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300年前的努尔哈赤成功了,而100年前的张作霖失败了?
张作霖在能力上是绝对不输努尔哈赤的,张作霖生前取得的成就也是高于努尔哈赤的,张作霖是输在了寿命上
张作霖的本事完全不逊于努尔哈赤,并且张作霖发迹的过程比努尔哈赤还要艰难!相比于努尔哈赤的官二代身份,张作霖是完全的白手起家,如同当年朱元璋一样,或者仅比朱元璋强一点点。
(张作霖)
张作霖祖籍河北,出生于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早年间因为甲午战争导致奉天地区一片混乱,张作霖便投身绿林谋生。后来到义和团时期,他保境安民,开始声名鹊起,很快被清廷招抚。
日俄战争爆发后,清廷在东北的统治再度崩溃,奉天成为日俄的主战场,而张作霖则游走于日俄之间,与日本人建立了联系。
日俄战争结束后,清廷废除东北八旗将军辖区,改设黑龙江、吉林、奉天三省,张作霖被任命为奉天巡访营前路统领。
清廷灭亡之后,张作霖迅速投靠袁世凯,他被袁世凯任命为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而他的把兄弟冯德麟则被任命为第二十八师中将师长。不过袁世凯对于张作霖并不放心,1915年张作霖任命段芝贵为奉天将军兼署巡按使,凌驾于张、冯二人之上。
正当张、冯琢磨着怎样赶走段芝贵时,袁世凯悍然称帝,遭到全国声讨,而张作霖和冯德麟则利用袁世凯称帝失败的机会将段芝贵挤走,此后张作霖的主要对手就剩下了冯德麟一人。
1917年张勋复辟,冯德麟作出错误选择,他亲自前往北京表示支持清廷。而张作霖则敏锐的感觉到张勋没有前途,因此没有一起前往。结果复辟之举果然是昙花一现,张勋被段祺瑞轻易击败,冯德麟也在天津被段祺瑞的军队逮捕。张作霖作为冯德麟的把兄弟,亲自出面斡旋,把他赎了回来,但冯德麟自此丧失了权力,东北开始由张作霖一家独大。
1918年张作霖被段祺瑞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意味着北洋政府承认了他在东北的地位。
张作霖在掌控东北期间积极发展教育和工商业,东北地区工产业迅速发展,汽车、飞机、轮船都造了出来,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也使得奉系成为北洋时代最具实力的军阀。
之后张作霖还曾入关争天下,自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势力一度远波到上海。虽然后来他被北伐军击败退回关外,但其成就已经很高了。(张作霖曾经当过北洋政府的国家元首)
说实话张作霖崛起的时候周围环境并不好,当时南满是日本的势力范围,驻扎在关东军,北满则俄国人的地盘。虽然俄国在爆发革命后曾短暂放弃了北满地区,但苏联稳定局势后,苏军又控制了中东路。这两个国家别说张作霖了,当时整个北洋军阀加起来也打不过,而张作霖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慢慢成长,实属不易。
相比之下,努尔哈赤的父亲就是建州女真的酋长,在其父死后他被明廷授予龙虎将军,继承了建州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他起兵反明是资本的。(努尔哈赤)
而且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时,他周围的对手都是一波废柴,外加辽东总兵李成梁灯下黑,没有对努尔哈赤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努尔哈赤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统一了女真诸部。
到他公开反明之前,女真族只有海西女真叶赫部未降,此时努尔哈赤手上已经有了六万人,虽然八旗此时还没有正式形成,但女真骑兵的战斗力已经被唤醒,努尔哈赤已经完全有实力和明军一战。而在之后的萨尔浒之战中,努尔哈赤率领后金一举击败的明军,然后迅速席卷辽宁东部地区,稳住了脚跟。
总的来看,努尔哈赤的资源要比张作霖好上很多,他俩人都很厉害,但对于奉系而言,张作霖死的太早了。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火车回沈阳时在途径皇姑屯处遭日本炸弹袭击,张作霖被炸成重伤,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逝世,享年53岁,史称“皇姑屯事件”。
说实话,张作霖走得太早了,这对于奉系非常不利,因为他还没有来得及解决苏联和日本在东北的势力就被暗杀了。而努尔哈赤死的时候是67岁,虽然努尔哈赤也是死于意外,但努尔哈赤要比张作霖多活了14年,期间努尔哈赤平定了整个女真内部,到皇太极继位时,后金的后方是稳定的。
张作霖当年是靠着日本人起家的,但张作霖不想当卖国贼,他对日本人一直忽近忽远,始终不肯把东北出卖给日本,这让日本人很恼火。
但日本政府也不敢动张作霖,毕竟老张手下还有着几十万人马,枪炮武器充足,真打起来关东军不一定罩得住。于是日本人就企图暗杀张作霖,然后浑水摸鱼,趁乱拿下东北。
对于日本的想法,张作霖并非一无所知,但终究百密一疏,被日本人暗算了。
纵观张作霖一生,审时度势,很果断很务实。可以说是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如果老张能再多活十年,其成就必然更高。要知道终努尔哈赤一生,他连山海关的大门都没摸到,而张作霖则是率领奉军数次入关,论本事,老张不输!
