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出逃时向乔家借十万,赏赐时为何乔家只要了4个字?
这笔买卖不仅不亏,而且赚大了。为什么慈禧太后落难中借给她10万两银子的乔家,最后只要了4个字的赏赐,是慈禧太小气,不肯还钱吗?但是乔家太胆小,不敢要钱呢?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原因乔家具有非常具有长远眼光,懂得及时抄底,长期投资的道理。
太后落难,西狩太原话说当年八国联军进军北京,慈禧太后带着一帮子皇亲国戚仓皇西逃,毕竟走的比较匆忙,来不及带特别多的钱,可是又美名其曰为西狩,依旧摆着极大的排场。即便在路上风餐露宿,吃尽了许多从未吃过的苦头,但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太后,依旧有很多的伺候的人。那么作为这么多人的火食开销,又是一比极大的巨资。而且作为太后的慈禧自然标准是不能下降的太厉害的,还有一大帮包括光绪在内的主子,所以又要花费很大一笔钱。
在西行的途中他们,他们途经榆林堡,到达怀来县,再去大同府,过忻州,最终到了太原。沿途他们是怎么做的呢?都是要求当地的地方官绅自愿向太后献礼,要求百姓捐款捐物。但是很多官员士绅也都是象征性的给慈禧太后献上一点所谓的献金,西狩的慈禧太后当然也不能强抢自己官员百姓的财产,所以当时的清廷面临着很拮据的财政状况以及很头疼的经济现实。甚至逼的没有办法,不得不向当时的山西各商号宣布借钱。但是对慈禧以及清廷未来局势持观望态度的晋商们,并没有轻易的答应。主要的原因是害怕收不回来这笔款。
千年一遇贾继英,慷慨借钱但有一个当时乔家大德丰票号的业务员,名叫贾继英。初生牛犊不怕虎,审时度势,竟然一口气答应了下来,借朝廷十万两白银。后当时的内阁大学士桂香十分高兴,立即给在山西祁县的乔家大德通掌柜高钰写了一封信,明确表示慈禧和光绪的行宫驻扎在乔家的大德通票号。乔家开始正式与慈禧太后扯上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乔老板乔致庸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对贾继英和高钰都进行了极大的嘉奖。甚至大掌柜还说到:500年必有王者兴,1000年也出不了一个贾继英。因为抄底投资这个落难的太后,后来带来的收益可是极其可观的,不是只有的赏赐4个字那么简单,大掌柜和东家乔致庸自然是看得明白!而且乔家借给清廷的并不只是十万两,而是前后拢共借给朝廷40万两。
一笔超级回报率的成功投资慈禧太后毕竟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更何况他要向世人证明,那些在危难中帮过她的人,一定会得到巨大的回报,不然以后谁还会帮她呢?这些回报是什么呢?首先就是题目说的那4个大字“福种琅环”。这是乔家向太后要的赏赐,太后命当时的山西巡抚丁宝全亲自将这块匾送到乔家。让全山西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乔家的晋商声名,从此有皇室加持的乔家更是名满天下,在当时的那个乱世却实现了家族产业的一路青云直上,在官场之中更是如鱼得水。何太后老佛爷这棵大树,乔家在商业发展中又有谁可以阻拦呢?这块匾的价值又何止10万两呢。
此外,因为乔家仅仅只要了4个字。慈禧太后仍然觉得欠下了很大的人情,并且对乔家感到有些亏欠。她将庚子赔款的本息10亿两白银以及各省督抚缴纳中央的税款,给山西的乔家票号来管理运营。还解除了山西票号进行公款汇兑的禁令,解除这条禁令之后,山西票号的生意一路飙升,巨大的资本在手中,乔家更是其中的翘楚。也让乔家的生意进入到空前辉煌的一个阶段。
一贯有远见的晋商乔家这也只是乔家的与官家打交道的其中一个典型范例。除了拥有慈禧太后的匾额之外。他们乔家还有左宗棠和李鸿章的对联,所以索要相好名人的尤其是封疆大吏以及这种重要政治人物的笔墨,其实是乔家一贯的作风。
子孙贤,族将大 兄弟睦,家之肥 ——李鸿章甚至有远见的乔家,还在八国联军与清交恶的时候,在山西当时的巡抚要大杀洋人之际,救下了7位意大利女修士,因此还得到了意大利政府给的的表彰国旗,在抗日战争中因为悬挂日本盟友意大利国旗而免于乔家大院被破坏。
可以说狡兔三窟,而鸡贼至极的乔家可是留了好多窟。但人再怎么算也干不过天,即便乔家极富远见,多手准备,但他们也没有料到时代会发生巨变。新中国后,乔家的后人更多不复当日祖先的辉煌,如今多为工薪阶层。这大概叫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道理吧。
【历史千奇百怪,关注更多精彩!欢迎关注转发点赞留言!】
慈禧出逃时向乔家借十万,赏赐时为何乔家只要了4个字?
