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的多年纠葛是因为什么?

2020年9月27日,由于纳卡地区的领土争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爆发军事冲突,事件目前已造成至少23人死亡,上百人受伤。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个邻国,是如何成为世仇的?纳卡地区的领土争端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历史长期遗留问题,导致该地区冲突不断

纳卡地区,全称“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位于外高加索地区,该地区与高加索其他地区一样,由于经历了长达三个世界的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混居时代,因政治和宗教导致的冲突极为激烈(亚美尼亚人信奉基督教,阿塞拜疆人信奉伊斯兰教)。

时间来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在经历了沙皇俄国和波斯之间的长期争夺之后,外高加索地区被并入沙皇俄国,在强权统治之下,该地区这才迎来了短暂的稳定。但随着十九世纪后半叶民族主义的崛起,以及俄国革命爆发之后亚美尼亚共和国和阿塞拜疆共和国的先后建立,该地区的冲突再度爆发,而纳卡地区此时便已经成为了两国的争夺焦点。

随着俄国革命的爆发,奥斯曼帝国再度趁机进入纳卡地区,亚美尼亚被迫同意由阿塞拜疆共和国“临时”统治纳卡地区。一战后,英军占领期间同样维持了这一局面,但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的冲突却仍然断断续续。

1920年,随着苏联军队再度控制整个高加索,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先后被布尔什维克接管之后,纳卡地区也于1923年成为了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内的一个自治州。在苏联的强力控制之下,该地区再度迎来了久违的和平,冲突得以消失了数十年。

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当时苏联国内民族问题极为突出,为了解决纳卡地区的民族冲突,当时便有人提议将纳卡州升格为纳卡共和国,成为独立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而直接受苏联领导的国家,但当时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层认为民族问题较为复杂,想要改变恐怕反而会引发更大规模的问题,于是纳卡问题再度被搁置,而这则为此后长期的冲突埋下了种子。

时间来到二十世纪后半叶,随着苏联逐渐走向解体,纳卡地区的问题开始再度浮出水面。1988年,因阿塞拜疆强迫该地区阿塞拜疆化(纳卡地区亚美尼亚人占多数),由亚美尼亚人组成的纳卡州苏维埃要求将该地区划归亚美尼亚共和国,亚美尼亚也表示愿意接管,但却遭到阿塞拜疆的坚决反对,而当时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也不同意改变纳卡州的归属,在这种背景下,纳卡州境内的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的冲突开始愈演愈烈

两国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剧烈冲突后短暂停火

从1988年2月开始,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爆发激烈冲突,并在苏联解体后迅速演变为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的战争。

战争一直持续至1994年5月,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才在俄罗斯等国的调停下达成停火协议,亚美尼亚控制了纳卡及其周围原属阿塞拜疆的部分领土。在这次剧烈冲突中,有多达3万人丧生,另有23万阿塞拜疆的亚美尼亚人和80万亚美尼亚、纳卡的阿塞拜疆人因战争流离失所。

1997年,为解决纳卡问题,由12个国家组成的明斯克小组三主席国(俄罗斯、美国、法国)提出分阶段方案,即亚美尼亚先撤出占领领土,然后就纳卡问题进行谈判,但却被亚美尼亚拒绝,亚美尼亚要求纳卡必须作为单独一方参与谈判,并提出撤军与最终确定纳卡地位一揽子解决。

1998年11月,明斯克小组提出阿塞拜疆和纳卡组成“共同国家”的方案。阿塞拜疆认为该建议赋予纳卡和阿塞拜疆平等地位不能接受,主张纳卡只能在阿塞拜疆主权范围内享有高度自治。由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双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导致纳卡领土争端问题至今未能取得进展。

持续不断的冲突战争,领土争端难以找到出路

由于领土争端始终无法解决,围绕纳卡的领土争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冲突仍然时有爆发,且近年来冲突更是有愈演愈烈之势。

2006年12月10日,纳卡地区自行宣布独立,并举行了关于该地区首部宪法的全民公投,其“宪法”称“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为主权国家,阿塞拜疆自然不会对此次公投予以承认,而所谓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也未获得广泛的承认,就连支持其的亚美尼亚也在2010年否决了关于纳卡独立的草案。

既然问题没有解决,那么冲突的可能性便始终存在,2014年7月底至八月初,双方再度爆发冲突,导致数十人因此丧命。

而到了2016年4月1日,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在纳卡地区再度发生剧烈军事冲突,双方均指责对方破坏停火协议。这次冲突,双方激战数日,造成约300人丧生。不过,此次冲突双方均未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能固守原有阵地。

