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并克里米亚事件中,俄罗斯的得失如何?

时至今日,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半岛已经过去了六年有余。

说句实话,在克里米亚事件中,我真的看不出来俄罗斯失去了什么,相反,在这次事件中,俄罗斯得到的却很多。另外,这次事件对于世界上很多大国而言,都是大有裨益。

因此,盖棺定论,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血赚不亏。

克里米亚事件始末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俄罗斯西南部,欧洲东部,乌克兰正南方向,濒临黑海和亚速海。1783年,经过第5次俄土战争后,沙俄帝国正式将克里米亚半岛纳入版图。

如果没有意外情况,克里米亚应该会一直属于俄国。但谁也没想到,在俄国最强盛的苏联时代,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竟然在1954年将克里米亚赠送给了乌克兰,这也导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乌克兰围绕着此地矛盾重重。

冷战结束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分享战后红利。北约、欧盟纷纷将势力延伸至东欧,原本苏联的小弟纷纷倒戈相向,将俄罗斯视为仇敌,以此向西方国家纳投名状。

此时的俄罗斯一来实力衰落,二来也想融入西方阵营,因此被迫战略收缩。

但是,在战略收缩之后,俄罗斯发现西方国家根本没有接纳俄罗斯的意思,而且,他们的目的是趁你病、要你命,还将势力延伸到了家门口的乌克兰。

这下,俄罗斯算是看清了形势,不再对西方国家抱有任何幻想。而夹在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乌克兰也进入了纷争的漩涡,开始面临重大抉择,到底是向东走、跟随俄罗斯,还是向西走、追随西方?

针对这一关乎国运的选择,乌克兰国内并没有达成一致,因此分成了两派,亲西方派以及亲俄派。

2013年,亲西方派不满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的政策,在美国的挑唆下开始街头游行、抗议。至此,俄罗斯意识到乌克兰局势已经失控,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彻底倒戈,因此,率先出兵进占克里米亚。

2014年3月6日,克里米亚议会举行公投,决定并入俄罗斯,第二天,俄罗斯通过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请求。3月16日,克里米亚举行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民众支持脱乌入俄。3月18日,普京正式签字,克里米亚重新成为了俄罗斯的一部分。

吞并克里米亚,俄罗斯得失情况

关于俄罗斯整体战略方面,很多人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是一个昏招,因此失去的太多。

比如,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立刻遭到了美、英、法、德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制裁,使俄罗斯本就不景气的经济雪上加霜,陷入了衰退。

再有,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加剧了与北约的矛盾,而且也和乌克兰成为了死敌,关系无法调和。另外,俄罗斯周边的弱小国家见此情况,迫于俄罗斯的威胁,也被迫加强了与美国的合作。

种种的一切,都导致了俄罗斯周边的战略环境恶化。

更有甚者说到了现实利益。

一部分人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一来需要加大半岛建设(比如克里米亚大桥),二来需要供养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大量政府雇员(俄罗斯承诺将半岛上雇员工资提升至俄罗斯境内水平)。因此,俄罗斯付出的资金远比收益多,是一个赔本的买卖。

看到这儿,不得不说,这些所谓的损失太片面了。

首先说一下俄罗斯的现实利益;为半岛基建,以及为雇员提升工资的问题。

根据俄罗斯公布的数据,俄罗斯建设克里米亚大桥总计花费超过了32亿美元。另外,如果按照俄罗斯境内水平为半岛上的雇员发放工资,每年将增加8.4亿美元的开支,如果算上驻军,那么将接近20亿美元。

不过,俄乌表示,半岛之上总计拥有超过108亿美元的国有资产。另外,乌克兰遗留在半岛上的军事装备也超过17亿美元。再加上克里米亚半岛上估值过百亿美元的自然资源。俄罗斯此举将凭空获得200多亿美元的资产。

除此之外,俄罗斯正式终结了以天然气换换军事基地的协议(此前,俄罗斯和乌克兰协定,以低价天然气,作为俄罗斯使用半岛塞瓦斯托波尔港的租金),此举让俄罗斯每年节省了40亿美金。

综合算下来,在现实利益方面,俄罗斯是稳赚不赔。

再说说俄罗斯战略上的得失;

要弄清战略得失,我们首先要明白克里米亚半岛的对于俄罗斯意味着什么?

