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的方天画戟从何而来?
在文学作品《说唐后传》中,薛仁贵的身世、经历,描写的比历史上更为传神。书中明确交代了伴随他一生的宝刃——方天画戟的由来。
而薛仁贵得戟,看似巧合,实际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诸神临凡的《说唐全传》《说唐全传》本来只是记载从杨坚篡周到李世民登基这一时期的故事,后来与《说唐后传》(前十几章为《罗通扫北》,之后为《薛仁贵征东》)《说唐三传》(又叫《薛丁山樊梨花全传》《征西全传》或者《薛丁山征西》)合订,合称《说唐全传》。
《说唐全传》中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书中包含了大量的神话色彩,凡是成名的帝王将相基本全都是上界神祇临凡。
比如书中设定的真命天子李世民,就是上界紫微帝星临凡,受玉帝所差一统乱世;其弟李元霸,号称大隋朝第一条好汉,乃是金翅大鹏临凡,有四象不过之力,一对八百斤的大锤天下无敌,最高光的一战,在紫金山,一个人对战一百八十万反王联军,生生杀得只剩六十五万!除此之外还有雷祖降世的宇文成都、哪吒临凡的裴元庆等等,就不一一说明了。
不过有两个人物,或者准确说是两大神祇几乎贯穿了整部《说唐》的主线,甚至到了《月唐演义》依旧是主角,他们就是同为四象星君的青龙星和白虎星。
第一世的青龙星是大隋朝第十八条好汉,绿林总瓢把子单雄信,而白虎星是大隋朝第七条好汉,北平王世子罗成。二人本是结拜兄弟,但因为种种原因结下了死仇。
单雄信死前,与前世兄弟绝交,立誓来生再报大仇,抢夺大唐江山,同时对坑害自己最狠的徐茂公以及不念恩情生擒自己的罗成破口大骂,结果惹的罗成性起,将其一剑砍成两段!
罗成上前道:“单二哥,小弟不是怕你不过,因我们多是朋友,岂可不敬你一杯?但你与俺表兄何等交情?众朋友多归了唐,单二哥这等执意,觉得太过分了些。今番小弟奉令监斩,你若要性命,可速速商议。不然,你快饮此酒,待小弟开刀。”
雄信听见此言,骂道:“罗成!你这小贼种!背义投唐,我今生不能杀你,来世杀你全家。老子入你的亲娘!”罗成听他骂得刻毒,一时性起,大怒,拔剑把雄信一剑砍为两段。他一点灵光,直往外国去投胎去了,后世借了盖苏文,来夺唐朝江山。此言不表。
单雄信带着极大的怨念死了,青龙星真灵不散,投胎转世盖苏文。而罗成在不久之后,中苏定方之计,乱箭穿身而死,白虎星亦真灵不散,附身已十五岁的薛仁贵,二世再保大唐。
应梦贤臣薛仁贵罗通扫北之后,李世民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青面獠牙的番将追杀自己,李世民左右无人,看看将死,突然杀出一银盔素甲,白马白袍使方天画戟的小将,斩杀了那番将而去。李世民在梦中苦问其姓名,只得到四句诗:
家住遥遥一点红,飘飘四下影无踪。
三岁孩童千两价,保主跨海去征东。
徐茂公这个牛鼻子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是卜卦之术确实极为高明,同时足智多谋,于是上奏李世民,称这应梦贤臣叫做薛仁贵。
陛下,他说:“家住遥遥一点红’,那太阳沉西只算一点红了,必家住在山西。他纵下龙口去的,乃是龙门县了。山西绛州府有一个龙门县,若去寻他,必走在山西绛州府龙门县住。‘飘飘四下影无踪’,乃寒天降雪,四下里飘飘落下没有踪迹的,其人姓薛。‘三岁孩童千两价’,那三岁一个孩子值了千两价钱,岂不是个人贵了?仁贵二字是他名字了。其人必叫薛仁贵,保陛下跨海征东。东首多是个海,若去征东,必要过海的。所以这应梦贤臣说,保了陛下跨海去平复东辽。必要得这薛仁贵征得东来。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薛仁贵也是如此,原因就是主动请旨去招兵寻访应梦贤臣的张士贵一心想让女婿何宗宪冒了这应梦贤臣之名。这也使得后来薛仁贵投军多次失败。
不过,一代名将薛仁贵会因此被埋没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白虎星与方天画戟薛仁贵家条件不错,可是最让人烦恼的就是生了他这么一个傻儿子,十五岁了,连句话都不会说。
薛仁贵是天命扶保大唐的二世白虎,只因罗成尚在,白虎未曾归位。罗成马陷淤泥河,乱箭穿身之后,魂别娇妻,白虎星真灵至薛家,附身薛仁贵,白虎神将归位。
十五岁的薛仁贵终于会说话了,全家一片欢腾,但是白虎镇西方,主杀伐,白虎临门,绝非寻常人家可以承受,薛仁贵的父母还没享受几天儿子正常了所带来的喜悦,就双双抱病身亡。
薛仁贵尚武,又不懂生产劳作,偌大一个家业几年时间就败个精光,之后投军,又被张士贵赶出军营,险些丧命。
失落不已的薛仁贵途径樊家庄,得知樊家被山贼逼迫求亲。薛仁贵侠肝义胆,打算为樊家出头,可是没有趁手的兵器。
两名庄客献出平日趁手的大刀、长枪,可是这等凡兵哪里入得了薛仁贵的法眼?只一折,长枪断作两截;一掰,大刀卷了刃。于是,有人想到哪条祖上传下,尘封多年的宝刃——汉时大将樊哙所用的方天画戟!
