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人口为什么那么少?
蒙古国现在人口少最根本的原因是它独立时人口基数少,蒙古事实上独立时人口只有40万,到现在的近300万。已经大大增加了,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蒙古国独立之前人口为什么少。首先,蒙古高原上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历史上人口本来比较少。古代的游牧政权之所以可以拥有几十万骑兵,是因为古代游牧民族几乎全民皆兵。可见蒙古高原人口历来就不多。此外,蒙古地区在清王朝建立后,人口似乎和西藏一样停止增长。主要原因是喇嘛教的影响,当时贫苦民众没有出路,只能把孩子送到寺庙去,这样生育率大大下降。
蒙古国人口为什么那么少?
这要归功于满清的对蒙“计划生育”政策了。它规定:一户蒙古人家,除长子可以娶妻生子外,其他的兄弟都必须信奉黄教(即藏传佛教),信奉了黄教之后就不能再娶妻生子了,满清的走狗---蒙古王公对这一政策表示大力支持,导致内外蒙古人口越来越少,直到解放后内蒙古才终于废除了这个制度,中国蒙古族人口才得以增加,而外蒙古王公为了顺利地统治外蒙古,大致上延续了这一制度,这才导致外蒙古人口越来越少。对,就是这样!
蒙古国人口为什么那么少?
1918年,外蒙古的人口是64.75万,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在2018年达到了317万,增加了近4倍,可见这些年蒙古的人口增长速度并不低。
说到蒙古国的人口,就要把时间回推到1636年,这一年皇太极收服了蒙古察哈尔部,基本把现如今内蒙古纳入了清朝版图。之后的60年间,清朝一直在跟其他没有投降的蒙古诸部作战,直到1697年才征服漠北,并将收服了此地的蒙古喀尔喀部。
与察哈尔部早年就从龙入关不同,喀尔喀部投靠清朝的时间更晚,所以后者在清朝统治者那里的地位上也更低。从1733年开始,清朝将蒙古察哈尔部和蒙古喀尔喀部分别称为内外蒙古,外蒙古由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大致的范围就包括今天的蒙古国地区。
清朝初年,为了巩固自己的后方,于是大量跟蒙古人通婚,通过这种方式来笼络蒙古上层王公。即使是满蒙一家亲了,但是清朝的皇帝并不敢松懈,时刻担心蒙古会抄了自己的后路,于是满清一方面禁止汉人移民外蒙古,一方面想办法控制蒙古的人口。
从1578年以后,蒙古各部就将藏传佛教引入,并要求全民信仰,这种做法也延续到了清朝时期。清政府强化了藏传佛教制度,要求男丁多于两个的蒙古家庭,至少出一人到寺庙当喇嘛,而且清朝还鼓励修建喇嘛庙,大量供养这些不事生产的僧人。
在军事上,蒙古诸部由清朝的驻军来控制,而经济上这些部落又被限制跟内地的汉人来往,致使很多牧民生活贫困,难以大量繁衍人口。这一系列的措施,导致在清朝两百多年间,草原蒙古的人口并没有增长,甚至外蒙古的人口还有减少的趋势。
实际上到了1911年,外蒙古的土地上就有700多座大大小小的寺庙,这些庙里供养着超过11.5万名僧人,占当时外蒙古人口的21%。随着清朝的倒台,蒙古也在俄国的唆使下独立,并将民国的驻军赶走,之后在1946年得到了国民政府的承认。
当然蒙古虽然脱离了民国,但仍然摆脱不了被控制的命运,只是从大清换成了沙俄和苏联而已。1920年代末期开始,伴随着苏联大清洗的脚步,蒙古也有样学样,开始大量捣毁佛教寺院,并杀害了很多僧侣,导致三万多人丧生,几乎占蒙古人口的5%。
而且苏联也不愿意看到蒙古国人口太多,当时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一些蒙古人,他们也想要移民蒙古国,结果都被斯大林阻止。苏联的想法是,蒙古国的土地很重要,是保证苏联西伯利亚安全的战略缓冲,至于该国的蒙古人,那就另说了。
在冷战时期,蒙古国一直是苏联的卫星国,驻扎着大量的苏联军队,而蒙古也从教育和文化层面,进一步被俄化,甚至语言都改成了斯拉夫文字。不过有了苏联的帮助,蒙古国的经济一度还是不错的,其人均GDP在1989年,就达到了1340美元。
