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有哪些“潜规则”?
我的舅舅55岁,在医院做了18年外科的医生,他告诉我:医院也有“潜规则”,只是你们不知道而已。
医院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可以看到人情冷暖,医院也是江湖,有很多的“潜规则”。
接下来就深扒医院里的潜规则
1:去医院看病,不要指望医生能对你笑脸相迎,医生干的是治病救人的活,心里的压力有多大,只有他们自己能知道。进诊室的人比较痛苦,医生对着你笑,估计你也不好受。如果让医生对每个看病的人保持微笑,相信他们一天下来就会面瘫。
2:医院水平最高的医生,未必是那些职称高的专家,特别是外科医生,做手术是一个体力活,60岁以上的专家、教授在体力上就跟不上。很多人认为,30~40岁的主任医师,水平是不是太差了,其实这类年轻人体力好,有精力学习技术,理解能力也更强,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3:去医院看病,是很严谨的一件事,有的人会利用熟人关系,直接跑去诊室看病,不用排队,这样虽然是方便了,但看病的过程没有记录,发生什么问题根本就没有证据。所以,别为了省十几元的挂号费,直接跑去熟人诊室看病,这样会给医生和自己都带来麻烦。
4:医生也是人,并不是神,能够完全治好的疾病并不多,大多数疾病在医院治疗,只能减轻症状带来的痛苦,作为病人的家属,就要对医生多一些理解。
5:把医生比喻成算命先生并不恰当,现在有很多声音会说,医生是靠检查来诊断。有的疾病很隐秘,有很多种可能性,医生也不敢妄自下结论。只能通过各项检查逐一排除。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患者不检查,完全靠医生的经验来判断,对于他们来说完全就是赌博,万一出人命,那可是大事。
6:对于病人来说,正视自己的疾病,不能轻视,也不能重视。肿瘤科的医生就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很多癌症病人,不是病死的,就是被吓死。不管是什么疾病,心态很重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也许奇迹就会发生。
7:关于医院的潜规则,不得不说一下红包这个问题,毕竟有很大争议,有的家属认为,没送红包给医生,会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心里也不踏实。红包对于医生来说,就像一个烫手山芋,收了怕东窗事发,影响自己的前程,不收吧,又怕家属有压力,误以为不会好好做手术。
8:你去跟医生沟通自己的病情,医生都懒得搭理,恨不得撵你走,说明你的病情根本就不严重,只是自己过度担心而已。有的人去看门诊,抱怨医生分分钟就被打发了,这类人值得庆幸,而不是抱怨医生不重视自己的病情。
9:进了监护室,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医生不跟你和家属谈话,说明病情稳定。
10:不要认为自己难缠,医生和护士就会给你最好的待遇,开辟绿色通道。在医院里,人人都平等,你善待医务工作者,他们也会善待你。
11:医院里的病人,所有的医生都可以调出病历,每个医生的治疗方案都不一样,看病的整个过程,最好坚持能找同一个医生,但也有较大的难度。
12:医生和病人说的话,自己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双方才能顺畅沟通,比如说病人在三甲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要住院做进一步检查,不排除XX病,说明这个概率就比较大。若是医生让病人先回家,等过一段时间再来复查,那么这个疾病的概率就很小。
13:在医院里住院,不要老是想着病已经好了,为什么医生还不让出院,其实他们是为了你好,有的医院去住院还要排队,他们也希望将病床腾出来。另外,医院对于住院时间也有管控,如果没什么问题,平均住院时间太长也会受到处罚。
14:医院下病危通知书,让家属签字,并不是推脱责任,只是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家属,病人的病情严重,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至于免责一说,这个病危通知书的签字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还得要看病历。即使是家属签字,医院也会尽全力救治,毕竟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
15:医生的时间很宝贵,没有多少时间和病人交流,如果突然有一天,医生拉着你聊家常,接下来会有状况发生。如果医生把你支开,和家属在那里秘密详谈,有可能摊上大事了。
16:当医生去查房时,不要觉得医生对自己漠不关心,医生越是冷淡,病情一般没有大问题。如果医生对病人很关心,细致到吃什么拉什么,反而不是什么好事,说明病情已经到了严重的程度,必须引起重视。
17:作为一个好的陪护,在病人住院之后,首先就要问到管床大夫的名字,如果是一个人好辨认,若是一个团队,想知道里面谁是“老大”,从干活的频率就可以看出来,干活最多的那位,就是医疗团队里的小大夫,而那些“大佬”,平时很忙,不是在开会就是有手术,病人很难见到。
18:去医院看门诊,并不是贵的号就好,也不是好的号就贵,有一些专家教授,平时忙于各种会议和行政事务,可能没有更多的精力花在技术上。有的时候,挂一个副主任的号,甚至要比专家号更好。
19:医院里的护士,有一些水果“不能吃”,比如说值班的时候,最好别吃芒果,“芒”和“忙”同音,还有草莓,有点“倒霉”的意思,不吃这些水果没有啥科学依据,完全求个心理安慰。
写在最后医院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地方,说起潜规则这个词语,也并不见得就是贬义词,有些人去医院,一些方法和技巧不是很明白。现在的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对医生不信任,不管怎么说,他们为了老百姓的健康着想,工作再辛苦也一直坚持,我们更应该对医生说声谢谢,而不是过多地猜疑。
医院里有哪些“潜规则”?