时间来到2020年,7月份时双方便曾再度发生军事冲突,造成至少16人死亡,之后阿塞拜疆国内爆发大规模抗议,抗议者要求重新夺回纳卡地区。9月27日,双方围绕纳卡地区再度爆发冲突,截止目前已经造成至少23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关于纳卡地区,由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均认为这里是本国领土,再加上俄罗斯和土耳其的影响(阿塞拜疆和土耳其是联盟国家,亚美尼亚传统上比较亲近俄罗斯),想要彻底解决该地区的领土争议,目前尚未找到相应出路。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的多年纠葛是因为什么?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纠葛,其中既有宗教问题,也有历史遗留问题。但如今爆发冲突,更多的则是外高加索地区地处欧亚十字路口,世界大国都在该地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因此,这里成为了大国博弈的前沿阵地。

阿塞拜疆、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地处南高加索地区,该地区处于里海和黑海之间,北临俄罗斯,南接土耳其和伊朗,是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教文明的交汇处。另外,近代以来,由于里海地区发现了巨量石油、天然气,再加上该地区处于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因此,极大的加剧了该地的冲突。

阿、亚两国的主要矛盾是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地区)的归属问题。

纳卡地区在古代属于亚美尼亚,因此这里的居民也主要是亚美尼亚人为主。

不过,正如前文所说,南高加索地区地处各大文明的交汇处,因此,各大文明在这里反复拉锯,不断地上演着征服与被征服的戏码。

在漫长的历史中,亚美尼亚不断被外来的文明所征服。到了公元4世纪末,亚美尼亚被被拜占庭与萨珊波斯分割,后来,亚美尼亚的阿尔扎赫行省(含纳卡地区)被高加索阿尔巴尼亚王国接收。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南高加索地区的势力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牌。

到了19世纪,纳卡地区和阿塞拜疆几乎同时被沙俄吞并。随后,沙俄将纳卡地区和阿塞拜疆西部并入同一个行省,并且将人口进行了迁徙,以此打破阿塞拜疆和纳卡地区的人口结构,便于管理。

20世纪初,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亚美尼亚开始谋求独立,此时,奥斯曼帝国对对亚美尼亚人心生仇恨,毫不留情的进行了种族大屠杀。

一战之后,奥斯曼帝国解体,亚美尼亚得以独立。

与此同时,沙俄帝国灭亡,新生的苏俄势力尚未抵达南高加索地区,阿塞拜疆也顺势宣布独立。

两个国家独立之后,都宣称拥有纳卡地区拥有绝对主权。为此,两个国家曾大打出手,但很快他们发现,苏俄的实力远超原来的沙俄。

于是乎,两个国家打着打着就被并入了苏联。

被苏联控制后,两个国家虽然不能以武力解决问题,但嘴炮不能少,都希望苏联将纳卡地区并入本国。

刚开始,斯大林是同意将纳卡地区并入亚美尼亚,但是,阿塞拜疆极力反对,并且举行抗议示威活动。接下来,亚美尼亚爆发了武装反苏行动。这一下让斯大林对亚美尼亚失去了好感,于是,苏联当局将纳卡地区重新划入了阿塞拜疆。

此后半个多世纪,阿塞拜疆因为和亚美尼亚人的文化信仰完全不同,所以不断地向纳卡地区移民,试图同化该地民众,以稳固对该地的统治。

亚美尼亚虽然不满,但面对苏联对南高加索地区强大的控制力也无可奈何。

到了苏联解体前,亚美尼亚终于看到了希望。他们开始公开反对苏联的政策,罢工、游行、抗议、示威等活动,一次比一次激烈,强烈要求戈尔巴乔夫重新划定加盟国边界。但戈尔巴乔夫表示,边界问题不能更改。

但此时的局势已经不受戈氏控制。

在纳卡地区,亚美尼亚人开始有组织、有预谋的驱逐阿塞拜疆人,双方爆发了多次流血冲突。

阿亚冲突

苏联解体后,南高加索地区陷入权力真空状态,由此,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围绕着纳卡地区发生了争执。

刚开始,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人曾举行了公民投票,以此决定归属问题。但是,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人占7成以上,阿塞拜疆人仅占2成多。因此,这明摆着就是要投奔亚美尼亚,所以,纳卡地区的阿塞拜疆人拒绝参加。

