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怎么回事?

房颤是怎么回事?

房颤是指规律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

房颤常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多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见于正常人,可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大量饮酒时发生。

房颤症状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当心室率大于150次/分时,可发生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室率不快时,可无症状。

房颤时心脏听诊表现为: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规则,脉搏短绌。房颤时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小f波出现,心室率极不规则,QRS波形态一般正常,心室率过快时,由于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可增宽变形。

最主要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尤其脑栓塞危害最大,所以需要抗凝治疗。

若有胸部不适,怀疑房颤,可及时行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请于正规医院就诊。

本内容由北京积水潭医院 心内科 副主任医师 徐新娜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