曾经在医院做过几年护士,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医院里的确有一些你应该知道的潜规则,这15条对你百利而无一害。
1、医院最赚钱的科室,并不是疾病最难根治,病人平均岁数最高的内科,而是“金眼银外”。所谓医疗界的“金眼银外”,就是医院指最赚钱的科室是眼科,其次是外科。只是薪水又高,又相对干净,几乎没有传染病的科室,一般的医生是很难进去的。
2、你看到导诊台上穿白大褂的导医大多不是医生或者护士。这一类型的人,基本上是医院外包给第三方公司,由三方公司跟他们签订劳动合同。为什么医院会这样做?因为他们大多学历不高,主要是负责医院的分诊,问诊,导诊,这一类型不需要用到太多的专业医疗知识。
极少数医院,会在每一个导诊台配一个专业的医生或者护士。
3、几乎每个门诊医生都讨厌,他在给病人问诊时,另一旁的病人在一旁插嘴,说一些别的事,或者跟正在问诊的病人做病情上的讨论。这是看病时候的大忌,因为他们每天很忙,需要看的病人很多,本身问诊的时候就需要医生专心致志,抓住重点,如果你在一旁插嘴,使他或者病人耽误了问诊的时间,医生花在每个病人身上的时间就会变少,那么病人从医生那里,得到关于病情的信息,也会变少。
4、医院每个科室业务能力最优秀的医生,未必是那个科室的主任。很简单,因为医院是评职级的地方。从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要经历4次评级考试,每次考试的要求都不一样。
尤其到了主任医师这个级别,是要求在一些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的。这时候他们如果把心思用在论文上,自然在临床给病人的实践治疗中的时间就会减少。
同时,他们往往是科室的带头人,他们在给病人做治疗的同时,更需要把整个科室人员的业务能力,科室的绩效放在第1位,这些是需要他花大量时间去研究的。所以,科室主任也许是综合能力最强的一个,但却并不一定是业务能力最强的。
5、不要当面在医生面前评价另一个医生或另一个医院。有些病人看病时喜欢在医生面前说,这个医生不好,那个医院不行,我看了很久都没有效果,还是您这里比较好。
表面上这好像是夸赞医生的话,实际上医生心里并不这么认为。他会认为,既然你在我面前能说出这样的话,下次去看其他医生的时候,同样能说出这样的话,这反而会让医生心里不舒服。
6、住院后,看不到主管医生是常事,不要一有点小问题就去找他,最好把问题集中起来,到查房的时候专门去问他。虽然你是24小时住在医院,但医生并不是。他们每天要面对的病人很多,有时候还有突发手术,甚至每天还有没完没了的学术会议,重症患者会诊等等,他们的时间是永远不够用的。所以医生作为高收入人群,一定是有原因的。
7、主管医生不来经常看你,其实是好事。这种情况说明你的病情并不严重,并不需要特别的关照。医生对每个病人的治疗都是有计划的,他只能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下,尽可能多的照顾到每个病人。但病情较严重的病人,他肯定是需要多花时间的。
8、不要随便提出换主管医生的想法,既然选定了某个医生就要选择相信他。如果你从一开始就不相信,你的主管医生能治好你的疾病,那么他在为你做一些治疗计划的时候,你在内心就不会去遵守,不遵守的情况下,就更加不会有好的效果,恶性循环,反而会更加不相信医生,对你的病情毫无帮助。
9、不要抱怨医生开的检查太多了,一切都是为了帮医院或者科室创收。其实医生的确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有时候开出的检查,是为了给他对病人的治疗作为佐证。
如果为了省钱不做那部分检查,病人的治疗一切顺利,那还好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病人发生意外去世,引起官司诉讼,如果病历里面缺少某些检查,卫生局和医院追责,医生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面临这样两难的局面,你说医生怎么做好?
