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朱元璋是中国第一罪人?

乾隆皇帝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不仅是最长寿的,而且被认为是将清朝发展到最高峰的一个皇帝,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

但是却有人说乾隆皇帝是千古第一罪人,关于乾隆的评价两极分化得如此严重,这又是为什么呢?本文,纵横就跟大家一起去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正史上得乾隆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都说他是“康乾盛世”的创造者之一,将大清发展到了最高峰,也有人说他是千古第一罪人。

我对他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对富察皇后的深情,这也是最近影视剧中的热点题材,乾隆皇帝十七岁娶了富察氏为妻。

富察氏相貌美丽,性情温和,与乾隆帝感情十分融洽,在两人在一起的十几年的时光中,乾隆帝都对富察皇后表现出了很高的敬重与信任,还写过好几首诗来赞美自己的妻子。

但是好景不长,富察皇后在陪伴乾隆帝东巡时因病逝世,乾隆帝悲痛异常,甚至导致性情大变。在富察皇后皇后的丧仪事由中,一大批官员由于乾隆皇帝的悲痛烦躁遭到贬黜,连几位皇子也因为对富察皇后无哀慕之诚,被乾隆断定为“断不可承续大统”。

在富察皇后死后,那个彬彬有礼、性情温和的乾隆帝一去无踪,剩下的是一个性情暴躁的严苛皇帝。

可见富察皇后对乾隆的影响是真的很大了,乾隆一生创作四万多首“不用背”的诗,一直依赖都是历史爱好者调侃乾隆的梗,诗词是真的垃圾,但是这里面确实有几首真情流露的,对,就是关于富察皇后的,从爱情的角度来说,乾隆是一个十分合格的男主角,甚至在富察皇后去世后,每年都要去富察氏的坟头去坐一会。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理解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产生的认识也就不同。所以对于乾隆帝是一个什么的人,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认知。

当然我还是觉得这些并不能完全代表乾隆这个人,乾隆的标签是大清王朝的统治者,评价这个任务,不是看他对爱的人怎样,而是对整个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在位时有哪些功绩?

乾隆皇帝二十五岁登基,在位共六十年,但实际掌权时间足足有六十三年,是一位很杰出的帝王,在他执政期间的确有不小的功绩。

乾隆对自己的评价也很高,自称是“十全老人”,意思是自己有十全之功,分别是指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简单来说,从乾隆登基初期开始,他就在扫平清朝周边的威胁,以保国家安定,他先是在湘、黔等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启用流官制度,解决了土司权力过大,蔑视皇权的问题。

紧接着,又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内乱,扫除了绰罗斯·达瓦齐的的势力。没过多久,原来归顺于清朝的大、小和卓率领十万民众反抗清廷,还控制了天山南麓一带,乾隆又派兵去南疆一带平定叛乱,成功镇压了叛军,又带回了大小和卓尸首,保证了南疆一带的稳定。

不仅在军事乾隆管理有方,在农业方面也十分重视。他鼓励百姓们开荒种田,还一改重农抑商的常态,开始鼓励商业发展,并给予商业活动的一些优惠,由此还出现了大批的银号、商号。再加上有不少外域的高产粮食进入,百姓们能够吃得饱饭,因此人口激增。

要知道,在古代人口数量是决定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这也使得在乾隆时期,清朝的国家实力达到了顶峰状态。

当然,这里面很多内容带有乾隆自吹的嫌疑,实际上并没有书上写的那么伟大,很多还是凑数的,晚年的乾隆明显有些好大喜功。

乾隆功绩如此之多,为何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第一罪人呢?

尽管乾隆自称“十全老人”,感觉自己做了很多有功绩的事情,但是他在位时确实有不少让人诟病之处。

比如说大兴文字狱。文字狱虽然不是乾隆始创,但是在乾隆手中,文字狱的确是达到了高峰。在雍正帝时期,用政严苛,经常利用文字狱达到自己的执政目的。

雍正力行新政,想要作出成绩,首先就要摆平哪些顽固的知识分子,文字狱是雍正较为得力的“政治工具”。

在乾隆继位之初,他鉴于雍正的苛政使人诟病,想要做一个像康熙晚年一样拥有包容性的皇帝,所以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执政手段,文字狱事件基本没有出现,对官员十分宽松。

