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历史上,哪些人是特一品?哪些人是正一品?哪些人是从一品?

清代的官阶采用的是九品十八级,最高的两级就是正一品和从一品,而题主的说特一品,应该说错的,而是指超品,在正一品之上,那我们来看哪些是超品。

清朝宗室的爵位分为十二级,前八级都是超品,依次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入八分指享受八种待遇)也就是公爵以上是超品,大清的皇子大部份都是贝子以上,所以基本是超品。

非宗室的爵位共有九级,其中公爵、侯爵、伯爵是超品,子爵是正一品,男爵是正二品,至于像吴三桂这种被封为异姓王的更是了,另外有被封伯爵不少,其中就包括了一等公年羹尧,三等公岳钟琪,一等侯曾国藩,一等伯李鸿章,二等侯左宗棠,一等公和珅,三等伯张廷玉,三等侯施琅。

清代正一品的官职有三殿三阁大学士(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文渊阁,东阁),领侍卫内大臣(负责皇帝警卫事务),掌銮仪卫事大臣(负责皇帝仪仗事务),三公(太师、太傅、太保)。

三殿三阁大学士都被叫做宰相,其中有武英殿大学士明珠,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领侍卫内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和珅,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体仁阁大学士刘墉,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

清代从一品的官职有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东宫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步军统领(九门提督),加兵部尚书衔和加都察院右都御史衔的总督,八旗都统,提督。

这其中就包括九门提督隆科多,协办大学士纪晓岚,刑部尚书、直隶总督李卫,河南总督田文镜,盛京提督周培公,福建总督姚启圣。

在清代历史上,哪些人是特一品?哪些人是正一品?哪些人是从一品?

清朝官阶制度为“九品十八级”,正一品和从一品就是最高的官阶,而没有特一品这一说,但在正一品之上还有超品。

超品

超品主要是由爵位划分而得来,清朝的宗室爵位一共有十二个等级,而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为前八级,均属超品。而非宗室爵位共设九级,公、侯、伯为超品,如一等诚嘉毅勇公明瑞、一等诚谋英勇公阿桂、一等嘉勇忠锐公福康安、一等武毅谋勇公兆惠、一等忠襄公和珅,一等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三等伯张廷玉,三等侯施琅等。

而像吴三桂、尚可喜这种藩王,也要算为超品,在蒙古爵位中并没有按照这种体质划分,清廷授予蒙古封建主王公爵位,任命为旗长,蒙古语称札萨克。札萨克世袭,根据清廷的规定和法令处理旗务,并接受清廷的监督,其性质类似于藩王,如果非要算入超品,也不是不可。

正一品

非宗室爵位中的子爵是属正一品,而在官职当中,三殿三阁大学士(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东阁,文渊阁,东阁),领侍卫内大臣(负责皇帝警卫事务),掌銮仪卫事大臣(负责皇帝仪仗事务),三公(太师、太傅、太保)都属正一品。

如武英殿大学士潘世恩、明珠、阿桂、福康安、曾国藩、洪承畴等;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张廷玉、傅恒等;文华殿大学士有张英、尹继善、和珅、李鸿章等;体仁阁大学士杨廷璋、刘墉、张之洞、徐世昌等;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周培祖、张之万等都是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如鳌拜、索额图、明珠、胤祥、兆惠、阿桂、和珅、福康安等,还有最近热播剧《延禧攻略》里的傅恒也都是正一品。

从一品

清代从一品的官职有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东宫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步军统领(九门提督),加兵部尚书衔和加都察院右都御史衔的总督,八旗都统,提督。

如经常听到的九门提督隆科多、蒋临照;铁齿铜牙纪晓岚也是协办大学士,《李卫当官》里的李卫,身居刑部尚书;还有一些地方总督如河南总督田文镜,盛京提督周培公,福建总督姚启圣。

在清代历史上,哪些人是特一品?哪些人是正一品?哪些人是从一品?

清代历史上没有特一品的说法,官职的最高品级是正一品,爵位等级与官职品级有一定对应关系,其中超出正一品之上的爵位等级被称为超品。

官职的品级

品级是指古代官职等级,大多数朝代分九品,以我们最熟悉的清代为例,文武官员皆分九品,每一品有正、从之分,正高于从,而正一品当然就是最高品级。

1,正一品文职: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2,正一品武职: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3,从一品文职: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加部院尚书或督察院左右督御史衔的总督。

4,从一品武职: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即九门提督)、内大臣、各省驻防将军、乌鲁木齐都统、热河都统、察哈尔都统、提督、都统(八旗)、将军(绿营军)。清代历史上,凡是担任过上述文职或武职的,都是正一品或从一品。我们所熟知的很多官员都是正一品、从一品,可以说数不胜数了。

爵位的等级

清朝爵位十分复杂, 整个爵位系统分三个序列: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

1,宗室爵位

宗室爵位仅授予皇族宗室,爵位分为十二等,每等若干级,从高到低分别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奉恩辅国、不入八分镇国、同奉恩镇国、不入八分辅国、同奉恩辅国)公、(镇国、辅国、奉国、奉恩)将军。

