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钱请律师,那么即使站在正义的一方是不是也有可能败诉?

想知道这个问题的完整答案,你需要对法律有一个整体的理解。

法律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实体法,简而言之,就是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应然”状态。例如,甲向你借了1000万元,约定一个月归还,这里权利义务的应然状态就是甲应该在到期后偿还你1000万元。

程序法,简而言之,就是实现实体权利义务的手段。甲向你借了1000万元到期不还,你怎么办呢?可以通过诉讼手段要求甲还钱,规定你实现1000万债权的手段的民事诉讼法就是程序法。

现在回到你的问题,你所说的“站在正义的一方”应该是指“在实体法上站在正义的一方”。根据客观的事实依照实体法,这权益是你应得的,例如甲应该还你1000万元却不还,这时候你就是站在正义的一方。但是,在真实的世界中,法律条文的含义不是唯一,在不同人看来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也就是说,你认为的正义与对方的认为的正义有可能是不一样的,你跟对手之间有一个对抗关系。在这时候,律师有可能帮你争到你所要的正义。

你的权益(正义)需要通过程序实现。程序上的不确定性更多了。

在法庭上用于裁判的“事实”不是你所经历的客观事实,除调解外,司法裁判结果的作出是要建立在法官所认定的法律事实之上的。法律事实并非凭空形成,除了那些不必举证的事实,必须以证据为基础,是能够用经司法审理认可的证据所证明的事实。也就是说,你必须懂得运用证据去说服法官。

关于客观事实与“证据事实”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案件客观事实的发生就像一个花瓶被打碎,而证据就是这个花瓶散落满地的碎片,“证据事实”则是由这些碎片所证明的事实。在法庭上用于裁判的“事实”不可能是你所经历的客观事实的重现,只能是事实碎片(证据)的重构。当你打破花瓶后,你无法找到所有的碎片,即使找到了绝大多数的碎片,你也无法重新拼接成为与先前一模一样的完好花瓶,凭借证据这样一些事实碎片重构的案件事实与客观事实之间有可能存在一些差别。也就是说,运用证据去证明事实,如果你不是律师,有时候会吃亏的。

除了证据之外,程序有它的时间性,如果没有把握好,可能导致诉讼权利的丧失,而失去胜诉机会。请律师可以帮助你解决这样一些问题。

我的结论是:没有钱请律师有可能增大败诉的可能。如果没有钱,你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法律问题或者法律学习的难题也欢迎私信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我的著作《一句话理解法律:学法律就这么简单》已在当当、京东、淘宝上市。比答题更精彩的那些意想不到的观点在那里,欢迎选购。

如果没有钱请律师,那么即使站在正义的一方是不是也有可能败诉?

只能说,当今庭审日趋专业化,不请律师就很有可能不能很好地呈现案情、表达诉求,便很有可能面临着败诉风险。这个问题涉及到“法官居中裁判”、“事实真实和法律真实”两个方面的法律知识,我来简单介绍一下。

首先,我国司法制度经历了一些转变,以前法官的职权主义比较浓厚,即法官审案应当主动查明案件事实,当原被告双方没有很好、很完整地呈现出案件事实时,法官会主动调查,主动查明案件事实,然后根据查明的案件事实做出判决。因此,这一时期原告无需担心自己的诉讼经验不足,因为法官反正都会帮助自己查明事实的。

但是,“法官职权主义”也有较大弊端,因为赋予了法官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案件公正依赖于法官的正直与否,这其实是不太可靠的倾向。于是,我们的司法制度逐渐改为了“谁主张、谁举证,法官居中裁判”的庭审规则。在这一规则下,法官只根据原被告双方所呈现的事实裁判,而不会主动查明案件事实。因此,如果原告诉讼经验严重不足而又没有聘请律师,在庭审中就会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所谓真实分为“事实真实”和“法律真实”。事实真实是指事情的本来面目,而法律真实是能够通过证据所证明的事实。在大多数情况下,事实真实和法律真实是有偏差的,而法官只会根据法律真实依法裁判。因此,对于诉讼参与人来说,最重要的表示将自己主张的事实真实,演绎成法律真实给法官看,而这就需要非常高超的庭审技巧才能实现。

因此,聘请律师的作用在于,他能利用自己的诉讼经验和专业知识,让法律真实尽可能地接近你的事实真实,从而促使法官做出公正判决。

如果没有钱请律师,那么即使站在正义的一方是不是也有可能败诉?

