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爆发后,萨达姆为何第一时间向以色列发射29枚导弹?

海湾战争爆发后,萨达姆其实就已经明白了战争的结局,八年两伊战争,伊拉克军队连饱受武器短缺之苦的伊朗都搞不定,也就欺负一下科威特,面对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伊拉克军队不说打赢,就算能把美军拖入消耗战都得算是奇迹。

伊拉克向以色列发射飞毛腿弹道导弹,这完全是一种策略,原因在于多国部队中有大量的阿拉伯国家军队,毕竟,伊拉克所侵占的科威特也是一个阿拉伯国家,萨达姆根本没指望飞毛腿导弹能击中任何有价值的以色列目标,而是希望以色列能按照其一贯作风,猛烈报复伊拉克,这样的话,在面对阿拉伯世界的共同敌人,多国部队中的阿拉伯国家就没有理由继续参与进攻伊拉克了,达到了瓦解多国部队的目的,当然,这基本也没什么用,就算阿拉伯国家不参与,光凭其他国家照样也能打赢海湾战争。

萨达姆的这点小伎俩,不光美国和以色列看了出来,就连阿拉伯国家也明白。尽管以色列国内有强烈呼声,要求以色列国防军参战,甚至在发现伊拉克发射的飞毛腿导弹携带生化弹头的话,以色列必须要用自己的核武器回击,但美国帮助以色列政府安抚住了这种声音,美国紧急向以色列提供了“爱国者”防空系统,拦截了不少射向以色列的“飞毛腿”导弹,综合来看,战争期间,以色列虽然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损失并不大。

除了向以色列提供“爱国者”防空系统,鉴于伊拉克的“飞毛腿”还威胁到了沙特等国境内的多国部队,整个战争期间,美军一直在努力猎杀伊拉克的“飞毛腿”机动发射车,投入了包括特种部队、卫星和侦察机在内的大股力量,但总的来说,效果有限,鉴于实力上的差距,萨达姆虽然不断发射“飞毛腿”,但始终没有为其换装生化弹头,尽管伊拉克有这种能力。

海湾战争爆发后,萨达姆为何第一时间向以色列发射29枚导弹?

这事儿说起来蛮滑稽,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以后,萨达姆手里的导弹,第一个袭击的既不是美国,我不是沙特,而是完全没有参与到这场战争中的以色列。

为什么萨达姆要袭击以色列呢?其实打个比方就能明白了。

抗战期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可谓泥沙俱下。不仅有国民党、共产党,还有割据军阀,土匪武装,甚至地方团练,江湖教会等等。这群人在抗战前的事迹有好有坏,意识形态,价值观完全不同。但是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抗日,让这些的中国人捐弃前嫌,搁置了对彼此的敌意,枪口一致对外。

攻击以色列,跟民国的军阀土匪们宣布抗日是一个道理。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奇妙组合,从1991年海湾战争到现在都是如此——

美国和以色列,是铁杆盟友。

美国和沙特,是铁杆盟友。

沙特和以色列,是不共戴天的仇敌。

然而这三个国家在美国的配合下,却奇妙的走到了一起。以色列和沙特之间没有直接交往,两个国家却一抬一合的配合起来称霸了中东。

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共识是,除了土耳其外,几乎所有的伊斯兰教国家,都将以色列视做不共戴天的敌人。而这就是萨达姆想要利用的。

伊斯兰教国家仇视以色列的原因很简单——中东本来是一个纯粹的穆斯林地区,而以色列作为犹太教徒闯入了这个区域。闯进来不说,还占领了圣城耶路撒冷。占领了耶路撒冷不说,还前后跟众多的阿拉伯国家打了五次中东战争。所以几乎所有的伊斯兰教国家都拿以色列视做眼中钉、肉中刺。

只有在面对以色列的时候,伊斯兰国家才能放下一切的教派、利益之争,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

