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叫赵云娶桂阳第一美人?
三国时期其实是有不少绝色美女的,非常有名的美女比如说貂蝉、大小乔,其实三国还有四大美丽少妇,分别是甄氏、邹氏、杜氏、樊氏。
甄氏是袁绍的儿媳妇袁熙的妻子,邹氏是张绣的婶娘,杜氏是吕布部将秦宜䘵的妻子,樊氏是桂阳县令赵范的寡嫂,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最后一名美少妇,桂阳县令赵范的寡嫂--樊氏。
众所周知,曹操好人妻,只要看到别人的老婆很漂亮,曹操会想着法子娶回来,四大美少妇中曹操就娶了两个,还有一个甄氏留给了自已的儿子曹丕,而今天的主角樊氏可是曹操得不到的渴望。
但并不是人人都好这一口,显然赵云就不喜欢别人的妻子,哪怕是寡妇,在赤壁之战后,赵云随刘备、诸葛亮南征荆南四郡,赵云领兵攻打桂阳县,只一战便活捉了桂阳县令赵范手下大将,赵范也知道赵云的威名,因此打开城门投降了赵云。
赵范投降后,备置酒菜执行赵云,这一聊得知赵云与赵范除了同姓,还同是常山郡真定县人,而且两人出生年份也相同,两人同姓又同乡还同年,这在三国乱世中,是非常难得的,简直是缘份啊,于是赵云和赵范当场结拜为兄弟,赵云大赵范四个月,因此赵云是兄长。
两人继续把酒言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赵范为了拉近与赵云的关系,请把自已哥哥去世后留下的寡嫂樊氏请出来了,并向赵云介绍,赵云看樊氏身穿白色的丧服,但是生得一幅倾国倾城的容貌。
赵范接着对赵云说:家兄已经去世三年了,我常常劝嫂子改嫁,但嫂子说改嫁可以,只要满足三个要求就可以,一是文武双全、天下闻名;二是相貌堂堂、威仪出众;三是要姓赵。因为有这三个要求,所以家嫂一直没有遇到好人家,现在兄长您来了,家嫂正好托付给兄长您!我们就亲上加亲了。
结果赵云一听这话,非常生气说:我既然与你结拜为兄弟,你的嫂子就是我的嫂子,我怎么能做如此不伦之事呢!
赵云这一拒绝,就直接把两人关系弄僵了,赵范老羞成怒,赵云还打了赵范一拳就离开了,两人不欢而散,就这样反目成仇了。
两人闹僵后,赵范还设诈降之计想击败赵云,可是被赵云识破,并俘虏了赵范,押送到刘备面前,刘备就审问赵范,赵范就把前面与赵云发生的一幕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尤其是赵云不肯接纳赵范的寡嫂那一段。
赵云为什么不肯接受赵范的寡嫂啊?
有四个原因:
1、赵云与赵范已结拜为兄弟,如果还娶寡嫂,赵云操心遭人耻笑唾骂;
2、寡妇再次嫁人,有失贞节;
3、赵范刚刚投降,还不知道他心里安的是什么心?
4、主公刘备刚刚平定荆南,还没有稳定,赵云不想因为这事坏了主公刘备的大事。
刘备为什么要让赵云娶赵范美丽的寡嫂呢?
很简单,首先,赵云当时肯定是未婚,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再正常不过,长年在军中打仗,没有机会考虑个人问题,刘备劝和不劝离。
其次,刘备对赵云非常信任,尤其是长坂坡大战之后,赵云为了救刘备的家属,拼了命的跟曹军拼命,七进七出曹军阵营,就是为了救出刘备的家属,刘备深受感动,也非常信任赵云,把自已最重要的身家性命托付给赵云。因此刘备也希望赵云能成家,眼前正是好机会。
最后,赵云这个人不仅传统观念深厚,而且为人非常正直,是标准的正人君子,如果刘备不劝赵云的话,以赵云个人的意见,是不会娶寡妇的,赵云认为娶寡妇有失贞节,其它在三国时期多了云了。
比如曹操,号称“寡妇收割机”,娶的寡妇就多了云了,再比如刘备,后来在益州也是娶的寡妇,还成了日后的皇后,还有关羽当初也想抢秦宜䘵的妻子当老婆,可是被曹操捷足先登,娶寡妇不正常嘛,但赵云观念太传统了。
赵云这么传统的人,如果不是让身为主公的刘备来劝说,恐怕还真是娶不上媳妇,所以刘备就尽力劝赵云娶了樊氏。
刘备为何叫赵云娶桂阳第一美人?
