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长公主,明明是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为何在婚姻上却一生凄惨?
据说,她还是唯一被腰斩的公主。卫长公主是汉武帝的长女,舅舅是卫青,表哥是霍去病,她一生都被众人捧在手心。她的丈夫,是汉武帝精心挑选的人中龙凤,可造化弄人,她的婚姻,坎坷万分。
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和卫子夫的第一个孩子,深受宠爱。
在西汉时期,“长公主”不是排行,而是极其尊贵的封号。
一般而言,皇帝的女儿(帝女)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姑称“大长公主”,但是,她一出生,就被越级晋封为了“长公主”。
之所以有这样的殊荣,是因为当时汉武帝深陷不能生育的谣言。
被捧在手心里长大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18岁。
刘彻7岁被封太子,16岁登基称帝,后宫佳丽不断,却始终没有孩子。
不仅没有孩子,刘彻的后宫,甚至都没有怀孕的妃嫔。
当时,朝臣议论纷纷,就连汉武帝的舅父田蚡,都认为刘彻不孕不育。
在《史记》的记载里,田蚡曾对淮南王刘安说:“皇帝无太子,你多做仁义之事,未来天下谁当王尚不可知。”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及建元二年,淮南王入朝。素善武安侯,武安侯时为太尉,乃逆王霸上,与王语曰:“方今上无太子,大王亲高皇帝孙,行仁义,天下莫不闻。即宫车一日宴驾,非大王当谁立者!”
当时,汉武帝还不到18岁,距离驾崩还十分遥远,田蚡能这样说话,可见,他对汉武帝的生育能力,产生了极大的怀孕。
好在,汉武帝没有为此烦恼很久,因为再度得宠的卫子夫,怀上了身孕,并成功生下了卫长公主。
虽然,卫子夫没能生下皇子,但这是刘彻的第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的出生,至少证明了刘彻的生育能力,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女儿的出生,刘彻欣喜异常,也更加宠爱卫子夫。
《史记·外戚世家》载:“入宫岁馀,竟不复幸。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卫子夫得见,涕泣请出。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尊宠日隆。”
此后,卫子夫越来越得宠,接连又生了2个女儿1个儿子,并成功问鼎皇后之位。
在这个过程中,卫长公主受尽疼爱,而当时的皇后陈阿娇,对她也没有迫害。
后来,她的舅舅卫青,不断立下军功,加官进爵。
她的表哥霍去病,少年成名,被封骠骑将军。
可以说,卫长公主的成长过程,一直顺风顺水,赏赐不断,亲人有勇有谋,都是人中豪杰。
等到了成婚年纪,汉武帝费尽心机,为她挑选了一门好亲事。
亲上加亲,郎才女貌卫长公主的第一任丈夫,是第五代平阳侯曹襄。
曹襄,是汉武帝的亲姐姐平阳公主的儿子,他的父亲,是平阳侯曹时。
这是非常好的一门亲事。
平阳公主深受汉武帝信任。汉武帝立后立储,都会询问她的意见。
而曹家,同样权势滔天,拥有世袭侯爵,其祖先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位列功臣侯位第一。
父母都是显赫出身,曹襄本人也非常优秀。
他是驰骋沙场的英勇儿郎,也是当之无愧的人中龙凤。
可以说,汉武帝为女儿选的这门亲事,真的煞费苦心。
他不仅挑了一个配得上女儿的男人,还充分考虑她日后的生活环境。
只可惜,天不遂人意。
公元前119年,曹襄以将军身份,跟随卫青前往漠北作战。
在战场上,他骁勇善战,立下赫赫军功,得胜归朝。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骠骑始为出定襄,当单于。
然而,正当生活如日中天,曹襄却突然离世。
这一年,卫长公主只有24岁。
她失去了丈夫,只能和年幼的儿子曹宗,相依度日。
公主再嫁,帝王重赏看着女儿年少守寡,汉武帝心里不是滋味。
他非常心疼女儿,便为她又挑选了一门婚事。
这一次,他挑选的人,名叫栾大,是个方士。
根据《汉书》记载,栾大长相俊美,说话大胆、天马行空,汉武帝均深信不疑,认为他是神人。
《汉书·郊祀志上》载:大为人长美,言多方略,而敢为大言,处之不疑。
这个时候的刘彻,已经40多岁了,他开始迷信神仙,也为女儿挑选了一个“神人”当夫君。
或许,现在的人看来,刘彻迷信方士,还把女儿嫁给他,简直是疯了。
可在当时的刘彻心中,栾大是天下最厉害的人。
他将栾大放在了神位上,接连册封他为五利将军、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天道将军。
他还为栾大建造豪宅,置办家产。
在赏赐将军印玺时,他还特地命使者夜间站在白茅上,以此彰显栾大并非天子的臣子。
可见,在汉武帝心中,栾大是神之子,拥有特殊能力,绝对配得上自己的宝贝女儿。
就这样,栾大成了卫长公主的第二任丈夫。
公主再嫁后,汉武帝同样不忘封赏女儿。
- 第一, 赐予卫长公主黄金万斤。
《汉官六种》载:皇帝聘皇后,黄金万斤。
在大汉朝,黄金万斤是皇帝聘娶皇后的规则。
但是,汉武帝直接将这一规格用在了自己女儿身上,可见盛宠。
- 第二, 赏赐封地当利。
当利的面积不大,却是整个胶东半岛最富裕的地方。
这个地方,盛产盐,而盐铁是官家专营,掌握了盐,就等于掌控了富裕之源。
可以说,在所有的公主封地里,只有卫长公主的封地,是最富裕的。
卫长公主,也因此成了东西两汉唯一受封盐邑的公主。
她也因此有了别称,即“当利公主”。
《孝武本纪》:“又以卫长公主妻之,赍金万斤,更名其邑,曰当利公主。”
只可惜,汉武帝的拳拳爱女之心,最终害了女儿。
美梦破碎,公主守寡汉武帝对卫长公主,是真的宠爱,因此,他为她选择的,都是当下最好的。
但人做出选择的时候,会受限于当时的思维。
在一次方术检验中,汉武帝发现栾大使者根本不敢出海,还自称见到了师傅,得到了上天旨意。
瞬间,汉武帝就明白了这个骗局。
原来,栾大就是个骗子,他根本不能通神。
怒火滔天的汉武帝,一气之下,将栾大当众腰斩。
等他回过神,卫长公主又再一次成了寡妇。
或许是出于对女儿的愧疚,栾大虽然犯了欺君之罪,却也被好好安葬。