然而,这种忤逆雍正皇帝的执政纲领,很快让乾隆见识了官员的“劣根性”,导致贪官遍地,社会舆论对他的攻击也不少。

在乾隆十五年的时候,“五不解、十大过”事件的发生是真的激怒了乾隆皇帝。有人假托朝廷官员的奏稿,写出了五不解、十大过,直指乾隆皇帝南巡时骄奢淫逸、乱杀功臣、劳民伤财等种种过失,据记载,这份假奏稿在民间流传了一年之久,乾隆才知晓这件事。此后便是天子之怒,下令搜查首逆。

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在乾隆时期,文字狱事件竟然高达一百四十次,不仅有许多人受到牵连,丢了姓名,还导致在乾隆时期有许多类型的书籍被销毁。

这也就是为什么乾隆皇帝的赞誉如此之多,因为当时的读书人都被他吓怕了,还哪敢说他半点不好。

除了文字狱在思想上的禁锢,乾隆皇帝枉顾世界大势,继续加强闭关锁国的政策,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的自我保护,但是其带来的危害也是十分深远的,首先就导致了中国的科学文化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自我封闭,与世界隔绝,最后造成了落后挨打的结果。

可以说在乾隆治下的清王朝是一个与快速发展的世界相脱节的时代,因此,说他是千古第一罪人也不是没有根据。

为什么有人说朱元璋是中国第一罪人?

我在想朱元璋这是得罪谁了竟然被称为中国第一罪人!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朝以后,他积极发展生产,很快中国就从元朝末年的战争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再次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就凭这一点也不能称为罪人那。

(明朝疆域)

当然,你要说朱元璋什么都最的对也不能这末说,比如没去远征日本。

那个时候明朝是东亚朝贡体系的核心,在东亚这一带只有日本因为曾经打败过元朝的远征军,对明朝有点不服气,或者说不那么恭敬。于是,朱元璋非常生气打算组织起一支远征军远征日本,好好教育他们一下。

不过,当时朱元璋重要的谋士刘伯温成功将他劝住了。

(刘伯温)

刘伯温当时的理由也是非常正当的,他并不是为了保护日本。当时明朝刚建立不久,元朝末年大规模的战乱让整个国家变成了一片废墟,在这种百废待兴的时候,如果贸然派出大军劳师远征,对整个国家是一个负担,也会让老百姓再一次流离失所。所以,刘伯温认为不要去讨伐日本,无论是胜了还是败了对国家和人民来讲都没有多大好处反而会劳民伤财。

朱元璋是一个很实际的人,而且他是从底层的老百姓一步一步奋斗出来的,所以他深知民间的疾苦,于是作罢。不仅如此,还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就是避免将来有子孙后代好大喜功去对日本开战。这其实是没错的,即便把日本打下来也守不住,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除非打下日本后进行移民,否则明朝驻军就是无本之木,早晚失去这个地方)

对于日本来讲呢,他们也知道真把明朝给逼急了,派出大军前来讨伐,他们是真打不过的。所谓神风,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去帮助他们。日本人也不敢过度去刺激朱元璋,就这样大家各让一步,双方还是保持了比较良好的国家关系。

两国国家关系不错,但东南沿海一带倭寇还是比较猖獗的,很多流浪武士从日本偷渡到沿海一带烧杀劫掠,很让朱元璋头疼。当然,这也不是朱元璋的锅,早在元朝时期,沿海一带就经常闹倭寇。

所以,朱元璋曾经制定过海禁政策,防止国内的不法之徒和海外的海盗联系。

但是明朝和海外各国之间的联系并没有断绝,只不过因为海盗的关系,明朝总体上都是对外保持了一定的警惕性。所以,到16世纪西方人来到明朝的时候,政府官员在接待这些陌生人的时候,保持了非常大的戒心。

当然,随着双方之间的深入交流发现,这帮西方人还真不是东西,他们经常抢劫明朝的商船,在明朝的土地上建立据点,甚至西班牙人曾经一度想要征服大明朝。可见,明朝对这些人的戒备是一个负责任政府正当的行为。

(西方人除了做正当生意之外,还经常在海上劫掠)

