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何要临幸魏王豹的宠妾?这件事带来怎样的历史后果?

魏王豹的宠妾就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姬。按理说,薄姬与刘邦扯不上关系,更不可能生下一代帝王,但有些事情注定机缘巧合。

薄姬父亲平民出身,相貌英俊,举止潇洒,于是当邂逅了魏国宗室之女魏媪后,被对方一见钟情,遂确立恋爱关系,一起幸福生活。

薄姬出生不久,薄命的父亲去世,于是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由于近水楼台的缘故,薄姬成人后被母送入魏宫,成为魏王豹的一名王妃。

战国风云突变,魏国命运沉浮。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决黄河之水淹没魏都大梁,魏国灭亡。

陈胜、吴广举旗反秦后,隐姓民间的魏国后裔魏咎、魏豹兄弟二人参加灭秦起义,并得以复国。

不过,当秦将章邯杀出关中后,义军悉数被灭,只剩下被孤立的赵国还在拼命挣扎。毫无悬念,魏国再遇劫难,魏咎被迫自杀,而魏咎之弟魏豹则出逃魏国,投奔了楚怀王。

楚怀王是项梁拥立的傀儡,项梁战死后暂揽大权,得益于楚怀王的支持,魏豹又率领数千人马杀回魏地。小有成绩后,便自立魏王,可见魏豹是一个很有志向的人。同时,楚怀王又命项羽率军北上解救被秦军围困的赵国。

项羽破釜沉舟,击溃秦军,王离被灭,章邯投降。之后,项羽率部西进入关,主持封分天下诸侯,魏豹被封为西魏王。

楚汉战争开始后,魏豹如墙头草般摇摆,时而依附刘邦,时而投靠项羽,要么保持中立,坐观虎斗。显然,魏豹有等楚汉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利的打算。

魏豹如此操作是有理论依据的,因为他的丈母娘魏媪曾带薄姬让当时炙手可热的相士大师许负看过相。大师坦言,薄姬日后“可为天子之母”。如此一来,魏豹更坚信自己必成大器的梦想不再是一个幻想,而是一个呼之欲出的现实。总之,要么自己称孤道寡,要么自己的儿子君临天下。

不过,实事证明魏豹仅限于丰富的幻想能力,根本没有逐鹿天下的才干,就连分一杯羮的机会都没有。

刘邦彭城兵败,经休整卷土重来,一面与项羽对峙于荥阳,一面派韩信北上掏空项羽后方,上演了一个“狼三则”的故事,于是魏国成了韩信第一个消灭的目标。起初,魏豹颇有拒敌千里的豪情壮志,并认为自己坚不可摧,但是很快他便发现在韩信面前的自己不过一块豆腐。

韩信灭魏后,遂将将魏豹及其妻妾当作战利品送抵荥阳。后来,刘邦抵挡不住项羽的进攻,于是让二千妇女披盔挂甲作掩护,然后狼狈逃出荥阳。而魏豹则被留守的大将周苛斩杀。

刘邦占据成皋后,将魏豹原所有姿色不错的妻妾逐一临幸,唯独薄姬成了漏网之鱼。何以如此?一来刘邦忙不过来,二来薄姬没有往刘邦眼皮底下凑。

那么薄姬做什么呢?织布坊织布。不过,织女很快会牛郎。

一日,闲逛的刘邦偶尔听到有人嘲笑薄姬。问清缘由后,刘邦发了怜悯之心,于是直奔织布坊。薄姬说,梦到一条龙盘在身上。刘邦说,那好,我来成全你。一年后(公元前203年),刘恒降生。

公元前196年,代相国陈豨造反被灭,刘邦封刘恒为代王。刘邦一共八个儿子,刘恒不是最早出生,也不是最早被封王。挑来选去,刘邦把代国给了刘恒。

代国毗邻匈奴,经常受到滋扰。公元前200年,匈奴让刘邦吃尽苦头,如今刘邦又让刘恒去堵匈奴的门口。可见,刘恒的地位与秦国当年的异人(后来的秦庄襄王)相差无几。

显然,异人有一个不受宠的母亲夏姬,刘恒也有一个不受宠的母亲薄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后来异人被吕不韦运作上春秋国王位,刘恒被元老重臣拥立为帝。

