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义里面谁的名气最大,该如何排名?

隋唐英雄好汉名气排行榜。

第一名:兵马大元帅秦琼

秦琼,字叔宝,唐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唐第十六条好汉。

秦琼的名气可太大了,在隋唐系列的演义小说里面,提起秦琼秦二爷来,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家住山东济南府历城县太平街专诸巷,侍母至孝,人称“孝母似专诸”,待友至诚,人称“交友赛孟尝”。

他胯下一匹黄骠马,马踏黄河两岸;掌中一对熟铜锏,锏打三州六府;艺压一百单八县,名震山东半边天!

他原本是历城县的一个捕快,贾柳楼四十六友结义之后,他率领众人反出山东,和程咬金、徐茂公等人占据河南瓦岗山,成立大魔国,任兵马大元帅之职。

混世魔王程咬金让位给李密之后,因为西魏王李密的“金镶玉玺换萧妃”事件,最终导致了岗山散将,瓦岗势力土崩瓦解。

再后来,五骑投唐,秦琼、徐茂公等人保了李渊父子。

由于秦琼能战善战,深受李世民重用,投唐以后,照样执掌兵权,官拜大唐的兵马大元帅。

他征战多年,为大唐朝立下不世之功,有“双锏撑起唐天下”之美誉。

第二名:混世魔王程咬金

程咬金,字知节,唐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名臣之一。

老程可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胯下一匹卷毛狮子兽(又名大肚子蝈蝈红),掌中一柄八卦开山宣花斧,虽然只会三斧子,却硬是风光了一辈子。

他这个人是天生的福将,不仅脸皮厚,胆子还特别大。

六月二十三号那天,他和铁面判官尤俊达在长夜林小孤山劫皇杠,一举成名于天下。

给秦琼的母亲过寿之时,他又结交了文武众豪杰,大家在贾柳楼大结拜,号称贾柳楼四十六友。

反山东、诈济南之后,他和秦琼、徐茂公等人走马取金堤,上了瓦岗山。

到了瓦岗山之后,程咬金探地穴、拜蠹旗,做了“混世魔王,大德天子”。

十八路反王在四平山截杀杨广之时,程咬金被众人推举为十八国的督盟主。

让位给西魏王李密之后,程咬金做了瓦岗军的前部正印先锋官。扬州城内,他用五花棒打死杨广,夺得了金镶玉玺。

后来因为李密昏庸,用金镶玉玺换了萧妃,众弟兄一怒之下,下了瓦岗山,离开了金墉城。

岗山散将之后,程咬金另投明主,加入了李唐的阵营。

大唐建国以后,程咬金被封为鲁国公。

再往后,随着程咬金的岁数越来越大,功劳也越来越大。先是鲁国公,后来成了鲁王,最后又升成了福寿鲁王。

一直到中宗李显继位,程咬金才走完了他这光辉灿烂的一生。据说活了一百三十六岁。

第三名:冷面寒枪罗成

罗成,字公然,北平王罗艺罗燕超之子,隋唐第七条好汉。

提起罗成,大大有名。他胯下一匹闪电白龙驹,掌中一条五钩神飞亮银枪,号称“素袍白马无敌将,一条银枪天下传”。

他剑眉星目,面如冠玉,相貌十分俊美,有着“隋唐第一美男子”之称。

他枪法精奇,神鬼莫测,驰骋疆场十余年,难遇敌手。

他十三岁随父扫北,一条银枪杀的突厥兵马闻风丧胆,威震北国。

他不仅武功高强,而且还熟读兵书战册,三韬六略无不了然于胸,是一位难得的帅才。

大破一字长蛇阵,大破四门铜旗阵,都是由他坐镇指挥的,瓦岗众将无不对他心服口服。

扬州城夺魁大会上,罗成艺压群雄,夺得了头名武状元。

岗山散将后,他先保的洛阳王王世充,后投入李唐阵营。跟随李世民屡立战功,“日锁五龙”更是名震天下。

罗成虽然文武双全,虽然智勇兼备,但他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心太狠,手太毒。不过对谁,他都能冷酷无情。