“员外,不如柴房内拿这条戟罢。”员外说:“柴房里有什么戟?”庄客道:“就为正梁柱子的。”员外说:“你这个人有点呆的,这条戟当初八个人还抬不动,叫这位客官哪里拿得起?”仁贵道:“怎么样一条戟?待我去看看。”员外说:“你要看它也无益,拿它不动的。这条戟有名望的,曾闻战国时淮阴侯标下樊哙用的,有二百斤重,你怎生动得?”仁贵哈哈大笑说:“若果是樊哙留得古戟,方是我薛仁贵用的器械也!快些领我去看来。”员外与庄汉领了仁贵同进柴房,说:“喏,客官,这一条就是。”仁贵抬眼一看,只见此条戟戟尖插在地下泥里不见的,惟有戟杆子抬住正梁,有茶杯粗细,长有一丈四尺,通是铁锈的了。说:“员外,要擒三个贼寇,如非用这戟。”洪海说:“只怕动不得。”仁贵说:“就是再重些,我也拿得起的。庄客,你们掇正柱子过来,待我托起正梁,换它出来。”庄客便拿过一根柱子,仁贵左手把正梁托起,右手把方天戟摇动,摇松了拔将起来,放在地下。庄汉把柱子凑将上去,仁贵放下正梁,果然原端不动换出了。拿起方天戟来,使这么两个盘头,说:“员外,这条也不轻不重,却到正好。”这几个庄客说:“阿唷,要拿二百斤兵器的,自然这些刀枪多没用的了。”一齐走到厅堂上,仁贵把戟磨得铄亮,员外大排酒筵,在书房用过。
薛仁贵“托梁换柱”,得了兵刃,这条方天画戟有二百斤重(在《说唐》系列中并不算沉)。然而,虽然樊家说这戟曾是樊哙用,但却莫名其妙的提到了韩信。要知道,韩信虽然爵位在樊哙之上,但论和刘邦的亲疏,韩信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樊哙的,而樊哙虽然在韩信麾下听用过,但并不属于韩信齐王或楚王的属臣,他是地地道道的汉臣,所以“韩信标下的樊哙”是一个比较奇怪的说法,然而,这却是作者有意为之。
星宿的传承说到底,这条戟原本并非樊哙所有,而是属于韩信的,而若干年后薛仁贵在樊家庄得到此戟其实是冥冥中星宿的传承。
想当初,秦二世昏庸,赵高弄权,天下大乱,眼看由紫微(秦始皇)刚刚一统的大好河山再度四分五裂,于是天命赤帝子降世,一统天下。
赤帝子自然就是刘邦了,而每当真主降世,总有星宿护卫协助,白虎星就是其中的常客,这一世,白虎在人间叫做韩信,世称“兵仙”。
这二百斤重的方天画戟本是韩信之物,他不得志时,曾在项羽麾下任执戟郎,所执的就是此戟。之后,韩信入巴蜀投刘邦,又有萧何月下追韩信,致使韩信登台拜将,统率三军。
做了元帅,自然不能轻易的冲到前线厮杀,韩信不想宝刃蒙尘,于是赐给了当时汉军中最为勇猛的大将——樊哙。
樊哙乃当时一等猛将,连天下无敌的霸王项羽都对他另眼相看、赞誉有加。樊哙死后,此戟代代相传,可是时间久了,后人已不负当年之勇,甚至不再习武,到了唐朝,便成了房子的“顶梁柱”。
大唐的一世白虎罗成乃罗艺之子,使得是家传兵器——一条二百四十斤的丈八滚云枪,所以与此戟无缘。到了二世白虎薛仁贵,终于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此戟。这看似都是巧合,但冥冥中,这却是白虎星的传承,到了三世白虎郭子仪,依旧用的是此戟。
之后,薛仁贵凭借此戟,终于冲破张士贵的欺瞒陷害,崭露头角,率大军跨海东征,打破东辽国,逼死二世青龙盖苏文。
而青龙与白虎以及《说唐》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一切,还在天意的指引下,继续着……
以上内容,全部出自文学作品和个人分析,与历史毫无关系,切勿混淆。
薛仁贵的方天画戟从何而来?