刘邦去世后,生前受宠的嫔妃都被吕后囚禁,日日泪洗面,天天受折磨,过上了冰火两重天的生活。而薄姬则被刘邦临幸一次后又做起了卑微的织女,直到交给刘邦一个孩子,之前从没有与刘邦会面。所以吕后认为薄姬最单纯、最没给她心里添堵,于是将其放行到代国与儿子团聚。

反观那些在刘邦生前恃宠而骄、养尊处优的诸夫人们,当刘邦闭上眼睛那一刻,她们全部沦为吕后报复的对像。因此,默默无闻的薄姬结局最完美,也算是一个最有智慧的女人。

更重要的是,刘邦去世,吕后掌权,刘姓宗室被虐的惨不忍睹。而刘邦的嫡子刘盈在坐了6年有名无实的皇帝后,终于郁郁而终,他的几个儿子也在吕后及元老重臣的遮遮掩掩中草草离世。

专横跋扈的吕后家族同样没有好下场,吕后去世后,失去主心骨的吕家宗室慌作一团。最终在刘家宗室及元老重臣的围攻下灰飞烟灭。

诸吕被除,谁来当皇帝,人选一大堆。

首先,齐王刘襄有资格,因为他是刘邦的长孙,而且在灭诸吕的过程中冲在最前面。但是他的舅舅驷钧是个大恶人,重臣怕镇不住,担心将来外戚专权的历史重演。

其次,惠帝刘盈的几个儿子与吕家是外甥关系,重臣担心将来遭报复,所以只能杀不能立。

再则,刘邦的七子淮南王刘长也能入选,但随后也被否决。理由是,年轻,还有一个狼一样的外祖母。

最终,上述人选被逐一淘汰。然后,诸吕功臣打起了代王刘恒和主意。重臣认为,刘邦四子刘恒最合适,一贤德,二宽厚仁慈,三母亲薄姬老实,四为刘邦健在的长子。因此,最佳人选刘恒幸运当上汉朝皇帝,是为汉文帝。此后,终汉一朝,大汉皇室系出刘恒一脉。

那么,刘邦邂逅薄姬带来了什么历史后果?也就是说,薄姬在汉朝历史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如果没有薄姬出现,刘邦就少了一个儿子,但是他们还会遭到吕后的算计。首先,长子刘肥、次子刘盈死于吕后之前;其次,三子赵王刘如意、四子梁王刘恢、五子淮阳王刘友等还会被毒死、饿死、气死;再则燕王刘建依旧骑马打猎摔死;最终会剩下淮南王刘友。

刘友为什么能免于吕后算计?因为吕后是他的养母。公元前199年,刘邦围剿朝王信余部赵利,途经东垣(今石家庄),赵王张敖为岳父刘邦献上了一个赵姓美人,于是一次播种,赵美人怀孕。

后来,张敖因手下大臣谋杀刘邦事件泄露,包括赵美人在内的全部亲信被抓往长安大牢侯审。结果,赵美人不堪受辱,于是生下儿子刘长后自杀。而刘邦只好将孩子交给发妻吕后抚养。

那么,元老重臣会立淮南王刘友为帝吗?肯定不会。显然,如果没有薄姬生下的代王刘恒,诸吕被除后,元老重臣将会陷入尴尬境地。如果他们与刘姓宗室对立,双方肯定会付之战争,到时的大汉江山前途堪忧。

因此,历史的微妙之处在于,往往会因为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而悄然发生变化。而当木已成舟时,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有道理。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刘邦为何要临幸魏王豹的宠妾?这件事带来怎样的历史后果?

简单来说,顺水推舟。

刘邦的性格是“好酒及色”,薄姬又正好“有色”,这样刘邦宠幸薄姬并不难解释,正如题主所说,薄姬曾是魏王豹的姬妾,怎么又到了刘邦手里?这就不得不说魏王豹的作死。

魏豹是战国时期魏国王室后裔,魏国被秦国灭掉以后,魏豹就在魏国境内当着自己的老百姓。秦末陈胜吴广期以后,魏豹跟哥哥魏咎两人前去投奔陈胜,以报家国之仇。

陈胜派他们随将领周巿率兵攻略魏地,拿下二十余城后,众人想要拥立周巿为魏王,周巿不肯,决意拥立魏国王室后裔。商议后,周巿立魏咎为魏王,自为相国。

没多久,秦将章邯率兵平叛,击败陈胜后,他继续进军,攻击魏国,周巿被杀,魏咎,纵火自杀。魏豹带着残兵,投靠了楚怀王雄心。

灭秦之后,项羽因巨鹿之战的战功和手中的军队,成了当时威望与实力最强者,他自己主持了分封,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随后分封十八路诸侯,魏豹为封为西魏王,都平阳,刘邦则被封为汉王,都南郑。