常言道,上天有好生之德,罗成如此行事就注定不会有好下场。

周西坡一通鼓响,刘黑挞反唐。李建成挂帅,罗成为先锋。

因遭人陷害,罗成单枪匹马误入淤泥河,最终落了个万箭穿身而死。

第四名:西府赵王李元霸

李元霸,唐国公李渊的四儿子,隋唐第一条好汉。

这位李四公子虽然长得尖嘴猴腮,面黄肌瘦,却是天生异禀,力大无穷,有四象不过之力。

他胯下一匹宝马,名曰“万里烟云照”,掌中一对金锤,名曰“擂鼓瓮金锤”,横扫天下,盖世绝伦。

李元霸自出世以来,几乎就没遇到过对手,除了对战今世孟贲罗士信罗士信的时候斗了个旗鼓相当之外,对别人都是碾压性的胜利。

他最露面之战有两处,一处是大战四平山,一处是大战紫金山。

四平山之战,他把十八国的百万联军打得落花流水,千百员的战将无不胆颤心惊。

紫金山之战,他逼着十八家反王递上降书顺表,为大唐朝的建立立下不世之功。

这么说吧,纵观隋唐时期所有的英雄好汉,也只有李元霸能真正当得起“天下无敌”这四个字!

第五名:赤发灵官单雄信

单通,字雄信,家住山西潞州天堂县八里二贤庄,大隋朝九省绿林道的总瓢把子,隋唐第十八条好汉。

单雄信为人豪迈,仗义疏财,胯下一匹风雷烈焰马,掌中一条金钉枣阳槊,杀伐果敢,骁勇善战。

瓦岗山聚义以后,他位列五虎上将之首,打起仗来身先士卒,勇猛直前。

岗山散将以后,单雄信因哥哥单雄忠被李渊所杀,他誓死不保唐,于是便投靠了洛阳王王世充。

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之时,单二爷马踏唐营不幸被俘,因誓死不降,终被斩首,年仅四十一岁。

第六名:靠山王杨林

杨林,字虎臣,兴隋九老之一,隋唐第八条好汉。

他是隋文帝杨坚的弟弟,隋炀帝杨广的叔叔。在《说唐》里面,他是隋文帝杨坚的叔叔,隋炀帝杨广的爷爷。咱们先不管他是谁的叔叔吧,总之是皇室宗亲,隋朝重臣。

胯下一匹独角青鬃兽,掌中一对水火囚龙棒,虽然上了几岁年纪,但人老马不老,掌中双棒不老,依然是骁勇善战,不减当年。

想当初,他跟随隋文帝杨坚平南陈,灭北齐,立下赫赫战功,官拜行军都总管。

隋炀帝杨广继位后,由于狼烟四起,时局动荡,身为天下都诏讨兵马大元帅的他,更是操碎了心,磨碎了嘴,身体差点儿没累毁。

为了隋朝的江山,这老头子整日里不是东荡西杀,就是南征北战,哪里有战乱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真可谓抛头颅洒热血,把老命都豁出去了。

无奈的是,大厦将倾,一木难支,戎马一生的杨林最终死在了罗成手中。

第七名: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宇文成都,隋朝丞相宇文化及之长子,隋唐第二条好汉。

此人身高过丈,黄面长须,威风凛凛,相貌堂堂,每次出战都是金盔金甲,犹如金甲天神一般。

他胯下一匹赤炭火龙驹,掌中一条凤翅鎏金镗,在李元霸未出世之前,号称“横勇无敌大将军”,堪称是大隋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直到后来出了个李元霸,成了他一生的痛。两人几次交手,宇文成都都被李元霸碾压。