海湾战争一开打,萨达姆心里就清楚的知道,自己不可能赢。

这是显而易见的,伊拉克连伊朗都打不过,别说美国了。萨达姆之前就是在赌美国不会出兵,既然美国已经出兵,那么伊拉克的抵抗没什么意义了。

所以,萨达姆最需要的,就是把水搅浑。

他把有限的一些“飞毛腿”导弹,全部射向了以色列,而且大多射向平民区。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激怒以色列的政府和人民,逼以色列反击。

而只要以色列出兵,则众多的阿拉伯国家必然退兵。这就像抗战中国人内部摩擦,即使彼此矛盾再大,如果日本人进攻其中一方的话,另一方也是几乎不可能和日本人并肩作战的。

也就是考虑到这一点,美国人在组织海湾战争联军的时候,邀请了沙特、约旦、埃及等诸多盟友,却唯独没邀请以色列,因为沙特等国已经明确表明态度——他(以色列)来我就走!

萨达姆空袭造成了以色列众多的平民死伤,以色列国内民意汹汹,要求政府开战。这个时候美国紧急派人前往以色列斡旋,给以色列装备了大量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确保以色列不要出兵攻击萨达姆。

而以色列政府也顶着极大的压力,连个谴责都没法,生生咬着牙把这个事儿挺过去了。

如果以色列出兵,海湾战争结局真的会不一样吗?

还真不好说。

以色列出兵,中东国家一定退出联军。

中东诸多国家的政府并非看不出萨达姆的诡计,可是各国的百姓是不会想那么多的。如果以色列真的攻击伊拉克,中东各国百姓会毫不犹豫的站在萨达姆一边,中东各国的政府就很难办了。

中东各国的军队实力并不强大,在打萨达姆的战争中也没出多少力,除了沙特以外,其他国家出兵基本都是象征性的。比如土耳其,他唯一出的兵居然是一个厨子!在军舰上做饭。

但是,沙特的支持对于美军很重要。

海湾战争中,虽然美军也出动了数个航母战斗群,但是六十万大军不可能都住在航母上,这六十万人基本都驻扎在沙特境内。

如果沙特因为以色列,退出联盟,不让美军在境内驻军攻打萨达姆,那这六十多万人就只能泡海水了。

当然了,也许沙特政府不会真的这么做。但如果美军因为以色列与伊拉克开战,真的在中东变成了一个西方侵略者,以色列盟友的形象。那么海湾战争究竟要如何收场,还真的很难说哦~

海湾战争爆发后,萨达姆为何第一时间向以色列发射29枚导弹?

“美国打我,我就打以色列”,这几乎是中东地区所有阿拉伯国家的一致想法,或者说是中东地区和处于对抗状态的国家想法,只要美国对它们开展军事行动,这些国家都毫无例外地攻击以色列,比如在两次海湾战争时,也就是第一次海湾战争和第二次海湾战争,伊拉克都在美军展开攻击时,第一时间向以色列发射弹道导弹。

“飞毛腿”弹道导弹

而伊拉克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是伊拉克想再次引起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恩怨,历史上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爆发了5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全部获胜,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也是充满敌意,一旦伊拉克的攻击让以色列参战,那么战争的性质就发生了改变,变成了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其它国家不会坐视不管,海湾战争可能会演变为大规模的中东战争。

以色列军队

美国对于伊拉克的想法也是提前就知道了,所以在海湾战争开战之前,一直都在和以色列沟通,无论受到什么攻击,都需要忍住,其它事情让美国来处理,为了缓解以色列的防空压力,在开战之前,美国还在以色列部署了大量“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用于防御伊拉克发射的“飞毛腿”弹道导弹,后来果不其然,伊拉克在第一时间就向以色列发射大量“飞毛腿”弹道导弹,对以色列造成了伤亡,以色列数次想要还击,都被美国劝阻了;