项羽这种分封方式引得众多诸侯不满,燕地、赵地、齐地相继爆发战争,项羽分封的王都死于非命,尤其是齐地田荣,竟敢公然反抗项羽,项羽挥兵东向,要解决齐国这个茬子。

趁着项羽东顾的机会,刘邦玩了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冲出秦岭,横扫关中三个诸侯国,随即挥兵东向。

汉军在关中行动之迅速,让天下看到了刘邦的实力,几个墙头草瞬间摇摆起来,河南王瑕丘申阳投降,韩国不降被灭,魏豹见状,赶紧率军跟在了刘邦身后。

汉军顺手灭了殷王司马卬,随后南下进击彭城,项羽连忙回师,趁着刘邦占领彭城后的大意,大败汉军,刘邦仓皇逃窜,至此,楚汉争霸进入你来我往的阶段。

彭城之战后,魏豹觉得刘邦有点悬,就以探亲为借口,带着自己的人马回了魏国,作壁上观。

这时候,薄姬的老妈魏媪出场了,她请著名相士许负到魏王宫给魏豹夫人也就是薄姬相面,许负说薄姬相貌大贵,将来生下孩子一定能当天子。

魏豹听说后,心思起来了,既然孩子是天子,父亲当然也是天子,怎么还能跟汉王混呢?肯定要自立山头的。

此时刘邦正跟项羽在荥阳相持,胜负难分,魏豹就宣布独立,又派人项羽,打算捞一杯羹。结果汉军分兵攻魏,迅速拿下魏豹,魏豹成为阶下囚。

为了收买人心,刘邦没杀魏豹,只是将其囚禁在荥阳,美其名曰共同守城,到后来楚军猛攻荥阳,守将周苛担心魏豹反水,就将他杀了。

而薄姬在魏豹被俘之时,就被收进了汉王宫中的织室,当女工,这也算是一贯操作,亡国女眷被贬为奴婢。

等到魏豹死后,刘邦到织室猎艳,看到薄姬长得还不错,就收入后宫,可惜刘邦并不缺美人,一年多都没想起来薄姬。

直到后来跟宠姬管夫人、赵子儿聊天时,听到两人谈论薄姬,刘邦询问之下才得知她们三人是旧识,还约定“先贵无相忘。”只不过这两人没打算履行约定,只是当做笑话来说。

不过听她们这么一笑,刘邦来了兴趣,当晚召见薄姬。薄姬抓住机会,编造说自己昨天梦到了苍龙盘在她肚子上,刘邦这老色鬼自然乐得帮忙。

不久后,薄姬怀孕了,生下儿子刘恒,不过此后她也很难再见到刘邦,恰恰是因为无宠,他们母子非常低调,这才躲过了吕后的迫害,得以活着到封地代国。

刘邦死后,太子刘盈继位,刘盈是吕后的儿子,因无权而沉湎酒色,二十三岁就去世了,吕后有扶持了两个孙子当傀儡皇帝,可等她去世后,功臣集团铲除诸吕,废杀傀儡小皇帝,迎立了代王刘恒,是为汉文帝,薄姬母子低调了几十年,迎来了最后的胜利。

刘邦为何要临幸魏王豹的宠妾?这件事带来怎样的历史后果?

汉高祖刘邦派曹参攻占魏国之后,将魏王豹的妻妾悉数纳入宫中,其中就有管夫人、赵子儿和薄姬。

这三人自小相识,情同姊妹,虽不曾桃园三结义,却也相互约定:"谁若人前显贵,勿忘当年情谊"。

入宫之后,管夫人和赵子儿都先后得到刘邦的宠幸,唯有薄姬被送入宫中织布的工房,连见皇帝一面的机会都不得,就更遑论得到皇帝的御幸。

管夫人和赵子儿看在眼中,急在心上,有一次适逢刘邦坐在河南宫内的成皋台上,叫来她二人相伴,她们便有意提及当年和薄姬的约定,让刘邦在感慨命运无常的同时,对薄姬充满了同情之心。