他的墓葬十分豪华,还有着诸多陪葬。
如果生命就停止在这一刻,卫长公主的日子,只能算是不幸运。
父皇想给她最好的,最终好心办了坏事。
第一任夫君早亡,第二任夫君是个骗子。
但这不是卫长公主的错,甚至不能怪汉武帝,毕竟,他只是想把最好的给女儿。
如果时间在这里定格,卫长公主的一生,或许只能说上一句“造化弄人”。
然而,公主的晚年,却过得非常凄惨。
凄惨晚年,腰斩风波栾大死后,史书中就再也没了卫长公主的身影。
然而,她的日子,一定不好过。
汉武帝晚年逐渐昏庸,她的母亲卫子夫失宠,舅舅卫青、表哥霍去病接连去世。
巫蛊之祸时,汉武帝自绝三族,卫家上上下下,同样死伤无数。
如果此时,卫长公主还活着,那么她一定很难过。
据《汉书》记载,卫长公主的亲弟弟,也就是太子刘据,被逼反出宫去。
他不愿意被佞臣捉拿受辱,直接上吊自杀。而他的妻子、长子、长孙女,全部在长安遇害。
《汉书·武无子传》:吏围捕太子,太子自度不得脱,即入室距户自经。
她的母亲卫子夫,被汉武帝收回皇后玺绶,绝望自杀。
《汉书·外戚传上》:诏遣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策收皇后玺绶,自杀。
她唯一的亲生儿子曹宗,也受到巫蛊之祸的牵连,被定了死罪。
曹宗是受太子牵连,因为闯宫门而被定死罪,但史书中关于曹宗的结局,却有两种说法:
- 第一种说法,是曹宗被直接处死。
《史记·曹相国世家》子宗代侯。征和二年中,宗坐太子死,国除。
据《史记》记载,曹宗受太子之罪牵连,在征和二年,就直接被处死了。
- 第二种说法,是曹宗利用赎买规则,用钱财赎罪,最后丢了侯爵之位,被罚去修筑城墙。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载:“元鼎二年,侯宗嗣。二十四年。征和二年,坐与中人奸,阑入宫掖门,入财赎,完为城旦。”
据《汉书》记载,征和二年时,曹宗因擅闯宫门,被定罪,最后靠着钱财赎罪,被罚去修建城墙。
古代被罚去修城墙,是一项非常遭罪的刑罚。
所以,无论曹宗是哪种结局,卫长公主都难以承受。
曾经,她的父亲给了她最多的宠爱。
如今,她的满目苍夷,都拜父亲所赐。
民间盛传,卫长公主死于征和二年的巫蛊之祸中。
她被汉武帝判了腰斩。
卫长公主长得很美,据说,腰斩时,刽子手都不忍心下手,最终换了3波行刑的人,才最终完成腰斩。
卫长公主也由此成了被腰斩的第一位公主。
这一段故事,被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正史依据。
或许,大家都认为,让公主活着,看着亲人一个个死在面前,还不如自己承受腰斩之刑吧。
曾经,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儿,但最后,她父亲给她的宠爱,都变成了扎向她的屠刀。
这样的落差,任何人都难以承受吧。
关于卫长公主的结局,还有一种说法是:她早就去世了。
巫蛊之祸时,史书上没有任何卫长公主的记录。或许,在这件事发生之前,她就已经去世了吧。
如果这种猜测为真,早逝也算是卫长公主人生中的万幸了!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卫长公主,明明是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为何在婚姻上却一生凄惨?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王朝的第七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开辟了疆域,为盛汉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可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杰出帝王,因在即位初年并无所出,而被大臣们怀疑没有生育能力,妄加猜测。当时刘彻的舅父田蚡任太尉,他就对来京述职的淮南王刘安说过:“当今皇上并无子嗣,您是高皇帝的亲孙子,若当今皇上过世,除了由您继位,没有合适的人选了”。一席话搞得刘安心怀异志,跃跃欲试。而刘彻长女的出生,打破了刘彻不能生育这一谣言,所以刘彻对他的第一个孩子也备加宠爱。
刘彻的长女就是卫长公主,她的生母就是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关于卫长公主的确切出生日期,史书并无记载。但根据《史记·外戚世家》的记载,建元三年(前138年)的时候,汉武帝刘彻把一些老宫女遣送出宫,卫子夫此时已入宫一年多了,也没有受到刘彻的召幸,因此也哭着要求出宫。汉武帝见她梨花带雨的模样,我见犹怜,就临幸了她,卫子天就有了身孕。由此推测卫长公主出生在建元三年左右。
由于陈皇后并无所出,汉武帝对怀孕的卫子夫备加恩宠。爱屋及乌,卫长公主出生后,也被老爹宠上了天。
首先,汉武帝刘彻越级升格他的女儿为长公主。长公主的封号一般是赐封给皇帝的姐妹的,而皇帝的女儿被称为公主。而卫长公主也是刘彻在位期间唯一获此殊荣的帝女。刘彻的另一个女儿鄂邑长公主,因为抚养其弟汉昭帝刘弗陵,在昭帝朝才被封为长公主。
再来看一看卫长公主的食邑。卫长公主的封邑在当利,属当时的东莱郡。这是一个盛产食盐的地方。在古代就是有矿或有盐的地方最为富庶。刘彻其实是把一个聚宝盆给了他心爱的女儿。
刘彻对长公主百般宠爱,对她的婚事更是马虎不得。美中不足的是长公主的婚事并不是一帆风顺,她经历了两次婚姻,还是没有圆满的结局。
长公主的第一任老公是第五代平阳侯曹襄。曹襄也是名门之后,其先祖是西汉的开国功臣曹参。曹襄的生母是汉武帝的长姊、也就是长公主的姑姑平阳公主。长公主与曹襄育有一子曹宗。曹襄跟随卫青抗击匈奴,英勇果敢。但可惜的是,在元鼎三年(前114年)的时候,曹襄去世。这时长公主大约只有24岁,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
卫长公主的第二任老公是方士栾大。栾大长得高大帅气,通方术。刘彻当时就好这一口,因此对栾大格外器重,一口气封了栾大五个将军,又晋升他为乐通侯。当时刘彻心智已被栾大所迷惑,刘彻把孀居的女儿长公主也下嫁给了栾大。后来刘彻发觉被栾大所骗,栾大的那一套就没有灵验过。因此就把栾大腰斩了。栾大腰斩的时间大约在前112年,此时长公主大约有26岁,又成了寡妇。
长公主的婚姻虽然不顺,但也并不是一生凄惨。题主说她一生凄惨,应该是指她陷入了征和二年的巫蛊之祸,最后死于腰斩吧?
