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最滑稽的造反是哪一次?为何这么说?

一个大染坊的工匠,误打误撞认识了一个跑江湖的算命先生,并且仅凭他的一句话就揭竿而起、带领一百多名染坊伙计打进了皇宫。

当然最滑稽的绝非如此,这名染坊工匠之所以想到要起兵造反,竟然只是为了坐在龙椅上美美地吃一顿饱饭!

因为皇帝不务正业,算命先生给工匠出了一个“馊主意”。

公元824年,在位五年的唐穆宗李恒因为过分痴迷长生不老、服用了大量有毒的丹药导致中风,最终暴毙于太极宫中。

李恒一死,年仅15岁的太子李湛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位、是为唐敬宗,他也就是那个被造反的“悲催皇帝”。

唐敬宗因为年纪小,登基后一连数月都没有上朝,只知道拉着一群宫女太监到郊外蹴鞠踢球,久而久之朝政荒废。

当时长安城内有专门负责为皇家印染丝绸布匹的机构,称为染署,由工部统一管辖。里面的工匠也都有专门的编制,无论是从俸禄还是平时的待遇来看,都称得上是不折不扣的“铁饭碗”。而且工部规定,凡是在染署任职的工匠,年老之后都能得到赡养。

可是有一个名叫张韶的染工,白天虽然老老实实地到染署里工作,可一到了晚上就穿梭在赌场、妓院这些风月场所,不光每个月发放的俸禄都花得一干二净,就连家中的妻子都嫌弃地离他而去。

有一天傍晚,张韶灰头土脸地从赌场出来,这次他不仅把带的钱输个精光,还倒欠了二两高利贷,这让张韶十分懊恼。就在他想要回家的时候,有个声音却及时叫住了他。

循声望去,张韶只见一个道士打扮的人站在身后。原本输了不少钱的张韶就怒火中烧,现在竟然有个老道士拦住自己的去路,这让他更加不满,刚想破口大骂,谁知那名道士竟要为自己免费算一卦。

一听不收钱,张韶便来了兴致,赶紧拉着他找到一处墙根坐下。经过一番攀谈张韶得知,眼前这个道士打扮的人名叫苏玄明、是个算命先生。

苏玄明看了看他的手相、又对着他的脸上一通乱摸,终于悠悠地开口道:“不久之后你就会坐在龙椅上,和我一起尝尽山珍海味。”

苏玄明所说的只不过是些拉关系的客套话,可谁曾想张韶却是个“一根筋”,对他的话深信不疑。

振臂一呼,带领一百多名染匠闯进皇宫,张韶居然真的造反成功了!

住皇宫、坐龙椅、后宫佳丽三千、吃遍山珍海味,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所以自从那天夜晚开始,张韶的脑海中无时无刻不在憧憬着这样的景象。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张韶在染署中很有人缘,他把算命先生的话说出来之后,立马有一百多人表示愿意追随。于是一场造反计划秘密筹划了起来。

这么多人目标太大,而且如果手持兵器的话、恐怕还没有走进宫门就被守卫拿下了,所以张韶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棍棒、刀枪等兵刃藏到运送柴草的车中、悄悄运进宫内,然后手下的一百多人分批次混进去,到时候以哨声为号、迅速集合。

虽然计划筹备的可谓天衣无缝,可依旧有它的破绽所在,柴草车里因为藏有大量兵器、重量过大,走到宫门口的时候车轮竟然断了!这样的变故立刻引起守卫们的警觉,围上前来想要查个究竟。

见事情即将败露,张韶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立刻从柴草中抽出刀来、将身边的两名守卫击杀。其余人等也纷纷取出兵器,与守卫厮杀在一起。

当天因为唐敬宗正在城郊蹴鞠,羽林军以及各大高手全都被派出去保护皇帝的安全,宫中的防务十分空虚,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张韶就带人杀进了皇宫。

坐上龙椅后,张韶的一句话立马暴露了他的短浅目光,身旁的苏玄明更是无奈!

按常理来说,任何一个人造反成功了,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考虑该如何护住得来不易的胜利果实、也就是要考虑称帝的问题。可是张韶却一反常态,他的做法可谓令所有人始料未及。

张韶连下了两条命令:一是让尚食局做一大桌子的珍馐佳肴,二是把刚认识不久的苏玄明请进宫来。

等到桌子上摆满了菜肴时,苏玄明也匆匆赶到,见到张韶的第一眼便高呼“吾皇万岁”,顺带着整个身子也扑倒在地、脑袋磕个不停。

可是张韶却把他揪了起来、一把按到饭桌前,嘴上笑嘻嘻地说道:“您算得可真准!”

张韶说完,就一屁股坐在龙椅上,对着一桌饭菜狼吞虎咽,还不忘摆手招呼苏玄明、示意他赶紧吃菜。

苏玄明万万没想到,张韶造反竟然只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看相准不准!

可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想要后悔为时已晚,羽林军已经快马加鞭赶回了皇宫,此刻正将这一百多名乌合之众团团包围,张韶、苏玄明这两个始作俑者自然难逃一死。


这段历史确实滑稽!

苏玄明只不过随口说了句客套话,而张韶却信以为真、甚至积极地付出了实践。机缘巧合之下,这场实践成功了,可是生命也至此走上了尽头。

最可悲的还数苏玄明,这场造反他自始至终没有参加,只是稀里糊涂地受邀赴宴,却因此丢掉了性命。

中国史上最滑稽的造反是哪一次?为何这么说?

