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降息是什么意思?降息对老百姓带来什么影响?

作为银行的工作人员,要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银行降息,是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调整信号。

可能很多人会说,我又不存钱,降息对我没有任何的影响。

如果你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

银行降息,直接影响的是存钱的储户,间接影响的是所有的人。

我在基层银行工作很多年,就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给大家解释:银行为啥要降息?以及银行降息,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为啥银行要降息?

银行是干什么的?

估计很多人看这个问题,都会有些懵。银行能干什么,就是来存钱取钱的呗。

存取钱这个功能,只是银行最基本的功能作用。银行是国家用来调节经济,维持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

像这两年疫情,各行各业,都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想要经济恢复,就需要花钱去投资、创业,消费,这样才能刺激内需,拉动经济的增长。

可是普通人,越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就越不敢去投资。

这怎么办?如何解决?

银行降息。

银行降息,存同样的钱,利息就会少。就会有一部分有钱人,考虑再把钱存在银行,已经不划算,不符合保值增值的目的了。

那干嘛?

把钱取出来,去投资,去消费。

大规模原本存在银行里的死钱,这一下子就活了。市场上流入大量的热钱,经济自然就能慢慢的好转。

所以,银行降息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

降息对普通群众有什么影响?

1 . 存钱的收益低了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存在银行的钱,收益变少了。

像我刚进银行上班的时候,定期一年的利息高达3.25%。一万块钱存一年,就有325块钱的利息。

但是现在,定期一年只有2.1%。一万块钱存一年,就是只有210块钱的利息。

如果存钱的金额不大,那影响还不大。如果存款的金额比较大,几十万、几百万的那种,那减收的利息就会比较大。

2 . 物价可能会稍微的上涨

银行存钱的利息变低,势必会导致一部分人,把存款取出来,投资到市场上,求得更高的收益回报。

这样一来,市场上的热钱就多了起来。钱多,必然会让物价抬头。

所以银行降息,可能会让物价短时间的提升。这个影响,对我们普通人还是挺不利的。

3 . 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

银行降息,市场上的热钱增加,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

必然会导致,工作岗位的增加。

我国每年新增毕业大学生,数量极其庞大。如果没有对应的新增就业岗位,很容易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现在岗位被增加了,社会的稳定就能得到保证。而且就业机会大增,普通人就业的选择就更多了。

银行低利息,对于我们普通百姓来说,并非坏事。

我们其实可以看一下,像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包括亚洲的日本,银行存钱的利息都非常低。

有些经济强国,甚至是零利率、负利率。(负利率,不是指存钱要倒给银行钱。是指国家基准利率是0,或者是负数。但是商业银行存钱,还是正利率)

而很多利息高的国家,像墨西哥,以前的俄罗斯等。存钱利息高达10%,甚至20%以上。

为啥要这么高的利息?

因为国家通货膨胀严重,政府只能通过高利息,来维持人民的财富不过度贬值。这样,才能让经济稳定。

我在银行上班,经常遇见很多存钱的客户抱怨,银行存款利息,怎么就越来越低了呢?

其实这正是说明,我们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保持的很稳定。人民手里的钱,不会贬值的过快。

所以,越是国家强大,银行存款利息就会越低。

银行低利息,对我们普通人并不是一件坏事。

银行降息是什么意思?降息对老百姓带来什么影响?

银行降息,指的就是银行降低利息,对于普通老百姓一定是有很大影响的。

有一些人可能会说,我现在存钱都不去银行,这对我没什么影响。

这个观点,其实大错特错。

银行降息,看似事关储户的利益,实则对所有老百姓都会有深远的影响。

银行的降息,在老百姓眼里,只看到了存款的一端。

其实,根据银行的运作机制,还有另外一端,就是贷款一端。

贷款的利率下降,贷款的成本降低,势必就会让一部分人更积极地去贷款。

不管是老百姓,还是富人,亦或者是企业,通过贷款增加负债的同时,也增加了流动的资本金,可以用于消费,用于投资,用于企业扩张,本质上都能够拉动经济。

这也就解释了,降息的主要原因,刺激消费,刺激投资,拉动产业,推动经济。

当经济情况良好的时候,为了避免经济过热,大幅度的通货膨胀,回收一定的市场货币流动性,利率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的高位,也就是会采取加息。

