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是否被严重高估?

你是谁

朝思暮想的笔尖少年,

在绝城的荒途里辗转成歌。

——海子

不,我确定海子完全没有被高估。

诗人海子虽然把生命遗失在25岁的春天里,但天才诗人海子在他短暂的生命里,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很多诗句充满了神启式的灵悟意味,让读者总是回味无穷。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给无数人带来温暖和希望的诗句,每每读来,这八个普普通通的字总会放射出不同凡响的光彩,给人带来神奇的温暖,让人一下子希望倍增。

1、海子是北大高材生,自身聪慧的灵气及丰富的文学底蕴是毋庸讳言的

海子原名查海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的农村娃,在这个农村家族里,只有海子一人因为读书而走出了农门。

海子虽然出身农村,却一直是个天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的他才15岁。作为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他得到了老师同学的关心。

海子并不喜欢严谨、刻板的法律专业方面的知识,在短暂的大学生活里,海子经常泡在图书馆里,读了很多文学和哲学方面的书籍,这些书籍,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海子上大学后才开始接触诗歌创作,从而进入了诗歌的世界。

他和大学同学兼好友西川、骆一禾等人成立了诗社,他们常常在一起讨论诗歌创作。

在诗歌王国里,海子是自由的王子,他忘我地创作着从他内心汩汩涌出的诗句,从此笔耕不辍。

海子把他十年的生命化成了无数的诗作。人们都说,海子是用生命写作的纯粹诗人,他的诗歌中充满炽热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由衷的敬畏。

2、海子的诗歌扎根于土地,是有根的诗行

海子的诗歌内容大多描写农村生活,从不无病呻吟,也没有豪言壮语,他的诗句具有非同一般的表现力,不仅有强烈的色彩感和画面感,还给人辽远的现实感和温暖的希望。

土地是农民的根,也是海子诗歌的根。海子的几乎每一首诗歌,都与土地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

《粮食》

埋着猎人的山冈

是猎人生前唯一的粮食

粮食

是图画中的妻子

西边山上

九只母狼

东边山上

一轮月亮

反复抱过的妻子是枪

枪是沉睡爱情的村庄

3、海子作为朦胧诗后期代表,诗歌更通俗易懂,推进了现代诗的发展

有个诗人曾经撰文分析海子的诗句,认为这些诗句很多都存在语法不通,诗句的意义表达不清晰等。

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就是因为诗歌特殊的表达方式,不用主谓宾搭配。人们喜欢诗歌,就是因为每个人都能从诗歌中有自己的领悟和感受。

其实,海子的诗句非常白话,“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没有一个生僻字,都是非常浅显的生活化的语言,却被海子写成了不朽的诗句,这是一种极其强大的表现手法。

另外,因为海子的诗歌中表现的麦田、大海、太阳的大自然形态,使得现代诗有了更广阔的表现内容。

4、海子一直有写史诗的抱负

海子的作品不仅包括那些流传于世的诗句,海子也有写过小说,他的小说跟他的诗歌一样具有一定的意象,属于怪诞寓意小说。

不仅如此,海子生前也尝试写过史诗。海子一直有个想法,要像歌德那样,创作一首《浮士德》那样的史诗巨著。

为此,他去了两次西藏,打算在拉萨找到灵感。在两次进藏的途中,海子的心灵一定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也准备寻觅新的爱情,但从西藏回来不多久,海子就抛下这个世界,跟世人永别了。

海子把生命定格在25岁,所有的人都为天才诗人感到惋惜。海子出身于贫困农民家庭,家里世代为农,在海子当上老师后,家人依然不能保证温饱,海子的心那么大,可是他却因为家贫而不能随心所欲。他爱过,可是爱得太认真,把他的爱丢了;他那么努力地生活、努力地作诗,却用力过猛而活得太累太辛苦。

有人说他的诗表达方式有问题,有人对他的诗提出了批评,天才诗人在他生前并没有看到世人对他的宽容对他的理解,孤单至极的他可以忍受孤独,忍受贫穷,但却无法忍受世人对他用生命和血熔铸的诗句指指点点。

我们不知道,那个把生命丢失在铁轨上的年轻诗人,最后一刻到底在想着什么,是不为人知的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单,还是本应给他带来更绚烂色彩生命的爱情屡遭挫折,亦或是因为练习气功导致自己幻听严重影响了创作……

比起顾城,海子的离去恐怕更让人痛惜。

我认为,海子应该是现代诗领军人物般的存在。

人们如今依然怀念海子,海子的诗歌依然在中国诗坛上有一席之地,那都是这位诗人的诗句的魅力所在。

斯人已逝,然诗句永存!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海子是否被严重高估?

