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冯玉祥为什么要到泰山隐居?
由于山东省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不战而逃,山东泰安在1937年12月31日已告沦陷,如果此时“光杆司令冯玉祥还隐居在泰山之上,那不是被日本人抓俘虏了吗?所以问题存在明显的时间错误,同时有一点必须说清楚,冯玉祥在军阀混战时期虽然以“倒戈将军”而闻名,但是在抗日大节上是没有任何苟且的,完全可以称为抗日将领。
冯玉祥确实曾经两度隐居泰山,但不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而是在中原大战之后和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前。1930年中原大战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在张学良宣布“武装调停”率兵入关助蒋之后,冯玉祥、阎锡山的反蒋联军土崩瓦解,形势已无可挽回。大批西北军将领和部队无奈投蒋或者被收编,曾经坐拥40万大军的冯玉祥,一夜之间成为了光杆司令,1930年11月4日只能与阎锡山双双宣布“下野”。
那个年代的民国军阀混战时期,军头只要宣布下野并且放弃权力和军队,基本上都没有性命之忧,这几乎成为了朝野间的约定俗成。所以阎锡山下野之后跑到了日占的大连,而冯玉祥也没什么地方可去,只好宣布隐居在山西汾阳城郊的峪道河“不问世事”。而对于老蒋来说,只要这个结拜大哥不参与政治、不接触军队,也就没必要赶尽杀绝。
(阎锡山)
不过冯玉祥是肯定没有死心的,风头过去之后便开始联络旧部和各方势力,企图东山再起,其中重要的拉拢对象,就是西北军旧部、已经投蒋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榘,老韩有兵有枪有地盘,属于绝对的实力派。只不过韩复榘早已经在山东称王称霸成为了“土皇帝”,是不大会轻易跟冯玉祥搅在一起的,因为事实已经证明,老冯真心不是老蒋的对手。
意外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国内政治形势巨变,老蒋期间一度下野,韩复榘遂于1931年底突然向冯玉祥发出邀约,恭请老长官前往泰山“寓居山林之间”。原来,随着韩复榘把山东搞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蒋、韩之间的矛盾已经很是尖锐,南京方面还故意扶植胶东地区的小军阀刘珍年,用以牵制和制衡韩复榘,老韩对此大为不满,甚至暗杀了南京派来的山东省党部主任以泄愤。
(韩复榘)
所以邀请冯玉祥上泰山,韩复榘也是有目的,一方面是对外表示了尊重老长官老领导的意思,并且只是上山隐居而非逗留政治中心城市,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另外一方面,其实也是做给老蒋看的,以加重自己的政治砝码。而冯玉祥为了感召旧部和劝说韩复榘,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下来,于1932年3月携全家前往山东,住进了泰山上的普照寺“菊林旧隐”,这是冯玉祥第一次寓居泰山。
期间冯玉祥频繁接见西北军旧部和各方政治人物,并且进行了重掌兵权的最后一次尝试,那就是秘密联络旧部宋哲元、方振武、吉鸿昌等将领,组织武装投身长城抗战,并且于1932年10月离开泰山前往张家口。经过一番运作和整合,“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于1933年5月26日正式成立,冯玉祥出任总司令,抗日同盟军沉重打击了塞外的日伪力量,一度收复了多伦等四个县城,部队也发展到70000余人。
对于冯玉祥试图重新掌握军权的举动,老蒋大为恐慌,不仅派特务在抗日同盟军内部进行破坏,还出动重兵进行武力镇压,甚至与塞北的日军达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默契,总之就是不许老冯死灰复燃。如此在蒋军和日军的双重军事压力下,抗日同盟军最终归于失败,吉鸿昌后来也被杀害,冯玉祥不得不于8月间宣布部队解散且停止军事行动,他最后一次东山再起的希望破灭了。
无奈之下,冯玉祥于1933年8月重回泰山“隐居”,虽然身处韩复榘的地盘,但是仍然遭到了蒋系特务的严密监视,再想有所作为已经不太可能了,所以冯玉祥第二次上泰山隐居的时间很长,并且基本绝了东山再起的念头。他住在泰山普照寺正殿后的一座二层小楼里,在此期间,他创办了15所武训小学,还出资修建了大众桥、辛亥革命滦州起义烈士祠等,为泰山当地还是很做出了一些贡献的。