巫蛊之祸发生在征和二年(前91年),阳陵大侠朱安世被公孙贺(公孙贺的妻子是卫子夫的姐姐)抓捕,随后朱安世诬陷丞相公孙贺与其子公孙敬声巫蛊诅咒武帝,公孙敬声并与阳石公主通奸。最终公孙贺父子被杀灭族,而阳石公主及卫子夫的另一女儿诸邑公主、卫青的长子卫伉全部牵连被杀。
随后江充因与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有隙,便诬陷刘据谋反。刘据被江充所逼,被迫起兵斩杀江充。受此案牵连,卫子夫被迫自尽,刘据也在逃亡中自缢而死。事后,武帝幡然醒悟,对构陷太子的江充满门抄斩;丞相刘屈氂被腰斩,其妻被枭首。
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晚年执政时期的一大事件,此案牵连数十万人,也是汉武帝执政时期的一大污点。传说中,卫长公主也牵涉其中,最后被腰斩。传说也绘声绘色,说什么腰斩时长公主脱掉衣衫,接连三个刽子手都不忍对长公主下手。其实这都是杜撰的野史,史书对卫长公主的记载,也只是记载了她的两次婚姻。说卫长公主腰斩于巫蛊之祸,并无史料支持。江充、刘屈氂借巫蛊之祸欲除刘据及卫家势力,公孙家、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家等都牵连被诛,而史书对卫长公主在巫蛊之祸中却无任何记载。由此一些史学家推测,卫长公主可能在巫蛊之祸发生前就已去世。否则,以江充、刘屈氂斩除卫家势力之心,长公主不可能独善其身。
卫长公主,明明是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为何在婚姻上却一生凄惨?
凄惨?!
这要看从哪方面说了!如果仅从她一生的不算完整的履历后半截来看的话,确实有些凄惨。
没有名字没有出生时间,连她什么时候去世的也是一无所知,并且她的母亲,兄弟姐妹以及姨夫、姨母、表兄弟等等全部死于非命,这也就是征和元年、征和二年这一两年的时间里接连发生的事情(公元前92年——公元前91年),这里面还包括已经快要熬出头即将当上皇帝,她一母同胞的兄弟戾太子刘据。(汉武帝是公元前87年驾崩)
在这种情况下,她如果还能够在征和二年存活下来的话,也很是凄惨,孤零零的一个人不说,还要受到父亲汉武帝的猜疑,是否她也参与了巫蛊致使他汉武帝连年生病,几乎要含笑九泉。
可是,她的前半生,具体是截止到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她的影响力可比拟她的第二任舅母、大司马大将军卫青之妻,她曾经的婆婆——平阳公主。
卫长公主的出生及出身
卫长公主,是汉武帝与第二任皇后卫子夫所生的长女。她具体的出生年月已经失去了记载,但是有两条记载可以参考一下。
建元二年春,青姊子夫得入宫幸上。——《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入宫岁馀,竟不复幸。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卫子夫得见,涕泣请出。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尊宠日隆。——《史记·外戚世家》
也就是说,卫子夫入宫的一年多之后,再次受到宠幸,即建元三年。最早是建元三年年底,最晚建元四年,这个孩子会诞生。期间也并没有见到有孩子夭折的记录。
结合上下文,卫长公主大概出生于建元三年年底至建元四年即公元前138年137年之间。
汉武帝此时已经20岁左右,这在古代已经算是晚育了。要知道汉武帝的爷爷汉文帝刘恒在十五岁时,已经生下了汉景帝刘启,而在汉景帝之前,汉文帝还生下了三个男孩。
可想而知,汉武帝当时一定很是喜欢,因为此时他与当时的皇后陈阿娇已经大约一起生活了十多年的时间,还没有一儿半女却不敢有什么怨言。
汉武帝能够成为太子,是因为汉武帝的母亲与陈阿娇的母亲刘嫖的政治交易,刘嫖助汉武帝夺得太子之位,汉武帝必须娶陈阿娇为妻。公元前150年,七岁的汉武帝成为了太子。刘嫖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自然会加紧步伐快速完成两家的政治承诺。到了卫长公主出生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十四年的时间,而卫长公主是汉武帝第一个孩子。
然而,事情并不完全受控于汉武帝。
汉武帝不仅受到刘嫖陈阿娇的恃恩而骄,还要接受窦漪房窦太后的掌控。
为此,汉武帝的母亲王娡王太后劝导汉武帝。汝新即位,大臣未服,先为明堂,太皇太后已怒;今又忤长主,必重得罪。妇人性易悦耳,宜深慎之!
