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唐全传》中瓦岗(西魏)实力如何,猛将该如何排名?

在古典小说《说唐全传》中,瓦岗势力分前后两期,前期为“大魔国”,国主为程咬金,称“混世魔王”;后期为“西魏”,国主为李密,称“西魏王”。

大魔国的建立充满了偶然性,也比较突然,虽然实力强大,但更像个草台班子,内部乱七八糟,毕竟程咬金就是个混不吝,也不是个做“主公”的料。后期李密颇有才能,瓦岗也开始像一个政权,可惜李密不争气,加上瓦岗诸将对李密缺少归属感,所以最终西魏四分五裂,被王世充趁机攻灭。

瓦岗猛将如云,除了参与大反山东的贾柳店结拜的众兄弟,还有不少后来加入的。由于人物众多,所以我们只选取其中最强、最具代表性的几位,和大家逐一进行介绍。

裴元庆

瓦岗“天保将军”,巡天都太保八臂哪吒临凡,大隋朝第三条好汉,使三百斤一对银锤,虽然年幼,却有万夫不当之勇,在遇到李元霸之前,未逢一败。

很多人认为裴元庆的锤是三百斤一个,一对是六百斤,实则不然。

这元庆虽只得十多岁,他用的两柄锤有五升斗大,重三百斤,从未相遇敌手。

我觉得只要理解能力没问题,就应该能看懂,三百斤是一对锤的重量。

其实我一直认为裴元庆才是李元霸之下的武力天花板,号称“天下第二”的宇文成都是≤裴元庆的。说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说,宇文成都败给裴元庆是因为和海云锡大战了一天,已经接近力竭。没错,所以我从来没想过拿这个说事,我想说的是通过李元霸的间接对比。宇文成都三次被李元霸一招击败,甚至有一次被空手夺白刃。而裴元庆能接住三锤,是普天之下唯一一个,连李元霸对此都盛赞不已。

有人说裴元庆只是力量比宇文成都大,技术远远不如,所以综合实力还是宇文成都更强。但是通读全书也没看到哪里说宇文成都技艺出众,所以这样的说法无疑是一种苍白的“强辩”,小说武评,战绩为先,从这点讲裴元庆好过宇文成都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了,无论是否强过宇文成都,裴元庆瓦岗第一将的身份是无人能撼动的。

罗成

大破铜旗阵后加入瓦岗,补邱瑞的缺为“五虎大将”之一。白虎星临凡,大隋朝第七条好汉,使二百四十斤丈八滚云枪,七岁能打猛虎、破番兵,威震外邦。

罗成的排名,个人觉得也不妥。他和排名在其上的海云锡没有交过手,也没有间接的战绩可以做比对。不过罗家枪在书中是很高的武艺,论技术罗成应该不虚三人,而第四雄阔海一对钢斧一百六十斤,第五伍云召的丈八蛇矛也是一百六十斤,第六伍天锡的混金镋二百斤,这样看来,似乎罗成的力量也不逊色于三人,也就是说,起码表面看来,罗成在技术和力量上对比海云锡三将都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为何会排在三将之后呢?

很多人认为罗成和杨林武艺属于一个档次,原因就是在破长蛇阵时,二人一度打得有来有回,不分胜负。关于这一点。我不敢苟同。

杨林举棒相迎,大战十余个回合,杨林只战得平手。

只战得平手,说明杨林拼尽全力最多也只能战平,而且十余合不败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伍云召对战韩擒虎也打了十合,那么第九合时也是不分胜负,所以以此认为杨林实力和罗成伯仲之间有些欠妥。另外,同样是对战程咬金,罗成比杨林要高明得多。

罗成看见大怒,一马冲来,摇枪便刺。咬金躲过枪,当的就是一斧。罗成拦开斧,耍的一枪,正中咬金左臂,叫声:“啊唷。”方回得马要走,不提防耍一响,左腿上又中了一枪,大叫一声:“风紧,风紧哩!”