于是,刘邦召来薄姬,抬眼看去,也是一位姿色出众的美人儿,一颦一笑间,透着一股说不出来的风情。

刘邦心中一荡道:"朕和你今日得见,也是有缘,你有什么要求但说无妨,朕必定遂了你的心愿"。

薄姬一低头间,娇羞隐现:"臣妾昨夜做了一个异梦,不知当不当讲?″。

"说来听听"刘邦奇道。

"臣妾昨夜梦见有一条苍龙盘踞在臣妾的身体之上,今日便承蒙大王召见,臣妾愚味,未知是吉是凶,还望大王指点"。

刘邦哈哈大笑起来:"这是显贵的吉兆,朕就成全了你″。

于是一夜云雨,刘邦去了。让薄姬没有想到的是,她和刘邦做成的竟是"一夜夫妻",自此之后,她再也无缘和刘邦有任何亲近的机会。

但就是这一夜的机会,却让她身怀龙种,并于公元前202年诞下一子,是为代王刘恒。

身份卑微的薄姬十分知足。虽然年轻的时候魏国第一相师许负曾言她"相貌大贵,必生天子",她并没有将之放在心上。毕竟代王刘恒非嫡非长,自己地位卑下,"天子"之说怎么看都是一种奢望。

这养就了她与世无争的性格,"相夫"不成,那就潜心于"教子"。他们母子俩躲进封地,以仁爱治国,遂使代地得于大治。

但世间的事就是这般奇妙,你越是不争的东西,它偏偏就落到你的头上。公元前180年,吕后一死,以陈平、周勃为首的朝廷重臣一举平定诸吕之乱,并迎代王刘恒为新帝,是为汉文帝。

陈平、周勃选中刘恒,除了刘恒在代地的大治己经展示出明君固有的气象,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薄姬的身份卑微,外戚力量最为薄弱。

对于才遭受外戚专权之祸的大汉王朝来说,既有了前车之鉴,当然不肯重蹈覆辙。事实上汉文帝在位期间,薄家封为侯爵的只有一人。

汉文帝即位之后,励精图治,很快实现了国家富强,百姓安康的政治局面,他开启了"文景之治"的发端,为后来的汉武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难能可贵的是,母亲薄姬病重,他还亲自尝试汤药,侍奉榻前。这份孝心,让他名列《二十四孝》。

有子如此,母复何求。

刘邦为何要临幸魏王豹的宠妾?这件事带来怎样的历史后果?

谢邀,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朝秦暮楚,致使身死国灭

西汉元年,项羽凭借在巨鹿之战的威望,地位逐渐凌驾于各诸侯之上。为了瓜分胜利的果实,他首先是封自己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然后封刘邦为汉王,定都南郑;章邯为雍王,定都咸阳;司马欣为塞王,定都栎阳;董翳为翟王,定都高奴;魏豹为魏王,定都平阳等众人为王,由此来看,魏豹起初是跟项羽混饭吃的!

话说当时的天下大势,可以用表面风平浪静其实暗流涌动来形容。首先第一个不服这个分配方案的就是刘邦,因为楚怀王曾说谁先进入咸阳谁就是汉中王,此时却硬生生的被项羽捻到了巴蜀之地。于是在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下,仅仅3个月就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个王国从地图上抹掉了,一时间刘邦能吞并天下的趋势越发明朗,投机成性的魏豹也看到了这一点,顺理成章的在刘邦从临晋过黄河的时候,率领手下人加入了讨伐项羽的刘邦大军!

可能是上苍想给刘邦一个安慰,故意安排项羽去打不听话的齐国,特意留了一个兵力空虚的彭城给刘邦。原以为是一场苦战的刘邦,此时自信满满的享受着项羽的宫殿,安抚着项羽的姬妾,一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惬意样。殊不知项羽接到奏报后,留下了诸将继续攻打齐国,自己则带着3万精锐星夜兼程,顿时刘邦瞬间从云端跌落到了谷底,首先是大军溃散而自己只身逃脱了,其次是吕后与老爹被项羽抓了,最后在半道上碰见刘盈姐弟,眼看着楚军在后面追的甚急,多次将姐弟扔下马车幸亏夏侯婴挽救!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当刘邦失利的消息传到了魏豹的耳朵里,那他心中的小算盘又满负荷开动了,经过复杂严密的计算后,他再次投向了项羽的怀抱,拒绝了刘邦的请求!暴跳如雷的刘邦,派出了韩信将其抓了回来,其国被分成了河东、太原、上党3个郡,最后被守荥阳的周苛杀了!其家眷也被没入刘邦的宫中,其中就包括汉文帝的母亲薄姬!

