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星秀兰·邓波儿电影之外的生活是怎样的?

先说个冷知识:你知道曼秀雷敦LOGO上这个小护士是谁么?对,你没猜错,小护士的原型是美国著名童星秀兰·邓波儿(Shirley Temple)。

画面上,一个漂亮的小护士正在开启一罐薄荷油,一双扑闪扑闪的大眼睛灵动传神。

虽然这家公司始创于1889年,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版LOGO是1951年才定下来的,由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今竹七郎亲自操刀。今竹对此评价道:“我太喜欢秀兰·邓波儿了,无须翻译、无须解释,她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

今天小编给大家聊聊童星秀兰·邓波儿电影之外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

一些轶闻、一些花絮,说点你不知道的……


A. 秀兰·邓波1928年4月23日出生于加州圣莫尼卡,这一年她的医生父亲乔治整整四十岁,而母亲格特鲁德三十五周岁,人届中年,迎来自己的第三个孩子。除此之外,秀兰·邓波儿还有两个哥哥。


B.秀兰·邓波的母亲格特鲁德 (1893-1977) 只有高中学历,她在16岁时遇到了21岁的乔治·弗朗西斯·邓波儿。他们于1910年结婚。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约翰·斯坦利·邓波儿 (Jack)于 1915 年出生;另一个儿子乔治·弗朗西斯·邓波儿(Sonny)于 1919 年出生;这对夫妇唯一的女儿秀兰·简·邓波儿(Shirley Jane Temple)于1928 年出生。


C. 秀兰·邓波儿在成名之后,她的父亲乔治收到了大量粉丝来信,这其中有不少家庭妇女,她们请求乔治帮帮忙——“帮我也生一个同款女儿。”


D. 秀兰·邓波儿三岁时即被母亲送到舞蹈学院,当然,这个妈妈也是个有情怀的妈妈,格特鲁德自己幼时的志愿便是当一名舞蹈家,她这份未竟的理想打算由女儿来完成。现在看来,格特鲁德成功了。


E.秀兰·邓波儿的幸运之处在于这所舞蹈学校的老板兼老师是一位踢踏舞名家,他叫比尔·罗宾逊(Bill Robinson),就是我们在《小上校》里看到的这个名场面中可亲可爱的老黑奴,这是她老师。

由于师生之间这份难得的默契,二人前前后后合作了五部电影——《小叛逆》、《太阳溪农场的丽贝卡》、《简瑞里船长》、《咫尺天涯》等等,直到1949年11月25日比尔·罗宾逊去世,他们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


F. 说起亦师亦友,秀兰·邓波儿还有一个长期合作伙伴为我们所熟悉——格劳瑞亚·斯图尔特,她经常在电影里扮演秀兰的妈妈。这里可能有朋友看这个名字会眼熟,没错,格劳瑞亚正是电影《泰坦尼克号》中老露丝的扮演者。

我们在《可怜的富家小姑娘》电影里听到的这首《我们不吃菠菜》,这大概是秀兰·邓波儿演唱的所有歌曲中最为出名的一首,当时老露丝就站在她的身边——

格劳瑞亚是长寿明星,2010年9月26日以一百岁高龄去世,而秀兰也只比她的“妈妈”多活了四年而已。


G. 秀兰·邓波儿步入影坛相当偶然,这是在她的妈妈“职业规划”之外的,用现在的话讲,可以说是“短视频出道”。当时有个异想天开的制片人,想将所有经典电影的名场面全部致敬一遍,而且全部由孩子出演。你不妨设想一下,假如翻拍《卡萨布兰卡》里克与依尔莎久别重逢,而男女主角是两个孩子,你会不会去看?所以说这是个黄金项目,还相当省钱!这个系列小视频的制片人,在跑去舞蹈学院挑选小演员时,一眼看中了秀兰·邓波儿!


H. 秀兰出演的第一部银幕大电影是1932年的《红头发阿利比》,片酬50美元,看起来有点低但她只工作了两天。

待到十六年后的1948年拍摄《要塞风云》时,她的片酬已涨到11万美元!

要知道,当时炙手可热的好莱坞一线女星贝蒂·戴维斯拍摄《彗星美人》时,片酬也不过12万美元!