说句实话,克里米亚半岛是俄罗斯的命根子,它的意义就好比我国古代河西走廊对于中原的意义,也等同于清末朝鲜半岛对于日本的意义。

没有河西走廊,中国古代的王朝无法挥军西进,影响力始终局限于东亚,无法成为影响世界的帝国。同理,没有朝鲜半岛,清末的日本只能盘踞于本土,无法进一步扩展势力,惟有苟且偏安。

而克里米亚半岛之于俄罗斯,战略意义也是如此。

打开世界地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俄罗斯虽大,但真正意义上的优质不冻港只有摩尔曼斯克一处,也就是俄罗斯北方舰队的驻地。除此之外,俄罗斯再也没有优质不冻港。另外,摩尔曼斯克的位置极度尴尬,无论是进入大西洋,还是进入地中海,距离都太过遥远。

而拥有了克里米亚半岛,俄罗斯便在黑海拥有了优质不冻港,而驻扎在这里的黑海舰队可以轻松控制整个黑海。进而可以随意出入地中海,将影响力扩展至大西洋和印度洋。

叙利亚战争就是一个例子,俄罗斯依靠克里米亚半岛的战略位置,为叙利亚源源不断的提供着支持。

另外,早在苏联时期,高加索的油田已经成为了苏联的经济支柱,时至今日,俄罗斯对石油的依赖程度更高。而高加索的石油,几乎所有都是通过黑海运输。因此,如果俄罗斯失去克里米亚半岛,经济命脉随时都有可能被切断。

总结起来,克里米亚对于俄罗斯而言有两个重大的意义,一个是保护经济命脉,另一个则是战略意义。

如果失去克里米亚,俄罗斯的影响力很可能局限于本土附近,将从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强国变成地区性大国。甚至,当西方势力掌控黑海之后,俄罗斯经济很有可能处处遭到掣肘,就此沉沦,变成一个二流国家。

再说说所谓的经济制裁。

说句实话,如果俄罗斯不吞并克里米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会处处围堵俄罗斯。目的很简单,美国需要逼迫俄罗斯,让俄罗斯对欧洲产生威胁,以此巩固北约,控制欧洲。而欧洲的主导国家也需要进一步扩张,以此增强自身的实力,期待复兴。

所以,俄罗斯面临的是一个死结,即便俄罗斯不吞并克里米亚,西方国家依旧会不断地孤立、制裁俄罗斯。正所谓;

诸候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因此,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颇有一种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态势。

最后,俄罗斯吞并克里米,实际上对世界各大国都有一定好处。

对于美国而言,让欧洲国家和俄罗斯关系重新陷入紧张,这也为北约制造了强有力敌人,让离心离德的北约重新凝聚,使得美国加深了对欧洲的掌控。

对于欧盟主导国家而言,虽然被迫增加了军费,但却得到了乌克兰,另外,还让其他弱小国家加深了对大国的依赖,也算是得大于失。

对于东方大国而言,由于俄罗斯受到了西方国家的战略挤压,不得不掉头向东谋求与东方大国合作。双方携手,就此,俄罗斯也不再对日韩等美国盟友抱有幻想,在各种战略合作上也尽量选择照顾东方大国的利益。

当然,这次危机之中,最倒霉的就是那些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小国,乌克兰就此陷入内乱,经济一落千丈,东欧诸多国家也成为了大国博弈的前沿阵地,过起了游走在钢丝上的生活。