我们知道,在隋唐十八条好汉之中,有一个四宝大将尚师徒,那是名列第十名的好汉。
尚师徒之所以号称“四宝大将”,就是因为他有四宝傍身。他的四宝分别是:夜明盔、塘猊铠、呼雷豹、提炉枪。
而薛仁贵比之尚师徒,更多了两宝,真可说是“六宝大将”。
薛仁贵的六宝分别是:震天弓、穿云箭、白龙马、水火袍、无字天书、方天画戟。
要问薛仁贵的方天画戟怎么来的?托梁换戟换来的!怎么托梁换戟换来的呢?今天咱们就和大家聊一聊这段故事。今天时间充裕,我就多写一点儿,顺便把另外五宝的来历也简单说一说。话说薛礼薛仁贵两次投军,结果两次都被张环张士贵给赶了出来。
可能有朋友要问了,张士贵跟薛仁贵有什么仇,为什么如此恨他?
其实两人并无怨仇,只是张士贵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什么目的?他想让自己的女婿何宗宪冒充唐太宗李世民的“应梦贤臣”。如此一来,薛仁贵这个真正的“应梦贤臣”自然就不能留用了。
薛仁贵空有一身好本领,空有满腔报国心,但人家死活不用你,你说郁闷不?
就在薛仁贵心灰意冷的时候,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出现了。
谁啊?正是大唐朝中的开国功臣,鲁王千岁程咬金。
程咬金这次离开长安城,是要去给镇守潼关的扫北王罗通罗永孝送军情,结果经过金钱山的时候路遇猛虎,险象环生。
幸亏关键时刻薛仁贵出手相助,打死猛虎,救了程咬金一命。
当程咬金得知薛仁贵两次投军、均遭拒绝的事情以后,老程笑了。
当下,老程从身上掏出了一支金批大令,让薛仁贵拿着自己的大令去投军。
薛仁贵大喜,他知道这位程老千岁可太了不起了,别说一个张士贵,就是当今皇上也得看他三分面子。
果不其然,当薛仁贵拿着程咬金的金批大令第三次来投军的时候,张士贵顿时就蔫了。
他可不敢得罪程咬金,心中虽然有一百个不乐意,也只好把薛仁贵给留下。
但这老家伙心有不甘,眼珠子一转,又有了鬼主意。
于是,他编了一套谎话欺骗薛仁贵。明明薛仁贵是唐太宗的应梦贤臣,他偏说是梦中罪臣;明明薛仁贵是梦中救驾,他偏说是梦中杀驾;明明是皇上想重用薛仁贵,他偏偏说是皇上想杀他。
结果薛仁贵信以为真了,只能乖乖地任凭张士贵摆布。最后他被编入了后军第八棚的伙房,做了一名整天烧火做饭的厨子。
征兵任务完成以后,张士贵率领着新征收的十万军队浩浩荡荡地离开山西龙门县,要赶奔沿海登州府与李世民的大军会师,不成想在路上却遇到了一件怪事。
当军队路过太行山金鸡岭之时,忽然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紧接着在众人面前出现一个地穴。
张士贵知道这是上天示警,无缘无故天降地穴,说明地穴之中必有古怪。
张士贵围着地穴查看了一番,就询问身边左右:“哪一位将军敢下去探一探地穴?”
他连问三声,哪知满营众将一个个低头不语,谁也不敢应声。
最后还是张士贵的女婿何宗宪出了一个主意,让薛仁贵去探地穴。
何宗宪说得明白,探地穴成功了是岳父您的功劳,探地穴失败了就让薛仁贵死在里面,正好绝了皇上应梦贤臣的念想。
张士贵连连点头,心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我这女婿比我都坏。
当下张士贵传令,去伙房把薛厨子找来,本将军要重用于他。
薛仁贵来了以后,一听张士贵要自己探地穴,二话不说,当场就答应了。
那位朋友说了,薛仁贵探地穴是心甘情愿吗,他就不怕发生意外?