(冯玉祥一家在泰山)
老蒋的态度则是,你不折腾那我仍旧在表面上给予必要的尊重,1935年4月首次铨叙军衔时,还授予冯玉祥陆军一级上将衔,而此时这个陆军上将当时能够指挥的,其实只有身边的卫队了。直到1935年的秋天,由于中日战争迫在眉睫,老蒋不得不筹划对日战备,而作为曾经的西北军统帅,冯玉祥在军界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因此为了联合各派系军队共同抗日,老蒋又决定请回冯玉祥。
1935年10月19日,老蒋自南京发来密电:“泰安探交冯委员焕章吾兄钧鉴:比来尊体如何,遥为康吉为颂。中央第六次全会举行在即,党国要计,均待商讨,甚盼大驾早日惠莅首都,共商一切。谨电速驾,不胜祷企!弟中正叩皓侍密东。”接到密电后,冯玉祥琢磨了很久,搞不清老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或者是不是不放心他在泰山自由活动,要弄到南京软禁起来?
(抗日将领吉鸿昌)
冯玉祥最终还是下决心前往南京,他在日记里写道:“我以国事危险如此,不论如何,我应走一趟,把我要说的话完全说了,至于我个人之危险与否,应不问也”。是年10月底,冯玉祥下山赶赴南京,出席了11月2日召开的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并当选中常委,期间又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至此,冯玉祥重回政坛,算是彻底结束了其在泰山的“隐居”生活。
可以发现,冯玉祥两次隐居泰山分别是1932年3月到10月,期间历时大半年,以及1933年8月到1935年10月,期间长达两年多,都属于政治避居的范畴。而山东军阀韩复榘的相邀,也不是真心想重回麾下什么的,只是一种姿态而已,韩复榘每月还馈赠数千元以资冯玉祥生活之用。但是这种姿态也肯定触怒了老蒋,所以韩复榘后来被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跟冯玉祥没有断绝往来,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冯玉祥虽然贵为陆军一级上将和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却是没有什么实权的,这不过是老蒋的政治姿态,跟邀请桂系白崇禧、晋军阎锡山等等担任南京要职,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白崇禧和阎锡山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军队,所以实际权力和政治地位要大大高于冯玉祥。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7年8月,军事委员会任命冯玉祥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奔赴上海指挥淞沪会战。
可惜淞沪地区的军队是以中央军为主,实权掌握在副司令长官顾祝同手中,冯玉祥基本无所事事,就在无锡写字读书不问前线之事。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得知后,建议把冯玉祥调往华北的津浦路中段,因为那里的部队都是西北军余部,应该会有所作为,老蒋以为然,遂新建第六战区,以冯玉祥调任司令长官。结果老冯到任以后,什么宋哲元、韩复榘、孙连仲等西北军将领,皆避而不见或者虚与伪蛇,根本不听招呼。
于是军事委员会只好裁掉第六战区,调冯玉祥回武汉专任“副委员长”,而西北军将领们对冯玉祥的态度,也足以说明,老冯治军确实是比较失败的。冯玉祥于1947年不幸罹难,尽管他祖籍安徽,但是根据他生前的愿望,人民政府将他的遗骨最后安葬在泰山,安葬仪式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题写了挽联,郭沫若亲题墓壁“冯玉祥先生之墓”。
至今,泰山仍然留有冯玉祥“隐居”时留下的不少遗迹,诸如大众桥、烈士祠、梅花岗、冯玉祥小学等等。1991年,当地政府把普照寺冯玉祥故居的“冯玉祥纪念室”扩建为纪念馆,后来更名为“冯玉祥泰山纪念馆”,并搬迁至普照寺东侧的烈士祠后,1995年还被命名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抗战时期,冯玉祥为什么要到泰山隐居?