不分皂白,举宣花斧照杨林头上劈来。杨林大怒,把囚龙棒一架,咣的又是一斧,当当当一连三斧,把一个老大王砍得盔甲歪斜。“好厉害的响马,怪不得前番失了王杠。”

不过就像裴元庆和宇文成都的对比一样,无论罗成是否强过海云锡,是否与杨林同档次,都不影响他瓦岗第二高手的地位。

之所以介绍裴元庆、罗成时说了很多看似无关的话,主要是因为这二位的实力远远强过其他人,随便哪个都能打剩下的所有人联手,对比起来没什么意义。

邱瑞

“五虎大将”之一,是被很多人忽视的一个人物。在《说唐》中没有邱瑞是秦琼姨夫的狗血设定,在征讨瓦岗时,邱瑞曾和秦琼展开了一场龙争虎斗,最终平局收场。

叔宝把枪一架,两人搭上手好杀,大战了四十回合,不分胜负……正战之间,邱瑞把鞭两条并为一条,打将下来。叔宝举枪往上迎,把两条鞭架住,趁此把枪往后一拖,将邱瑞的马拖近,叔宝双手一把扯住了邱瑞的甲带,要提过马来。那时节,邱瑞若把双鞭再举打将下来,这叔宝岂不被他打死么?幸亏邱瑞见叔宝扯住甲带,心中慌了,却把鞭放下,一把捧住了叔宝的头。

能和巅峰的秦琼打得五五开,甚至还差点要了秦琼的性命,可以说邱瑞应该在十八好汉空缺的五个位置中占据一个席位。而在归降瓦岗之后,邱瑞也凭借精湛的武艺成为了五虎大将之一。

秦叔宝

“五虎大将”之一,左天篷大帅星临凡,名气很大,不过由于前期高手众多,所以被很多人血虐过,挡不住杨林三两棒,最多一次拼死也只挡住魏文通十五刀,北平府演武更是连罗成一枪都接不住。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秦琼在瓦岗寨的武力地位,由于裴元庆、罗成和邱瑞都是后加入的,所以秦琼是创业期的武力天花板。后期随着各路高手相继陨落,秦琼虽然患了痨病,却隐隐成了天下第一高手,能与之比肩的只有尉迟恭和伍云召之子伍登。

程咬金

原为大魔国“混世魔王”,有三年君主之命,三年到了后抽风似的死活要让位,正巧李密因误杀杨素被杨玄感押赴江都途径瓦岗,程咬金斧劈杨玄感,让位李密,被封为“五虎大将”之一。另外,程咬金是土德星君临凡,有遇土不死的特殊能力。

程咬金原本只有一身蛮力,不会武艺,尤俊达教了好几天也教不会。后得神仙梦中传授“三十六路天罡斧法”,可惜只有前三招有威力。

凭借三斧子,程咬金在成名前战绩十分出色,曾两斧击败单雄信,三斧令杨林险些遮拦不住。纵观全书与程咬金交过手的大将,只有三个无视“三板斧”,一位是裴元庆,一位是罗成,一位是琉球国太子、日本国驸马鳌鱼,这三位都是在程咬金三斧子没砍完就将其击败。

后期老程名满天下,世人皆知他只有三斧子的本事,所以只要死命顶过去,基本都能赢过他,当然了,这也需要一定实力,不然一斧也接不住。

程咬金自带福将体质,一直活到《薛刚反唐》,在武则天被逼还位李唐后,中宗下旨重开薛家的铁丘坟,时年一百二十八岁的程咬金与已是半仙之体的樊梨花诉说生平过往,从贩私盐到定瓦岗,从扶保李世民到开创大唐盛世,直至亲眼目睹重开铁丘坟,一生已无憾事,遂大笑三声,坐在椅子上不动了……

单雄信

“五虎大将”之一,青龙星临凡,天下第十八条好汉,使一杆金钉枣阳槊,曾是绿林总瓢把子。

说起单雄信,就多少有些“意难平”,义薄云天的单通由于与李唐有仇,最终与昔日兄弟站到了对立面,接着被秦琼“闪”,被徐茂公“坑”,最终被罗成“擒斩”,不得不承受“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无奈。

就武艺而言,单雄信的天下第十八多少有些水,战绩比他好的很多,而且除了大反山东在黄泥岗断后杀了不少朝廷“杂鱼”之外,几乎没赢过。当然,单雄信也倒霉,对战过的几乎都是武艺在他之上的。

很多人看到罗成擒斩单雄信,一定会提出质疑,因为在多数人印象中,擒斩单雄信的是尉迟恭。其实那是改写版《说唐》中的内容,在原本正是因为罗成背义忘恩,杀了单雄信,彻底点燃了青龙的怨恨之火,以致之后青龙两次转世与李唐作对,并引发了青龙、白虎之间的三世争斗——单雄信与罗成、盖苏文与薛仁贵、安禄山与郭子仪。