所以,卫长公主在出生的前期并没有得到什么明显的宠爱,这也包括她的母亲卫子夫,连“夫人”这样的品级也没有。
反而,因卫长公主的出现,差点害死了他的舅舅卫青刘嫖和陈阿娇陈皇后得知卫子夫怀孕之后,便派人入宫将卫青抓了并囚禁起来准备杀掉。
卫青因姐姐卫子夫受到汉武帝的宠幸,而获得给事建章的职务,这与她姐姐卫子夫在平阳公主家中为奴为婢,养马唱歌取悦他人的活计强的太多,自然尽心尽力做事,获得的待遇以及一片光明的前景,成为了激怒已经感受到威胁的刘嫖母女的导火索。
就在卫青被抓后不久,卫青的朋友公孙敖率领壮士救下了卫青。
能够在长安城中且是在刘嫖陈皇后手下救出人来,没有汉武帝的默许根本是无法完成的,就连卫青被囚禁的位置都无法搞的清楚准确。
此事过后,汉武帝将卫青提升为建章宫监,留在身边加以保护。卫子夫也在此时拥有了“夫人”这个名号。卫氏家族因刘嫖母女的强横而开始崛起。另外值得一说的是,日后威震天下的霍去病业已4岁。
到了此时,卫长公主也只是一个嘤嘤学语的婴儿。
少女时期的卫长公主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爱好权力又宠溺刘嫖的窦漪房窦太后离世。王娡成为真正的皇太后,她的权力更加稳固,她同母异父的兄弟田蚡成为了丞相。
但是,刘嫖母女的实力和势力仍然不容小瞧。
王娡当初为了增强彼此的关系,将二女儿隆虑公主嫁给了刘嫖的儿子陈嬌,是为隆虑侯。
陈皇后虽然十多年一无所出,但平常并未有什么及其过分的举动。废立皇后不仅牵扯着后宫宫人地位的升降,更会波及外朝的官员的升降,使得人心不稳。所以,陈皇后一再因卫子夫及其家族受宠而闹死闹活令人不忍睹视,但是汉武帝依然没有将陈阿娇废除。
再加上王娡王太后顾念往日刘嫖助力汉武帝的功绩,也是一再的忍让,使得陈皇后的位置很是稳定。
然而,短短五年之后,也就是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陈皇后便被废除。
不仅是陈皇后的两兄弟陈须和陈嬌没有才能没有有效的在外围支持陈阿娇,更因陈皇后为了达到挽回汉武帝的宠爱之心的目的,竟然采取了极端的手段。
她从原楚地请来了诸多的男女巫师,日夜举行仪式祈祷将罪孽降于卫子夫及其家族身上,致使仪式中发出的各种特异的声响使得长安城内是议论纷纷。
汉武帝命令酷吏张汤彻查。张汤此时摸不透汉武帝想法,都只是抓一些小鱼小虾而已。
直到另一件事情发生,这才让汉武帝有了底气。
王娡太后在嫁给汉景帝前,曾经嫁与一户人家,并生有一女。当有人给王娡算了一命,得出王娡将大富大贵后,王娡的母亲藏兒强逼王娡转嫁给了汉景帝。据传王娡为了躲避入宫前的验身,使用了有道高士的秘术瞒天过海。这一瞒就是近二十年。
此事,不知怎么传到了从匈奴归顺的韩嫣耳中。韩嫣是刘邦时期册封的韩王韩信的曾孙。因汉武帝积极筹备对匈奴作战的事宜,时常让韩嫣传授侍卫们匈奴行军打仗的战法,包括卫青在内,日后霍去病也加入了其中。
韩嫣将此事告诉给了汉武帝。汉武帝并没有质问王娡,而是大张旗鼓的找寻他的这位同母异父的姐姐金俗。找到之后,又在长乐宫举行了认亲的仪式,场面在当时很是感人,母女相拥落泪,唏嘘不已。
但是,这揭露了王娡早在多年之前就犯下了欺君之罪并为汉景帝早早戴上了绿帽子,现在经过汉武帝这么一折腾,太后的颜面顿时扫地。
汉武帝由此抓到了主动权,还落了个孝子不念旧恶的好名声。
在田蚡死之后,王娡王太后能够影响的范围更加减小。
刘嫖能够借助的外力也因此不断减弱。
张汤更是在此时将事情查的是清清楚楚,最终陈皇后被废,但是汉武帝并没有一下将其铲除,而是放下话来,只是废除了陈皇后的皇后之位迁居长门宫,其他待遇不变。
卫长公主及其母亲卫子夫的生活因此发生了改变。陈皇后失位的前后,卫长公主的两个妹妹诸邑公主、石邑公主相继出世。卫青升任大中大夫。
可是,皇后之位虽然空缺下来,却仍然遥遥无期,卫长公主也快到了出嫁的年纪。
幸福的卫长公主
公元前129年(元光六年),得到汉武帝启用的卫青奉命率军进攻匈奴,数支队伍仅有初次出征的卫青获得功劳,斩首七百多人。其余三支部队,包括卫长公主的姨夫公孙贺也是一无所获,反而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元朔元年的春天(前128年),卫子夫终于产下一子,不久被立为皇后。秋天时,卫青被提拔为车骑将军作为主帅,领军出征。
卫长公主的弟弟刘据也成为了太子。
卫长公主此时也已十多岁。
在卫子夫还在平阳公主府中为歌舞伎时,平阳公主将卫子夫引荐给了汉武帝,卫子夫当时的歌舞和相貌瞬间打动了汉武帝,在离开酒宴更换衣服的空当汉武帝便迫不及待的宠幸了卫子夫。
在卫子夫即将随汉武帝进宫前,平阳公主曾对卫子夫说道“即贵,无相忘。”
卫子夫出身低微,长期一直处在他人掌中,无法自主。使其养成了性格柔顺的性格。
此时此刻,她已经贵为皇后,自然不能忘记自己贵人兼恩人。