三国时有四大美少妇,分别是袁绍的儿媳妇甄氏、张绣的婶娘邹氏,秦宜䘵的妻子杜氏,以及桂阳县令赵范的寡嫂樊氏。
刘备劝赵云所娶的,正是这位樊氏。
据说,这樊氏有倾国倾城之貌,被誉为“桂阳第一美”,只可惜红颜薄命,年纪轻轻就守了寡,而面对国色天香的美人儿,赵云却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刘备的这番美意。
为何赵云不听从刘备的安排,坚持不娶樊氏呢?事情还得从赵云攻打桂阳说起。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不久,赵云跟随刘备平定荆州南部四郡,在夺取了零陵等郡后,蜀国大军兵至桂阳城。
桂阳位于如今的湖南省郴州桂阳区,镇守此地的,是桂阳郡太守赵范,面对蜀国大军,是战是降,他也相当地纠结。
与此同时,蜀军内部也在进行着激烈的讨论,倒不是讨论能不能打下桂阳,而是众将在争论由谁做先锋,最终,刘备力排众议,派出了常胜将军赵云赵子龙。
听闻出战的是赵云,桂阳太守赵范当时就有点腿软,准备开城门投降,他手下有一大将,姓陈名应,向赵范提议道,由他迎战赵云,若还是不敌,再投降也不迟。
陈应是猎户出身,仗的是一股子蛮劲,虽说在桂阳当地算得上一号人物,但面对赵云,他那点战力显然就不够看了。
前后也就是打了三五个回合,陈应便落荒而逃,但赵云眼疾手快,硬是将那陈应生擒活捉。
这下,赵范是彻底死了心,二话不说就打开城门,乖乖地捧着印绶,就投降了赵云,桂阳城就这样被轻松平定。
赵范投降后,对赵云极为热情,吩咐人安排酒菜款待赵云,席间,两个人推杯换盏,通过交谈才知道,两人不仅同为常山郡真定县人,并且还是同年出生,这就让二人越聊越投机。
因此,趁着酒意,赵范就提议,他二人同为姓赵,五百年前是一家,如今又成了同一阵营,何不趁此机会,结拜为兄弟?
最后,按龄叙齿,赵云大赵范几个月,因为便为兄长,结拜后,两人继续把酒言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只见赵范一拍手掌,从帘后走出一位身穿白色缟服的女子,手持酒壶,款款移步而来,走到席前后,露出纤纤玉手,亲自为赵云斟酒。
赵云定睛一看,只见这女子生的十分美丽,再加上身穿素服,更显得俏丽动人,心中不解,便转头问赵范,此是何人?
赵范哈哈一笑,便说到,这是他的寡嫂樊氏,自家哥哥三年前因病去世,留下了寡嫂一人,他也常劝嫂子改嫁,但嫂子提出了三个条件,让他十分为难。
赵云听了,十分好奇,就问是什么条件,能让堂堂太守为难?
赵范说到,这是三个条件,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分别是:
其一,要文武双全、天下闻名;
其二,要相貌堂堂,威仪出众;
其三,必须姓赵;
赵范说,要满足其中任意两个,还算容易,但三个都要同时满足,就颇为为难,不过,如今见了子龙大哥,这就都不是问题了,家嫂就此托付给你,咱们就算是亲上加亲了。
直到此时,赵云才算明白赵范的意思,敢情这赵范如此热情,原来是另有图谋,想把他的寡嫂,许配给自己当夫人。
闻听此言,赵云是拍案而起,怒斥道,既与你赵范结拜为兄弟,那你嫂嫂就是我嫂嫂,我怎能娶她为妻,这不是乱了纲常伦理吗?
而赵范见赵云拒绝了他的好意,也有些恼羞成怒,刚刚才结拜的两人,关系一下子就变得有些僵,最后,赵云给了赵范一记老拳,转身离去。
经这么一闹,赵范就有了诈降的心思,想趁人不备,袭击蜀军,但被赵云识破,三下五除二,就将赵范击败,押解到了刘备面前接受审讯。
刘备对此也十分纳闷,为什么原本说好的投降变成了诈降呢?细细审问后,才知道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对于赵范的诈降,刘备自然是十分不齿,但对于让赵云娶樊氏,刘备还是比较赞同的。
为什么呢?
第一,当时的赵云虽说已经名扬天下,但尚未婚配,有道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己作为赵云的主公,操心下属的终身大事,也是很正常的。
第二,赵云跟随自己征战多年,向来形单影只,若是帮他定下终身大事,他也能加倍的效忠自己。
第三,樊氏的美貌,刘备早有耳闻,俗话说英雄配美人,樊氏配赵云,那是天作之合。
因此,刘备在之后的庆功宴上,找了个机会,就旁敲侧击的询问赵云,究竟愿不愿意将那樊氏纳为夫人?