而且独立以后,蒙古国的人口也开始迅速恢复,到苏联解体前夕,人口已经突破了两百万。然而失去依靠后,蒙古国经济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人均GDP在1993年降到了230美元,这导致蒙古国的生育率从1990年的4.5%,逐步降到了1999年的2.3%。
到2005年以后,蒙古国找到了另外的一条发家致富之路,那就是卖资源,因为蒙古有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随着蒙古国的人均GDP一路走高,并在2012年达到了4366美元的最高值,该国的生育率也一路飙升,近十年来都维持在3%以上。
但蒙古国毕竟底子薄,基本上没有啥工业,国内也只有首都乌兰巴托这个大城市,几乎聚集了蒙古国一半的人口,各区域发展很不均衡。没有大量的工业,就无法承载更多的人口,大量的蒙古人只能从事相对低端的畜牧业,反过来会制约人口的增长。
而且近些年来,蒙古国掉入了资源陷阱,经济发展也遇到了瓶颈,还出现了多次排斥外资的非正常活动,让蒙古国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随着人口的增长,蒙古国过度依赖畜牧业,导致其国内草场也进一步退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危机。
虽然在过去的一百年,蒙古国的人口有了数倍的增长,但是终究因为该国的人口基数过小,到现如今也只有300万出头,跟156万平方米的国土相比,确实是地广人稀。但是考虑到这一区域,在历史上就很贫瘠,并没有太多人口,就可以理解了。
总结看来,蒙古国人口少的原因,首先是历史上清朝和后来的苏联,在该地区的政策起到了作用,导致蒙古国人口增长缓慢。而在人口基数低的前提下,蒙古国从1918年的64.75万增长到300万都花了百年时间,未来破千万肯定也要几十年,甚至会更久。
其次是蒙古自身条件也有限,虽然蒙古国地盘虽大,但大部分是戈壁沙漠,并不能转化为有效耕地,也无法承载太多人口。蒙古国早年与内地脱节,其发展程度一直低于内地,没有健康的经济规模,自然也反过来制约了人口的发展。
再次是蒙古国独立后,就一直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因为长期排斥外来民族,这里蒙古族占总人口的96%。由于缺乏了外来的移民,无法短时间内补充人口,凭借着蒙古国的人口基数,估计还要努力几十年,才能摆脱人口密度最小国家的称号。
蒙古国人口为什么那么少?
蒙古国表示,人多了养不活,我也很无奈啊!
众所周知,蒙古国是出了名的地广人稀。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上,仅仅只有300多万人,人口密度只有2.1人每平方公里,属于全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那一批国家。
要知道,我们时长吐槽地广人稀的加拿大,人口密度都有达到了4.2人每平方公里,是蒙古国的两倍。
事实上,蒙古国的人口之所以这么少,主要还是地理位置的问题。
一直以来,蒙古国都被认为世界上地理位置最差的国家之一。如果大家打开世界地图就发现,蒙古国不仅仅是一个内陆国,还是一个只有两个邻居的夹心饼干。蒙古国的北边,乃是与俄罗斯接壤;而东西南三面,则是被咱们国家给包围。除此之外,蒙古国再无第三个土地接壤的邻国。
这意味着,蒙古国的对外进出途径,都掌握在两个这邻居的手中,怎么都绕不开。
如果是实力弱一点的国家拦路也就算了,蒙古国大不了破罐子破摔,用拳头打出一条大道来。当初成吉思汗不就是这样干的吗,面对阻截蒙古商队的花剌子模帝国,直接派蒙古骑兵开路,把人家都给灭国了。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蒙古国现在的这两个邻居,任何一个拿出来,都是世界上实力排前三的存在。以蒙古国当前的实力,那根本就惹不起。