平阳公主不仅引荐了她,更是在她初次怀孕,兄弟卫青被刘嫖囚禁之时,多次上门劝说刘嫖与陈皇后母女,并将矛盾和威胁神奇的引领到了陈皇后自身上,使得卫氏一族得以站稳了脚跟。更为关键的是,平阳公主与自己的亲弟弟汉武帝关系相当融洽。
最终,卫长公主就此嫁与平阳公主的亲子曹襄。
卫长公主继承了卫子夫柔顺的性格,对于父母的决定很是顺从,并没有凭借卫氏家族的权势和影响力试图改变,而是秉承报恩的心思,答应这门强强联合政治意味浓厚的联姻。
进入曹家之后不久,卫长公主为曹家舔了一个男丁,取名曹宗,继续为曹家开枝散叶。
卫长公主的夫君曹襄,也因妻子的关系以及平阳公主的福荫得以加入到了卫青进攻匈奴的大军之中,时间为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也就是是如今赫赫有名的漠北之战。
行军打仗,表面看起来是个苦差事,甚至还有性命之忧。
其实,在卫青以及后加入的霍去病一再打击之下,昔日欺压汉朝的匈奴已经今非昔比。
避免与汉朝新晋崛起的卫氏“双雄”进行正面作战决战,更多的是汉朝主动出军寻找匈奴进行决战。不要以为匈奴是胆怯,而是匈奴故意如此,拉长汉军的行军里程及辎重运送的难度,但也看出匈奴实力被一再打击之下,实力是逐年下降。
不过,好在曹襄出征是在卫青和霍去病的双重保护下,根本没有没有什么大的危险,只要不犯大的错误,立功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一番角逐后,汉军果然大胜而归。
然而,此战因李广误期而自杀,舅舅卫青没有受到奖赏,夫君曹襄却因战功增加了封户。日子过得温馨惬意,令人羡慕不已。尤其是舅舅卫青,表兄霍去病先后成为大司马,成为父亲汉武帝极为倚重的大臣,卫家在此时被人称为“霸天下”。
好景不长,四年后夫君一病不起,不久撒手人寰。
在汉朝对女子的改嫁与否并不过多的关注,只有合适不合适问题存在。
平阳公主也就是卫长公主的婆婆,早在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就听从一干将侯的劝说,决定与卫青结为婚姻,请求汉武帝同意后,二人的结合成为了当世的一段佳话。
然而,卫长公主一连三年也未能找到合适的夫君。
不是卫长公主过于挑拣,而是卫长公主的父亲汉武帝对此事极为的慎重,既需要是有才华,还需要门当户对,也需要对方仪表堂堂。
直到栾大的出现。
栾大,虽是平民,但是身怀绝技可以控物,一再受到有道高人丁义的推荐,又长得是高大俊美。
汉武帝与之交谈数次,就将其提升将军是为五利将军,身戴五颗将印,并将其招为女婿,加封为侯爵,是为当利侯,而后又赐宅院童仆车马。
最后与卫长公主完婚,汉武帝一次性赏赐黄金万斤。
汉武帝尤嫌不足,还多次亲自降身至当利侯府之中,过问当利侯生活上有何困难。如果有,汉武帝立刻予以解决。而后汉武帝又下令为其特制了一件百鸟羽毛制成的衣物,让其时常穿戴在身,以示宠爱。
当卫长公主还陶醉在新婚燕尔的日子当中时,有人告发当利侯栾大有欺君的嫌疑。
汉武帝命人监视其行止。
在大约一年里的时间之中,坏消息接连传到了汉武帝的耳中。
从头到尾都是骗局,栾大为了隐瞒自己无法沟通神仙的事实,多次逃入深山之中妄图甩掉跟踪自己的人,而后回来胡说一通,再为汉武帝表演一番所谓的法术而想蒙混过关,其实所谓的法术就是得自于民间的戏法而已。
最终,栾大被腰斩。
受到伤害最大的还是卫长公主,她不仅要忍受众人的嘲弄,还要受到父亲的责骂,还要承受名节的损伤。
自此卫长公主从众人的眼中慢慢的消失,直至巫蛊之祸也未发现其踪迹,在史书上在民间传说中,彻底的消失。
卫氏家族也逐渐滑向着巫蛊之祸张开的血盆大口。
卫长公主,明明是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为何在婚姻上却一生凄惨?
卫长公主的父亲是汉武帝,母亲是卫子夫,兄弟是太子刘据,舅舅是大司马大将军卫青,表哥是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婆婆是汉武帝的亲姐姐平阳公主。
这么一个庞大的家族关系在这里放着,你觉得卫长公主的人生会不幸吗?当然不会,至少这些保护她的人还活着的时候,她是不会受到伤害的。
不过人生其实就是一个过程,正如弘一法师在年幼时写的一首诗所讲述的那样:人生犹如西山日,富贵终如瓦上霜。没有任何事情,是一成不变的。
一、卫长公主的前半生,是聚光灯下的焦点。卫长公主刚出生的时候,她老娘卫子夫还不是皇后,只是被汉武帝看中了选入宫中的美人,没有身份和地位可言。
但是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是个骄纵跋扈的姑娘,这姐们整天念叨着:你的皇位,那是靠我老妈才得来的!少在我这里摆谱!