吞并克里米亚事件中,俄罗斯的得失如何?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克里米亚事件

对普京来说,是利大于弊。

对于俄罗斯来说,是弊大于利。

普京之前选举吹嘘可以创造俄罗斯的经济奇迹,然而现在20年早就到了,俄罗斯经济没有进步反而一塌糊涂。

普京明白,他没有能力扭转经济,就只能想起他方法获得选票。

对于这种国家来说,秀肌肉,向外扩张,是最后的方法。

普京上台就持强硬立场,对付车臣,大获成功,选民对他非常支持。

自然,车臣属于俄罗斯内政,普京也算有道理。

随后,格鲁吉亚攻打南奥塞梯,普京立即出兵,将格鲁吉亚打败。

其实,南奥塞梯属于格鲁吉亚内政,普京本来是无权干涉的。但格鲁吉亚毕竟是先主动进攻,也算理亏。

不过,随后的主动入侵乌克兰,以及介入叙利亚内战,其实都没有什么道理可言。

尤其是入侵乌克兰,吞并克里米亚属于赤裸裸的侵略。

打个比方,如果今天日本出兵占领东北,说之前东北曾经是日本领土,中国能够同意吗?

道理也是一样。

克里米亚事件,对于俄罗斯的影响非常重大。

首先,外交上几乎同所有国家孤立,尤其成为北约公敌。

在二战以后,欧洲国家还没有敢于公然入侵别国,吞并领土的先例。

其次,同乌克兰成为死敌。

在开战之前,乌克兰虽要求加入北约欧盟,但还是留有余地,允许俄罗斯租借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港口,也允许在这里驻军。俄乌关系尚且可以维持,双方贸易也不错。

此次入侵以后,等于将乌克兰彻底推到北约怀抱,从此成为俄罗斯仇敌。

这在政治上,是很大的昏招。

还有,经济上受到各种制裁,导致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

最后,乌克兰被入侵后,周边国家感到恐惧,纷纷加强和美国的合作。波兰不但大量驻扎美军,甚至考虑让美剧部署核弹。波罗的海三国也是如此。

虽然多国家民族不利,但对普京个人是有利的。

通过吞并克里米亚半岛,普京再次塑造自己军事强人形象,得到大量的选票。

只是,套用卡斯特罗的一句名言:历史最终会审判一切。

吞并克里米亚事件中,俄罗斯的得失如何?

我认为让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是强人普京的一手好棋,是对乌克兰和西方世界的强有力的一击,直接通告乌,若投靠西方,加入欧盟,对付你甚至肢解你,小case!实际上,面对西方的不断蚕食和步步紧逼,俄罗斯已经忍无可忍,不作出强硬后击,南部软腹和黑海方向就要洞穿,苏俄苦心经营多年的黑海堡垒塞瓦斯托波尔就将落入敌手,这是俄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所以不论付出多大代价,也必需掌握在自己手里,眼看着乌克兰就要一天天反俄声浪高涨,一天天远离俄罗斯,普京绝不可能束手就擒,坐地等死!当然俄收回了克里米亚,短期也付出了惨痛代价,遭西方围剿,经济损失严重,国家发展停滞,但从长远战略发展看,并不吃亏。

吞并克里米亚事件中,俄罗斯的得失如何?

俄罗斯拿走克里米亚,整体来说利大于弊,得了里子失了面子,尤其是加强了普京的执政基础。

首先,我们再来复盘一下当初克里米亚入俄的整个过程。

2014年3月17日,西方主导的颜色革命在乌克兰已经折腾了几个月,整个乌克兰的局势已经极度恶化,这一天,克里米亚议会正式宣布独立,乌克兰中央政府拒绝承认。

3月20日,克里米亚议会举行全民公投,结果9成以上民众支持克里米亚独立并加入俄罗斯联邦,当然,克里米亚大多数居民都是俄罗斯族人。

公投结果出来,俄罗斯议会当天就批准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条约。3月21日,普京一口气签署了所有克里米亚入俄的相关条约法规,并立即生效,克里米亚正式入俄。