这次投票的结果显示99.89%的人希望并入亚美尼亚,但阿塞拜疆并没有承认。

此后,亚美尼亚开始向阿塞拜疆控制下的纳卡地区亚美尼亚人提供武器弹药,并支持他们脱离阿塞拜疆的控制,战争也因此爆发。

战争爆发后,阿塞拜疆很快便失去了对纳卡地区的控制权,纳卡地区也因此获得了实质上的自治(国际上始终认为纳卡地区是阿塞拜疆的领土)。

双方发生战争后,土耳其介入,选择支持阿塞拜疆,目的就是要将影响力扩张到里海地区。而见此情况,俄罗斯必然也要介入阿、亚冲突,俄罗斯希望两国停火,军事力量全部撤出纳卡地区。

1992年,由俄罗斯牵头,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即欧安组织)成立了明斯克小组,俄罗斯、美国、法国为明斯克小组主席,希望阿、亚两国罢兵言和。

1994年,由于纳卡地区背后站着的不仅仅是亚美尼亚,因此,阿塞拜疆收复纳卡地区已经没有了希望,再加上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问题。最终,阿、亚两国在俄罗斯的调停下签署了停火协定。

不过,阿、亚的矛盾并没有解决,而且其背后的大国也一直在角力之中,阿、亚两国围绕着纳卡地区的归属问题也因此成为了大国博弈的一张牌,只要有需要,一定会拿出来搞点事。

1998年,明斯克小组提议阿塞拜疆和纳卡地区组成“共同国家”,但阿塞拜疆反对,并声明赋予纳卡地区同阿塞拜疆同等的政治地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只允许纳卡地区在阿塞拜疆的主权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2016年,阿、亚双方曾发生武装冲突,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迅速发表声明;土耳其从纳卡危机开始便与阿塞拜疆在一起,此后也必将继续支持阿塞拜疆,直到纳卡地区重回阿塞拜疆。而俄罗斯当时则迅速敦促两国停火。

2020年9月27日,阿、亚双方围再次绕着纳卡地区发生战争,当天造成了23人死亡,上百人受伤。虽然包括美国、俄罗斯、联合国、伊朗在内的多国呼吁双方立即停火,但双方都没有停战的表态。

9月28日,土耳其向阿塞拜疆派遣了超过4000名士兵。

另外,就在今天(9月30日),亚美尼亚方面宣称,在纳卡地区,亚美尼亚已经击落了阿塞拜疆72架无人机、7架直升机和1架飞机,并且摧毁了阿塞拜疆137辆坦克和装甲车。而阿塞拜疆方面表示,亚美尼亚方面伤亡人数多达2700人,超过130辆坦克被阿方摧毁。

看来,事态似乎在扩大之中。

综合来说,阿、亚爆发冲突的原因,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宗教信仰问题,但从现在的视角来看,更多的则是大国博弈的问题。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的多年纠葛是因为什么?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百年恩怨,说说他们是为什么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历史上都有不短的历史,这个早在公元四世纪的时候,纳卡历史就有着亚美尼亚人定居,阿塞拜疆人,在这些地区也存在了上千年,亚美尼亚人东正教,阿塞拜疆人伊斯兰教,但近代以前,在这个俄罗斯帝国的大背景下,双方虽然存在部分不合,但整体矛盾并未激化。

值得一提的是,一战期间,土耳其对本国境内的亚美尼亚人进行了种族大屠杀,亚美尼亚与土耳其产生了无法消灭仇恨,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沙俄帝国瓦解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一度获得独立,由于双方都宣称对纳卡地区,拥有主权的,裹挟宗教对立的民族主义,就让各族之间一度就打了好几年仗。

也就打了两年,随着对工农红军以及革命的到来,两国都加入了苏联,是为了解决纳卡问题,苏联在1923年建立了,纳卡自治州,亚美尼亚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政治特权还是发展权利。但是与此同时,又属于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这种安排显然,不会让所有人都满意,甚至在这个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纳卡自治区里,阿塞拜疆人口的比例逐渐上升,亚美尼亚人感受到威胁,引发了重回亚美尼亚专制的一种思潮。

不过那时的苏联,有一个影响力遍及世界强大的中央政府,这种思潮啊,想想得了感觉不足以挑战苏联权威,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的戈尔巴乔夫时期,随着改革中苏联,对于各加盟共和国影响力的削弱。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谋求独立的同时,对于纳卡地区的归属,也采取了更加大胆的自主行动,1988年的2月2日,纳卡自治州,向苏共中央,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提出申请,要求纳卡地区划归亚美尼亚,在被苏共中央驳回之后,就从亚美尼亚首都,到纳卡自治州首府,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抗议,这事儿就点燃了阿塞拜疆人和亚美尼亚人冲突的导火索。