这时候,银行会鼓励储户,大量的把钱存到银行里,而不是盲目的去消费。

同时,贷款利息的上涨,也会放缓市场负债的步伐,同样可以避免金融风险冲击实体经济。

贷款的利息上涨,银行为了控制坏账率,势必审核也会更严格,也就会减少那些靠负债去借杠杆做投资的资金,确保市场的稳定。

但当经济出现增速放缓,市场资金的流动性不足,老百姓开始担忧未来,把钱存银行不敢去消费的时候,银行会采取什么动作,就是降准和降息。

降准和降息的最大差别是,降准偏向于定向释放流动性,本身不影响老百姓的腰包,仅仅是强制银行去释放资金。

降息的影响则不一样,降息是针对整个市场,告诉所有人,存钱的收益更低了,存钱的意义更小了,可以选择去消费消费了。

同时,降息会带来贷款利率的下降,门槛的降低,让更多的人有能力负债,有能力去消费。

在降息的推动下,通常市场的消费力会增加一个档次,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可以这么说,经济这盘大棋能不能下好,银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银行决定了市场的资金往哪儿走。

不管是加息还是降息,本质上服务的其实都是实体经济,拉动产业的发展和前进。

很多人会错误的意会释放流动性会进入投资市场,诸如股票、楼市等,确实会有一定影响,但本质上目的并不是要刺激投资市场。

降息本身,还会带动很多保本的投资产品,收益率同步下降,诸如国债、保险等。

毕竟无风险的利息降低了,无风险的投资收益也就会同步降低,而那些风险投资的潜在收益,反而会上涨,因为进入这些市场的资金会多了,机会就会更大一些。

我们先要把降息这件事,理解清楚,然后才能明确降息对老百姓到底会有什么影响,老百姓应该怎么去应对降息。

既然降息事关每一位普通老百姓,那老百姓该如何应对降息呢?

很多人一提到降息,就想到的是房贷利率下降,就想着房子要涨。

其实并不完全是这么一回事,都说了降息不是为了楼市和股市,而是为了整个实体经济的发展。

所以,老百姓应对降息的方式,肯定不是去争着买房。

在这里,给大家5条建议来应对降息的大环境。

1、适当地减少存款。

这里一定是适当地减少存款,而不是说不去存款。

当遭遇降息潮,不管是银行利息,还是什么余额宝之类的货币基金收益降低,都会引导我们去减少存款。

毕竟,这部分钱躺在那边的价值,会越来越低。

但是,存款本身是用来抵御风险的,比如失业了要用钱,遭遇疾病要花钱等等。

所以,一股脑地把银行存款搬家,肯定是不理智的,该存的钱,还是要去存的。

所谓适当的,就是把长周期不用的钱,从银行搬家,选择更好的去处。

2、选择长周期锁定利率的理财产品。

长周期的理财产品,其实有很多。

最近几年备受青睐的大额存单,一般都是3年期、5年期,20万起步。

国债,通常都是5年期、10年期,保险,通常都是10年期以上,甚至可以保证终身的收益。

这些类的产品,都是属于相对长周期锁定收益率的产品,是应对降息最好的理财方式。

当然,由于周期会拉长,在资金的安排上,必须考虑清楚,以免流动性被封锁。

我们的人生路很长,其实是需要一定的长周期规划的,适当地配置一些这类产品,有利于对抗降息周期,确保财富稳定增值,非常有必要。

3、适度地增加风险投资的配置。

接下来,要增加一定的风险投资配置。

当然,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风险投资配置,主要还是集中在股票、基金等投资产品上。

上文提到,降息本身并不是为了拉动投资,而是为了刺激经济,并不是鼓励钱进入投资市场,那为什么对于投资市场还是利好呢?