就这么的,仅仅用了5天时间,普京就搞定了所有的克里米亚入俄的法律程序,这个速度,快的让西方国家一点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然后,联大开会,参会的国家里,有100个国家反对克里米亚入俄,这些国家主要是美国和西方国家以及他们的第三世界的铁杆盟友;有58个国家表示弃权,不表态,有10个国家支持克里米亚入俄。

当然,联合国最终还是否决了克里米亚入俄的合法性,但是,也就如此,以后,也基本没什么声音了。

当然,真要严格来说,克里米亚入俄并不符合国际法,我们至今也未予承认,所以地球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不过俄罗斯不在乎,作为蓝星上三个完全独立国家之一(中美俄),俄罗斯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和态度。

而且,谴责这个事儿,西方本身也很难硬的起来,因为普京搞的这一套,本身就是学的北约国家在科索沃搞得这一套,科索沃既然能独立,凭啥克里米亚不可以?

这确实是很尴尬的事情。

尴尬之余,克里米亚入俄也已经是既成事实,不可能改变了,大多数西方国家已经默认了这个既成事实,除了英美还继续保持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和政治压力,欧洲都没什么声音了。至于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他们懒得发声,因为这种事情和他们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克里米亚入俄之后,对俄罗斯来说是巨大的地缘战略收益。

克里米亚对俄罗斯来说简直是命根子之一的重要。整个俄罗斯,黑海北岸、俄罗斯欧洲部门南部,就像俄罗斯庞大身躯下,最柔软的下腹部,乌克兰如果变天,就会成为一把捅在下腹部的尖刀,而克里米亚,可以看做刀锋,失去它,俄罗斯在黑海的话语权就大大下降,拿下它,可以说整个黑海都在俄罗斯的掌控下。

可以说,克里米亚是俄罗斯有效控制黑海、抵御北约扩张的核心区域,而且,克里米亚这个地方,奥斯曼帝国和沙俄帝国之间争夺了上百年,期间还爆发了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沙俄几乎是血流成河,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人员伤亡才拥有了这片土地,俄罗斯人对于这块土地也是心心念念,拿下它,普京在国内的声望急剧攀升,这也是他多年来稳坐钓鱼台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个事儿对俄罗斯不利的影响主要在于经济,事后,西方国家对于俄罗斯实施了严厉的经济制裁,至今也未解除,不过么,俄罗斯的经济主要看油气和资源、军工、农业等等,本身俄罗斯和西方的经济关系就不多,西方的制裁能对俄罗斯造成的影响有限,而且这么几年下来,俄罗斯也习惯了。

当然,还有一个不利的影响,就是暴露了俄罗斯“侵略者”的事实,让西方重新对俄罗斯产生了恐惧感,当然,对此,普京说过:对,我们就是侵略者!

不过,这个说到底,还是北约、西方过分压制俄罗斯的结果,若不是北约东扩、西方在俄罗斯周围国家不断放火,俄罗斯也不至于此。

克里米亚,说白了俄罗斯对这块地倒也没真的要怎么样,只要在这里的军事基地没问题、黑海的控制没问题、乌克兰的政府不明显反俄,普京没必要下手。

最后,国际上一切的问题的根源还是实力问题,只要实力没问题,在国际社会横着走都没问题。

吞并克里米亚事件中,俄罗斯的得失如何?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并不准确。

因为克里米亚本就是俄罗斯的土地,而且克里米亚重新成为俄罗斯领土靠的不是俄罗斯的武力夺取,而是全民公投,这就意味着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一定程度有了“众望所归”的意味。

虽然克里米亚事件已经过去了6年多时间,但对经历了这一事件的所有人而言恍若昨日。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克里米亚经历了一系列戏剧性的事件,并最终脱离乌克兰于2014年3月21日投入了俄罗斯的怀抱。