要知道,现在的蒙古国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所向无敌的欧亚霸主了,除了毕竟能歌善舞以外,剩下的也就是照顾牛和羊了。
总之,蒙古国身边的这两个强人锁男,一上一下把蒙古包的死死的,连个出海口都没有,蒙古国想挪一下身子,要么跟上面那个商量,要么跟下面那个合作。面对这样的一个地缘形势,蒙古国几乎可以说是没什么出头之日了。
不过,这样的地缘环境也不完全算坏事儿,其对于蒙古国来讲,也还是有好的一面。至少在安全方面,蒙古国是不用太担心了。
虽然蒙古国被两个邻居包饺子一样给围着,毫无出路可言。但是,别人想要进来同样也不容易。从地理角度考虑,除了俄罗斯和咱们国家外,其他任何第三方势力想要进入蒙古,那都得问问前面这两位答不答应。不然的话,你就别想进来。
要知道,蒙古国的这两位邻居,可都是当今世界上顶尖强国,且对于领土主权问题向来采取的都是强硬态度。如果谁想要硬闯进来,那就得先掂量一下,自家能够挨得起几枚快递。
事实上,这其实就意味着,蒙古国拥有了两个保镖在保驾护航,无需担心外部的侵扰。当然,不排除这两位保镖自己动手的可能性。不过,这就是不是蒙古国需要去考虑的问题了。毕竟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蒙古国就算是有再多手段,也无法与这两位邻居或者说保镖抗衡。只要人家敢动手,他们就只能乖乖投降。想的再多,那也无非是杞人忧天罢了。
既然没有了国防方面的压力,蒙古国也就能剩下不少经费支出了,何乐而不为呢?
总而言之,蒙古国的地缘形势属于是好坏参半,不能一味的否定。相比之下,蒙古国的地理位置,其实是差在气候环境上。
蒙古国是一个中高纬度国家,地处亚洲中部偏北的蒙古高原,海拔地势较高。由此造成了蒙古国冬季漫长,气温寒冷这么一个环境。此外,蒙古国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所以天气相对比较干燥,降雨量稀少。是故,蒙古国的天气相当恶劣,要么就是寒潮来袭,要么就是久旱成灾。
由于气候环境的影响,蒙古国的生存条件就变得相当的差。首先,干燥少雨的气候,使得蒙古国的土地荒漠化严重。别看蒙古国有着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实际上这里面的大部分地方都是人类无法正常生活的绝地,要么是沙漠戈壁,要么是岩石荒漠。
咱们印象里面那个绿意盎然,遍地牛羊的草原风光,实际只占到了蒙古国十分之一的面积。
你得知道,土地的环境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像蒙古国如此贫瘠的土地,再加上恶劣的气候,根本就无法养活太多的人。
众所周知,蒙古国是一个畜牧业大国,可是蒙古国每年仍需要进口大量的肉、奶来满足国内的需求。而在种植业方面,蒙古国更是毫无实力可言,不仅从业人口少,作物产量也相当的低,尤其是蔬菜方面,大量的农产品都需要从国外进口。
事实上,北方草原自古以来便是这样一种情况。古代的那些游牧民族之所以会经常南下中原抢掠,不就是因为人多了养不活了吗?
值得一提的是,隔壁和蒙古国同宗同源的我国内蒙地区,人口数量却多达2400多万,差不多是蒙古国的8倍。而内蒙的地盘面积只有118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是蒙古国三分之二的大小。很明显,内蒙的人口密度要比蒙古国大多了。
那么问题来了,蒙古国和内蒙紧挨着,地盘也更大,为何人口会相差这么多?如果单从生存条件的角度来解读,显然就有些说不过去。虽然内蒙所处的纬度要比蒙古国更低一些,有着更多的草场与水源。但毕竟是内陆高原,情况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看看内蒙的西部和北部,不是沙漠隔壁,就是荒漠岩石,跟蒙古国也差不多。
换句话来讲,即便内蒙的土地承载能力要比蒙古国更强,那也是强的有限,远远达不到如今2400多万人口这么一个高度。