当然,明朝并不是一味的拒人千里之外,在对这些西方人戒备的同时,也在积极和他们交流。

当时明朝与西方人的贸易数额极大,每年大约有200万银元的收入。他们不仅向西方出口瓷器、茶叶、丝绸这些比较有中国特色的产品,他们还向西方出口白糖、红糖、铜制品,甚至是钟表等机械产品。

除此之外,到了明朝末年文化的交流也极为频繁。知识分子们积极引进西方的科学著作,将它们翻译成中文供国人学习,这就是历史上个著名的西学东渐。

还有,明朝东南沿海一带在17世纪初形成了实力强大的海商集团。这些海商集团以郑氏集团最为强大,他们拥有数万人水军。强盛的时期几乎垄断了马六甲以东的大洋,并且积极向海外布局,帮助沿海居民移民海外抢地盘。

如果这个趋势不变的话,中国海上力量的崛起将会与英国同一时期,到时候双方在全球的大洋上难免碰撞,以当时中国的国力,到底谁赢谁输还说不定呢。

甚至我很看好当时的中国,我认为如果明朝的发展趋势不变,或者继任者继续在这个基础上个发展。18世纪中期之后,很可能已经开始向美洲、大洋洲等地移民了,可能今天北美地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民族,会是以黄种人为主的中华民族。

可惜的是王朝的更替之后,新王朝并没有在明朝打下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且对西方的一切开始采取拒绝的态度。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竟然对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洋帝国大英帝国一无所知,甚至还以为洋人的膝盖不会弯。要知道早在16世纪的时候,中国人就已经和西方人有了很多交流。到了17世纪的时候,郑氏集团内部已经有很多外籍员工了。

(鸦片战争)

以上可见,朱元璋以及他建立的大明朝对中华民族是有着巨大贡献的,只不过后人不给力,将明朝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优势白白丢掉了,这怨谁?

只能说是后人不争气吧。

为什么有人说朱元璋是中国第一罪人?

清乾隆皇帝。

爱新觉罗,弘历。25岁登基,掌权63年零4个月。从公元1711年到公元1799年,活了88岁。

为什么有人说乾隆是历史罪人呢?

这要从他的爷爷康熙说起,据史料记载,康熙皇帝有11位洋人老师。有法国,比利时,德,波西米亚及意大利人。最有名的一位洋老师就是汤玛法。

康熙皇帝专研过西方天文,历法,地理,光学,哲学,音乐,甚至还研究过西洋解剖学。康熙的洋老师汤玛法对中国绘画艺术挺感兴趣。

康熙在位时,力推西洋文化。到他儿子臃正掌权之后,还延续父亲的这一习惯。直至乾隆继位后这六十多年,八股文才粉墨登场。

乾隆据绝西方文化,说那是淫巧之术,以天朝大国自居,凡是西方人的东西一概不接受,这就为以后道光年间鸦片战争埋下了祸根。

直到咸丰年间英法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又到慈禧掌权时的八国联军进北京,中国是一年不如一年。

究其根源,祸端就是由乾隆那开始的,夜郎自大,只知有己不知有人。不思进取,整天端着个皇帝架子不放,到最后,被西洋文明远远的甩在了后面,这就是乾隆的罪过之处。谢谢。

为什么有人说朱元璋是中国第一罪人?

我不这么认为,历史名人有功必有过。

为什么有人说朱元璋是中国第一罪人?

朱元璋,外号:朱重八,职业:放牛郎、和尚、起义军、皇上 。出身:至少三代贫农,享年70岁。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有人说朱元璋是中国第一罪人,是不是排名这么靠前,有书君还真不好下结论。不过,这没有任何文凭,仅凭自学成才的朱大皇帝,在治理国家上,的确给后世代来一系列麻烦。

1、 科考一道困难关卡~八股文,禁锢了文人的思想。

科举制度可不是朱元璋独创的,只是在明朝发扬光大。

朱元璋洪武三年起,就开始实行扩招,这对于文人来讲可是机会多多。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社会择业的新走向~读书,这也就在明朝文官势力形成的原因。

但朱元璋及其子孙,却把这道大宽门设置了一个小门洞,而这个门洞就是“八股取士”。

这道关卡不但改变了历史悠久的科举制度,让无数人陷入极端的痛苦中,在某种程度上,它还影响了中国未来几百年的命运,可以说对中国文人采用了另类洗脑。

当时科考分为三场,其中经义,这是取士的关键。表面上看,经义无非是把四书五经背背熟,而且字数限制五百字左右,对于这些才子来说,那还不是“洒洒水”。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就是写八股文的开端。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几个部分,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不能随便写的,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这种写法十分古板,真是害人不浅,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齐,细看下内容,废话满篇。

结果就是糊涂考糊涂,出题的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考试的人也不知道,这样考出来的是什么人才?