1989年12月,亚美尼亚和纳卡自治州又做出了更出格的举动,签署联合声明将自治州并入亚美尼亚,随即引来了苏联中央政府的干预,但是戈尔巴乔夫虽然向巴库派兵,试图武装镇压,平息两者的行动,最后却导致平民军警共计有数百人死亡,酿成了一个史称“黑色一月”的惨剧,非但没有统合,反而促使两国在脱离苏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苏联解体后,没了中央政府管制,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纳卡问题和矛盾也逐渐加剧,1991年,阿塞拜疆国会首先宣布撤销纳卡自治地位。

最后针锋相对的举行了全民公决,以99.8%的压倒性支持率宣布独立,这种不可调和的分歧,引发了大规模的种族冲突,最终导致两国之间,“纳卡战争”,不到三年的过程中,民族、宗教和领土争端的矛盾复发,引起的后果分外残忍,以这个亚美尼亚武装和亚美尼亚人为骨干,苏军第366摩托化步兵团,在这个霍贾利地区,制造了600多人死亡的种族屠杀,由于得到亚美尼亚的支援,加上了亚美尼亚部队战斗力更强,纳卡不仅是在纳卡战争中,击退了阿塞拜疆队,甚至还占领了纳卡周围原属阿塞拜疆的几个地区,到了1994年,纳卡共和国,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俄罗斯的调停下,宣布签署三方停战声明,维持了纳卡这种事实独立的现状,外界原本是希望三方,在和平谈判解决纳卡问题,谈判至今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双方,在战争、难民、纳卡地位的问题上都是尖锐对立,阿认为要讨论纳卡地区的最终地位,亚美尼亚必须从,所有的占领区撤走,亚美尼亚的坚持,先对纳卡地区达成共识,然后才能承认,纳卡当局干脆要求我得先获得正式承认之后再谈判,双方在此之后多次在镜头前发生武装冲突,造成人员伤亡,如今两国的大规模的冲突,某种程度上只是这个纳卡问题又一次矛盾的激化。

亚美尼亚和俄罗斯总统东正教国家,加上俄罗斯对于在外高加索地区保持存在的有相当的兴趣。两国关系一直相对较好,而与阿塞拜疆同为伊斯兰教国家,土耳其则选择支持阿塞拜疆的主张,并且在近年来连续地向阿塞拜疆提供各种支援,由于一战期间,土耳其军队亚美尼亚的种族灭绝大屠杀的深仇大恨,土耳其与阿塞拜疆也接近了,他自然会让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观感更加糟糕,无论是这次冲突具体是谁开的第一枪,两国从上到下的浓厚敌人气氛,早已经是长期存在的,尽管说地处外高加索地区,一个长期被国际社会所忽略的地方。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日前已经排除了与亚美尼亚进行谈判的可能性。阿塞拜疆总统外交事务助理哈吉耶夫2日谴责亚美尼亚方面从其领土向阿塞拜疆平民发射导弹。哈吉耶夫表示,如果亚美尼亚希望局势不再升级,就必须结束对纳卡地区的占领。总之很严重。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的多年纠葛是因为什么?

这几天,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真刀真枪地开战了,两国都有点热血上头,都有点互不相让。炮声在继续,伤亡仍然在继续。

关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的摩擦,是由来已久的,不是突然出现的,下面我们聊聊他们的基本情况,以及矛盾产生的根源。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历史和基本情况。

1、亚美尼亚的历史和基本情况。

亚美尼亚有300万左右人口,面积只有2.98万平方公里。

这是个北高加索小国,处在里海和黑海之间的区域,北边是格鲁吉亚,西边是土耳其,东边是阿塞拜疆,南边是伊朗。不过,西南角还有一块阿塞拜疆的飞地,叫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

亚美尼亚的历史上有过自己的王国,也有过曾经的辉煌,当然,更多的时候是被异族统治,先是波斯人统治了亚美尼亚,后来属于了马其顿帝国,再后来,有过自己建立王朝的时候,近代,亚美尼亚被奥斯曼帝国统治。