为什么300年前的努尔哈赤成功了,而100年前的张作霖失败了?
努尔哈赤的成就有张作霖的大吗?不见得吧!
努尔哈赤穷极一生也不过称雄关外,连山海关的边都摸不到;如果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并在萨尔浒之战中击败明军,就算是成功的话。那么,老帅张作霖创建奉军、称雄东北、发展东北,就不能算是成功了吗?若论成就,满清的努尔哈赤根本比不上张作霖。
的确,努尔哈赤也算得上是一代雄主。当年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逐渐征服整个建州女真。之后,又以“七大恨”为借口反叛明朝,并在萨尔浒之战中一举击溃明朝大军,进而称雄关外。
但是,努尔哈赤时期的后金,再强也尚不足以撼动整个大明,不完全具备进军关内的能力。最后,在宁远之战中,努尔哈赤被袁崇焕击败,损兵折将。不久后,自己也撒手人寰。也就是说,从头到尾,努尔哈赤连山海关的边都碰不到。而他建立的后金,充其量也不过是关外的一个割据政权而已。
张作霖将奉军势力延申关内,成为北洋政府最后一任统治者;相比较起来,张作霖的个人成就显然要比努尔哈赤要大得多。虽然,张作霖最后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不治而亡。但在此之前,张作霖已经成功的将奉军的势力延申到关内。
张作霖凭借着第二次直奉战争的胜利,成为了北京城的新主人。这别说是努尔哈赤,就是他儿子皇太极到死也未曾做到。稳住北京城之后的张作霖,就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任统治者。
努尔哈赤是枭雄更是屠夫,而张作霖既是枭雄也是东北的建设者;努尔哈赤打仗很彪悍,多次击败明军,横扫辽东。但他更是个野蛮的屠夫,在对辽东的多次征战中,努尔哈赤都进行了血腥杀戮,使得明朝经营多年的辽东地区化为焦土,无数的关外汉人惨遭八旗屠戮。
但张作霖不同,他不仅一手创建奉军,成功称雄东三省。同时,他对东北的经济和工业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老帅为东北地区打下了扎实的工业和交通基础,到1930年,东北地区已经拥有占全国产量80%的钢铁、93%的石油、55%的黄金、30%的电力、47%的铁路和38%的对外贸易,是当时中国工业基础最好的地区。
张作霖和努尔哈赤最大的区别是在于接班人的差距。努尔哈赤和张作霖都为自己的接班人打下了扎实的根基,但是皇太极和张学良显然不是一个等级的人物。
皇太极在努尔哈赤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后金的势力。同时,通过吸纳明朝的降将降臣,改革内政,推进满族的封建化,建立清朝,进一步为满清的入关奠定基础。反观张学良,就不用多说了,几十万东北军,硬生生被两万关东军击败,把整个东北都给丢了。张学良这样的表现,实在不敢恭维啊!
本文作者:小贱贱
为什么300年前的努尔哈赤成功了,而100年前的张作霖失败了?