10、关于住院治疗的费用,护士比医生更加清楚。很多病人对住院费用有疑问,都喜欢跑去问医生。实际上,医生只管开出治疗方案,对实际上所用到的药物收费多少,检查费用,护理费用,他们反而不如护士清楚。
因为执行医嘱,打出住院患者一日清单的,是上长白班的办公护士。所以,关于住院收费的问题,问坐在电脑面前的护士才是最清楚的。
11、不要催促护士早点来跟你打针输液,因为她们比你更想早一点。作为一个曾经既上过夜班护士,也上过白班的责任护士,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我们但凡能早点来给你打针输液,绝不会拖延,因为拖得越久,苦的反而是我们自己。
正常情况下,医院是早上8点开始上班,基本上,我们7:50就得到科室换衣服做准备。上班的第1件事,就是护士医生进行交接班。
通常这个时候,耗时大约20分钟。如果昨天的新收病人和手术病人较多,科室主任要讲的问题比较多,可能会耗时大半个小时。
完了之后,科室主任、护士长再带医生、护士去病房查房,这耗时又是大半个小时。
接下来,就轮到我们回到治疗室,给病人准备打针输液的东西,核对治疗单,输液瓶,这个时间最少又得20分钟。
所以,我们真正到病房给病人打针输液的时间,也就是9:30左右了,我们每天的工作流程是如此,谁都希望早点给病人做治疗,这样中午的时候值班护士也没有那么忙乱。
12、千万不要给医生塞红包。医院里明文规定,医生不许胡乱收受患者的红包。即使是一些水果,都是不被允许的。如果你实在想感谢一个医生,可以直接给他写感谢信,或者送一面锦旗,这对他的职场晋升生涯都是有一定帮助的。
13、护士站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生活常用小物品。很多时候,病人来的匆忙,很多生活日常用品没有带齐,其实这些东西,大多数都可以到护士站去借。比如指甲刀、吹风机、热水瓶,针线盒等。
14、医院的药品一定比药房的便宜。国家早就明文规定,医院的药品要实行零利润。同时医院又受药监局的监管,所以没有医院敢乱来的。因此在医院里买药,不仅比药房便宜,还更加安心。
15、请不要占用医院的绿色通道或者专用电梯。绿色通道或者专用电梯都是发生紧急情况留给需要的人使用的。如果每个人都图方便,到时候只会让医院的医疗工作更加难做。造成更加紧张的医患关系。
你还知道哪些医院不为人知的秘密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医院里有哪些“潜规则”?
我有个朋友是医院主任,他是这么说的:
如果你是病人,有九个不要,三个突然九个不要:
1、不要在中午12点过后,晚上6点过后,去招惹诊台前面无表情的护士,也不要去招惹一直唠叨说不停的医生。
因为,他们可能家里有事,可能跟男友有约,而不得不临时要加班。
2、不要跟医生说“不好意思,因为太忙来晚了”这种话。
因为,他可能比你更急,而你却对自己不重视,而且医生也是人,也会疲惫,也想着赶紧回家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3、不要跟医生说“我跟医院里的某医生关系很好”,或者“你好,我是某主任院长让我来找您的”这种话。
因为,你打过招呼,或者与院里领导很熟,可能会让他心理有压力,反而会更加谨慎地对待你,而谨慎只会让你觉得他不专业,结果报告给他的同事,报告给他的领导,这会影响到他的未来。
4、不要在医生面前哭穷。
因为医院并不是他家开的。
5、不要在手术前跟你的医生发生争吵,
因为,这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如果真有问题,你好言指正,他们一般也会虚心接受,如果你直接上硬菜,最后损失最大的还是你。人都是在相互尊重中,建立好感,建立信任,患难与共。
6、不要在你的医生面前说“别的医生跟我说的不是这样的”。
因为,医生各有专长,治疗方案也会有出入,当诊断结果不一样时,你最需要做的是再找一个医生确认,而不是质疑,但是不要找同一家医院的医生。
7、不要在医生面前讨论医生拿回扣,男医生做妇、产科这种无聊的问题。
因为,你是去看病的,不是去拯救医生界的。医患关系本来就紧张,你哪壶不开提哪壶,会让人反感。
8、不要给红包。
因为,红包不会影响手术的成功率,也不会让你的病提前康复,顶多只是一种心理安慰,还会让医生陷入麻烦。
9、不要嫌检查多。
因为,医生不是算命先生,更不是神,医生遇到过的小概率事件太多了,宁可不放过一个,也不能万一误诊或者漏诊,你感觉是小疾病大检查,其实是对你负责。结果没有那么严重,你应该觉得庆幸,而不是抱怨。医生也必须做检查,不是医生想赚钱,而是卫生部的要求。