在亚美尼亚的历史上,最惨的一幕就发生在土耳其人控制的时候,在1915-1918年发生了大屠杀。

当时的奥斯曼帝国担心亚美尼亚人叛变,直接拿出了屠刀,前后三年间,总共150万左右的亚美尼亚人被杀。150万,这个数字绝对不是小数目,对亚美尼亚人来说更为恐怖,因为一半左右的人被杀了。

1920年亚美尼亚独立,1922年正式进入了苏联的怀抱。

2、阿塞拜疆的历史和基本情况。

阿塞拜疆的土地面积在8.66万平方公里,相比亚美尼亚,大概有三倍左右。阿塞拜疆的人口在一千万左右,也是亚美尼亚人口的三倍左右。

阿塞拜疆的历史和亚美尼亚差不多,大多数时间都是被他国侵占,土耳其、波斯,前后控制了很多年。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阿塞拜疆归了沙俄。

1920年阿塞拜疆独立,1922年成了苏维埃联邦的一部分。

从两个国家的历史来看,这两个国家就是一对难兄难弟,为什么会不死不休,互相开火呢?他们的矛盾到底来自哪里?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矛盾由来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虽然都是地处北高加索的小国,但是他们的朋友完全不是一个圈的。

1、宗教影响了两个国家的朋友圈。

亚美尼亚是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因此,亚美尼亚和北边的俄罗斯关系更近。

而阿塞拜疆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所以和土耳其、伊朗关系更近。特别是和土耳其,好得就像穿了同一条裤子,他们是盟友关系。阿塞拜疆的那块飞地就和土耳其接壤。

宗教的不同,影响了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和文化交流。

2、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真正的矛盾在于一块地。

引起两国冲突的是一块土地,名字叫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他们自称“纳卡共和国”,阿塞拜疆称他们为“纳卡自治州”。

这块地方,从历史来看,曾经是古代亚美尼亚重要的地区之一,从地形特点看,和如今的亚美尼亚一样,都属于高原。而阿塞拜疆则属于平原地带。

如今的纳卡地区,大部分都是亚美尼亚族,文化和亚美尼亚相同无异,宗教也是以基督教为主。

而在1923年,苏联把纳卡划给了阿塞拜疆,成为了阿塞拜疆的一个自治州。在苏联布尔什维克的严密管理下,一切都好。

但是,在苏联解体后,问题出现了,纳卡地区的人有了自己的诉求,要么阿塞拜疆允许他们独立,要么让他们成为亚美尼亚的一部分。这事,阿塞拜疆怎么会同意?

于是,一边是纳卡想要奋力从阿塞拜疆挣脱,一边是阿塞拜疆拦住不放,毕竟,那是阿塞拜疆国土的一部分。于是,矛盾越积越深,摩擦越来越多。

最终,还是在纳卡爆发了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如今的战争。

从民族感情、地区人口成分和历史来看,纳卡归亚美尼亚可能更合适,但,从1923年后,纳卡就成为了阿塞拜疆的一部分,这让阿塞拜疆如何舍得?

现在,土耳其已经开始支持阿塞拜疆了,而亚美尼亚的好友俄罗斯还是没有动静,看来,纳卡想要独立很有可能还是一场空。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的多年纠葛是因为什么?

确实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有着多年的恩怨,而且双方为此曾经打过一场非常惨烈的战争,而这场战争在一定程度上还给世界历史进程造成了一个重大的转折,也就是苏联的解体,而这场冲突在最近几天还又有新事态。那么双方的矛盾究竟何在?现在两国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的百年恩怨。百年恩怨的前传

大家知道,苏联解体之后产生了15个国家。但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苏联解体之后产生了15个得到国际广泛承认的国家。因为苏联解体之后,其实还诞生了好几个一直存在到现在,虽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但却维持了事实上的“独立”或者自治地位的政权,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要谈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阿尔察赫政权,而这个政权的背后,则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这两个国家长达百年的恩怨。

许多朋友可能知道,高加索地区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是民族构成非常复杂的一个地区。当地在历史上处于几个不同文明的交汇点,因此长期存在因为受到不同文明的影响而在语言和文化方面都有显著不同的民族。而纳-卡地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曾经存在过的外高加索民主联邦

