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苏交恶时,苏联还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确实,在1971年时中苏关系几乎全面交恶,在这之前的1969年3月,双方爆发了中苏边境的珍宝岛军事冲突。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1971年10月的联合国第26届大会上,苏联投票支持了恢复中国的联合国席位。这有点不可思议,以当年的中苏关系已经恶化到双方边境军事冲突,苏联怎么可能再来支持中国。其实,对于苏联的支持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这都是有原因的。

一、1971年的世界形势,处于美苏两大阵营冷战敌对的重要时刻,双方都在全球不遗余力的争夺势力范围。美国和苏联都分别将对方视为最大的对手和威胁,都试图在双方角力的过程中获得最后胜利。但是,从美苏两大阵营的力量对比来看,经济总量和军事实力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占优势。不要说跟随苏联的东欧国家,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比不上美欧西方国家,就是苏联本身的实力也远远落后于美国。

美国西方成为世界主流社会,而且除了联合国之外,大多数的国际组织都是掌握在美欧西方手里。苏联全盛时的经济总量只有美国的70%,但是苏联阵营并不示弱,为了与美国竞争在军事上的投入比例超过美欧。也就是说,苏联集团的东方阵营,在与美欧西方的争夺,有时并不处于下风。

由于苏联自私的在东方阵营里搞影响主权的国际分工,遭到中国的严厉拒绝,严重影响了削弱了苏联的影响力。赫鲁晓夫以及后来的勃烈日涅夫恼羞成怒,对于中国采取了强硬的打压制裁立场,使得中苏关系愈行愈远。虽然我国当年经济落后,但无论是人口还是国土面积来看,以及军事力量上来看,都是一个世界大国,中苏关系的破裂对于苏联阵营的影响是致命性的。

二、中苏关系由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从意识形态开始迅速倒退恶化,直至发生边境武装冲突。因为苏联与我国直接交界,苏联为了打压威胁我国,在边境对面陈兵百万。面对这样的形势,当时的苏联可以说是比美国还要危险的敌人,我国的对外政策调整为防止和抵御苏联的入侵。但是,苏联这样做的结果是,苏联在全球与美国的争夺力不从心,在苏联阵营内部的影响力迅速下降,削弱了苏联阵营与美国争夺势力范围的能力。

三、美国看到中苏关系的破裂,认为这是牵制苏联的机会,频频向我国示好。我国也从此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外交之路,在对外政策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维护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美国通过各种方法意图改善美中关系,1971年7月9日,美国总统安全顾问基辛格秘密访华,次年就实现了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也是中苏关系破裂之后,我国放弃一边倒的对外政策,展开的多元化外交。而对于美国来说,则是联中制苏的大战略,从全球冷战形势来看,力量对比非常不利于苏联。

四、虽然我国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与美国缓和了紧张的对立关系,但是在短期内并没有与美国恢复外交关系。而我国当年不存在经济改革,政治经济体制也没有发生变化,仍然与苏联阵营的国家差不多。仍然奉行反对美国霸权的政治立场,除了与苏联的关系破裂,在与其它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关系,还是与以前一样。这就出现了奇怪的现象,无论是朝鲜战争还是越南战争,中苏都是持一致支持反对美国的侵略战争。越南同时与苏联和我国都是亲密的兄弟国家,只不过是对于苏联的立场各自有所不同。

五、1971年10月恢复中国联合国席位的第26届大会上,我国已经获得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的支持。虽然基辛格曾经在当年的7月份秘密访华,但是美国并没有彻底改变敌视立场,美国在联合国反对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

不过,在投票过程中我国不仅得到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支持,而且还得到了印度的支持。原因应该是苏联为了阻止美中关系走近,因为中苏双方具有相同的政治体制,苏中关系破裂不符合苏联利益,苏联对我国采取了怀柔立场。其实,从1950年之后,苏联为了壮大东方阵营,曾经多次提议支持恢复中国的联合国席位,遭到了美国的反对。