不是高估,是追风!

海子是否被严重高估?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个比较古怪的问题,请问,海子被高估了什么?海子在世时穷困潦倒、无钱无名,活着的时候他的诗基本没有流传开,他是中国唯一一位死前无名,死后名满天下的诗人,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句,是诗人对美好生活最朴素的写实写景,他所处的时代,人们的思想

、境界都在一个相当高的层次上,文学作品没有钱臭气息,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们怀念海子,也同时在怀念那个时代,那个时代尽管物质不太丰富,但那个时代人们有追求,生活、工作不如意,但希望没有泯灭,中国的文学界把海子之死为界,定为之前为纯文学时代,死后为商业文学模式,我认为恰如其份。

海子是否被严重高估?

我个人是中文专业的,也自己写作诗歌作品,对海子非常喜爱,并且有机缘亲自去过海子的故居,见过他的父母,这个问题我可以来聊一聊自己的看法。

首先,海子,确实是诗歌的天才,说天才可能有点夸张,但是没有任何人可以否认海子是一位才子!

海子,现在的声誉和名望,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有点过头了。所以才会有人,有此一问,想知道海子是否被高估了。

无论我们多么喜爱海子,不能否认一件事,那就是他的死亡(今天正好是西方的万圣节,希望你可以看到)。

可能下面的这段话,会招来骂声,但我还是要发表这个观点。

如果海子依然健在活的好好的,那么他如今在中国诗歌界依然会占据一席之地,很可能和西川、骆一禾属于一个级别,咱们可以再稍微拔高一点,比这两位好友再优秀一些。

海子如今的名声,有一部分是因为死出来的,因为死亡带来的加成,以及获得了更多的关注。是因为,人们对于一个才子的离去,觉得分外可惜,更加的给予偏爱。海子是那么彻底,那么纯粹的一个人。

就如同:

春天百花盛开,他在青草绿叶间,写诗。

夏天荷叶田田,他在西藏山川上,行走。

秋天硕果累累,他在纷纷落叶里,安眠。

而冬天,却是他永恒的诗篇……

对于一个才子,真才实学的才子,真么赞誉都不为过。

我个人从初中开始写诗,高中是状态最佳的时间,大学一直都有写作但是再也没有那种天启的感觉了。我记得,文学界,一直都有这种说法:

诗歌,是年轻人的。

小说,是中年人的。

散文,是老年人的。

……

这些话还是有道理的,就如同捡起地上的一块石头,使劲在平静的湖面上打水漂,石头在水上蹦跳飞行,最终沉入水底,杳无声息。

以前,我也写过一首诗歌,和海子有关,现在趁这个机会贴出来,献丑!

这首诗歌,卸载我高中时期,而今看来,已经有10年之久了,呵呵,居然一回头已经十年了吗?

现在,左手投资,右手写作。希望能够把这条路走好。

另外,求关注,写文字的人,很需要别人的认同,否则何以解孤独。

海子是否被严重高估?

不管是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是懦弱,用生命去换取自尊是悲怜。为正义捍卫尊严是勇士才值得赞美。

海子是否被严重高估?

海子的才华没有被高估,他代表了诗歌的一个时代,把当代新诗提高了至少一个层次,影响了无以数计的诗人和读者。他虽然特别年轻,却可以与中国文学史上一些大诗人比肩。如果他不死,他将成为中国当代诗歌的翘楚。

我倒是以为,被高估的是他的死亡。因为过高的才华,他的死亡也被一些朋友捧成了他的一种美。这么多年来,满耳都是对死者才华和思想的赞颂,从来没有听到过惋惜的声音,这是一种多么残忍的群体意识!

25岁的年轻生命,罕见的诗才,特立独行的思想见解,生前肉体和精神的痛苦比快乐更多,还没来得及享受美丽生活的美味,便早早地洒血而去,新星殒落。这不合人类的基本生活逻辑,躁动的生命,不应该如此轻易终止,他的亲人、好友怎么想?

写到这里,我忍不住要再重复一次他的绝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