因为当地在历史上的复杂性,所以太久远的历史今天我们就不去追溯了,今天要讲的主要是与当前冲突有关的最近100年的历史。在1917年以前,纳-卡地区和高加索其它地区一样,都被沙俄所占领。而在俄罗斯革命之后,原本的俄罗斯帝国也一度陷入了解体之中。此时,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曾共同宣布独立,组建了外高加索民主联邦共和国。但因为这三个民族之间也矛盾重重,所以这个国家两个月之后就解体了。而此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就都宣称对纳-卡地区拥有主权并爆发冲突,因为当地就是这两个民族混居的地区。同时,当时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苦苦支撑的奥斯曼帝国也将触角伸到了这一地区。

不过亚美尼亚人在当地的人口是占有多数的,所以当时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人曾经宣布独立,但因为当地的复杂性,他们的这一举动却也没有得到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的实质性支持。而在1919年,奥斯曼在一战中也最终战败解体,而与其作战的英国军队则将纳-卡地区占领。当时英军指挥部临时承认了阿塞拜疆政府任命的苏尔坦诺夫为纳-卡地区的总督,但又宣布纳-卡地区的最终归属要留到巴黎和会上确定。

苏联时期的外高加索,绿色区域虚线内为纳-卡地区

但又在两个月之内,纳-卡地区就在俄罗斯内战中被苏俄红军占领,之后逐渐在内战中占据优势的他们将高加索地区完全控制,并在当地重新整合成立了外高加索共和国。而在外高加索境内,纳-卡地区被划归亚美尼亚管辖。不过在1921年,亚美尼亚首府埃里温发生了反对苏俄红军的叛乱,这一叛乱使苏俄当时对亚美尼亚产生了很高的警惕,所以在1921年又将纳-卡地区重新划给了阿塞拜疆管辖。

苏联解体最明确的信号——纳-卡战争

而从当时苏俄当局完全可以自主改变一个地区的归属,其实大家也可以看出来,在苏联时期,苏联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是拥有绝对权威的。所以在苏联存在的绝大多数时间,虽然在纳-卡地区战多数的亚美尼亚人对归属阿塞拜疆也曾表达过不满,但总体上当地的局势还是比较平静的。

但在1985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领导人之后开始推行新思维和公开性改革,苏联各地的地方政府迅速在公开性改革中拥有了比之前大得多的权力。而一直对归属阿塞拜疆不太满意的纳-卡州政府迅速将这些新获得的权力应用到了决定纳-卡地区的归属之上。他们先是默许了当地针因不满归属阿塞拜疆而进行的街头活动,又在1988年2月20日以响应纳-卡地区工人的呼吁为由,宣布要在纳-卡地区就当地归属进行全民公决。

在纳-卡争议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卡普蒂基扬

因为当时在当地亚美尼亚人占到了3/4左右,所以这个全民公决的结果其实在举行之前就已经确定了。但这一做法却很自然地引发了阿塞拜疆政府的强烈不满,很快阿塞拜疆也发生了街头抗议行动。而当时戈尔巴乔夫推行公开性改革的目的就是想改变苏联完全依靠行政命令治国的政体,他当时也很难自我否定,重新用行政命令解决这一争端。所以他在2月26日将纳-卡州抗议的两名领导者巴拉扬和卡普蒂基扬请到莫斯科,请他们暂停抗议1个月。

但戈尔巴乔夫不愿通过行政渠道解决问题的态度却被卡普蒂基扬利用,她在当天下午返回亚美尼亚之后,对集会人群高喊“亚美尼亚人胜利啦!”,而亚美尼亚政府又反过来开始利用高昂的民族情绪向苏联政府施压。但戈尔巴乔夫毕竟是整个苏联的领导人,深知如果轻易允许一个地区自行改变行政归属后果严重,特别是在当时其它地区也开始频繁出现民族争端的情况下,所以在看到自己的态度被利用之后又匆忙调转姿态,在3月10日宣布根据《苏联宪法》,各共和国之间的边境不得改变。

在纳-卡冲突中逃离家园的一对阿塞拜疆母子

但这种做法更使戈尔巴乔夫显得自相矛盾,也使苏联中央本已动摇的权威变得更加无力了。而在此前后,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就开始出现了相互攻击的情况。在2月20日纳-卡政府宣布要进行全民公决的当天,纳-卡州传出了一名阿塞拜疆女学生被亚美尼亚人强奸的新闻,之后两个族群之间的紧张迅速升级。两天之后,纳-卡地区阿斯克兰市发生两个族群公开对峙,并最终演化成冲突的情况,冲突中两名阿塞拜疆人被打死。