薛仁贵当然怕了,但军令不可违啊。
再说了,如今的他受了张士贵的迷惑,早把张士贵当成了自己的恩人。
薛仁贵心说:自己是当今皇上的梦中罪臣啊,按说就该开刀问斩,可人家张大人没那么办,不仅没杀自己,还把自己留在军营做了一名厨子,自己得报恩啊,别说是探地穴了,就是赴汤蹈火,我姓薛的也是万死不辞。
闲言少叙。
薛仁贵下了地穴之后,里面是一片漆黑。
他摸着黑往前走了大约有二里多地,眼前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居然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小山谷。
山谷之中有一座道观,绿瓦红墙,十分精致。
薛仁贵走到近前,高声喊道:“有人吗,是哪位仙家在此居住,无知小子薛仁贵讨扰了。”
他连喊三声无人答言,于是便壮着胆子推门而入。
就见道观之中一尘不染,洁净异常,在一张石桌上摆放着两盘面食。
一张盘子里面装的是九头面牛和两只面虎,另一张盘子里面装的是一条面龙。制作的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薛仁贵提鼻子一闻,嘿,一股说不来的香味扑面而来,面香之中似乎还夹带着淡淡的花香,那味道也太诱人了。
薛仁贵现在虽然也是厨子,但这两盘面食可比他做得胜强万倍也不止。
薛仁贵不由得食指大动,一个没忍住,拿起就开吃。
就在他吃完了九牛二虎,正在吃面龙的时候,坏了,道观的主人现身了。
这道观的主人是一位道姑,看样子三旬左右岁,风姿绰约,美不可言,身前身后竟似有烟霞笼罩,简直就是图画中的神仙一般。
在她身边,跟着一对十四、五岁的童男童女。
薛仁贵偷吃了人家的食物,又见到这么一位天仙一样的主人,一时间手足无措,赶紧躬身赔礼道:“小子薛礼薛仁贵,只因一时嘴馋,偷吃了仙姑的美食,还望仙姑赎罪。”
这道姑看了看薛仁贵,又看了看被他吃剩下的半条面龙,嫣然笑道:“天意如此,你也不必恐慌,你是白虎星君下界,这食物原本该你享用。”
薛仁贵一听就懵圈了,啥?我一个烧火做饭的厨子还能是白虎星君下届?
就听那道姑继续说道:“二十年前罗成罗将军命丧周西坡,白虎星二次投胎转世,就是你薛礼薛仁贵。如今你吃了我的九头面牛和两只面虎,此刻你已有了九牛二虎之力。面龙你吃了一半,身上就有了半龙之命,一龙为皇,半龙为王,日后你还有封王之大运。”
薛仁贵一听,妈呀,这是真的假的?就我这样的,日后还有封王的大运?嘿,这可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啊。
那道姑接着道:“此一去随唐军东征,虽然艰难,但也是你建功立业的好时机,我再赐你五件宝贝,可助你成就大业。”
说完,道姑吩咐身边两名童子取来了五件宝贝,交给了薛仁贵。
这五件宝贝就是:震天弓,穿云箭,白龙马,水火袍,和一本无字天书。
薛仁贵领了五宝,赶紧跪谢了这位道姑的大恩。
等他再一抬头,道姑不见了,两个童子也不见了。
至于这位道姑是谁,我也不知道。有的说是九天玄女,有的说是瑶池圣母,还有的说是风尘三侠之一的红拂女张初尘。
反正不管是谁吧,薛仁贵是撞上大运了。
这就是薛仁贵得五宝的来历。咱们再接着说薛仁贵的方天画戟的来历。薛仁贵从地穴一出来,就觉得神清气爽,浑身上下说不出的舒泰。这下儿他可太厉害了,不仅具有了九牛二虎之力,更有了五宝傍身。
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他举目一看,地穴周围居然空无一人,张士贵及十万大军居然一个都不见了。
薛仁贵找人一打听,才得知了原因。
原来薛仁贵虽然在道观之中耽搁了不足半个时辰,但地面上已经过去十几天了。
张士贵等了他三天,见他迟迟没有上来,以为他死在了地穴之中,便高高兴兴地率领大军走了。
既然大军走了,薛仁贵就得追啊。好在他有白龙马,虽然大军走了多日,但用不了个三两天,自己也能赶上。
于是乎,薛仁贵骑上白龙马,追了下去。
这马真不愧是仙家的宝物,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四蹄生风,奇快绝伦。不到半天的光景,一人一马已经行驶出了五百多里地去。
薛仁贵十分高兴,照这样跑下去,明天就能追上大部队。
既然这马如此神骏,薛仁贵也就不着急了。他看看天色已晚,决定在附近借宿一晚,明天再走也不迟。
他看不远处有一座小村庄,便驱马前往。
这个小村庄名叫樊家庄,村庄姓樊名洪字永泰,长得慈眉善目,看样子能有五十多岁。
薛仁贵把来意一说,樊洪面露难色,说道:“这位军爷,你想在我们樊家庄借住一宿也行,但明早天不亮你就得赶紧走,可片刻也不能多呆。”
薛仁贵不明白,问道:“樊大叔,这是为什么呀?”