六、1971年10月的联合国大会,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我国得到了大多数亚非拉兄弟国家的支持。如果苏联投票反对我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哪对于苏联来说也是自毁形象和得不偿失。苏联已经没有办法阻止我国进入联合国。应该说勃烈日涅夫执政后期,受到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的刺激,希望苏中关系得到缓解,这也是苏联投票支持的原因。

综上所述,苏联投票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是从自身的战略考虑,目的是希望改善中苏关系,缓和双边关系,最好是将我国重新拉回到苏联阵营。

为什么中苏交恶时,苏联还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在当今社会,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像苏联这样在中国人中间引起这么大的争议。

有人说,苏联太好。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宣布废除沙俄跟中国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并承诺归还所有侵占的中国领土;30年代组成对华志愿航空队援助中国人民抗日;日本战败前夕出兵东北打垮了几十万关东军;支持中国抗美援朝,支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可是有人说,苏联坏透了。

没有归还一寸领土,还在十月革命后策动蒙古从中国分离出去;苏联是最早也是极少数承认伪满洲国,并与之建交的国家;中国抗战最艰苦的时候,苏联在1941年跟日本签订了《日苏互不侵犯条约》,不但撤走了那个航空队,还终止了对华军售;苏联出兵东北是斯大林跟美英经过讨价还价,把日本北方四岛并入苏联版图为条件才进行的,而且苏军出兵东北把东北的工业设备运到苏联,在东北对人民犯下一系列暴行;苏联援助中国只是为了让中国为它的全球战略服务,为了在中国驻军控制中国获得出海口。

不管怎么说,在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候,苏联投票支持,这是不争的事实。

众所周知,在60年代斯大林去世后,中苏关系就已经恶化,苏联从中国撤走专家,停建项目,问中国逼债。

1966年开始,新沙皇苏联政府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频频挑起事端。

1969年3月,两国军队在珍宝岛爆发冲突,不可一世的北极熊,被中国边防军打得落花流水。

苏联方面吃亏后恼羞成怒,对中国制定了一个先发制人的核打击计划,决定对中国战略要地和大城市进行全面核袭击。

这个核打击计划因为意外而流产,但也让中苏关系全面恶化。

按说,中国加入联合国,受影响最大的是苏联,苏联应该坚决反对才是。

可是在1971年10月的联合国第26届大会上,对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进行表决的是,苏联出人意料投了赞成票,到底是什么原因?

一、大势所趋

苏联跟中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是相同的。而苏联不但是一个超级大国,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带头大哥。苏联虽然跟中国闹掰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跟中国还维持着不错的关系。

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古巴、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匈牙利等社会主义国家都跟中国有外交关系,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积极支持的,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旗手,如果自己投票反对,怎么也说不过去,势必造成华约(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分裂。

二、情势所迫

苏联对中国核打击计划虽然破产,但是依照战斗民族的性格,他们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之后还会有无休止的麻烦出现。

在此情况下,中国领导人做出了改善美国关系的伟大决定。

1970年国庆,美国人斯诺出现在天安门城楼,站在毛泽东身边。

1971年4月中国开展乒乓外交,中美乒乓球队互访。

北京的举动震惊了全世界,也让克里姆林宫坐立不安。在苏联人看来,中美是死对头,朝鲜战争两国打得头破血流,毛泽东还失去了长子,两国根本没有可能化敌为友,苏联根本没有想到两国会握手言和。

更叫苏联人想不到的事还在后面,同年7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绕道巴基斯坦秘密访华,三个月后基辛格公开访华。

克格勃的情报显示,美国已经决定抛弃台湾蒋介石政权,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剩下的只是讨价还价的过程。

也就是说,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大势所趋,无法阻挡。

在此情况下,苏联阻挡也没用,何必落下恶名?