之后,纳-卡地区的局势就逐渐失控,越来越多的族群冲突开始出现。2月27日,也就是卡普蒂基扬说“亚美尼亚人胜利”的第二天,一些来自亚美尼亚的阿塞拜疆人在一场集会上说亚美尼亚人在对自己的族人进行“杀害和凌虐”,结果很快阿塞拜疆人就发动了报复,导致周边一个亚美尼亚人聚居点有32人被杀。苏联中央看到事情已经逐渐失控之后才开始采取了实质性行动。3月23日,苏联最高法院否绝了将纳-卡地区转归亚美尼亚的要求,但也响应了亚美尼亚人的部分诉求,同意拨款4亿卢布,在纳-卡地区引入亚美尼亚文教材和电视节目。同时,苏联中央向亚美尼亚首府埃里温派出军队维持秩序,但此时行动明显已经为时过晚。

在此之后,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开始在纳卡地区成规模地对对方族群开展了攻击,导致大量人员逃离家园。而这种攻击逐渐演化成为了得到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政府暗中支持的山地游击战。此时苏联中央和军队虽然也曾采取一系列行动,如在1988年9月派遣内务部队进驻亚美尼亚,在1989年1月宣布由中央直接接管纳-卡地区,并在1990年1月派内务部队进驻阿塞拜疆等。但因为苏联中央在此时对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地的地方政府已经失去了控制,所以这些行动并没能扭转局势。

纳-卡州的典型地貌

尽管当时苏联尚未解体,所以双方手中并没有掌握大量正规军,因此在军事行动规模上还有限制,但从1988年到1990年这两年多时间里,双方之间的军事冲突就已经造成了数百人死亡。而苏联政府无力控制自己境内两个地区之间发生准“战争”在当时就已经被外界解读成为了苏联即将解体的最明确信号,可以说这场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宣判了苏联的死刑。

惨烈的纳-卡战争

而到1991年9月,经历过政变,苏联解体已经基本成为定局之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领导人曾经出面对纳-卡局势进行过一次调解,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四方曾一同达成了停火协议。但很快,载有俄、哈、阿三方监督停火官员的直升机在纳-卡地区被击落,和平努力陷入僵局。而在1991年底苏联真正走向解体的过程中,纳-卡地区陷入了无政府状态,原本由政府管理的军火库完全失控,大量武器流入民间,纳-卡战争也迅速升级。

1992年的阿塞拜疆军人

同时,许多其它国家在此时也开始大规模介入纳-卡战争,向冲突各派提供了大量军火。一些资料显示,阿塞拜疆在此时曾经收到土耳其、以色列、伊朗和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援助,而美国则通过法案,帮助亚美尼亚回应阿塞拜疆对其进行的物资禁运。此后,亚阿两国基本上进入了正式的战争状态,双方各自紧急组建了20000~40000人的军事力量,动用了数百辆坦克和数百架飞机,进行了按照两国的体量堪称全面战争的战争。

1994年的亚美尼亚军队

而这场战争一直打到了1994年,据估计总共造成了双方20000~40000人死亡,差不多70000人受伤。并导致双方100~120万平民逃离家园。如果这个数字听着还不算大,那么我们可以和双方的总人口对比一下。在1989年苏联解体当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全国总人口分别只有700万和300万,也就是这场战争让两国1/10的人被迫逃离了家园。如果把眼光放到双方争议的焦点,也就是纳-卡地区,这场战争规模之大就更显得让人震惊了。因为即使是到2015年,纳卡地区的总人口也只有15万人,而在苏联解体前后为它进行的战争死亡人数却是2万到4万……

现代纳-卡局势,褐色区域为“阿尔察赫共和国”,黄色区域为亚美尼亚所占阿塞拜疆领土

1994年5月12日,在打了6年伤亡惨重到双方都无法继续承受的战争之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最终在俄罗斯的斡旋之下签署了停火协议。而战争的结果可以说亚美尼亚占据了一定的上风。因为在停火之后,纳-卡地区由一个自称“阿尔察赫共和国”的政权所管辖,而这一政权完全由当地的亚美尼亚人所控制。此后当地绝大多数阿塞拜疆人都被迁走,目前当地的亚美尼亚人所占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了95%左右。此外,亚美尼亚还占据了纳-卡周边的部分阿塞拜疆领土,一直持续至今。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世界上的位置

不过“阿尔察赫共和国”没有得到任何一个联合国成员国的承认,而且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它想与亚美尼亚合并也基本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接受。因此目前在国际社会,包括纳-卡地区和其它一些被亚美尼亚占领的领土仍然被视为阿塞拜疆领土。而纳-卡地区目前仍然是极具火药味的争议地区,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也因此直到现在都没有建交。而在2016年之后,双方又曾多次在当地及周边地区爆发冲突并造成伤亡,包括最近几天媒体报道的冲突,可以说这一地区的未来仍然是充满不确定性的。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的多年纠葛是因为什么?