确实,凭借内蒙自身的能力,肯定难以养活这么多的人口的。但关键是,内蒙他不需要自己独力生存啊。你得搞清楚,内蒙古乃是我国的一个自治区,它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面。
在国家扶持的大背景下,内蒙的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基础建设也能跟上来,经济水平自然也就起来了。有数据显示,2020年内蒙的GDP总量约为17360亿元,折合美元大约是2700亿,人均GDP更是突破了一万美元大关。
经济发展起来了,粮食物资什么的便不用愁了。即便内蒙本地的农业生产能力无法支撑这么大的人口规模,人家也可以去外省购买啊。而且经济起来之后,来内蒙生活定居的人也就多了,这个人口数量自然就上去了。
相比之下,蒙古国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作为一个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国,蒙古国在对外的贸易交流上,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劣势,经济发展比较困难。后来又因为跟着苏联混,走了不少弯路,没什么收获不说,还搞出了一大堆烂摊子。
当然了,蒙古国矿产资源还是很丰富的,部分大矿储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所以矿产出口算是蒙古国的一个支柱产业。然而,即便是老天爷赏饭吃,蒙古国也没能当成土豪。
没办法,蒙古国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是相关的产业水平并不高。比如在针对矿产的地质勘探方面,蒙古国缺乏专业队伍、技术装备落后,地质勘探水平总体较低。因为这方面的劣势,导致蒙古国不得不与国外企业合作,分出大量的利润出去。
而在矿产的后续加工方面,更是落后国际一大截。要知道,对于矿产资源,加工之后的产品和单纯的矿石出口,利润相差巨大,蒙古国在这里又亏了不少。
另外,由于整体产业水平的落后,导致蒙古国的矿产资源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更缺乏话语权。有时候连价格都是买家说了算,无形中又亏了一波。
最为关键的是,蒙古国作为一个资源型国家,过度的依赖矿产出口,经济模式相当单一,缺乏稳定性。当国际矿产品市场出现较大波动的时候,蒙古国的经济便会遭到一波严重的打击,往往几年都缓不过来。
总而言之,蒙古国虽然是个矿业大国,但想要仅凭矿石出口来实现土豪梦,那还为时尚早。时至今日,蒙古国的经济水平都还处于一个相当落后的阶段。有数据显示,2020年,蒙古国的GDP总量约为129 亿美元,不到隔壁内蒙的二十分之一;而人均GDP也只有4000美元左右,不到内蒙的一半。
很明显,蒙古国的地盘虽然比内蒙大,但是经济水平相差甚远。只是不知道蒙古国的百姓们,看到自己和隔壁内蒙的巨大差距后,会不会后悔当初的背叛?
对于蒙古国而言,经济水平提不上去,人口数量就很难有一个较大的增长。毕竟蒙古国的自身的土地承载能力有限,无法养活太多的人口,除非花钱从国外进口生活物资。而进口粮食总是要花钱的,蒙古国当前的经济水平,很难满足更多人口的需求。
另外,一个发展落后的国家,是无法吸引到大量移民的。蒙古国的人口基数本身就很小,如果没有外来人口的加入,单凭他们自己繁衍,那需要的时间便很长了。当然了,即便是有着大量的人口过来,蒙古国也养不活他们。
总结来讲,蒙古国的人口之所以那么少,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地理位置太差,土壤、气候方面限制了当地的生产发展。其次则是经济水平太低,没有足够的财富去养活更多的人口。
蒙古国人口为什么那么少?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流传于南北朝时期的这首《敕勒川》,大概就是现代人们脑海中对蒙古国的想象吧。蒙古国在媒体的曝光率很低,我们对其知之甚少,低调神秘的蒙古国到底是什么样呢?
