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十八条好汉有后人吗,他们的后人武艺如何?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看看大名鼎鼎的隋唐十八条好汉具体都是谁?

他们是:

第一条:西府赵王李元霸;

第二条:天保将军宇文成都;

第三条:银锤太保裴元庆;

第四条:紫面天王雄阔海;

第五条:南阳侯伍云召;

第六条:双镗无敌伍天锡;

第七条:神枪少保罗成;

第八条:靠山王杨林;

第九条:花刀大帅魏文通;

第十条:四宝大将尚师徒;

第十一条:八马将军新文礼;

第十二条:双枪大将定彦平;

第十三条:金刀殿帅左天成;

第十四条:平南王韩擒虎;

第十五条:铁锤大将梁师泰;

第十六条:神拳太保秦琼;

第十七条:皂袍大将尉迟恭;

第十八条:赤发灵官单雄信。

知道了这十八条好汉都是谁以后,再看看他们当中谁有后人,谁没有后人。

当然了,他们具体有没有子女谁也不知道,书中提到过的,有名有姓的咱们就统计,没有提到过的咱们也不能瞎猜,就不统计。根据后传系列的演义小说来看:

第一条好汉李元霸没有子嗣。

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子嗣不详。

第三条好汉裴元庆没有子嗣。

第四条好汉雄阔海子嗣不详。

第五条好汉伍云召有一子,名叫伍登。

第六条好汉伍天锡子嗣不详。

第七条好汉罗成有一子,名叫罗通。

第八条好汉杨林没有子嗣。

第九条好魏文通子嗣不详。

第十条好汉尚师徒有一子,名叫尚山。

第十一条好汉新文礼子嗣不详。

第十二条好汉定彦平子嗣不详。

第十三条好汉左天成子嗣不详。

第十四条好汉韩擒虎子嗣不详。

第十五条好汉梁师泰没有子嗣。

第十条好汉秦琼有一子,名叫秦怀玉。

第十七条好汉尉迟恭有三子,长子名叫尉迟宝林,次子名叫尉迟宝庆,三子名叫尉迟宝怀。

第十八条好汉单雄信有一子,名叫单天长。

通过这么简单一列举,咱们就能看出,这十八条好汉能统计出来的后人其实并没有多少。

也就是伍云召之子伍登,罗成之子罗通,尚师徒之子尚山,秦琼之子秦怀玉,尉迟恭之子尉迟宝林、尉迟宝庆、尉迟宝怀,单雄信之子单天长这八人而已。

最后再说说他们的武艺如何。

常言道:将门虎子。又道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这八人的父亲都是盖世的英雄,他们的本领自然也都错不了。

要是给这八人做一个武艺排名的话,我认为排名如下:

第一名:扫北王罗通。

罗成之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御儿干殿下”,面貌英俊,聪明伶俐。

他胯下一匹追风白龙马,掌中一条五钩神飞亮银枪,马快枪急,勇不可当,一身本领不在他爹之下。

十五岁挂帅扫北,立有大功,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扫北王。

要论武艺之高,作战之勇,在这八个人里面,罗通当属第一名。

第二名:南阳王伍登。

伍云召之子,南阳王朱灿的养子,故此他是一人两姓,又名朱伍登。

想当初南阳城被困,伍云召怀抱幼子杀出一条血路,怀中幼子就是伍登。闯出重围以后,伍云召为了安全起见,把幼子托付给朱灿。

后来朱灿自立南阳王,立伍登为太子。锁五龙朱灿身亡以后,伍登继任南阳王。

他胯下一匹千里雪花白,掌中一条丈八蛇矛枪,颇有当年伍云召的风范。

第三名:东床驸马秦怀玉。

秦琼之子,银屏公主的丈夫,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婿。

秦怀玉的性格随他父亲,为人谦和稳重,有长者之风。他的武功深得父亲真传,胯下一匹曜日金龙驹,掌中一对瓦面金装锏,一身本领不在罗通之下。

薛仁贵征东之时,他曾挂孝杀四门,锏打盖苏文,名震辽东。

第四名:小灵官单天长。

赤发灵官单雄信之子。

他胯下一匹黄风烈火驹,掌中一条金顶枣阳槊,勇猛过人。

他心痛父亲之死,一心想找罗成的后人报仇。占据卧虎山之时,曾和罗通大战一百多个回合不落下风。后来经过程咬金的劝导,和罗通化敌为友,保了大唐。

第五名:塞北一只虎尉迟宝林。

尉迟恭的长子,是尉迟恭的结发妻子梅秀英所生。只因未出生前母亲被北国大将刘国珍掳走,他曾误认刘国珍为父。

他胯下一匹千里一丈青,掌中一条十二节水磨钢鞭,十分骁勇。他爹尉迟恭的钢鞭十三节,他手里这条十二节。

白良关前一场大战,他连擒唐朝三员大将,与生父尉迟恭斗了三天不分胜负。

后来他母亲告诉了他的身世,这才和尉迟恭双鞭相会,父子相认。

第六名:花枪太保尚山。

四宝大将尚师徒之子,神拳太保秦琼的义子。

虎牢关前尚师徒拔剑自刎,临死前把幼子尚山托付给秦琼。秦琼收养以后,改名为秦山,教给他练文习武,视如己出。故此这秦山文武双全,胯下一匹望月银龙驹,掌中一条镔铁点钢枪,一身本领不在他哥哥秦怀玉之下。

第七名:黑面太岁尉迟宝庆。

尉迟恭的次子,是尉迟恭黑白二夫人之一的黑夫人所生。

爹黑娘黑这儿子自然也更黑,这尉迟宝庆从小就生得虎头虎脑,深受尉迟恭的喜爱。

他打仗的装备跟他爹一样,也是胯下乌骓马,掌中蛇矛枪,后背斜背着打将钢鞭。他的本领虽然比不了他爹和他哥哥,但也绝非常人能比,称得上是唐朝阵营第一排的上将。

第八名:小煞神尉迟宝怀。

尉迟恭的三子,是尉迟恭黑白二夫人之一的白夫人所生。

这尉迟宝怀的性格十分随他爹,脾气急躁,行如烈火。胯下一匹独角黑云兽,掌中一条虎头錾金枪,一身本领跟他二哥尉迟宝庆不相上下。

隋唐十八条好汉有后人吗,他们的后人武艺如何?

我们首先要弄清,隋唐类的文学作品中存在武艺排名的有三部,一部是单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后改名《瓦岗英雄》;一部是陈荫荣的评书《兴唐传》;一部是古白话小说《说唐全传》。这其中《隋唐演义》是十三杰,《兴唐传》是十六杰,只有《说唐全传》是十八条好汉。所以,我们需要以《说唐全传》为依托进行分析,而后人的故事自然也要以与《说唐全传》相衔接的《说唐后传》为参考依据。

之所以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不同文学作品对排名以及人物设定是不同的,所以在武评开始之前需要先确定出处,避免混搭解读,误人子弟。

《说唐全传》中的十八条好汉

书中虽然有十八好汉的设定,但是只点出了其中的十二位,排名十二至十五以及第十七位空缺,另外第十的人选存在争议。

首先是第一条好汉李元霸,上界金翅大鹏临凡,李渊四子,有四象不过之力,捻铁如泥,一对大锤八百斤重。

李元霸对其他人有碾压性的优势,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三次在其手中一招败北,差距就像超蓝孙悟空和克林一样大,根本不在一个次元。另外,李元霸在紫金山曾以一己之力打死反王联军一百二十万,所以对他而言,无论是排名天下第二、第三的高手还是普通士兵,基本没有区别。

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雷声普化天尊临凡,使一杆镏金镋,前期二百斤,中期三百二十斤,最后四百斤。一度所向无敌,因此被封为无敌大将军,也叫天保将军。曾经在四明山独战排名四五六的海云锡三将一日,最终取胜。

第三条好汉裴元庆,上界巡天都太保八臂哪吒临凡,使三百斤一对银锤。有人说裴元庆的锤是一个三百斤,一对六百斤,这点不对。书中借宇文化及的口曾介绍过裴元庆,讲明一对银锤三百斤重。