“爱国者”防空导弹

然后伊拉克此举也是向美国施加压力,迫使美国停火,因为以色列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它国土面积狭小,但是人口却非常众多,以色列大多数的人口都集中在一些地中海沿岸的大城市,比如特拉维夫和海法等城市,导致城市人口,“飞毛腿”弹道导弹虽然精度有限,但是用于攻击以色列城市却绰绰有余,伊拉克希望对以色列造成巨大的伤亡,让西方国家停战;

最后伊拉克也想扩大战争的影响,从而让国际社会施加压力,可是海湾战争是经过联合国授权的战争,是伊拉克出兵吞并了科威特,是伊拉克有错在先,伊拉克必须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不过随着战争的进行,伊拉克的反击能力越来越有限,被寄予厚望的“飞毛腿”弹道导弹,也在开战后不久,发射阵地被美军特种部队侦察发现并摧毁,海湾战争中后期伊拉克基本没有再发射弹道导弹攻击以色列。

海湾战争

现在中东一个国家也不断放话:只要美军攻击伊朗,伊朗就会攻击以色列。对于伊朗这样的威胁,全世界都非常相信伊朗并不只是简单的口头警告,而是一旦美国对伊朗开展攻击,伊朗必然会攻击以色列,并且伊朗现在的实力,比当初的伊拉克更强大,伊朗可以独立制造弹道导弹,数量很多,可以覆盖整个中东地区,并且伊朗还在以色列的邻国叙利亚部署了大量军队,也可以从地面攻击以色列,这也是美国至今不敢对伊朗开展军事行动的原因之一。

海湾战争爆发后,萨达姆为何第一时间向以色列发射29枚导弹?

海湾战争是指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期间,以美国为首的由34个国家组成的联军和伊拉克之间发生的一场局部战争。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科威特的“回归”以及大伊拉克的“统一”。

(伊拉克在科威特损失惨重)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7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多国部队以轻微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第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美军参战的主要机型)

联合国安理会第678号决议的最后通牒过后,1991年1月17日,联军开始执行名为“沙漠风暴行动”的强烈空袭,每天的攻击上千架次。使用的武器有制导炸弹、集束炸弹、空气炸弹和巡航导弹。相应地伊拉克次日向以色列发射了8颗飞毛腿导弹。

(飞毛腿弹道导弹)

盟军的首要目标是摧毁伊拉克的空军和防空设施,这个任务很快就完成了,在此后的战争期间盟军空军几乎畅通无阻。虽然伊拉克的防空能力比预期的要好,但在战争第一天盟军只损失了一架隶属于VFA-81“划日者”(英语:VFA-81)的F/A-18C战斗机(机号AA403),遭伊拉克空军的MIG-25 PD战斗机击落。在这段时间里隐形战机被多次使用来消灭伊拉克的地对空导弹和其它防空武器。

萨达姆在两伊战争中对他的军队的指挥非常详细,小部队自己的主动性几乎全部丧失。盟军战略家希望伊拉克的指挥和控制系统被摧毁后,它的抵抗力会被大为削减。战争的第一个星期中伊拉克进行了几次攻击,但其效果甚小,38架伊拉克米格机被盟军飞机击落,此后伊拉克空军开始逃往伊朗。

(伊拉克飞毛腿)

空战的第三个和最大的一个目标是打击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军事目标。约三分之一的盟军空袭是为了消灭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此外军民双用的设施也被袭击:发电厂、通讯设施、港口、炼油厂、铁路和桥梁。两座核电站也被攻击,这违反了联合国大会第45/52号禁止进攻核反应堆的决议。伊拉克全国各地的电站都遭破坏。战后伊拉克的发电力只有战前的4%。所有大坝和大多数重要的泵水站和许多污水处理站被炸毁。

(爱国者防空导弹)

在此期间伊拉克向盟军在沙特阿拉伯的基地和以色列发射了飞毛腿导弹,打着希望将以色列牵入这场战争,激发中东国家间积怨已久的矛盾。而迫使其它阿拉伯国家退出这场战争的算盘。但这个战略未成功,以色列在美国的安抚下没有参加盟军,并且美军积极使用爱国者飞弹对伊拉克的弹道导弹进行拦截,取得了一定战果。除约旦外所有阿拉伯留在同盟中,约旦始终保持中立。

1月29日,伊拉克用坦克和步兵占领沙特阿拉伯城市卡夫吉。但两天后有被拥有强大空军掩护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沙特阿拉伯军队逐出。

海湾战争爆发后,萨达姆为何第一时间向以色列发射29枚导弹?