三个突然:
1、当医生突然不再说话时,也不看你时,说明你没什么问题,可以走了。
2、当医生突然含情脉脉地看着你时,你可能摊上事了。如果他们突然一天看你好几遍,还拉着你的家人聊天,你可能摊上大事了。
3、当医生突然劝你不要再坚持时,你最好考虑清楚,避免人财两空的双重打击。
如果你是家属,有几个小常识- 手术室外的“禁止吸烟”告示牌,一般都只是用来装饰的。
- 大主任医师偶尔拜佛,拜耶稣很正常,小医生们平时会拜一个姓贺的人。
- 医生也是凡人,虽然医生是治病的专家,但给你看病的医生可能还不如你健康,很多医生长期作息混乱,自己有各种毛病又不能规律治疗。
- 看一个医院好不好,就看医院里有没有各种“专治某疑难杂症”,“中医养生美容美体”等广告。
- 不知道哪个医生是领导的话,看他上衣里有没有别着红笔。
- 手术室内,如果医生在聊天,说明手术很顺利,如果医生护士都很沉默,说明手术进入关键时刻。
- 退休返聘老专家>年轻医生>中年专家,名气最大的医生<能力最强的医生。
- 遇到“冷漠”的医生,你应该庆幸,因为医生冷漠的背后,是看过太多生死,人情冷暖,相反的他们会更加冷静,认真,把错误率降到最低。
- 了解一家医院的方式有很多,媒体和广告通常是最不靠谱的两个。
- 医院的药是绝对比药店的药更便宜的。
- 不要占用医院的专用电梯。
- 一般周一病人是最多的,上午病人也会比下午多。大型假期做手术的死亡率比平时入院病人的死亡率高出48%,7月和8月手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病率是一年中最高的,下午4点开始的手术麻醉出问题比例也是一天中最高的。
- 如果你想感谢一个医生,最好不要送红包,直接给医院写一封感谢信,或者送一副锦旗,这是对医生最好的答谢。
- 如果你想要医生私人电话,直接跟他要就行了,如果他推托,最好不要向他们同事要他的号码。
- 不要盲目地觉得现在的医疗行业负面问题满天飞,绝大多数医生都是业界良心,不然这个行业也不会到现在还存在。如果你真的对某医生不满,可以直接投诉。
1、借了同事的笔一定要记得及时归还。
2、管好自己的病人就行,不要评论同事的治疗方案,或者帮同事向患者解释病情。
3、手术科室医护关系多半和睦,非手术科室医护关系多半紧张。
4、不要总是找护士小姐姐要零食吃,并且时常给她们带点零食水果之类的,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5、不要一到节假日就提前换班。
6、同事的电话,微信,不要随意的给他人。
7、医院里高薪干净又轻松的科室,一般都不容易进去的。比如眼科,牙科等。
8、科室办事是有规定按规定办,没规定按规矩办,没规矩按领导指示办。
9、看病的时候,有症状简单说症状,不要跟患者太好说话,你越好说话,你越麻烦。
10、离领导办公室距离近的往往是上班晚下班最后去吃饭。
12、能写的不如跑腿的,能干的不如能吹的,能说的不如会送的,本分的不如张扬的,规矩的不如听 话的,坚持原则的不如会变通的。
13、不要习惯了“默默做事、默默奉献”,因为你迟早也要养家,买房,生孩子,只有付出和回报达到平衡,你才能更好的工作。
14、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医患关系越紧张,工作长期处于精神高度集中,就越要学会做调理自己的情绪。
15、不要收回扣,收红包,这是行业大忌。
16、即使自己不做医生了,也不要去说这个行业的一些不好的现象。
写在最后:医院是所谓的“潜规则”,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关键在于患者,医生,家属,三者之间怎么去看待,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并不是说医院越大,水越深,所有“潜规则”的存在,都是因为人们心理上的一些这样那样的原因才产生的,最后又因为没有达到预期值而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任何规则都会有二八定律,好多好少只在于每个人是否能够换位思考。如果自己真的遇到不好的“潜规则”,唯一处理办法就是协商无果后,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而不是“私人”方式解决。
不管怎么说,医生这个职业,不管外界怎么评价,“救死扶伤”一直都是医疗行业里最大的“潜规则”,至少这一点从来没变过。
医院里有哪些“潜规则”?