秀兰·邓波儿在整个十七年的电影生涯中,赚到的片酬累计为302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但大多数收入被她不擅理财的父亲投资败光。


I. 秀兰·邓波儿的妈妈是个相当芭辣的星妈,她在片场的首要任务就是盯着那些配角不能比女儿更漂亮、更有才艺。在拍摄《小公主》时,她强迫制片人为另一位童星安妮塔·路易丝戴上黑框眼镜,使她看上去更为笨拙一些,以免抢了女儿的风头。


J. 而且星妈每周固定为女儿整理发型,必须保证女儿头上顶着56枚发卷。秀兰·邓波儿成名之后,一直有观众认为她是个假孩子,是个拥有大人智商的侏儒!还有一部分观众认为这个小女孩儿顶着一头假发。某次,在出席一部电影首映式时,路边一个疯狂的粉丝伸手拎起邓波儿的头发,用以证实这是一头假发。邓波儿腻歪地抱怨道:“要是那样的话还真不赖,我就不用每晚睡觉前都要电头发了。


K. 秀兰·邓波儿在整个童年时代一直相信,全世界的小孩儿都需要工作。


L. 秀兰·邓波儿说:“我在六岁时就不再相信圣诞老人了,我让妈妈带我去百货公司看他,他却跑过来找我要签名!”


M. 秀兰·邓波儿在业界口碑良好,导演、制片们评价她说,她从不神经质、从不歇斯底里大喊大叫,用现在的话讲——情商很高。这得益于秀兰的母亲教导有方。成年之后的秀兰回忆道:“妈妈培养了我的时间观念,很小的时候我便懂得,浪费时间就是浪费金钱,而且会招致许多麻烦。”


N. 在美国大萧条期间,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曾公开赞扬她鼓舞了人们的士气,称秀兰·邓波儿为“奇迹小姑娘” 。当时的另一位童星迪基摩尔说,邓波儿可以“让人们相信,只要90分钟,世界上就没有问题。”

尽管在年幼时就已经是绝对的国际巨星,但秀兰·邓波儿仍然是个孩子。因此,她偶尔会因为恶作剧而惹上麻烦。据《人物》杂志报道,10岁的邓波儿被邀请到富兰克林和埃莉诺·罗斯福在海德公园的一次烧烤派对,当罗斯福夫人弯下腰来料理烤架上的几块肉时,邓波儿掏出弹弓,找到了一块鹅卵石,然后将它发射出去,击中了总统夫人的后背。


O.1938年,在她成名的巅峰时期,十岁的秀兰·邓波儿被公开指责为特工,她的原告是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HUAC)的众议员马丁·迪斯。这个臭名昭著的组织曾令好莱坞一众演艺同行闻风丧胆,就连硬汉加里·库柏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但到了秀兰·邓波儿这里却碰了一鼻子灰。首先,迪斯对邓波儿的毫无根据的指控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几乎结束了迪斯的政治生涯。在这场骚动达到顶峰时,罗斯福总统出面进行了干预,并警告迪斯“你没事儿干了么?离她远点儿。”

(注:邓波儿与FBI头子胡佛在一起)


P. 秀兰·邓波儿在1935年-1938年连续四年获得票房冠军,击败了克拉克·盖博、宾·克罗斯比、罗伯特·泰勒、加里·库珀和琼·克劳馥等伟大的成年明星!1935年,七岁的秀兰获得第七届奥斯卡颁发的“最佳青少年奖”,成为史上年龄最小的奥斯卡奖获得者。

据AFI报道,1934 年 12 月下旬上映的电影《明亮的眼睛》使这个小女孩儿一跃成为国际明星,有一段时间,她是票房榜首和收入最高的人。根据美国通货膨胀率计算,到她六岁时,邓波儿的工作每周收入超过 1,000 美元,而今天这个数字将略低于 20,000 美元。

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她一共出演了 43 部长篇电影以及 14 部短片和 25 支漫画电影(她晚年也演过一些电视剧)。

在她踏入影坛七年之后的1939年,秀兰的受欢迎程度下降,虽然她也出演了一些非常优秀的电影,比如《自君别后》(1944年) 、《单身汉和鲍比索克》(1947年),但她的职业生涯显然已经接近尾声。


Q.秀兰·邓波儿成年后出演的第一部电影叫《哈根姑娘》(1947年),与她搭档演情侣的是罗纳德·里根

里根闻听这个消息吓了一跳,这一年他三十六岁,她十九岁,演父女差不多。而且秀兰成年之后的身高为1.57米,看上去还像个小女孩儿。后来制片人说服里根——“我和我太太就是这个年龄差!” 刚好当时里根手头很拮据,就勉强答应下来。