首先纠正问题里一个小错误,冯玉祥去泰山隐居分别是在1932年3月至10月、1933年8月至1935年10月,都在抗战前,并非抗战中。
在蒋冯阎桂的新军阀混战时期,冯玉祥手下大将韩复渠被蒋介石收买,背叛了冯玉祥。不过此后韩复渠却还是对冯玉祥极为尊重。
比如说中原大战期间,韩复渠对蒋介石表示冯玉祥是自己老上级,自己不能和他打仗,希望调去其他战场。最后蒋介石将韩复渠调到山东,去和阎锡山的晋绥军作战。
冯玉祥中原大战战败下野后,他的日常开支,也是韩复渠和宋哲元、孙连仲、刘汝明、张自忠等西北军旧部共同承担。其中韩复渠每个月出5000大洋,500袋面粉,宋哲元每个月出5000大洋,其他几个人则是根据职务高低,每月数百到数千大洋不等。
此外韩复渠还两次邀请冯玉祥来山东泰山居住。冯玉祥在泰山隐居时,韩复渠定期上山探望,而且在冯玉祥面前完全把自己当成下级,毕恭毕敬,甚至抽烟都要得到允许才会出去抽。
韩复渠对冯玉祥这么尊重,主要是因为他是冯玉祥一手提拔起来的。他虽然被蒋介石收买,但是对外宣称却是和冯先生之间因为误会而闹翻,事后至少面子上得做足功夫,不然这名声可就真的臭了。
此外韩复渠毕竟不是老蒋的嫡系。韩复渠出任山东省主席以后,老蒋老是想着削弱他的势力,韩复渠自然也要想方设法保持自己的力量。此时虽然冯玉祥已经下野,但是在政治上还有一定影响力,韩复渠当然要尽量和他维持友好关系,以便必要时和老蒋抗衡。
而冯玉祥接受韩复渠的邀请上泰山,也是出于多种考虑。冯玉祥在中原大战战败下野以后,并不甘心失败,总是想着要东山再起。九一八事变以后,他就有意借着抗日的东风重新组织部队,掌握军事力量。
此时冯玉祥的旧部韩复渠、宋哲元一个是山东省主席,一个驻守河北,都有相当的军事实力。冯玉祥想在华北组建抗日武装力量,必然要和他们打交道。而这两个人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人,虽说这会已经是独立的势力,但是不敢公开和自己对抗,这就有了可以利用的机会。
所以冯玉祥在1932年3月第一次接受韩复渠邀请去泰山,主要是为了争取他的支持,为自己创立抗日武装提供便利。不久冯玉祥离开泰山又去见了宋哲元,也是同样原因。
冯玉祥第二次上泰山,原因则有所不同。
此时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刚刚在日本和国民政府双重压力下瓦解。而冯玉祥此举也让老蒋对他提高了警惕,派出大批特务进行监视,担心他再次拉起部队,跟自己作对。
冯玉祥也明白这次失败以后很难有机会再翻身了,这一次去山东是真心想隐居,并希望借韩复渠这棵大树给自己挡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毕竟山东地盘上国民党的特务做事没那么嚣张。
因此这次冯玉祥不仅在泰山住了两年多时间,直到和老蒋和解,去南京任职才离开,还利用韩复渠等人给的钱在当地兴办教育,修路造桥,真正做到了与世无争。
抗战时期,冯玉祥为什么要到泰山隐居?