这就是陈阿娇常常对汉武帝说的话,她老妈馆陶公主是窦太后的长女,在汉景帝时期也是权倾一时,被大家称之为窦太主。在她的帮助下,汉武帝才夺取了皇位。
因此汉武帝对陈阿娇总是礼让三分,没想到金屋藏娇藏的是一个火药桶,隔三差五就要炸两声给你瞧瞧。
但是窦太后死了,馆陶公主没了依靠,汉武帝就硬气多了。再加上新任太后汉武帝他妈王娡的支持,汉武帝逐渐开始对老陈家清算了。
陈阿娇的皇后之位被废除,舞女出身的卫子夫,成为了汉武帝的新任皇后,这是多么讽刺的事情。当时汉武帝就一个心思,陈阿娇有多生气,他就有多高兴,这么多年受的气,今天总算是发泄了。
卫子夫也很争气,给汉武帝生下了长子,也就是后来的太子刘据。所以说卫氏家族开始崛起,卫长公主的人生也开始走上巅峰。
二、两次婚姻的结果,让卫长公主从巅峰跌落神坛。有人说,嫁人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如果你出身不好,那么可以通过嫁人改变自己的命运。目前这世道,嫁个有钱人,绝对是可以逆天改命的,就算丈夫大你几十岁,似乎现代很多人也不在乎。
但是卫长公主的出身已经达到巅峰了,打死她她也不愿意再投胎一次,毕竟当时做谁的女儿也没有做汉武帝的女儿来得牛掰。
可是女人长大了,一般都是要嫁人的。尤其是出生在帝王之家的女人,全都要为了政治关系而嫁人,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力。
- 1、嫁给曹襄,结果曹襄早逝。
选女婿是很关键的一件事,汉武帝和卫子夫整天在商量,到底该把卫长公主嫁给谁的儿子,更有利于他们的统治。
左思右想,卫子夫想起了当年的旧主平阳公主。当年卫子夫是平阳侯府上的一个舞女,是平阳公主将她介绍给了汉武帝,临走前,平阳公主对卫子夫说:即贵,无相忘。
看来报恩的时候终于来了,平阳公主是汉武帝的亲姐姐,她和平阳侯的儿子曹襄,那是开国功臣曹参的后代,完全有资格娶汉武帝的女儿。
因此这门亲事就这么办成了。两个人婚后应该还算幸福,没有具体记载,不过卫长公主给曹襄生了个儿子曹宗,也算是给老曹家延续了香火。
人家家里是真的有江山需要继承,所以必须得生儿子。曹参当年功劳第二,食邑10630户,也就是这么多户人家,供养曹参一大家子。如果他们家没有儿子,那么对不起,这些食邑都会被收走,可见他们家生儿子的重要性。
因此曹襄没了后顾之忧,还跟随继父卫青在打击匈奴的战场上立下了不小的功勋。可惜这孩子命不长,没多久就挂了。从此卫长公主开始了自己短暂的守寡生活。
- 2、再嫁栾大,卫长公主的人生跌入谷底。
卫长公主寡居了一段时间,可是人家还很年轻,正当青春年华的时候,家里自然不能没有个男人。为此汉武帝和卫子夫又开始思量了。
上次做主的是卫子夫,这次怎么也轮到汉武帝了。这个时候的汉武帝已经迷上了长生不老的秘术,所以他对方士有一种天然的好感。
因此汉武帝居然把卫长公主嫁给了一个叫栾大的江湖术士。说好的门当户对呢?说好的第二次投胎呢?咋越投越不长进呢?
为了满足以上的特点,汉武帝不断给方士栾大加官进爵,册封他为五利将军、乐通侯。因为栾大各种谄媚,而且长相俊美,口才一流,所以汉武帝对他非常恩宠,一不小心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结果发现栾大这小子是个骗子!他哪里懂什么通神的功夫,全都是江湖把戏而已。因此汉武帝恼羞成怒,把栾大给腰斩了,就这么着,卫长公主再次成为了寡妇。
三、儿子曹宗因为巫蛊之祸而被杀。卫长公主对婚姻彻底失望,再也不嫁人了。父母也不敢说啥,毕竟介绍了两段婚姻,一个丈夫短命,一个丈夫是骗子,这父母当的够可以的。
从此卫长公主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儿子曹宗身上,曹襄死后,曹宗继承了平阳侯的爵位。卫长公主在曹宗的赡养下,安然去世。
不过事情远没有结束,曹宗和太子刘据也是亲戚关系,从辈分上来说,曹宗应该喊刘据一声舅舅,因此曹宗是支持刘据的。
他想要培植宦官力量帮助刘据,结果在巫蛊之祸时,却被人诬告,结果不仅丢了爵位,还被汉武帝给宰了。这是《史记》里的记载,因为是当代人所记载,所以更加符合事实。而《汉书》里说曹宗花钱免罪活了下来,就温柔多了,可惜是百年后的人所写,真假难料。
总结:唯一幸运的是,卫长公主没有看到老卫家的衰败。汉武帝是非常讨厌外戚乱政的,但是他自己亲手又培养起了卫氏家族这样的庞大外戚力量。伴随着卫青和霍去病的离世,其实老卫家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后来巫蛊之祸爆发以后,老卫家彻底衰败,好在这个时候卫长公主已经不在人世,再也看不到这些了。
参考资料:《史记》
卫长公主,明明是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为何在婚姻上却一生凄惨?
卫长公主之所以深受宠爱,是因为她替父亲汉武帝洗清了“不育”的恶名。古人早婚,尤其皇家子弟,胡茬才露头,儿子就满地爬了。比如汉武帝他爷爷汉文帝,15岁时就已经有了四个儿子。偏偏汉武帝“不争气”,18周岁了膝下空空。
为这件事汉武帝把气都撒在了皇后陈阿娇身上:九千万钱都花进去了,你那肚皮是不是只会装美味佳肴?
古代女人可怜,遇上这种事首先要自我检讨,其次继续自我检讨,丝毫不敢怀疑种源是不是有问题。陈阿娇虽然骄横,遇上这种事也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捏着鼻子皱着眉头喝汤药。
时间久了,有人看出一点端倪:陈皇后肚皮不争气,怎么所有嫔妃的肚皮都保持“静默”了呢?于是,所有人嘴上不敢说,心里都默认了一件事:咱这皇帝是个“瘪仔”。田蚡甚至做好了提前量,一巴掌拍在淮南王刘安的马屁上:皇上无后,万一他翘辫子,您当仁不让!