结果里根的预感是对的,当银幕上男主亲吻女主的常规场面时,电影院里观众一片哗然,嘘声四起,人们无法忍受自己宠腻已久的甜心被一个糟老头子搂在怀中一亲香泽。

据里根自己回忆说,当时他电影没看完,摸黑灰溜溜地逃出电影院。


R.1945年9月19日,十七岁的秀兰·邓波儿嫁给了同学的哥哥约翰·艾加尔,当时男方的身份是海军体能教练,他比她大七岁,在她十七岁生日的前七天向她求婚。

大多数美国人并不看好这段女强男弱的婚姻。

尽管婚后约翰亦步亦趋进入影坛,与妻子一起拍了《要塞风云》等电影,但横亘在二人之间的阶级鸿沟依然难以逾越。

约翰·阿加尔的见报率往往高出妻子,原因并不是他在影坛取得了什么成就,而是与“酗酒”、“酒驾”、、“车祸”、“家暴”等等一系列字眼联系在一起。

秀兰·邓波儿晚年在自传《童星》一书中回忆,丈夫是个性情古怪喜怒无常的人,常常发一通无名火,令她深感恐惧。

1948年,秀兰·邓波儿生下二人的女儿琳达,但依然无法挽救这段婚姻。1950年12月19日,在二人结婚五年之后宣布离婚。

之后约翰·阿加尔依然活跃在影坛,但时常被美国观众讥讽为“B级片专业户”、“只出现在博览会上给游客们签签名什么的”。


R. 1950年12月16日,在与第一任丈夫离异十一天后,秀兰·邓波儿嫁给了富商查尔斯·布莱克

当时查尔斯对媒体坦言,他从未看过秀兰·邓波儿的电影。

这对夫妇育有两名子女,这段婚姻一直持续到2005年8月4日布莱克去世。


S. 如果说秀兰·邓波儿是个影坛奇迹,那么,她的妈妈格特鲁格无疑是这一奇迹的亲手缔造者。

秀兰的妈妈很早就让她知道,人人都需要工作,她只是在做自己份内的工作,受到人们的追捧,是因为她的工作做得好。秀兰妈妈用这样的方式,让她学会努力,而不是自我陶醉。当明星的光环褪色之后,秀兰·邓波儿还能坦然面对生活、面对世界,以一种不徐不疾、从从容容的心态成长,最后平稳过渡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

这个心理培育过程令人联想起古希腊神庙门楣上刻着的那句格言——“认识你自己”。

对此,这位星妈总结道:“我一直让她与真实的自我保持联系!”


(全文完)

童星秀兰·邓波儿电影之外的生活是怎样的?

2014年2月,85岁的秀兰.邓波儿在家中安然辞世,从此人间少了邓波儿,天堂多一位天使。

金色卷发、俏皮酒窝是她留给世界永恒记忆。

1928年,邓波儿出生于美国一个普通家庭。

也许源于基因遗传邓波儿两岁时就有音乐韵律感,母亲将其送入舞蹈学校开始寻找走上银幕机会。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六岁的邓波儿凭借一部《起立欢呼》一炮而红,很快与福克斯公司签约佳作迭出。她年仅七岁时就获得奥斯卡特别奖,迄今仍是无人可超越的记录。

邓波儿成了一个时代的记录,虽然她长大后转型失败退出影坛,却华丽转身进军政界,成为美国优秀外交使者。邓波儿璀璨一生,那她电影之外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且听有书君为你娓娓道来。

一,邓波儿辉煌背后缺失的童年。

邓波儿出道时正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民众生活窘迫精神低迷。横空出世的邓波儿宛如小天使降临人间,瞬间点亮世人心中希望。

她圈粉无数,民众疲惫时既使囊中羞涩亦要花钱去影院看看邓波儿。

她不但靠一己之力挽救了濒临倒闭的福克斯公司,还带动了邓波儿产业链,只要贴上她的照片任何产品都能热卖,商业效益惊人。

可见她不单带给民众满满向上的正能量,还减少失业率拉动了美国经济。难怪当时总统罗斯福说美国只要有秀兰.邓波儿,就有希望。

其实这一切辉煌都是虎妈格特鲁德的严苛、福克斯公司无情压榨以及邓波儿失去童年的代价换来的。

邓波儿成名当年就拍了八部电影,别忘了她当时只有六岁,如此巨大工作量大人都难以承受,她又是如何完成呢?母亲当仁不让就成了女儿全权经纪人与贴身助理。

邓波儿每天由母亲陪伴从一个片场匆匆赶往另一片场,收工后去老师处学习歌舞,回到家也不能休息还要背台词练表情。

这就是邓波儿每天简单日常,当时邓波儿还不识字,台词都是母亲说一句她背一句,有时母亲为了邓波儿能更好的与别人搭戏,甚至要求她将所有演员的台词都背熟,直到将第二天所拍戏份全部练熟才能上床休息。

