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

吕洞宾应该是八仙当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位神仙,这自然是与一句歇后语有关,即“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那么,这个“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关于这个民间典故的来历,是有很多种的版本的。

狗咬吕洞宾的第一个版本

传说吕洞宾驾着钟汉离的仙鹤前往庐山学道,路过南昌城,于是下来游玩一番。吕洞宾在集市上得知夏口镇王员外家摊上大事,员外年方十六的女儿被一个妖怪瞧上了,要求员外将女儿许配给他。

王员外自然不肯,妖怪便施展法术强占王小姐。王员外斗不过它,于是请了一干道士前来做法驱妖,这些道士根本不堪一击,纷纷抱头鼠窜。王员外听说报国寺有位高僧,本领高强,于是派人前去请其降妖。吕洞宾便由此得知消息。

吕洞宾提出要一起去除妖,但王家仆人说此妖本领高强,能喷火,还会障眼法。此时的吕洞宾还没成仙,心里没谱,便与仆人去报国寺请大师降妖。大师派弟子前去降妖并嘱咐他,那妖是二郎神哮天犬,偷着私自下凡,不好对付。

大师还说,哮天犬罪不至死,无须杀之,否则二郎神面前不好交代。吕洞宾与大师弟子带着法宝前去降妖,大师弟子从袖中取出一幅布画,吩咐吕洞宾拿着此画守候门口。如见哮天犬进入画中,迅速将画卷起,便可将它挫骨扬灰。

大师弟子本着除妖务尽的原则,一心要将哮天犬处死。吕洞宾虽应允了下来,但心里早已想好要放哮天犬一马。大师弟子进洞后,拿出法宝念念有词,顷刻间天兵出现,与哮天犬展开激战。哮天犬发现对方人多势众,且战且退。

哮天犬渐渐不支,向洞口跑去,吕洞宾慌忙的卷起卷轴,忽又想起大师的话。急忙打开卷轴,可哮天犬并非一般的妖狗,它冲出画来,直接咬向吕洞宾。幸好吕洞宾穿着混元八卦袍,但肉体凡胎的他还是晕倒在地,哮天犬逃之夭夭。这便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来历之一。

狗咬吕洞宾的第二个版本

传说吕洞宾成仙前是个读书人,他有个叫苟杳的朋友,爹娘死的早,是个为人忠厚的君子。吕洞宾邀请苟杳到自己家里读书,以后或许有出头之日。

一日,吕洞宾家来了位客人,看到苟杳一表人才,便想把妹妹许配给他。吕洞宾怕耽误苟杳的锦绣前程,想推脱掉。但没想到,苟杳因姑娘长的漂亮便满口答应。

吕洞宾看苟杳已做决定,便对他说:“贤弟主意已定,我也不拦着,不过成亲后,我要与新娘共度三晚。”苟杳大吃一惊,又想到吕家对自己不薄,思前想后的便答应了。成亲的晚上,吕洞宾进了洞房,只见新娘子头盖红纱坐于床上。吕洞宾便悄悄坐在灯下读书,等新娘睡了,他便离开。一连三天皆是如此。

苟杳痛苦的熬过了三天,进入洞房发现新娘在哭诉:“相公为何一连三天都不上床,只顾读书,天黑来,天亮便走?”苟杳这才明白吕洞宾为鼓励他读书的良苦用心。几年过去了,苟杳金榜题名,做了大官。

后来吕洞宾家中失火,一无所有。于是去找苟杳,但苟杳却不提帮忙之事,吕洞宾一气之下便不辞而别。吕洞宾回到家乡,发现房屋焕然一新,还看见屋里有一口棺材,妻子披麻戴孝,嚎啕大哭。

原来是吕洞宾离家后,苟杳帮他盖了房子,又送来棺材说吕洞宾在他家病死了。吕洞宾气急败坏的拿起斧子,劈开棺材,竟发现里面都是财宝,还有一封信,是说:“苟杳并非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这便是“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来历之二,后来将苟杳传成狗咬了。

狗咬吕洞宾的第三个版本

传说吕洞宾得道成仙后,路过一河边,看见一个男子淹死在河中。吕洞宾将此人捞上来后,为了将其救活,便将路过的一条狗的心脏给挖了出来,换到了此人的体中,这位男子才得以救活。

结果这个男子醒后,对吕洞宾破口大骂,还责怪他多管闲事。受到莫名责备的吕洞宾,看着路边死去的狗,便用泥巴捏了一个心脏将狗救活,谁知这狗活过来之后与那人并无两样,拼命的去追咬吕洞宾。后来人们就用“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来形容这类狼心狗肺的人或狗。

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

吕洞宾,是八仙之一,八仙的故事在民间也颇为流传,比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关于吕洞宾的,却有一个非常熟知的口头语,就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那狗没什么要咬吕洞宾呢?

