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很多易地扶贫搬迁户搬进城后,农村老房子拆了,很多人都担心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土地会被收回。这个问题,尽管放心,贫困户的承包地,在国家土地政策不变的条件下,村集体是无权收回承包地,老房子拆出后宅基地复垦的耕地也不会收回,即使要收回,也得依法给予经济补偿。贫困户农村的房屋拆出了,无法回农村种土地,这就是扶贫工作想要的结果,贫困户无法种地,可以依法流转土地,在城里面务工挣钱的同时,土地流转也可增加贫困户的一份收益,这样有利于贫困户脱贫致富,也有利于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利用,形成多方受益。

总之,对于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后,农村的老房子要依法拆出的,拆出后贫困户农村的土地可以流转给他人经营,享受土地流转收益的同时,在城里政府通过多方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在城市实现就业,达到年轻时生活来路有保障,老来时养老有保障。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农人阿洪,了解更多三农趣事。

对于贫困户,异地搬迁后老家的房子怎么办?

第一,易地扶贫搬迁是旧房置换新房,原则上搬迁后老家的房屋及宅基地应交回集体组织。本着对贫困户“扶上马送一程”,为了鼓励群众,各地对交回老屋及宅基地有一定的经济补偿。第二,易地扶贫搬迁后,原有老屋以拆除复垦处理为主,但也有因地制宜用作其他用途的。

作为扶贫队员中的一员,愿借此问题,宣传普及一下易地扶贫搬迁原有老屋处置的相关政策,以期能帮助更多的贫困群众。

一、以房换房,易地扶贫搬迁后的老屋及宅基地,按规定应交回集体组织。

易地扶贫搬迁是将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农村扶贫对象搬迁到条件相对较好、发展基础也相对较好的地方。易地扶贫搬迁最基本的就是以房换房,用扶贫对象的老房换取政府统一提供的安置房。

只是,在拆除或交出老房或退出宅基地时,为了鼓励群众积极配合,同时也切实增加搬迁贫困群众的财产性收入,让其尽快脱贫,各地都有一定的经济补偿。

二、分类处置,原有老屋以拆除复垦处理为主,以因地制宜用作其他用途为辅。

对易地扶贫搬迁户原有的老屋虽然必须要统一交回集体组织,但其具体的处置并不是一刀切。说得更直白一点,易地扶贫搬迁户住进安置房后,原有老屋及宅基地必须交出,至于交出的用途,由接收者根据实际来确定,只是在当前的情况下,主要是拆除复垦为主。

下面,笔者就罗列以下,集体收回后拆除复垦的相关用途:

  1. 用于特色农林开发。对于生态、地质环境良好但不宜复垦为耕地的,可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特色,发展特色农林、花木果园等,其实是保障特色农林开发的管理房、工具房、初加工用房等用地、用房需要。

  2. 用于文化旅游等开发。对于有文化旅游开发价值的,可将原有旧房使用与乡村旅游、文化传承等相结合,进行保护和综合开发使用。目前,已有地方探索利用易地扶贫搬迁户交出的老屋发展民宿。

  3. 用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乡村产业,这其实也是盘活这一部分由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交出的建设用地及房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