当然了,他所畏惧者,也仅李元霸一人而已。

四平山下一场大战,隋唐第四条好汉雄阔海,隋唐第五条好汉伍云召,隋唐第六条好汉伍天锡,三人合力也赢不了他。

虽然他曾先后三次输给过银锤太保裴元庆,但每次都是因为他身疲力竭的时候裴元庆再出的手。若论真实本领,裴元庆未必能是他的对手。

宇文成都名震一时,风光半世,最终死在了李元霸的手里。

第八名:银锤太保裴元庆

裴元庆,山马关总兵裴仁基的三儿子,隋唐第三条好汉。

别看裴元庆长得白白净净,跟个大姑娘似的,却是天生神力,性如烈火。他刚出场的时候也就十几岁的年纪,年纪虽幼,骁勇异常。

三打瓦岗山,他敢匹马双锤,独斗瓦岗山众将。

四平山一战,十八路反王的上百名大将,哪个见了李元霸不是吓得腿肚子都哆嗦?唯有裴元庆,毫不畏惧,抡锤就干。打不过也照样打,宁可被李元霸打死也不能被吓死。

裴元庆最辉煌的战绩,就是两次把宇文成都打得抱鞍吐血。

虽然每一次都是在宇文成都身疲力竭的时候交的手,有点儿胜之不武,但毕竟是赢了。故此才有了“银锤两战鎏金镗,三杰反打第二杰”之说。

然而,这么一位顶天立地的少年英雄,却在伐五关之时,中了八马将军新文礼的计,误闯庆坠山,死在了烈火阵。

第九名:今世孟贲罗士信

罗士信,秦琼秦叔宝的傻兄弟,隋唐四猛之首。

他是河北河间府人氏,自幼父母双亡,被九省绿林道的北路瓢把子大刀王宣王君可收留在身边,以放牛为业。

他身高体壮,天生神力,就是脑袋不好使,有点儿缺心眼儿。用单田芳老爷子的话说,吃饭不知道饥饱,睡觉不知道颠倒。

有一次秦琼路过王君可的五柳庄,见到了罗士信。他爱惜罗士信的天真烂漫,便和王君可一商量,将这傻小子带回到山东济南府历城县自己的家中。

罗士信自从跟了秦琼以后,拿秦琼就当自己的亲哥哥一样尊敬。秦琼也十分疼爱这个傻兄弟。

秦琼在济南节度使唐璧帐下做中军官之时,曾受到过监军大人来护儿的欺负。

罗士信知道以后可不干了,大闹监军府,不仅把来护儿胖揍了一顿,还把他的大铁枪给夺过来占为己有。

罗士信的大铁枪是怎么来的?就是从铁枪大将来护儿手里抢过来的。

瓦岗山聚义以后,罗士信成了瓦岗军的一张王牌,每次有别人打不了的硬仗,都有由他主打。

大战四平山之时,罗士信曾和西府赵王李元霸打了个势均力敌。他也是整套书中唯一能和李元霸比力气之人。

第十名:无敌枪王罗松

罗松,字永年,北平王罗艺罗燕超的长子,神枪少保罗成罗公然同父异母的哥哥,隋唐四绝之首。

想当初罗艺落难姜家集,被一位姓姜的员外搭救,不仅学会了一套盖世无双的枪法,还娶了姜家姑娘为妻,生下一个儿子就是罗松。

后来罗艺为了实现心中的抱负,离开了姜家集,随着日后的飞黄腾达,罗艺成了独霸一方的北平王,又娶妻秦氏,才生下了少保罗成。

罗松胯下一匹千里银河驹,掌中一条素白亮银枪,一身武艺要远在他兄弟罗成之上。

当初四平山下一场大战,四猛之首的今世孟贲罗士信和十三杰之首的西府赵王李元霸打了个难分难解。罗士信的大铁枪被李元霸的擂鼓翁金锤紧紧锁住,两人拼尽全力也挣脱不开。

危机时刻,正巧罗松打此经过。

再看罗永年,拍马舞枪来到二人两军阵前,大喝一声如虎啸,银枪一挥鬼神惊,只用一招就分开来了金锤和铁枪,替二人解了围。

这段故事就是著名的“一猛一杰会一绝”。

第十一名:紫面天王雄阔海

雄阔海,为人豪迈,义薄云天,名列隋唐第四条好汉。

他胯下一匹落日黄风兽,掌中一条丈二熟铜棍,有万夫不当之勇。

他本是金顶太行山的总辖大寨主,后来追随了白御王高谈圣。

他与伍云召、伍天锡兄弟二人交情莫逆,号称“海云天三人组”。

十八路反王截杀杨广之时,三人曾合力大战过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扬州城夺魁大会上,雄阔海晚到了一步,他赶到之时大会刚刚结束,靠山王杨林下令落下千斤闸,准备将群雄一举歼灭。

为了救众人脱困,雄阔海力举千斤闸。由于连日来的奔波劳累,再加上一日一夜水米未尽,他苦苦撑了半日后,终因体力不支而惨死在千斤闸下。

生死关头,雄阔海敢于挺身而出,就凭这个舍己救人的精神,雄阔海就是条顶天立地的汉子,是个真真正正的英雄!

