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称蓖麻为生化武器?
蓖麻竟然可以成为生化武器,看到这样的问答题目,不免有些震惊,震惊之余也只能感叹自己的孤陋寡闻了。
蓖麻是大戟科蓖麻属植物,原产于埃及、埃塞俄比亚和印度,现已广布全世界热带地区并栽培于热带至温带各国。我国的蓖麻引自印度,我们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原来是栽培蓖麻最多的。中国的蓖麻主要用作油脂作物,蓖麻油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
好好的蓖麻又是怎么和生化武器扯上的关系呢?原来,蓖麻子中含有蓖麻毒蛋白和蓖麻碱,这是两种毒性物质。其中的蓖麻毒蛋白7毫克就可以使成人死亡。而产自非洲的蓖麻子只需2粒就可以导致成人死亡,致死儿童仅需1粒。保加利亚记者乔治·马科夫就是被人使用蓖麻毒素作为生化武器暗杀的。1978年,马科夫流亡英国伦敦时,在一次等待公交车时,被人用“雨伞”戳伤小腿。3天后表现为胃肠炎和高烧症状的马科夫不治而死。救治他的医生在其伤处发现了上面有2个小口的极其微小的一个空心金属球。足可以装下0.28立方毫米的毒物,医生据此肯定地判断,如此微量就能致人死亡的毒物可能就是蓖麻毒素,事实也是被验证。马科夫死后,蓖麻毒素被列入潜在生化武器行列。
蓖麻毒素的毒性是眼镜蛇毒素的2——3倍,是氰化物毒性的6000多倍。据说,毒性极强的蓖麻毒素提取比较容易,任何一个刚刚毕业的药剂师都可以成功完成蓖麻毒素的提取工作。这也许就是蓖麻毒素近年来常常被恐怖分子用作生化武器进行暗杀的原因。1991年有4名名为“爱国者委员会”的极端组织成员在美国被捕,1995年一男子在加拿大被捕,都与蓖麻毒素有关。1997年,美国在调查一起枪击案时,也发现过蓖麻毒素。2018年10月2日,在寄给美国白宫的2份邮件中也曾检查出蓖麻毒素,邮件的收件人分别是美国国防部长和海军作战部长。
一次次有关蓖麻毒素事件的出现,让研究恐怖主义的生化专家对恐怖分子运用提纯的蓖麻毒素进行恐怖袭击的方式已经越来越担心了。蓖麻本无罪,恐怖害死人!
为什么有的人称蓖麻为生化武器?
蓖麻毒素的毒性是氰化物毒性的6000多倍,是眼镜王蛇毒素的2——3倍,1克高纯度的蓖麻毒素,甚至可令3000人中毒死亡,历史上蓖麻毒素常作为特定人员从事破坏和暗杀活动的生物武器。
在我们云南,蓖麻非常的多。小时候如果哪家有人摔伤,由其是伤到筋骨,都会摘蓖麻叶子捣细后用来包伤口,有很好的效果。而蓖麻子是农村小孩子的玩具,老人们都会嘱咐不要把它吞到嘴里,因为蓖麻有毒。
蓖麻在世界上广泛分布,其中印度、中国、巴西的栽培面积占世界总栽培面积的2/3以上,我国蓖麻种植面积已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我国蓖麻籽的产量约为30万吨。蓖麻从我国海南到黑龙江都有栽培,蓖麻植株具有耐寒、耐热、耐盐碱、耐贫瘠、耐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对土壤的要求不高,有很强的生长适应性,栽培较为灵活,且不宜受动物侵害。蓖麻不仅经济价值高,而且对于植被的恢复、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
蓖麻是世界上“十大油料作物”之一,我国栽种的蓖麻原产于印度,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蓖麻油是一种高级的工业用油,在-18℃不凝固,在500~600℃高温下不变质、不燃烧,具有耐严寒、耐高温的特点,广泛用于飞机、轮船、汽车、高速机械等。
蓖麻油经水解、中和、分离可以获得葵二酸,葵二酸是塑料热稳定剂的重要原料,可用于生产各种工程塑料。