时间越久,汉武帝骂人的声音越低,就在他实在不好意思推卸责任的时候,卫子夫怀孕了!估计汉武帝那段时间像只骄傲的大公鸡,心中的块垒一吐而空。虽然卫子夫给他生下的是个女儿,但对汉武帝来说,这意味着他可以摘掉“不育”的破帽子了。
这个女婴就是卫长公主,卫,指其母卫子夫,长公主,一般用于册封皇帝的姐妹。汉武帝将“长公主”名号赐予女儿,这个独特的荣宠背后,正是汉武帝欣喜若狂的心理。
卫长公主成年后,被汉武帝嫁给了曹襄为妻。曹襄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的玄孙,平阳侯曹寿的儿子,其母乃汉武帝的长姐平阳公主。
汉武帝把卫长公主嫁给外甥,不光是功臣家族与皇室的联姻意图,当年卫子夫正是从平阳侯府走进皇宫,所以这场婚姻包含了亲情和奇妙姻缘两层含义,当然,它同时寄托了汉武帝和卫子夫对女儿深深的爱。
卫长公主嫁给曹襄后,生了一个儿子曹宗。曹襄将门虎子,曾经追随卫青参加过漠北大战。以汉武帝对卫长公主的喜爱,假以时日,曹襄前途不可限量。然而曹襄跟他爹一样没福气,年纪轻轻的他,居然英年早逝,扔下了寡妻幼子,那一年卫长公主才24岁。
汉武帝不忍心看着风华正茂的女儿,被无情岁月“㸆干”,不久又给卫长公主赐了一门婚事。从时间推算,卫长公主改嫁,顶多是在曹襄去世后一年。
虽然卫长公主是梅开二度,但毕竟金枝玉叶,夫家也绝不可能是等闲之人,谁呢?栾大!
一听这名字就让人不由皱眉头,哪位山大王?其实人家栾大真不是梁山好汉,尊贵着哩,他创下了一个月内,摘下五颗将军印的记录:五利将军、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天道将军!
数量很唬人,可是这种杂号将军的名字够奇葩,历史上绝对没有用过第二次,而且透着一股神神叨叨的妖气。
没错,栾大本就是一名方士,现代人俗称“神汉”,专门靠装神弄鬼骗财。栾大“技艺精良”,不光骗财,还骗色骗官,中招的居然是千古一帝汉武帝,落马的竟然是金枝玉叶的帝国长公主!
汉武帝雄才大略,却是个极其自负,极其迷信的家伙。由于热衷于求仙长生,汉武帝身边围了一群方士,其中有个叫李少翁的家伙,曾经用幻术替汉武帝“招来”王夫人的魂。后来李少翁“魔术表演”出bug被识破,被恼怒的汉武帝送上了西天。
不过汉武帝中毒太深,居然后悔过早杀了李少翁。栾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他号称与李少翁是师兄弟,同拜于老神仙安期生门下,本事比李少翁还要厉害。
这位栾大名字像武大郎,长得却像武二郎,他一表人才,英俊潇洒。汉武帝本就是相貌协会会长,一眼就喜欢上了栾大。栾大还有一个特长,编瞎话能把自己感动哭了,而且编剧水平超一流。他告诉汉武帝,想当初,他往来海中,与安期生等神仙交往......神仙可以召之即来,长生不老药唾手可得。
智商150的汉武帝,瞬间被忽悠瘸了,他给栾大连加五位将军衔,赐“乐通侯”,食邑二千户,又赐豪宅一座,僮仆千人,车马财宝若干。不久,汉武帝又贴心地将宝贝女儿,送到栾大怀中,赐黄金十万斤。
汉武帝连女儿都舍出去了,栾大总该感受得到老丈人的一片诚心了吧?过了很久,栾大很不情愿地动身,说去泰山给“老泰山”求长生不老药。汉武帝心里咯噔一下:神仙不是在海上吗?怎么跑泰山去了?该不会又是个骗子吧?
当汉武帝“聪明的智商又占领高地了”,栾大的末日就要来临了。负责盯梢栾大的人回来汇报:这伙计到泰山就游山玩水了,啥也没做。栾大不知道汉武帝智商恢复了,依然一本正经地感动自己,夸夸其谈如何与神仙会晤。
汉武帝的心哇凉哇凉,进而被愚弄的耻辱感涌上心头:送栾大跟李少翁下棋去!这时候的汉武帝,估计丝毫都没想过,刚刚梅开二度的女儿,心里会怎么想。
就这样,卫长公主二次守寡,距离第一次仅仅过去两年时间。
卫长公主没有学婆婆兼姑姑平阳公主,上演梅开三度,而是孤独地度过了余生,死后与丈夫曹襄合葬于茂陵。
从时间上推算,卫长公主至少守寡了二十多年,她为何没有再次改嫁呢?我估计,栾大这一脚踩伤了她,也踩伤了汉武帝。当汉武帝处死栾大后,就不得不面陷入深深的耻辱感,而卫长公主也因此把自己活成了笑话。别说再提婚姻,恐怕从那以后,父女俩见面都有说不出的尴尬!
卫长公主,明明是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为何在婚姻上却一生凄惨?
凄惨个锤子,卫长公主是汉武帝的心头肉,一生盛宠无极受尽尊荣,跟“凄惨”二字完全是反着来的,汉朝找不到几个恩宠能胜过卫长公主的帝女。
汉武帝的第一个孩子虽然史料之中并没有留下卫长公主具体的出生时间,但是现在普遍认为,卫长公主是汉武帝膝下的第一个孩子。
刘彻七岁取代废太子刘荣成为储君,十六岁登基为帝,但之后多年都没有子嗣,一方面后宫当时陈皇后独宠,另一方面人们一直认为可能武帝本身有问题无法生育子嗣。甚至武帝的亲舅舅田蚡在建元二年见淮南王刘安时坦言:方今上无太子,大王亲高皇帝孙,即宫车一日晏驾,非大王当谁立者?