第十二名:南阳侯伍云召

伍云召,开隋九老之首忠正太师伍建章之子,隋唐第五条好汉。

他面如紫玉,相貌俊郎,胯下一匹照夜玉狮子,掌中一条九曲亮银枪,杀伐果敢,勇冠三军。

他本是镇守南阳关的大帅,爵位是南阳侯。只因父亲伍建章被隋炀帝杨广所杀,他一怒之下,起兵反隋,自立南阳王。

隋炀帝杨广派四路大军攻打南阳关之时,因堂弟伍天锡救援来迟,伍云召孤立无援,最终兵败。他在平南王韩擒虎的暗自协助下,怀抱幼子杀出一条血路,逃出南阳。

之后,伍云召保了河北凤鸣王李子通,受其重用,官拜兵马大元帅之职。

十八路反王截杀杨广之时,他任前部正印先锋官,和雄阔海、伍天锡合力大战宇文成都,双方大战三百多个回合未分胜负。

扬州武科场夺魁大会上,伍云召代表凤鸣王李子通出战,因未加留意,被高丽国大将左雄的战马没尾驹尾巴击中头部,不幸丧命。

第十三名:双镗无敌伍天锡

伍天锡,南阳侯伍云召的堂弟,隋唐第六条好汉。

此人身高过丈,虎背熊腰,而且黄发红眼,相貌十分凶恶。打起仗来,势如疯虎,悍勇绝伦。

他是陀螺寨的寨主,伍云召南阳关被困之时,曾派人向他求援。他在去救援的路上遇到金顶太行山的大寨主紫面天王雄阔海,两人因为误会,连战数日,后与雄阔海结为兄弟,却因此耽误了救援堂兄的最佳时机。