历史上滑稽的造反还真有几件,像一无所有的韩信想着作乱反而被竹签杀;像赔了女儿害了儿子被孙子所坑的豆腐祖师爷刘安;像东海王司马越一张大饼毒死晋惠帝;像一言不合张贵人就用一床被子闷死晋武帝;像疯道士忽悠傻染布工人攻入宫中吃大餐;像赔了夫人杀了爹的朱友珪,像16宫女要君命的嘉靖帝等等。我认为最滑稽的造反当属于赔了夫人杀了爹的朱友珪。

为何这么说,还不是出牌不按常理,并且如此荒唐的朱友珪还真成功了。你说滑稽不滑稽。

912年7月18日(农历六月二十二日)三更半夜,后梁太祖朱晃驾崩!这朱晃就是朱温,在唐朝时期被唐僖宗赐名朱全忠。他虽然晚年有病,但他三更半夜驾崩却是被他的儿子郢王朱友珪造反所杀!这朱温残暴荒淫、作恶多端,不仅老婆是别人的好,就连孩子也是别人的好。曹操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朱温更过分,他说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存勖,也没善终),我的儿子像猪狗。

自己的儿子再不争气,也不能比作猪狗吧。

可能他有一种只要是别人的就会好些的心理,在他眼中别人的孩子最好,养子其次,亲子最差!他的这种心理最终给他带来了灾难,因为长子朱友裕去世比较早,他一直没立太子。在亲子里面,他最不喜欢的就是次子郢王朱友珪。

历来不是母以子贵就是子以母贵,可到了朱友珪就是子以母贱!朱友珪就是个意外,那是朱温南征北战时,途径亳州就偶遇一营妓,谁曾想一晌贪欢,却诞下了龙子。营妓就是慰藉军士的女性,其实和慰安妇是一个意思!

除了朱友珪的老妈出身卑微外,还有朱友珪不太爱学习,但他有一肚子的鬼点子。朱温最喜欢的儿子而是朱友文,朱友文长得帅,又有才,精通琴棋书画,更能出将入相。更重要的是他是别人家的孩子,他原名康勤。最重要的是朱友文的夫人王氏,倾国倾城让朱温喜爱不已!

朱温作风很有问题,他不仅学习吕布,前方将士奋战疆场,他宠幸前方将士的妻妾,更把儿媳宠幸个遍。朱温的儿子们在前线为他的江山冲锋陷阵,朱温却在宫中和儿媳们扒灰!

摊上这样的爹,朱温的儿子也没什么办法,再说为了能更好地生活,甚至继承大位,儿子们也只能忍辱负重!

朱温有心让朱友文接班,朱友文比朱友珪年龄大些,可朱温的保密工作做得不好!朱温让儿媳们一同侍寝,又在卧榻上交代这些事情怎么能不走漏风声!朱友珪的夫人张氏,就赶紧通风报信,说朱温要立朱友文为太子,把朱友珪发配到莱州当刺史!

朱友珪彻底愤怒了,他想朱温这个老东西连儿媳不放过都算了, 还把皇位传给外人,让自己的亲儿子去莱州。如果朱友裕在世,朱友珪也说不出什么,朱友裕去世了,也该轮到朱友珪了。至于朱友珪的母亲,朱友珪就更痛恨朱温对他母亲的不好!

朱友珪决定先下手为强!朱友珪在六月廿二日,身着便服假装农民到左龙虎军找亲戚,找到自己的心腹韩勍[qíng]。

朱友珪向韩勍表示他要弑父夺位,需要他的帮助,事成之后共享荣华富贵。韩勍当时就表示,都听你的,你说咋办就咋办!韩勍带着五百人假装是控鹤卫士就进入了大内朱温所居之处。

韩勍带着五百人假装控鹤卫士,这么大的动作为什么不会被人发现呢?原因很简单,控鹤卫士的老大左右控鹤都指挥使不是别人正是朱友珪。

你知道控鹤卫士是什么兵吗?告诉你吓一跳!控鹤卫士可不是武则天时期的男宠,而是禁军,而朱友珪就是禁军统领,等同于清朝的九门提督隆科多。

朱友珪掌握着宫中武装力量,却又要把朱友珪赶到莱州,还让朱友珪的老婆侍寝,朱温他这不是找死吗?朱友珪骑着马,带着五百人以保护皇上的名义冲入朱温寝宫!寝宫的宫女太监们惊呆了,纷纷逃离!躺在病床上的朱温,一骨碌做起来,大呼:“谁要造反?”

朱友珪高喊:“不是别人,就是我!”

朱温大怒:“我早觉你这个家伙不是人,后悔没早干掉你!你这样混账,弑君篡位,连上天都不会放过去你的!”

朱友珪怒怼:“老家伙,碎尸万段去吧!”

朱友珪的马夫冯廷谔挥刀撵着朱温砍,朱温又老又病还惊慌,绕柱三圈,朱温倒地,那马夫一刀下去,朱温的肝肠脾胃都出来了。

然后朱友珪以朱温的名义说朱友文造反,逼着朱友文自杀,自己再说朱温驾崩,从而顺利继位。还不到一年功夫,朱友贞是朱友珪的幼弟,但他是嫡子,他联合姐夫赵岩、表兄袁象先发起兵变,朱友珪被杀身亡。

有趣的是,杀他的人正是他的马夫,当然他的马夫也是听他的号令杀他的。最终他的马夫也自杀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