爵位等级与官职品级有对应关系,其中镇国将军相当于一品武官,辅国将军相当于二品武官,奉国将军相当于三品武官,奉恩将军相当于四品武官,但最高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这五等爵位,在一品之上,称为超品。宗室爵位由宗人府掌管,汉臣无论多么位高权重,比如张廷玉、曾国藩、李鸿章这些牛人们,也绝不可能得到宗室爵位,哪怕是最低的奉恩将军都不可能。

清朝爵位像明朝一样可以世袭,但大多数爵位都是降等世袭,即每承袭一次要降一级,比如亲王的儿子承袭爵位将至郡王,郡王的儿子承袭爵位降至贝勒……以此类推,但降级若干次(比如亲王降至镇国公,郡王降至辅国公……)后便不再递降,以此爵传世。

清初努尔哈赤定下了8个“世袭罔替”的亲王,无论世袭多少代,都以原亲王爵位承袭,相当于“铁饭碗”,因此也被称为“铁帽子王”,后来清朝中后期又增加了4个“世袭罔替”的亲王,合起来一共是12个“铁帽子王”。

2,功臣爵位

(异姓)功臣爵位主要授予满蒙以外的人,从高到低分别是:公、侯、伯、子(正一品)、男(正二品)、轻车都尉(正三品)、骑都尉(正四品)、云骑尉(正五品)、恩骑尉(正七品),但公、侯、伯这三等爵位,在正一品之上,称为超品。

功臣爵位由吏部吏部验封司掌管,位高权重的汉臣可授予功臣爵位,如曾国藩的爵位是一等毅勇侯,李鸿章的爵位是一等肃毅侯(死后封),左宗棠的爵位是二等恪靖侯(死后封),均属侯爵;和珅的爵位是一等忠襄公,但汉人功臣得到侯爵已经到顶,很难得到公爵,整个清朝得到公爵的汉人只有7个而已,包括年羹尧、郑克塽、岳钟琪、孙士毅等人。

3,蒙古爵位

蒙古爵位专门用于授予蒙古王公,理藩院负责掌管,从高到低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详情不再赘述。

由此可见,清代历史上官职的最高品级就是正一品,没有超品、特品之说;清代爵位有等级,其中最高的若干爵位等级超出正一品,因此称为超品。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在清代历史上,哪些人是特一品?哪些人是正一品?哪些人是从一品?

不管在哪朝哪代的历史上,我都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哪些人是“特一品”的,想必这里的“特一品”所指即为那些官职等级超过正一品的官职吧!不过官职等级中最高的便就是正一品了,再往上的话,那就是历朝历代特有的一些爵位了。

清朝爵位等级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清朝所实行的等级制度仍然为公、侯、伯、子、男。宗室爵位主要分为超品和品级两个层次,这其中的“超品”就是题目当中的“特一品”。①宗室爵位当中超品主要包括: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和将军。超品的主要官职表现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和固山贝子,这四种是清朝的最高级公爵。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

②非宗室爵位等级在伯爵以上(包括伯爵)的官职也是超品:公爵,侯爵和伯爵。比如,顺治年间的遏必隆、衮布、郑成功;康熙年间的索尼、鳌拜、佟国维;雍正年间的年羹尧;乾隆年间的傅恒、班第、阿里衮;嘉庆年间的和珅;同治年间的曾国藩和左宗棠;光绪年间的李鸿章;宣统年间的袁世凯;③清朝当时的八旗蒙古王公则品次等级也都为超品,享受世袭特殊待遇。

清朝官职等级为“九品十八级”,而官职当中位居最高的则就是正一品和从一品了。其中,正一品最高,从一品次之。清朝正一品(正国级)的官职有:①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和殿阁大学士(“三殿三阁”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文渊阁和东阁);②文职外官:经略大臣和大学士衔总督;③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和掌銮仪卫事大臣;④武职外官:绥远将军和伊犁将军。例如:清朝康熙年间的康熙年间的有明珠、索额图、李光第、熊赐履、张廷玉等等;乾隆时期的和珅、刘罗锅和纪晓岚等等;雍正时期的年羹尧、岳钟琪等等。

清朝从一品(正国级减)的官职有:①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以及协办大学士、六部尚书和督察院左右督御史;②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和内大臣;③武职外官:将军、都统和提督。例如:雍正时期的九门提督隆科多、乾隆时期的协办大学士纪晓岚、雍正时期的刑部尚书兼直隶总督李卫、雍正时期的河南总督田文镜、康熙年间的盛京提督周培公和福建总督姚启圣。

清朝的皇室子弟一般最低品次等级就是贝子,不过这里的贝子也算是超品了,有个别例外则是正一品的镇国将军。虽然清朝正一品和从一品的官职等级只差一个等级,但是这一差可就是十万八千里的区别。另外,正一品当中的太师、太傅、太保和从一品当中的少师、少傅和少保则更像是荣誉头衔,基本上没有什么实际权力。

在清代历史上,哪些人是特一品?哪些人是正一品?哪些人是从一品?