由于膝下长久没有子嗣,武帝心中也愈发着急,但也没有其他的办法,直到武帝在姐姐平阳公主的府邸遇到了卫子夫,极其宠爱。
《史记·外戚世家》: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尊宠日隆。
而卫子夫初次有妊,怀的孩子就是后来的卫长公主,因为卫长公主的出生,卫子夫成为了地位仅次于皇后的“夫人”,同时,公主的降生直接打破了武帝无法生育的传言。对于自己人生之中的第一个孩子,虽然是个女儿,但武帝依旧极其宠爱,后来武帝的子嗣越来越多,但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卫长公主。
各种破例晋封赏赐汉朝时期,通常将皇帝的女儿称作公主,诸侯王之女称作翁主,皇帝的姐妹称作长公主,姑姑称作大长公主,然而汉武帝却将自己的大女儿,直接越级破格封为了长公主。
不过,这种看着好像乱了辈分的身份越级,也引起了后世的不解,所以也有人认为,卫长公主其实是她的封号是“卫长”,并非其身份是卫长。
但实际上,“卫长公主”其实是她的称号,“卫”是因其母姓卫,长公主是身份,汉朝时期的公主皇子等,经常都会在称号前冠以母姓,比如馆陶公主称“窦太主”,刘荣称“栗太子”,刘据也称作“卫太子”,史良娣之子刘进被称作“史皇孙”,诸如此类。
而根据后世的整理,发现汉朝时期,皇帝册封自己的女儿为长公主的,并非只有卫长公主,也就是说,当时“长公主”这个封号,除了皇帝的姐妹之外,格外受宠的帝女,也可以封,而卫长公主是汉武帝朝唯一被封长公主的帝女,其受宠程度可想而知。
卫长公主一生中两次出嫁,而在《史记》与《汉书》中,对于卫长公主的主要记载,也都集中在这两次婚姻上。
初次出嫁,算是亲上加亲,卫长公主嫁给了其姑母平阳公主的儿子曹襄,也就是自己的表哥,曹氏出身显赫,不仅仅是皇亲,而且祖上是汉朝元勋曹参,曹襄出身不凡,但并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相反,他屡屡出征,是个驰骋沙场的好儿郎,卫长公主的母亲出身平阳公主府,曹襄与自己又是姑表亲,武帝为爱女选择这样的一门亲事也实属正常。
出嫁的时候,汉武帝将胶东半岛上的当利赐给了卫长公主为封地,所以卫长公主也被称作当利公主,而地处东莱郡的当利极其富有,是著名的盐产地,武帝赐当利给卫长公主,不亚于当年文帝赐铜矿山给邓通,按照规制,卫长公主可以从封地的收入中抽税,其利可想而知,武帝对于这个女儿的宠爱也就明了了。
卫长公主再嫁,是因为在元鼎三年,曹襄离世,这回武帝选中的驸马是一名方士,叫做栾大,武帝极其宠爱栾大,认为其神通广大,而栾大身形修长,皮肤白皙而且容貌俊美,完全就是个美男子,因为武帝的宠信而得以显贵,身份并不算差。
嫁给栾大的时候,武帝送黄金万斤予卫长公主,而按照汉朝的规制,这样的规格,是礼聘皇后才用的,武帝因为疼爱女儿,有一次逾越了规制。
只不过没多久,栾大因为哄骗武帝的事情被武帝发现,武帝赐其腰斩,不过奇怪的是,因欺君之罪被斩的栾大,死后依旧被厚葬,其墓相当宏伟,对此其实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武帝看在自己心爱的女儿的面子上。
后世经历与死因,皆成谜现在很多人盛传,称卫长公主受到巫蛊之祸的牵连,最终被武帝腰斩,然而事实上,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任何卫长公主被腰斩的记载,甚至在正史之中,关于卫长公主的记载,在其第二次出嫁以后就戛然而止,之后再也没有关于卫长公主的记载。
所谓腰斩,当年受腰斩的是卫长公主的第二任丈夫栾大,并非公主,而且史书之中从未有过卫长公主卷入征和二年巫蛊之祸的记录,即便是真的被卷入巫蛊的阳石公主与诸邑公主,也并没有所谓“腰斩”的记载。
《史记》:阳石,为巫蛊,族灭,无后。
《汉书》:闰月,诸邑公主、阳石公主皆坐巫蛊死。
按照史书的记载,巫蛊之祸发生之后,阳石公主与诸邑公主都被牵扯进入,而向来受宠无比的卫长公主倘若还在,必然首当其冲,史书并没有任何卫长公主卷入征和二年巫蛊之祸的记载,也就是说,卫长公主很可能在征和二年之前就已经离开人世,根本不存在被武帝赐死,甚至是腰斩之类的可能。
卫长公主的人生,与惨毫无干系作为汉武帝的长女,卫长公主从降生开始就受到了武帝的格外偏爱,其母亲卫子夫成为皇后之后,整个卫氏一族都迅速崛起,成为汉武帝时期无可匹敌的一个超级外戚家族,父亲的偏爱与母亲舅族的强势,卫长公主的成长堪称逆天。
虽然史料之中对于卫长公主的记载并不多,但是从武帝屡屡为其逾越规制来看,卫长公主在武帝心目中的分量是极其惊人的。
在巫蛊之祸发生,卫氏一族没落之前,卫氏的亲族都非常受宠,卫子夫与她的儿女们,也基本处于一种无忧无虑的状态,虽然征和二年,卫氏一族开始崩解,卫子夫绝望自尽,但是卫长公主却并没有卷入这场大祸之中,因为她走在了这场大难之前。
相较于她的母亲卫子夫,还有弟弟妹妹,以及舅舅家的表兄弟姐妹们,卫长公主是幸运的,她的人生依旧浸泡在幸福之中,在幸福中开始,在幸福中结束,完全跟惨这个字,扯不上任何的关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