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说六七十年代你上学时的状况吗?
我是六O年上的初中一年级,由于六二年国家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处于极为困难时期,要大办农业农改变时局,因此农村初中基本上停办了,时间是从六一年到六二年,那时我刚好十四岁,就回到生产队参加队里的劳动。
后来复学毕业后又考入了高中,到市里住读。本应六七年毕业,但由于文革,一直到六八年才毕业离校。因大学停办,无缘升上大学,只有与城里知青一样重新又回到农村,己成了主要劳动力,挣钱挣工分,结婚生子兴家业。七一年被组织推荐进入教师队伍,一晃就是三十八年过去,弹指间一挥间。
整个六十年代,基本上就是在学校度过的。在读书期间,生活无忧,虽然那时条件艰苦,物资紧张,农村学生只带生产的口粮标准,学校补足到三十二斤半,伙食费有助学金,由于星期天和假期,学校还要退给粮票和伙食费,让我们带回家去。
那时学习负担不重,课后作业用早晚自习就完成了,自习中老师要来辅导,答疑解难,星期天无作业,可以回家,也可以在学校开开心心地玩耍。
学校的文体活动搞得好,基本上每周都有体育比赛,每天下午都有课外活动,我最喜欢的是参加小口径枪练习射击,还有是练收发报等军事活动,在体育课中,除了学习一般的体育项目外,还要带我们去攀登爬越山岩,投掷手榴,还教我打拳擒拿,夏天还带我们去河中游泳,音乐老师经常组织我们唱歌跳舞,还有排练戏剧等节目。回到宿舍,就和一个寝室的同学棋,唱歌拉二胡等,那时学校先生活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我从初中开始,遇到教我的老师都对我好,其中最深记得有一位小姐姐老师,当我生病时,还掏一元钱给我去医院检查治病,回校又给校医联系,还要拿好药给我治病。高中时,还遇上一位女副校长,民主人士,全国人大代表,曾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并合过影,在一次农忙假中亲自带一个班的学生到我们队上突击割麦子,住在我队,和社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读书期间,我无论是表现和成绩都比较优秀,不少老师经常抽我答问,课堂上往往是对着我想笑着笑着,冷不防地抽我上黑板或者回答问,因此,在课堂上我从没有打个瞌睡,我当年岁数算班上最小,个子也小,但却像个机灵鬼。
唉,时间很晚了,周边的人也无声音了。回忆起六十年代的学生生活,几夭几夜也说不完,生活在那个年代,我感觉到真幸福。
可以说说六七十年代你上学时的状况吗?
我69年上小学一年级。我们那时候上学很轻松,不像现在孩子学得那么累,每天只上半天课,到秋天还帮生产队里搞秋收,到了五六年级就帮队里修梯田,平山填沟。学杂费可以不交,老师不追要。
记得小学7年级时候,我们学习数学三点一线,老师带领我们给大队修路,男生拿标杆,拿白灰,拿铁锹,女生拿卷尺,还有的拿小红旗,……从大队北头到大队的南头。记得测了好几天,白灰线打好了后,也是我们六七年级学生修路。现在回家那条路变成柏油马路了,走在路上很自豪[笑]可惜那条路只通了北边,是我们一个乡的,南边没连上,南边是另个乡。[笑]
可以说说六七十年代你上学时的状况吗?
今天我来说说我们70年代初上学时的状况。
农村的孩子到8岁的时候就到了入学年龄,那是农村没有幼儿园,入学就直接上一年级。那时候农村差不多,村村有小学。孩子们上学都不用大人接送。学校的设施极为落后。用土坯砌起来的课桌,把孩子们的衣裤整天弄得脏兮兮的。有的一间教室,安排两个年级的学生。左边是一年级,右边是二年级,老师既教语文又教算术。
上课时老师先教左边一年级的课程。二年级的先复习做作业。等教完了一年级的课程,让他们再复习做作业,回过头来再教二年级的课程。既然这样,那时的孩子也没有捣蛋的,都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小学毕业后要上初中了,就要到邻村大村子那里上初中。那时学习,不是主要的任务。学生也是这样,既学文学武,还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还要批判资产阶级。
每到星期六星期天就是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日子。老师就领着学生们到生产队干些力所能及的轻活,例如栽红薯,拾棉花等,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在当时我所在的班级就买了十多个长毛兔,放在教室后面饲养。到星期天,学生们就要到地里割草拿来喂它们。那时,整个教室里都是尿骚味,可老师学生没有一个嫌弃的。
学校里每个星期都出一则墙报,让每个学生的大批判文章上墙上报。学校还经常邀请老贫农到校,做忆苦思甜报告。那时提倡的就是“根正苗红“。
再后来就是轰轰烈烈地开展的“学黄帅反潮流,学“张铁生当白卷英雄”那时的学生不是以学为主,而是要服从政治需要。许多人都是荒废了学业。
好在粉碎四人帮以后,1979年恢复了高考制度。教育战线的春天来了。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少人考上了大学,抱上了“铁饭碗“。从那学生们才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发奋读书的风气蔚然成风。
一个时代的缩影,承载着亿万几代人深深记忆,它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的画卷中。
可以说说六七十年代你上学时的状况吗?
我是七五年开始上学,是黑龙江老家的农村,学校就在我们队,说是学校,还没有现在一间仓库大,就是一间土房子,就一个班。招收的也都是我们附近几个队的一年级学生。就一个姓于的老师,语文算数都是他自己教。桌子都是用土坯磊起来,上面铺上一行红砖,最后用泥巴抹上就是课桌。凳子都是自己从家拿来的。
这间学校就一个窗户,常年用塑料布钉着。夏季热的难受,冬天冷的要死。
我家从黑龙江搬到内蒙那年是七八年的春节后。那时我小学三年级。这里的学校要比黑龙江的大,但也都是泥土房。但教室很宽敞。桌凳等都有。就是房子太老旧了,夏季漏雨,冬天冻人。每到冬季来临,每个学生都要给学校交烧柴。柴垛堆的老大,可总是不够用。一天规定烧多少,多了校长不让。所以,很多孩子都把脚冻坏了。
可以说说六七十年代你上学时的状况吗?
看到这个题目,正好说的是我上学时候的事情,我也来回答一下我上学时期的一些事情。
我是农村人,从小在农村长大,应该是68年上的学,那个年代,农村就有小学校,教学质量按照现在的说法,只能是一般般了,书没有学多少,农活基本上都学会了,春天到生产队里帮着种地,夏天到生产队里帮着铲地,秋天到生产队里帮着收割,可以说学生就是一帮免费的劳动力,不用给工分,跟着社员干一样的活,我赖赖巴巴初中毕业,除了农活,什么东西也没有学到。
上网还是跟儿子学的,拼音打字,是跟小孙子学的,基本上就是个半文盲。
现在的学生多好呀,上学就是上学,别的什么也不用干,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电脑,我上学的时候,电都没有,电脑跟本就没有听说过。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了四十多年,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年代,发展成了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我想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今天就说这么多,说多了也没有人看,到此为止吧。
可以说说六七十年代你上学时的状况吗?
六七十年代上学是半劳动半学习,童年的欢乐至今难忘。四年级开始按时完成作作后放学四家参加集体劳动(拾稻谷,放牛,割草,拾各种有机肥)年终可以挣些适当的工分,也可以不参加集体劳动到处去掏鸟捉鱼。那个年代无拘无束天真浪漫。老师的教书态度和蔼可亲,关怀备至。学生以德,智,体,劳,美为品德标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