不少朋友说苏宝同或者杨蕃也是青龙转世,网上还有“青龙四转世,白虎三保唐”的说法。《薛丁山征西》中明确指出杨蕃是五鬼星转世,而苏宝同为青龙不知出处在何处,总之我没有在原著中看到过。

王伯当

五虎大将之一,使一杆银戟。王伯当的武斗本事很普通,扬州武举战被名不见经传的铁木金三合就给打败了,不过他的神射功夫天下无双。大反山东时一张弓堵住唐壁府门,延误了官军对贾柳店兄弟的追击,之后接应秦琼和单雄信,连发两箭射穿了魏文通的双手,将其惊走。

杨林被罗成破了长蛇阵,负伤而走后,保举魏文通接替他征讨瓦岗,结果魏文通在追杀秦琼时再度遇见了王伯当,被射中咽喉而死。

不少朋友的印象中,瓦岗擅射的是谢映登,这主要是因为现代评书和《说唐》的设定不同。


瓦岗能拿得出手的大将其实只有上述七人,其余七彪、八猛、十二骑更像是凑数的,而大家熟知的罗士信、秦用等人并没有在《说唐》中出场,希望大家不要混淆。

《说唐全传》中瓦岗(西魏)实力如何,猛将该如何排名?

在《说唐》这套书中,瓦岗山的势力大概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金钱豹翟让统治的时候。

这个时候的瓦岗军总共也就一万来人,兵不太强马也不太壮,就是一股普通的绿林响马。

由于没成多大的气候儿,朝廷也没怎么拿他们当回事儿。

第二个时期是混世魔王程咬金统治的时候。

此时的瓦岗军可了不得,不仅兵强马壮,声势浩大,而且还创建了自己的政权。

国号“大魔”,程咬金自称“混世魔王,大德天子”。魏征为“丞相”,秦琼为“元帅”,徐茂公为“军师”,单雄信、王君可、王伯当、谢映登、尤俊达为“五虎上将”。

如此一来,就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屡次派兵来征缴,可每一次都以失败而告终。

第三个时期是西魏王李密统治的时候。

程咬金让位给李密以后,“大魔国”改成了“西魏国”,“混世魔王”也改成了“西魏王”。

李密本是隋朝的蒲山公,要讲治国安邦的能力,肯定要比老程强的多。但他不是贾柳楼的结义弟兄,而是人品还有问题,故此很多人对他不太买账。

尤其是“金镶玉玺换萧妃”事件以后,由于李密的贪淫好色,最终导致了岗山散将。

在这三个时期里面,要问哪个是瓦岗山实力最强、名望最大的时期?毫无疑问,肯定是混世魔王程咬金统治的第二个时期。

这个时期的瓦岗山,兵马不下十几万,战将能有上百员,无论是实力还是名望,都已达到顶峰。

要不然十八路反王截杀杨广的时候,众家反王能推举混世魔王程咬金为十八国的总盟主吗?

这总盟主之位可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那得凭实力说话!

十八路反王都是什么人?他们是:

第一路:大魔国混世魔王,程咬金;第二路:河北凤鸣王,李子通;第三路:相州白御王,高谈圣;第四路:曹州宋义王,孟海公;第五路、明州王,张金称;第六路:南阳王,朱灿;第七路:淮安王,铁木尔;第八路:沙陀王,罗可汗;第九路:荆州王,雷大鹏;第十路:甘肃王,谢天豹;第十一路:江陵梁王,萧铣;第十二路:西秦霸王,薛举;第十三路:兖州鲁王,徐圆朗;第十四路:冀州王,高士达;第十五路:江南王,沈法兴;第十六路:大梁王,李轨;第十七路:济南王,唐壁;第十八路:知世王,王薄。

好家伙,这些人有一个是善茬儿吗?哪个不是眼高于顶,不可一世?哪个不是人多势众,手握重兵?

能让这些人拱手臣服,瓦岗山的实力可见一斑。

至于瓦岗山的猛将们该如何排名,我认为排名如下:第一名:银锤太保裴元庆。

裴元庆,山马关总兵裴仁基的三儿子,混世魔王程咬金的小舅子,隋唐第三条好汉。

他胯下一匹抓地飞虎驹,掌中一对八楞梅花亮银锤,年纪虽幼,却是力大无穷,异常勇猛。

他曾两次打得宇文成都抱鞍吐血,也是唯一敢硬接李元霸三锤之人。

岗山诸将当中,要论勇猛善战,裴元庆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第二名:神枪少保罗成。