再说在中美意识形态不同,两国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苏联如果执意反对,只能让中国彻底倒向美国,美苏之间的力量对比就会彻底改变,对苏联非常不利。

苏联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不会让中苏关系回暖,但至少可以让中美不会走的太近。

三、无足轻重

事实上,苏联无论是反对还是支持,对中国重返联合国都没有任何影响。

在表决的时候,赞成票是76票,反对票是35票,有17票弃权。

如果当时苏联投票反对,那赞成票是73票,反对票是38票,赞成票依旧是压倒多数,中国照样达到法定票数。

就像美国当时投了反对票,而英法德等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只有一张反对票)投票支持中国一样,苏联投反对票也不会影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支持。

尽管苏联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外交上是独立自主的,谁的账也不买,不会跟着谁的调子走。

苏联1979年入侵阿富汗的时候,中国就在安理会投票谴责。1980年中国跟国际上64个国家一道抵制了在莫斯科举行的奥运会。

而每当阿以爆发冲突的时候,中国几乎都跟美国唱反调,坚定不移站在巴基斯坦一边,支持巴基斯坦人民重返家园的斗争。

为什么中苏交恶时,苏联还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因为意识形态高于阶级斗争。

虽然我们总说国际关系与人际关系大同小异,但这绝不意味着二者可以等同。在静夜史看来,国际关系与人际关系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作为国家意志的最高体现,从来都是理智的,是利益至上的,从不以所谓的好恶作为行为准则。

虽然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但这不足以作为苏联支持我们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依据,因为从5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就开始交恶,并最终在1969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珍宝岛事件,使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在国际社会颜面扫地。

而珍宝岛事件也差点让恼羞成怒的勃列日涅夫政府狗急跳墙,他们一度叫嚣要对我们实施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中苏两国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国际社会继古巴导弹危机后,再度被推到了核大战的边缘。

虽然最终在美国的威胁下,苏联选择了悬崖勒马,而且苏联后来也通过铁列克提事件找回了面子,但中苏两国剑拔弩张的关系始终没有缓和。

然而,仅仅过了两年,苏联就在我们重返联合国的过程中投下了赞成票。

这样的操作看起来匪夷所思,实则也在意料之中。因为苏联虽然不喜欢我们,但更不希望我们倒向美国成为苏联的敌人,这会让苏联更加被动。

所以联合国支持我们重返联合国本质上是一种“两害取其轻”的操作。

当然,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脑回路绝不会这么简单。某种程度上说,苏联对我们重返联合国的支持,不是真正的支持;相应的,反对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反对。

比如1949年共和国建立后,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就曾措辞强硬地要求将光头政府赶出联合国,恢复我们的合法席位,在未能如愿后便更强硬地抵制联合国,声称不参加其后联合国的一切活动。

乍一看,苏联是为了我们的利益前赴后继,足以令我们体会到老大哥的仗义。但从解密的档案来看,当时的局面根本就没有到苏联以退席明志的地步。换句话说,苏联明显是用力过猛了,这一点让当时的美英等国都非常纳闷,它们纷纷猜测苏联的根本目的就是不让我们成功重返,毕竟,社会主义阵营不需要两个大哥,苏联的小算盘轻易地被西方国家识破了。

所以朝鲜战争爆发后,苏联未参与投票也就不足为奇了,只不过我们的强悍战斗力不得不令苏联刮目相看,才有了其后一系列工业化支援建设。

等到我们成功重返联合国后,马立克还曾在我们的代表团面前自吹自擂,结果遭到了我们的无情回怼。

所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苏联在1971年对我们的支持,除了两害取其轻的考虑,想必也没有多少真情实感。再加上经过美国的刁难,我们重返联合国必须通过联合国大会2/3以上国家同意,所以苏联尽管拥有一国三票的特权,但依然不像安理会一票否决权那样起着决定性作用。

如此,苏联投下赞成票反而做了顺水人情。

当然,我们还是应该感谢这样的“虚情假意”,因为在投票前,领袖和总理经过反复计算,都达不到2/3的票数,当时的我们甚至做好了大不了不回联合国的准备。

但实际情况大出我们所料,当以色列、印度这样的国家都投下了赞成票时,我们终于昂首挺胸地回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为什么中苏交恶时,苏联还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苏联刚打珍宝岛战役,就支持我们恢复联合国席位?这是什么操作?