樊洪说道:“军爷休要误会,只因为明天一早我们村庄要进行一场大决战,混战起来刀枪无眼,我怕到时候伤了军爷的性命。”
薛仁贵更不明白了,问道:“大决战?不知贵庄要和什么人进行大决战?”
樊洪叹了口气,说道:“既然军爷问了,老朽也不必隐瞒。是这么这么一回事。”
那位说怎么怎么一回事啊?您别急,听我慢慢说。
原来这位樊洪樊庄主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名叫樊金锭。
这位樊小姐今年刚满十八岁,哎呦喂,长得那个漂亮劲儿就甭提了。那真是柳叶弯眉樱桃口,谁看见了都乐意瞅。
要是一般人乐意瞅倒也罢了,问题是强盗也乐意瞅。
在樊家庄西北二十里地以外,有一座黑云山,山上住一千多名喽啰兵和三位寨主。
大寨主叫“大刀将”李庆红,二寨主叫“铜棍将”王心溪,三寨主叫“铁枪将”王心鹤。
这三位寨主虽然是占山为王的强人,但并非无恶不作之徒,多年来只杀贪官污吏,专劫土豪劣绅,并没有祸害过当地百姓。
但是,这一次大寨主李庆红有点儿鬼迷心窍了。
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见了樊小姐樊金锭一面,一下子就被吸引了,非要娶樊小姐为妻不可。
前些日子,他曾带着聘礼亲自来樊家庄提亲,结果被樊洪严词拒绝。
屡次提亲不成,李庆红急了。今天上午他派人给樊洪送来了信,决定明天一早就来娶亲,你姓樊的要是还不同意,我姓李的就硬抢。
樊洪又惊又怒,于是便拿出了全部的积蓄,召集了一帮不怕死的庄丁,明天一早李庆红敢领人来抢亲,他们就以死相拼。
这就是樊洪所说的大决战!
等薛仁贵听完了樊洪这番话以后,不由得勃然大怒,心说这贼人的胆子也太大了,提亲不成就要硬抢,还有没有王法?我薛仁贵虽然只是一名伙夫,但好歹也是大唐的官军啊,今天这事儿既然让我赶上了,我焉有不管之理?
于是薛仁贵对樊洪说道:“樊大叔,此事交给我了,明天不用你们出面儿,我一个人就能帮你们打退贼人。”
樊洪一听,连连摆手,说道:“军爷,你可别说笑了,那贼人有千人之众,三位寨主个个都不是好惹的,你一个怎么能行?此事与你无关,明天天不亮你就走吧,没必要多搭进一条性命。”
薛仁贵哈哈一笑,朗声道:“区区千名贼寇算得了什么,在薛某眼中,实不堪一击。樊大叔,麻烦你给我找一件兵器,明天一早我要为名除害。”
樊洪看着薛仁贵一幅胸有成竹的样子,知道眼前这个小伙子可能真有两下子,于是吩咐家人,赶紧去取兵器来。
樊家庄能有什么好兵器吗?无非也就是一些铁棍、木棒什么的。
薛仁贵试了试这个,又试了试那个,都嫌太轻,拿在手里就跟没份量似的。
您可别忘了,此时的薛仁贵已然具备了九牛二虎之力,一般的家伙能趁他的手吗?
樊洪忽然眼前一亮,说道:“军爷,我们庄上还有一件兵器,乃是我们樊家庄的镇庄之宝,军爷你要不要瞧瞧?”
薛仁贵忙问道:“什么兵器?”
樊洪道:“不瞒军爷,我们家的祖上乃是汉朝大将军樊哙,他老人家仙逝以后,他的方天画戟被子孙们传留了下来。一辈传一辈,现如今传到了老朽的手里。”
薛仁贵大喜,忙道:“好啊,正好一饱眼福。”
樊洪道:“如此就请军爷随我来。”
说着话,樊洪把薛仁贵领到两间偏房之内,指着房梁之下的一根立柱,说道:“军爷,请上眼吧。”
薛仁贵定睛一看,好家伙,原来这根顶梁柱居然是一条镔铁大戟。
就见这条大戟有鹅卵粗细,乃是镔铁凝钢打造,虽然年深日久,但并没有什么锈迹。戟头是双月牙的,戟尖子约有一尺八寸长,戟杆上刻着一条五爪金龙,龙头朝上,龙尾朝下。
这条大戟有个名子,叫做方天画杆盘龙戟。
薛仁贵越看越爱,连说:“不错,不错!”