导读:大清王朝(包括前身后金政权)这两百多年历史的首尾两头各有一位杰出的人物在诞生在东北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他们是后金政权的建立者努尔哈赤和东北王张作霖。张作霖成为北洋政府最后一任执政、海陆空三军大元帅,那也是一代政府首脑不比努尔哈赤差。那么为何努尔哈赤建立的政权能够绵延将近三百年而张作霖的奉系很快就消亡了呢?努尔哈赤
在大明历史上,努尔哈赤祖上掌管建州女真一直就不怎么安分。从成化年间就掳掠辽东人口,被激怒的万历皇帝派军队来了个犁庭扫穴建州损失惨重。到努尔哈赤的外祖父建州指挥使王杲和儿子阿台叛明,李成梁率领的明军在平叛的过程中误杀了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这也成了努尔哈赤起兵造反的理由之一,他利用十三副盔甲起兵。
明朝后来也归还了努尔哈赤的祖、父的尸体,给予了马匹和敕书并给于将军的册封。但是有野心的努尔哈赤利用这个空隙逐渐统一建州以及女真各部初步在赫图阿拉建立政权。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努尔哈赤的野心在推动,腐败的明朝政府在努尔哈赤的这么大兼并各部的动静下居然丝毫没有察觉。
直到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前辽东给明朝的奏报还是说一切正常,女真各部很顺从。这是辽东边将严重的失职,错失了最好破除努尔哈赤做大的机会。如果早点重视辽东,那么对女真各部分化拉拢就不可能让努尔哈赤轻松的统一女真各部。似乎突然之间一个占据东北的后金政权横空出世一般。
张作霖相比从容成长的努尔哈赤,张作霖崛起东北的环境更复杂、过程也更传奇。在单田芳老爷子的《乱世枭雄》中我们可以领略张作霖的传奇一生,虽然和实际情况不太相符但是纷乱复杂的势力格局还是客观存在的。
张作霖就是个大老粗,参加过甲午战争的入朝作战。回国后在岳父张占元的资助下成立了保险队,其实也和土匪差不多。那个年月社会动荡不安,土匪横行,再加上沙俄和日本在东北这片土地上势力的角逐是非常复杂的。张作霖以一个小土匪出身,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左右逢源的功力在东北复杂的各方势力中游刃有余。
在敏锐的发现了土匪不是长久之计就接受了清朝政府的招安,成为巡防营的长官主管剿匪。在剿匪过程中逐渐壮大,在清帝退位和袁世凯执政的过程中凭借手中的27师终于做大成为东三省巡阅使。
努尔哈赤能够成功而张作霖不能成功的原因所谓张作霖失败那是相对清朝能够统一中国来说的,其实张作霖能够兵出山海关坐上北洋最后一任执政、海陆空大元帅的职位名义上也是北洋政府一国的元首。当然这只是在名义上,而努尔哈赤在被明军炮击重伤身亡前都没有进过中原。从这一点来说张作霖比他强,只不过爱新觉罗的子孙争气生生打下了上千万平方公里的版图。那么为什么张作霖没有取得更大的成功呢?个人觉得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年龄
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张作霖都没有什么背景,都是经过自己打出来的。所以身体都很好,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都快七十了还在征战厮杀。所以他有充足的时间来支配自己的规划,不但有攻城略地还有对于后代爱新觉罗氏对后金政权的铁定的继承权。
在看张作霖,虽然也身体好但是在皇姑屯被炸死才仅仅五十出头。对于政治人物来说这个年龄正是黄金年龄,如果再给张作霖20年他就有充分的时间来施展自己对于东北的控制能力。也许东北至少不会像历史上那样让日本轻松控制吧。
第二:地缘环境和崛起时机
努尔哈赤的后金崛起的地缘环境简直是千载难逢:北边是野人女真,沙俄探险队还在更北的冰天雪地里探索呢?更北的女真根本不是统一后金政权的对手;南面是日益腐朽的大明王朝,一帮文官只顾着争权夺利根本不管崛起的后金;东面的朝鲜的实力和明朝都差多了跟别提更生猛的女真;西面的蒙古察哈尔和喀尔喀部都处于四分五裂的衰落期。所以后金完全是在萨尔浒大战后直接席卷东北。 再看张作霖就惨多了,在土匪时期东北就有对东北垂涎三尺的沙俄和日本势力的控制。甚至还有没落的清政府和各大土匪势力简直是多如牛毛。张作霖是一个也惹不起,只能逐渐的兼并土匪队伍后来即使被没落的清政府招安就很开心了。当然后来在清朝灭亡袁世凯执政的过程中张作霖才通过效忠贿赂以及机缘巧合凭借手中的27师逐渐升任奉天督军甚至更高的东北巡阅使,才成为真正的东北王。
北边是强大的沙俄、东边是日本控制吞并的朝鲜、西面是北洋政府,你说张作霖所处的地缘环境能和努尔哈赤比吗?