四平山截杀杨广之时,他曾和雄阔海、伍云召三人合力大战宇文成都。

扬州城夺魁大会之时,他奉靠山王杨林所派,镇守天昌关。只因看铁锤大将梁师泰不顺眼,动手将其打死。

如此一来,可就惹了大祸。

梁师泰是李元霸的开路先锋,李元霸随后赶来,见自己的先锋官被打死,不由勃然大怒,盛怒之下,将伍天锡活活撕为两半。

第十四名:银面韦陀秦用

秦用,秦琼秦叔宝的义子,隋唐四猛之一。在单田芳老爷子的评书《隋唐演义》里面,他是第十条好汉。

他胯下一匹金毛火焰驹,掌中一对人面赤铜锤,力猛锤沉,勇不可当,一身本领远在义父秦琼之上。

想当初瓦口关一场大战,秦琼被突厥大都督红海打得落荒而逃。而秦用一出手,三锤就解决了红海,威震瓦口关。

锤震瓦口关之后,秦用一举成名,被北平王罗艺封为瓦口关守将。

后来十八路反王打进扬州城,秦用因代替义父秦琼去接宇文化及所献出的玉玺,不幸中计,被暗藏在盒子里的毒箭射死。

第十五名:皂袍大将尉迟恭

尉迟恭,字敬德,唐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唐第十七条好汉。

他原本是铁匠出身,后参军入伍,加入了定阳王刘武周的队伍。

刘武周反唐之时,宋金刚挂帅,尉迟恭为前部正印先锋官。

尉迟恭凭着胯下一匹乌云抱月驹,掌中一条十三节水墨钢鞭,战无不取,攻无不克。一日一夜之间,曾创下日抢三关,夜夺八寨的辉煌战绩,打得唐兵唐将望影而逃。

后来秦琼出马,美良川一场大战,和他三鞭换两锏,尉迟恭被秦琼折服,归顺了大唐。

降唐以后,尉迟恭更加卖力,打起仗来勇猛直前,悍不畏死,深受李世民喜爱,故有“单鞭打出李江山”之说。

第十六名:双枪大将定彦平

定彦平,兴隋九老之一,隋唐第十二条好汉。

他胯下一匹银点花斑豹,掌中一对绿沉四尖枪,纵横沙场,所向披靡,人称双枪无敌将。

想当初,他跟随隋文帝杨坚南征北战,屡立战功,被封为定国公,官拜海州兵马大元帅。

后来因为年事已高,又厌倦了官场生涯,于是便辞官不做,告老还乡。

靠山王杨林征讨瓦岗山之时,摆下了一字长蛇阵,极力邀请定彦平来做阵胆。定彦平推辞不过,只得出山。

不想来的路上,遇到义子罗成,被罗成一阵甜言蜜语套取了单枪破双枪的招式,还探听了长蛇阵的要义。

结果不言而喻,不仅长蛇阵被瓦岗军攻破,自己还被义子罗成打伤。老头子心灰意冷之下,出家做了和尚。

第十七名:花刀大帅魏文通

魏文通,靠山王杨林的心腹爱将之一,隋唐第九条好汉。

他是镇守潼关的总兵,胯下一匹九点桃花兽,掌中一口佝偻古月象鼻子大刀,杀伐骁勇,十分厉害,号称“九省花刀帅”。由于他相貌与三国名将关羽关云长颇有几分相似之处,故此又称“赛关爷”。

他这个人虽然圆滑,但对大隋朝却是忠心耿耿,因此深受杨林的器重。

魏文通的人品怎样姑且不说,一身本领真是不凡。潼关城外一场大战,他一口大刀曾杀的秦琼九战九逃,要不是关键时刻有傻兄弟罗士信相救,那么大一个秦叔宝非死在他的手里不可。

关于魏文通的死,各个版本说法不一。《说唐》里面是被勇三郎王伯当射死的,《隋唐演义》里面是被今世孟贲罗士信打死的,而《兴唐传》里面是被罗成扎死的。

据说魏文通死后,一向铁石心肠的靠山王杨林悲痛欲绝,老头子哭的死去活来,可见魏文通在他心里的份量。

第十八名:四宝大将尚师徒

尚师徒,靠山王杨林心腹爱将之一,隋唐第十条好汉。

尚师徒这个人不仅本领大,而且人品忠正,镇守虎牢关多年,深受杨林的喜爱。

他之所以号称四宝大将,就是因为他有四件令人羡慕嫉妒恨的宝贝。

第一件:夜明盔。

头盔之上镶有一颗鸡蛋大的夜明珠,夜晚行军,亮如白昼,别说道路照的见,就连虫蚁之物也能看的清清楚楚。相当于现在的探照灯。

第二件:七星甲。

又叫唐猊铠。据说是用一种罕见的动物皮所制,不仅刀枪难入,而且这铠甲上还有七个鱼鳞一样的铜片,一遇危险,铜片就自动竖起。相当于现在的警报器。

第三件:提炉枪。

全名叫做八宝吸水提炉枪。这条枪重达一百二十斤,锋利无比,而且枪杆上还拴有一个铜砣,关键时刻顺手一甩,这铜砣能当暗器使用。最令人称奇的是这枪杆的末端有一个小孔,只要将枪头插入水中,小孔内就会有水流喷出。相当于现在的抽水泵。

第四件:呼雷豹。

一说“虎类豹”。四宝之中,这是尚师徒最喜爱的一件。这匹马不仅登山涉水,如履平地,更重要的是它还有一种特异功能。它的叫声犹如龙吟虎啸,只要它一嘶叫,别的战马当时就吓得瘫软在地。这可太厉害了,马上作战,战马至关重要,还没动手,你的战马先瘫软了,这仗还怎么打?

尚师徒本身能耐就大,再加上这套现代化的装备,真如同猛虎生翼一般,那是靠山王杨林手中的一张王牌。

他与秦琼数次交手,秦二爷都以失败告终。攻打虎牢关之时,秦琼盗走了他的呼雷豹,把他引出关外。待他再返回去时,不仅虎牢关被攻破,母亲也自尽身亡,他仰天长叹,拔剑自刎。