裴元庆的战绩要好过宇文成都,抛开趁宇文成都力竭将其一锤打昏外,面对李元霸裴元庆连接三锤败走,远远好过宇文成都连一招都接不住,甚至被空手夺白刃,所以个人对二三的排序一直不太认可。

排名第四到第六的分别是雄阔海、伍云召和伍天锡,三人都不是神祇临凡,或者说书中没有交代,而且由于属于配角甚至大龙套,所以作者对他们的设定比较敷衍。雄阔海号称有万斤之力,使的一对钢斧却只有一百六十斤;伍云召使一条梨花枪,名字却叫“丈八蛇矛”,同样一百六十斤;伍天锡的身份是伍云召的族弟,这里和评书相反,另外武艺排名也相反。他的武器是一杆混金镋,重量超过二百斤。

虽然一百六、二百这样的兵器分量在其他书中已经是天花板一样的存在了,但是在内容夸张的《说唐》中多少有些配不上他们的高排位,太轻了。

第七条好汉罗成,白虎星临凡,使丈八滚云枪,重二百四十斤。一生只在紫金山败给过李元霸一次,同时由于排名前六的大将去世较早,所以在后期罗成一度天下无敌,并且优势巨大,与秦琼不相伯仲的尉迟恭连罗成三两枪都接不住。另外,与单雄信的一世争斗也引发了后来的两世恩仇,是本书的一条重要分线。

第八条好汉杨林,计都星临凡,使一对虬龙棒,一百五十斤一根。杨林“皇叔”这个身份可以说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然而在《说唐》开篇的设定中,杨林的哥哥是杨忠,在杨忠死后辅佐侄子杨坚,也就说,杨林是杨坚的叔叔,杨广的叔爷爷。

第九条好汉魏文通,号称“赛关爷”,使大刀,没有交代重量。笔墨比较少,武艺碾压秦琼、单雄信等人。

第十条好汉存在一定争议,尚师徒和新文礼都有可能是。因为书中提到过尚师徒是第十条好汉,可是又说魏文通死后新文礼第九,相互矛盾。

在二将之后的十二到十五,书中出现了空缺,而第十六条好汉就是主角秦叔宝。秦琼是上界左天蓬临凡,前期被各种吊打,后来患了痨病,不过大将死伤殆尽,叔宝反而天下无敌。

很多朋友认为尉迟恭是第十七条好汉,我也认为很合理,但是书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所以我们不计算在内,于是便到了最后一位——第十八条好汉单雄信。单雄信是青龙星临凡,然而在武斗中几乎没赢过,更是被同为四象的白虎星君罗成吊打,最后在刑场上因大骂罗成将其激怒,被一剑砍成两段。

以上便是书中提到的十八好汉中的十二位,我们再来看看他们后人实力如何。

十八好汉的后人们

首先需要说明,这十二员大将中李元霸、裴元庆年不及弱冠,还没成家,所以没有子嗣;宇文成都、雄阔海、伍天锡、魏文通按照年纪应该有后人,不过没有提到;靠山王杨林无子,不然也不至于认那么多干儿子,甚至想过让秦琼继承爵位;新文礼死了之后,他的妻子曾经出场,被色中饿鬼王伯当生擒,原本王伯当想那个什么,但是被程咬金趁其不备把女人杀了(这里与评书不同),结合前后剧情看新文礼也没有后人;尚师徒倒是有一子,死前托孤秦琼,不过在《说唐后传》各家爵主大显神威时并没有出场,所以不进行讨论。