樊洪笑道:“既然军爷喜欢,老朽就送给军爷了。”
薛仁贵连连摆手,说道:“不可不可,此乃你们樊家的宝贝,我岂能夺爱?”
樊洪说道:“军爷此言差矣,此戟虽是樊家之物,但多少年来无人能用,以至于埋没多年,如同废铁。若军爷能用它杀敌立功,保家卫国,此物方有价值。”
薛仁贵深受感动,说道:“好,既然樊大叔实意相赠,我薛仁贵就愧领了。”
当下樊洪吩咐家人,就要拆房放梁。
薛仁贵劝道:“樊大叔,不需要如此麻烦,只需找一根柱子来,我要托梁换戟。”
樊洪不明白什么叫托梁换戟,只好听从薛仁贵的话,命人找来了一根柱子。
再看薛礼薛仁贵,立在房梁之下,一手托起房梁,一手取下铁戟。随后他把铁戟往地上一插,从庄丁手里接过柱子,放在铁戟的原位,往房梁下面一顶,完成!
就这一下子,樊洪和几名庄丁都惊呆了。这力气也太大了!
好家伙,这哪是人啊,简直就是天神下凡啊!托梁换戟,比平常人吃个豆还容易。
这就是薛仁贵得方天画戟的来历。薛仁贵得到这条大戟以后,心里就别提多高兴了。
震天弓、穿云箭、白龙马、水火袍、无字天书,再加上这条方天画杆盘龙戟,这还了得吗?
单说次日一大早,黑云山的大寨主李庆红、二寨主王心溪、三寨主王心鹤果然领着一帮喽啰兵来抢亲了。
结果怎么样?被薛仁贵一顿痛打,这三位寨主乖乖的缴械投了降,还都认薛仁贵做了大哥。
至于樊小姐樊金锭嘛,还用问吗?美女爱英雄,嫁给薛仁贵了呗。
薛仁贵的方天画戟从何而来?
古代演义小说中往往神化一些英雄人物,杰出军事将领往往被称作“白虎星君”下凡,帮助君王建功立业,比较著名的白虎星君下凡的有这么几位:
1、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2、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3、《杨家将》中的杨六郎(杨延昭);4、降服高句丽的薛仁贵;《隋唐演义》中的罗成等。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大神兽: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其中白虎象征着威严、军队,古代中调动军队一般都配置“虎符”,白虎星君下凡就是天上主管军队的神仙到凡间来历练历练。(神兽白虎玉雕,象征着威严、肃杀、军队、军权、将领等)
应梦贤臣——薛仁贵。话说,李世民平定了北部的战乱,回到了京师。徐茂公梦到东海有一道红光,然后一道黑光,自己解梦认为,大唐东部又有不安定的国家出现了。
潜在此时,李世民也做了一个噩梦,他梦到自己独自出了营寨,骑马独行,突然有一个骑着绿马,红盔铁甲,青面獠牙的将领要杀了自己。正在危难之际,突然出现了一个白袍白马的小将,手执方天画戟,四五招就把追杀的将领刺死了,然后,扶着李世民起来。李世民待要问他姓名时,这个白袍小将却跑了,留下了四句诗:
家住遥遥一点红,
飘飘四下影无踪。
三岁孩童千两价,
保主跨海去征东。
徐茂公不愧是徐茂公,马上将这四句诗解开了谜底,“家住遥遥一点红”解梦为“日落西山”,这个人家住在山西了,从“龙口”走的,就是“龙门”,意思是指这个人家住在山西龙门县;“飘飘四下影无踪”则被解释为“雪”,对应的“薛”姓;“三岁孩童千两价”意思是指这个孩子这么一点点就值这么多钱,意思“人贵”了,于是乎,李世民和徐茂公对梦中的将领完成了勾画,形象如下:
白马白袍小将(这对应着白虎星君下凡的颜色一致),手持方天画戟,姓名薛仁贵,山西龙门县人士!(白虎星君形象图)薛仁贵是怎么得到方天画戟的?薛仁贵在没有配齐所有道具装备之前,他的命运是改变不了的,必须完整配备了李世民、徐茂公所描述的形象、身份相符才能出任将领。
薛仁贵第一次投军到了张士贵军中,张士贵一看姓名、打扮、籍贯都和李世民的“应梦贤臣”相符,唯独没有方天画戟,就想趁机灭了薛仁贵,用自己的人代替,多亏同去的周青帮助,被赶出了军营。(方天画戟形象图,项羽、吕布、杨戬等英雄盖世人物大都使用这个兵器)
投军不成的薛仁贵于是四处游荡,正好来到一个樊家庄,樊家庄中的樊员外有一个女儿生的非常漂亮,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本指望寻找一个好婆家,樊员外下半生也有人照顾了。没想到附近有三个万夫不当之勇的山贼,要强娶了樊员外的女儿。薛仁贵听说之后,立马来了兴致,要为这一方百姓除害,不过薛仁贵没有武器!