原因有两方面。

第一,降息本身的流动性,势必会导致部分的资金溢出,进入投资市场里。

第二,实体经济得到输血,理论上最后更多受益的是上市公司,也就会带动股价的上涨。

所以,市场的反应,尤其是从长周期来看,一定是利好的。

但是,并不是说你一定要大量的去投资这些,因为没有投资经验的普通老百姓,容易在股票市场里迷失,在不断的操作中去消耗。

回头钱没赚着,精力搭进去了,还蒙受损失,真的就是得不偿失了。

4、适度地去负债,并且拉长还款周期。

增加负债,也是应对降息的一个很好方式,只不过负债不能盲目,需要适度合理。

30-50%的负债率,其实已经是非常高的了。

对于要买房的人来说,不要太注重房贷利率的下调,因为房贷利率会根据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变化,并不是一直降低的。

要选择一些长周期的贷款,比如3-5年的,贷款利率固定的,且按月还款,甚至是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的贷款。

固定贷款利率的背景下,还贷周期越长,对借款人越有利。

当然,适度负债还要考虑个人的还款能力,不要盲目去负债,去借钱做超前消费,要进行一定的合理规划。

毕竟,仅仅是贷款利率降低,并不是贷款不要钱了。

5、拥抱核心资产,并且努力赚钱。

先说拥抱核心资产,当市场放水的时候,并不一定都是水漫金山,而大概率是冲着核心资产去的。

也就是说,被释放的资金,一定会助推核心资产的涨价。

这里指的核心资产,就是核心的上市公司企业,核心地区的房子,还有很多稀缺资源等等。

作为老百姓,可能资金实力不足,不能够去拥抱,但必须明白核心资产的价值和意义。

也必须理解,为什么每次放水之后,富人会变得更富的底层原因。

那么,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降息导致的放水,一定是会带动某些产业的发展。

即便只是单单的消费力上涨,也会随之带来很多的机会。

所以,这个阶段下,赚钱会稍微容易一点,要想办法去赚钱,哪怕是通过工作。

各种服务行业,会迎来一个春天,赚钱的机会和可能性也就会更大一点。

如果你的财富积累不够,不要学着别人去过度消费,理性地存钱,增加自己的资本金。

降息对于大家来说都是公平的,找到相应的机会,并且去把握机会,享受市场放水带来的红利。

最后讨论一个小问题,存银行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市场有一种声音,他们认为,把钱存银行是一种很傻的选择。

老百姓把钱存银行,富人从银行贷款去做投资,结果富人赚钱了,银行赚钱了,老百姓的利息还不够通货膨胀,反倒是亏钱。

乍一听好像确实有那么些道理,但问题的本质还是没有解决。

他们只是说了一种现象,一个逻辑,但没有告诉普通人该如何做投资,解决这个问题。

很多人盲目地去放弃存款,把钱用作投资,结果超额收益没捞着,本金都开始亏损了。

至少从短周期来看,存款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可以保本且保证一定的收益。

我们有很多财务安排,都是短周期的,需要银行存款这种金融工具,确保安全和收益。

另外,对于年轻人来说,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可以选择一些高风险的投资去尝试。

但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资金的安全性永远放在第一位,存款的价值就很大。

我们更多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存款的收益,如果锁定长周期的存款利率,把这事放在第一优先级。

毕竟投资一定是存在风险的,作为老百姓能接触到的投资产品,比起富人能接触到的,也会稍微差一些,风险更大一些。

老百姓本身,走上致富的道路,靠的主要是勤劳,靠的主要是收入的上涨,而不是单纯的投资。

因此,脚踏实地一定是更重要的,优先级更高的,而不是盲目的把储蓄搬家。

银行降息是什么意思?降息对老百姓带来什么影响?

