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普京为什么频繁更换前线总指挥?
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是被动的,因为战局不利,一个不给力要换一个他觉得更靠谱一些的。另一种认为是主动的,是对将领的轮战轮训,大家都去前线比划比划,历练历练。
这根本上还取决于普京对战局的评估,达到没达到他预期的效果。按照毛主席的理论,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普京作为执政多年、且与西方斗争周旋多年的大国领袖肯定深谙此道。
第一就是被动换将,普老板想快点办挺乌方,想以摧枯拉朽的攻势让对手绝望,即使有援助也没用,不在一个量级上,西方也觉得援不援助都没啥希望了。乌方老实的声明,我不和北约玩了,你放过我吧。然后按普京划下的道谈判。但这开战快仨月了,前面打得既是钱也是士兵的生命,太费了。那么一个又一个的前线将领就没实现普大帝的战略意图,就是轮番被pass了。
第二就是主动换将。普京不想这么快让战事结束,要拖垮打残乌克兰,要把底下的、后面的就牵出来收割一遍,把北约伸出来的爪子割伤甚至砍烂,那么前线总指挥就不是去攻城掠地去了,在保证战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一点点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或摧毁敌人意志,那么他就完成了普老板的战略目标,就是靠谱的。这么多年没打仗了,你们还会不会了,平时研究那些有没有用?大家都来前线看看吧,前面打得有哪些得失,你来了应该怎么指挥?这些牌应该怎么打?
我觉得第二种面大,你们觉得呢?评论1或2呗。
你认为普京为什么频繁更换前线总指挥?
临阵换将兵家大忌,PJ频繁换将原因如下:1战局不利,所有换将都发生在战事不利时,柴上将是从基辅撤军,德上将是顿巴斯决战开局不利,格总长是5.9献礼临近而伊久姆战事不利 ,现在的叶上将,是蛇岛重创,哈尔科夫战线被推回边境线。2孤家寡人,对下属疑而不信。开战初信心满满,现在局面出乎意料,所以怀疑下属不卖力,这从国安系统清洗以及最近多个州长辞职也能够看出。3俄军内部可能存在军头,有山头主义,从换将看出,柴上将上任,从基辅撤军,当时北线俄军主力正是其下属,德上将曾主导叙利亚战争,顿巴斯战场有大批叙军以及从叙撤出的俄军,此次改换叶上将,任国防部副部长,还任印古什总统,可能是俄军一线兵力消耗大,补充兵力主要来自内陆地区。
你认为普京为什么频繁更换前线总指挥?
那还用说,前方战事不利呀。如果只换一二个前线总指挥,那还可能是指挥官个人的问题。要是走马灯式频繁换将,那肯定就是战事吃紧了。但是真到了这一步,已经不是靠换掉几个前线指挥所能改变的。
你认为普京为什么频繁更换前线总指挥?
普京是想趁此机会锻炼下将领,发现新的统军头脑更适合打赢现代战争的人才,一开始的蔡科,表现太差,推进缓慢,之后换上德沃尔尼克夫,然而德沃尔尼克夫纯粹就是二战打法,狂轰滥炸,然后坦克推进,武器与资源消耗太大,之后又派格拉西莫夫前线督战,估计很有可能确实被炸伤了,只剩下个绍伊古,但又是文职部长,不是军人出身,统兵打仗经验不够,阅兵日也可以看出绍伊古不堪重任,现在又换了一个领导,有待观察作战情况,我本人觉得俄军应该换一位熟悉电子战的统帅,保护好自己部队的调动部署和军官们的安全,还要迅速打垮敌人的无人机和定点清楚目标的能力,只要把敌人打成聋子瞎子,完全可以不着急。
!
你认为普京为什么频繁更换前线总指挥?
首先告诉大家的是:这场俄乌冲突打到现在快7个月时间了,俄罗斯在前线最少换了三个指挥官了。大家还记得那个著名的格拉西莫夫的微笑吗?好像最近也没有看到过此人了。
一开始应该是老普亲自制定的“突袭基辅”之战;俄军的指挥官是东部军区司令员亚历山大·尤里耶维奇·柴科上将——没有完成让乌克兰签订城下之盟的任务;
俄军从基辅撤退以后,前线指挥官就换成了南部军区司令德沃尔尼科夫大将了。
在顿巴斯地区,俄军未能取得对乌军的战略优势,俄军对德沃尔尼科夫大将的表现似乎并不满意,在乌克兰前线指挥还没有一个月。
5月10日之后,国防部副部长叶夫库罗夫上将,成为俄军前线指挥官。大家查一查5月9日对于俄罗斯很重要,本来是要献礼的结果搞砸了。
不过相比俄罗斯这边总是频繁更换前线总指挥不同,乌克兰方面好像一直没有换人。目前乌军的总指挥还是他们的瓦列里·扎卢日内将军。这一次漂亮的反击战应该就是他制定的作战计划——声东击西的打法。
很多人都知道:经常更换前线将领不是一个好事情,古话说:临阵换将乃是兵家之大忌也。那么俄罗斯方面为啥总是频繁更换前线指挥官呢?我来简单地分析一下吧!我记得有些支持俄罗斯的朋友说:俄罗斯频繁更换前线的指挥官那是为了锻炼队伍、锻炼人才、让这些人去轮战、让这些人获得实战经验等等。
目前来看的话: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太成立的。前面分析过了,其实每一次换人都是因为前线战局不利造成的。往往俄军打的不好、打的不行的时候——换人也就开始了。
我个人分析,俄罗斯频繁更换前线指挥官大概有四个原因:
一是,战事进展不利甚至是处于被动、遭到重大损失以后,从而不得不换将了,例如:基辅没打下来柴上将换成了德上将;顿巴斯战局不利,德上将又换成了叶上将了。
二是,很多分析认为这场仗到底怎么打、如何打、往哪里打,这些作战计划应该都是老普在家里亲自指挥、亲自做主的。前线的将领们很有可能没有彻底地贯彻老普的战略和锦囊妙计,从而导致不满而被更换。
三是,老普在家里也是在盘算的,谁是好人、谁更加忠心、谁有问题、谁有可能对自己不利等等。前线更换将领也有防微杜渐的功能、防止前线将领做大做强变成了——赵匡胤了。
四是,反正战略战术以及怎么打都是老普说了算,换谁去都一个样,那还不如多换换。
我个人觉得就是上面四个原因了,大家千万不要拿正常的心理去猜测某些人的行为和动机。
我觉得这种搞法跟我们古代的大宋朝有点像。一般都是皇帝在家亲自部署作战计划、亲自远程指挥,往往还要给出征的将领们几个锦囊妙计和派遣几位督军等等。
如果前线将领没有按照皇帝的打法作战的话,罪小一点的就被撤职、罪大的话往往会被杀头的。宋朝将领们在前线一点自主指挥权都没有,还要面对督军近乎残酷的监督和指责、打各种小报告——这仗还怎么打呢?
大家觉得俄罗斯频繁更换前线指挥官到底是个什么原因呢?你认为普京为什么频繁更换前线总指挥?
有两种可能。
第一,每任总指挥都没能让普京满意,俄军的战略意图一个都没有实现,从基辅溃退,到乌冬东反攻,从哈儿科夫败退到红利曼丢失,换总指挥结果因为主客观原因越换越差。
第二,普京需要找个替罪羊。为每次战役的失败承担责任,总不会要普京承担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