我,慈禧,借十万块,打款!
慈禧还真没这么下作,堂堂一国之主还没混到那么惨的地步。
那么这慈禧向乔家借款的事情,是怎么个情况?
庚子国难,慈禧带着光绪帝仓皇“西狩”,一起逃离京城,不敢不逃啊,八国联军已经打进城门了,再不逃就被人家瓮中捉鳖了。
自打慈禧离开紫禁城,手下的将士一路猛增。外战不行,既没油水又可能送命,护驾有功,不需要面对危险,日后还可以加封获赏,于是乎,围绕着慈禧老佛爷这个坚强核心,岑春煊等人蜂拥而至,随行人员呈指数级扩展。到了最后,就连慈禧太后对这些蹭吃蹭喝的都看不过去了,都别来了!管不起饭!
队伍刚刚离开河北,到达了山西境内,五位数的随行队伍已经快把沿途地方的财政吃垮了,地方上苦不堪言,可又不敢明言,情非得已,只好四处派饷募捐。
地方官想到了山西本地的富商们。大多数商人忍痛割肉,哭着脸一点点挤牛奶。
唯独乔家是个例外,先是慷慨向慈禧一行提供住宿,后来乔家“大德恒”票号的掌柜贾继英主动奉上白银30万两。事情传到慈禧耳中,这就很让慈禧感动了,要是大清所有人都有老乔家这种毁家纾难的思想觉悟和爱国精神,我还能和万国开战很多回!
乔家之所以这样做,一是无论进退,横竖都是一刀,被动挨刀远不如主动挨刀。
二呢,乔家判定慈禧距离玩儿完还早,中国是我们的,也是慈禧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朝廷的。乔家的梦想是他们的票号能汇通天下,抱上慈禧太后的大粗腿,官商结合,带上一顶红帽子,利用好官家的影响力,对乔家有百利而无一害。
果不其然,转过年来,慈禧答应了列强的主张,背上一身债务后,清政府貌似重新恢复了稳固统治。在一切都稳定下来的时候,某天慈禧想到在困难时期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乔家,随即问他们想要什么样的回报。
还债,加利息?
乔家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清政府背上的四亿两白银还正犯愁呢,惹毛了给你把家抄了,正好用来贴补国库。
说乔家只要了四个字,那是违背历史事实,实际上,乔家还要来一项天大的好处,那就是清政府未来庚子赔款的税费汇兑业务。凭此一项,乔家的票号便可日进斗金。不仅如此,“大德恒”票号的掌柜贾继英还被日后提拔成了大清户部银行第一任行长。
那么这四个字到底是哪四个?福种琅嬛。
乔家求了慈禧赏赐的四个字,就是“福种琅嬛”。琅嬛的本意为神仙洞府,其实暗有为慈禧脸上贴金之意。这几个字帮助乔家换来了很多的生意往来,同时也显示出乔家与政府的关系密切,另一方面也是对家族的强有力保障,给乔家带来了很多非常积极的影响。
福种的意思就是福源广种,乔家在做生意的很多年里,不断的行善积德,福源广种,帮助弱小救济困苦百姓。乔家虽然手里掌握着非常多的财富,但是他们始终不浪费和挥霍财富、对任何人都格外友善。
比如有一次,家里一位佣人偷东西被人发现,没想到乔先生却说:“家里的东西多,不差这一件,再说这是有困难才偷东西的,随他去吧。”
他们做到了在地位低的时候,尊重自己,相信自己经过努力就会达到目标。但是得到了荣华富贵,地位比较高的时候,要尊重每一个人,平等待人公平做事。
乔家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作风优良,在面对国家命运变化时,会不假思索的提供帮助,显示出他们的爱国情怀。他们靠诚信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了很多客户的信赖,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他们懂得国家的重要,在政府面临为难的时候,果断的付出自己的财力物力,给予国家很多重要的帮助。
别看我夸了老乔家半天,但一点也不能否认,当年这次针对慈禧太后的借款义举,更多还是出于贾继英的私心——他日后混的比乔家后人要好得多。慈禧出逃时向乔家借十万,赏赐时为何乔家只要了4个字?