用蓖麻油为原料,可以制备生物柴油,生物柴油相比化石柴油动力性能略微下降,但是生物柴油产生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污染物会大大降低,可以替代部分化石能源,而且对环境更加友好,可以算是一种未来的清洁能源。
印度是蓖麻油的最大生产国,蓖麻油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在全国蓖麻油产业中扮演者最重要的角色,它是蓖麻油价格的风向标。
毒性极强的蓖麻毒素蓖麻子中含有致命的蓖麻毒蛋白,蓖麻毒蛋白通过化学方法进行提取与分离后,就能获得纯度较高的蓖麻毒素。在蓖麻子中蓖麻毒素只占一小部分,主要成分是油脂,人服用2~7粒蓖麻子就会引起中毒,成人服用20粒可致死。蓖麻有很多个品种,不同的品种毒性是不同的,毒性最强的是非洲蓖麻,成年人吃2粒就会致命。
平均0.2mg的蓖麻毒素就能杀死一个成年人,砒霜和氰化物都是公认的剧毒物质,而这两种物质人摄入量要大于60mg才能使人致命。可以说蓖麻毒素是毒中之王,这种毒素没有有效的解药。
蓖麻毒素会攻击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从而达到干扰生命运作特定程序的作用。此外蓖麻毒素会使人体的红细胞凝集,红细胞的重要作用就是运输氧气,因此这种毒素容易使人呼吸衰竭。
注意:很多人小时候可能都会把蓖麻子放在锅里炼油,但是几乎不会中毒,这是因为蓖麻毒素作为剧毒蛋白,它本身就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经过高温会失去活性,毒性会大大降低。
世界上著名的蓖麻投毒案例马儿可夫是保加利亚最为出名的剧作家和小说家之一,1978年马尔可夫准备乘公交车前往BBC总部上班,当它排队上公家车时,突然感到右腿后侧有明显的刺痛感,他发现他的腿不小心被一名持长柄雨伞的男子刺到,男子道完歉后快速离开了。
马尔可夫在工作的地方发现被刺的伤口类似于蚊虫咬伤的红色小包,身体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当晚马尔可夫有明显的发烧现象,随即被送进医院,4天后马尔可夫因内脏衰竭而死亡。法医在对其伤口进行解剖时,发现在他的伤口中有一个仅仅1.7㎜的金属小球,而在金属小球上有两个0.34㎜的小孔,小孔中装有残留的蓖麻毒素。因此,蓖麻毒素是导致马尔可夫死亡的真凶。至于别人为什么要暗杀他?很可能是由于他的著作中会对一些人士进行讽刺和批评,对他有成见的人想要他的命。
总之,蓖麻中提取的蓖麻毒素是毒性极强的物质,因此称呼它为“生化武器”是很有科学依据的。但是对于蓖麻,我们更应该重视它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以及生态价值。蓖麻子的含油量高达54%,是一种环保可再生资源,被称为“绿色石油”,如果加以利用蓖麻油必然成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战略物质。
为什么有的人称蓖麻为生化武器?
因为蓖麻毒素的毒性非常强,经常被用在暗杀活动中。
可能很多人都没见过这种植物,在一些地方,蓖麻也被称为大麻子或老麻子,它是种大戟科蓖麻属的草本植物。
在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地区,蓖麻在一些田间地头、小道两旁经常可以看到,那时候的蓖麻都是早前种植遗留的。
小孩们经常拿蓖麻果实来玩,将外壳剥去,蓖麻籽花纹非常好看且很光滑,虽然常拿来玩,但都知道是有毒的。
放牛或羊的人,都不会让牛羊去吃蓖麻,喂猪也不会用蓖麻,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植物毒很大。
这个蓖麻到底是什么来历?