江北有二乔,河北樊甄俏。中原冯美人,貂蝉第一妙。樊夫人号称国色,缘何不纳为家室? 英雄配美人,人生一大乐事也。
不仅仅是刘备,在《三国志》的记载中,当时还有不少人认为赵云娶樊氏是一件难得的美事,纷纷劝赵云成了这桩好事。
但最终,赵云还是义正言辞的,并且十分坚定的婉拒了众人的美意。
那么,为何赵云面对美色,甚至面对主公刘备的力劝,依然不同意娶樊氏为妻呢?是因为樊氏是一个寡妇吗?
实际上,还真不是因为樊氏是寡妇这个原因,要知道在三国时期,娶寡妇并不是什么太惊世骇俗的事,曹操就十分喜欢娶人妻,四大美少妇,他自己就收了两个,还给儿子曹丕留了一个,忠义无双的关羽,也曾经念念不忘秦宜䘵的妻子杜氏。
因此,娶一个寡妇,在当时真不是什么大事,那为何赵云硬是不答应呢?其实,赵云自己已经给出了答案。
在酒席宴中,赵云曾对刘备和众将士说出了这样的理由:
首先,伦理上说不过去
前文讲过,在赵范刚献出桂阳城时,两人曾把酒言欢,由于聊得来,便结拜为兄弟,因此,从伦理上来讲,赵范的嫂子,也应该是赵云的嫂子。
因此,按照伦理纲常,兄弟是不应该娶嫂子的,如果这样做,显然违背了赵云的行为准则。
“相与同姓,汝嫂即吾嫂也”---赵云
至于别人怎么做,赵云管不着,但在他这里,这种事是万万不能做的,不然势必会遭人耻笑,对于爱惜自己名声犹如鸟儿爱惜羽毛的赵云来说,说一千道一万,他也不会娶樊氏为妻。
其次,寡妇再嫁,有失贞节
结合赵云的行为准则,这一点就十分容易理解了,他本身就是一个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人,因此肯定不会接受一个二次嫁人的寡妇。
虽说当时这种事情并不鲜见,但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曹操对于人妻,选择统统笑纳,赵云自然也就能选择不接受,况且,他也有拒绝的资格和本钱。
所以,他认为再嫁人的寡妇,有失贞节,和他的人生观不符,因此,拒绝接受也是正常的。
然后,就是赵范投降的诚意
在赵云看来,赵范投降蜀军,其诚意还有待商榷,尤其是如此轻易的投降背后,说不定他也会轻易的叛逃。
当然,赵范投降,是看到了赵云强悍的战斗力,但赵云认为,这只不过是赵范一时为情势所迫,并不是真心想归顺刘备。
因此,赵云就不得不提防赵范,如果此刻答应娶他的寡嫂为妻,那就意味着,日后这赵范无论做了什么,赵云都难辞其咎。
换而言之,假如赵范真的叛逃,无论和赵云是否有关,赵云都脱不了干系。
再往深处想,一旦如此的话,赵云在刘备这里的信任度,就会大打折扣,即便他什么都没做,但赵范可是他小舅子,这样一来,怎么让刘备继续无条件的信任赵云?
到时候君臣关系破裂,相互猜忌,这种结果,显然是向来忠心护主的赵云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出于防患于未然的原则,他肯定不会娶那樊氏,哪怕她再国色天香。
最后,不是娶妻纳妾的好时候
当时的情形是,赤壁之战刚刚结束,刘备孙权大获全胜,因此,刘备才会进军荆州,并要平定南部四郡。
这个时间段,正是自己主公事业刚刚稳固,正待上升的黄金时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就拿刚刚平定的桂阳来说,城内的大小事务,还没有进行处理,显然这不是谈婚论嫁的好时机。
更何况,刘备又将桂阳太守的职位,交给了赵云,这就更让赵云肩上的担子重了几分,有道是大业未成,怎可谈儿女私情?
说到最后,赵云用一句“天下女子不少”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而这件事也因此作罢,赵云最终还是没娶那国色天香的少妇樊氏。
事后,果然如赵云所料,赵范不久便叛逃,自此不知所踪,而赵云由于没有娶樊氏,因此,就没有任何牵连,避免了很多嫌疑。
而赵范的寡嫂樊氏,其结局也成了一个千古谜团,包括三国时期其他几个绝色美女,史料中并未太过详细的记载几人的结局,只用了一句话,便就此揭过。
“二乔流离,甄氏披发,樊氏把酒,冯氏涕泣。”
小结:
刘备力劝赵云,去娶那桂阳第一美人樊氏, 是出于兄长对弟弟的关爱,也是出于上司对下属的体恤,但赵云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这番美意,也是有他个人的考虑,其一是伦理纲常问题,其二是与他行为准则不符,其三是为了避嫌,其四是不是娶妻纳妾的好时机,因此,他才会坚定了拒绝了樊氏这个美少妇。
刘备为何叫赵云娶桂阳第一美人?