其实这是说一个人不识好歹。当然有“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句话,这还是有典故的。这里就说两个。

二郎神有一个手下哮天犬,这个哮天犬私自下凡危害凡间,所以吕洞宾就前去收服哮天犬。然而哮天犬毕竟是二郎神的手下,所以也颇有法力。

因此吕洞宾就拿法宝去收服哮天犬。哮天犬被收在法宝中后,吕洞宾这时却心软了。他不忍哮天犬在法宝中死去。所以就把哮天犬放了出来,结果哮天犬一出来,就咬了吕洞宾一口。于是就有来“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还有一个故事,就是吕洞宾在成仙之前,他是一个书生,他有一个好朋友叫苟杳,这个苟杳家境贫寒,同时他父母又已经不在,吕洞宾就和他成了很好的兄弟。当时吕洞宾家境不错,因为苟杳为人老实忠厚,所以就让苟杳来到他家里来住。

因为苟杳读书刻苦,又一表人才,所以就有一个人想要把他的女儿嫁给苟杳,吕洞宾担心这样会让苟杳贪恋女色而耽误学业,所以就不想答应,但是苟杳却坚决要答应。

吕洞宾无奈,于是吕洞宾就对苟杳说,“成亲可以,但前三天必须我去新房”,苟杳虽然生气,但是他那时是在吕洞宾家居住,同时成亲的一切费用都是吕家的,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所以苟杳还是答应了。

苟杳成亲后的前三天,每天晚上吕洞宾都去新房,但是他却自己看书,不去看新娘,也不和新娘说话。新娘也知道自己休息,而苟杳却不知道这些,所以苟杳的心里非常痛心的。

三天后,苟杳进入洞房,看到新娘正在低头而哭,并且还问为什么三天来不说话、不理她、只顾看书,新娘这一问,苟杳非常吃惊。而新娘一抬头却发现丈夫样子变了。

他们两人说了半天,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苟杳这时才知道吕洞宾的良苦用心。是担心贪恋女色而忘记读书,而新娘知道原因后,也对吕洞宾很敬重。所以苟杳之后读书更加刻苦,同时也下定决心要报答吕洞宾。

后来苟杳去考试并且金榜题名,而且还做了大官,苟杳于是就离开吕家去别的地方做官了。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天吕洞宾家中发了大火,家业也损失惨重,吕洞宾一家只能在残破的屋里居住,这时吕洞宾想到了苟杳,所以就决定去找苟杳帮忙。

吕洞宾几经辛苦,终于来到苟杳的家中,苟杳知道吕洞宾家中的情况,非常难过,并且还让吕洞宾在他家居住,这一住不打紧,一住就住就好几个月,但是苟杳不仅没有提帮忙的事,而且也没有给吕洞宾银两。吕洞宾心里很失落,感觉世态炎凉,于是他就失落从苟杳那里走了。(其实苟杳并不是没有帮吕洞宾。)

吕洞宾到家后,却发现家里不仅盖了新房子后,而且家中还在办丧事,在相问之下才知,原来有人告诉吕洞宾的家人说吕洞宾已经在苟杳家中死了,吕洞宾的妻子哭的非常伤心,此时家中正在给吕洞宾办丧事。

吕洞宾一听非常生气,于是就劈棺材,棺材劈开后,却发现棺材里有很多金银珠宝,并且还有一封信,上面写着“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吕洞宾此时才知道苟杳再帮他,于是他们两家关系刘更加好了。

虽然苟杳骗的吕洞宾好苦,同样吕洞宾曾经骗苟杳的好苦,但是他们的出发点却是帮助对方,因为帮助的同时又骗对方、不让对方知道,所以对方开始就不知好人心,于是就有了“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因为苟杳和狗咬读音相似,所以就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

狗为什么要咬呂洞宾?吕洞宾是八仙之一,他为什么又会被狗咬呢?民间有多种传说,较为普遍的传说是这样的:

话说八仙之一吕洞宾有一天云遊到凡间的一个小圩镇里,虽然是小圩镇,人来车往,肩挑叫卖,一应俱全,却也热闹。吕洞宾决定在这里逗留一二天。看官,不要以为才一二天时间。"山中方七日,世间却一年。"仙人的一二天,世间上快半年了。吕洞宾来到一个卖面包的摊子前,刚开锅的包子热气腾腾,香气诱人。这时,只见一位衣着褴褛的少年来到包子摊前,向卖包子的人乞求道:"老板老板,行行好吧!给我一个包子吧!我娘己三天没有吃一点东西了,快要饿死了。"吕洞宾一听,心想:世上难得有这少年的一片孝心,讨食给老娘吃。便从包子摊上捡起一个包子,向包子吹了一口仙气,交给少年说:"好小子,快把这个包子拿回去给你的娘吃吧!"少年谢过吕洞宾,揣上包子高兴地回到家里,把包子交给老娘吃。奇怪的是老娘刚把包子塞进嘴里,那包子就一骨碌吞进肚里去了。老娘吃了这个包子后,刚才还是饥肠辘辘的,现在却一点也不饿了,一连几天都是这样,什么也不想吃。老娘开始怀疑这包子有毒,吃了生病了,便告诉儿子。儿子也同样也怀疑起这包子来。决定去圩镇寻到吕洞宾评评理去。因此,便扶着老娘来到小圩镇上,寻到了吕洞宾。老娘生气地质问吕洞宾:"为什么吃了你给的包子后,一点儿也不饿?是不是包子里有毒药?害得人家什么东西都不想吃,你是好心还是歹心?"吕洞宾听了,一点儿也不生气,来到老人靣前,在老人背上轻轻一拍,吃进去的包子忽然从老人口中吐了出来掉到地上,骨碌碌地滚着。还冒着热气呢!这时,正好走上一条黄毛大狗来。黄毛大狗把吐在地上的包子一口吃进肚里去了。岂料这条黄毛大狗是一家饭店里养的。它吃了这个包子后,也是一点儿也不饿。饭店里每天食客吃剩的残羮剩肉,什么骨头的,一点儿也不想吃,眼睁睁看着别的狗吃得有滋有味。黄毛大狗也埋怨起吕洞宾来了,害得人家什么好东西也不想吃,越想越气。它来到街上,寻到了吕洞宾,二话不说,在吕洞宾的小腿上狠狠地咬了一口。吕洞宾定晴一看,知道这是那天吃了老大婆吐在地上包子的那条黄毛大狗,便摇摇头,自我解嘲地苦笑着说:"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后来,人们就用"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句话来讽喻那些以怨报德的人或事。(陈村宏根据民间传说编写)

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

这是个不好回答却挺好玩的问题。那就不找传说中的渊由了,老漁试试再趣编一回吧。“狗咬吕洞宾”,作为这句少了后衬的歇后语引子,没有必要追究被咬者心的好坏。接着题目,同样狗没有为什么不咬吕洞宾的理由,遇上了何仙姑,韩湘子这样的美女靓仔估计这条狗还是照咬不误。应该说敢咬神仙的狗是有背景的,老漁突然想到会不会是二郎神的宠物狗“哮天犬”呢?作为狗中的神仙,哮天犬除了咬过吕洞宾,还咬过孙悟空,赵公明,本着打狗看主人的原则,被咬者只好一笑了之,神仙的伤口愈合也快,至于为啥咬,估计是神犬为了取悦与其主人吧。当然,“狗咬吕洞宾”里的狗也有可能是凡狗,民间所谓的“狗咬”并不是特指咬人一口,朝人吠叫也称“咬”,根据这点,老漁认为“狗咬吕洞宾”除了“不识好人心”外,还有一解的就是咬(吠)出存在感,何况民间还有一个狗不理包子的包子传说。顺致路过的朋友们端午安康

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句话一般是用来形容有些人不识好歹,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你不知道报恩也就算了,还反咬一口。但是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呢?这个故事又是怎么发生的呢?且看笔者一一道来。

狗咬吕洞宾的由来

这个故事主要记载于《八仙得道传》,这句话本是“苟杳吕洞宾”!