海湾战争打响以后,萨达姆经过了周密的思考、严密的布置、反复的论证,然后干了一件大事——向以色列发射了29枚的“飞毛腿”导弹。很多人会非常奇怪一个问题:当时萨达姆的对手是美军、是多国部队,为啥没事向以色列发射导弹呢?通过这个事情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萨达姆是一个标准的“心机婊”,他想借着以色列之手来破坏——美国人当时在中东、在海湾战争中的统一战线。

首先我们一起来简单地回顾一下:这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战争——海湾战争。这场战争的经过很简单:

1990年8月2日凌晨,刚打完两伊战争不久的伊拉克军队在空军、海军、两栖作战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发动数十万军队向科威特发起了突然进攻。

当天经过约14个小时一点也不激烈的战斗,到下午7时的时候,伊军就基本占领了科威特全境了。随后伊拉克大军全面进入科威特,伊军人数达到约20万人,坦克2,000余辆。

萨达姆随即对全世界宣布:科威特变成了伊拉克的一部分了,而且还定义为是伊拉克的“第十九个省”。

萨达姆的这一行为随后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哗然。当时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表示:萨达姆这是赤裸裸的侵略行为、是不可忍受的行为。

不过吵归吵、闹归闹、批斗归批斗,一般像这种时候,还是要看一个国家的态度——美国。

没办法,干什么事情都要找个带头大哥的。此时美国人的态度也很明确——如果萨达姆在规定时间不撤军的话,那就只有用一个字对付他了——打。

1991年8月4日、也就是萨达姆攻占科威特的第三天,美军的航母就已经开往海湾地区了。在往后的四个月时间里面,美国人发起了“沙漠盾牌”计划。

这一计划动用了人类当时最强大的战略运输能力。顺便说一句,估计现在也没有几个国家能达到当时美国人的战略运输能力。

仅仅四个月的时间里:美国人就把几十万大军、上千辆坦克、上千架飞机摆在了萨达姆的门口了。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轰炸了巴格达,海湾战争爆发。这场战争我就不具体说了,反正是萨达姆的军队被降维打击了、美军只伤亡了100多人、伊拉克数十万精锐大军被打的是灰飞烟灭了。

这场战争最重要的启示并不是美国人有多厉害、伊拉克军队有多菜等等。这场战争只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从此以后战争的形式变了、单个士兵战斗意志力在战争中的作用变得——微乎其微了。

世界战争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高科技、无接触的战争到来了,例如:往后的科索沃战争。

说完了海湾战争的大概过程和意义以后,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萨达姆在战争一开打的时候,突然要向以色列去发射导弹呢?

海湾战争开打期间,萨达姆一共向以色列发射了29枚的“飞毛腿”导弹。不过这些发射过去的导弹并没有对以色列造成多大的伤害。

这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美国紧急向以色列提供了“爱国者”防空系统,拦截了不少射向以色列的“飞毛腿”导弹;二是,这种飞毛退导弹的杀伤力本来也不咋地。

但是我们不得不说:萨达姆是一个“心机婊”,他来这么一手是有其深刻的含义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萨达姆向以色列发射导弹的本质目的吧:

第一个目的:瓦解多国部队的联盟体系

当时发起海湾战争的多国部队一共有36个国家,可是其中还有很多阿拉伯国家,例如:埃及、叙利亚以及海湾6国等等。

大家不要忘了两个事情:一是,伊拉克也是一个阿拉伯国家;二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那是世仇,打了几十年的战争了。

