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普遍性不种粮改种树,如何鼓励老百姓种粮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系着国家稳定,国家也一直重视粮食生产,但现在农村普遍不种粮改种树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鼓励老百姓种粮食呢?
在回答问题前,先分析下为啥种树不种粮了?我觉得根本原因就是现在种粮不赚钱。现在种子、肥料、农药、农机作业费等一路高涨,而粮价不稳定,前几年粮食价格大幅下跌,农民损失惨重。辛苦劳累一年无收获的事谁都不愿意做。其次是年轻人不愿意种地,绝大数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剩下的老人虽然坚持种地,但是受身体所限,能种的地越来越少,为了不荒芜所以选择去种树。最后,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基本农田是不允许种树的,但如果无人监管种树也就常态化了。
那么,应该从以下方面鼓励老百姓种粮。一是要稳定粮价,让老百姓种粮心里有底,可以少赚不赔。二是扶持农业服务专业队,如植保专业队。或是鼓励老百姓进行生产托管,降低老百姓种粮劳动强度。三是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降低交费,提高受灾后补偿金,提高老百姓种粮抗灾能力。四是加强监管,杜绝基本粮田种树。
现在农村普遍性不种粮改种树,如何鼓励老百姓种粮食?
现在农村普遍性不种粮该种树了,如何鼓励老百姓种粮食?
我是地地道道农村人,题主问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先打个比方,一个年轻小伙外出打工满打满算一个月可以挣5000左右,我给他6000块钱一个月在老家种田种地,你猜他会怎么选?可以这么说大部分还是选择外出打工,我之前有了解过,即使老家挣得多一点,很多人还是愿意外去打工,因为,外面工作轻松,不用晒太阳淋雨,工作体面,外面世界繁华,挣钱机会多等,他们眼中的好处。归根到底农村种田种地不挣钱,就这么现实。现在农村现状都是“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试问老人又有多少能种地下田的,不是不想种,是干不动了,在农村很多人是这样想的,自己因各种原因种不了粮食,但田地不能空在那里,总要种点什么,好证明这块田地是他的,因此,农村就出现田地里种植松树、桉树、果树等树木。好端端的田地变成“退耕还林”了。
如何鼓励老百姓种植粮食虽然现在有粮食补贴政策,但还是存在缺陷,所谓的“粮补”变成“地补”,在农村只要有地就可以有补贴,并不需要种植才能领,包括我家基本在外务工,每年回家后还可以取点粮补,我见过好多人都是这样的,不知道我说的是不是对的,毕竟我没去取过补贴,这样只能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个人认为,要想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就得把粮食生产交给粮食种植大户和专业的合作社,让农民真正成为一个职业,把富裕的劳动力转到生产中,从而根据土地面积和付出劳动进行分红,这才是根本。现在农村一个人平均一亩地或者更少,很多人都不愿意种植,所以这种种植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了。
农业现代化生产可以借鉴美国、日本,它们都发展“机械化”和“现代化”种植,一人可以操控一个农场,其经济效益是相当高。
综合上述,发展农业需推进粮食机械化现代化,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工作强度,减少中粮人员,对不适合机械化作业地块进行改造,让其适应机械化作业,从而提高粮食种植经济效益。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喜欢的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期待共同学习、分享、交流!
现在农村普遍性不种粮改种树,如何鼓励老百姓种粮食?
我觉得这种情况应该是在山区或者丘陵地带,在我们平原地带基本上没有在自己的土地上改种粮为种树的。
2018年春季的时候我们村里的在自己自留地种植杨树的,全部砍伐掉该成种植春花生了。就拿我邻居家的0.8亩地的自留地5来说吧!种了五六年的杨树,去年卖的时候找了好多个买树的中间人才给卖掉了,因为他家的杨树太细了,他自留地前年那一家种树比较早,所以他们家的杨树就长不起来了。0.8亩地种了四五年的杨树一共卖了1200多块钱!卖了杨树以后种植了地膜春花生,底肥重施了有机肥和磷肥。去年春花生卖了将近1500块钱。真是种一年庄稼的收成比长四五年的树要卖的钱多。所以现在我们村里除了大坑里依然有树,能种地的地方都把树给卖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每当春季杨树的杨絮真是令人烦不胜烦,如果说不下雨村里的地上真跟下了一场雪一样!飞飘的杨絮特别容易引起人呼吸道疾病!所以这几年我们这里一直推行要把这种“美国杨”给砍伐完。
现在农村普遍性不种粮改种树,如何鼓励老百姓种粮食?
其实这就是民生问题,要是不种粮食你怎么生活?必须要把这个事情当做问题来处理,每一个农民要生产多少粮食?首先要解决自身温饱问题,农民要以农为纲。
现在农村普遍性不种粮改种树,如何鼓励老百姓种粮食?
感谢邀请。以前农民都是种地的,近些年有些地区开始种植苗木,原因主要还是种植苗木比种粮食的综合效益更好,但整体上在耕地上种植树木的少数。
我们先看一些种苗木比较多的地方,多是在坡边地、河滩地等不好的荒地上种植,种出规模的也多是当地政府的支持,发展特色苗木花卉经济,这类经济作物有个共性:第一波、第二波一般都能致富,后面跟风的十个得死九个,市场价格波动大,风险也相对较大。
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家里常年没人,就种点树,也不管理,等多少年想起来了给卖掉。这一类的一般就不是图赚钱的,而且也赚不了钱,说白了就是图省事,不让地闲着。
当然,应该说这几年粮价的下跌,也正在迫使农户转种其他经济作物,以便获得更好的种植收益。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改种其他作物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在耕地上,除了粮食之外,还有很多经济类作物可以种植,比如蔬菜、花卉,再比如药材、草莓等,都是不多的选种作物,而且收益整体来讲要好于粮食作物。
但是将好好的农田去种树,每日粮油觉得还是不靠谱的,除非有当地政府的统一规划——从国家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角度来看,私自更改耕地用途是违法的!
现在农村普遍性不种粮改种树,如何鼓励老百姓种粮食?
没有那么严重,种粮的农民还是很多的。只是一小部分农民经济确实困,有加上家庭条的恶化出门打工,把土地闲置,是因为农村的老人年龄太大无能为力耕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