银幕上踢踏舞功底深厚,光芒四射的邓波儿就是如此炼成。

邓波儿毕竟是孩子,拍摄中也时常闹些小情绪,而被导演放入惩罚箱。

母亲看着女儿被罚受苦也从未疼惜阻止过,也许邓波儿看到无人相助唯有乖乖听话配合。

她很少有休息日,以至于认为所有孩子都应工作。

影视公司为了更好利用邓波儿这棵摇钱树,在银幕外为邓波儿准备了巨星生活。她住豪宅乘豪车,身边保镖秘书随从环绕,其排场堪比今日天后巨星。

别忘了她当时还只是几岁孩童,母亲向电影公司提出了约束条件,深怕就此宠坏了邓波儿。

要说邓波儿也确实有骄傲资本,当时她的片酬分红不输今日顶级明星。可是钱全被母亲收走,每月只给她寥寥可数的零用钱。本该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年龄,可邓波儿却成了父母与影视公司的摇钱树,童年缺失将是邓波儿心中难言之痛。

二,转型失败寄希望于婚姻却坠入低谷。

随着邓波儿成长,其玲珑曲线代替了婴儿肥的萌态。观众再看她卖萌已无纯净的童真,反觉其生硬做作不再买帐。

福克斯公司已察觉邓波儿已如昨日黄花价值不再,他们就想最后压榨邓波儿一笔,阻止了米高梅公司邀请其出演《绿野仙踪》成功转型机会,硬塞给她另一部影片,却票房惨淡彻底致使邓波儿到了无戏可拍的地步。

虽然母亲试图为女儿寻找出场机会,但一次邀其母女前去聊聊的潜规则,令邓波儿见识了好莱坞的真实与残酷,对往昔一切都充满厌恶。

随之母亲掩盖黑幕让邓波儿回归学校,可并未放弃女儿重返银幕梦想,哪怕小配角都不想放过。本来邓波儿以为可以享受学校自由生活,却发现母亲依旧无处不在。

正逢青春叛逆的她怨怼母亲掌控人生,自以为结婚也许能寻得绝对自由,17岁就仓促与同学哥哥约翰结婚,以致母女失和。

不成熟的婚姻终是一地鸡毛,两人为了生活也曾合作拍电影却以惨败告终。约翰靠邓波儿名气度日无所事事到处沾花惹草,邓波儿诞下女儿时,约翰却因酒驾被警察局逮捕。

身心俱疲的邓波儿最终结束这段荒唐婚姻,却给狗仔队提供机会,一时间有关邓波儿八卦舆论四起,其生活与事业皆坠入低谷,那一年她才22岁。

三,重寻幸福华丽蜕变跻身政界。

邓波儿独养女儿生活窘迫,母亲挺身而出全权处理邓波儿危机,并为她找到一份主持人工作。

曾经生女的艰辛令邓波儿体验到做母亲的不易,重新审视与母亲的关系,才惊醒昔日母亲爱之深责之切才是最爱她的人。

母女重归于好使邓波儿自信勃发,她亦将做个好母亲、好妻子作为自己未来目标。

那年邓波儿在旅游途中邂逅企业家查尔斯一见倾心。这个从未看过邓波儿电影的男人,使她感觉他爱的是邓波儿,而非巨星身份。不过这次邓波儿可谨慎了许多,查明查尔斯是毫无杂质可信赖之人,才放心托付终身。

邓波儿与查尔斯结婚了并诞下一子一女,醉心家庭幸福的她宣布彻底退出影坛,消失于公众视野安心自我成长。等得邓波儿再次出现则是以共和党身份踏足政坛时刻,那是她藉昔日电影拍档里根助力完成的华丽蜕变。

邓波儿进入政坛很快就崭露头角,总统尼克松借其幼年世界影响力,委以驻联合国代表重任以提升美国形象。

邓波儿不负众望很快在政坛声名鹊起,她不但继任驻多国大使,甚至做到了美国礼宾司司长位置,成了美国耀眼的女性外交家。

四,履行母亲之爱退出政坛回归家庭。

就在邓波儿事业鼎盛繁华时,其小女儿因吸毒被捕将其推上风口浪尖。

她反思家庭教育,因怕大女儿有父母离婚阴影,以及儿子是男孩皆受到更多关注,唯有小女儿被疏忽。尤其她专注政坛后,小女儿更成了被遗忘角落。她痛思自己疏于对小女儿引导,才致其如此堕落。

她回思逆境时为自己撑起一片天的母亲,想做一个像母亲那样的妈妈,遂义无反顾退出政坛回归家庭,陪伴小女儿走好余生之路。

2006年美国电影协会授予邓波儿终身成就奖,邓波儿坦言其一生精彩绝伦,可她最看重的不是明星与外交官身份,而是妻子与母亲。

观邓波儿一生,她用童年代价赢得辉煌,虽转型失败却跳出怪圈发展重塑形象。一路走来她依靠自己的聪明坚强与乐观,留给世人阳光与希望。历尽繁华她不再留恋耀眼光环,只想安享家的温馨时光。

邓波儿走了,其墓碑上刻下了儿女的尊敬与丈夫的崇拜,这是她一生的成就与电影无关。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