我是梦话春秋,我来回答。

中国人正欢乐过双节的时候,在亚洲的另一端,一场惨烈的战争在继续。炮火隆隆响,硝烟在弥漫,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平民在哭泣。两个国家都在全面战争动员,几乎所有成年男子都被征召入伍。我们在媒体看到,坦克被无人机炸飞的画面,我们听到,炮弹落到楼房爆炸的声音,这就是战争。

那么这两个国家为什么会产生纠葛,发生战争呢。

一,历史原因。

高加索山区是举世知名的难以驯服的地带,古代的亚美尼亚人建立了亚美尼亚王国,鼎盛时期从西边地中海到东边里海,面积是现在亚美尼亚的10倍以上。同时在这里还生活着阿塞拜疆人和车臣人,他们都是桀骜不驯的民族,他们之间在高加索山区几百年来,一直发生着各种战争,从没有和睦相处过。高加索山区战略地位实在十分重要,这里不仅扼守里海,是欧亚商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俄罗斯向外扩张的必经之地。在上千年的历史中,这里先后经过罗马帝国、波斯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围攻。

后来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了亚美尼亚王国。很快奥斯曼帝国迎来一战,亚美尼亚人与土耳其的敌人,同信仰基督教的英法走的很近。1914年,11月,奥斯曼帝的部队在萨瑞卡密斯战役被俄军打得大败,奥斯曼军队的指挥官分开指责,亚美尼亚人协助俄国人,导致他们打了败仗。从1915年2月,奥斯曼帝国开始有计划地把亚美尼亚人迁入到劳动营,开始对其辖境内亚美尼亚人进行种族屠杀,其受害人数量达到150万之众。现在土耳其政府拒绝承认。在屠杀过程中,与土耳其人同一信仰的阿塞拜疆人也少不了掺与。亚美尼亚人与阿塞拜疆人因为历史、信仰的原因,已经结下世仇。

二,领土纠葛。

一战后1920年,苏联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领土全部并入,对于加盟共和国,苏联实行高压管制。苏联将亚美尼亚的纳希切万之地分给阿塞拜疆共和国(纳希切万面积5502平方公里),因为这里大多数是阿塞拜疆人,苏联的意思让人口占多数的民族统治,那么纳希切万之地成阿塞拜疆的一块飞地。阿塞拜疆统治下的纳希切万,压制亚美尼亚人,许多人亚美尼亚人离开纳希切万。苏联解体后,亚美尼亚人更是想收回故土纳希切万,但是实际情况非常渺茫。亚美尼亚人恨透阿塞拜疆人,他们相互斗争几百年,自己的领土纳希切万又被阿塞拜疆人给占领。

在苏联时期,阿塞拜疆靠近亚美尼亚有一个自治州,名为纳卡地区(面积约1.15万平方公里),纳卡地区处小高加索山脉,人口以亚美尼亚族为主。纳卡地区想同亚美尼亚合并,于是纳卡战争爆发,从苏联解体前的1988年,打到苏联解体后的1994年。在1991年,苏联解体时,纳卡地区举行公投,以99%的亚美尼亚人支持纳卡独立,少数阿塞拜疆人全体弃权。

直到今天,尽管国际社会普遍承认阿塞拜疆对纳卡的主权,但纳卡地区拥有自己的国号,有自己的总统,拥有自己的武装,使用亚美尼亚货币,许多方面已经俨然如亚美尼亚的一部分。1994年,在俄罗斯等外部势力的干预下,两国实现停火。然而,2016年和2020年两国又相互爆发大规模冲突。

阿塞拜疆在亚美尼亚领土占据着一块约0.55万平方公里的飞地纳希切万,而亚美尼亚又控制着阿塞拜疆领土约1.15万平方公里的纳卡地区。双方在领土问题互不相让,打得头破血流。

现在发生冲突的纳卡地区,人口只有15万左右,而双方在纳卡地区战争的伤亡人数,早就超过当地人口,两个民族、两个国家陷入这样长期冲突和纠葛中,这个死结,谁也解不开。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因为战争死亡,而倍感痛苦的两国人民,他们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