医院里的潜规则实在是太多了,明明白白在门口挂着牌子写着本院禁止收红包,实际上照让收。医生收到红包后态度特别好,
医院里有哪些“潜规则”?
我有一位亲戚在医院里当医教科科长,曾经当过急诊科的主任,如今管理医院的人员安排。他告诉我,医院是一个复杂的地方,人来人往,可见世间百态,人情冷暖,这里有不少潜规则,如果稍不注意,可能会贻误大事。
无论是三甲大医院还是小医院,都有一些固定的潜规则,下面将来详细讲讲:
1、求诊者多、年龄大的主任医生,医术未必最高明。在医院中有不同的科室,每个科室可能有几位主任医生,这些主任医生有的头衔很高,有的只是副主任,那些头衔高的求诊者多的医生,医术不一定高明。
在我亲戚所在医院的儿科里,有两位主任医生,有一位医生,门庭若市,每次家长去挂号,慢一点号就被挂完了,大家口口相传说那个医生有多厉害。后来我家孩子咳嗽发烧得了肺炎,由于挂不到那个主任的号,就咨询我的亲戚,我的亲戚给我推荐的是儿科里另一位年轻的副主任医生,那时我将信将疑,亲戚看出了我的疑惑,他告诉我,在我们院内所有的医生都认为儿科医术最高明的是副主任医生,而那位主任医生之所以家长趋之若鹜,是因为他对家长态度和蔼,大家口口相传,所以他的号才那么热门。
2、医院里也有VIP通道,这个通道不是尊贵的,有关系的病人才能用,而是有紧急情况的病人都可以使用。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总以为医院是一个充满人情世故,是一个看脸的地方,但实际上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也可以走VIP通道。
比如我们只照CT或者核磁共振,这两项是院里检查的热门项目,一般需要提前预约,但是遇到特殊情况也可以插队。记得去年我爸到医院做手术,星期三入院交费时,拿着医生开的单子到核磁共振窗口排队,窗口内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要排到星期六早上才能做核磁共振,可是父亲的手术是安排在星期四的早上,哪有做完手术再来核磁共振的道理?
于是,我把这个情况告知了主治医生。他马上通知科室的负责人,告诉他们具体的情况,于是核磁共振的工作人员马上安排父亲在星期三早上做核磁共振。
可能有些人认为这是不合理的现象,但是由于手术的需要,由于情况紧急,有时是可以插队走VIP通道的。
3、做手术,你给不给红包都不会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在传统老百姓的观念里,人生病到医院里做手术是一件大事,许多人都认为最好要给手术医生包红包。后来整个医疗系统进行整顿后,要求医生不许收患者的红包,于是有家属就担心医生没有收红包,手术时可能没那么用心,担心手术失败。
我的亲戚告诉我实际情况是你不送给主刀医生红包是不会影响到手术的结果。因为医生如果手术失败了,他会惹上不少的麻烦。一般医生对待手术都十分负责和谨慎。所以当手术失败时,不要怪罪自己没送给医生红包,也不要埋怨医生没有尽力。这很有可能是偶然事件。
4、不要和医生套近乎,更不要期待用恭维的语言来获得更好的治疗以及医生特殊的对待。有些患者认为跟医生套近乎,医生会更加尽力,实际上,医生每天接触了几百上千人,如果不是亲戚朋友,下次去找他看病,他很有可能已经忘记你是谁。再者你跟医生套近乎是没用的,医生对患者会有戒备心理,他会根据患者的言语判断对方是否是风险患者。
当医生确定你为风险患者时,他会为你采取保守的治疗方案,因为他不愿意陪着你一起去冒险。所以不要表现出你跟其他人的不一样,只要用平常心去对待你的主治医生就好了。
5、不要在医生面前显示你的关系、权势或者金钱。如果你真的是很有背景,是腰缠万贯的富翁,实在忍不住想要跟医生透露出这些信息,那么最好在医生面前提一次就好,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这些名利、金钱的东西对医生来说没有太大的作用,他的责任是为你看病,你在他面前就是一名患者。