谈秦说汉(347)
刘备让赵云迎娶桂阳第一美人樊氏,本是好事一桩,军方代表与地方势力联姻,强强联合,让刘备的统治更加巩固。可偏偏一向对刘备言听计从的赵云居然不乐意,因为樊氏虽然有倾国倾城之容貌,却也是桂阳太守赵范之孀居了三年的嫂子。
政治联姻古已有之,刘备自己在这方面也玩得很顺溜。刘备原本有一个肌肤似雪的甘夫人,得到陶谦转让的徐州之后,就迎娶了糜夫人,从此工作上得到了其哥哥糜竺、糜芳的铁杆支持。后来又去了一趟东吴,变着法子又迎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并伙同东吴调戏北方的曹操。
联姻是好事,刘备把赵云当作兄弟,好东西自然要与兄弟分享。但赵云这个榆木疙瘩脑袋转不了弯,一想到自己是在长坂坡百万军中来去自由的英俊拉风少年,居然要娶一个二婚少妇,心里就老大地不愿意,其心胸格局真的比偏好人妻的曹操相差太远。
事实证明,政治联姻真的可以为赵云的职务晋升之路扫清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由于赵云情商不够,认死理,工作上节外生枝不说,在刘备集团排行榜上挤到前五名之后,就再也没有晋升空间。一辈子为了革命有酒有肉,咋就不愿多个美人呢?
话说赵云领兵三千在桂阳城前列阵,面对天下闻名的赵将军,桂阳郡守赵范的内心是崩溃的,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投降。思路决定出路,投降可保一城百姓平安,是个不错的选择,赵范也算是个识时务者。但其校尉陈应、鲍隆认为还可一战。
坚决地抵抗是换取更有利投降的筹码,偌大一个桂阳城轻易地被赵云得到了,会让他不懂得珍惜,以为桂阳郡的各级领导是一群酒囊饭袋。打一个胜仗再来降更加硬气,打败了也无所谓,反正迟早都得降,但是降也要降得有骨气,于是同意开战。
陈应、鲍隆原本是桂阳的猎户,曾射杀老虎,有点蛮力气,所以也天不怕地不怕。一声炮响,引军三千在城外一字排开,陈应二话不说,绰起铁叉冲向赵云。赵云身经百战,遇上这些自我介绍都不做就开打的人,也不废话,挺枪走马,将其活捉。
两边军士还没开始计算双方斗将的回合,校尉陈应就被赵云给俘虏了,桂阳太守赵范一边埋怨没有出战的鲍隆,一边慌忙让人扯起白旗。赵云看到赵范已经服输,就没有立即攻城,赵范也挺懂事,捧着郡守的印绶,亲自出城送到了赵云的帐中。
偌大一个桂阳郡,没费什么劲就得手了,赵云心里头高兴,以贵宾之礼招待投降的桂阳郡守赵范,置酒共饮。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彼此有点微微醉意,话匣子就打开了。一聊,俩人还都是常山真定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于是结为兄弟,赵范称呼年长四个月的赵云为哥哥,并约赵云次日入城安民。
次日,赵云命令军队在城外屯驻,只带数十骑入城安民。走完流程之后,赵范亦备好了美酒好菜,招呼赵云一起痛饮耳。酒至半酣,赵云微有醉意。这时,一个曼妙美妇款款入席,为赵云把盏斟酒。赵云定睛而看,此妇人身着素服却有绝色姿容,举止端庄,不失礼数,有大家闺秀之风范。
美妇为赵云斟酒数巡后,就退入后堂。于是赵范跟赵云聊起女人来了,亘古不变的话题。原来这美妇是赵范的嫂子樊氏,已经孀居三年而不愿改嫁。曾言若再嫁,必嫁文武双全、相貌堂堂、与前夫同姓之人。这个要求说高也不高,赵云完全符合。
赵云算是整明白了,这个刚认的弟弟赵范是打算让自家亲嫂子嫁给自己,好听一点呢,是亲上加亲,说不好听呢,是让自己当个接盘侠。这赵云也是有一身本事的有为青年,接受了几千年儒家文化的熏陶,娶嫂为妻这事,他的心里真接受不了。
于是,当场拒绝,现场的气氛有点尴尬。三国时期的男人三妻四妾,或弟以嫂为妻很正常,樊氏虽然是个二婚女子,但也是名冠桂阳城的第一美人,咋就配不上你赵云呢?赵范以为赵云不好意思,假意推辞,就一再劝说,赵云气得顺手给了赵范一拳,然后就起身告辞了。
嫂子没有推销出去,还把重兵在手的赵云给得罪了,赵范有点不知所措,问计于陈应、鲍隆。这俩吃过亏却仍不知天高地厚的货居然说,不行就再开打呗。男人是要面子的,赵范也是男人,三人一合计,让陈应、鲍隆去诈降时,趁机杀了赵云。
却说赵去回到兵营,酒意渐渐散去,也意识到拒绝了赵范说媒,两军由一个简单的联姻关系演变为复杂的外交关系,事情的性质变了,开始思考应对之策。于是识破了陈应、鲍隆的诈降之计,并将计就计攻入桂阳城,绑了桂阳郡的太守赵范。