罗成,北平王罗艺罗燕超之子,隋唐第七条好汉。

他胯下追风小白龙(又名闪电白龙驹),掌中一条五钩神飞亮银枪,枪法精绝,神出鬼没。

由于他容貌俊美,不苟言笑,人称“冷面寒枪俏罗成”。又因为他面如冠玉,心狠手辣,还有一个“玉面阎君”的绰号。

罗成不仅武艺绝伦,而且熟读兵书战册,曾指挥着大破一字长蛇阵,大破铜旗阵,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帅才。

第三名:昌平王,邱瑞。

邱瑞,字梦龙,秦琼的姨夫,兴隋九老之一。

他胯下日月逍遥马,掌中一条望月银龙枪,能征善战,屡立战功,是隋文帝杨坚十分看重之人。

“七煞反长安”之时,他救下了外甥秦琼等人。后来他倒反隋炀帝,投靠了瓦岗山,被封为“福寿王”。

大战虎牢关之时,他因劝降徒弟尚师徒不成,一怒之下,撞石柱而亡。

第四名:神拳太保秦琼。

秦琼,字叔宝,瓦岗军的兵马大元帅,隋唐第十六条好汉。

他胯下黄骠透骨龙(俗称黄骠马),掌中一对瓦面金装锏,马跨黄河两岸,锏打三洲六府,横扫一百单八县,威震山东半边天。

秦琼这个人宅心仁厚,义薄云天,不仅是三军主帅,也是瓦岗山的定山石,更是全军将士的主心骨。

第五名:赤发灵官单雄信。

单通,字雄信,大隋朝九省绿林道的总瓢把子,瓦岗军五虎上将之首。

他性如烈火,为人豪迈,胯下风雷烈焰马,掌中一条金钉枣阳槊,骁勇善战,杀法果敢。

第六名:大刀王君可。

王宣,字君可,大隋朝九省绿林道北路飘把子,瓦岗军五虎上将之一。

他红面长须,凤眼蚕眉,相貌与三国时期的蜀汉大将关羽关云长颇有相似之处。再加上他胯下一匹赤兔胭脂红(简称赤兔马),掌中一口青龙偃月刀,马快刀急,十分英勇,人称“小关公”。

第七名:勇三郎王伯当。

王勇,字伯当,大隋朝九省绿林道南路瓢把子,瓦岗军五虎上将之一。

他胯下一匹千里雪花白,掌中一口金背砍山刀,打起仗来悍不畏死,全是拼命的招数,真对得起“勇三郎”这个外号。

第八名:神射手谢映登。

谢科,字映登,大隋朝九省绿林道西路瓢把子,瓦岗军五虎上将之一。

他胯下白龙驹,掌中乌金枪,背后震天弓,腰挂雕翎箭。他枪法了得,箭术更是厉害,几乎百发百中,故此得有“神射手”之名。

岗山散将以后,他看破红尘,跟随叔叔谢弘在钟南山三清观做了道士,据说后来还羽化登仙了。

第九名:铁面判官尤俊达。

尤通,字俊达,大隋朝九省绿林道东路飘把子,瓦岗军五虎上将之一。

他胯下一匹嘶风乌龙驹,掌中一条五股托天烈焰叉,也是瓦岗军中有名的勇将。他本领不小,胆子更大,想当初小孤山截皇杠就是他指使程咬金干的。敢把靠山王杨林的四十八万两国币帑银抢劫一空,就凭这份胆量一般人吓死也不敢干。

第十名:混世魔王程咬金。

程咬金,大魔国的大德天子,混世魔王。

老程这一辈子可太风光了,小孤山截皇杠,三斧子定瓦岗,独下扬州城,五花棒打死杨广,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足够震惊当世。

他胯下大肚子蝈蝈红(又名卷毛狮子兽),掌中一柄八卦开山宣花斧,虽然只会三招,但就凭着这三招硬是吃了一辈子。

按说以程咬金的本领,排在第十名有点儿委屈,因为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可要比尤俊达和谢映登强。但老程打仗一向是赢生不赢熟,对付生人他那三斧子可厉害了,然而在熟人面前却玩儿不转。

岗山诸将都是熟人,故此只能委屈老程一下,把他排在第十名。

《说唐全传》中瓦岗(西魏)实力如何,猛将该如何排名?

说唐全传中瓦岗也是西魏政权实力曾显赫一时,后因李密的无才无德最终葬送了瓦岗寨,也断送了他的西魏政权。瓦岗猛将依实力排名如下,分别是:裴元庆,罗成、邱瑞、秦叔宝、单雄信、王伯当、程咬金、尤俊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