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断崖式下跌的原因是什么?

我在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都待过,一共待了三年左右,经济上的大的方向不清楚,就以我看到的小的方面来说,印度经济升不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民主。

比如我在孟买住的那个旅馆门口特别窄,两辆车都没办法并行,而且脏乱差,0路两边的店铺但是又是一条比较重要的市内路线。市里想修那条路,面对修路大致分成三种意见,一种无所谓,反正现在也挺好,我出门又不开车,这种人比例多。还有一种路两边的店铺,玩命抵制,因为阔宽路要拆他们的店,这种人比较少,还有一种就是想修的,想修的又分两派,一种是富人,开车方便了么。另一种是穷人,没啥话语权,只是房子比较破旧,如果动迁政府能给修修房子,甚至给钱。

每到选举季,都会有一些人拿着宣传单进来挨家挨户发传单,给我投我一准修这条路,或者给我投,谁都不能修这条路。

无所谓修不修的那一波就可以趁机两头占便宜,谁给我好处我投谁。我记得是2014年,那年好像是主张修路那个议员牛逼,钱多买的票多,他上台了,我那会还跟旅馆老板聊说你这店保不住了,得拆了,他很淡定的说拆不掉,这一片区的土地都是一个印度老贵族的,他很有势力,他如果不点头,谁都拆不掉,果然这事不了了之,就是给把路翻开硬化了一下就算兑现选举期承诺了。如果硬来,就是不民主,就是法西斯,结果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祸害大多数人的利益。

这种情况和咱们农村选村长支书很像,农民拿着选票就没主意,毕竟耶稣都有缺点,那就谁给我好处我给谁投,这个好处现在比较直观就是钱。

这种小问题放大了看,比如印度缺电,那发展哪种电?核电,水电,煤电,每种都有缺点,国会花大量时间都在论证这种扯淡的问题,没有结论,一年年拖也永远缺电。

大致就是有民主而没有集中,人人有发言权,但是谁也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印度经济断崖式下跌的原因是什么?

前不久印度的莫迪还在昂首挺胸扬言印度将在2024年成为经济总量超5万亿美元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然而打脸的事情总是发生得很快。之前就算按照每年7%的增速,印度也很难达成目标,也不知道这个5万亿是咋算出来的,而现在印度的年增速降低到了4.5%,比市场预期的4.6%还要再低一点,这样的增速想实现梦想,更没可能了。

在去年以前,印度长久都是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2003年之后印度的年均经济增速大多都在7%上下,最高时甚至超过了8%。然而从今年开始,印度的经济增速就开始不断降低,为了挽救这一颓势,印度甚至想出了修改GDP的相关算法这样雷人的办法。但很可惜,印度经济本身存在着诸多问题,加上近来全球经济发展都比较疲软,印度经济增速急剧放缓也在所难免。

在经济全球化相当深入的今天,全球经济都在不断走下坡的整体环境之下,印度身在其中也很难独善其身。从2018年开始,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放缓,尤其是很多经济体之间还发生了不少的贸易冲突,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形势的恶化。印度作为全球主要的经济体与全球贸易链的重要成员,这种情况下,其进出口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去年,印度全年的进出口总额超过8300亿美元,然而今年以来,按照印度自己公布的相关数据来看,其上半年的进出口总额增长还不到1%,其中进口量还下降了不少。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消费、贸易与投资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三种方式,尤其是国际贸易领域,是绝大多数国家最依赖的经济增长点。印度的进出口受到了严重阻碍,经济增速自然也要放缓。

过去,凭借众多的人口与庞大的国内市场,印度的经济维持了很多年的高速增长,然而客观来说印度的经济存在着很多畸形的问题。印度虽然经济体量很大,但其人均GDP目前也就2000美元出头而已,很显然还是个经济非常滞后的国家。然而印度的经济结构非常怪异,第三产业比重相当高,而农业与工业的比重不相上下,制造业的经济比重还不到20%。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地区都是先经历工业化,再进入后工业化,发达国家大多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次之,农业比重非常低。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农业比重大一些也正常,可其工业比重实在太低,这对于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国家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不同于后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比重不足,经济的增速也就很难长久维持。

前些年,由于大量外资的进入,使得印度的经济增速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尤其很多原本在东亚地区进行投资的国际企业,因为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将投资转移到了印度等成本更低的地区。获得大量外企投资的印度,各行各业自然也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可近来随着很多外资本身经济困难,加上在印度的投资弊端不断显现出来,纷纷都选择了撤退。

气球吹的再大里头也都是空气,总有瘪下去的时候。世界整体经济疲软的拖累、外资的撤退、国内消费的萎缩,还有印度内部的债务问题以及银行改革带来的信贷规模削减,这些都使得印度经济无法再保持高速增长。印度这些年为了发展经济进行了诸多改革,可问题解决得并不理想,比如庞大的贫困人口还有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都严重阻碍了印度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可持续性。

印度经济断崖式下跌的原因是什么?