萨达姆向以色列发射导弹就是想告诉阿拉伯国家们:我也是自己人、以色列才是坏人,自己人不打自己人等等。

第二个目的:萨达姆希望彻底的激怒以色列

按照以色列一贯的风格和行事方针,那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中东这块地盘上不管谁敢于攻击以色列,那以色列一定是会还击到底的,例如:历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就敢单挑阿拉伯世界。

试想一下,如果被萨达姆导弹击中的以色列采取报复行动、采取打击萨达姆的行动的话。这样一来,这场战争的性质又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了。

以色列暴击萨达姆的话,阿拉伯国家们就会很不爽,又会把中东战争的记忆找回来了。这样的话,多国部队的内部团结、内部联盟势必就会瓦解了。

当时以色列遭到攻击以后,国内的战争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国民们纷纷要求反击萨达姆。美国人此时也是高度紧张的,他们害怕这场战争真的变成了:阿拉伯与以色列的“准中东战争”地翻版了。

美国人一面不停地安抚以色列,要求以色列不得参战;一面又运来大量地“爱国者导弹”拦击系统,帮助以色列拦截萨达姆发射过来的导弹。最终以色列并没有参战、最终萨达姆被打的一败涂地。

总结一下就是:萨达姆向以色列发射导弹是为了转移矛盾、为了分裂多国部队这个联盟而已。但是萨达姆的美好愿望最终破产了,伊拉克军队被降维打击了。时间又过了12年,萨达姆终于去到了自己该去的地方——绞刑架。最后我还是想说,海湾战争的最大看点就是——人类又一次改变了战争的模式,科技和武器装备才是未来战争中当仁不让的主角。

海湾战争爆发后,萨达姆为何第一时间向以色列发射29枚导弹?

伊拉克此举是想挑起联军内部矛盾,弱化联军的作战能力。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在联军发起空袭作行动的第二天,就开始向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境内发射“飞毛腿”导弹。袭击沙特还可以理解,但伊拉克为什么还有一起袭击完全没有参加作战的以色列呢?说起来可能很多人会比较惊讶,伊拉克此举就是为了“找打”,伊拉克希望通过发射导弹袭击以色列目标,引起这个有仇必报的国家的猛烈报复,以色列报复得越快越狠,伊拉克就越开心。

中东地区历来都是错综复杂,矛盾不断,其中既有国家间的矛盾,也有教派之间的矛盾。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就是,以色列是阿拉伯世界的共同敌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历次中东战争早已经将这个矛盾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旦以色列对伊拉克发动报复作战,那么联军中的阿拉伯国家自然放任不管,至少也会受不了和以色列处于同一阵营中,必然会退出作战。

按道理来说,即使没有阿拉伯国家军队的参加,美国率领剩余的欧洲国家,也足以打垮伊拉克。怕就怕在阿拉伯国家有可能联合起来,拒绝美国及其联军使用阿拉伯国家境内的基地,经过阿拉伯国家的领土领空。由此来表达长期以来阿拉伯国家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的强烈不满。毫无疑问,这将会明显限制美国及其联军的作战行动,需要进行诸多调整,伊拉克也能够迎来喘息的时间,甚至有望迎来转机。

然而,伊拉克的小算盘落空了。以色列在挨了29枚“飞毛腿”后,竟然硬生生被美国劝住了,一直没有发动反击。原本在袭击发生后,以色列迅速开始制定空地反击方案,却被美国及时阻拦下来。

一方面美国向以色列担保,美国已派出大量兵力去搜索摧毁剩余的“飞毛腿”,另外一方面则向以色列紧急运输一批“爱国者”用于保护以国民不再受到“飞毛腿”导弹的袭击,同时还答应向以色列提供一大批先进装备和援助。在美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说下,最终以色列的确选择了隐忍。联军对伊拉克的作战也得以按照原计划顺利推进下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