樊员外这一村庄原来是西汉刘邦手下将领樊哙的后人,樊哙曾经在淮阴侯韩信手下担任将领,有一杆方天画戟(神器)保留了下来,没有人拿得动,一直拿来做顶梁柱,重达200多斤。薛仁贵拿来之后,挥舞了几下,刚好趁手。(薛仁贵剧照,白袍小将,手持方天画戟)
樊哙大概拿到了淮阴侯韩信的兵器,这是神器,一直保存下来,就是静静的等待白虎星君的再次下凡了!薛仁贵就是白虎星君下凡,自己的武器重新回到了自己手中,开始征战四方了。
资料来源:《薛仁贵征东》
薛仁贵的方天画戟从何而来?
薛仁贵的方天画乾,是在从军路上有天投宿,有个员处,有一女儿,山大王下山抢亲,员外看薛礼没有兵器,说后院有个草棚,是顶草棚的梁柱,薛礼把它拆下来,传说是东海龙王的顶天柱,是定是丨海神针,运用自如,出神如画,是金河小龙的画身。
薛仁贵的方天画戟从何而来?
应梦贤臣四个字我想很多人都会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一天做了一个噩梦,梦到自己独自一人被敌军将领所追赶,此时的太宗做皇帝多年已经没有了当年矫健的身手,李世民逃跑的太过急促不慎连人带马跌入敌将事先挖好的陷井之中。
李世民眼看逃生无望只觉得天要亡自己于此地,李世民并没有放弃最后生存的希望,请求敌将让其大喊三声,就在李世民刚喊出第三声的时候突然一位白袍小将手持方天画戟杀到,与敌将大战在一起,最终敌将不敌而败走。正当李世民要感谢这位白袍小将的时候,白袍小将却消失在浓雾之中,一首诗也随着飘荡过来,正所谓家住遥遥一点红,飘飘四下影无踪。三岁孩童千两价,保主跨海去征东。
李世民正在感到万幸并回味这首诗的时候,突然醒了过来,原来刚才的一切只是梦境,随即李世民召集文武群臣诉说此事的,当时第一奇才徐茂公不一会的功夫就把此四句诗词分析透彻。原来是这四句诗说的这位白袍小将乃是山西龙门县人,唤作薛仁贵。当然以上只不过是民间的传说,也有一些艺术作品引用此段来衬托薛仁贵的不俗之处。
艺术作品中也解释了薛仁贵的方天画戟是如何得来的,其中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薛仁贵跟随大唐名将李靖学了一身本领,一次外出的时候看到一位老妇人在哭泣,问清缘由之后才知道老妇人的儿子被山上的一只头大如斗的毒蛇给咬死了,薛仁贵内心的狭义之气迸然而出,决定为当地百姓除去这一祸害。在老妇人带路之下找到了那只大毒蛇,薛仁贵正要上前斩杀这位孽畜之时,突然一阵大风袭来,毒蛇看到薛仁贵之后离奇的选择遁走,薛仁贵二话不说就要追赶毒蛇,可毒蛇到了一块石头那里突然消失不见了,薛仁贵走上前去发现石头上面赫然写着方仁贵而破五个大字。薛仁贵为了斩杀孽畜还是打破了这块大石头,只见石头之内一部兵法,一杆方天画戟,白袍战甲一副,至此薛仁贵拥有了应梦贤臣的一套装备。
另一个说法是薛仁贵同样为民除害要斩杀一方强盗之时,天色突变让其拥有了方天画戟白袍战甲和兵书一部。当然以上仍然是一些艺术作品所杜撰而来的桥段,目的都是为了展现薛仁贵天生就是一位征战沙场的战将,命中注定要保天下安定。
正史中的薛仁贵得方天画戟并没有艺术作品中那样神奇,首先方天画戟只不过是一种仪仗所用的用具,很少用于实战之中,薛仁贵采取方天画戟为武器自然自身得武力也是不俗,毕竟方天画戟用作实战对使用者要求极高。
薛仁贵能在行伍之中用方天画戟展露头角,也间接的告诉我们薛仁贵当时应该正在使用方天画戟,而方天画戟在唐代只不过是被皇家的仪仗队采用作为排场的工具,充作门面之用,所以说薛仁贵当时应该就是仪仗队中一员。
虽然正史中薛仁贵得到方天画戟的过程,并没有我们熟知的那样神奇,依然不影响我们对这位大唐名将的喜爱,不影响薛仁贵在我们心中的地位。
薛仁贵的方天画戟从何而来?