当代国际关系历史中,有一个非常令人感到意外的事情是,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这件事,不仅让当时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美国很意外,还让美国的挑战者苏联很意外,甚至,连我们自己也感到很意外。

那么,支持我们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国家,到底有哪些呢?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26届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2758号决议进行表决。

这场表决,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下通过。当时,我国外交部长乔冠华,当场拍手大笑,著名的“乔冠华之笑”,成了国际新闻史上最传神的作品。

事实上,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努力,并不是1971年才开始的,已经进行了21年。

1950年9月,第五届联合国大会,在美国操纵下否决了中国恢复席位的提案。随后十年时间,美国都以“中国入侵朝鲜”为借口,不让联合国进行相关议题讨论。

1961年,第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再次讨论了恢复中国席位问题。美国发现,联合国已经不受控制,支持中国的正义力量越来越高涨。于是,美国修改规则,把恢复中国代表权问题定义为必须由联大以2/3多数票赞成方算通过的“重要问题”。

大家也知道,1960年代,是非洲各国独立的10年,也是中国对外援助非洲的10年,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进入联合国,成为联合国大会中平等的代表国。这一事实,改变了中国恢复席位的局势。

这种世界大局势的变化,推动了我国代表权的恢复,也推动了驱逐台湾省地方代表的提案通过。

毫不过分地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浩浩汤汤,不可阻止。

不过值得一说的是,曾经与我国发生战争的苏联,态度比较微妙一些。

19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尤其是苏联的军火采购大户印度,与我国爆发了边境冲突,苏联站在印度一边指责中国,最终让中苏两个“社会主义联盟”的盟国,变成了反目成仇的国家。

60年代,中苏之间笼罩在战争阴影之下,苏联在中苏边境和中蒙边境陈兵百万,我国为了应对苏联不得不“深挖洞,广积粮”,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在华北平原,甚至修建了大量的“防坦克山”。

终于1969年中苏边境的珍宝岛爆发武装冲突,在我国周总理的努力下,双方最终回到了谈判桌上。

然而,仅仅两年后,苏联就在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表决中,投下了赞成票。

苏联为何关键时刻站在了中国这一边,而不是继续遏制打压中国?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1,中苏反目,说白了是兄弟睨于墙,在面对美国这个共同敌人面前,中苏依然是最亲密的朋友。

有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苏联之于中国,就是一个渣渣前男友。前男友家暴,最终不得不分手,可是隔壁村的流氓只要存在一天,这两人就有复合的一天。类似的例子,在一战前也曾发生,大英帝国和沙俄帝国在整个亚欧大陆打破了狗脑子,可是当德国奥匈成立轴心同盟时,两国立刻握手言和,成了协约国好伙伴。

2,中国恢复代表权,大势所趋,苏联不过是送个顺水人情。

前面也说过了,中国恢复代表权,大势所趋。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本来就有中国席位,中国改朝换代22年,早就该换新代表了。而且,中国在第三世界朋友越来越多,阻止也没有意义。

3,苏联正在变天,勃列日涅夫对华态度开始软化。

70年代,美苏争霸的局势发生了逆转,苏联军费开支快速扩大,在各个战略要地挑战美国霸权。与此同时,苏联的经济发展开始变得很缓慢。对此,勃列日涅夫心里有数,甚至,美国和中国的私密接触,恐怕他们也早有耳闻。

总的来说,苏联赞成恢复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既有苏联内部情况原因,也有苏联基于本国国家利益考虑,更重要的是,苏联也意识到中国的崛起,其实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苏联对华态度的转变,从根本上上看,是因为双方并没有对对方的核心利益核心诉求说三道四。反观美国,一直拿着中方核心利益作为要挟。这一点,注定了中苏关系始终都比中美关系更亲近。

1979年,中美建交,1982年,中苏建交。短短时间内,苏联就发生转变,也许证明了,中苏关系,从来没有真正恶化到中美关系那种程度。

为什么中苏交恶时,苏联还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苏关系历史以来就是错综复杂的,中国革命的道路在前期很大程度上是模仿苏联而来,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期间苏联都是中国的后盾,沙俄的十月革命让中国革命看到了希望。

也就是这样一个好大哥、好邻居在六十年代援助中国建设时,却突然反过来对付中国,甚至陈兵百万在东北边境,意图武力打击中国。但在中苏关系全面恶化时,1971年10月的联合国26届大会上,苏联却投票支持了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这又是为什么呢?