赵云拿下了桂阳,捷报传到了在零陵的刘备与诸葛亮手里,当然赵范为赵云做媒的小道消息也有人传了过去。刘备能够成为乱世枭雄,政治的敏锐度很高,立即与诸葛亮来到桂阳,准备亲自主持赵云与桂阳美女樊氏的婚礼,奈何赵云仍不愿意。
赵云拒绝的理由很充分,说:“赵范既与某结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骂,一也;其妇再嫁,使失大节,二也;赵范初降,其心难测,三也。主公新定江汉,枕席未安,云安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大事?”说到底,就是看不上樊氏寡妇身份。
刘备是个政治家,见人只说三分话,看出赵云是铁心不会娶樊氏,心里的不快没有表露出来,讽刺了一句:“子龙乃真丈夫也!” 于是,仍任命赵范为桂阳太守,召集三军喝庆功酒。赵范虽然对赵云不爽,但看出刘备还是理解他的,也就放心了。
赵范之所以想将嫂子介绍给赵云做媳妇,主要原因不是樊氏太挑剔(当然没有女人不喜欢赵云这种中国帅男子),最重要的是身在乱世,他既然投靠了刘备集团,就必须在刘备集团中倚靠一棵大树以庇荫。政治联姻关系是相互的,而同是常山真定人的同乡赵云就是不错的选择。
刘备之所以听到赵云拒娶赵范之嫂为妻而匆匆地亲自来到桂阳说和,是刘备清醒地认识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就是以政治联姻,来换取桂阳郡的长治久安。以武力夺取桂阳城容易,让桂阳郡的军民不管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死心塌地追随更加重要。
赵云是一个久经沙场的武将,却不具备政治思维,率性而为,坚持不愿娶一个二婚的美少妇,让赵范不爽,也让刘备与诸葛亮不爽。可以说,赵云在刘备集团的政治生命在桂阳时就已经戛然而止,此后的赵云虽从无败绩,却很少被刘备重用了。
2021/2/19
我是秦砖汉瓦里的拾荒人,感谢阅读,人走留香,点个赞呗,不胜感谢!
刘备为何叫赵云娶桂阳第一美人?
所谓的桂阳第一美人,就是桂阳太守赵范的嫂子樊氏。她虽然是个大美人,但是否真的冠绝桂阳就见仁见智了。
刘备和孙权联手打败曹操之后,开始经略荆南四郡,其中零陵已由刘备亲自拿下,剩下桂阳、武陵、长沙三郡。
赵云亲自请缨去夺桂阳,遇到了同姓兄弟赵范刘备拿下零陵后,赵云主动请缨去拿下桂阳,在桂阳城下,赵云连败陈应、鲍隆两员大将后,逼得赵范自己拿着太守印绶出城投降。
赵云接受了赵范的印绶,两人就开始了一场酒宴。宴会上赵范提出:两人都姓赵,而且都是常山真定人,五百年前是一家,可结为兄弟,而且赵云大赵范四个月,理应为哥哥。赵云一生流浪漂泊,突然有了一个兄弟,自然是喜出望外,没怎么思考就同意了。
第二天再入城时,赵范特意叫了寡嫂樊氏来服侍酒宴。《三国演义》中对樊氏的记载是: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乃问范曰:“此何人也?”范曰:“家嫂樊氏也。”子龙改容敬之。
可见赵云起先也是对樊氏有心的,这也难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不过一听原来樊氏是赵范的嫂子之后,赵云体内的道德激素开始分泌,这时候的赵云或许也对自己的失礼而感到懊恼吧!而且在一听赵范想要把樊氏嫁给自己后,赵云的反应是“大怒而起”,大骂赵范一顿,这反应未免过激了一点。赵范怎么说都是一城的太守,况且这时候赵云自己还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如此激动的赵云,实在是不符合他那谨慎温和的人设。
也是因为如此,在之后刘备和诸葛亮都想给赵云做媒时,赵云是坚决不同意,以“名不正言不顺”为由拒绝了,即使是刘备以“大事已定”为由,想把樊氏嫁给赵云,可依旧被赵云拒绝了。因为赵云实在过不了道德这一关,过不了自己的良心。
至于说为什么刘备要把樊氏嫁给赵云?正常来说是因为刘备和赵云君臣相知,想着给赵云成家立室,但以阴谋论来说:刘备此举未必不是想把赵云也拉入水,让他也湮没在社会的泥泞之中。
简单说一句就是:把赵云带坏。因为赵云太完美了,太完美的人是不适合在乱世生存的,也不受同事和领导喜欢(具体可参考岳飞)。赵云没有污点,自然就能理直气壮。而刘备等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污渍在身上,始终在赵云面前就有点抬不起头来。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刘备为何叫赵云娶桂阳第一美人?