蓖麻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在热带和亚热带是多年生植物。因蓖麻不耐寒霜,在我国北方都是一年生植物。
蓖麻通常能长到一米多,云贵一带能长到七八米。蓖麻原产东非一带,传入埃及的时间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
在公元前800年之前,蓖麻就已从埃及来到印度。据史料记载,我国的蓖麻是从印度传入的,最迟在西晋时期。
到了唐代,蓖麻在国内逐渐传开,开封一带有大量蓖麻种植。明清时期,蓖麻种植已扩散到河北乃至东北一带。
当时的蓖麻除用在医药方面外,还被用作印刷时的印油。随着西方科技的传入,蓖麻在工业方面的价值被认识。
目前,全球蓖麻油的供应量仅60万吨,而需求量却有100万吨。印度的蓖麻油供应量占全球61%,主要供欧美。
与印度相比,我国的蓖麻油供应量仅有14%,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蓖麻油到底有什么用?
在十大油料中,唯有蓖麻油可当石油使用,因此蓖麻也有“绿色石油”之称。蓖麻油分子结构具有特殊理化性质。
蓖麻油的油酸稳定性很好,在零下18℃时不会凝固,在600℃度时不会燃烧。因此蓖麻油常被用作航空润滑剂。
在一些国家,蓖麻油被当做战略物资,用蓖麻油制造的生物柴油比石化柴油要更好,其衍生品多用于航空领域。
这么好的东西,为何会被人称为“生化武器”?
首先这是一种夸张的比喻手法,主要是说蓖麻蛋白和蓖麻碱的毒性很强,这些毒素经常被用到一些暗杀活动中。
蓖麻籽中含蓖麻毒蛋白和蓖麻碱,蓖麻毒蛋白可使人中毒。服用2到7颗蓖麻籽,可使6岁的小孩中毒甚至死亡。
成年人若食用20颗,则可中毒致死。蓖麻的毒性因地区而异,非洲的蓖麻素最毒,通常2颗蓖麻籽可毒死成人。
这说的都是直接服用蓖麻籽的结果,而提炼的蓖麻毒蛋白毒性要更强,这是一种蛋白分解酶,7mg可致人死亡。
因此,蓖麻毒蛋白经常被用作暗杀毒剂,加工后的蓖麻毒素,不到1mg的剂量便可致人死亡,而且是无药可解。
据相关数据显示,平均0.2mg的蓖麻毒素就能毒死一个成人,其毒性比砒霜高数百倍,比眼镜蛇毒素高2到3倍。
下面列举一个案例。最有名的蓖麻毒素暗杀案件,可能就是BBC记者马可夫被雨伞中的蓖麻毒素暗杀一事了。
当时他正要上公交,突然觉得腿部有刺痛感,结果是被别人的雨伞“不小心”戳到了,正是这一戳才要了他的命。
到了晚上,马可夫出现呕吐、高烧、乏力等症状,送医后抢救,三天之后死亡,最终解剖确定为蓖麻毒素中毒。
而毒素的剂量仅为0.45mg,那个雨伞就是著名的暗杀武器“伞枪”。
在上世纪中后期,蓖麻毒素经常被用于暗杀活动中,正是因为如此,蓖麻毒素才会被人称为可怕的“生化武器”。
前些年,经常有因误食蓖麻籽而发生中毒的事件,大多都是一些小孩误食,他们对蓖麻知之甚少,当野果来吃。
综上,蓖麻虽然含有毒素,但蓖麻油的价值不可替代,正是因蓖麻毒素被歪用,才让蓖麻有了“生化武器”一说。
其实蓖麻是个好东西,除了工业价值外,其叶、根、油还有不少的药用价值。
为什么有的人称蓖麻为生化武器?
蓖麻的生命力很强,适应性也很强,以前小的时候在老家所在的村落,房前屋后但凡有一小块空地的地方,都会被老乡们种上蓖麻,真的是随处可见,而且蓖麻这种植物适应力很强,有一块差不多的地就可以长得很旺盛。小的时候不知道蓖麻子是有毒的,还经常摘下来扔在小伙伴身上,因为蓖麻子的外面包裹着小刺一样的东西,可以粘在衣服上,以前经常摘这个玩。
为什么以前在农村有很多人都种蓖麻呢?