世界上国与国之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苏联在我国建国后派遣大量的专家支援我国建设,并不是他们有多高尚,而是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相对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阵营来说还是太过薄弱,支援中国建设能够带动“小弟”的发展进而遏制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势力,但是他们还是想当然了,以为中国强大后就会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就义无反顾的撤走了在中国的所有专家,让中国很多项目停滞不前,损失惨重,自此中苏关系全面恶化。

到了70年代左右,中苏关系已经恶化了一段时间了,苏联发现中国这个小弟竟然在不用他们援助的情况下变得愈加强大起来,尤其是原子弹、氢弹的爆炸让苏联震惊不已,让他们发现应该重新认识这个国家。

而此时的苏联已经和美国已经进入了冷战的重要时期,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在世界各地到处抢占地盘,从当时的力量对比来看,苏联阵营不论是军事实力还是势力范围亦或是经济实力都比不上西方那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苏联感到压力重重,仔细思考着如何改变局面,突然发现自己身边不就有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么,于是借着1971年的这次联合国大会开始向中国示好,在恢复中国的联合国席位上投了支持的一票

打铁还需自身硬,靠人不如靠己。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在默默中成长,当看着苏联的东欧阵营和美国的西方阵营斗争的时候,中国已经在与亚非拉等第三世界的盟友取得了很好的外交关系,阿尔巴尼亚,正是阿尔巴尼亚等23国的支持,是我国进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后盾。苏联也正是看到中国即便没有他们的帮助也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形势,所以故意来个锦上添花,虽然这个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来得珍贵,但是至少苏联的三票还是投了支持,这与中国与世界第三世界各国良好的外交关系是分不开的。

中美关系的升温,让苏联如坐针毡。在美苏争霸的关键时期,中国的态度决定了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天平倒向的方向,1970年之后,美国为了争取中国的支持,逐渐开始缓和和中国的关系。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仇恨,只有永恒的利益,在美国抛出橄榄枝之后,中国也逐步推动两方关系正常化,1970年国庆庆典,美国人斯诺在天安门城楼,与中国领导人握手言和,次年1971年4月中美乒乓球队友谊赛互动,7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绕道巴基斯坦秘密访华,三个月后基辛格再次公开访华,这一系列的举动让当时的苏联克里姆林宫极度恐慌,因为在他们认为,本来中美仇敌的两国一旦走在一起,对苏联的打击是巨大的。

在这一系列的影响下,苏联为了能与美国抗衡而不落下风,也抛弃了往日高傲的脸面,在1971年的联合国会议上果断作出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决定。

为什么中苏交恶时,苏联还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导语: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是没有实力和资格,恐怕中国还是任人欺凌的东方睡狮,要说拿回本该有的联合国席位,那是几乎没有可能了。当然,除了自身的实力以外,与国际形势也是密切相关的,没有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国可能会晚几年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当然也顶多是晚几年而已,特殊的国际形势使得中国以毛主席和周总理都颇感意外的方式,进入到了联合国的大家庭中。有谁能够想到呢,欧洲二十八国,投反对票的仅有一个毫无存在感的马耳他。至于62年跟中国干过一仗的印度,也投的是赞成票,这多少也是出乎今天中国人的意料。

当然这在当年并不算什么,因为当年投票赞成中国加入联合国的真正的意外是以色列,以色列号称美国的超级跟班,国际舞台从来跟美国是步调一致的,这是带有风向标意味的一次投票,所以,以色列投出赞成一票的时候,全场哗然,这也是中美关系解冻的明面上的标志。而实际上呢,1971年7月9日美国的基辛格受尼克松的差遣,已经秘密访华,中国正式回归联合国是当年的10月25日,可以说,国际环境早已经发生了变化。苏联给中国投赞成票,虽然前有69年珍宝岛一役已经撕破脸皮,但国与国的关系,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都是有着充分的政治考量的,对于苏联而言,投下赞成票的考量当然是不希望中国彻底的倒向美国。