现在还有几个有公正心的律师?

如果没有钱请律师,那么即使站在正义的一方是不是也有可能败诉?

不管请不请律师,即使请了律师,在诉讼中都是有败诉的风险的。

正义分为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司法实践中往往更青睐程序正义,通过法院和当事人的不懈努力还原案件真实,然后尽可能无限地接近实体正义。所以,在诉讼中要想让法官明白自己是所谓的“正义”的一方,我们就需要尽可能地去还原案件真实,并且遵守程序的规定。在诉讼中,要想胜诉,当事人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证据的收集和举证期限

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形式,即是说当事人要想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必须拿出充足的证据。自己举证往往会有很多困难,有的时候是收集的证据不足,有的时候是收集证据的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导致证据不能采信,例如录音未经对方许可,使录音可能丧失证据效力。【这种情况下,往往专业的律师更知道应该怎么做。】但是如果事情简单清楚明了,自己也可以收集好证据。当事人必须在一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无正当理由,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这个时候就可能会承担败诉的风险。

诉讼时效

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在诉讼中,当事人需要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比如说,有人找你借了钱到期没有归还,而你在三年之内,既没有向他主张还款,又没有提起民事诉讼,那么,在三年之后起诉,如果对方以已超过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那么法院就会判你败诉。这个时候即使你是“正义”的一方,他也的确欠你的钱,但是依照法律规定,他就真的可以不用还你钱了。

按时参加庭审,缴纳诉讼费用等程序性事项

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按照法院的通知按时参加庭审,缴纳诉讼费用。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不按时参加庭审,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就会承担败诉的风险。

所以,回到题主所说的问题上来,其实是否败诉,和请不请律师没有必然的联系。律师只是在诉讼过程中起到辅助的作用,如果当事人自己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并且熟悉民事诉讼的整套程序,那么也是会胜诉的。但是,一般来说,很少有人可以做到这些,那么没有请律师的话,就可能面临无法还原案件真实,无法实现实体正义。

仅供参考,欢迎讨论!

关注南山法律人,每天一起讨论热点问题!

图源网络,侵删。

如果没有钱请律师,那么即使站在正义的一方是不是也有可能败诉?

1,,正义不正义,正是法院说了算,所以你的问题的正义是两个概念,你弄混了。

首先,你的正义是事实正义,不是法律正义。

你被打了,全身多处骨折,你也知道是谁打的,但没有其它人看见,也没有摄像头或其它证据证明谁打的,法院就不能说打人者有罪。

这叫法律正义。虽然上帝和佛祖都看见了那人,但没法进入到法律程序之中。

事实正义,是当然打你的人应受制载,但你包括法官,皆为凡人,

这是第一种情况,事实正义和法律正义完全相反。

2---第2种情况,是事实正义并不明显显示出对方应受制载,比如你被打是你首先故意挑衅在先,对方应不应受制裁,在两可之间,或6比4之间。

3.有人证物证展示对方应受制裁,但你未在法定程序中展示或其它情况,对方还是不能受制。

4"""""""律师在这三种情况中,皆有作用

1+++情况,律师会想办法让上帝不参与的情况下,如何展现对方的不法行为。

2---律师能发挥更大作用,

3::::律师在程序上发挥

法律只是解决予盾的方式之一,法律只是达至正义好的手段,而不是正义本身。因为在古代,占卜解决谁对谁错。

而律师是保障你,更好的用好法律手段从而保护你们权利。

如果法律是🔫,那律师就是狙击手,如何用好枪是狙击手的专业。

如果没有钱请律师,那么即使站在正义的一方是不是也有可能败诉?

首先在法律的框架下,任何事实都需要证据足以论证,即便是正义的事实也是如此;

其次法律的公信力是靠司法制度和在其中工作的若干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再次对于权利的公权力救济方式有一定的程式和途径,通过请律师来代理解决只是其中之一;

最后如果证据站在了你的一方,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可以胜诉的,当然你会胜诉。即便一审没有胜诉,还有二审,再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