蒙古国南接中国,北邻俄罗斯,被中俄两国包围其中。其在世界上,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内陆国。其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近300万。人们是不是会惊讶,蒙古国的面积相当于中国的六分之一,可是其人口,只相当于北京海淀区的人口数量。
蒙古国的人口如此之少,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且看有书君如下几点分析。
一,蒙古国沧桑的战争史导致了自身的人口基数少。蒙古地区在历史上就是频发动乱之地,有书君就带你穿越回古代,领略一下蒙古国的时代变迁。这片土地自古就是游牧民族的天下,民风彪悍,为了生存好勇斗狠。
汉朝之前,这里属于匈奴人的领地。匈奴人被汉朝打败驱走后,尤其是到了南北朝五胡乱华时期,这里被鲜卑、柔然、回纥等少数民族轮流统治,更是战乱连绵。
来到了唐朝,蒙古地区才开始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再随有书君,来到成吉思汗铁蹄横行的蒙古帝国,这时蒙古人才真正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到了元朝,蒙古统治者为了更好的掌控全部版图,许多蒙古人被分散去管理各地。因而我国的云南、四川等地都有蒙古族居住。
无论这片土地的统治者是哪个民族,连年的混乱动荡,几乎全民皆兵,人口数量增长很慢。来到了明朝,这时的蒙古人分鞑靼和瓦喇两个部族,他们之间也是内斗不断。
再来到清朝,看似满蒙一家亲,可是清朝统治者的阴招,暗中抑制了蒙古人口的增长,以防蒙古政变。清朝规定多子的蒙古家庭,只能有一个儿子结婚生子,其余儿子必须信奉喇嘛教,并且朝廷给喇嘛教相当优厚的待遇,以此控制弱化蒙古人。
清朝在平定了准噶尔叛乱后,又大肆杀戮蒙古男人,而且清朝对外用兵也多征用蒙古兵。致使清朝时期的蒙古人口数量锐减。1921年,蒙古取得实质上的独立时,人口基数只有40万。
随着有书君穿越历史,你不觉得,正是蒙古地区历史上连年的征战,内乱清洗以及宗教等原因,造成了蒙古国的人口基数较少嘛。
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蒙古国的自然条件恶劣,它北部临近西伯利亚,有大片的冻土地带,冬季酷寒难耐,是冬季亚洲“寒潮”的发源地。它的南部是戈壁荒滩。因而蒙古国的面积虽大,可是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也是蒙古低生育率的原因之一。
同时,恶劣的土地条件,自身的承载能力有限,不能承载养育过多的人口。其实,这也是蒙古地区自古以来动荡不安的原因,无力生存只有掠夺别人的资源。
三,不良生活方式是人口增长率的杀手。蒙古国有近一半的人口,聚集在首都乌兰巴托,近似于城邦国家,不利于人口的扩散。还有30%的人口仍然过着游牧生活,他们的生活方式依旧原始落后。分散的游牧居民,也无法建立有效的医疗保障体系,因而他们的新生儿死亡率较高。历来游牧文明就不利于人口的增长。
蒙古国和俄罗斯相似,因为冬季漫长奇寒,蒙古男人为了抵御严寒,都嗜酒如命。酒精的杀伤力,足以导致国民生育机能的降低,和多种疾病的频发。这也导致了蒙古国人口的低增长率。
四,经济低迷影响国民的生育意愿。蒙古国地处内陆,虽然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是自身的封闭不发达,只能依靠别国的援助开发。近年来,蒙古国的经济发展低迷,大多数国民还在生活贫困线上挣扎,许多家庭无力承担多子的负担,只能追求少生子先致富的目标。
经济落后也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许多蒙古男人早早就结束学业,去打工挣钱。而蒙古女性的受教程度反比男性高,随着受教程度提高,更多的蒙古女性宁愿选择单身,也不选择无能力的蒙古男人。因而目前蒙古女性的单身率日渐升高,同时蒙古女性的生育意愿也逐步降低。
蒙古国由于人口增长率过低,已经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危机。国家也制定了鼓励生育的相关的奖励政策,可是收效甚微。国家对多子的光荣母亲有特殊奖励,可是每年的领奖人数却逐年减少。
有书君认为,杯水车薪的奖金敌不过家庭的生活压力,人们宁肯不要奖金和虚名,也不去多生子承担更多的生活压力。
蒙古国要想快速增长人口,以解决人口危机。就要从根源出发,先解决造成低生育率的问题。同时加强和世界各国的交流,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只有国强民富了,国民才有多生育的意愿,才有国家人口的蓬勃增长。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蒙古国人口为什么那么少?
蒙古国过去是中国的一部份,以牧业为主,中国以北纬38度以北地理位置条件恶列,本来就人烟希少,加上农业不发达,成吉思汗勿必烈,眼睛紧盯中原,長期发生战爭,当然死的男人多。按中国人口分部南稠北稀,肯定蒙古南部也就是现在内蒙要比北部人多,蒙古北部是从辛亥革命后分列出成为蒙古国。他的人口当然是靠自然增长。我国建国后对北部少数民族政策
倾斜从内地迁往北方知青,复员退伍军人,及科技人员,包括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以及东北,这些人一般都是有来无回,献了春献子孙。这当然内蒙有更大一部分内地人员及孑孙后代扎根内蒙,所以内蒙人口要比外蒙多的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