中国拿回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这是所有国家考量的基本盘,在当时国际政治的格局中,毛主席独具慧眼,中国地位特殊

1970年中国人口为8.3亿,中国台湾人口为1475万,仅以人口规模而论,国民党政权是没有任何资格在联合国上代表中国的,这是当时许多国家的共识。把一个8.3亿人口的国家排除在联合国以外,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家排除在联合国意外,这当然是匪夷所思的。就49年建国以后的国际政治格局而论,中国展现的力量已经足够的惊艳,虽然当时的中国大而穷,大而不强。但是建国之后,在朝鲜战场上,中国打败的是可是号称最强的美军,这可是经历二战考验,跟德日精锐血战的美军,可以说朝鲜一战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以一种相当惊艳的方式登上了国际舞台,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阵营都不能忽视的力量。但这样的表现,绝不是孤例,1962年印度瞅准中国国内凋敝的时机,居然叫嚣对中国用兵,有美苏支持的印度以为自己是王者,结果却是惨败于中国。可以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只有是个稍有见识的领导人,都不应该忽略中国的力量。1964年,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1966年中国爆炸第一颗氢弹,在那个年代,能弄出原子弹和氢弹王炸配置的也就只有五个国家。这样的国家,一个大国,一个能跟美国硬钢过的国家,当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人所共见的事实。

苏联在赫鲁晓夫上台以后,苏联大搞修正主义,否认斯大林,这成为了中苏关系破裂的开始,当然这种破裂顶多就是从闺蜜,兄弟变成了普通朋友,但依旧是朋友关系。勃涅日涅夫上台以后,中苏关系并没有回暖,由于美国前挫于朝鲜战场,后陷入越南战争无法自拔,美国人是相当的狼狈。当然,正是这种狼狈给了美国重新调整思路的契机。而中苏关系则是在1969年,因珍宝岛之战,由朋友变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仇人,可以说是降到了冰点。六七十年代美苏两极争霸的格局是愈演愈烈,越南战争越发焦灼。美国人心想中国人跟苏联人因为边境之事已经翻脸,打定主意中国跟苏联绝不会密切配合支持越南对抗美国支持的南越政权,因此放心的支持南越,以为很快的就能清剿此前由中国和苏联支持的北越政权。当然,莫斯科方面也是有着这样的担心,没有中国人的首肯,援越物质要进入根据地紧靠中国云南的北越政权这几乎没有可能。北越政权当然也是非常清楚这一点,由于中苏撕破脸皮,本着认拳头大的为大哥这一逻辑,北越人果断的站队实力更加强劲的苏联人那一边,把中国抛在身后,全然不顾之前多年的援助。前有苏联陈兵于东北,后有越南的反水,要是没有大智慧,很可能在当时做出的决策就是卡住苏联人援越的脖子,以消心头之恨。

但就是在这样的局势下,毛主席深谋远虑,非常默契的开放云南过境入越路线,这也就是使得当年著名的“胡志明小道”继续发挥作用,这让源源不断的物质进入到了越南,这才有了把美国人死死的拖在了越南的资本。有人问,毛主席为什么会跟苏联做出这种妥协,而不报一箭之仇。实际上,正是毛主席的远虑才为中国在国际上完美的破局奠定了基础。试想一下,如果中国不开放援越路线,没了苏联支持的北越垮台,那就只是时间问题,如果北越垮台,美国人支持的南越就会直接成为中国的邻国,美国的势力直抵中国南方,这绝对不是什么好局面。其次,中苏关系虽然降至冰点,但以此举再添新怨于风头正盛的苏联并不明智,这只会让中国更加的腹背受敌。其三,只有打疼了美国人,美国人才会充分的重视中国的价值,那么美国人疼了之后,极有可能拉拢中国,联中抗苏。如果美国人展现出这样的意图,那么深处社会主义边缘地位,而又深受资本主义阵营封锁的中国,极有可能就此破局。可以说,毛主席这一招是彻底的把棋走活,当然后来的事情也正如毛主席所料,打疼的美国人自知有中苏联合发力的越南,绝无取胜可能性,于是抛出了橄榄枝,这才有了基辛格的访华之举。