那是公元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清军败退,15日早晨天未亮,慈禧带着李家镖局仓皇往西方出逃。她不得不乔装打扮,穿着粗布村妇衫,梳起老太太的大疙瘩头,悄无声息地慌慌张张四处逃窜,生死未卜。那段时间正是酷暑季节,大太阳火辣辣地把人烤的睁不开眼,慈禧的一张脸给晒得像个非洲黑人似的,慈禧在宫里精心保养的脸蛋已完全回归自然,她的一双脚早已磨的起了水泡,肿的像个脱了毛的猪蹄一样,昔日的太后现在也顾不得这些了,能有口吃的延续住老命就不错了。
一些宫女、下人们偷地里的玉米、豆子、土豆……随便煮煮就将就了,慈禧的嘴哪受过这委屈,平时都是精细讲究的宫廷御膳房专业厨师做的,每顿饭都是108道菜。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那是天为被,地为席,捡个破烂东西都像捡个宝似的,能遮住露肉的地方就得庆幸了,要不那大野蚊子能把人叮的浑身像气吹似的肿大。最尴尬的就是连个厕所都没有,厕所没有大不了庄稼地里解决,可是连手纸也没啊,把慈禧难为的欲哭无泪啊,只好用野麻叶子,更别说洗澡了,慈禧好怀念在宫里洗一次澡一百多人伺候,用掉100多条毛巾而且用一次全部扔掉的雷人场面。要是天气变化暴风骤雨,就更苦了。老慈禧的人生稀碎,眼前布满大坑。那个苦只有逃过命的人深有体会吧。
慈禧太后终于逃到了陕西,这里远离八国联军的炮火,富商遍地,慈禧动了借钱的主意,又顾及颜面,内心那个矛盾折磨着她。随慈禧西行的内阁学士桂春早就密信一封传给大德通掌柜:“銮舆定于初八日启程,路至祁县,特此奉闻,拟到时趋叩不尽。”
山西官员们发动各个商家商量借给慈禧银子。许多商家都默不作声,他们认为“落难的凤凰不如鸡”借出去的钱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她这一逃,八国联军在国内更是疯狂,烧杀抢掠,加上慈禧太后的奢靡败坏,宫内早就空空如也,向慈禧借钱这买卖不就亏大发了。
乔家人世代做生意,只要来事就用生意人的长远眼光对待,他们考虑:给慈禧钱就当投资了,说不定慈禧还会重返昔日宝座。这样还能捞取些许政治经商的资本,所以与其她亲口索要银两还不如亲手供上,国灭家必亡,国在钱必在。所以乔家连忙亲手送上10万两,这些钱对乔家来说不过九牛一毛,而对慈禧来说好比雪中送炭,雨中送伞,把慈禧感动的热泪盈眶,决定回京后一定报答。再说她也不想在历史上留下忘恩负义、借钱不还的骂名。
果然,慈禧与八国联军签订一些丧权辱国条约,割地赔款后,八国联军撤退,京城情况稳定,慈禧回京。当时一片凄凉,文物被要不被抢走,要不被破坏,财宝被洗窃一空,东西被烧毁。
慈禧把乔家的恩情牢记心里,问乔家人:要什么赏赐?生意人向来精明,知道慈禧的经济状况,慈禧掌握生杀大权,喜怒无常,哪敢问慈禧要钱,又一听这话,“赏赐”肯定是赏赐东西,要么赏官衔,否则的话她慈禧就直接还钱了!乔家世世代代做生意,对当官不感冒,所以就说:能为太后尽微薄之力深感荣幸,金银财宝都不要,就劳烦太后赏四个字“福種琅嬛”,让我们世世代代永沐太后福泽。慈禧过意不去就赏了乔家两盏九龙灯,慈禧高兴的合不拢嘴,随手大笔一挥写下这四个字。直到今天这四个字还在乔家大院门头上高悬。
这四个字等于向世人宣告乔家有慈禧庇护的招牌。从此国内各路商家为乔家的生意提供许更多便利,慈禧太后解除了各地商号禁止汇兑官银的禁令。清政府将许多税收汇兑的业务给了乔家经营,乔家生意从此财源滚滚。1905年慈禧办了中国第一个银行——户部银行(大清银行)让乔家负责筹办太原分行,乔家又大发横财。
慈禧出逃时向乔家借十万,赏赐时为何乔家只要了4个字?