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成仙之前是一位读书人,在参加了两次考试后皆未中举,由此便不愿意在读书了,依靠着自己祖辈留下的家产过着日子,走亲访友,四处游山玩水。吕洞宾在那时有个好友,名叫苟杳,他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吕洞宾十分同情自己的好友,便与他结拜为兄弟,并且邀请他来家居住,希望好友可以刻苦读书,日后可以出人头地。再后来,吕洞宾的另一位姓林的好友前来做客,觉得苟杳为人一表人才,饱读诗书,便想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他。

吕洞宾知道此事后,担心会耽误苟杳的未来前程,便想帮苟杳推脱掉,但是苟杳知道后,却心动不已,就与吕洞宾说,自己同意这门亲事。未曾想,吕洞宾竟对他说:“林家小姐容貌美丽,性格贤惠端庄,你同意这门亲事,我也不好多说什么,但是我想跟你说,成亲之后,得先让新娘子陪我睡三个晚上。”苟杳听了以后,觉得自己不能接受,但是又苦苦挣扎了一会,还是同意了。

其实吕洞宾并没有和这位新娘子真的睡三个晚上,只是一番好意希望苟杳好好读书考取功名,后来苟杳也知道是吕洞宾善意的“恶作剧”,记在心里。没过多久苟杳终于考取了状元,而吕洞宾却逐渐把祖上留下来的家财散尽,自己混的不尽人意。这时他便想起了自己的兄弟苟杳,便去投奔他。去到苟杳家里后,苟杳自然对他待如上宾,好吃好喝伺候着,但是当吕洞宾面露难色想开口像苟杳寻求帮助时,苟杳却露出一副不愿意的样子。吕洞宾一时气愤难当,拂袖而去。

当吕洞宾回到家里后,他妻子吓了一跳,怀疑他是人是鬼?因为在他回家之前苟杳派人送来一口棺材,并且说明吕洞宾死了。而且吕洞宾家里又重新装修了一番,吕洞宾不解,打开棺材一看,原来里面全部都是金银财宝。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苟杳安排好的,为的就是还他当年对自己的新娘那个“恶作剧”事件。

至此“苟杳吕洞宾”的由来就很明显了,由于“苟杳”和“狗咬”同音,传到后来就成了“狗咬吕洞宾”,这是一个好朋友之间互相用“恶作剧”的方式互帮互助的故事,并非贬义的意思。

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
  •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

据传二郎神的宠物哮天犬不知什么原因私自下凡,因为哮天犬是神兽所以凡间的人都降服不了他,哮天犬就成了危害一方的凶兽。

这时候吕洞宾刚刚得道成仙,法力虽然不高但对付哮天犬还是绰绰有余。

吕洞宾拿着法宝“布画”去降服了哮天犬,又想到法宝厉害的很,哮天犬在里面呆一会恐怕就化成灰了,担心二郎神的爱犬死在自己手里,回去无法向他的主人交代,就将法宝打开了一点。没想到法宝刚开一半,哮天犬就从画里跳了出来,冲着吕洞宾就咬了下去。

后来随着八仙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人们就引用这个故事出了一个歇后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用它来骂人不知好歹。

哮天犬毕竟是一条狗,当它被吕洞宾降服后,吕洞宾担心它会死于自己的宝物之下,便放了出来。而哮天犬却朝着吕洞宾咬了下去,说明这条狗误以为吕洞宾是坏人,并不能体会吕洞宾是为了放它一条生路。其实这一切都是一种误会,狗咬抓它的人很正常,这个抓狗的吕洞宾心怀善意反被狗咬的故事到后来人们自然就有了结论,那就是而狗是不知道好人和坏人的,也不懂得知恩图报!

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

作为八仙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位神仙,吕洞宾法力强大,风流潇洒,好酒好色,扶贫济困,在民间有着许多传说。

有一次吕洞宾云游天下,来到桐柏山,发现大地抖动,房屋倒塌,老百姓流离失所。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穿山甲在作怪。

吕洞宾决心降妖除怪,拯救百姓。 但此怪有五千年的道行,炼就了翻山倒海之术,实在是不容易对付。不如上天问问道友,如何才能制服此怪。

吕洞宾便上天找到太白金星,得知要想降服穿山甲,非用王母娘娘头上玉簪不可。可玉簪是王母娘娘心爱之物,如何肯借?

太白金星说王母娘娘身边有一名贴身侍女,名唤白牡丹。你若能打动她的心,此事定能办妥。 次日便是蟠桃盛会,会上王母娘娘命牡丹给各路大仙斟酒。吕洞宾趁接酒杯之机,将牡丹仙子的手轻轻地捏了一下,牡丹仙子脸上一红,低着头走了。

过了一会,牡丹又来赠蟠桃。吕洞宾就在取蟠桃时,又将牡丹小手一捏,仙子羞得面如桃花,低头向瑶池边急急走去。

吕洞宾紧跟而去。轻声说:

"牡丹仙子,你很羡慕人间,是吗?"