银行降息就是降低利息率的意思。银行利息有两大方面,一个是存款利息,另一个是贷款利息。银行降息对老百姓的影响,其实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讲完的。

与老百姓最直接相关的,应该是银行降息导致存款利息减少,使老百姓存在银行里的钱收益少了。从表面上看起来,这好像对老百姓不利。其实,这是光从存款利息的角度来看问题的结果。

如果我们把贷款利息也考虑进来的话,银行降息对老百姓的影响可就瞬间广泛多了。

首先,一般情况下,银行降息的同时,商业贷款利率会降低。对于有商业贷款要还的老百姓而言,还款压力会略微减少一些。这当然还要取决于当时签订商业贷款合同的时候,合同条款对利率的约定。

从这个角度来看,银行降息对有商业贷款,且贷款合同没有约定固定利率的那部分老百姓是非常有利的。毕竟每个月要还的钱变少了。

其次,银行降息会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重大的间接影响。我们之前就多次提到过,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由于技术越来越复杂、牵扯的资源越来越多,因此所需的资本也就越来越庞大。一般人、甚至一般的企业单位都很难使用自有资金维持经营业务。

所以,重要结论就是一句话: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借钱的基础上的。在经济繁荣发展、欣欣向荣的时候,赚钱机会很多,赚钱的难度相对较低,赚钱的数量相对较高。这就带来了最重要的结果:经济活动的整体利润水平还比较好。

利润水平比较好的时候,做生意对成本的敏感程度会相对比较低。通俗的讲,就是经济形势好,赚钱相对容易,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资金成本、行政税费成本等,高一些也就高一些,大家都能接受。

这里有一个“资金成本”,大家注意到没有!资金成本的标杆,就是银行利率!银行利率是谁规定的?在我们这儿,就是央行规定的。利率不是整体给大家打电话、发信息,叫大家去贷款、去办信用卡、去买理财产品的那些商业银行随便定的。

而且,之前的文章提到过,央行不是普通银行,而是衙门机构!央行决定利率,也就是所谓的“银行加息”和“银行降息”的时候,是基于什么理由来做决定的呢?当然是宏观经济形势。

经济好的时候,前面说了,做生意的利润比较高,对成本的包容度更好,因此,银行利息高一点,企业们、个体户们都能接受。但是如果经济形势不好,生意的利润就比较低,甚至有亏本的风险。

这时候大家对各种成本的容忍程度都非常低,利息如果高的话,很多企业经营难以为继,有倒闭风险。如果大量企业倒闭,会引发经济危机,大量人员失业,也会造成重大社会问题,官方非常重视。

这时候,应对经济不景气,官方一般会打出一套“组合拳”,比如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减税降费,降低利息等等。这个时候,银行降息对老百姓的间接影响就体现出来了。

所谓间接影响,就是银行降息后,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生存压力减小,老百姓的失业风险可以稍微降低一点。如果银行降息能够促进企业扩张发展,增加投资,那么还能增加就业岗位,显著降低老百姓的就业压力。

银行降息后,企业经营成本降低,说不定还能降低产品价格,让老百姓在终端购买产品时付出更少的金钱,从而降低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提升生活质量。这也是对老百姓的间接影响。

有些人以为,银行降息是让老百姓存钱不划算,促使大家把钱取出来消费。这种想法还是很可爱的。老百姓愿不愿意消费、敢不敢消费,和银行利息高低没有半毛钱关系!

如果老百姓对未来的生活安全感和稳定性的预期结果很好,那么老百姓都愿意把口袋里的钱拿出来消费,毕竟人都是喜欢享受的。但是,如果老百姓对未来的预期不好,那么即使存钱不给利息,老百姓还是会把钱存起来,而不敢随意消费的。

从因果关系上讲,官方能够降息,大概率是因为经济发展需要刺激一下。而经济需要刺激的时候,一般都是发展得不太好的情况。这时候,老百姓是不敢随便消费的,尤其是我们这样爱存钱的民族。

因此,银行降息的时候,对于大多数老百姓而言,哪怕银行存款利息减少,还是应该尽可能的存一些钱,以备急用。千万不能盲目投资或者被人忽悠了去过度消费,毕竟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要做好过冬的准备。

(全文完。欢迎关注)

银行降息是什么意思?降息对老百姓带来什么影响?