【福种琅嬛】慈禧太后投桃报李之举。
眼看灾难临头,誓与西方列强“一决雌雄”的慈禧果断认栽,强势出逃,于是,逃命的一路上留下了很多尴尬狼狈的故事,福种琅嬛的由来就是在逃命的路途中发生的。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之前,其时城内已经大乱,慈禧曾经“定性”的:“拳民、教民皆吾赤子”(只是权宜之计,调停中的称谓)在正阳门撒欢般的纵火,“延及城阙,火光烛天,三日不灭”,不单数千商户、民居被毁,而且其手段之卑劣实不下于八国联军,烧杀劫掠、奸淫妇女等等等等,一样也没少干。
“战书事件”-----《对万国宣战诏书》,强撑脸面的举动并不能让西方列强收手,之所以说是强撑脸面之举,一是因为当时清朝的实力根本无法抗衡列强联军,大臣们也吃惊于慈禧的愚蠢,拒绝接受这种不着边际的命令。二是诏书受众都是“自己人”并不是点对点发布正式开战“通知”。三是不具备宣战资格,很显然当时是联军首先发起攻击,后来才发的诏书,无非是废纸一张,顶多就是泄愤之举罢了。
慈禧的出逃非常仓促,并且也没带着战力低下不堪重用的八旗军,而是从民间找了镖局,护其周全。一路上风餐露宿,想吃顿饱饭都很困难,当时人心惶惶,为免殃及池鱼,京城周边部分地区形成了人迹“真空”区,大家都逃难避祸去了,也就没人能“接济”慈禧一行的吃食,反倒是跑的远了吃喝才能正常一些。
至于说慈禧乱跑碰到了“乔家大院”那就有些编造的成分了,一行人的目的性还是很强的,首先要保证吃喝,寻常百姓家是没法供给他们一行所需的,所以势必要找朝廷的地方大员或者土豪乡绅富户来“乞讨”。
慈禧到了乔家大院后,精明的乔家人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也看到了“商机”,慈禧虽然正在逃命途中,但是政府架构还在,一旦得罪慈禧,今后恐怕是要被清算,并且乔家家大业大也不在乎施舍点银钱吃食,所以必要的接待工作还是要做的,而潜在的好处就是一旦慈禧回京,自己“护驾”功劳不小肯定会有些赏赐。
慈禧一行人离开的时候,作为馈赠,乔家还给了慈禧十万两白银,人在难中这十万银子可谓雪中送炭,大手大脚惯了的慈禧一路上遭逢各种苦难,对这份恩情自然也是十分看重。
慈禧回到北京,在做好了基本善后工作,一路对她有帮助的人也都各有封赏,乔家有恩于己也不好选择性失忆,所以就询问乔家需要她赏赐什么,乔家人的考虑是送出的礼物当然没有要回来的道理,而且乔家也不大在意这笔钱,他们更在意的是光耀门楣,所以乔家人适时的提出了自己的请求,找慈禧要了四个字【福种琅嬛】,这就是乔家大院这四个字的由来。
福种琅嬛的嬛字有多种读音,一般便于记忆念huan2就可以,琅嬛特指天帝的书房,泛指神仙洞府,在这个故事中,也可以按佛教用语中广种福田中的“福田”来解释,这个词很讨巧,简单说就是暗喻慈禧就是琅嬛、福田的主人,先把慈禧碰到天上去,而乔家帮慈禧就是借仙人、大能力者给自己种下福气、福报的种子,生根发芽福茵子孙。
慈禧出逃时向乔家借十万,赏赐时为何乔家只要了4个字?