6、医生的服务态度,耐心程度跟他的业务能力没有太大的关系。往往那些年纪大的医生、专家的态度最好,一些医术高明的中青年医生,他们的态度可能会显得更为冷淡。他们每天需要做的手术很多,要忙的事情很杂,没有时间很温和地听患者诉说与疾病无关的事情。
7、如果想要跟医生交流病情,最好选择在早晚查房的时候。这主要是针对住院的患者来说,平时医生们的工作很多很忙,他们每天早上上班后会到各病房查房,了解患者的情况,这时是跟医生交流的最好时机,你可以把自己一天来的病情发展,身体的不适等情况跟医生反馈,医生就会马上修改接下来的治疗方案。除了这两段时间,其他时候不要一有小问题就马上找医生,医生不是病人招手即来的,不是只为某一病人服务。
8、如果你想要了解手术医生的真实水平,最好去听听麻醉科医生和手术室护士的意见。这两类人每天跟手术打交道,他们对手术医生的底细最清楚,而且两者没有利益关系,不存在故意贬低的现象,最不能向相同专业的人或者同科室的人了解,这些人由于各自目的不同,说出来的言语往往带有个人色彩。
9、一般情况下,医生说话都较简练。如果您手术做后,医生很少来看问,那么你应该庆幸你的身体,可能没什么大碍。如果有一天医生突然很和蔼、很耐心地跟你聊病情,而且一天还来看了你好几回,每次都跟你的家人嘀嘀咕咕,这时你就要注意了,医生如此关心你,可能你摊上大事儿了。
10、尽量不要选择周五做手术,也不要选择周六去医院看病。不少上班族因为周一到周五十分忙碌,往往要到周六早上,才利用这半天到医院去看病,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大部分的权威医生和专家坐诊的时间都安排在周一到周三,如果病情较重较急,最好在周一至三这段时间到医院就医。
而手术尽量不要安排在周五,因为做完手术后的第一天会出现许多异常的情况,而第二天恰是周末,有不少医生专家都放假,周末的值班医生少,很有可能忙不过来。
11、急救的时候有个潜规则,往往先救安静的患者,再救焦躁的患者。如果遇上重大事故,面对众多的患,有人安静等待医生救治,有人高声大喊,往往医护人员会先救治安静的人,因为这些人可能病症较重,有的处于昏迷状态或者颅脑受到损伤,因此他们的病情严重,必须优先抢救。
而那些会大喊大叫的患者,他们的生命体征往往较为平稳,至少意识是清醒的。当然也要分情况对待,有的患者得了心脏病,病情容易恶化,也应该最先得到拯救。
12、如果想要住院治疗,尽量不要挑选,周末到医院办理入院。这时候往往很难找到床位,这是因为周末医院的工作人员较少,住院部不会办理出院,这也就意味着很少有空床可以让新病人入住。
13、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去医院找医生总免不了要开单检查,这些检查有些是常规检查,像血液、尿液等,因此,最好不要选择下午去看医生,而是早上八点多到医院,此时尽量不吃早餐,因为有些检查是需要空腹的,否则可能要白跑一趟。
14、尽量不要选择天气炎热的季节做手术,这种情况容易伤口发炎,引发更多的并发症,也不要选择节假日到医院看病,这个时间医院里常常人满为患,医生没有全部到位,可能达不到求医的目的。
写在最后:
医院是生、病、死最集中的地方,在那里有人情的冷暖,有世态万象,但更多的是因为医生的职业习惯和作息时间在无形中形成的潜规则。这些潜规则并不是坏事,而是潜在的大家都心知肚明的、需要知道的原则,知道了这些关键点对我们到医院求医问诊有很大的帮助!
医院里有哪些“潜规则”?
现在去医院看病,排队见到医生问了两句就开了一堆检查,然后排队做检查到结束,总共跟医生对话不到10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