首先我们要明白,冯玉祥隐居泰山是在七七事变之前,也就是说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冯玉祥就已经隐居泰山了,而且他前后两次去过泰山。第一次是1932年的3月到10月,而第二次则是1933年的八月份,到十月份。
——冯玉祥本人前后在泰山居住了长达两年多的时间,每一次都是为了避嫌,而这和当时的山东省省主席韩复榘是有着直接关系的。想要知道为什么在抗战时期冯玉祥一度隐居泰山,就要先了解这位倒戈将军的历史。
冯玉祥人送外号倒戈将军,虽然他有这个称号,但是在民族大义方面却是无缺的。抗日战争时期,冯玉祥坚守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底线,没有像某些军阀一样与日本人眉来眼去。而且他在国民党政府乃至于国民党军队中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是国民党的陆军一级上将,而能够当上一级上将的都绝对是国民党当中的绝对元老。
冯玉祥早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初期,就参加了滦州起义,并且在1921年七月担任陕西督军。后来他一度把自己的整个势力范围扩张到了西北乃至于华北,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西北王。
在1930年三月,他和阎锡山组成了讨伐蒋介石的联军,挑起了中原大战。冯玉祥和阎锡山一度威胁到了蒋介石对国民政府的统治权,只是很可惜,在中原大战失败以后,冯玉祥被迫下野。最开始他是隐居在了山西的汾阳,直到他曾经的下属韩复榘邀请冯玉祥去泰山隐居。
在1931年,当时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向冯玉祥发出了邀请,希望他可以去泰山隐居。韩复榘此举明摆着就是为了对抗蒋介石所领导的南京政府,韩复榘是希望利用自己的老上司冯玉祥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
韩复榘曾经是西北军的旧部,可是在中原大战时期投降了,被蒋介石任命为了山东省省主席。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韩复榘已经是山东的土皇帝了。
只是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蒋介石和韩复榘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韩复榘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来自南京的压力,所以他要想办法来缓和压力,这也是为什么韩复榘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老上司冯玉祥。他是希望利用冯玉祥的影响力,来平衡蒋介石的影响力。
而冯玉祥虽然在中原大战结束以后就下野了,但是对于权利的欲望还在,他自己也知道韩复榘邀请他,只是为了利用他的影响力,但他依旧欣然前往,因为韩复榘给了他一个重新接触权力的窗口。
因此冯玉祥在思虑过后,在1932年三月份带着全家前往了山东,上了泰山隐居。虽然名义上是隐居,但是其实他一直都在与西北军的旧部以及当地的政治人物进行接触,他希望重新掌控军队。而曾经同样属于西北军系统的宋哲元、吉鸿昌、方振武等人,都是冯玉祥的联络对象。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所有人都知道日本在未来会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的规模,所以冯玉祥利用抗日的大局在1932年的十月第一次下了泰山,并在张家口收拢旧部建立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由他自己出任总司令。
——这支部队的人数一度达到了七万余人,引起了蒋介石的恐慌。因为对于蒋介石来说,冯玉祥,阎锡山这样的老派军阀依旧是最危险的敌人。他们虽然已经通电下野了,但是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影响力还很大。
一旦冯玉祥重新掌控军权,甚至是把原先的西北军系统的干将全部都凝聚到自己麾下,蒋介石的统治基础将再一次受到威胁。所以蒋介石在不顾及抗日大局的情况下对冯玉祥动了手,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压力,逼迫冯玉祥解散自己所组建的新军队。
所以冯玉祥不得已在1933年的八月,宣布解散自己所组建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这是冯玉祥最后一次试图重新执掌兵权。此时的冯玉祥受到了蒋介石的猜忌,所以他只能再一次前往泰山隐居,希望可以获得韩复榘的保护。
而韩复榘最后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又一次接受了冯玉祥。除了为他提供安全保护以外,还定时为冯玉祥提供数千大洋的资金,供他维持生活,直到1935年十月。
当时距离七七事变已经很近了,而蒋介石所领导的国民政府对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虽然蒋介石非常敌视类似于冯玉祥和阎锡山这样的地方军阀,但是依旧需要对他们给予尊重,毕竟他们不管是在北伐战争,还是在国民政府建立的过程中都是立下过功劳的。
出于影响的问题,在1935年的4月份,蒋介石还授予了冯玉祥陆军一级上将的军衔。而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于冯玉祥的控制,并且利用冯玉祥在国民党军队中的号召力,进一步团结军队,蒋介石在1935年的10月19日向冯玉祥发出了密电,希望他可以参加国民党的第六次全会。
冯玉祥知道如果跟着去南京的话,有可能会被蒋介石软禁。但是当时的国内局势毕竟在迅速恶化,况且蒋介石明摆着就是不希望他继续在泰山呆着,所以在思虑良久以后,决定前往南京。
不过蒋介石最终还是考虑到了冯玉祥的身份,没有直接对他动手,甚至让冯玉祥在11月2日召开的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了中常委,又把冯玉祥任命为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副委员长,这是冯玉祥第二次下泰山。自此以后,冯玉祥就再也没有回过泰山。
总体来说,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冯玉祥也算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在七七事变发生以后,冯云祥先后担任过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等职位,虽然没有实际掌控军权,但是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还是团结了大量的原先西北军系统的军阀上了抗日战争的前线,因此他的历史功绩应该被肯定。
抗战时期,冯玉祥为什么要到泰山隐居?