唐宋之时,诗词百花争艳留下许多优秀的作品,而到了明朝,却留下了许多让前人、后人都看不懂的“天书”,这朱元璋不是罪人是啥?

2、 设立了言官,光说不练的一群人。

言官到底是什么官呢?顾名思义,就是说话的官,到了明朝后期,也有人把这些人称为骂官,实际上,他们是明朝监察制度的产物。

选择这些言官,可以看出朱元璋的“聪明”,他专找一些认死理的书呆子,官职不大,但是权力极大。最大的功夫就是骂人,嘴皮子功夫相当厉害。

他们骂人可不是农村妇女站墙头般对骂,他们不仅引经据典,而且辞藻华丽,如果你书读得少,还以为他在夸你呢。可能回家查了书,看到某个典故方才恍然大悟,连祖宗十八代也给人骂了。骂人不带脏字的功夫,实在厉害。

看到这您说了,这个不是好事么?最起码为现代演说事业储备人才了,但是,这种性格的形成,到东林党时达到高峰。以至于加剧了晚明党派的斗争,不仅给自身带来毁灭,也让国家与民族脱离了社会发展的正常轨迹。

对于这些言官的培养,是朱元璋治理国家的又一大败笔,不仅给明朝,也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危害,难道这不是罪人么?

3、 取消了丞相的官位,让长久以来的皇上与大臣的关系失衡。

千古以来,皇上和大臣就好比拔河,双方只是制衡,但各司其职相安无事,而朱大皇帝却不管这一套,他认为权力他一个人掌握就好,这样的失衡让明朝一度陷入,所有大臣不作为的一段时期。

而后,却因为历史的辩证法,出现了一个胜过丞相的内阁大学士,不仅管外殿,还管皇帝家事,他们无孔不入,不事不管,让明朝陷入了无皇权的时代,没错就是高拱、张居正存在的时代。

历史是要遵守其规则的,而这个朱大皇帝,却试图与历史的车轮逆向前进,那结果不仅是阻碍其前进,而且也会被这个车轮无情碾压。

4、 对经济不熟悉,造成通货膨胀,进而推动贪腐。

吃过苦受过穷的朱皇帝,对于金钱可谓是十分贪婪。当他看到,元朝的钞票可以流通,他便大量印发。他认为这钞票就是银子,可是他不明白的是,这些钞票是要与国家收入相关的。

老百姓可不傻,不能纸上多少就当多少用吧!所以,市场上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不过老百姓可以,但是薪水极低,又没有休假的官员可就惨了,总不能用官服交换吧!

但是,他们手中有权,所以各种捞钱的道道纷纷出炉了。其中最普遍使用的就是火耗,有书君理解,就是不可预见费。

这费用可大可小,而且表面上看相当合理,不过这样一来,终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受苦的还是百姓。

同时,因为出身原因,朱元璋十分痛恨商人,然而历史发展到明朝,又是工商业发展的必经阶段,而朱大皇帝却颁布各种条令限制商业的发展。这种又是朱大皇帝违背历史发展,拖历史发展后腿的一个罪证,他难道不是罪人么?

发生在明朝朱大皇帝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建立特务组织、变相推动宦官干政、乱制定职业分配制度等等,不过介于篇幅的原因,有书君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

朱元璋是个能人,但却不是超人。他可以以农民身份上位,也可以灭了元朝,打败陈友谅、张士诚,但是他却试图改变历史规律,从而造成了他过大于功的历史评价。

所以说:大到整个国家和民族,小到黎民百姓,朱元璋的功还是无法埋没他的过失的。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为什么有人说朱元璋是中国第一罪人?

说他是罪人,多半是他开始了中国闭关锁国的进程。扼杀了中国资本主义进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