通过分析魏豹的一生,他都是在为了自己的利益朝秦暮楚,丝毫没有自己的主见与底线,最后失信于刘邦和项羽等众诸侯,做人到他这个层面焉有不败之理!

无心插柳,孕育一代贤主

自从被没入刘邦后宫之后,薄姬以织布过着平静的日子有一年多。其曾经的闺蜜管夫人、赵子儿都先后获得圣眷,只有她不温不火却也不争风吃醋。两人看着她现在的样子,羞愧难当的说起了三人幼时的约定,恰巧被刘邦听到了!从来没有注意过她的刘邦,突然对她的言行举止留意了起来,没想到是越看越心动,最后水到渠成的受宠了,一年以后就生下了汉文帝!

吕后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心狠手辣,不仅对功臣是斩尽杀绝,例如韩信就殒命她的长乐宫。而刘邦的嫔妃也没躲过她的黑手,尤其是刘如意的母亲戚夫人,竟然被剁掉手足泡在酒坛里面,而薄姬却以不悲不喜的态度,教育儿子识文习字不参与后宫之争,厚道人有好报,最后其儿子成了汉文帝,自己当了太后!

今天来研究他们夫妻俩,一个是处心积虑的争夺利益,最后落得身死国灭的悲惨结局,另一个是不争不抢的过日子,最后收获了儿孝孙慈的天伦之乐!究其原因就是,做人要以老实本分为重,知足常乐!

刘邦为何要临幸魏王豹的宠妾?这件事带来怎样的历史后果?

“布衣将相第一人”的汉高祖刘邦为何要临幸魏王豹的宠妾?因为刘邦可怜这个女人,然而就是因为这一次的可怜而被宠幸的女人,诞下一位千古贤君,从而开启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为西汉走向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就是汉文帝刘恒,他被世人称做:在高祖刘邦之后汉朝最完美的一位皇帝!他在位二十三年间,就连史学家也挑不出他的缺点!

朋友们,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述刘邦因一时兴起临幸魏王豹宠妃后,诞生出一位令大汉朝代崛起的千古明君的标杆皇帝:汉文帝刘恒的故事。

一、汉高祖刘邦,为何要临幸魏王豹宠妾:

朋友们,刘邦临幸的这个女人,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薄姬,也是汉文帝刘恒的母亲。

而薄姬这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将汉文帝刘恒,培养成为一位千古贤君。

先说薄姬的母亲魏媪:

薄姬母亲魏媪,是魏国宗室后代。父亲吴国人薄生,可能是由于工作需要,被借调到魏国工作。

随后,这个多情的薄生便与魏媪产生感情后生下薄姬。

朋友们,大家看到古人的名字是不是都感觉很有趣,那么古人是依据什么而起的名字呢?今天我给大家科普一下:

薄姬母亲为啥叫魏媪呢?

因为在古时把中年女人称作“媪”,所以便叫魏媪。

那么薄姬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呢:原来薄姬的父亲薄生,在吴国是有老婆的,到魏国后跟魏媪也没有明媒正娶,正式结婚,二人只是偷偷摸摸的地下情。

而薄姬出生后,还没来得及上户口呢,这个薄生便就染病而亡。

朋友们,大家知道吗,古时生了孩子后没有户口,也就没有名字,就是私生子,在当时很受人们歧视的。

由于“姬”在古代是对女子的一种美称,当薄姬长大后,大家便叫她薄姬。

然后说魏王豹:

这个魏王豹本是魏国王族后代。当秦始皇灭魏之后,魏国王族便成了普通的官员。

薄姬母亲通过关系,便把她送进了魏王豹宫中。

而这时,魏王豹正跟哥哥魏咎,一起在陈胜手下为将。

陈胜手下大将周市收复魏国后,陈胜就让周市做魏王,但周市很谦虚,把魏王让给魏咎,自己当个相国。

后来,秦朝大将章邯带兵把魏国再次消灭,魏咎自杀。

魏王豹就带领手下人逃到楚国,投靠了项羽。于是项羽便封他做了魏王,继续带领魏国人反秦。

再后来,魏王豹感觉项羽打不过刘邦,便又投靠了刘邦。

再说薄姬:

魏王豹被项羽封为魏王当年,薄姬已经是魏王豹的妻妾,但由于长相普通,估计也就中等偏上而已,所以魏王豹当初也不太宠爱她。

她母亲魏媪不愧是皇室之女,十分懂得后宫之间的权斗。便想了个办法:让相师在魏王豹面前说些好话,以便让薄姬受宠。

大家知道,古人都比较迷信,对相师说的话都深信不疑。

于是,魏媪便通过关系,找来当时最闻名的“第一女相师”许负,给薄姬相面。

朋友们,这里先来个小插曲,为啥我要提到这个许负?因为许负,直接决定了汉文帝刘恒的命运。

如果没有许负,也就没有汉文帝刘恒,西汉也不可能走向繁荣昌盛。

这个女相师许负(公元前221-公元前138年),字莫负,河内郡温县人。

她是西汉初年著名的相士,也是古代第一女神相。

精通周易相术,而且看相十分精准,预测非常灵验,凡是找她看相的无一不准。

汉高祖刘邦也十分赏识她,封她为“鸣雌亭侯”,她也是古代中女性列王侯之一。

她的师傅是黄石公。说起黄石公大家可能都不太知道,但我说起汉朝三杰之一,也就是帮助刘邦打败项羽的张良,大家就都知道了吧!

张良的师傅也是黄石公。所以,许负与张良应该是同门师兄妹的关系。

许负从一出生就充满神奇色彩。据说许负出生之时,手握一块白玉,玉中含有周文王的八卦图,若隐若现。在百天时,这许负就能开口讲话,十分神奇。

而最神奇的是:如果许负笑着对人时,这些人就有好运,能升官发财;如若对人哭,这些人就倒霉透顶,甚至大难临头。

好了朋友们,话归正题:当许负看到薄姬时,大吃一惊,对着的薄姬母亲说:“您的女儿将来定会生个天子,而她就是皇上的母亲。”

据《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记载:“及诸侯畔秦,魏豹立为魏王,而魏媪内其女於魏宫。媪之许负所相,相薄姬,云当生天子。”

魏王豹听说后自然十分高兴,认为自己就是那未来的天子,于是也就开始宠爱薄姬。

从此以后,魏王豹就决定不跟刘邦干了,背叛了刘邦自立为王。

刘邦知道后,大为恼怒,于是便派韩信攻打魏王豹。

魏王豹最终兵败被擒,不过刘邦没有杀他,就把他囚禁在荥阳。

刘邦打败魏王豹后,掠走他全部妻妾,自然也包括薄姬。

后来项羽攻打荥阳,刘邦的将领周苛,认为魏王豹是墙头草,很不可靠,便把他杀掉了。

最后说说千古贤帝:汉文帝刘恒。

一开始,薄姬可能是因为长相并不十分出众,所以不受重视。

被送到织衣房当个织女,天天从事着繁重的工作。

有一天,刘邦偶然听到自己的宠妃管夫人和赵子儿在谈笑风生的说着什么,便问她俩因何谈笑。

原来管夫人和赵子儿曾是魏王豹的嫔妃。当时薄姬受魏王豹宠爱时,她俩便费力讨好巴结薄姬。

而薄姬为人比较和善,就与她俩定下誓言:“我们三人不管是谁发达了,都不要忘掉另外两人,而且一定要帮助另外两个人!”

然而这两个人现在非但不帮助薄姬脱离苦海,而且还嘲笑她命苦。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而刘邦也是个情种,见她俩说得是兴高采烈,心中甚是可怜薄姬的遭遇。

于是刘邦当晚便召见了薄姬。而薄姬也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昨天梦到有龙盘在我的身上”。

也正是这一句话,让薄姬此后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果然,刘邦听了很高兴:“这是吉兆啊,我就来帮你成全这件好事吧”。

有句老话叫做“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薄姬在第一次被刘邦临幸后便有了身孕,生下了儿子刘恒,也就是汉文帝。

八年后,也正是由于这个女相师许负的一句预言,保全了刘恒和母亲薄姬的性命。

许负对刘邦说:“如果刘恒留在宫中,将来必起祸患。”