第三:后代继承人
在这点上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努尔哈赤的运气,从努尔哈赤开始、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六代战功赫赫的帝王在我国历代王朝中仅次于西汉的七代明君。正是他们不得不佩服清朝的运气和继承人的培养机制。
从皇太极开始到乾隆,清朝的版图一直在扩张,到乾隆时期终于平定了西北的蒙古准噶尔部再次把西域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奠定了我们现代版图的基础。
再看张作霖就比较惨了,他选定的继承人张学良从眼界和手段来说和他爹差远了。当然我们承认少帅的爱国行为,但是在各方势力周旋的手腕严重欠缺。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为什么300年前的努尔哈赤成功了,而100年前的张作霖失败了?
努尔哈赤,一个崛起的部落领袖,虽然天纵奇才,控制了东北大地,但是,这大爷从来就没有打进过关内,生前也从未称帝,只是成为了后金第一大汗。
反观乱世枭雄张作霖,坐镇东北三省,出关剑指群雄,一度入主北京城,担任天下陆海军大元帅,成为了民国实际的控制人。
虽然张作霖在北京城的时间并不长,可论成就,绝不是努尔哈赤所能比拟。
那么,问题是,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后来统一了华夏,为什么张作霖的奉系,却无法主宰“天下”?
(一)时代不同了,民众意识已经觉醒。明清更迭时,华夏还是处在封建社会,整个世界各强国也还没有腾飞,那时候,都是皇权至上,一个王朝覆灭了,换一个新的王朝,百姓还是那些百姓,日子还是那个日子。
所以,清军携百万众入关时,除了李自成并不强的反抗,还有“反清复明”人士的抗争,除此之外,再也没激烈的挣扎了。想那时,关内汉人数量超亿,真要全部奋起反抗,大清哪里能顺利掌握大统?
大多数百姓,只要能过得起日子,谁当皇帝,其实并不会过于操心。
而民国时期,华夏民族的意识完全觉醒,对于外来的侵略有着不惜一切的抗争,对于国内军阀势力的强势,民众的反对声也是此起彼伏,代表民族精神的南方革命军焕发出勃勃生机,张作霖式的旧军阀,越来越不受待见。
因此,入主北京的张作霖仅仅呆了一年多,就回了东北,不幸的是,快回到家时,还被日本鬼子炸得魂飞魄散,身死道消。
张作霖入关之行是失败了 ,不是张作霖不厉害,是历史的列车已经开过了“封建王朝”这一站,张作霖就算能真的成功,充其量当个时间长点的大总统,就像袁世凯。除此之外,当皇帝,搞复辟,张作霖一定会被全天下讨伐之。
因为时代不同了,导致大清能顺利入主华夏。而奉系想要统一中华,难处不是一般的大。
(二)大清的对手弱,张作霖的对手太强。
从理论上来说,什么都有发生的可能,包括张作霖当初统一华夏。但是,我们站在辨证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事情哪里有那么简单?