清代的官阶应该没有特一品这一说,清代的一品大员只分为正一品和从一品,不知道特一品的这个说法从何而来,有待商榷!

清朝的一品大员究竟有哪些岗位?

清朝的一品官员基本都是位极人臣的朝廷重臣,极为荣耀,一品官职中又有部分荣誉官职,所以实职一品更是凤毛麟角!

正一品官职中主要是三公和殿阁大学士,三公就是太傅、太师、太保,这三公是荣誉官职,只有殿阁大学士是一品文官实职,代表人物有和珅、曾国藩等。

正一品武官主要是领内侍卫内大臣,负责所有皇宫侍卫,也是皇帝心腹,代表人物是和珅!

从一品文官主要有六部尚书,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代表人物有纪晓岚,纪晓岚就是协办大学士!

从一品五官就是外省的提督总督以及京城的九门提督,代表人物是雍正时期隆科多!

在清代历史上,哪些人是特一品?哪些人是正一品?哪些人是从一品?

历朝历代都没有特一品的说法,清代自然也没有。但历朝历代都有超一品的人物,超一品简称超品。在介绍哪些人物是超品的之前,福垊带您先来看看清代的正一品、从一品都是那些人吧。

清代正一品官员

【一品文官】——京官: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中和殿【后改为体仁阁】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清代太师只有鳌拜和遏必隆两人,太傅有十二人最早的是范文程最晚的是索勒豁金·世续,太保十八人,最早的是洪承畴,最晚的是陆润庠。先太保后太傅的只有六人:洪承畴、金之俊、西林觉罗·鄂尔泰、富察·福敏、萨尔图克·长龄和索勒豁金·世续。最牛的是中和殿大学士只有四人觉罗巴哈纳、金之俊、图海、巴泰,也就老金是汉人。1748年裁中和殿大学士,将保和殿大学士列为殿阁大学士之首。此后到清亡只有傅恒一人授予。之前配享太庙的张廷玉也被授予保和殿大学士。傅恒之后,文华殿大学士为首,李鸿章被授予文华殿大学士。其他大学士获得人数多些。

【一品文官】——外官:经略大臣、殿阁大学士兼总督(经略大臣不常设,清代共有九人授予,最早是洪承畴,最晚是瓜尔佳·额勒登保。殿阁大学士兼总督也不多见,典型的有李鸿章。

【一品武将】——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卫事大臣、建威将军。领侍卫内大臣负责安保工作,有鳌拜、索额图、明珠、胤祥、傅恒、兆惠、阿桂、和珅、福康安等人。掌卫事大臣初名总理銮仪卫事内大臣,所辖銮仪卫。銮仪卫即明朝的锦衣卫,其初名也为锦衣卫,福垊记得和珅曾在銮仪卫上过班,依据就是电视剧《梦断紫禁城》。

【一品武将】——外官:伊犁将军(将军辖区)、绥远将军。

清代从一品官员

【从一品文官】——京官:三孤(三少:少师、少傅、少保)、太子三公、协办大学士、各部院满汉尚书、督察院左右都御史

【从一品文官】——外官:兵部尚书衔总督、兵部尚书衔驻藏大臣

【从一品武官】——京官:九门提督(隆科多)、内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的副手)

【从一品武官】——外官:驻防将军(十二个,其中东三省、乌里雅苏台为将军辖区)、八旗都统、提督

超品的人物有哪些

第一、爵位。而爵位也分为三种:

A、(1)宗室爵位:和硕(一方)亲王(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代代降级的亲王)、多罗(礼、道、理)郡王、多罗贝勒(县王)、固山(旗)贝子(旗王)、奉恩镇国公(含低级——不入八分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含低级——不入八分辅国公)

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这八位因功世袭罔替,配享太庙。怡亲王胤祥、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这四位是恩封。

A、(2)宗室女爵:固伦(天下、国家、尊贵)公主、和硕公主、郡主、县主。比如乾隆最喜欢的十公主就是固伦和孝公主。

B、异姓功臣:亲王、郡王、公(分三等)、侯(分三等)、伯(分三等)。清初的三顺王,三藩就是亲王,尤其是三藩福垊称之为金帽子王。因为他们不仅能世袭罔替而且还有封地,尤其是吴三桂管辖两省。清朝汉人郡王只有一人还是死后追封的,他就是黄芳度。年羹尧是汉人一等公,他的父亲年遐龄也被封为一等公;曾国藩(一等侯毅勇)、李鸿章(一等肃毅侯)、左宗棠是二等侯,张之洞没混上爵位。左宗棠最早是一等伯。

C、藩属爵位:蒙古:亲王(或汗)、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比如土尔扈特部渥巴锡就是汗爵位。

第二、官职。超品的官职就是摄政王,顺治时期有多尔衮,宣统时期有载沣,清朝可谓开国亡国两个摄政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