首先纠正一下题主的一个错误,冯玉祥曾经两次到泰山隐居。
第一次是在1932年3月到1932年10月。
第二次是在1933年8月到1935年10月。
按照中国十四年抗战的说法,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5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抗战时期,而冯玉祥隐居泰山期间只是东北地区的局部抗战。
说完了题主的错误,我们再来说一下冯玉祥隐居泰山的原因。在冯玉祥第一次隐居泰山之前,冯玉祥一度是北方最强大的军阀首领,其势力甚至能够和蒋介石分庭抗礼。
对于这位悍然崛起的西北王,蒋介石还扔出了自己的杀手锏,与西北王冯玉祥义结金兰,成为了结拜兄弟。
冯玉祥最初是直系军阀陆建章的亲信,陆建章被徐树铮杀死后,冯玉祥开始自立门户,成为了西北军阀中的佼佼者。
直皖战争爆发后,冯玉祥趁机占领陕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西北王”,冯玉祥的军队也被称为西北军。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冯玉祥私下接受张作霖的贿赂,趁着吴佩孚和张作霖在前线激战倒戈占领了北京,囚禁了大总统曹锟。不久冯玉祥遭到张作霖的排挤,被迫放弃军队出国考察。
北伐战争开始前,冯玉祥再次回到西北,他凭借以往在西北一带的威望,再度拉拢旧部成立了“国民军”。
由于冯玉祥的旧部规模庞大,冯玉祥的“国民军”人数一度超过了北伐军。
第一次北伐结束的时候,冯玉祥控制了西北和华北的大片土地,势力一度比肩同时期的蒋介石。北伐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和地方军阀的关系逐渐紧张起来,最终在1930年爆发了中原大战。
虽然中原大战的交战双方在数据上基本旗鼓相当,但是蒋介石的军队指挥统一,而阎锡山、李宗仁和冯玉祥各怀鬼胎,中原大战最终以蒋介石的胜利告终。
他们的似连非连、似合非合,反而给了蒋介石一次一战扬名的绝佳机会。
中原大战结束后,冯玉祥的部下大多投降了蒋介石,冯玉祥多次拉拢旧部想要东山再起,都被蒋介石挫败。
1932年3月,心灰意冷的冯玉祥开始到泰山隐居,以此躲避蒋介石的打压。
实际上冯玉祥隐居泰山只是权宜之计,在经过半年的休养后,冯玉祥最终离开泰山北上,在1933年5月联合旧部方振武、吉鸿昌组建了察哈尔抗联,收复了被日本占领的多伦等地。
然而冯玉祥想要东山再起的举动遭到了蒋介石的打压,察哈尔抗联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很快失败,冯玉祥也被迫再次到泰山隐居。
察哈尔抗联失败后,冯玉祥开始了长达两年的隐居生活。这一时期的冯玉祥仍然没有放弃东山再起的打算,积极参与各种政治活动。
不过失去兵权的冯玉祥显然无法像李宗仁和阎锡山一样东山再起,李宗仁和阎锡山能够东山再起,主要是因为他们有一帮忠心的将领,蒋介石想要控制山西和广西,就不得不利用这些人。而冯玉祥的将领大多都投降了蒋介石,在抗日战争爆发前,除了宋哲元之外,其他西北军将领基本都跟冯玉祥划清了界限,蒋介石用不用冯玉祥都已经无关紧要。
其实在中原大战结束后,冯玉祥就已经没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尽管冯玉祥两次隐居泰山积攒势力,但是终究斗不过老谋深算的蒋介石。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冯玉祥开始在全国各地奔走,为抗战出钱出力。不过由于冯玉祥“倒戈将军”的名号,蒋介石始终没有敢任用冯玉祥,冯玉祥在八年抗战中从来没有真正拥有过兵权。抗战结束后,冯玉祥在蒋介石的排挤下出国避祸,最终在1948年9月1日死于一场离奇的火灾。
抗战时期,冯玉祥为什么要到泰山隐居?