第十九名:八马将军新文礼

新文礼,靠山王杨林的心腹爱将之一,隋唐第十一条好汉。

他是镇守虹霓关的总兵,胯下一头金睛白毛骆驼,掌中一条四棱铁方朔,打起仗来悍勇绝伦。据说他双臂一晃,有横推八马倒之神力,故此人称“八马将军”。

此人除了武艺高超之外,还擅长用计。他最露脸的一次就是计诱裴元庆。

那银锤太保裴元庆是何等的英雄,就因为中了他的计,被引入庆坠山烈火阵,被活活烧死在里面。

当然了,新文礼计杀裴元庆之后,也没有落下好下场。因为裴元庆之死,彻底激怒了瓦岗山群雄,众人在裴元庆英灵的帮助下,把他剁成了肉泥。

《兴唐传》里面他是自杀的,皆因为他妹妹新月娥看上了勇三郎王伯当,瞒着他要献关投降,他一气之下撞柱而死。

第二十名:金刀殿帅左天成

左天成,靠山王杨林的心腹爱将之一,隋唐第十三条好汉。

他是镇守汜水关的总兵,胯下一匹虎头映日驹,掌中一口金背七星砍山刀,马快刀急,勇不可挡,人称“快马金刀无敌将”。

他纵横疆场多年,东讨辽东,北御突厥,为大隋朝立下汗马功劳,是靠山王杨林的得力爱将,是隋文帝杨坚御口亲封的“金刀殿帅”。

左天成这个人不仅能耐大,而且品行也十分端正。

他领兵多年,一向是大公无私,赏罚分明,从不克扣军饷,从不打骂将士,因此深受手下军兵的拥戴。

瓦岗军攻打汜水关之时,左天成一口金刀连败王伯当、谢映登、尤俊达、王君可、单雄信五人,这瓦岗山五虎将无不叹服。

五虎上将不行,身为瓦岗军兵马大元帅的秦琼上去也白给,他的绝技撒手锏在人家面前根本就玩儿不转。

扬州城夺魁大会上,左天成奉靠山王杨林的命令,把守千斤闸,哪知却遇到了紫面天王雄阔海。左天成虽然厉害,但毕竟不是雄阔海的对手,两人一交手,被雄阔海打死。

第二十一名:勇三郎王伯当

王勇,字伯当,本是大隋朝九省绿林道的南路瓢把子,聚义瓦岗山之后,名列瓦岗军五虎上将之一。

俗话说得好,一个人的名字可以起错,外号绝不会叫错。这话是真有道理。

就拿王伯当来说吧,不愧是人称“勇三郎”,那是真勇。

他胯下一匹千里雪花白,掌中一口雪花滚龙刀,打起仗来悍不畏死,全是拼命的招数。

李密的“金镶玉玺换萧妃”事件发生以后,瓦岗山群雄都纷纷离去,唯有王伯当对李密忠心耿耿。

唐军攻打瓦岗山之时,李世民苦劝王伯当投降,然而王伯当却死保李密,誓不投降。最终,他和李密双双丧命。

李密咎由自取,死不足惜,只是王伯当可惜了。

第二十二名:铁枪大将来护儿

来护儿,济南节度使唐璧的监军官,隋唐第十四条好汉。在单田芳老爷子的评书《隋唐演义》里面,他是四猛之一。

此人生性彪悍,膂力过人,掌中一条大铁枪重达一百五十六斤,号称济南府第一猛将。

他曾和秦琼比试过武艺,秦琼不是其对手。

秦琼等人反山东以后,家人不幸落在了来护儿的手里。其中,就包括今世孟贲罗士信。

他为了请功领赏,欲把秦琼家人押往长安城,由于他一路上不断的折磨罗士信,终于惹怒了傻英雄,罗士信一怒之下,将其打死。

第二十三名:铁锤大将梁师泰

梁师泰,隋唐第十五条好汉。

他本是挂锤庄的庄主,后来被李元霸降服,做了李元霸的马前开路先锋。

他掌中一对镔铁压油锤,十分勇猛,曾两锤打败过赤发灵官单雄信。

在参加扬州城夺魁大会的路上,梁师泰遇到了镇守天昌关的双镗大将伍天锡。

伍天锡因看梁师泰不顺眼,两人发生口角动了手。双镗对双锤,梁师泰不是对手,被伍天锡打死。

随后赶来的李元霸一看自己的先锋官死了,不由的勃然大怒,于是乎李元霸双锤震双镗,手撕伍天锡。

当然了,除了以上我所列举的这二十三人之外,还有许多人物的名气也很大。像“开隋九老”啦,“十八路反王”啦,“瓦岗山五虎八彪”啦,等等等等吧,咱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