银行降息,影响最大的是没有退休金的农村七、八十岁的老人,能让他们的生活下降一个档次,会难上加难。

当然别的群体也会有影响,影响没有农村老人明显。

银行降息不仅仅是指存款利息下降,但包括存款利息下降。

既然下降,为什么单独对农村七、八十岁的人影响大呢?

农村七、八十岁的人都是从苦日子中过来的。在2011国家刚刚实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时候,达到退休年龄的,便一分钱没交得到了养老金。

这一代农民并没有像某些人所说的当农闹,吃白食,谈起幸福生活,心存感激,张口闭口就是政策好,种地不交税,还给直补,每月又白白得到一百多元。

但有一点必须承认,现在物价飞涨,普通大白菜一度达到二十元一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现了十八连涨,而城乡居民养老保涨十八次不如他们涨一次。他们的一百多元根本满足不了日常生活开销。为此,大多数老人都存一些钱,用来养老。

屋漏偏遇连阴雨。现在存钱利息连续下降,由最高的5厘多降到3厘多,而且下降的声音仍不绝于耳。比如,一个老农民存十五万元养老,每年的利息直接损失两千多,等于每月白给的1百多元的钱降没了。

由于岁数大,他们不能拿钱投资什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利息损失掉,任由生活下降无可奈何。

银行降息是什么意思?降息对老百姓带来什么影响?

降息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降低银行的存贷款利息,是国家进行经济宏观调控的工具之一。

降息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很简单,利息降低了,大家存款的意愿就降低了,比如说,原本整个国民有10万亿的存款,结果降息之后呢,大家的存款意愿降低,可能会有一部分人将存款取出来消费,或者投资其他领域,比如,有20%的人因为降息,不想继续存款了,这就等于有 2万亿的资金从存款变成了市面上的流通资金,不管这些人是去买房、买车、扩张公司规模、旅游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在消费,这些消费也好,投资也好,都在拉动经济增长!当然这还没算因为利息降低,增加的贷款。

而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降息的意义并没有特别大,只是对于做大宗投资的老百姓,确实有一些好处,比如,买房,遇上降息,多少会降低一些成本,对于日常生活,影响很小。

银行降息是什么意思?降息对老百姓带来什么影响?

举个例子吧;

一个人在银行存了500万,降息前一年利息是20万,降息后变成了10万,这样就减少10万的收入,如果有一个企业需要融资,一年能赚20多万,那么他就把那500万从银行里取了出来,投资了企业,企业就有了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就会促进企业发展,丰富市场经济,对全社会来说,1个500万不算什么,但千百万个500万就作用大了。

所以,降息的目的就是增大全社会市场现金存量,会间接增大购买力,拉动市场繁荣,对老百姓来说,存几万块,收益没多大差距,但从心理上也会有感觉,存钱不见有多大收益,就有部分人不再去存钱,而是花出去消费掉了,同样也是扩大购买量,这样就拉动了市场消费,促进了制造业发展,所以,降息更大的作用是拉动需求制造生产力。

所以对老百姓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买东西的多了,物价涨了,但是如果长得太快,就会演变成通货膨胀,降息和降准是一对孪生兄弟,一般降息和降准会同时间段操作,反过来就是加息和提高准备金率,相对来说,降息加息不如降准提准来的块,所以,利息浮动更显得温和,而浮动准备金率效率更高,见效更快,但这些操作都是双刃剑,有利就有弊,操作不当就会引发通货膨胀或者经济危机,所以,有关机构会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甚至定向操作,比如针对某个行业降息加息,或者对某类银行浮动准备金率,都是有助于经济良性循环的操作手段。

所以,降息对来百姓多多少少还是会有影响的,真正影响大的是那些普通老百姓看不见的很多行业,因为降息意味着贷款利息也会下降,也就是融资成本在降低,这就繁荣拉动了大部分市场行为。

所以降息就是老百姓手里活便钱增多的过程,花钱更容易,但也会物价在上涨,当然也有个别门类不会涨价,不管怎么样,只要你把手的钱花出去了,就达到了降息的目的,同时随着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会更好的发展制造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