冯玉祥是一个有着激进革命思想的进步人士,在面对国家危机时,他从来都没有退怯过,在面对军阀混战时,冯玉祥则出现过好几次临阵倒戈的情况,不过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冯玉祥这种做法也无可厚非。
也就是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冯玉祥曾先后两次隐居泰山,而且这两次隐居似乎都和韩复榘有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冯玉祥当时到底做了什么?
冯玉祥第一次隐居泰山的原因冯玉祥原本是直系当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不过在曹锟和吴佩孚两人得势之际,冯玉祥在直系当中并不吃香,一直到后来曹锟与吴佩孚两人因为竞选总统一事产生意见分歧之后,冯玉祥才靠着支持曹锟得到重用,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也就是因为冯玉祥支持曹锟竞选总统一事,得罪了吴佩孚,后来吴佩孚处处针对冯玉祥,两人之间的恩怨就此结下,等到第二次直奉大战之际,冯玉祥私下与张作霖联合起来对付吴佩孚,在战争进行到关键时刻之际,冯玉祥临阵倒戈,突然带领大军直逼北京,将总统曹锟囚禁起来。
吴佩孚突然被冯玉祥这么一弄,瞬间失去优势,最终被张作霖和冯玉祥联合起来打败,逃亡而去,随着曹锟被囚禁、吴佩孚战败之后,冯玉祥已经成为直系的龙头老大了,当时冯玉祥想要抢占这次战役的胜利果实,就冲进紫禁城将末代皇帝溥仪赶走。
此事严重触及了张作霖的利益,后来张作霖和冯玉祥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问题,而冯玉祥虽然手握重兵,可是却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好几次危机,比如1930年爆发的中原大战,就是冯玉祥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在中原大战中,由于张学良率兵入关支援结拜兄弟蒋介石,导致蒋介石的实力瞬间增加,而冯玉祥以及阎锡山之间的实力却处于劣势,最终两军都不堪重击,很多队伍不是溃散而逃就是直接投降蒋介石接受收编的命运。
经过此战之后,冯玉祥严重受挫,在无奈之下,他只能宣布“下野”以求自保,根据民国时期的情况来看,任何一个大军阀在遭受惨败之后,只要及时宣布下野,就可以暂时留住性命,这种约定俗成的规矩还是比较人道的。
冯玉祥下野之后,单纯从军事实力而言,很明显就已经不值一提了,他已经彻底沦为一个光杆司令,不过这并不代表冯玉祥就不重要了,因为从政治影响力而言,冯玉祥当时依旧是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各方势力都在争先恐后拉拢冯玉祥,在这些势力中就包括了韩复榘以及蒋介石。
韩复榘是冯玉祥的旧部,和冯玉祥之间的关系最亲密,同时也是最容易拉拢冯玉祥的,蒋介石与冯玉祥之间也有诸多关联,蒋介石声称冯玉祥是自己的老大哥,从这种局面来看,蒋介石轻易不会对冯玉祥怎么样,至少不会要了冯玉祥的性命。
一开始阶段,蒋介石处于绝对优势地位,随着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在民众心中的地位大打折扣,在舆论的逼迫下,蒋介石暂时“下野”,也就是这段特殊的时间段里,韩复榘似乎看到了希望。
韩复榘一直都有极大野心,当年追随冯玉祥的时候如此,现在追随蒋介石一样如此,他想要借助自己的势力和蒋介石对抗一番,因此就开始拉拢冯玉祥,希望借助冯玉祥的政治影响力帮助自己抗衡蒋介石。