而俄罗斯作为对土地有着天然欲望的国家,对克里米亚这块“不速之客”自然是欣然笑纳。而这也引发了一系列后果,尤其是对俄罗斯而言。

那么,经历了克里米亚事件后,俄罗斯为此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呢?静夜史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因为克里米亚事件,俄罗斯似乎失去了很多,比如:

1、盟友乌克兰

如果说乌克兰危机前,作为东斯拉夫三兄弟成员的俄罗斯和乌克兰还只是貌合神离的话,那么经过克里米亚事件,俄罗斯与乌克兰就彻底撕破了脸。

尽管克里米亚是1954年赫鲁晓夫送给乌克兰的礼物,但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毕竟是划到乌克兰本土中的。在乌克兰看来,俄罗斯的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乌克兰的主权,更践踏了乌克兰的尊严。所以在克里米亚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乌克兰就宣布退出独联体,从此与俄罗斯彻底分道扬镳。

2、西方的信任

苏联解体后,虽然西方国家对投怀送抱的叶利钦不甚感冒,但俄罗斯依然获得了G8成员国的身份,作为世界上站在金字塔顶的国家,俄罗斯一度相当骄傲。

但克里米亚事件发生后的2014年3月25日,白宫宣布,奥巴马和G7集团其他国家领导人已决定,将暂停俄罗斯G8成员国地位,俄罗斯由此被踢出了G8成员国名单。

虽然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始终就高度戒备、虚与委蛇,但此番操作也是直接撕破了脸。因为俄罗斯几乎就是照着科索沃公投的葫芦画瓢,这让吃了哑巴亏的西方国家哑口无言。

3、经济的希望

因为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蠢蠢欲动的乌克兰一直想要加入西方阵营。所以虽然西方国家从未正眼看过乌克兰,但俄罗斯的做法实在太打脸,所以西方国家在不敢与俄罗斯在战场上硬碰硬的情况下,选择了经济制裁的武器。

而事实证明,对于因苏联解体而一蹶不振的俄罗斯而言,这样的经济制裁实在是太过要命。

虽然有卢布和美元汇率不断波动的因素,但因为美国联合大多数国家对俄罗斯进行持续制裁,这使得俄罗斯经济更加举步维艰,今天的GDP更是只有1.4万美元,早已掉到了10名往后。

但在静夜史看来,相比于俄罗斯失去的,俄罗斯得到的绝对不可限量,否则普京也不会在克里米亚问题中如此雷厉风行,那么俄罗斯都得到了哪些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

1、克里米亚半岛

这是克里米亚事件中俄罗斯得到的最直观最真切的东西。

作为“噬土成性”的国家,土地总是能让俄罗斯兴奋,而克里米亚的易主不仅让俄罗斯得到了2.55万平方公里的克里米亚半岛,更得到了黑海地区的优良深水港塞瓦斯托波尔。

2、黑海主动权

在得到克里米亚之前,俄罗斯虽然在黑海地区拥有海岸线,但地处边缘相当被动。

苏联解体后,苏联黑海舰队因主体不明而长期被俄罗斯和乌克兰争夺,黑海舰队驻地也始终停留在塞瓦斯托波尔。而后黑海舰队被俄乌瓜分,塞瓦斯托波尔也被乌克兰租给俄罗斯,期限到2017年。

而克里米亚事件的发生,免除了其后的一系列纷争,俄罗斯也终于从黑海的边缘走到中央,重新占据了黑海地区的主导权。

其后,西方国家的舰队再也不敢肆无忌惮地在黑海向俄罗斯耀武扬威了。

3、大国威慑力

克里米亚事件的发生,从根本上将乌克兰打了个半死。

而这一事件除了使乌克兰在西方国家眼里彻底失去了利用价值,更导致了乌克兰长期被东西矛盾折磨,极大地改善了俄罗斯西南方向的被动局面,更让乌克兰和西方国家感受到了俄罗斯宁可牺牲经济也要和西方国家硬碰硬的决绝勇气。

事实证明,俄罗斯在普京的领导下,虽然经济长期疲软,但综合国力依然强大,西方国家围堵俄罗斯的脚步虽然从未停止,但却收效甚微。

而俄罗斯的雷厉风行似乎也对我们有诸多启示,那就是面对志在必得的土地,一定要有敢于亮剑的勇气和魄力,毕竟夜长梦多,及早出手才能避免更多麻烦。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吞并克里米亚事件中,俄罗斯的得失如何?