所以刘邦便封八岁的刘恒为代王,奉命和母亲薄姬去了封地代地。

否则,汉文帝刘恒和母亲薄姬,极有可能难逃毒手,都得被吕雉所害。

果不其然,刘邦在公元前195年去世。吕雉专权,滥杀屠戮刘邦的皇子和宠妃。

而汉文帝刘恒和母亲薄姬也正是因为女相师许负的一句预言,逃过了这一劫难。

吕雉死后,太尉周勃联合丞相陈平等人粉碎吕氏势力。经过一番商议,朝中大臣一致推举刘恒为皇帝,既汉文帝,母亲薄姬也成为皇太后。

由于女相师许负,对汉文帝刘恒母子有救命之恩,所以刘恒既皇帝位后,便尊封许负为义母,并赏赐重金。

朋友们,那么汉文帝刘恒为何被称作汉朝最完美的一位皇帝呢?他又是怎样带领西汉走向繁荣昌盛,开启“文景之治”呢?

朋友们,打字不易,在我之前12月17日发文“汉文帝霸陵被发掘,那么他到底是怎样一位皇帝呢?”中,已详细叙述汉文帝刘恒的卓越功绩,这里就不重叙了。

总而言之,汉文帝刘恒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厉行节俭、改革法律、废除肉刑,开启“文景之治” ,最终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为西汉走向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邦为何要临幸魏王豹的宠妾?这件事带来怎样的历史后果?

本来刘邦是没有机会临幸魏王豹的宠妾薄姬的,没想到魏王豹造反,刘邦将他的女人一起收入囊中。这一临幸,给西汉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

闺蜜的嘲讽,让刘邦动了恻隐之心,临幸了薄姬

薄姬的母亲是魏国的宗亲,与吴国人私通,生下薄姬。薄姬的父亲去世以后,薄姬的母亲将女儿送给魏王豹为妾。

魏王豹开始的时候,跟随刘邦攻打项羽,后来背叛了刘邦。原因与薄姬有关。

原来薄姬的母亲曾经带她算过命,算命先生说薄姬以后可以生下天子。魏王豹知道以后,认为自己有皇帝命,于是背叛了刘邦,想等刘邦与项羽两败俱伤以后,自己再坐收渔人之利。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刘邦知道以后大怒,派大将曹参带兵生擒魏王豹,顺带将他的女人们也一起收入囊中。

薄姬应该并不很漂亮,所以薄姬开始并没有被充入刘邦的后宫,而是在宫里做了织布女工。

好在薄姬成为魏王豹的宠妾以后,有两个小姐妹关系不错,三人约定谁得宠以后相互提携,薄姬那时候对她们两个比较照顾。

闺蜜三人归了刘邦以后,那两个姐妹先后得到刘邦的临幸,两个人非常高兴,有一次嘲笑薄姬的时候,被刘邦听到。刘邦斥责了她们,然后对薄姬动了恻隐之心,当晚就临幸了薄姬。

因为刘邦后宫的女人实在太多,薄姬的姿色平平,所以很快就将薄姬淡忘了。

没想到这次临幸,薄姬竟然怀孕了,生下儿子刘桓,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

刘桓非常幸运,后来成为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

刘桓作为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与母亲薄姬一样,非常低调,本来没有机会成为皇帝,没想到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刘邦病逝以后,吕后掌握了实权,疯狂对刘邦的宠妃和儿子痛下杀手。

当时刘邦的第一宠妃戚夫人,一直与吕后争宠,想让刘邦废了吕后的儿子刘盈,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吕后杀了刘如意,将戚夫人做成人彘,没想到吓病了自己的儿子刘盈,刘盈很快去世。

刘桓和母亲薄姬一直不受刘邦待见,被打发到偏远荒凉的代地。刘桓做代王,薄姬成为代王太后。因为薄姬一直不争不抢,对吕后非常顺从,吕后就放过了他们母子俩。

等到吕后去世,诸吕被灭,刘邦的儿子只剩下刘桓和刘长。刘桓忠厚仁义,最重要的是母亲薄姬没有任何势力,杜绝了像吕后一样外戚专权的可能,成为皇帝的最佳人选。

刘桓当了皇帝以后,史称汉文帝,兴修水利,废除了连坐法,安民为本,减轻徭役,开创了“文景之治”,为汉朝中兴打下基础。

我是子龙威武煮酒谈史,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