对手将决定你是不是能成为王者。
1、大清的对手弱。
大清是幸运的,人数不多,战力不错,关键是对手太弱。
明朝天启年间,天灾连连,官粮却一分都不能少。
那时,江南的富裕阶层小日子过得不错,北方的民众日子举步维艰。1628年,驿站改革后,李自成等人失业没饭吃了,于是,加入了兴起的农民起义军。从那时候起,这些人开始给大明掘墓。
天启皇帝死后,崇祯上任了,在其任内,干旱依旧频频,百姓更加食不果腹,农民起义军在官军的围剿中却越来越强大。
农民起义军消耗了大明极大死亡精力,与此同时,大明还得守好关口,防止后金破关而入。
终于在互相的消耗中,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克了大明京城,崇祯上吊自杀,明朝就此寿终正寝。而李自成的起义军显然缺乏大方向、长眼光,没有及时收服吴三桂,让大清轻松入了关。在大清和吴三桂的合力下,李自成的大顺,就如昙花一现。
大清的成功,其实就是对手们互相消耗导致虚弱不堪,最后被大清抓住机会统一了华夏。
2、张作霖的对手太强。
张作霖所处的民国时代,军阀四起,实力不俗,不过即使这样,后期的张作霖也算是军阀当中最强的那一个。此人,经营东北有方,民生搞得不错,工业化也很像个样,而且大兴教育,面向未来。
军阀混战到最后,张作霖把直系干趴下后,就是一家独大了。而此时的南方革命军飞速发展,孙中山打好了基础,采取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让队伍日渐庞大。黄埔军校的建立,更是让无数青年俊才奔向南方。
因此,张作霖虽然入主了北京城,但是军阀的前景开始下行,而国民政府开始了上坡路,北伐、东征,让军阀们难以招架。
于是乎,在训练有素的北伐军面前,奉系军队竟然敌不过,被完全打败。
所以说,不是张作霖不厉害,是新兴起的军事力量比他们更强,让张作霖的屁股没坐热,就撤出了关内。
努尔哈赤的后代,比张作霖的后代更强1、努尔哈赤的后代有称王之心。
努尔哈赤没有入关,但是儿子皇太极很猛,发展壮大了后金,并建立大清,称了皇帝,不过还是没有入关。
皇太极死后,福临上位,就是那个小顺治皇帝,人家进了关,且坐稳了北京城。
厉害的不是小顺治,厉害的是福临他妈大玉儿,更厉害的是摄政王多尔衮,在这两人的决策下,在其他人的配合下,女真人坐稳当了。大清从1644入关到1912覆灭,大清统一华夏268年。
2、张作霖的后代没有角逐王者之意。
我们再看看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
在张作霖死后,在张作相等人的扶持下,张学良做了东北王,但是此人手腕没有他老子硬,变通能力也比他老爹差。
首先,张学良是加入了民国政府,改旗易帜,从此开始,他就是蒋介石国民政府的一部分了。
其次,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的时候,张学良派兵入关,站在了蒋介石一方,导致蒋介石获胜,全国走向了统一。
当时,如果张学良加入李宗仁、阎锡山、冯玉祥一方,那么蒋介石会走向失败,军阀会重新当家,张学良会大概率成为军阀的头。
第三,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少帅张学良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放弃抵抗,将东北三省拱手相让,这导致张学良没了自己的地盘,入关后彻底被蒋介石边缘化。
不过,张学良1936年发动的“西安事变”,对抵抗外敌日本,团结统一战线,作用巨大。
一句话,这张学良没有称霸之心,既然如此,如何能建立伟业?
(张作霖剧照)
总体看来,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最后能成就伟业,而乱世枭雄张作霖的奉系军队并不能铸造辉煌,有三个原因,一是时代不同,大清那个时代更有利称王。二是对手不同,张作霖时代的对手更强。三是努尔哈赤的后代更猛,张学良没有称王之心。
为什么300年前的努尔哈赤成功了,而100年前的张作霖失败了?
同是东北王,相隔200年努尔哈赤和张作霖谁更成功?看儿子就知道
有网友问,为什么300年前的努尔哈赤成功了,而100年前的张作霖失败了?