传说薛仁贵是“白虎星君”下凡,在变成大boss之前,一直也经受着一些悲惨遭遇,正如人们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心志,饿其体肤”,确实就是这样,薛仁贵原本富裕的家庭突然出现意外,导致自己穷困潦倒。
直到后来薛仁贵打怪升级,不断配齐自己的装备,才终于成为人们后来熟悉的盖世英雄,可是在他最开始投奔张士贵的时候,差点就小命不保,据说是因为李世民做了一个梦,说梦到白衣少年薛仁贵会是自己大唐江山的守护神,所以一直在寻找薛仁贵。
张士贵最开始见到薛仁贵,觉得他并非是李世民梦中拿着方天画戟的英雄,所以想除掉他自己找一个人代替,但是薛仁贵命大福大,最终逃过一劫。至于他的方天画戟,在他投奔张士贵的时候还没有,那么究竟是从哪里得到的呢?以下是一些对其描述的不同版本。
一、樊员外家中所藏这个版本是这样说的,当时薛仁贵被张士贵收拾后四处游荡,一不小心去到樊家庄,在那里留宿一段时间,刚好得知樊员外美丽的女儿正在被几个山贼骚扰,还想娶她为妻,因此薛仁贵十分生气,打算给这群山贼一点教训。
可是当时薛仁贵的兵器仅仅是普通兵器,樊员外听说他要去帮助自己女儿出气,很是开心,带薛仁贵去看自己家中珍藏的兵器,这是一把重达200多斤的方天画戟,正在此处等待有缘人前来。
原本这样的兵器,一般人是根本没法拿起来的,可是薛仁贵确实并非凡人,他看到兵器之后随手一拿,就拿起来挥舞起来,还觉得刚好顺手,樊员外见状,明白方天画戟终于再次找到主人,遂将其赠送给薛仁贵。
据说这个方天画戟曾经是韩信所用,而樊员外正是刘邦手下樊哙后人,樊哙在韩信死后将他的兵器方天画戟珍藏起来,一直等待有缘人,没想到一等就到了唐朝时期。拥有方天画戟的薛仁贵,更是无人能敌,后来为大唐的江山社稷添砖加瓦,甚至打败高句丽。
二、巨蟒指引所得这个版本十分具有神话意义,据说当时薛仁贵遇到一个妇人,妇人被巨蟒所欺负,薛仁贵听说后打算去收拾巨蟒,结果巨蟒看到薛仁贵就十分害怕,迅速逃跑,薛仁贵继续跟着巨蟒追去,来到一个看似很古老的洞口。
这时薛仁贵定睛一看,发现上边石头上边赫然写着七个大字“薛仁贵破石得宝”,看到之后,薛仁贵果然捡起一个石头朝巨石砸去,石壁破开之后,薛仁贵惊奇发现有兵书一本、铠甲一副和方天画戟,这个方天画戟重达180多斤,薛仁贵力大无穷,用起来十分顺手。
三、换柱子所得这个版本比较有意思,说的是薛仁贵在家族没落之后,为了能够养活自己,到处去找活计干,后来来到一个庙宇,这里需要对一根已经老化的柱子进行更换,不过薛仁贵力大无穷,所以他能够一人搞定这个事情。
他一只手把原本已经老化的柱子拿开,另外一只手就将新的柱子换上,一切搞定之后,他发现原本老化的这个柱子有点不一样,比较沉重,于是他用斧头劈开,发现里边居然有方天画戟,真是因缘巧合。
后来他才发现这个庙宇原来是丁原的庙宇,而丁原就是吕布义父,在吕布死后,丁原把吕布的兵器方天画戟保存起来,直到后来机缘巧合被薛仁贵得到。也许这就是天意,盖世英雄的武器最终也只能由盖世英雄使用才可以。
结语这就是薛仁贵方天画戟的由来,因为有了方天画戟,薛仁贵可以说是如虎添翼,200斤左右的兵器在手,可想而知威力会有多大,能够拥有这样武器的薛仁贵,当然也绝对不是一般人物了。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