这是因为蓖麻全身上下都是宝贝,比方说蓖麻的茎皮可以用来制作麻绳,这种手艺在以前我们老家,连小孩都知道怎么制,制成的麻绳很结实耐用。
蓖麻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亦可称之为“能源植物”,蓖麻子里蕴含着丰富的油料成分,即便是在普通的制作工艺下,出油率就可以达到45%左右。蓖麻油是一种黏性淡黄色无挥发性的非干性油,生物降解性非常好,因为它来自于植物,所以非常的环保。蓖麻油制备而成的蓖麻润滑油燃烧点高、凝固点低、比重大,因此它常作为天然的润滑剂被广泛的应用在化工、轻工、机电等各个领域。而且特别是精炼过后的蓖麻油,还可以应用到航天、军工中。
蓖麻叶可以用来制作环保的杀虫杀蚊剂,这是因为在蓖麻叶中含有蓖麻碱、蓖麻毒蛋白等有毒物质,可以将蓖麻叶晒干碾磨成粉,然后加上足量的水,就可以制作成天然的杀虫杀蚊剂了。
除此之外,蓖麻还可以入药。从这些方面来看,说蓖麻浑身是宝不为过吧。
蓖麻虽然经济价值很高,但是蓖麻植株中隐藏着致命的毒素,其最毒部位在蓖麻子,作为蓖麻的种子,它含有对人体有毒的蓖麻碱以及蓖麻毒蛋白,其中蓖麻毒蛋白对人体最毒,是强烈的天然毒素之一,研究表明蓖麻毒蛋白对所有哺乳动物都有毒害作用。
有资料显示,即便是野外的生蓖麻种子,儿童如果误食2-7粒就可能导致死亡,成人误食20粒就可能导致死亡,误食蓖麻子导致中毒,中毒后潜伏期也很长,大多数在误食后3-24小时开始出现症状,症状表现为:发热、呕吐、恶心、腹痛腹泻、咽喉刺激,严重者出现高度发烧、便血、脱水以及酸中毒现象,患者伴随有嗜睡、头痛、抽搐、蛋白尿、血尿等病状。
到目前为止,尚无特效的解毒药物,只能根据病因对症治疗,所以在治疗前要第一时间确定病因,否则将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在确定是蓖麻毒素中毒后,第一时间进行洗胃与导泄,同时补液利尿,利用血液灌流技术,尽可能地排除体内毒素,达到救治的目的。
由于蓖麻毒素容易被制备,所以这种强烈的天然毒素容易被恐怖分子利用进行破坏活动,也可能被制成破坏性极大的毒素战剂武器。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一位BBC记者被暗杀,凶手所使用的武器就是由蓖麻毒素制备而成的毒剂,凶手将毒剂放入特制的暗杀凶器雨伞中,凶手在假装弯腰拾起雨伞的时候,射出针头大小的小圆柱体,小圆柱体内藏蓖麻毒素,进入人体后释放毒素,达到暗杀目的,据尸检结果显示,导致这位BBC记者死亡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被注射了约0.45mg的蓖麻毒素,可见被提纯之后的蓖麻毒素是多么的毒。
为什么有的人称蓖麻为生化武器?
蓖麻也叫草麻,是一种农村常见的农作物,过去在陕西关中种植面积还是很大的,蓖麻长得非常粗壮,叶子也很大,果子球形,有软刺,成熟时开裂,主要用来榨油和做麻绳。这几年见的少了,前年我妹妹在医院生孩子,大夫还建议她吃蓖麻油炒鸡蛋,说可以帮助顺产。虽说蓖麻有很多作用和好处,但说它是生化武器,一点也不为过,了解它的人都知道它的毒性。
小时候,一群小孩去野地里放羊和牛,父母总千咛万嘱咐,别到蓖麻地附近去,说是牛羊吃了会中毒。其实我们小时候,因为蓖麻叶子大,为了图省事,给牛羊摘过蓖麻叶子吃,但牛和羊根本就不吃。但蚕吃蓖麻叶子,所以我们小时候,用它养过蚕。
长大后,才知道蓖麻有毒的并不是叶子而是蓖麻子,蓖麻子蕴含着世界上最毒的植物蛋白,蓖麻毒蛋白及蓖麻碱。蓖麻毒蛋白能引起肝肾功能损害、损伤内分泌腺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凝血功能异常等。中毒后有头痛、胃肠炎、发热、白细胞增多、无尿、抽搐、呼吸困难、虚脱等症状,生吃7毫克蓖麻毒蛋白即可使人死亡。哪怕是被奉为剧毒的眼镜蛇神经毒,也仅仅只有蓖麻子毒性的三分之一大。
2018年5月27日,东莞市一家三口把野外采摘的蓖麻子当作零食生吃,每人进食十余颗,下午3时许,一家三口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症状,被送到医院紧急抢救,差点要了命,
世间万物相生相克,砒霜也是一种中药材,如果说能够用得好的话,也可以救人的。因此,即使蓖麻子有毒,也不妨碍其在工业和医学上的应用。但也要提醒大家,不要野外随便采摘植物乱服用,否则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
为什么有的人称蓖麻为生化武器?