一
1898年,慈禧太后老伤心了,因为整天叫自己亲爸爸的光绪皇帝似乎想对自己动手。1900年慈禧太后伤自尊了,西方列强纷纷照会慈禧太后要求她还政于光绪皇帝。
这时的慈禧太后突然抽风了,本来连一个国家都打不过的大清国突然向西方11国宣战。本来无知的慈禧太后是向西方12国挑战,怎奈实在凑不够数,就对最可恶的英国宣战了两次。
结果就不用说了,慈禧太后仓皇逃窜。慈禧把自己化妆成老太太的模样,带着光绪皇帝先向北,右转向西。
因为刚开始逃跑时准备不足,身边儿连警卫部队都没有,幸好看上去他们也没什么钱,也没受到打劫。后来岑春煊等人赶来护驾时,慈禧太后已经吃了不少苦,上过农家能够看到无数蛆的厕所,吃过勉强充饥的玉米粥。
二
进入山西地界,护驾的阵容越来越强大,各地的大小官员都纷纷来迎接老佛爷,整体上生活待遇提高了不少。但慈禧太后对此仍不满意,和在皇宫中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山西虽然富商不少,但大都不愿意和官府打交道。毕竟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一位,在社会上没有地位。对他们而言更喜欢闷声发大财,最好不显山不漏水。
乔家大院的乔致庸,从小却是一个读书人。因为要接受乔家的生意,才放弃了自己的科举之路。他不仅有商业头脑,更有政治头脑。他希望能够像胡雪岩一样,借助朝廷的威望,来拓展自己的生意。
乔致庸马上和李莲英接触,问清楚慈禧太后的饮食特点,马上派人不惜重金去购置食材,聘请名厨。另一方面前去接驾,邀请慈禧太后来乔家大院暂住几日。
三
乔致庸一家上下伺候慈禧太后住的舒舒服服,吃得开开心心,玩得乐不思蜀。但八国联军很快达到了娘子关,本来也不想走的慈禧太后,觉得这里不安全,就决定向西安出发。
乔致庸一看慈禧太后要走,就马上把所有的食材和厨师都送给慈禧太后,还专门奉上了100000两白银。这下把慈禧太后感动的稀里哗啦,虽然100000两银子并不多,但在这个时候,却是十分难得的。
慈禧太后对乔致庸说:我不能白拿你的银子,我要给你们乔家赐字。这几个字就是现在还挂在乔家大院门边上的几个字:福种琅嬛。
琅嬛就是神仙们居住的地方,福种就是福分扎根到你家。慈禧太后被称为观音菩萨在世,因此也被宫中太监称为老佛爷,因此她是有赐福的资格的。
四
就这样一个字25000两银子,四个字就是100000两银子。这也算是慈禧太后和乔致庸相互都成全了对方,更重要的是慈禧太后作为一国之主不可能向商人们借钱的,乔致庸主动送上的钱只能算是向老佛爷孝敬。
乔致庸的名字就在全国迅速传播开来,在商圈和政界也成为金字招牌。他们乔家的生意迅速做遍了大江南北,成为山西晋商中的头一号。
然而这时的慈禧太后又面对着巨大的压力,要赔给西方列强四亿两银子。“国变在即,便取之于商,掠之于民”,这句话是永恒的真理。在慈禧太后的眼里,整个天下都是大清国的,当然也包括乔家的资产。那就找个借口把乔家的钱给没收了吧,顺便也补充一些国库。
本来乔致庸是想做红顶商人,把乔家的生意做得更大,顺便也让政府成为乔家的保护伞。哪知道却给乔家带来了灭门之灾,从此乔家的生意走上了下坡路。但慈禧太后的这四个字却一直被保存了下来,至今还挂在乔家大院的大门口的门匾上。
慈禧出逃时向乔家借十万,赏赐时为何乔家只要了4个字?