那么排除了上面数位大将外,书中有后并且继续征战沙场的只剩下伍云召之子伍登、罗成之子罗通、秦琼之子秦怀玉、单雄信之子单天长。我们就来对四员小将的武艺进行一下比对。

四小将武艺排序

第一位:罗通

《说唐后传》前半部分主要讲罗通扫北,后半部分为薛仁贵征东。罗通在小字辈中年纪很小,但武艺高强,在大唐众家爵主中属于超然的存在。

校场争夺元帅,四个回合就打得秦怀玉认输。扫北时,五六合击败秦怀玉的铁雷银牙与罗通大战三天不分胜负,但是不敢追击诈败的罗通,怕被回马枪挑了。

另外,拥有传奇经历获得九牛二虎一龙之力的后传主角薛仁贵与盖苏文大战一百四十八合才取胜,而力杀四门之后的秦怀玉能挡住盖苏文半日,间接对比看罗通还要强过薛仁贵。

不过由于后传整体水平比较落后,即便罗通能排进前五,但充其量不过前传魏文通、尚师徒左右的水平,达不到杨林的高度。

第二位:伍登

伍登在前传后段出场,参与了所谓的“后五龙会”。当初伍云召南阳突围时,伍登尚在襁褓,为了避免孩子与自己葬身乱军之中,于是托付给了朱灿。后来伍云召投奔了表哥李子通,任兵马大元帅,年幼的伍登千里寻父,与父亲度过了七八年光景。扬州武举战,伍云召被左雄没尾驹的尾巴打碎头颅而亡,伍登又去了南阳,投奔养父朱灿。

五龙会朱灿在枷锁山被罗成生擒,一同被擒的还有窦建德、王世充、高谈圣和孟海公。窦建德死后,刘黑闼承其位,并邀请了徐元朗、唐壁、沈法兴以及伍登组成“后五龙会”与唐军作战。伍登先后与尉迟恭、秦叔宝酣战不分胜负,但天命终究在唐,最终伍登在得到秦琼永镇南阳的保证后归顺了李世民,成为十八路反王中唯一一位善终者。

论武艺,伍登与尉迟恭几乎没有差别,约等于带了三分病的秦琼。后传中老年秦叔宝三十合不敌左车轮,而书中交代生力的罗通本事与左车轮仿佛。假设伍登在后期持续进步,或许有可能达到少年罗通的程度,不过这毕竟是猜测。从书中两人展现出的实力看,罗通要胜过伍登一筹。

第三位:秦怀玉

秦怀玉是大唐官二代中的第三高手(第一是罗仁),不过前期表现的很糟糕,被罗通、铁雷银牙、铁雷八宝虐得够呛,不过对战盖苏文表现的倒是不错。整体来说与老年尉迟恭、尉迟恭的长子尉迟宝林伯仲之间。

后来得到父亲的四宝(其实是尚师徒的),感觉实力有所上升,对比前传水平高于单雄信,不如秦琼和尉迟恭。

第四位:单天长

单天长这个人物出现的像个笑话。罗通扫北时阴差阳错的和占山为王的单天长一伙打了起来,由于当初单雄信死于罗成之手,所以一心为父报仇的单天长准备让罗通“父债子偿”,结果完全不是对手,被轻轻松松生擒了。

之后,单天长接受了罗通的招降,打算留在唐军伺机报仇,罗通一眼看破了单天长的心思,于是命其为先锋,免得他留在中军瞎搅和。伏笔埋下了,原本以为会来一场二世“罗单斗”,结果单天长碰上了铁雷银牙,直接就被打挂了。既然如此,单天长出现的作用是什么呢?

所以,就武艺而言,单天长就是个战五渣,毫无争议。不过在单老的评书中单天长实力倒不俗,曾生擒了老年的尉迟恭,不过这和《说唐》没什么关系。

《说唐全传》和评书在很多内容上大相径庭,人物、人设也不尽相同。开篇说过,符合十八好汉的只有《说唐全传》,所以没有理由以评书为依托进行分析解读,也希望大家不要混淆。

隋唐十八条好汉有后人吗,他们的后人武艺如何?

第五条好汉伍云尚有一子叫伍登,

第七条好汉罗成有一子叫罗通,

第十条好汉尚师徒有一子叫尚山,

第十六条好汉秦琼有一子叫秦怀玉,

第十七条好汉尉迟恭有三子,尉迟宝林,尉迟宝庆,尉迟宝怀,

第十八条好汉单雄信有一子叫单天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