提起印度已经成为了西方国家的民主典范,印度也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印度在2014~2018年期间,印度经济增速分别是7.4%、8%、7.1%、6.7%和7.4%,年均增速达到7.3%。这可是超越中国的表现,让印度媒体和西方媒体大肆鼓吹。可是好景不长,印度经济在进入了2019年之后,却出现了急转直下的态势,这让印度和西方大感惊讶!

根据印度中央统计局11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的经济增幅相比上一季度,增幅从5%下降到4.5%,而第一季度的增幅是5.4%。他们同时宣称,印度经济的增幅已经连续7个季度都是下降状态,目前已经创下了6年来的最低值。

印度之所以会出现经济急转直下的态势,这本身与印度的经济结构所存在的问题息息相关。只不过是印度在很多国内外因素问题上掩盖了本身存在的问题,只是到了2019年才彻底展现出来印度经济的病态。而印度政府错误的经济政策已经在逐步累积印度的经济病痛,同时,印度本身存在的各种制约因素又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自然会让印度出现这样的状态。

在印度的国家经济结构当中,其GDP构成工业和农业的比重各占22%左右,剩下的则是由金融、旅游行业这些构成的服务业。虽然这是相对合理的比例,但是印度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这就让印度在工业制造上无法支撑起来国家的经济骨骼和肌肉。从印度的工业制造能力和军工产品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印度工业上的欠缺,尤其是在光辉战斗机,阿琼主战坦克和印度的国产航母上,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再加上印度错误的经济政策,同样也让印度经济承受了巨大的代价。莫迪政府在2016年推出的“废钞令”,一夜之间印度将所有大面额纸币全部撤出流通领域,莫迪政府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打击洗钱、贪污等犯罪行为。可是这样的举动对于印度经济来说是一次非常严重的打击,让印度的中小企业蒙受了不该蒙受的损失。而在2017年又实施了向一种新的间接税制度过渡的政策。可是这样新税制的推出并不顺利,这也让印度的许多小企业难以为继。这些都是印度的错误经济政策所埋下的隐患,只不过是在2019年展现出来。

而且印度的贫困人口和文化教育程度都始终无法提高,这也是影响印度经济和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印度政府显然在这一方面所做的努力并不够,这也给印度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掣肘。根据2014年联合国发布的一组数据,印度有8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有2.23亿人每天的生活成本不足2美元。贫困人口必然带来的就是教育程度的低下,而印度的文盲率也是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根据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的一组数据显示,印度成年人文盲人口高达2.87亿,占全球文盲人口的37%。显然,印度在脱贫致富方面所做的努力并不够,这也严重阻碍了印度的经济发展。

还有一方面原因,那就是国际因素的影响,在2014年至2016年的油价下跌之际,印度是一个石油进口大国,油价下跌把GDP增速推高了整整一个百分点,这让虚高的经济掩盖了真正的问题。而印度的国家债务也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印度整体债务占GDP的比重接近70%。印度的外债规模已经高达1.4万亿美元,这样印度将会把每年财政收入的20%左右用于偿还债务。这样印度就没有更多的财政收入,投入到经济和教育等诸多领域,让印度的财政捉襟见肘,无法在需要的领域发挥作用。

总之,印度这个国家的经济体量虽然已经十分庞大,但是其存在的内部结构问题和经济政策问题,都是导致印度经济疲软的重要因素。众多的因素汇总到一起,才会让印度的经济在2019年出现如此严重的下滑。而印度想要短期内扭转这样的态势,恐怕是暂时做不到的。毕竟印度的基础还需要完善,而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淡然小司原创,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印度经济断崖式下跌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人不太关心印度经济,它高增长我们也没得到什么,它低增长我们也不失去什么;如果不是新闻突然几篇文章推出,我是不会去查询印度经济统计数字的。

那些理由我是不太信的,我凭空也会说——消费不足、投资冷清、出口乏力。如果经济这么简单,经济学就可以取消了。我不想说印度统计局能力不行,也不想说媒体不给力;我直觉上感到——印度国内不够和谐,或者充满不信任。RCEP最后一刻穆迪退缩,这就反映了印度有难言之隐。投资,最在乎市场对政府政策的信心和信任;有些政策不错,但市场就是不买账,要知道市场的决策者是人;有些人总以为市场是水里的鱼,撒了窝子就可以钓鱼了,这是新兴市场的天真。“信心比黄金重要”记得是谁说的吗?全球化布局的产业链有选择性,用脚投票就是资本的意志。