不得不说,努尔哈赤和张作霖这两个东北王有很多共同点:
1,两人出身都比较低。努尔哈赤虽然是建州女真的小酋长,却因为明朝东北的民族矛盾,并没有过上养尊处优的生活,反而长期和弟弟舒尔哈齐自力更生,过着野人般的生活。野史中说努尔哈赤是李成梁的家奴,那是胡说八道。
张作霖出身更惨,爸爸是赌徒,妈妈在老爸死后嫁了木匠。张作霖青少年时期认了数十个干爹干妈,这些人从经济上、技术上给他提供了很多帮助。张作霖才能够活到成年,并且逐渐打出自己的事业。要不是这40多个干爹干妈,张作霖哪有后来的事情。
2,两人都是"马上皇帝"。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一刀一枪打下了大半个东北。最为厉害的是,努尔哈赤面对的是极盛时期的明朝,这样的军功,着实罕见。努尔哈赤,戎马生涯长达44年,到病死时,后金政权已经得到了明朝东北的大部分土地,甚至蒙古都开始臣服于后金。
张作霖以一个村的保险队起家,短短十几年时间成为中国的东北王。张作霖势力极盛时期扩展到了华北华东地区,掌握了大半个中国和北洋政权。从某种程度上说,张作霖的功绩,相当于顺治年间的状态。
3,两人都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内外环境。努尔哈赤面对的内外环境,相当复杂。女真内部,建州女真、野人女真争斗不休,建州女真内部互相还有世仇。女真之外,西面的蒙古,南面的朝鲜都是不可忽视的大敌,当然最可怕的是庞然大物明朝。
张作霖面对的环境比努尔哈赤有过之而无不及。东北军阀内部,26师和27师斗争由来已久,胡子出身的老派和军校出身的新派,主张取天下的激进派和主张守东北的保守派,外部的俄罗斯和日本,中央的直系和皖系,甚至包括图谋不轨的清朝残余势力和蒙古复辟势力,都让张作霖万分头疼。
面对复杂的局势,努尔哈赤只有一条——一力降十会!用战争征服他们!女真各部统一战争让努尔哈赤在东北站稳了脚跟。皇太极时期对蒙古和朝鲜完成征服和和亲,顺治时期又基本完成入主中原的统一战争。
面对更加复杂的局势,张作霖长袖善舞,利用日本人的势力壮大起来,出卖部分国家主权经济利权,张作霖建立起全国最强的地方经济和地方军事系统。国外的俄罗斯、日本、英美,国内的直系皖系和国民党,再加上满蒙独立运动,甚至郭松龄的反叛,最后都成了张作霖发展壮大的有利条件。
不得不说,张作霖用仅仅28年时间,就从东北的小土匪变成全国的大元帅,各方之间找平衡,借力打力的功夫炉火纯青,但这种发展方式本身就是饮鸩止渴。当张作霖无法满足侵略者的胃口时,侵略者会灭了他寻求新的代理人。
反观努尔哈赤,一刀一枪地干,内部势力和外部势力不断整合,虽然慢,却因基础坚固成就了268年的清王朝。
当然,张作霖和努尔哈赤最大的区别是,努尔哈赤留下了十几个儿子,尤其是皇太极、代善等人,是当时世界的一流军事政治人才;而张作霖,意外被炸死后,少帅实在没能力继续那种长袖善舞左右逢源的发展方式,必然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为什么300年前的努尔哈赤成功了,而100年前的张作霖失败了?
诚邀,如题。这话说的有点无礼,努尔哈赤可是一心想当皇帝的主,张作霖可从来没有这想法,是以努尔哈赤创立后金成功了,但是张作霖剿灭东北土匪,遏制了日本和帝俄的在东北的势力渗透,在乱世中稳定了东北局势,也是非常厉害了
努尔哈赤的成功其实占了历史的便宜
明末清初,我国进入一个大动乱、大变革的时期。其时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树立了后金政权,赫图阿拉是一个山环水绕、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的宝地,这里有粮食、皮裘、人参、林木、矿藏,能够构成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此时的大明外强中干,南有西葡萄牙,荷兰侵占宝岛,东有日本虎视眈眈,内部的万历,天启皇帝又不是精明强干之主,是以努尔哈赤才能从乱世中乘机崛起
张大帅的成绩却是靠自己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张作霖一统东北的情况可是非常艰难的,张作霖自幼出身贫穷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实力强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歼灭杜立三等土匪实力,后又消除蒙患,保护国家统一,逐渐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
那么张作霖有想过做第二个努尔哈赤吗?
答案是否定的,据史料记载,一次张部将对其有推帝之意,张勃然大怒,大声骂道:“称帝?你也不看看当今世界的局势,以帝制代替民主,这是逆历史的潮流”。由此可见,张作霖还是很有时代眼光的,在他的老上司袁世凯都被皇帝宝座迷失心智的时候自己还能独善其身,还是非常难得的。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