1900年8月14日,洋人攻陷京城,当天下午珍妃被逼投井,次日清晨慈禧和光绪踏上西逃之旅。慈禧改着平民素服,半新不旧的深蓝色褂子,浅蓝旧裤子,新的绑腿带和白布袜子,黑布蒙帮的鞋,这就是慈禧出逃时的行头。
为了逃命,慈禧连自己留了好多年近两寸长的指甲也剪掉了。光绪也是一身店里伙计的打扮,其他人等均已乔装。由于事发突然,慈禧没有来得及带多少钱粮。整个西逃初期是食不果腹,只能用沿途的玉米杆和红薯来充饥。
慈禧在西逃中吃到的第一餐美食,竟是怀来县令吴永的一碗绿豆粥,这让几天来水米未进的慈禧感动到落泪。西逃队伍来到山西境内,内阁大臣桂春便给乔家大院的当家的乔致庸写信,恳请乔家能承担慈禧到达后的所有费用。
接到信的乔致庸自然不敢怠慢,皇帝能亲临乔家,那是千年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事。他立即令旗下大德通的掌柜高钰着手准备接待事宜,高钰花巨资将大德通装饰了一番,准备作为慈禧和光绪皇帝的临时落脚点。
据传乔致庸当时请了几十人的厨师队伍,专门给慈禧和光绪准备膳食。这让一路受苦的慈禧甚是感动,在乔家的第一顿饭就给吃撑了,数天来的食不果腹告一段落。慈禧在酒足饭饱之后,便与一行人等商量筹备银两之事。
慈禧当时想到了向当地的朝廷官员或商人借钱,但向官员借又怕有损尊严,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后,慈禧就将主意打到乔致庸身上。慈禧心理非常清楚,就算普通百姓向人借钱也要有所承诺,何况堂堂皇家,更是不能失信。
乔致庸得到消息后,立即答应愿意借钱。乔致庸知道,朝廷向私人借钱那基本上都是肉包子打狗的下场。但他也深深明白“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朝廷处于水深火热的动荡之中,乔家作为百姓的一份子,理应出钱捐物。
慈禧对乔致庸能如此深明大义,也是感到很吃惊。当即说了一些感激乔家的话,随后便问乔致庸想要得到朝廷什么承诺,乔致庸笑着说:为大清为皇上为太后孝敬一点钱财乃是小人的福分,也是乔家的福分,如何敢谈条件。
慈禧还未开口时,乔致庸立即将话锋一转,慢慢说:不过小人听闻慈禧老佛爷的书法是堪称一绝,不知道老佛爷能否赏赐致庸几个字,也让乔氏后代知道乔家曾招待过大清的皇上和太后。此话一出,慈禧显然是大喜过望。
乔致庸一面提出了在慈禧看来不是条件的条件,一面将慈禧一顿猛夸。这是一个极其完美的操作,既彰显了乔致庸的大度,又给了慈禧台阶下,还为乔家日后生意兴隆铺平了道路,乔致庸的这个主意可谓是一箭三雕。
笑不拢嘴的慈禧接着问乔致庸想要什么字,乔致庸开口便说: 福种琅嬛。乔致庸为何要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很有讲究,福种琅嬛是指居住之地乃是一块风水宝地,如今慈禧太后亲笔题词,就等于亲口承认乔家是块宝地。
承认乔家为宝地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今后无人再敢打乔家地皮的主意,二是为子孙后代能长久居住于此创造了条件。慈禧听到乔致庸的要求后,连连点头叫好,随即叫人拿来纸笔来,亲手写下“ 福种琅嬛”四个字。
乔致庸的这个条件,在慈禧看来就是一桩小事,赐墨宝既简单又能显示自己的本领,还能轻松得到十万两白银,简直是一桩非常划算的买卖。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乔致庸的这个条件其实是早已计划好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这四个字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十万两白银的价值,它会给乔家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面对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以及朝廷财政的紧张,乔致庸如果要求慈禧赏赐宝物,这明显带有趁机敲诈之嫌,也显得乔家太过功利。
如果乔致庸提出回京还钱的要求,这更是下策,会显得乔致庸目光短浅,朝廷很有可能无钱可还,最终显得乔家既小气有痛失白银十万两。如果是要官做,精明的乔致庸早已看清天下形势,这种要求他是万万不会提。
有人说不要了会更好,这样确实能彰显乔家的大度,可能十万两对乔家来说也不算什么事。但这对商人出身的乔致庸来讲,千年难逢的绝佳发财机会放在眼前,如何会让它这样白白溜走。借钱事小,利用机会壮大乔家才是大。
如今“ 福种琅嬛”这四个字还高高悬挂在乔家大院,是乔家至高荣耀的象征,庇护了乔家世代富贵。不要小看乔致庸索要的这四个字,这可是货真价实的一字千金。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乔致庸的聪明绝顶,不得不让人佩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