就是出于这些考虑,韩复榘才会去找冯玉祥,不断拉拢冯玉祥,甚至最终邀请冯玉祥到泰山隐居,冯玉祥收到韩复榘的邀请之后,很快就答应下来,之所以他答应得这么爽快,是因为冯玉祥也有自己的野心,他想要借助韩复榘的帮助东山再起,两人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一拍即合,也算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在泰山隐居期间,冯玉祥和韩复榘两人商量了很多事情,冯玉祥频繁接见了西北军旧部以及各方政治人物,他秘密联系旧部宋哲元、吉鸿昌等人,试图重振旗鼓,经过冯玉祥等人的一番运作之后,终于在1933年5月26日成立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冯玉祥出任总司令,这个组织最辉煌的时候,人数发展到70000多人。
随着冯玉祥的野心越来越明显之后,蒋介石开始对其更加重视了,不仅派特务潜伏到抗日同盟军内部进行破坏,还多次对其进行武力镇压,为了达到最佳效果,蒋介石对塞北地区的日军也无动于衷,给了他们对付抗日同盟军的机会,实力悬殊巨大的抗日同盟军,在蒋介石以及日军的双重打压下,最终还是溃败了,爱国将领吉鸿昌也被杀,冯玉祥只能乖乖恢复安静生活,再也不敢随意造次。
结合这些历史事实来看,冯玉祥第一次隐居泰山,时间是从1932年3月到10月,至于说原因就比较复杂了,一方面是自己下野之后不能有明显投身政治的行为,只能偷偷去泰山隐居秘密进行,两外一方面则是韩复榘等人也想借助冯玉祥的影响力和蒋介石对抗,在大家的共同利益下,冯玉祥才得以神不知鬼不觉出现在泰山隐居半年之久。
冯玉祥第二次隐居泰山本身在中原大战之后,冯玉祥的路就比较难走了,第一次泰山隐居后打算重振旗鼓,结果又被蒋介石打压,可以说冯玉祥想要东山再起的希望已经十分渺茫,所以在抗日同盟军失败之后,冯玉祥于1933年8月重回泰山隐居。
要说上次冯玉祥在泰山隐居是为了政治利益的话,这次冯玉祥隐居的性质则有所不同,因为这次冯玉祥是真的没有机会东山再起了,尽管山东是冯玉祥旧部韩复榘的地盘,并且韩复榘等人对待老上司很是关照,可是蒋介石根本就不放心冯玉祥,找了很多特务监视着冯玉祥,他在泰山隐居的生活恰似被软禁一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惬意。
也许冯玉祥也看清了形势,所以在这次隐居期间,他开始将精力集中在创办学校以及其余地方了,在泰山隐居的两年时间里,冯玉祥花费巨资和诸多精力创办了15所武训小学、修建了大众桥、辛亥革命滦州起义烈士祠等重要建筑物,这些建筑在后来成为了纪念冯玉祥的重要历史文物,也成为冯玉祥人生中另一件可圈可点的大事情。
1935年秋天,蒋介石看冯玉祥身边已经没有任何可以差遣的士兵了,考虑到抗日战争的筹备需要人才,蒋介石终于将冯玉祥邀请出来去南京共商大事,冯玉祥收到蒋介石的邀请之后,一开始处于一脸懵的状态,完全搞不懂蒋介石想些什么,后来经过深思熟虑后,冯玉祥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应邀。
1935年11月2日,冯玉祥出席了国民党召开的第四届六中全会,并且在会上被选举为常委,后来又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终于告别了隐居生活,开始重新步入政坛。
有了希望之后,冯玉祥很快就充满野心了,他想要东山再起,可惜在后来的很多事情中,冯玉祥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分量以及他人的嘴脸,韩复榘等人虽然表面上支持冯玉祥,可背地里也对其有所防备,冯玉祥想要东山再起早已不太可能。
结语冯玉祥先后两次到泰山隐居,其实都是有着比较明显的政治原因的,第一次是受到韩复榘的邀请前往,大家想要共商大事对抗蒋介石,可惜以失败告终,第二次则是相当于被蒋介石软禁在泰山,要是冯玉祥不听安排,恐怕蒋介石根本不会对他手下留情!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的思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