每逢乱世,人们的一些思想以及道德标准都是会受到时代的影响的,从而一些风气就会变得与平时不一样,比如三国时期就是这样,在那样的乱世当中,经常会出现喜欢别人老婆的现象,只要战争胜利,就会把别人老婆给当战利品了,曹操最喜欢这样干。
当然了,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其实是很正常的,并没有谁会去刻意指责曹操,觉得曹操做得不对。只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依旧能够保持内心的一些品德与情操,才是真的难能可贵,比如赵云就是这样,他遇到桂阳第一美女,却不愿意娶别人,这是为何呢?刘备又为何要劝诫他娶这个美女呢?
桂阳第一美女赵云领兵攻打桂阳县,在赵云的勇猛攻击下,桂阳的大将很快就败下阵来,成了赵云的俘虏。眼看一切已经差不多搞定了,赵云继续乘胜追击,想要一举拿下桂阳。此时桂阳的县令早已听说赵云威名,所以自己也明白这场战争没有胜算,于是便乖乖献出城池投降赵云了。
毕竟这是一场和平的投降,所以桂阳县令赵范专门在城中摆好了酒席等待着赵云一起共饮几杯。赵云乃是一代猛将,也不担心赵范会有什么鸿门宴,所以就慷慨赴宴了,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觥筹交错之间,发现两人居然相见恨晚。
所谓英雄相见,总是分外珍惜,所以赵云和赵范两人可以说是趣味相投,更加重要的是,在言谈之间,赵范发现赵云不仅与自己同姓,居然还是同乡并且出生在同一年,只是赵云比赵范大几个月而已。
处于乱世之中,居然能够遇到这样的人,简直就是天意啊,所以赵范提议要和赵云两人结拜为兄弟,赵云看赵范也真心实意,并且确实两人相见恨晚,于是便答应下来,由于赵云比赵范大几个月,所以赵云就当哥哥。
结拜完之后,两人继续把酒言欢,酒过三巡,估计赵范有点飘了,就把自己的寡嫂樊氏叫出来和赵云打招呼,樊氏刚出来的时候,赵云就被樊氏的美貌所惊艳到了,并且仔细审视了一下樊氏。
这个时候赵云也许并不知道樊氏原来是赵范的寡嫂,所以才会在目光中都有一些无礼,等到后来赵范跟赵云说清楚了情况后,赵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赵范的嫂子,顿时神态就有些不自然了。
再后来,赵范也喝得有些高了,就跟赵云提出把自己的嫂子樊氏嫁给赵云的想法,还说以前就跟嫂子说过再嫁的事情,可是嫂子一直说要找到一个同样姓赵并且勇猛英俊的人才愿意再嫁,如今遇到赵云,完全满足这些条件。
赵云在一边听着赵范的唠叨,快要气炸了,就直接骂了赵范一顿,说自己已经和赵范结拜为兄弟了,怎么还能娶嫂子呢,这种不伦的事情自己坚决不愿意,赵范劝了赵云几句,就被赵云打了一拳,两人不欢而散,并且结下了梁子。
不仅如此,赵范觉得是赵云看不起自己,所以后来还使用计谋想要收拾赵云,结果被赵云识破,赵范就被赵云给俘虏了,带到刘备那里去,刘备一问赵范为何已经投降还要反悔,赵范一五一十把事情跟刘备说了,这下刘备不仅没有责怪赵范,还去专门劝诫赵云娶赵范的嫂子。
赵云为何不愿意娶赵范的嫂子其实对于赵云而言,在演义中他可是大龄青年,已经一把年纪了还没有娶老婆,但是就算如此,赵云内心的那些伦理道德标准还是十分明显的,他坚决不允许别人践踏自己的道德标准,自己也要按照这样的标准去做事。
所以赵范想要赵云娶一个寡妇,赵云当然是不愿意的,毕竟自己还没有娶过老婆,怎么可能一来就娶一个寡妇呢?再说了,刚刚才和赵范结拜,一下子就娶别人嫂子,这样的事情要是传出去,总有些不够光明磊落。
第二个原因就是此时赵范才刚刚投降,赵云虽然和他结拜了,可是自古以来,所谓的兵不厌诈,赵云还是担心赵范这样做的目的不纯,不想因为自己的私事,影响到大局,所以赵云当然不能就这么简单答应了赵范的要求,娶赵范的嫂子樊氏。
刘备为何要劝赵云娶樊氏对于刘备而言,赵云是自己的手下,也是自己最忠心的兄弟,眼看着赵云已经年近四十,依旧没有娶老婆,刘备这个老大哥也是着急,如今刚好得到这样一个号称桂阳第一美人的女子,不抓紧机会,不是白白浪费了么?