苏联人对于中国人重返联合国,只能算是做了顺水人情,无非是对冲美国人的拉拢

对于越南战场中中国人的默契,苏联当然是相当的受用。这也让苏联重新看待中国。当然即便如此,苏联的那种颐指气使的大哥做派已经为社会主义的其它国家所愤慨,1968年苏联悍然入侵布拉格,干涉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内政已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国家所不耻,这样的大哥,中国当然绝无可能与苏联恢复到斯大林时期的友好,这一点毛主席是深知。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的首要任务当然是摆脱孤立的局面,只有这样才最符合中国的利益。美国人在越南久拖不下,也明白中苏之间步调不一,要想抑制苏联的势力,只有拉拢中国,中美能不能友好是一方面,但是绝不能让中国跟苏联高度的统一战线,而中苏的破裂,以及苏联的颟顸无疑给了美国人这样的机会。于是,尼克松果断出手了,而这一切的开始,来至于当时轰动的乒乓球外交。有了中美运动员之间的接触,西方国家当然是看准了政治风向标,知道中美关系缓和是大势所趋,于是在1971年才会反转,大规模的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毛主席说是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实际上欧洲投赞成票的比率远高于非洲,非洲是26票展成,15票反对,1票弃权,而欧洲则23票赞成,4票弃权,1票反对。

中美之间的这种动向,自然然苏联感到紧张,中苏不管怎么说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互看不爽是事实,但毕竟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里面的,属于内部问题,但美国则完全属于敌对阵营。如果中国跟美国走进,苏联人无疑会感到压力,当然这种压力不是虚的,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要是没有中美联手在阿富汗发力,苏联不会在阿富汗久战不下,也不会因此而引爆苏联的国内危机。这一点笔者认为,虽然勃涅日涅夫当政以后,苏联高层极度腐化,但是这种地缘压力还是应该能够预见的。苏联没有任何理由把中国推到美国那边,何况美国人已经做出了足够友好的姿态。如果苏联不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那么本着凡是敌人支持的我们就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赞成的原则,苏联都没有理由反对中国,因为只要苏联一反对,那就是彻底的把中国推向了美国,那也就意味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公开决裂。

中苏的关系就如同大陆和台湾对于日本侵占钓鱼岛的态度,不管大陆与台湾多么相左,对待日本的立场都是高度一致的,毕竟这还算是自家事。因此,中苏都应该维持住处在社会主义阵营这个大局之下,而大局之下的内部争斗,不管多么激烈,都是内争。珍宝岛之战,毕竟只是小冲突,规模不足百人,还是一场秘密的冲突,哪怕中苏这种关系是纸糊的,也有维持的必要,这也就是中苏纠缠不亲的本质原因,也就是所谓的面和而心不和。因此,这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中苏关系虽然恶化,苏联人投的支持票,苏联人只不过是为了纸糊的革命情意,顺道帮了中国一把,顺便也表示了微弱对中国态度的缓和,算是作为社会主义的大哥的姿态。至于这其中有多少真心实意,想必两国的领导人都是心里门清的。中苏关系再差,也从未出现断交,中美关系回潮,但终主席一生却也从未建交,苏联人的大账还是会算的,不管中国是何种态度,但这毕竟扩大的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结语

因此,笔者认为,中国拿回自己的联合国席位,那是中国的实力以及当时所处的国际地位决定了的,这是大势所趋。跟中国关系闹翻的苏联人,可能没有多少真心实意想要帮助中国重回联合国,但底线的立场是要维持住社会主义阵营的基本体面,不至于彻底的把中国推向苏联对立面,这对苏联不是什么好事情。何况,美国人已经频繁的对中国示好,中美走的过近,是不符合苏联人的利益的,苏联扮演的只能算是顺水推舟的角色。

(本文完)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