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吞并”这个词,只是乌克兰一部分政客,以及西方反俄势力的说法,俄罗斯不承认,克里米亚当地人民更会普遍反对。是6年前的乌克兰波罗申科当局,逼迫当地人民选择独立后,又经过95%人民同意申请回归祖国俄罗斯,并得到俄罗斯接纳重新加入俄联邦的。是否符合国际法理老铁无权判断,但至少不构成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66年前就是俄罗斯领土,归属乌克兰既没征得当地人民同意,也不是俄罗斯自愿赠与,而是在乌克兰还作为苏联结盟国的1954年,被苏联中央当局,为了支持乌克兰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以行政命令方式,从俄罗斯划拨给乌克兰的。29年前乌克兰脱离俄罗斯前国体苏联独立,虽然俄罗斯并未要求索回,乌克兰也未主动归还克里米亚,但也未经当地人民同意。波兰申科当局被美元支持的颜色革命扶植,执掌乌克兰领导权,执政的第一时间,除了全力清算亚努科维奇的亲俄政策,就是立即与美国通力运作,乌克兰加入《北约》事宜,双方拟以克里米亚及顿巴斯地区,作为北约彻底切断俄罗斯唯一可靠出海口,扼杀这个美国争霸战略的最大障碍的战场。当局的这种对自己同胞兄弟背后捅刀,而且把自己当炮灰的操作,理所当然的遭到克里米亚、顿巴斯地区人民的强烈反对,但却被波罗申科当局漠视。当局的这种只顾亲美投美,不顾自己国家人民生计、安全的政策,让涉事地区民众绝望,逼迫各地纷纷掀起独立的风潮,原本就是俄罗斯一员的克里米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不想成为当局谋杀自己同胞的帮凶和炮灰,才选择独立并回归俄罗斯的,这种过程跟被俄罗斯吞并不太像。

而俄罗斯之所以果断7天内履行了所有程序,接纳克里米亚而拒绝东两州加入,跟克里米亚民众的担忧、祖国情怀相应的基本吻合。

一方面克里米亚让给《北约》,关系到俄罗斯的生死存亡,俄罗斯不可能坐以待毙,波罗申科当局如此背后捅刀,俄罗斯不可能无动于衷,当地同胞生死安危遭遇菠萝当局出卖,俄罗斯无法选择无视,必须当机立断!另一方面克里米亚原本就是俄罗斯领土,当初是在俄乌同属苏联一家,被苏联中央政府的行政命令,划拨给乌克兰并非俄罗斯自愿,而现在的克里米亚业已首先独立,乌当局又没有恢复主权的行动,正是俄罗斯接纳同胞的申请,重新和平收复这个极其关键领土的最佳时机,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俄罗斯岂有不接纳之理?

接纳了克里米亚,俄罗斯获得如此至关生死的战略利益,以及传统领土的收复民族同胞安全的回归,几大的彰显了俄罗斯民族的凝聚力,这些根本的核心利益的得失,无法用单纯经济去衡量!

而所谓的损失只是西方已经不再发挥作用,仅仅流于形式的经济制裁,最严重的就是做空油价对俄罗斯经济的腰斩。再就是给东欧那几个反俄亲美政府当局,提供了反俄的口实,而这些损失其实不论是否有克里米亚事件,也都照样会发生。如果俄罗斯6年前不接纳克里米亚回归,它现在有可能已经不存在了,这才是俄罗斯无法承受的损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