所以刘备劝诫赵云娶樊氏的第一个原因就是面对兄弟的婚姻大事,宁愿自己撮合一下,况且对方是美女,而且三国时期,娶别人老婆或者寡妇之类的事情很正常,并没有谁会说闲话,刘备完全能够接受这样的事情,因此就建议赵云娶樊氏,还可以促成一桩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个原因当然也是带有一些政治目的的,赵云刚刚拿下桂阳,作为桂阳县令的赵范,当然是需要好好拉拢的对象,原本刘备还担心没有合适的办法去拉拢赵范呢,如今却有了这么好的机会。
通过赵云与赵范嫂子的结合,就可以巧妙解决很多问题,从而对以后稳定桂阳,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刘备当然希望促成这样的一件事情,两全其美的事情,简直是千载难逢的。
结语当然了,以上所说的都是在演义中的情节,真实历史上的事情想必就没有这么单纯了,赵云也不可能自己决定要不要娶樊氏,毕竟真实历史与理想中的演义,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全当饭后娱乐消遣算了!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刘备为何叫赵云娶桂阳第一美人?
这个桂阳第一美人,其实是个寡妇,而且身价不菲,不过,被赵云拒绝了。
放到现在,一个有钱有貌的年轻寡妇,一定会有很多追求者的。
而在那个年代,桂阳第一美人樊氏,先有桂阳郡原太守赵范撮合给赵云,后有刘备希望赵云娶了樊氏,结果都撮合失败。
为什么他们如此热衷此事?
赵云同志为何又拒绝了这桩美事?
1、赵范、刘备希望赵云娶了樊氏的理由关于赵云和樊寡妇的那段纠葛,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有书写。
不同的是,《三国志》里只有桂阳郡太守赵范劝赵云娶了自己的嫂子樊氏,而在《三国演义》里,除了赵范劝导,也有刘备的劝导。
下面,我们以《三国演义》为参考,谈论这件事。
(1)赵范为何要介绍嫂子给赵云?
话说,刘备和孙权在赤壁干翻曹操后,刘备开始有意建立自己的地盘。
往北,有曹仁大军,短时间不容易;往东,那是孙权的权利范围;只有往南,才是刘备的发展方向。
刘备的大军向荆州之南开始了征讨,因为,刘备众人打的旗号是“匡扶汉室”,再加上将领能力突出,荆州以南的四郡太守直接投降了。
这四郡太守是: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
而之后,偏将军赵云,被任命为桂阳郡新的太守。
赵云刚到桂阳履职,原来的太守赵范邀请吃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出来一个漂亮的女子劝酒。
此时的赵云还没喝多,问赵范:此是何人?
赵范答道:家嫂樊氏。
赵云一听这话,尊敬地敬了一杯酒。很快,樊氏离开了。
对樊氏的出现,赵云还是感觉有点奇怪,因此追问赵范:“为何让嫂子出来倒酒碰杯?”
赵范笑着说道:
“这确实是我安排的,但事出有因。我哥哥去世三年了,我劝嫂子改嫁,可人家提出了三个要求,一要文武双全,名满天下,这到哪找去,难!
二要相貌堂堂,威仪出众,这就更难了;
三是必须姓赵。
符合这三个条件的人,天下屈指可数,但今天我是遇到了,你不就是吗?
所以,我想让嫂子出来和你见一面,如果你们两感觉合适,那么,不要嫁妆,倒贴彩礼嫁给你,你看如何?”