牡丹仙子又慢慢地低下了头。 吕洞宾说:

"人间到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胜过天上十倍。不去感受一番,真是憾事了。"牡丹仙子说:"仙规森严,要想下凡,谈何容易?“

吕洞宾微微一笑:

"你果有此意,我愿助一臂之力。不过,我也要请你帮个忙。你把王母娘娘头上的玉簪,借我一用。" "哎呀,玉簪是王母娘娘的心爱之物,这怎么行?"

牡丹仙子为难地说。吕洞宾说:

"凡间桐柏山一带,有穿山甲作怪,民不聊生,我想借王母娘娘玉簪,除妖降怪。请你帮忙!"

牡丹同意了。 次日牡丹给王母梳头时,将玉簪偷了出来,交给了吕洞宾。吕洞宾带着玉簪,很快把穿山甲擒住了。

牡丹和洞宾:

后来王母娘娘得知此事,便将牡丹贬到凡间,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牡丹花。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是在民间广为传诵的一句歇后语,说的是一个恩将仇报的故事。 吕洞宾在成仙之前,有个同乡好友叫苟杳,他父母双亡,家境贫寒。

吕洞宾见他喜欢读书,便让他在自己家读书,并和他结拜为金兰兄弟。 吕洞宾家里来了一位林先生,说是看中了苟杳一表人才,想把妹妹许配给苟杳。

吕洞宾不太同意,苟杳却连忙点头答应。 吕洞宾说:"林家小姐貌美贤惠,贤弟既然主意已定,我也不拦阻了,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

"苟杳一听不禁一楞,但思前想后,还是咬牙答应了。苟杳成亲这天,吕洞宾喜气洋洋,而苟杳却无脸面见人,干脆躲到一边不见面。

晚上,洞房里新娘子头盖红纱,倚床而坐。这时,吕洞宾闯进屋来,也不说话,只管坐到桌前灯下,埋头读书,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还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

天明醒来,丈夫早已不见,一连三夜都是这样,可苦坏了林小姐。 苟杳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天,刚进洞房,见娘子正伤心落泪,连忙上前赔礼,林小姐只管低头哭着说:

"郎君,为何三夜竟不上床同眠,只对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

这一问,问的苟杳目瞪口呆,半天,他才醒悟过来,双脚一跺,仰天大笑,原来是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用此法来激励我。

吕洞宾:

哥哥用心,可谓太狠心啊!林小姐被苟杳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待苟杳说明经过,夫妻两个才双双欢喜起来,齐声说道:

"吕兄此恩,我们将来一定报答他!"

几年后,苟杳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夫妻俩与吕洞宾一家洒泪而别,赴任去了。 一晃八年过去了,这年夏天,吕家不慎失了大火,偌大一份家产,化成一堆灰烬。

吕洞宾只好用残留的破瓦烂砖搭了一间茅草屋,和妻小在里面躲风避雨,日子十分艰难。夫妻俩商量,决定去找苟杳帮忙。

吕洞宾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苟杳府上,苟杳对吕洞宾家遭大火的事非常同情,并热情招待他,可就是不提帮忙的事情,一连住了一个多月,一分钱也没有给吕洞宾,吕洞宾以为他忘恩负义,一气回了家。

吕洞宾和苟杳:

吕洞宾回家一看,原来家里盖了新房,很是奇怪。他刚要迈进家门,却见大门两旁贴着白纸,知道家中死了人,他大吃一惊,慌忙走进屋内,见屋内挺着一口棺材,妻子批麻戴孝,正在嚎啕大哭,吕洞宾楞了半天,才轻轻叫了一声娘子。

娘子回头一看,惊恐万状,颤颤抖抖地叫道:"

你,你是人还是鬼?"吕洞宾更觉诧异,问:"娘子,何出此言,我好好地回来了,如何是鬼呢?"

娘子端详了好久,才认出真是吕洞宾说:"吓死我了!"原来,吕洞宾走后不久,就有一帮人来帮他盖房子,盖完房子就走了。

前天中午,又有一大帮人抬着一口棺材进来了,他们说吕洞宾在苟杳家病死了。 吕洞宾一听,知道是苟杳玩的把戏。

他走近棺材,气得操起一把大斧把棺材劈开两半,只见里面全是金银珠宝,上面还有一封信,写道:

"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

吕洞宾看完信后如梦初醒,他苦笑了一声:"贤弟,你这一帮,可帮得我好苦啊!" 从此,吕苟两家倍加亲热,这就是俗话常说的:

"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因为 "苟杳" 和 "狗咬" 同音,传来传去便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