蓖麻曾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由于其产品蓖麻油具有耐热、耐寒等特性而成为高级工业用油,被广泛应用于飞机、轮船、汽车等各类工业设备之上。但其生物毒性真正引发人们重视是在1978年伦敦的一起暗杀事件之后,研究人员发现蓖麻素毒性竟然超过氰化物上千倍,眼镜蛇毒的数倍。曾在我国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
蓖麻是一种高出油率的可再生油料作物,在世界各国均有种植,仅印度、中国、巴西三国的产量就占据世界产量的95%以上。原产地位于地中海盆地东南部,到后来传到印度和东非,1400年前经印度传入我国,上世纪50年代左右,我国很多地方都是用蓖麻油来进行照明,蓖麻几乎随处可见。蓖麻出油率高达42%-45%,一度被认为是可以替代石油的“绿色燃料”。
在经济困难的年代,我国曾掀起一股蓖麻种植热潮,只要有土地,随意撒上蓖麻种子,都能生根发芽,加上其耐旱、耐盐碱等特性,无论是在南方、北方还是山区平原基本都能看到它的踪迹,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孩子可能会有因为贪吃蓖麻籽而被送进医院或挨揍的经历。
到了90年代,国内粮价上涨,人们开始转向粮食种植,我国蓖麻种植规模急剧下降。即便如此,依然没能阻挡全球对蓖麻的巨大需求,以蓖麻酸为例,因为其具备特殊结构和性质,经过化学加工后可得到多种衍生物,在化工、冶金、纺织、印刷等多个领域被大量使用。
引发重视的突发事件真正让人对其闻风丧胆的还是在英国伦敦的一次刺杀事件。
1970年9月7日,伦敦一位英国广播公司雇员被雨伞刺了一下,当时他只看到腿上有一处红肿,也没太过在意,没想到当晚就高烧不断,最终不得不进了医院,四天后不治身亡。鉴于其身份特殊性,再加上死得极为蹊跷,马上引起当地警察局重视(他曾是一位保加利亚人,后来背叛祖国,为英国工作,在舆论上大肆抨击曾经的祖国)。
调查时法医对其尸体进行解剖,在他右边小腿肌肉中发现一颗银光湛亮的小珠子,这颗珠子十分奇特,直径小也就罢了(1.7mm ),中间居然是空心的,表面还有两个小孔,法医在小孔的周围,发现了蜡融化的痕迹。在人体内出现一个中空的小球,本来就令人不可思议,再加上蜡迹就更令案情扑朔迷离。这显然不是一场普通的意外,更像是精心策划的谋杀。
调查人员初步推测,小球之所以被做成空心的,是因为有人想在里面装某种东西,而融化的蜡质就是用来密封小球内的物质的,当小球进入人体后,依靠人体肌肉温度,使得蜡质融化,释放小球中物质,达到暗杀的目的。
经过专业人员检测,小球是用白金做的,起初药理学专家猜测,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让人毒发身亡的药物非氰化钾莫属,但很快就有个与现实矛盾的情况摆在他们面前,按照小球孔径计算,里面最多能装0.4毫克的药物,而让一个成年人丧命的氰化钾剂量最少得100毫克,体积比半颗米还大一些,现在的情况是,小球内的物质剂量远远不够,人却遭遇不幸了,这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物质?是放射性物质?还是细菌或者是什么刚被发现的病毒?