此时的赵云是没老婆的,按理来说,美色面前,男人大多没有免疫力,但赵云直接拒绝了,理由是:
你的哥就是我的哥,你的嫂子就是我的嫂子,这怎么能行?
这话一说,赵范傻眼了,怎么办?不行就做了这厮。无奈,赵云从赵范给侍卫们的眼神中,看出了端倪,这厮是要使坏,马上起身,一拳打倒赵范,骑马飞驰而去。
很多看客不解,为何赵范要将自己的嫂子嫁给赵云?这有着三重作用。
一是可以安排了嫂子的婚事,算是解决了一大难题。
二是自己刚投降过来,恐怕不能被刘备方完全容纳,有赵云撑着,可以快速融入。
三是可以借赵云的人脉,混个官职,可能要比桂阳郡太守的职位还高。要知道,赵云可是刘备的红人啊!
这赵范打的好算盘,但未能达成,这对赵范来说,那是太过遗憾了!
(2)刘备希望赵云娶了樊氏,是一番好意
此事,很快就被刘备和孔明得知了,刘备说道:“兄弟啊,这是美事一桩啊!不行就娶了。”孔明附和。
为什么刘备和孔明让赵云娶了樊氏呢?
理由无非这么几点:
第一,赵云年纪大了,还是个单身汉。
公元191年,赵云出道了,带着一支队伍,来到了公孙瓒处。就算当时赵云再年轻,也会在20左右了。
而当了桂阳郡太守的时候,已经是209年了,此时的赵子龙应该在40岁左右了。
一个男人,40岁左右还没结婚,当大哥的能不着急吗?
第二,让赵云娶了樊氏,有助于当地局势的稳定。
如果赵云把樊氏娶了,赵范的家族,樊氏的亲朋好友,都会对赵云采取支持的态度,这有助于桂阳郡的稳定,所以,刘备让赵云娶了樊氏。
第三,赵云帮刘备太多了,刘备想要为兄弟做些事。
赵云对刘备很忠心,为了保护刘备的儿子、妻子,可谓是不遗余力。
当时,刘备的形势一片大好,给赵云娶了桂阳一枝花,大操大办,算是一种补偿吧!
对于刘备的建议,诸葛亮自然是支持的,可是,赵云依然拒绝了刘备。这又是为什么呢?
2、赵云为何拒绝赵范和刘备,原因何在?一个40岁左右的男人,娶个国色天香的二十多岁的寡妇,而且家世不错,陪嫁也很多,这绝对是件好事。
但赵云拒绝了。
拒绝赵范,赵云理由很简单:
你我兄弟相称,你的哥哥就是我的哥哥,你的嫂子就是我的嫂子,娶了嫂子?那是不可以的。
而拒绝刘备,赵云就比较耐心细致了,找出了四个真实的理由。
第一,赵范和我兄弟相称,我娶了他嫂子,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大做文章,在背后戳我脊梁骨,这种坏我名誉的事情,我不能干啊!
这话潜台词是,我初来乍到,事情没理顺,名誉却不好了,影响管理啊!
第二,寡妇再嫁,是失节了,我岂能毁人清誉?
这潜台词是,我老赵娶老婆就要娶黄花大闺女,我又不是曹操,喜欢熟女。
第三,赵范刚投降,是真的投降,还是假的投降?不太好说。
如果,我娶了他嫂子,他要是假投降,我夹在赵范和大哥你们中间,真的难做人。与其这样,完全不答应最好。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确实如此,万一赵范违背了初衷,赵云会里外不是人。
第四,大哥你的基业还未完全建立,我岂能为了自己娶老婆的事情,耽误了大事?
这理由非常的高大尚,也合情合理,等你刘备建立基业后,给我大操大办一番,多好!
刘备听完赵云的四大理由,非常感动,再次发出了问询:“只要你愿意,今天我们就把这事定了,大哥完全支持,而且会完全重视,如何?”
赵云一如既往的坚持:“天下的姑娘成千上万,男子汉何患无妻?相对来说,名誉更重要。”
再一次,赵云赤裸裸地拒绝了。
估计,樊氏听到拒绝的理由,都得晕过去,自己倾国倾城的貌,赵将军竟然完全看不到眼里,哎!
随着时间的发展,后来果然出现了问题,赵范真的有异心,后来,抽机会逃之夭夭了,再无影踪。
听到这样的消息,赵云很欣慰,幸亏没有答应赵范,也没有答应大哥刘备,否则,此时被动的就是自己了。
回到问答之初,刘备为什么让赵云娶了桂阳第一美人樊氏呢?
一是希望大龄剩男赵云早日成家。
二是赵云娶了樊氏,有助于当地局势的稳定。
三是刘备希望给赵云以帮助,满足自己的补偿心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