消费就是个说辞,是一个对低收入国家不起作用的惰性气体。他们月光族是主体,工资又非常低;刺激政策也难以发挥作用。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力资源价值,才能真正促进消费。印度软件业、互联网服务、医药医疗、影视这些行业工资就非常高,印度起码在体育、工业设计、家电、摩托、汽车潜力很大。

经济增速持续走低,是市场在调整;如果调整的结果是没有找到方向,那么低增长的代价就没有获得回报,这是中等收入陷阱常见模式,是经济不能上台阶继续停留在发展中国家地位的经济灾难。至于外汇动荡、政治动荡、偿付危机、股市崩溃都是经济滞胀的后果。

印度前总理曼莫汉·辛格警告称,印度经济急剧放缓将给农民、青年和低收入群体“带来灾难性后果”。他表示,当前的经济政策无助于经济复苏,因为社会上弥漫着相互不信任的“恐惧气氛”,表现在行业从业者对政府政策不托底,而政府和决策机构“不敢讲真话或进行理性的政策讨论”。辛格认为,要使印度经济重拾活力,政府必须激发各行业信心。

印度经济断崖式下跌的原因是什么?

印度经济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初步拟了一下,应该有下面几个方面:一、印度将过多的资金投入国防,“大国梦"导致印度经济增速下跌;二、莫迪为了竞选连任,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寅借卯粮,承诺向基础设施投资100万亿卢比;三、印度国家财政负债率过高;四、莫迪的改革失误初显;五、印度中小企业倒闭,财政税收减少,政府无力提供有效的资金投入刺激增长。

莫迪任总理期间,过早地做起印度的“大国梦"。印度2019年的国防开支全球排名第三,达到649亿美元,占印度国民生产GDP的2.55%,对于刚刚起步的印度经济,这是一个

非常大的比例,几乎高过东方大国GDP占比的1倍,印度这是刚刚学步就开跑的架势。印度的军购“万国牌"武器库,也使印度花了不少的冤枉钱。这是导致印度经济减速的原因之一。

印度总理莫迪为了竞选连任承诺投资一百万亿卢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莫迪竞选成功后,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加大了印度全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印度政府的资金捉襟见肘,入不敷出。由于融资渠道减少,融资困难加大,莫迪既希望印度的民间融资,实际上,印度的富人并不多,融资不能很快得到回报,民间投资并不踊跃,很多项目是等米下窝丶建建停停。这是印度经济减速的原因之二。

印度政府当前的负债过高,若要想尽快的减少政府负债,就要下大力气去减少财政赤字。

印度负债到底有多大呢?据相关资料显示2019财年,印度的负债达到国民生产总值GDP的68.8%,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占用了印度的并不富裕的金融资源,不仅要每年按期的还债还利息,债务过大对争取国外资金和国际贷款也是非常困难的。一个国家债务过大,容易引发债务危机。印度不像美国,美国掌握了“世界货币"美元的流通权丶商品贸易结算权和“世界货币"美元的发行权。印度则没有美国幸运,什么权也没有,国家债务过大就非常的难以吸引外国投资者。这是印度经济减速的原因之三。

印度总理莫迪上任之初,满怀信心的实行“废钞"和税制改革,损害了印度持续高速发展的基础。2016年至2017年,印度总理莫迪实行的GST税改和废钞,在全球经济环境放缓的环境下弊端显露。印度前总理辛格认为,造成印度经济低迷的原因之一是“印度尚未从匆忙实施的商品及服务税的GST税改中恢复过来……仅汽车行业就失去了35万个工作岗位"。失业使印度人的收入减少,印度私人消费支出增速创造了18个季度以来的最低点。这是印度经济下滑的原因之四。

全球经济总体放缓,中美贸易战长期开打,对印度的经济增长都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印度政府对劳工的收入下降没有办法控制,很多中小企业停产倒闭,严重影响了印度政府的税收收入来源。

印度政府对改革中发生的困难,重视不足,措施乏力,是印度经济增速下跌的原因之五。

印度经济断崖式下跌的原因是什么?

印度经济出现断崖式下滑,这是大家都可以判断出来的事实,印度人就是懒惰害死人,本来一季度增长速度达到7%,很有点抗衡中国的意味,而到了第三季度怎么下滑到4.5%,印度还以为是中国搞的经济不景气,据印度查下来的结果,印度全国共撤走460亿元,中国还看好印度有1万多亿市场潜力,要在印度安心下来搞经济。这在印度长期和中国做生意的人,都发现印度人实在懒惰,不像中国人这样勤劳,那怕是一毛钱都要去抓到手来,他们觉得印度人懒惰使得印度越来越走向一种没有力量的无能为力。这种懒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不能够与中国比较的。印度的脏乱差说了,这么多年,还是无法解决,到过印度的人,都发出印度实在太差,连一个厕所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要说基础设施呢?印度是不可救药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