伦敦警察局决定继续深入调查,他们对死者血液进行深度化验,可还是没有找到与之前猜测相符合的证据,倒是发现了一种在二战时期就已经被提取并被使用的毒素——蓖麻毒素。
该种毒素从蓖麻籽中提取,属于植物蛋白,一旦进入人体,会在短时间之内凝聚和溶解红细胞,抑制并麻痹心血管和呼吸中枢。让人体快速失去生理机能。
这位记者是如何被刺杀的?那么这个小球是如何进入到遇难者马尔科夫的体内的呢?这还得从他叛变祖国那时说起,他曾是保加利亚一名家喻户晓的作家,1969年,他逃离祖国,在伦敦定居。如果只是从祖国出走,倒也没啥,只不过他到了伦敦后,就不干啥正事,毅然加入BBC(这个媒体的调性大家也知道……报道的真实性嘛……),做了一名专栏记者,做记者其实也不算啥,关键是成为记者后,他立马调转枪口,朝自己曾经的祖国猛烈开火,甚至还以此为荣。
坏事做多了,总会有人来收拾的。一个卖国贼,从他背叛祖国的那一刻,基本就在死亡的路上狂奔了。终于,他的所作所为,还是惹恼了保加利亚政府,他们决定与克格勃合作,扫除汉奸。
世界上出名的特工,无不对行动地所处环境、人文风情、生活习惯了如指掌。英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海岸,墨西哥湾的暖流为他们带来了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天气多变,在一日之内,忽晴忽阴又下雨的情况十分多见,因此英国人出门时基本都会带上雨衣或雨伞。
这一天,马尔科夫在车站等公交车,在左顾右盼之时,小腿上一阵刺痛传来,当他转身后,看见一个男人正在弯腰捡雨伞,他心想在伦敦带伞出门十分正常,他认为刚才那阵刺痛应该是被别人的雨伞不小心戳了一下,大概对方没有发现雨伞碰到了别人,也没道歉。马尔科夫也没太在意,他又继续在原地等车了。
当天晚上他发现感觉刺痛的那条腿上多了一个红色小包,跟蚊子咬过得差不多,没多久就呕吐不止,高烧不断,直接丢了半条命。家人把他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了。医生的诊断结果是中毒,具体是什么物质,还不清楚,建议留院观察,寻找病因。他家人万万没想到,三天后,一个噩耗传来——马尔科夫不幸离世。
英国警方分析,进入到马尔科夫体内的空心小球正是他等公交时被特工打入体内的,工具就是那把雨伞。特工将气枪伪装成一把雨伞,开伞按钮便是扳机,伞尖是枪口,而压缩气瓶、操纵机扩、活塞式撞针和装有蓖麻素的中空小球,全都伪装在伞内部,他们正是利用英国人喜欢带伞这一习惯,把暗杀工具堂而皇之地带到公共场合,最终在合适的地点,用最普通的一场碰撞悄无声息地实施了暗杀。
警方最终调查表明:那颗被击发的小球是用铂铱合金制成,在小球内部盛放蓖麻素,再用蜡质封装,等小球进入人体后,受热融化,蓖麻素随着人体血液扩散,起初被击中时跟被蜜蜂蛰中没啥区别,在四小时之后便有头晕眼花等症状。顶多四天就会丧命,基本无药可救。
蓖麻之所以被称为生化武器,很大程度上跟他种子中含有的蓖麻毒素有关系,人类误食轻则上吐下泻,重则丧命,在其毒素中以蓖麻毒蛋白毒性最强,当毒素分子进入哺乳动物细胞后,就是动物生命末日,据科学研究1KG的蓖麻毒蛋白可以毒死360万人。
蓖麻作为一种经济型作物,于人类能源布局大有裨益,如何利用当今科技完全发挥其全部价值更是当务之急,不过有一点,千万别胡乱食用,当我们完全规避其毒性之害以后,便是经济最大化之时。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